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改革體會

時間:2022-10-23 03:52:00

導語:新聞出版改革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出版改革體會

中國社會新聞出版總社由中國社會報社、中國社會出版社、鄉鎮論壇雜志社三個事業法人單位,于2004年合并重組而成。目前,鄉鎮論壇雜志已連續15年保持中國農村第一大刊的地位,連續3屆獲得國家期刊提名獎;中國社會出版社已跨入全國十大最具競爭力的出版社行列;中國社會報的讀者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遷,在鞏固民政讀者的基礎上,各級黨政領導和學者的訂閱量達到40%;總社2007年度銷售收入預計突破3億元。這些成績是部領導關懷、民政系統支持和總社員工努力的結果,也是深化改革的結晶。下面就我社改革與發展談點體會

一、“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發展就沒有活路”

這句話是學舉部長在與總社員工座談時講的,可謂一語破的。文化體制的改革,把書報刊推向市場,總社既要擔負向社會宣傳民政的責任,又要在市場上拼搏,加之國內出版集團的蜂起和國外傳媒巨頭的介入,新聞出版單位的生存空間空前狹小,而在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下,人員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對市場反應遲鈍、決策緩慢,無法適應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改革,成了總社的唯一選擇;以紙質傳媒為手段的總社,原本就發育不足,卻還要面對互聯網和數字出版浪潮的強大沖擊,更顯得后天乏力,發展,成了總社的唯一出路。改革就是要依靠先進的體制機制和科學的管理辦法,充分利用資源,走出一條生機勃勃的發展之路。

二、沒有員工的全面參與,就沒有真正的改革;沒有員工的認可擁護,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改革

改革涉及員工利益的調整和單位發展的未來,員工的積極參與支持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我們的做法是:用改革的方法制定改革方案,用民主的方法推進改革,用公開透明的途徑體現改革的成果。在制訂改革方案中,發動全社職工廣泛參與,所有的方案都發到每一個員工書面征求意見,并由黨委、團委、工會組織召開各種類型的座談會聽取建議,對員工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和意見,社領導都親自回應,或采納、或解釋,總社的人事管理制度、績效分配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和書報刊出版規程,都經過三上三下修改,最后鄭重提交全社職工大會無記名表決通過后再頒布實施。這四大制度成為治社強社的小憲法,成為總社各項工作的準則,任何個人無權隨意修改。用民主的方式進行改革,有利于制定出符合職工利益和事業發展的改革方案,有利于得到員工的擁護支持,有利于促進發展和穩定。

三、改革的實質就是要解決“職位與能力不對稱、貢獻與報酬不對稱、崗位設置與事業發展不對稱”的問題

這“三個不對稱”,使能干事、會干事的人無法干事、無心干事、不愿干事。針對這“三個不對稱”,第一,實行人員、機構數量彈性管理,以效設崗,增效增崗,減效減崗。總社每收入1000萬元設置1個管理崗位,利潤每增長200萬元增設1個管理崗位,圖書編輯按年完成零效益6萬元和績效工資6萬元設置1個崗位,圖書銷售按年銷售碼洋150萬元、年回款90萬元設置1個崗位。第二,實行以聘任制為基礎、制度化約束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人事管理制度,將員工按聘任方式、聘用期限、報酬類型分為崗位社聘人員、試崗社聘人員、績效社聘人員、室聘人員四類,建立職工晉級、退出機制,為引進、穩定優秀人才和淘汰不適應崗位要求的人員提供制度化管道,做到人員能進能出,職位能上能下。第三,實行按崗位職責、崗位工作量和崗位績效確定崗位報酬的分配制度,基本工資與崗位掛鉤,績效工資與業績掛鉤,績效工資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圖書編輯崗位按比例盈虧雙向分配,報刊編輯崗位根據采編數量和質量計發績效工資,經營活動實行盈虧雙向分成。

四、改革管理模式,建立新的運行機制,保證改革方案落地

為了保證改革方案順利實施,首先改社領導班子按行政分工垂直管理的模式,為行政分工與業務分工、垂直管理與橫向管理相結合的矩陣管理模式,做到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第二,全面推行事業部制,打破書、報、刊的界線,按服務對象、業務范圍組建新的事業部,對事業部設立分帳戶,獨立核算,實施項目負責、目標管理,發揮書、報、刊資源的綜合優勢,形成“總社集中決策,職能部門專業管理,事業部按業務范圍經營”、“決策權與經營權適度分離”的管理體制。第三,組建網絡數字出版和影視部,建立中國社會新聞出版大型門戶網站,開發電子出版物,迎頭趕上新聞出版行業的發展潮流,實施新的發展戰略;第四,根據管理職能和生產流程,將原有的5個管理部門統一整合為運營管理部,量化管理崗位設置標準,使崗位報酬與管理效率掛鉤。第五,對辦公用房用品成本實行貨幣化管理,將部門效益效率與辦公用房用品消耗掛鉤,將競爭機制引入成本形成之中,建立成本預警和虧損預警制度,做到收支公開,標準透明,降低成本,杜絕浪費,拒絕虧損。

各位領導、同志們,我們的改革還只是初步嘗試,我們面臨的挑戰還非常嚴峻。如何依托城鄉社區和民政工作的社會網點,建立穩固的宣傳業務渠道,擴大向社會宣傳的力度和影響,在服務民政、向社會宣傳民政中做強做大,是我們急需破解的課題。相信在部黨組的關懷和民政系統的支持下,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一定能夠破解一個個難題,中國社會新聞出版總社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