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七五”普法工作自查報告

時間:2022-01-27 10:55:30

導語:司法局“七五”普法工作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七五”普法工作自查報告

2020年,我縣“七五”普法工作在縣委的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下,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新時期法治理念、公民意識和法治實踐相結合,突出重點對象抓學法,著眼依法治理抓用法,積極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大力開展法治實踐活動,嚴格履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形成了以領導帶頭垂范、部門緊密配合、群眾普遍參與為主體的法治宣傳教育格局,在全社會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對照各項任務圓滿地完成了“七五”普法檢查驗收,打分100分,自查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聚焦社會關注法治問題,對準靶向突宣傳

疫情期間,為讓廣大群眾及時了解疫情防控相關的法律政策知識,司法局深入開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項法治宣傳行動。廣泛開展“‘疫’案釋法”,編印疫情防控法律法規指引,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用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良好法治環境。做好全面復工復產相關法治宣傳,分區分級、差異化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關注、關心群眾的法治需求,用好、用活“法律政策七進”宣傳方式、方法,按需普法精準施策。突出開展新頒布法律法規學習宣傳,組織開展《社區矯正法》、《民法典》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專項學習宣傳活動。

結合微信覆蓋廣、微博傳播快、抖音群眾喜的特點,結合肺炎疫情防控重點,打好“線上+線下”法律宣傳組合拳,做到防疫、宣傳兩不誤,緊緊圍繞《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反家庭暴力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制作編輯群眾能懂、易記的法治動畫、視頻,定時、定量推送至各新媒體普法平臺。通過司法抖音官方賬號共2300余部宣傳視頻,粉絲91.5萬,獲贊1151.5萬,作品累計播放9000萬次,后臺解答法律咨詢950人次,微博2000余條,微信公眾平臺85條、短信累計55余條,普法宣傳信息35期,2020年1月至10月政法頭條號排行榜正式出爐,“司法”連續11月榮獲全國司法抖音榜前十名。

(二)聚力社會法治氛圍營造,開展“七五普法督查總結

根據司法部、全省和全縣“七五”普法考核標準要求,制定我縣“七五”普法督查方案、考核標準,對照全國“七五”普法規劃和省、州、縣“七五”普法規劃,開展自查,梳理工作開展情況,查漏補缺,收集全縣普法材料并形成自查報告,拍攝了一部“七五”普法匯報專題片,做好省、州“七五”普法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推薦工作。

(三)聚效社會治理措施,對齊方案抓落實

1.練好普法“基本功”,構建普法宣傳平臺

配齊配強宣傳隊伍,搭細搭精宣傳臺子,為全面推進法律政策七進工作,疏通普法“盲點”、普法“堵點,強化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增強干部職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形成良好的法律素養,營造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的法律氛圍,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全年通過開展10次法律政策知識講座,每周一次會前學法,鍛造一批法治素質過硬,政治本領超凡的普法宣傳業務骨干。

2.分好普法“責任田”,筑牢法律政策基礎

嚴格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責任體系,在執法的過程中宣傳相關的法律政策知識。積極引導群眾關心、關注的社會治理問題,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加大執法、司法過程中的普法力度,使辦案過程成為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的過程,做到精準發力普執結合,按需普法精準宣傳。

3.占好普法“新陣地”,推動“互聯網+普法”

以搭臺子,發單子為基礎,創新開展新形勢下具有我縣特色的法律政策宣傳新機制,以法律政策知識落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為目標。以創新的方式謀普法,以新穎的路子促學法,濃厚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法律政策文化氛圍,在各個宣傳節點,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廣泛征集當地群眾對法律的期盼,對癥普法,切實將群眾所需、所用的法律知識通過案例的方式編印成冊下發至群眾手中,并將所需法律法規錄制成音頻,下發至各鄉鎮法律政策明白人群,及時將我們的法律知識授之于眾,全面提高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通過法律政策明白人群的線上交流,逐一了解當地群眾對當前政策的知曉度,針對問題抓落實,針對需求促服務,及時將惠民政策和群眾所急需的政策通過線上和線下、走村入戶的方式送入群眾手中,通過抖音、電話、微信、郵件、彩信、專題片、微視頻等形式針對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進行了政策宣傳,真正做到法律政策留得住、用得上。

