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旅游扶貧自查報告

時間:2022-04-10 10:50:58

導語:縣旅游扶貧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旅游扶貧自查報告

2019年以來,在旅游扶貧攻堅戰中,縣充分發揮“旅游+”的功能,加強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堅持大旅游、大產業、大扶貧,結合貧困地區實際,圍繞旅游產業發展相關產業,堅持以旅游景區為支點,以發展產業為基礎,以鄉村旅游為重點,以就業增收為目的,推進旅游扶貧工作,使貧困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引領大批貧困村和貧困戶走上了旅游致富之路。2019年以來,發展鄉村民宿及藏(農)家樂53戶,其中“民宿示范戶”22戶,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5個,落實12個旅游扶貧公益性崗位,156人依靠發展旅游實現脫貧,探索出“旅游+”的扶貧工作新經驗。

一、旅游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一)旅游產業項目完成情況

2019年,省、州下達旅游扶貧專項資金63.92萬元;2017年,省、州下達旅游扶貧專項資金130萬元;2018年,省、州下達旅游扶貧專項資金314.32萬元。

(1)旅游扶貧示范村創建項目,計劃投資資金150萬元。村集體經濟小木屋已完成政府采購,中標公司已按照合同約定進場施工;村生態停車場已完成全部工程建設,正申請竣工驗收;村生態環保一體化成品公廁,已完成政府采購工作,中標公司已按照合同約定進場。

(2)鄉村民宿達標戶建設項目,計劃投入資金20萬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民房的改建工作。

(3)旅游扶貧公益規劃補助項目,計劃投入資金5萬元,計劃用于編制村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目前已與成都市川達柏槐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對接,已完成旅游扶貧公益規劃文本的編制并評審合格,現正按照評審專家的要求修改文本。

(4)旅游質量綜合監管示范區創建、旅游應急救援點項目和生態環保示范廁所項目,計劃投入資金135萬元。(1)采購中標公司正按照合同的約定,已完成廁所鋼架結構的安裝工作和室內裝修,正準備申請竣工驗收;(2)已按照規定政府采購的程序,進行掛網招標;(3)已完成方案的編制,現正進行市場詢價。

(二)從業人員培訓完成情況。2019年以來,通過爭取省、州專項資金,聯合教育局、人社局、扶貧移民局等部門,已完成500人/次的旅游從業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禮儀、民俗民風、服務技能、職業道德等。

(三)就業幫扶情況。2019年以來,引導景區、旅游賓館、農家樂、旅游購物場所、旅游重點項目等涉旅企業,根據企業自身的需求設定崗位,采取就近原則,優先錄用貧困人口就業,現已引導企業與66人簽訂勞動用工合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干部群眾認識不夠。旅游扶貧是一項群眾性的社會工作,廣大干部群眾的認識力度是旅游扶貧開發取得成效的關鍵,要提升基層干部對旅游扶貧開發的認識與運用水平,提高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二是項目支持與資金投入力度不夠。建議積極向上級和有關部門爭取資金支持,進一步整合資金、整合項目,調整和優化扶貧資金使用結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政策引導。讓鄉村旅游成為脫貧支柱產業,加大培育鄉村旅游扶貧的支柱產業地位,根據我縣出臺的《縣旅游產業振興方案》規定,在土地、規費等方面給予優惠傾斜。項目開發過程中,堅持以財政扶貧資金為主,整合行業扶貧、社會扶貧資源,集中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把鄉村旅游扶貧資金使用于鄉村旅游發展,切實把70%以上的產業扶貧資金用于鄉村旅游,積極豐富鄉村旅游發展內容。充分挖掘生態優勢,依托原生態鄉土美食、鄉土文化,充分發動全縣農業企業和合作社,大力發展以戶為單位具有各自特色的農家樂。

(二)積極爭取。向上爭取旅游產業發展資金,逐步完善我縣游客中心、旅游公廁、停車場、游步道等基礎設施。

(三)整合力量。主要整合財政、發改、扶貧、交通、水保、農工部、城建等部門資金扶持等鄉村旅游點旅游公路、游步道、村莊環境整治、用水、旅游公廁、標識標牌等基礎設施建設。

(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積極組織有發展旅游產業的群眾,踴躍報名參加星級特色農家旅館、鄉村民宿等建設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