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主義榮辱觀重塑官德

時間:2022-05-13 11:49:00

導語:用社會主義榮辱觀重塑官德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榮辱觀重塑官德

從古至今,官德對社會道德風氣和國家的興衰成敗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官德隆,民德昌,國家興;官德毀,民德降,國家衰。時下提升官德正為世人矚目,顯得猶為迫切。

總書記“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的重要論述,概括精辟,旗幟鮮明,含意深刻,振聾發(fā)饋,闡述了榮辱觀的應有內涵,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時代精神的結合,從官德、公德、民風三個方面對主流價值進行了整理和重申,為重塑官德指明了方向。

共產黨人的官德,就是總書記一再強調的“為民、務實、清廉”,它們組成了現(xiàn)代“官德”的基本內核:“為民”是官德的核心,所謂“在其位,謀其政”也;“務實”是官德的基礎,扎扎實實地為民辦事,才能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清廉”是官德的內在要求,為官者要公字當頭,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當前,重塑官德,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統(tǒng)領,按照總書記“為民、務實、清廉”六字要求,重點從“選”“學”“正”“廉”“勤”五字上下功夫。

所謂選,就是抓選拔。必須把“德”放在首位。司馬光說:“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司馬光對德才關系的詮釋可謂發(fā)人深省。對于一個領導干部來說,才華固然重要,但品質更為關鍵。因此,要按照鄧小平同志教導的那樣,“選那些艱苦樸素、實事求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風正派的人”進班子。領導干部只有為官有德,以身作則,才能贏得人們的敬佩和信賴,才能對群眾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說服力,才能領袖群倫,垂范社會,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和全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所謂學,就是講學習。“八榮八恥”是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官德建設提出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它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又注重吸收和借鑒古今中外的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優(yōu)秀道德成果,并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推陳出新,進一步明確了為政者的道德要求,給各級官員樹立了新的“官德”標尺。因此,只有知榮明恥,官德建設才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強大的精神動力。要教育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名利觀和權力觀,格外重視個人品德修養(yǎng),格外珍惜黨和人民所給予的施展才華、建功立業(yè)的機會,努力為社會多做貢獻,為人民多辦實事、好事,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事業(yè)融進社會主義集體和人民群眾利益之中,成為一個人民稱贊的好官。

所謂正,就是正官德。“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即“為政以德”。古往今來,凡道德高尚之從政者,無不以謀大公之利為己任,不僅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胸懷歷來為人民所傳頌,而且他們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也為后人所敬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領導干部惟有官德正,才能民心服,才能事業(yè)興。

所謂廉,就是講廉潔。古人講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我們講老實做人,清白為官,都是說從政須廉,為官當正。廉潔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更是一種精神境界。要做到廉潔從政,就必須善于通過“內省”,來約束自我,立身正直,慎獨慎微,行為方正,不受誘惑,自奉儉約,不貪不賄,使自己的言行合乎道德法律,合乎社會公義,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艱苦奮斗、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無私奉獻,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廉特別重要,如果失去了廉,也就失去了“為官”的基本資格。

所謂勤,就是要勤政。古語云:“人而不勤,萬事俱廢。”自古勤政者,大都以勤苦自勵,念念于民事。而今領導干部更要把能發(fā)展、會發(fā)展、加快科學發(fā)展作為最大的光榮,把停滯不前和自甘落后作為最大恥辱,大興干事創(chuàng)業(yè)之風。當前,領導干部勤政就要做到“五到”:身到,凡事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心到,凡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眼到,勤于觀察,了解群眾疾苦;手到,勤于調研,親自實踐;口到,對身邊的人和干部,對本地、本部門的矛盾和問題,勤教勤導,警鐘長鳴。勤而成事,勤而理政,要求領導干部提高服務效能、服務質量,使人民滿意。

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中,為官者必須恪守社會主義榮辱觀,將“為民、務實、清廉”的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切實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以廉潔奉公的品格,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以改革發(fā)展的成果,取信于民,造福社會,才能真正做一名有益于人民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