4.打好宣傳“服務牌”,健全法治服務

一是深化“法律政策七進”活動,推動依法治理。緊扣全縣中心工作抓法律政策宣傳,著眼依法治理抓學法用法。法律政策進機關:通過集中學法、會前學法以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等方式,引導各級、各部門干部職工學習法律法規。會前學法400次,法治宣傳活動10次,受教育職工1600人,法治專題培訓5次,受教育群體1500人,行政執法人員通用法律知識考試學法用法考試1次,參加人數240人,法律政策進鄉村(社區):加強法律政策宣講,推動基層依法治理。開展法治宣傳活動50場次,受教育群眾20000人,舉辦法治專題培訓50場次,參加人數4000人。法律政策進學校:開展45場次法治宣傳活動,受教育學生1000人,舉辦50場次法治專題培訓,2000人參加。法律政策進醫院:開展6次法治宣傳活動,受教育醫生200人,舉辦1次專題培訓,50人參加。法律政策進景區:2次法治宣傳活動,200人參加。法律政策進寺廟:開展40場次法治宣傳活動,800人參加,舉辦4次法治專題培訓,受教育200人。法律政策進企業:開展2次法治宣傳活動,50人參加。為確保法律政策七進工作執行有力,落實到位,共開展了3次督查問責工作。二是積極開展“1+10”主題活動,3.8,3.15.4.15,5.4,6.5、10.17、11.9、12.4期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宣傳,法治講座活動。

今年在各種法治宣傳活動中發放《民法典》1000余本、《民法典與生活同行》2000本、《州法律政策七進知識讀本》4000余本、發放《憲法》讀本8000余本、掃黑除惡讀本6000余本、“法律七進”知識讀本等宣傳資料10000余份,宣傳掛歷3000余份,法治宣傳品雨傘1000把、購物袋1000個、帽子1000個、圍裙1000個。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深化“法律政策七進”工作,做細“關鍵少數”法治宣傳

以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認真總結梳理“七五”普法經驗做法,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和縣委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以創新精神做好“八五”規劃起草調研工作。

法律政策七進工作,關鍵在領導干部法治意識培養上,薄弱在寺廟和鄉村法治宣傳上,必須緊緊扣住領導干部這個“衣領子”,牢牢牽住寺廟和鄉村這個“牛鼻子”,在模范學法、守法上聚焦憲法法律、政策知識。在普法宣傳上聚力寺廟依法常態化治理,配齊配強宣傳隊伍,以“四進七有”模式為依托,通過寺廟法治宣傳陣地資源開展憲法宣傳,推動藏區憲法學習宣傳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結合“兩聯一進”,聚焦鄉村法治宣傳工作,實施“分區普法”,針對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特點,做到在內容上精準、在時間上精準、在對象上精準。

(二)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量

探索將“法律七進”從“法治宣傳七進”向“法律服務七進”拓展延伸,并最終實現“依法治理七進”。在“法治宣傳七進”上,重點推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不斷強化法治意識;在“法律服務七進”上,充分依托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法治宣傳與法律服務有機融合;在“依法治理七進”上,廣泛開展基層法治示范創建,推動法治社會建設。

(三)細化“1+10”普法工作,做精宣傳任務

持續深化主題法治宣傳日活動,結合特殊節點,聯合相關部門,按照具體主題,切實細化普法實效,做到“一月一主題”,“期期有創新”,“事事有法規”,一步一個腳印,按照普法規劃循序漸進,將普法藍圖變為現實,將“1+10”普法平臺變為服務平臺,更加凸顯優質、高效、便民的法律服務平臺,切實解決更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疑問、政策盲點,切實化解人民群眾潛在的糾紛源頭。

(四)精化創新舉措,做強普法新成效

繼續用好、用活新媒體普法宣傳工作,積極應對新形勢下出現的社交平臺,積極通過法治意識、法治內容豐富新社交、新平臺,第一時間占好普法新陣地。做到群眾聚集在哪個平臺我們的宣傳就到哪個平臺,群眾利用哪個平臺我們就利用哪個平臺宣傳法律政策,聚力打造線下、線上法律答疑、法律服務。深挖細編新媒體中傳播的法治小視頻、法治抖音、法治微電影,咬住新平臺,傳播法治新聲音。配強做全新社交中法治宣傳公眾號、服務號的建設維護,以傳播法律政策知識為目的極力打造法律宣傳服務平臺,營造新媒體法治文化氛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時間緊、任務重,為確保“七五”普法規劃各項任務順利完成,達到預期工作目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貫徹落實黨的五中全會、中央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州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和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服務“生態、發展、民生、穩定、作風”五個關鍵,持續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不斷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為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夯實法治根基,為建設“四地三縣兩個”再上新臺階營造濃厚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