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必須重視和善于學習

時間:2022-04-24 02:49:00

導語:領導干部必須重視和善于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必須重視和善于學習

各級領導干部是黨的寶貴財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是我們奪取革命和建設勝利,進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組織保證。要造就一支德才兼備、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就必須加強學習。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只有加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掌握領導工作的主動權。

黨的十七大為我們繪就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并把創造學習型社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之一。總書記最近強調指出:“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學習問題,把學習作為一項關系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任務來抓。”為了全面貫徹十七大精神,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率先垂范,努力構筑領導知識體系,更好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

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應該而且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領導者,才能肩負起時代和歷史賦予的重任。任務和責任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重視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執政水平和駕馭工作的能力,始終保持先進性,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頭。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時期,各方面的任務繁重而艱巨,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不熟悉不了解的東西很多,正如同志所說,“切實抓好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學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為迫切了。”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知識經濟蓬勃興起,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21世紀的機遇與挑戰,同志指出,我們必須“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造學習型社會”。這是順應歷史潮流、富有時代精神的戰略構想,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實現民族振興的必然要求。要實現同志提出的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目標,領導干部必須起先鋒模范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做到“終身學”,把工作、生活學習化,從而影響和帶動全社會的學習,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進程,促進和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

目前,加強和重視學習也是每個干部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我們的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是比較好的,但也有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問題,如知識老化、知識面窄、知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比較突出,難以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帶來的各種挑戰。干部素質的提高是一個知識積累、知識更新的過程,因此,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自覺行動、一種美德來看待,而且要把它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思想修養、一種精神境界來追求,通過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努力,更新和優化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處理復雜局面和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因此,在對待學習問題上,認識要到位,思想要重視,態度要端正,要認識到學習不是可學可不學的問題,而是工作的需要、形勢的需要、生存的需要、發展的需要。

作為領導干部,不但要在思想上重視學習,而且要善于學習。當今社會知識爆炸,知識的發展和更新速度異常迅速,面對浩如煙海的知識海洋和繁重的日常工作,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怎樣擺正學習和工作的關系,在有限的時間內學什么,怎樣學?

首先,要結合領導干部的工作性質,既要注重知識面的拓寬,又要有所選擇,突出重點。作為領導干部首先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素養是領導干部素質的核心。”一個領導干部只有理論上堅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工作中才能有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才能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在學習和工作中不僅要做到博學強識,學有專長,更要把理論學習作為重中之重,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切實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指導我們黨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理論武器,所以我們必須把它學深學透,使之成為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做好工作的行動指南。尤其當前面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因而必須學習好、貫徹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實踐中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這一重要思想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站在時代潮流前列,在繼承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集中起來就是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勇氣,回答了這兩個互相聯系的根本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執政黨建設為重點,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全面發展為基本內容,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為目標,全面體現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道,確定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增強貫徹這一指導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根本保證。

其次,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認真學習市場經濟理論,懂得經濟規律。各級領導干部不論是否直接從事經濟工作,都要認真學習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同時還要認真學習發展經濟,管理經濟的實踐經驗,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策、法律、法規等。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指導工作的主動權,才不至于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瞎指揮。

再次,要立足于提高素質,認真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包括哲學、法律、歷史、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它們是人類在生產、科研實踐中總結創造出來的生動豐富的經驗結晶,是指導我們從事工作、學習、生產的基礎。搞調研、做決策離不開豐富的社會常識和科學文化知識,沒有廣博的知識做基礎,是做不出科學、正確的決策的。

最后,要突出工作特點,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是領導干部知識積累的重要內容。發揚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精神,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行業特點,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有所創新,精益求精,力爭成為業務上的內行,這樣才不至于出現瞎指揮和決策失誤,取得指揮工作的發言權和主動權。

作為領導干部,除了重視學習之外,還必須善于學習,除了向書本學習之外,向群眾學習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群眾中臥虎藏龍,是一個知識和經驗的寶庫。放下架子,虛心向群眾求教,拜群眾為師,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就會從群眾中吸取無窮的力量和智慧,就會逐漸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成熟起來。注重調查研究,善于總結經驗也是學習的一個有效方法,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都有它的內在規律性,你掌握了它,了解了它,事情就會按你的意愿發展,反之就會碰壁栽跟頭。所以,在工作實踐中要提倡深入調查研究,抓住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問題的實質,每處理一個事件,每解決一個問題,事前要調查,事后要總結,吸取經驗,總結教訓,日積月累,我們的經驗就會越來越豐富,失誤就會越來越少,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權。結合實際向實踐學習,也是學習的有效途徑。學習書本知識是借用前人的成果,使我們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但是要繼續推進知識進步、科技創新、社會發展,就要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研究和思考我們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和思考自身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發現矛盾和解決矛盾,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向前發展。

在提倡和推動領導干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幾種不良傾向:一是認為自己文憑高(本科或者研究生),不用再繼續學習。豈不知,在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新知識新觀點層出不窮,憑在學校學的有限的專業知識已不能適應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另外,領導干部接觸的是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識,需要的是全才。如果吃老本,不思進取,就會坐吃山空,就會影響自己的進步,貽誤黨的事業。二是強調工作忙,沒時間學,把學習當成軟任務。這實際上是對學習的認識問題,工作忙是事實,但也不是理由,節假日、茶余飯后的零星時間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少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壓縮一些閑聊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一些時間,都是可能辦到的,所以只要有求知的欲望,時間問題是不難解決的。古人說得好,“工欲善其善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的思想水平、覺悟程度、工作能力、領導藝術提高了,那么做起工作就會得心應手,舉重若輕,事半功倍,反之就是瞎忙、亂忙,沒有忙到點子上。三是摘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有些領導同志熱衷于搞文憑,一心在文憑高低上做文章,視文憑為敲門磚,沒有把精力放到提高自己的水平上,其實質是文憑不低,水平不高,文憑和水平不相稱,繡花枕頭一包草。

一個人高尚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堅定的政治信念,剛直不阿的浩然正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實踐中錘煉而成的。不學理論不知歷史的進程,不學科學不知天地的壯闊,不學古人之賢達不知人格之高潔。一個人無論職務高低,如果不善于學習、不重視學習,不思進取,就不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學習是一種修養,學好了就底氣足,學好了在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中就會有大境界、大氣魄、大作為。打牢了思想根基,就會在任何時候任何復雜環境中頭腦清醒,心明眼亮,不至于迷失方向,誤入歧途。只有通過學習,用革命的理論、科學的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武裝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得到升華,修養層次不斷得到提高。只有通過學習,才能使自己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保持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才能帶領群眾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把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