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作風體會

時間:2022-10-12 01:23:00

導語:領導干部作風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作風體會

同志在中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努力實現領導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這是黨中央從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提出的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全黨面臨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必須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始終,滲透到廣大領導干部長期的工作、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

第一,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長期工程。我黨歷來非常重視黨的作風建設,延安時期,同志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就提出了文風、黨風和學風問題。在此基礎上,我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繼承和發揚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三大優良作風,成為我黨克敵制勝的法寶。黨的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了促進社會風氣的進步,首先必須搞好黨風,特別是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同志以身作則。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強調黨風是作風的重點,領導干部作風更是關鍵。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十五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成為我黨在作風建設方面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作風建設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他在視察西柏坡時提出“務必要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提出了作風問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重要論述。建黨以來,從到整黨,從整風整黨到“三講”教育,我黨經歷了數次較大規模的全黨整風運動,通過整風,凈化了黨的作風,樹立黨的良好形象,使黨不斷走向成熟,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第二,作風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任何事物都遵循著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只有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實現質的飛躍。同志曾經告誡全黨同志:“房子是要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布滿灰塵;臉是要經常洗的,不洗就會灰塵滿面。”,用洗臉來為作風建設打比方再恰當不過了,作風建設是注重平時養成的,“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良好的領導干部作風既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也不是一個活動、一堂教育課能夠奏效的。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就是要像洗臉一樣,堅持“天天洗”,堅持天天用共產主義信念這盤水去洗腦,清除思想的灰垢,擦亮理想的窗臺;堅持一以貫之地自省、自警、自勵,自覺加強作風養成。堅持洗臉很容易,堅持長期自覺地加強作風養成就難了。古人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堅持一輩子做好事就難了”,堅持,既是一種毅力的表現,也是一種領導能力的表現,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群眾才會認可你,才能培養出良好的作風。

第三,作風建設是一個知行統一的結合過程。作風建設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只有達到認知與行動的統一,才能在實踐工作表現出良好的作風。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不僅要在思想上認識到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緊迫性,認識到對于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重要性,而且要從行動上去忠實實踐,立說立行,知行統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件件具體事情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用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真正做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人能服之”,以自身的模范行為弘揚正氣、爭做優秀干部。

可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任務,不可能一蹲而就,畢其功于一役,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長期抓、抓長期的思想,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促使廣大領導干部養成自覺遵守紀律、忠實實踐行為準則的良好習慣。

第一,要加強教育解決“為何抓”的問題,增強抓的主動性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從思想根源上達到一定高度的認識,才能在實踐中體現出良好的領導干部作風。因此,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首要是解決思想認識上“為何抓”的問題,增強抓的主動性。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教育廣大領導干部充分認識作風建設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全局來看,廣大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的骨干力量,“風形于上,俗成于下”,其作風如何,能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對黨的作風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領導干部的作風好,黨的作風就好,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就強,黨群干群關系就密切,執政基礎就穩固。領導干部作風不好,勢必脫離群眾,黨群干群關系就會緊張,執政基礎就會動搖甚至逐漸瓦解。當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更具特殊意義,只有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廣大領導干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群眾才會相信你、擁護你、支持你,才能凝聚黨心民心,執政基礎才能穩固,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從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拒腐防變能力的個人角度來分析,作風是領導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反映,是干部黨性修養、政治品質、道德境界的具體體現。良好的作風是抵御消極腐敗現象和保持清正廉潔的重要保障。不好的作風往往是走向消極腐敗的起因。分析近年來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件,不少違紀違法者都是從作風上放松要求開始的。領導干部一旦在作風上放松要求,就會降低甚至喪失拒腐防變的能力,就會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裝,最終滑入腐敗墮落的深淵,落得個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思想上后悔莫及的悲慘下場,給自己帶來政治、名譽、家庭、親情等各方面莫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無論是形勢還是任務,全局還是個人,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都是非常必要的。廣大領導干部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同志的重要講話上來,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實的工作抓好領導干部作風建設。

第二,要健全制度解決“抓長久”的問題,增強抓的長效性

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對于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必須從健全制度抓起,努力構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現在,我們的黨紀法規日趨完善,有關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規章制度日益完備,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制度建設,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領導干部作風的考核評價體系,把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要求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干部德才素質的重要方面。考察任用干部要堅持群眾公論原則,深入基層,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要把考核評價結果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真正把作風過硬的干部選拔上來,不讓認真干事業的人“吃虧”,不讓勤政廉政的人“吃虧”,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決杜絕“跑官”、“要官”、“買官”現象,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制度制定出來,不能光說不做,掛在墻上,寫在紙上,能不能取得實效,關鍵是要在制度的落實上下功夫,單位的主要領導要帶頭遵守制度、維護制度。對于違反制度的人和事,要堅決予以懲處,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第三,要加強監督解決“抓不緊”的問題,增強抓的有效性

抓而不嚴,抓而不緊,抓而不實,工作一陣風,雨過地皮濕,是造成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如果工作漂于水面,無法深入,抓的時間再長,也是徒勞無功,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加強監督。監督的首要是落實監督責任,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主要領導要增強責任意識,既要做好表率,又要認真負責,帶好班子,帶好隊伍,切實負起分管范圍內的作風建設責任。同時班子成員要分工負責具體抓,層層抓落實,努力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監督的關鍵是聚集合力。不僅要加強自上而下的監督,加大巡視力度,加強組織對個人、上級對下級的監督,還要切實推動自下而上的監督,積極完善政務公開,大力推動黨務公開,提高權力運用的透明度,要通過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把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監督與群眾監督、派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形成快捷、有力、高效的監督合力,促進監督的經常化,以監督的經常化,確保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取得實效。(李義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