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農網改造腐敗案的啟示

時間:2022-02-05 11:04:00

導語:浙江麗水農網改造腐敗案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浙江麗水農網改造腐敗案的啟示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一個驚人的訊息:從去年年初到10月,浙江麗水因為農村電網改造反腐行動,當地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辦電力系統中涉及農網改造的案件22起,已有14人因貪污賄賂等經濟犯罪案件被判刑。

浙江麗水似乎距離我們很遠,但是這樣的工作我們正在進行,如果我們不加強學習,加強反思,也許就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這些人當中。文秘部落

通過分析,我對這一案例的發生,有這樣幾點認識:

一、工程層層分包,這是發生腐敗的第一步

麗水農網改造案件的其中一環,是麗水市松陽縣電力實業公司下屬承裝公司經理李世旺受賄案。李世旺,這位掌握著松陽縣兩期農網改造工程發包權的“重要人物”向電力安裝承包人收取巨額回扣,成為麗水農網改造“第一案”的主角。

當地電力系統把工程的大部分都交給了下屬的電力公司,而電力公司又把這些工程交給了下屬的承裝公司。這個連財務人員都沒有的承裝公司將兩期工程分解成30多個子項目,分包給眾多的施工隊。從2000年到2004年,李世旺利用手中的工程發包權,共向5位電力安裝承包人收取回扣共計22.834萬元。2004年6月7日,松陽縣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李世旺有期徒刑六年,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5萬元。

電力系統對農網改造工程基本上實行壟斷經營,將農網改造工程劃分成若干個子工程,這些投資上百萬的子工程沒有進行招投標,而是被公司負責人以指定形式發包給個體電工,如此暗箱操作,極易引發權錢交易。

二、物資采購,繞開規定撈油水,這是發生腐敗的第二步

麗水農網改造系列案件中“物資公司經理”受賄案也很典型。

事實上,早在農網改造開始之前,電力部門就已經注意到這些掌握著物資采購權的經理們,因此做出了幾項規定:大宗物資由地市級電力部門統一采購,小額物品可由縣電力局自行采購;確定電力物資的基準價,壓縮乃至杜絕采購中產生腐敗的空間。

然而,這樣的門檻根本擋不住物資供應商的糖衣炮彈,由于競爭異常激烈,物資公司經理隨即成為供應商眼中炙手可熱的人物。與此同時,電力部門所確定的物資基準價也沒能減少供應商們行賄的資本。根據反貪部門的介紹,電力物資的基準價定得并非不合理,如果按照正常的供貨渠道和經營方式來計算,基準價能提供給供應商的“操作空間”微乎其微,但據業內人士透露,要繞開基準價,供應商們的秘密就是提供廉價的劣質設備,由此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利潤空間,而“物資公司經理”們對此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麗水電力系統的多名“物資公司經理”相繼落馬。根據麗水電業局提供的數據,在麗水地區所轄的9個縣市區中,目前已有4名電力物資公司經理被判刑,另有青田縣的物資公司經理在檢察機關辦案過程中突然“消失”,至今下落不明。此外,還有幾個地方的物資公司經理被調離本崗位。

三、腐敗源頭:雙重職能,壟斷經營

農網改造工程確實給農民帶來了實惠。國家電網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經過農網改造,“農村電價大幅度下降,年均減輕農民負擔400多億元”。

然而,巨額的農網改造資金也使得電力系統的腐敗案件呈現高發態勢。2002年6月,審計署向全國人大所做的審計報告中,就審計出農村電網改造工程中的資金黑洞,當時共查出各類違法違規問題金額29億元,占審計資金的3.15%。

我分析認為,電力部門職權的雙重性和壟斷性是造成電力腐敗的根本性制度原因。在現行體制下,許多電力局的領導都兼任著電力公司的負責人,電力部門一方面直接參與電力設備采購和電力工程施工等電力產業經營,另一方面又擔負著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職能,這種職能的雙重性和壟斷性,使得電力部門內部極易滋生腐敗。

在農網改造中容易發生的六大問題:

一是虛報完成的投資額,重復申報項目,套取農網建設資金。

二是資金賬外循環,私設小金庫。

三是竣工決算倒算賬,財務賬、工程決算資料失真,截留、擠占、拆借農網資金。

四是物資管理混亂,自采物資違規加價。

五是縣電力局嚴重缺乏內控制度,管理漏洞大。

六是竣工驗收走過場,審計、驗收部門嚴重失職。

通過對這起案例的學習和思考,感覺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我們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深處有問題,說到底,還是先進性體現的不夠,甚至個別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已完全喪失了黨性。所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教育和學習,不能是一時的興起,而是應該保持經常,逐步深入,因為這是對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靈魂的教育,不能有一時放松。小陳老師工作室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