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衛生工作狀況報告
時間:2022-03-03 10:11:00
導語:評議衛生工作狀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人大常委會年工作安排,經主任會議研究決定,于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對全衛生工作進行了評議。
評議工作以監督法為依據,以調查研究為基礎,堅持實事求是、民主公正、講求實效的原則。目的是通過評議,保障與衛生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在得到全面貫徹實施,促進衛生部門依法行政,提高服務質量,深化醫藥體制改革。政府及衛生部門積極配合,主動接受評議,認真開展自查自糾,評議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評議情況報告如下:
一、評議工作的基本情況
這次評議是在人大常委會領導下進行的。成立了由任組長,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主任、民族工作委員會主任和財經工作委員會主任為副組長的評議工作領導小組,共有13名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參加了評議調研工作。整個評議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工作評議對象確定為衛生工作后,常委會辦公室及時與政府及相關部門通報信息、溝通情況,于5月14日制定并下發了《人大常委會關于組織人大代表評議衛生工作實施方案》,擬定了評議工作流程表。召開了評議小組會議,統一思想,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評議方案,為依法有效開展評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5月20日評議領導小組組織召開評議工作動員大會。會上,代表人大常委會作了動員講話,衛生局作了接受評議并積極配合的表態發言。
(二)調查研究階段。按照評議工作實施方案,在評議工作動員大會之后,評議組分四個小組,分別深入到全21個辦事處及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走訪。調查組采取聽匯報、召開座談會、查看相關資料、個別談話、實地入戶走訪等方式,對年以來全貫徹相關法律法規、完成各項衛生工作任務等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階段,共召開座談會21場次,實地走訪了19所基層衛生院,征求了80余名鄉兩級人大代表的意見和建議,與30位衛生局機關干部進行了個別談話,到審計局、監察局、計生局、藥監局等相關單位了解了情況,征求了盟衛生局的意見,與政府分管衛生工作副長溝通了情況。評議期間,共發放民主測評表296份,收回296份,其中對衛生局的綜合評價優秀為271份,比較優秀為20份,一般為4份,較差為1份,有33份測評表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三)評議階段。調查工作結束后,評議組先后召開了三次小組會,兩次碰頭會,對調查了解到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和綜合分析,并經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審議,形成了評議意見。6月13日評議衛生工作評議大會召開。會上,衛生局代表政府報告了近兩年來衛生工作情況,代表評議組發表了評議意見,衛生局針對評議意見作了表態發言,分管衛生工作的劉麗華副長代表政府講話,要求全衛生工作者以評議工作為契機,銳意改革,進一步做好衛生工作,全面落實評議意見。評議組全體成員、衛生局機關干部及所屬三級單位負責人、各蘇木鄉鎮辦事處分管衛生工作領導和合管辦負責人、各地衛生院院長,共120余人參加了評議大會。
(四)整改階段。衛生局在評議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自查自糾,做到了邊接受評議,邊對照檢查,邊整改落實。評議大會召開后,衛生局制定并上報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已經按照方案啟動整改工作。
二、評議組對近兩年全衛生工作的評價
年以來,衛生工作形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與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得到了很好落實,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工作全面扎實開展,基層衛生院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年被自治區政府評為“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年疾控中心被興安盟委、行署授予“全盟社會事業管理先進集體”,被盟衛生局授予“全盟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大石寨鎮衛生院被盟衛生局授予“全盟衛生系統鄉鎮衛生院建設與管理先進集體”;衛生局領導班子多次被委、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醫院被委、政府授予“突出貢獻獎”,結核病防治所、婦幼保健所、科爾沁鎮衛生院、索倫中心衛生院、哈拉黑衛生院被委、政府評為先進集體。年全盟衛生工作年終考核位列第二名。幾年來,衛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衛生局班子團結,勤奮務實,具有很強凝聚力和戰斗力。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衛生工作重視程度的提高,對衛生事業投入的加大,衛生系統職責不斷增多,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在這種情況下,衛生局領導班子,團結一心、開拓進取,不斷探索在新形勢下如何搶抓機遇、迎難而上,采取多項有效措施,使衛生事業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正是在衛生局班子強有力的領導下,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團結一致、奮力拼搏,一心一意謀發展,扎扎實實干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項艱巨的衛生工作任務,得到了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一致認可。