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審批局優化營商環境自查報告
時間:2022-03-15 09:55:59
導語:行政審批局優化營商環境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縣審計局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政策措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通知》文件要求,現將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縣行政審批局于2019年3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并按上級要求設立局黨組,于2019年5月14日主動提出申請,經縣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審核后,批準成立縣行政審批局支部會員會。黨組成員共4名,分別是黨組書記、紀律委員、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四郎擁色。三定規定核定行政編制8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1名。現有行政編制7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1名,州委上掛學習1名;下屬事業機構縣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三定規定核定事業編制3名,其中管理人員2名,專業技術人員1名,設主任1名。現有管理人員2名,其中主任1名(副科級領導職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州、縣“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全力推動“放管服”改革向基層延伸。一是平臺向基層延伸。強化鄉鎮主體責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配齊滿足工作所需的設施配備,全面落實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政務外網全覆蓋,行政效能視屏監察系統全覆蓋,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面開通運行,實現了縣、鄉、村政務服務中心互聯互通,縮短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距離。二是權力向基層延伸。由縣行政審批局牽頭,各行權部門自查的方式,全面排查全縣審批事項和服務事項70項,其中依申請服務62項、咨詢服務5項、主動服務2項、行政許可1項,各行權部門通過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將事項授權下放到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三是辦事流程向基層延伸。統一編制了事項公開服務辦事指南手冊,發放13個鄉鎮便民中心,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改進服務質量,實行集中辦理、一站式辦結,切實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四是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全縣13個鄉鎮92個村設立了便民服務點,村便民服務室主任由村支部書記任兼任,并要求確定一名或多名代辦員,建立以村干部、駐村干部以及大學生村官等為主體的代辦工作隊伍。探索完善薪酬補助、責任追究等激勵約束機制,促進人員隊伍相對穩定,效能不斷提升。有效推動了政務服務工作重心下移,做實村民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代辦工作,確保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以“為民、便民、利民”為目標,提高為民辦事效率。
二、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1、按照“精簡、統一、便民、高效”原則,推進“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即部門(單位)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政務服務事項向審批股集中、審批股向政務服務中心(窗口)集中、進駐事項向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集中,事項進駐到位、人員派駐到位、對首席代表授權到位原則。目前我縣政務中心進駐部門窗口17個、窗口工作人員29人、進駐事項80項,其中稅務局窗口公共服務事項9項、行政許可事項4項,住建局窗口公共服務1項、行政許可1項,自然資源局窗口行政許可5項,交通局窗口公共服務19項、行政許可事項2項,文旅廣新局窗口行政許可3項,公安局窗口公共服務1項、行政許可4項、除行政許可其他類2項,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公共服務4項、行政許可11項、除行政許可其他類2項,民政局窗口公共服務1項,發改局窗口行政許可1項,稅務局窗口行政許可2項,衛健局窗口公共服務3項、行政許可3項,環林窗口公共服務1項,民宗局窗口行政許可1項。
2、深入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原則。一是嚴格按照“一網通辦”要求,安排專人對縣級政務服務業務辦理系統接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情況進行了清理(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及國家秘密等外),為下一步實現縣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申請率達100%奠定了基礎。目前我縣未能整合縣內各部門政務服務移動應用至政務服務移動端,暫不能達到部分高頻事項實現移動辦理,力爭2020年12月前完成;二是全面推進“只進一扇門”。按照“應進必進”、“一窗分類辦理”的原則,將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集中辦理,目前,我縣已完成工程建設、不動產登記兩個綜合窗口的設立;三是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整理公布辦事指南、“最多跑一次”、“全程網辦”事項清單共110項,并結合我縣實際,加快制定套餐式、情景式、主題式服務,進一步推動壓減審批承諾時限推動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減少60%以上,實際辦理時間比承諾時間平均減少30%以上。下一步,牽頭制定全縣精簡紙質申請材料目錄,進一步減少申請人實際提交紙質申請材料,達到“零材料提交”目標,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切實減少繁瑣證明。
3、按照政務服務“好差評”原則。縣政務服務中心、13個鄉鎮便民中心已全面覆蓋“好差評”評價范圍(自建系統)。評價標準為“很滿意”、“滿意”、“一般”、“較差”和“不滿意”5個等級。評價依據為,根據辦事流程、服務辦理和服務效率、服務水平、服務態度、服務便民度等政務服務評價指標。因我縣“好差評”是自建系統,無法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現按照州局下發的《政務服務統一“好差評”平臺評價二固定維碼》轉發至中心各部門窗口,要求將二維碼張貼在辦事窗口顯眼處,積極引導辦事群眾評價。
4、推進“12345”政府服務熱線資源整合。嚴格實行投訴舉報快速受理首問責任制,并切實保護投訴人個人隱私和合法權益。2020年1月至今,“12345”平臺接到社會各類投訴案件103件,責成各相關職能部門完成案件回復、處理103件,實現投訴舉報受理率達100%,回復率達100%,及時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
- 上一篇:“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結
- 下一篇:檔案館安全生產年度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