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國慶60周年征文

時間:2022-09-22 09:51:00

導語:勞動者國慶60周年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動者國慶60周年征文

1、

農村老家

扶犁的手執鐮的手

農忙之后

將休閑的稻田的靈與肉

曬成一塊塊長方體

砌成老家

至今在古老村落的中心

枕著厚厚的青苔

安享晚年

爺爺已經移民天國

奶奶跟隨兒女旅居城市

剩下你無牙地拄著數支拐杖

勉強地直著身子

站在天井里

對天的目光隔著蜘蛛網

無比呆滯

年青的時侯

你和稻谷一樣飽滿

每當夜暮從村后

佳龍山上壓下來

八仙桌上的煤油燈

天真無邪地支撐著正梁

兄弟姐妹清純的笑聲

常常從六十四開的連環畫中

發出

吸引會飛的閃光的小詩

在你頭上盤旋

2、耕海的爺爺

從北部灣涌來一群綿羊

在遷徙中簇擁著

一只古老漁船

一頂破舊竹帽

起起伏伏

爺爺是一個兼職的牧人

一雙赤裸的松皮大腳

剛從農忙的水田里解放

即拾起一支長長的竹篙

把洶涌的羊群

趕向太陽落山的遠方

裸出的海灘上

海鳥在風唱起的咸水歌謠里

口饞地瞄準爺爺腰間的竹簍

家人的晚餐

終于有些許腥氣了

3、奶奶的皺紋

以前

爺爺出海捕撈的風浪

后來

全部晾干在奶奶的臉上

早潮的回響依然濕淋淋

隨便填上一段句子

歲月的這一組五線譜

都能演繹成一首動人的粵曲

曾是一張望子成龍的白紙吧

啟蒙的筆劃橫豎撇捺

活潑著無數條調皮的蚯蚓

有回歸的無邪的童真

無風的夜晚

膝頭是最涼爽的港灣

輕泊著一只簡簡單單的舢板

童年的記憶在微晃中日漸充沛

鄉村童謠和民間故事

在一把大葵扇面前滑落

夢想沿波紋的流向

潺潺地從納涼的村巷中淌過

像一尾魚要款款地游去大海

4、我的父親

一條腿是農民

一條腿是工人

在鄉村和城鎮之間

一條好漢扮演兩個角色

唯一的區別就是

八小時以內

放下褲筒

以外

把它卷起來

那個年代

剛剛被注釋成幾分責任田

每天勞作后的晨曦

或夕陽下的農活

是上班或回家的山路

健碩的小腿在奔波中暴起青筋

仿佛命運的心電圖

第一個彎早在小學三年級時

已經開始拐

最忠實的伴侶是上海永久牌

馱著四歲的天真和種子化肥

風雨不改在紅泥路上

來來回回兜兜轉轉

和艱苦的歲月賽著跑

泥濘里

耍賴的鐵騎把父親當牛當馬

多年以后它還百般抗議

父親和鈴鐘一樣

一聲不響

5、媽媽和土地

再頑固不化的窮鄉僻壤

也會開竅成莊稼的樂土

嚴厲的銀鋤和苦澀的熱汗

每天早出晚歸

充滿母乳的期望

滋潤青黃不接的季節

粗布的身影力挑一擔糞箕

這是生活的天平

母親自信地說:我心里有數

不曾在貧困的日子面前低頭

卻常常在希望的田野里彎腰

豐收的時候和年老之后

母親都以同樣的姿勢

種植在記憶里

無私催化一種無法表達的感動

任歲月和思念發酵

母親

我在您的心里永遠長不大

您卻在我的眼里日漸年老

6、夢里水鄉新生活

揮一桿年少氣盛

撐一船順流逆流

從粵西的小海灣起錨

乘一葉綠色的憧憬

漂泊夢里水鄉

漁歌清唱

琴瑟無伴

星月寥落的季節

寂寞常常躲進唐詩宋詞里

渴望那窗歷史久遠的江南漁火

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風一暖

唯獨不見初衷的玫瑰仙子

十年來路的期許

已風雨飄搖

正徘徊

兩眼虛焦

苦思量

一種歲月頻密地

被另一種歲月灼傷

清風淡笑而不語

而立之后

秋月暗示了一個的句號

麗日含情脈脈地依偎在鳳嶺肩上

德勝河畔的漣漪開始竊竊私語

月老有信

一縷心香問幽簾

推窗忽見木棉紅

碧波之上倩影蕩漾

鳳城正是一片艷陽天

是點點滴滴的感動

將舊年中秋的句號冶煉成金

是平淡無奇的承諾

給無名指鑲上一輪滿月的相思

親愛的

從我到我們

是一種蒂結

更是一種萌芽

7、

新春有喜

鬧鐘還在黃金周中度假休閑

大初四這一天

晨光沒有上門給心情拜年

一室水仙淡雅的清香

足以讓水鄉的那朦朧的春天

朗潤起來

夢兒在花開的聲音中清醒

喜悅在試紙紫色的眼神中突現

甜蜜悄悄地宣布這個春天

發芽的不僅僅是花草樹木的種子

還有一個屋檐下多年的叨念

而立有余的心跳呵

讓水缸中的所有小魚兒都聽得出笑意

讓對面陽臺的海棠也看得出激動和忘情

讓書桌上最乏味的文字也讀得出期待和幸福

家發新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