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廉政文化建設之我見

時間:2022-07-18 06:25:00

導語:搞好廉政文化建設之我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搞好廉政文化建設之我見

中央下發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增強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依據這一精神,筆者認為搞好廉政文化建設,必須在觀念上“求真”,制度上“求實”,行為上“求正”。

一、觀念上“求真”

觀念上“求真”就是必須堅持“講真理、說真話”,切實搞好輿論宣傳。要搞好廉政文化建設,輿論宣傳(即廉政宣教)是最基本的環節。但少數地區這個環節并沒有完全抓好。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反差就是:廉政說教你自說之,少數人腐敗行為自行之。這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思想宣傳,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現象,脫離了思想理論本身所固有的真理性和科學性。

就拿“為人民服務”這一思想來說吧。本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堅持這一宗旨,從事艱苦的工作和斗爭,不僅能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普遍的利益和幸福,同時也能為共產黨人自身帶來特殊的利益和幸福(包括物質報酬、政治榮譽、精神鼓勵等等)。

“為人民服務是最大的幸福”,這句話絕不是毫無科學根據的空頭口號,而是千百萬共產黨人親身實踐的體會。可是,在當前的廉政宣教工作中,有人卻把其中的科學道理棄之一邊,單純將它作為一個空頭口號向人們進行強制性的叫賣和推銷。以至于當有人提出“為人民服務吃虧”、“雷鋒、焦裕祿是傻子”的時候,個別宣教工作者也跟著瞎起哄,說什么“要甘當革命的傻子”、“要樂于做吃虧的事情”。這種自欺欺人的說法在客觀上所引起的效果,幾乎等于完全取消了黨的根本宗旨的科學性,公開承認了為人民服務是自找苦吃的傻事情。

而事實上,我們黨的所有黨員都不是傻子,特別是其中絕大部分真正合格的共產黨員,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精英,是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叫他們去當傻子,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革命的傻子”也不會有人去做。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熱衷于推行這種“假、大、空”的廉政宣教,不僅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反而產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因此,我們要想切實抓好廉政宣教這個基礎環節,就必須堅持“講真理、說真話”的原則,運用科學真理本身所具有的力量來打動人、吸引人,指導人們步步向上。所謂“講真理、說真話”,不是不要講大道理,而是要把大道理講深、講透,講得人們心悅誠服、樂于接受,并自覺地去進行實踐。

二、制度上“求實”

制度上“求實”就是必須堅持“出實招、求實效”,全力推進制度建設。制度建設的關鍵就在于一個“實”字,只有具備了“實”的內在規定性,才能顯示出“硬”的外在作用力。

所謂制度建設中的“實”,其首要的和根本一個操作要領就是:整個制度建設必須切實按照黨和國家的價值目標來進行。我們的國家是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執政宗旨是執政為民或為民執政;國家的根本性質是人民群眾當家做主;各級黨政干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公仆與主人的關系,如此等等。這都是我們的主流價值觀所倡導的東西。但是,反觀我們的制度建設,這一主流價值觀并沒有得到完全的體現。第一,對“公仆”的任用,還不是由“主人”完全作主。例如,在少數落后地區的村民選舉村委會中,一些不良分子通過種種不正當手段,獲取較多選票。

第二,對黨的宗旨的踐履,少數“公仆”表現不佳。一些地區干部的“烏紗帽”不拎在群眾手中,而是由上級領導掌握的,那么,各級干部的全部精力就只能集中于為上級領導服務——“誰給飯碗,就為誰服務”,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其中有一些人格偉大、道德高尚的人,他們要想真心誠意地為群眾服務,其處境也是非常之難的,“仕途”上受冷遇,長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也是必然的。相反,一些唯上級馬首是瞻、不顧老百姓死活的人往往總是“春風得意”,官運亨通。在這種制度體系下,“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喊得再響,其實踐的力度和效果也必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因此,我們要想通過制度文化來促進反腐倡廉,首先就必須在制度建設的價值取向上實實在在地堅持和體現“執政為民”和“民主管理”的主流價值觀。只有以此為基礎,整個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才能真正從“觀賞性”走向“實用性”,從而在維護人民利益和防止官員犯罪這兩個方面起雙重的保障作用。

三、行為上求“正”

行為上求“正”就是要堅持“樹正風、揚正氣”,模范帶動風氣轉化。風氣作為一種群體行為傾向,它是在輿論導向、制度驅動和權威人物的行為示范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而逐漸形成的,屬于最直接、最表面的文化形態。因此,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我們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就不僅要抓輿論導向和制度驅動,還要抓權威人物的行為示范。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整個黨風、政風和民風的逐步好轉。

這里所謂的權威人物,主要是指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此外,還包括執政黨的全體黨員,政府機關的全體工作人員,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的公眾人物(如企業的管理者、學校的教職工、媒體的主持人,以及各種知識權威、理論權威、文體明星等等)。這些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簡單地看成是個人的私事,而總是或大或小地具有某種社會影響力的。特別是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他們是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責任人,對整個黨風、政風和民風的塑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看到少數領導者居高臨下,對著鏡頭和話筒振振有詞,慷慨激昂地發宏論、做報告,教育下級干部和廣大群眾應如何如何,而很少在各種公開場合深刻檢查自己的廉政問題,以至于有時候竟鬧出“腐敗分子作反腐敗報告”的笑話。因此,我們要想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在全社會塑造一種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最主要的就是要解決好權威人物的行為示范問題。

中央在《實施綱要》中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領導干部為重點。要以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為根本,以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為主題,以更好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目標,堅持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進行理想信念和從政道德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黨紀條夫規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于領導干部的培養、選拔、管理、使用等各個方面,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督促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廉潔自律,反對和防止腐化墮落,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牢記‘兩個務必’,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自覺經受住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長期執政的考驗。”中央的精神是非常正確的,也是十分明確的。因為“領導干部”是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只有把這些人的思想、行為、作風搞“正”了,全社會的風氣才能根本好轉。要使廉政文化真正能夠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最好的載體和形式就是以各種權威人物本身的言行舉止來進行“推進”和“帶動”。只有這樣,整個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才能真正增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才能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