在與衛生局機關干部的個別談話中,絕大多數同志認為班子成員工作能力強,工作作風扎實,工作成績顯著。近兩年來,衛生局還完善了基層領導干部公開選拔機制,28名年富力強、勤奮敬業、業務水平高、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較強管理能力的干部,充實到三級單位和基層衛生院,三級單位和基層衛生院班子建設得到有效加強,全衛生系統整體領導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加大投入,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自年起,搶抓機遇爭取到國家拉動內需項目資金1395萬元,地方配套1755萬元,爭取到中央財政預算內用于農村牧區衛生服務體系蘇木(鄉鎮)衛生院專項建設資金360萬元,地方配套70萬元,爭取到自治區政府投資衛生院專項資金113萬元,用于新址醫院建設和各蘇木鄉鎮辦事處衛生院基礎建設。兩年多來,新址醫院和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各蘇木鄉鎮辦事處的衛生院,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添加診療設備上的投入均超過50萬元,大石寨鎮衛生院達300余萬元。現各基層衛生院外部環境和診療設施大為改善,B超機、X光機、心電圖機等大部分舊的診療設施得到更新,有的還添置了彩超儀、萬能手術臺、胃鏡等先進設備。縱向比較起來,有的衛生院條件可以說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基礎設施和診療條件的改善,為全面落實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制度創造了條件,基層衛生院充分發揮地緣和政策優勢,患者數量大幅上升,效益都不同程度有所增長。
(三)扎實推進,新農合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全新農合工作開展得比較扎實,有效緩解了農牧民無錢看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群眾滿意度很高。一是參合率逐年上升。年參合率為86.72%,年參合率為91.48%,、年參合率均達到了96%以上,有部分鄉鎮達到了100%。二是核銷手續逐年簡化。參合農牧民在盟內定點醫院就醫,實現了現場核銷。三是核銷比例和補償資金額度逐年增長。自年實施新農合制度至今,先后兩次對管理辦法部分條款進行調整。降低了起付線,封頂線由最初的10000元提高到了45000元;提高了補償比例,鄉級、級、外各段分別提高了15%,10%,5%;提高了闌尾炎、剖腹產等5種單病的補償標準,把尿毒癥、肺結核2種慢性病列入大病補償范圍,擴大了受益面。
(四)加強管理,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有效提升。一是醫院加強人才培養,有效提高了管理和服務質量。醫院在烏蘭浩特市地區處于夾縫中生存的狀態,每年財政撥款只有300萬元,只占人員工資的21%。在這種情況下,醫院不等不靠,自籌資金購置先進診療設備,同時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新址醫院的住院、病房、醫技樓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今年10月份竣工使用。計劃投資1080萬元,在原醫院舊址新建6000平方米的住院病房樓,緩解患者住院緊張的矛盾。二是基層衛生院診療水平大幅提高。各基層衛生院以“醫院管理年”活動為契機,通過強化崗位職責,實施效益工資制度、單病種最高限價制度、醫德醫風考核制度、公開服務承諾制度,開展“禮儀培訓”等方式,抓管理、提內力,服務水平和能力顯著提高。三是醫療機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方式改進。在實現現場核銷基礎上,部分基層衛生院通過先墊付后核銷等辦法,有效緩解了貧困參合群眾的就醫困難。如:大石寨鎮衛生院,對五保戶實施醫療救助,發放惠民手冊減免檢查診療費用,貧困群眾由村干部擔保可以掛賬就醫;保門衛生院開展了送醫送藥下鄉活動;樹木溝衛生院開展了為孤寡老人送醫送藥等活動。四是婦幼保健工作扎實開展,住院分娩率接近100%,開展了免費婚檢業務,計劃免疫工作得到很好落實。四是結核病控制成果得到了鞏固。各醫療單位認真落實歸口管理工作制度和國家對結核病人治療的優惠政策。評議組所到各地,肺結核病例報告率均達到了100%,患者全部得到了妥善的管理或轉移治療
(五)嚴格執法,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加強。一是以學校食堂和食品加工、零售企業和攤點為管理重點,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職能得到強化。年對食品行業1992戶、公共場所行業469戶和餐飲食堂59戶進行監督管理。對不合格食品、三無食品進行銷毀處理,共銷毀263公斤。對餐飲業實行季監督,有效提升了食品經營單位的服務水平,保證了食品安全,近幾年沒有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二是加大醫療市場的監督力度,打擊各種形式的非法行醫活動。年共出動監督員40人次,出動車輛20余臺次,對各衛生院和286個村嘎查衛生室以及72戶藥店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對6起群眾舉報的非法行醫行為進行了處罰。三是建立了高效、通暢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增強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為預防各種傳染病爆發流行,衛生部門通過深入宣傳,全面落實接種工作,改造病房屬性等措施,有效防止了聚集性和爆發性疫情的發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布病、艾滋病、鼠疫等傳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較好地完成了計劃免疫工作。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領導力量不足,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一是衛生局領導力量不足。衛生局承擔著全醫療衛生事業和、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規劃、指導、監管和服務等各項職能,近幾年又新增了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女性健康保健等工作,工作量大幅增加。現衛生局領導職數為一正兩副,疾控中心(準局級單位)領導職數只有一人,領導力量明顯不足。二是衛生系統專業人員緊缺,衛生事業發展缺少人才支撐。各地基層衛生院,由于受體制、待遇和工作環境等因素的限制,醫療技術人才極度匱乏,在職醫務人員學歷、職稱不高。偏遠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年齡老化,部分衛生院靠外聘醫生維持,人才斷層情況嚴重。保健、結防等工作也急需配備專業人才。三是新農合工作人員緊張。隨著新農合工作的不斷深入,工作業務量不斷增加,鄉兩級新農合工作人員都很緊張。新農合政策的實施是在鄉鎮機構改革之后,鄉級合管辦工作人員均由各蘇木鄉鎮辦事處自行調劑解決,多數是身兼數職,無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新農合工作中來。有的地方由大學生村官抓新農合工作,不符合選聘大學生村官的相關要求。
