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質量工作自評報告
時間:2022-02-03 10:28:45
導語:商務局質量工作自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關于報送2020年度質量工作績效考核資料的通知》,主要涉及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情況、生產生活性服務質量提升情況、推進品牌培育發展,支持企業拓展市場情況,共計三項內容,現將相關情況自評報告如下:
一、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情況
2020年區服務業增加值124.38億元,增速3.8%,占GDP比重為55.97%。
二、生產生活性服務質量提升情況
(一)現代物流。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營銷形式,構建以大型購物中心為骨干,超市、便民店、倉儲式商場等互為補充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銷售網絡,現代化市場流通體系日臻完善,目前我區共有52家物流企業、135家商貿流通企業。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改造城市中心商務區,加快老城區商業中心改造提升和新城區商業中心建設,滿足商住圈人群和現代化城市發展需求。積極落實省市支持企業渡過疫情難關的政策,目前累計補助57家企業約79萬余元的物流費用補貼資金。
(二)電子商務。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健全“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加快社會服務在線對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2020年1-10月區實現網絡零售額7.87億元,位列全市第一,實現實物型網絡零售額2.67億元,位列全市第二,實現服務型網絡零售額5.20億元,位列全市第一。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縣級運營中心以及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將茶葉、獼猴桃等農特產品直銷全國各地,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專欄,目前共實現農產品進省場銷售額31.7萬元。開展電子商務普及培訓,目前累計培訓1900余人,全面覆蓋13個鄉鎮和街道辦。2020年依托區服務業產業園區舉辦了優秀青年培訓以及營商高地培訓會2場培訓活動。
(三)“味道”培育。打造以協和廣場歐式風情街為核心的“三大特色街區”,實現與協和廣場業態互補、協調發展。配合市上打造美食走廊、美食街區,促進消費轉型升級。承辦“消費促進月”啟動儀式暨·味道開園儀式,推出“協和逛吃街”“特色美食月”等系列活動,采購花車移動攤位16個,精選網紅小吃耙爪爪、缽缽雞、豆腐腦等各類美食,并根據市民喜好適時調整美食種類,打造特色小吃集中地。
(四)協同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協調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依托服務業強區項目,在蜀天姚橋農貿市場、蜀天西城農貿市場、蜀天興茂農貿市場、蜀天平安農貿市場和蜀天穆家農貿市場等互聯網+智慧農貿市場內建立食品安全監測室,提供食品檢測設備、試劑等必備物料及專業的檢測人員,保證食品供應安全。
(五)“誠信興商宣傳月”。利用“雙創”、12·4法治宣傳日等契機,在聯系社區、大院以及城市主干道、廣場開展誠信興商、食品衛生健康宣傳,發放相關資料200余份。
三、推進品牌培育發展,支持企業拓展市場情況
(一)增強“造血功能”,創新產品銷售體系。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新路徑和新方式,鼓勵并推動區內符合條件的扶貧產品申報“扶貧”集體商標,加快完善扶貧產品直通渠道。公社、太時生物、故鄉味3家企業申請了“扶貧”集體商標,目前公社以及太時生物科技公司的茶油產品商標申請通過審批。2020年以來,3家“扶貧”集體商標擁有企業在茶葉、竹筍等特色商品銷售收入達23.8萬元。
(二)增強區域合作,建立產銷對接機制。加強與、電子商務企業對接,在商貿物流、電子商務、農產品促銷等方面加強區域合作交流,通過設立電商平臺銷售專欄,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專欄,全力做好市場的農產品市場推廣工作。2019年至2020年11月共實現農產品進省場銷售額31.7萬元。
(三)增強拓展能力,推動企業擴大市場。我區主要采取集中和分散、展銷與推介、商品與服務、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深度挖掘本地特色企業,2020年組織4家“造”名優特新商品企業參加2020年川貨新春大拜年暨扶貧產品及名優特新商品深圳行活動,組織2家企業參加2020川貨全國行•重慶站暨川渝好物進雙城活動。
- 上一篇: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總結
- 下一篇:疫情期間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