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服務與經濟分析

時間:2022-02-19 05:25:00

導語:商貿服務與經濟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服務與經濟分析

今年以來,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下,我區經濟繼續保持著高位起步、穩步提升的發展態勢,消費品市場運行繁榮活躍,消費增速加快,市場供應穩定,價格穩中有升,保持著較去年以來平穩增長的趨勢。1-7月,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93億元,同比增長17.41%,增速同比加快0.7個百分點,為近幾年以來較高水平。外貿出口完成750萬美元,同比增長7.91%。旅游總收入完成2.31億元,同比增長38.00%。穩定性良好、內在動力強勁成為今后我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有力保證。

一、消費品市場運行主要特點:

1、消費需求持續擴大,增幅保持較高水平。一是居民收入增長加快。隨著我區富民政策的不斷落實,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穩步提升,社會保障范圍擴大和保障標準的提高,經濟發展為廣大市民帶來更多的經濟實惠,使居民的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正日益減弱,對未來的預期進一步改善,居民的購買力也得到了逐步的釋放。二是政策力度加大。上級政府及區委、政府對促進流通業發展、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了推進流通現代化和開拓城鄉市場的力度,對消費增長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2、旅游、休閑消費的發展促進餐飲業持續快速發展。餐飲服務快速增長,市場容量不斷擴大,銷售勢頭強勁,成為餐飲消費市場的亮點之一。1~7月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71億元,同比增長29.67%,比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增速高12個百分點。“日求三餐”的膳食結構逐步轉向健康文化的膳食消費,居民在外用餐消費明顯增多。飲食消費逐步走向社會化,居民用餐也更加講究質量,注重品位和營養,消費標準明顯提升。

3、業態功能的提升激發了消費潛力。近幾年以來,我區商貿流通企業積極轉變經營方式,不斷擴大連鎖經營范圍和規模,從而使我區以連鎖經營和現代百貨為主的各種現代經營方式和零售業態迅猛發展,增幅喜人。全區現有連鎖超市28家,新增門店4家。據不完全統計,1~7月份全區連鎖企業銷售同比增長速度達30%左右。

4、城鄉市場協調快速發展。商品流通繁榮活躍,農村市場持續升溫,對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提升較大。今年以來,我區積極配合新農村建設大力開拓了農村市場,積極推動農村商業網點的拓展,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快速提升了農村商品流通水平,到年底將建成農家店200多家,近200個行政村設立了連鎖門店,覆蓋率達55%,這些舉措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1~7月份,我區城市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6.52億元,同比增長17.40%;農村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41億元,同比增長17.56%。農區消費增幅首次實現超過城區增幅0.16個百分點。農村市場雖增幅喜人,但消費仍然只占全區總量的8.33%,加快農區商業網點建設及提高經營商品質量、檔次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且大有潛力可挖。

5、副食品價格變動明顯。今年1-7月我區副食品價格上漲明顯,是拉動食品價格漲幅攀升的核心力量。豬肉漲價后的比價效應繼續帶動同期雞蛋、家禽、水產品、植物油等副食品價格出現普遍上漲。其原因:一是生豬生產周期性波動的結果。去年上半年我區主要畜禽價格持續走低,家禽、家畜養殖業的盈利大降,有些養殖戶甚至虧本,農民的飼養積極性受到較大挫傷,雖然去年下半年的肉價回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飼養業的發展,但農民出于對歷年春夏禽流感、生豬疫情的回避,也出于對春夏豬肉消費淡季的飼養間隔安排,今年4月份可供市場的出欄生豬量出現全國性短缺,許多地方一豬難求;二是生豬養殖成本增加。隨著玉米等農產品深加工生物能源技術的發展,市場農產品供需形勢發生變化,國內、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一路看漲,連創歷史新高,同時仔豬價格明顯上漲,加大了成品豬的飼養成本;三是由于城鄉居民收入提高等因素,所形成的全社會物價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使豬肉等副食品價格也“水漲船高”。

二、對外貿易

我區對外貿易出口形勢是一般貿易出口增勢強勁,加工貿易出口持續下滑。1-7月出口仍然以清谷新禾、萬順達淀粉兩家公司為主,分別完成470萬美元和234萬美元,占全區外貿出口總值750萬美元的93.87%,且后5個月仍保持強勁的出口勢頭。富鏵農業、威世國貿、興合化工三家企業完成46萬美元,錦繡木業今年沒有實現出口。出口市場仍以亞歐市場為主,其中對歐出口比重明顯上升

三、旅游業

旅游總收入完成2.31億元,同比增長38.00%。1-7月共接待游客50.14萬人次,同比增長38%。隨著我區景點、景區建設的快速發展,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特別是“創建優秀旅游城市”活動的深入開展,呈現出對旅游業的強勢拉動作用。

四、問題及對策

1、注重商貿業多層次、多方位協調發展。一方面商貿業現代化進程步伐要加快;另一方面要注重眾社區便利店、超市的商業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創造擴大商品消費的空間,避免企業的無序競爭。那些老舊的、傳統企業要順應市場消費需要,更需要準確地做出自己的業態定位,鎖定目標市場和目標顧客,注重特色化經營,在多層次、多方位協調發展上下功夫。從而增加新的生命力,繼續存在和發展下去。

2、農村是我區食品安全相對薄弱的環節。抓好農村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和各類商業欺詐行為事關廣大農民的健康與安全。保護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經常性地開展農村市場專項整頓,排查農村節日商品質量安全及市場供應隱患,依法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案件,特別是要把群眾反映強烈,關系農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糧、肉、蔬菜、副食品等食品,以及日用消費品作為整頓的重中之重。

3、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制約居民消費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將為消費快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并將直接提升居民服務性消費水平和消費層次。由于結構性調整和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大,低收入家庭較多,城鄉居民消費預期較為謹慎,居民儲蓄存款高居不下,且儲蓄傾向較高,不利于消費需求持續較快增長。

4、大力發展會展經濟。一個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展覽會能為舉辦的城市帶來巨大的人流量和經濟收入,除了有力帶動相關產業外,展覽作為大型展示交流活動,能夠集中公眾視點、凝聚各方力量、培育城市精神、引導時尚潮流、鞏固經濟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好的展覽會甚至能發展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我區的會展經濟來講,要想持續發展做好做精并有所突破,必須在展會模式上有所創新,多向商務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