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報告

時間:2022-09-21 10:00:03

導語:民營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報告

為統籌推進肺炎疫情防控和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區聚焦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民營企業法律服務需求,通過“三個一點”,深入開展專項“法治體檢”,全力做好援企穩崗各項法律服務工作,在做實做細做深上下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有力推動全區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對全區已復工的餐飲單位、住宿企業、商場超市和連鎖便利店以及外資外貿企業,共開展“法治體檢”公益服務活動30多次,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近百條。

一、全面掌握精準對接,解企業之所憂,讓企業復工復產“快一點”。

突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聚焦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面了解企業需求,完善服務保障措施。一是組建專業法律服務團。整合全區7家律師事務所資源,組建包含法學專家及律師的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團,全力做好援企穩崗各項法律服務工作。二是搭建線上線下多元化法律服務平臺。全面了解掌握企業需求,完善服務保障措施,提高“法治體檢”的針對性、準確性和實效性。為防控疫情傳播,避免人員聚集、交叉感染,該區利用電話、微信等線上形式受理法律援助事項申請和法律咨詢,組織法律顧問通過電話、網站、微信等方式“云坐班”。三是提供特色法律服務。綜合運用法治講座、編印法律服務手冊等方式,針對性開展法律服務,協助企業履行疫情防控義務,并按照疫情防控的規定,協助企業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對員工健康、工作場所防控、員工個人防護等提出合理建議,做好面向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法治宣傳和政策解讀工作,確保企業和員工依法履行疫情防控義務。目前我區已復工20758人,人員到崗率85%。

二、問題導向靶向施策,應企業之所呼,讓法治體檢落實“準一點”。

針對當前民營企業面臨最多的法律問題多集中在房屋租賃、勞動用工、醫療社保、經濟合同糾紛等方面,應企業之所呼,區委政法委、區司法局、區工商聯主導,充分發揮“兩會一所”優勢作用,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一是發揮區“法學會”法學專家智庫作用。聚合優勢資源,為依法抗疫獻計獻策,梳理復工復產過程中的多發性法律風險和法律問題,及時預警提示信息,提出專業處置意見,為員工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幫助,妥善處理勞動用工、工資社保、工傷賠償等糾紛,促進企業與員工同舟共濟、共渡難關。二是發揮律師職業優勢及“法治體檢”領頭雁作用。多形式多角度提供法律服務。通過以解答法律咨詢、出具法律意見、調處勞動爭議等多種形式,通過微信、短信、入企走訪等多種手段,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方”“一對一精準幫扶”等方式,線上線下同步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法治體檢”服務,分析企業法律需求和風險點,查找漏洞和薄弱環節,健全法律風險預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機制,為民營企業做好專項“法治體檢”活動,排查復工復產法律風險,幫助企業嚴把法律關、政策關。三是發揮商會凝聚力和組織動員力,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嚴肅懲戒會員企業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材、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大力推行網上調解,引導企業之間互諒互讓,盡可能通過對話協商方式處理合同違約、債務追償、物業租賃等糾紛,協助辦理合同變更、中止、解除等法律事務。幫助企業與職工協商溝通,采取居家辦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調整薪酬、帶薪年假、延期支付工資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在4月21日區服務民企“法治體檢”公益活動中,通過法律服務團與五家企業“一對一”對接,針對物業企業、小型餐飲、醫藥連鎖、民營醫院提出的勞務糾紛、知識產權保護、連鎖加盟風險、醫患糾紛等法律需求和問題,有的放矢開出了靈活用工方式、辦理雇主責任險、規范加盟協議、加強員工法律培訓等“藥方”,解決了這些企業的法律困惑問題,為民營企業規范運行指明了方向。

三、建章立制長效保障,順企業之所愿,讓企業權益維護“久一點”。

針對區民營企業實際困難,因地制宜,按照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哪個領域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哪個領域的思路,構建全方位保障體系。制定出臺《區關于深入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實施方案》《區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團手冊》等,建立涉企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各項有關制度,暢通企業訴訟保護“綠色通道”,依法及時妥善處理各類涉企司法訴求。區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的同時,積極推動“法治體檢”活動常態化,為全區民營經濟發展啟動“快進鍵”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和優質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