(二)經費不足,制約衛生事業發展。一是基層衛生院負債多。近兩年來,搶抓機遇爭取到國家和自治區項目資金,各地衛生院基礎建設力度都很大,但由于資金數額有限,地方配套資金不足,絕大多數衛生院都有欠債,部分衛生院負債超百萬。二是財政對基層衛生院下撥經費少。據了解,財政年以前下撥衛生院的全部經費占人員檔案工資的11.8%,年占21%,年占39.8%,雖逐年提高但仍低于盟里要求的60%。經費不足直接導致基層衛生院職工平均工資偏低,平均每月約為1300元,部分防保人員最低工資只有每月600元,影響了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的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三是新農合工作經費不足。合管辦歷年經費均沒有達到標準,基層合管辦年沒有下撥經費,工作開展受到制約。各地衛生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均反映,經費投入不足已經嚴重影響到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缺陷,行風建設有待加強。衛生局作為衛生工作行政主管部門,雖然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原因,在近兩年的公民評政中名次仍然靠后。對此,評議組給予了重點關注。在調查期間,人大代表和群眾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映比較強烈。一是衛生院藥價高,看病貴;二是辦理健康證程序繁瑣、辦理周期長,個別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好;三是新農合制度在保障慢性病、多發病的治療上作用發揮不明顯;四是部分群眾對新農合大病救治基金提取額由5元調整到10元不理解、不認可。
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評議組認為,衛生局在公民評政中名次靠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醫藥衛生管理體制機制的影響,但自身管理和服務上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醫療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缺陷。目前,基層衛生院屬于差補單位,并不是完全的公益性醫院,但卻承擔著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治等很多公共衛生服務職能,要維持日常經費開支,又要保證防保、后勤等人員的工資和養老保險等待遇兌現,還要解決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經費,資金缺口很大。由于財政投入不足,這個資金缺口主要靠醫療衛生服務收入來彌補,形成了“以藥養醫”、“以醫養保”的局面。加之醫院實施效益工資,個別衛生院和醫生為追求效益,導致高藥價、“大處方”和“小病大治”現象的產生。二是藥品和醫用器材生產流通秩序不規范。與一些個體藥店相比,由于衛生院購入藥品和醫療器材的渠道和方式不同,藥價中含有17%的稅款等原因,藥品的基礎價格相對較高。三是群眾對新農合工作的期望值很高。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制度自年開始實施,國家和地方各級政策還沒有定型,各項工作措施還處于不斷摸索逐漸完善的階段,基金提取比例、診療費核銷比例、藥品目錄范圍,歷年均有不同程度變化,這給鄉村三級經辦機構在宣傳上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新農合對于診療合理性的監督管理手段還不是很豐富,存在門診基金沉淀現象。四是衛生部門行政審批程序和方式還不夠優化,部門間協作機制還需加強,相關部門“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還達不到方便群眾的要求。
(四)其他困難和問題。一是內治療結核病無場地。多年來,沒有自己的結核病防治中心,以租住場地勉強維持,已經引起了臨近居民的遷移訴求。目前國家無此類項目資金可以爭取,但驗收要求卻很高。二是蒙醫蒙藥發展面臨窘境。原有9個蒙藥制劑廠,現只剩德伯斯、滿族屯、烏蘭毛都、察爾森、額爾格圖等5個蒙藥制劑室,且多數不能達到相關生產要求。使蒙醫蒙藥在基層衛生服務體系中逐漸萎縮,牧區醫務工作者和患病群眾對此反應強烈。三是愛國衛生工作職責需進一步明確。以前衛生局有愛國衛生運動辦公室,現在已經撤銷,但衛生局仍然負有指導職責,與各地政府共同承擔此項工作,導致工作責任主體不夠明確,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有復發傾向。四是新的《食品安全法》頒布后,政府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對衛生、藥監、工商、質監等部門進行重新分工,在管理、執法過程中存在職能交叉、管理缺位等現象。五是衛生監督所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尚未理順,工作人員情緒不穩定,工作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六是衛生監督和醫政管理工作還需加強。據各地衛生院和計生部門反映,有個別外醫療機構,以發放治療優惠卡片、免費體檢、免費接送等誘導農牧民群眾到其指定門診就醫,并通過虛夸病情,甚至是“無病治病”騙取高額醫藥費。部分群眾不明真相,上當受騙時有發生。這些醫療機構不是新農合定點單位,導致醫藥費無法核銷,引發了很多矛盾。另外,這些醫療機構還非法為育齡婦女摘取節育環,給計生部門準確掌握基礎信息造成困難。雖然各地政府和衛生部門通過加強宣傳引導等措施,竭力遏制此類事件發生,但其活動仍然很猖獗。
- 上一篇:水污染治理情況檢查報告
- 下一篇:衛生工作整頓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