農糧局局長履職情況報告

時間:2022-10-24 09:04:31

導語:農糧局局長履職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糧局局長履職情況報告

201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本人在現任工作崗位上,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決貫徹執行憲法和法律法規以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推進蘇區振興發展為契機,抓項目增后勁、抓產業強支撐、抓效能促發展,努力推動全縣農業經濟發展提速提效、農民生活質量越來越好、農村社會大局和諧平安。現將本人履職情況報告如下:

一、抓項目建設,努力推動我縣現代農業向前發展

2013年向上爭取各種農業項目建設資金1427萬多元。通過基礎設施工程、農民科技培訓、產業基地建設等一系列項目的實施,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推廣了新品種、新技術,推動了我縣現代農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向品牌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同時,也推進了民生工程建設。一是依托陽光工程培訓項目,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農業專項技術培訓23期次、2208人,占民生工程2100人培訓任務的105%;全縣開展農業技術普及性培訓1.3萬人次。二是完成了2008年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工程任務1050座,占民生工程1000座任務105%;全縣鄉村沼氣服務網點累計建設30處,聯戶供氣累計15處;完成祥星養殖場大型沼氣工程“以獎代補”項目1處,爭取國家投資125萬元。三是積極實施標準糧田建設工程。2013年我縣標準糧田建設民生工程任務5165畝,于11月8日開工建設,現已完成任務的30%;在12個鄉(鎮)、13個村完成鞏固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1650畝。

《國務院關于支持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后,縣農糧局舉全局之力,認真搞好項目的篩選、論證工作,做好各個項目的規劃和申報,“跑部進廳”加強上下左右的溝通和銜接,目前已編制上報項目28個,納入上級有關規劃編制項目20個,估算總投資達36億元,爭取上級立項支持項目建設資金計劃達31億元。2013年10月11日,縣現代農業示范區獲省農業廳認定為第二批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二、抓產業建設,著力推動農業主要經濟目標全面實現

(一)農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糧油:2013年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2.75萬畝,總產5.6億斤,增長5.5%,畝產386公斤,其中:水稻64.4萬畝(早稻29.2萬畝、中稻2.6萬畝、晚稻32.6萬畝),總產值5.92億元,畝產390公斤,連續9年保持穩定增長;全縣以花生為主的油料種植面積7.2萬畝,總產12960噸,增長4.6%,畝產180公斤。全縣新增百畝以上種糧大戶的4戶,總數達8戶;新增百畝以上花生種植大戶的1戶。

2、蔬菜:2013年全縣蔬菜生產面積約19萬畝,總產量29.5萬噸,其中:有大宗蔬菜早青辣椒3.2萬畝、總產近6.5萬噸、總產值2億多元,野山椒3萬畝、總產4萬噸、總產值2億元,種植蘿卜1.5萬畝、總產5萬噸、總產值5000萬元;以康豐公司及嘉定、大阿等鄉鎮為重點的食用菌生產1600多萬袋;甜玉米種植面積2萬畝,總產量2.3萬噸,總產值2500萬元。全縣新增50畝以上規模蔬菜基地3個、800余畝,其中:華記蔬菜公司擴大規模200多畝,新增嘉定水南信明坊蔬菜基地300畝。全縣規模蔬菜基地累計12個、4500余畝。

3、煙葉:2013年全縣10個鄉鎮、75個村、618戶種植煙葉13003畝,煙葉總收購量35103擔,增長26.3%,實現煙葉稅收779萬元,增長54.9%。在西牛鎮開展了22個濃香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試驗,在大塘埠鎮開展了120畝濃香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核心示范區建設。

4、瓜藥:2013年全縣西瓜種植面積2.2畝,其中:大棚西瓜1600畝、無籽西瓜3600畝、紅瓜子7800畝;全縣水半夏種植面積1.5萬畝,總產量9000噸,總產值7000萬元。建有鐵石口鎮高橋村葡萄基地150余畝,鐵石口鎮芫甫村首烏種植基地60畝。

