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中心黨支部書記述職報告

時間:2022-01-25 04:26:30

導語:環保中心黨支部書記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中心黨支部書記述職報告

根據會議安排,現我就環保中心2018年黨建工作述職如下,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履行職責情況

(一)認真履職抓落實,強化教育抓管理。

年初,為進一步推進黨建基礎創新工作,增強支部的戰斗力,中心黨支部先后召開12次專題會議,制定了《2018年黨建工作計劃》。緊緊圍繞環保工作職責,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要求,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黨支部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統一領導,明確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中心各股室、站,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將黨風廉政建設列入干部績效考核中,真正做到把黨風廉政工作與環保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

(二)以黨建工作為抓手、以經濟發展為目標。

我支部在抓好黨建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率先垂范,扎實工作。一年來,按照縣委、縣政府對部門幫村工作的要求和安排,我中心深入茸木達鄉雪爾蓋村開展“掛、包、幫”活動,深入幫扶村開展幫扶工作,制定幫扶措施、幫扶計劃。利用“三八”婦女節、“6.1”兒童節等節日,對全村9戶貧困戶、12戶非貧困戶進行了全覆蓋走訪。為全村婦女同胞送去價值2000余元的節日慰問品,為貧困戶送去牛奶等慰問品;幫助友誼橋兩戶貧困戶解決飲水難問題,送去水泥1噸,解決建設資金5000元;發動干部職工為受災戶勒特捐贈2000元現金用于災后重建,協調相關部門解決災后重建所需材料;組織村民聯合雅格車村對飲用水源地進行清淤,確保飲水安全;宣傳法律法規,書寫藏漢雙語宣傳標語30余副。

(三)其他工作。

一是全面加強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做好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查整改工作,全縣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州、縣關于環保督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力配合中央、省、州環保督察,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每次下達的任務。我縣涉及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的問題共計5類 20項78個整改任務,現已完成68項整改任務。目前,已整改完成的68項任務銷號臺賬也已完成,正在作銷號處理,余下的10個整改任務已經制定了整改方案,正在按時序整改。我縣涉及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共計26個問題,現已完成24個問題的整改,正在作銷號處理,還有2個問題制定了整改方案,正在按時序整改。本年度直止目前縣環境監察執法大隊共出動執法檢查車輛60余臺次,執法人員300余人次,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37份,對10起環境違法事件進行立案調查并完成行政處罰,罰沒款12.24萬元。二是全面推進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為更好地推進我縣污染源普查工作,確保普查質量。我縣成立了以分管縣長為組長,縣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各鄉(鎮)長為成員的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印發了《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鄉鎮,相關部門工作任務。截止目前完成了污染源普查清查基本名錄冊的建立、污染源普查員和污染源普查指導員招聘工作、入河排污口清查、生活源鍋爐清查等工作。完成工業企業和產業活動單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清查建庫工作,共清查我縣工業企業和產業活動單位25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1家。三是加強環保宣傳。利用“6.5”世界環境日聯合法檢兩院、司法局、森林公安組織開展了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主題的環保、“污普”宣傳活動。發放《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生態文明宣傳“十進”系列》、《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等各類宣傳冊650余份、宣傳冊300余冊,懸掛宣傳標語兩幅,營造出宣傳環保、參與環保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強化了環境警示教育,提升全社會環境法制觀念。

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中心工作上各方面雖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離縣委政府、群眾以及構建“四更”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班子成員業務技能、政治理論水平還有待提升;二是少數干部思想僵化,觀念陳舊,干事朝氣和創新銳氣有待改進;三是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宣傳還有待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增強責任意識,強化黨建工作機制。我將不斷完善自己,從我做起,帶頭落實責任、帶頭解決問題,牢固樹立黨建“第一責任人”意識和“抓好黨建是最大戰績”的政績觀,堅決落實黨建工作各項制度,強化工作指導和督查,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干部。二是加強黨組織投入保障。著力提高黨建保障投入,管好、用好黨員教育培訓費、黨內幫扶資金,確保黨組織有人管事、有力量做事、有經費辦事、有激情干事。三是強化宣傳,增強全民環境保護意識。新形勢下環保工作雖然任務重、難度大,但更需要群眾的參與監督。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網絡等宣傳渠道,切實加大新《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斷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廣泛進行宣傳,真正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升農牧民群眾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