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報告
時間:2022-03-02 04:33:16
導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
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題,為發展壯大我縣村級集體經濟,進而帶動我縣縣域經濟的發展,制定以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縣共有310個村、14個社區,目前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75個、社區4個,村集體經濟空白村235個、社區10個。我縣村級經濟發展的目標是:進一步發展壯大原有村級集體經濟,徹底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空白村,經過6年(2015—2020年)努力,力爭全縣所有村有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二、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情況
(一)轉變觀念,深化認識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是減輕農民負擔的一項利民工程,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項重大舉措,只有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能夠為農民群眾提供比較豐富的物質、文化服務,才能增強集體統一服務功能。要從根本上克服承包經營就是不發展集體經濟的錯誤觀念,樹立統分結合,雙層經營,共同發展的思想;克服深化農村改革、企業改制改組就是不要集體經濟的模糊認識,樹立個體、私營、集體經濟共同發展的思想;克服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信心不足、畏難不前的消極傾向,樹立敢闖敢干,加快發展的市場意識。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從上到下形成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輿論氛圍。當前,要緊緊抓住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機遇,拓展思路,加快開放開發步伐,形成發展共識,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發展信心,力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二)理清思路,科學規劃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必須以深化改革為動力,立足自身優勢,按照市場法則,多渠道多形式探索發展路子,各打各的優勢仗,各走各的發展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鼓勵各村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模式。要積極引導農業產業發展模式。規劃瞄準現代農業,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強勢打造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和引進高效農業、觀光農業。要大力推進旅游和休閑農漁業發展模式。依托特色農漁業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農村旅游業和“農(漁)家樂”帶動集體經濟發展。
(三)強化管理,提高質量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要千方百計增加集體積累,要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齊抓,生財、理財并重。一是要準確界定集體積累的范疇。集體積累不僅包括村集體辦公設施、村企業資產和流動現金及各種債權,還包括責任制未分到戶的村集體所有資產資源。二是要研究探索新形勢下全方位、多渠道提取積累的辦法。在嚴格依法辦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場化的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通過集體非耕土地的入股聯營,土地有償轉讓及集體耕地專業承包和專業經營,使土地增值、集體增收。加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村集體領辦農民合作社,提供有償服務,增加集體積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通過為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并在優化服務中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三是要切實加強集體資產的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會計制度、財產物資管理、財物收支、財務公開、民主理財等制度,開展“四清四定”工作,加強會計核算,強化審計監督,嚴格財務管理。四是要切實用好集體資產,按照民主決策的原則,抓好集體資產的投入運營,減少非生產性開支,增加生產發展資金比例,逐步建立投入、增值、再投入的滾動發展機制,提高集體資產使用效益,增強集體經濟實力。
(四)配強班子,育好隊伍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關鍵在村黨支部班子。要堅持把選好人、用好人當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前提來抓。一是選配好黨支部書記,采取下派、回請、競選等形式,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鄉鎮企業家、復退軍人、回鄉青年、致富能手中挑選思想正、作風實,有一技之長、能夠帶領群眾積極調整經濟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優秀人才,選拔到村級領導班子,帶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同時對部分落后村實行選派干部到村任支部書記,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二是著力提高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通過集中培訓、赴外培訓等形式,幫助村干部切實提高政策水平、依法辦事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帶領農民發展經濟共同致富的本領。教育引導基層干部牢固樹立市場意識、發展意識,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依市場需求和變化確定、調整發展思路,不斷增強村級領導班子發展和管理集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工作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各村兩委班子要集中精力,精心組織,把這項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列入工作日程。一是制定規劃。各村都要結合本地實際,確定項目,制定規劃,提出措施,規劃指標,采取目標管理的辦法,建立責任制,簽訂責任書,把目標、任務、項目、措施落實到人,作為考核年度工作和干部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落實責任。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落實半年檢查督促,年底全面考核,加強宏觀指導,研究解決問題。三是抓點帶面。繼續采取政策引、骨干帶,典型推、領導抓的方法,通過培養典型、總結典型、宣傳典型、推廣典型,啟迪思路,開闊視野,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由小到大、由點到面地不斷發展壯大。四是協調配合。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集體經濟的指導、管理、監督、協調和服務。企業、財政和金融部門負責從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今后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城鄉結對共建幫扶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沒有起色不脫鉤,在全縣上下形成齊抓共管,協調配合的發展局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確保規劃目標的全面實現。
三、出臺支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政策情況
(一)下派優秀干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為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我縣分批選派優秀干部下村任職村組織第一書記。選派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后,積極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支兩委班子集體戰斗力逐步增強。
(二)積極籌建村級扶貧門面
根據《縣人民政府縣長辦公會議紀要》,縣扶貧開發辦、縣財政局聯合出臺了《縣扶貧開發辦、縣財政局關于集中使用2009—2011年村級集體經濟建設項目的通知》文件。根據文件精神,我縣近年積極籌建村級扶貧門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截止目前,全縣項目扶持門面38個村,2014年村集體總收入增加220700元。
(三)盤活村級資源,增加集體收入
我縣部分村利用村級“四荒“資源,通過合作開發、租賃、承包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如靈溪鎮南山社區從2000年以來,利用本村豐富的巖山資源進行租賃開發,累計為村集體創收達15萬元,年均1.2萬元。
(四)引導村集體領辦農民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
近年來,我縣通過引進凱迪生物質能源公司與村集體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商業運作模式,由村委會領辦農民合作社,凱迪公司支付辦公經費,興辦原材料加工廠,實行訂單生產,增加了農戶和村集體收入。
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村干部發展經濟的能力不強。有的村干部市場經濟意識不強,發展經濟的思路狹窄
二是村級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較多。自然條件差,有的村土地貧瘠、交通不便,集體經濟發展困難重重。人才、資金、信息匱乏,有頭腦、懂技術的年輕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專畢業生盡管就業困難,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級經濟發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發展資金方面,由于金融機構對村級貸款控制過嚴,村集體很難得到發展經濟必需的啟動資金;上級的一些幫扶資金過于分散,對一個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不能集中財力解決發展問題。村干部與外界接觸少,信息渠道不暢,加上群眾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關心,很少提出發展村級經濟的好建議,即使村里想發展也缺門路、無項目。
三是非生產性支出較大。
- 上一篇:內部控制下的企業經濟論文
- 下一篇:大型企業企業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