5、畜牧:2013年全縣生豬存欄42.75萬頭,增長7.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3070頭,生豬出欄76萬頭,增長12.4%;家禽存籠177.38萬羽,增長1.8%,家禽出籠557.65萬羽,增長8.1%;牛存欄103330頭,增長-2.3%,出欄36262頭,增長2.6%。全縣有年出欄萬頭以上的生豬規模豬場13家,年出欄千頭以上的豬場有176家,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豬場435家,年出欄100頭以上的豬場564家,以“公司+農戶”養殖模式的生豬養殖戶246戶,存籠蛋雞1萬羽以上的養殖場5家。全縣規模場糞污處理設施基本達標的41家,建設厭氧發酵池6150立方米,生物發酵床零排放示范場1家,推廣生物發酵床面積6430平方米,節能減排改造雨污分離欄舍:自繁自養規模養殖戶改造12350平方米、溫氏“公司+農戶”養戶改造63500平方米,正邦公司“公司加農戶”養戶改造8450平方米。

6、漁業:2013年全縣水產品總量28730噸,增長10%,其中特種水產品產量6280噸,增長12%,水產養殖面積64975畝,與去年持平,漁業產值31227萬元,增加10%。全縣水產養殖50畝以上的大戶195戶。同時,積極抓好圣地果業開發有限公司、大阿西江漁業村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狀況:

1、農業龍頭企業:全縣現有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累計73家,其中,有引進國家級2家、省級8家、市級10家。

2、農民專業合作社:全縣現已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52家,今年新增32家。

3、農產品品牌:全縣累計獲“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12個、無公害產品8個、綠色食品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個,正在申報的有2個。

4、農業生產基地:全縣建成石頭塘供港蔬菜、康豐食用菌等規模種養基地146個,建成大塘埠長崗、大阿禾秋等“一村一品”專業村100多個,建有圣地觀光休閑農業、崇仙仙水湖生態農業等休閑觀光農業基地27個。

三、抓效能建設,致力保障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作為農糧局的一把手,我時刻告誡自己,要始終將農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

(一)在效能建設中,全面加強農業隊伍自身建設,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改進干部工作作風,主動掀起“問責風暴”,切實為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人力保障。制定了《縣農業和糧食局內部管理暫行規定》,強化和完善了考勤管理制度、限時辦結制度、信訪工作制度,明確職責,獎勤罰懶。積極辦理縣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議(提)案、建議、批評和意見,對辦理結果要使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00%滿意。同時,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工作和信訪維穩工作。2013年,我們將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推進蘇區振興發展為契機,下大力氣爭取國家重大農業項目,積極創建國家級和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突出以推動商品蔬菜、煙葉產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為重點,堅持不懈抓好糧食生產,切實抓好生豬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積極推進蘇區農業振興發展,努力穩定我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產油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四大濃香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區之一地位,努力把我縣打造成為中心城區菜籃子基地和廣東、香港重要的供應蔬菜基地。

(二)在隊伍建設中,按照“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從穩定人心做起、從自我做起”的工作理念,講究方法,穩步開展各項工作。同時,全面準確掌握全局干部職工的思想脈搏,從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入手,做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針對人員情況,堅持“立足發展、用其所長”的原則,尊重客觀、尊重人才、關心同志、熱愛集體、調動了廣大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了工作合力,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總之,通過近幾年來一直堅持“重思想教育樹立正氣、重工作實績善待職工”的做法,弘揚了正氣、凝聚了人心、激勵了斗志,使全局職工的精神狀態有了很大改觀。

(三)在廉政建設中,作為農糧局一把手,注意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做好表率,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認識到權力來自于人民,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應經得起各種誘惑,做到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凈凈做人,為人民用好權、慎用權,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同時,自覺貫徹執行廉政準則和各項規定,做到自重、自省、自勵,勤政為民、廉潔自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四)在班子建設中,領導班子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交換意見、會議討論決定”的原則。主要領導既要有領導工作的能力,又要善于在發揚民主的基礎上果斷拍扳決策。同時,要有尊重別人意見的思想修養,善于集思廣益,善于團結同志,實行正確的集中。在重大工作和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堅持集體討論、會議決定的原則。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諒解,對工作坦誠相見,遇到困難和問題相互理解支持,相互加強做人和做事的理念修養。對待工作和處理人際關系,做到有意見和建議當面講、會上講,不背后亂說,更不互相斤斤計較,避免影響團結的問題出現。

一年來,雖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較好的成績,但冷靜思考,反思自我,深感自己在本職工作、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距離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距離廣大農民朋友的要求,距離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對于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并在新的一年里,弘揚“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創新克難、勇爭一流”精神,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工作業績,不辱使命,回報組織和人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