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金融案例研究體會
時間:2022-11-30 11:32:00
導語:撰寫金融案例研究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案例研究作為一種嶄新的寫作體例對我們來說還比較陌生,有的甚至把金融案例與金融案件混為一談。究竟什么是金融案例研究?目前尚無公認的定義和準確的定位。我個人理解,所謂金融案例研究或個案研究是在說明發生了什么的基礎上分析這一事件(案例)反映的理論或政策現象及問題,從中發現規律或一致性的東西,從而預測經濟或金融走向。換句話說就是從一個小的出發點得出有共性的結論,即所謂一葉知秋。個案研究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不可辯駁性。個案研究來自事實和對事實的歸納提煉,這是一切想象的克星,也是一切政策安排的出發點和歸宿,改變了理論界少數人“空口說白話”與“想當然”的治學風氣。案例研究是基層聲音進入理論層面和決策層面的一條捷徑。下面我將本人對金融案例寫作的體會和感受介紹給大家。
一、要有較扎實的經濟金融知識準備。個案研究要準確把握現象背后的理論內核,以完善的邏輯證明作者的基本觀點,首先要找準其適用的理論框架。對基層的同志來講,熟悉實踐而困惑于理論,往往感到理論不足。要求抓住案例的實質,并籍此找到合適的理論框架是一大難題。這就有賴于平時的知識積累。要做到靈活自如地用規范的理論詮釋現實中的經濟金融現象,必須刻苦地學習《西方經濟學》等經濟金融學原理,需要不斷創新分析技術和方法,學會運用規范的經濟學語言,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理論因子,有了合適的理論框架,這與修理工人找到了對口扳子才能擰下螺絲是同樣的道理。
二、要注重技術規范。案例研究大致可分為三類:即政策評價類,現象陳述類,前瞻模擬類,不論是哪類形式的案例研究,都必須遵循一定的技術規范。
1.要遵循案例寫作的基本格式。案例研究的標題按國際慣例用冒號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相當于正標題,后半部分相當于副標題,是對正標題的補充和具體化。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對全文做一個簡單而清晰的交代。一般引言部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調查范圍;(2)調查對象;(3)簡單結論。引言可在最先寫就,也可以完稿后再從正文中提煉。第二部分就是案例剖析,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論證部分要不厭其詳,細細解剖所掌握的信息。最后一部分為結論。結論部分力求干凈利索,給讀者以思考的空間,要做到觀點鮮明。
2.要把握案例寫作的技巧。要運作一個大型課題,必須講究一定的技巧,不斷改進自己的文字駕馭能力。首先,理順邏輯關系。觀點要集中,分析要有條理,要占領制高點看問題,思路宏觀,落筆微觀,高屋建瓴。案例寫作一般按以下順序展開:接觸素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政策建議。通篇文章要求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其二,全面而規范地剖析案例。有了理論框架,實際上就等于找到了解數學難題的公式。理論框架同公式一樣都是規范性的東西,它有給定的程式。這就決定了必須在這個規范的程式之下對所掌握的現實情況進行抽絲剝繭似的分析。在分析中要堅持兩點:一是客觀公正;二是規范運作。所謂客觀公正,就是要盡量反映案例本身內在的價值,要量體裁衣,要尊重事實;既不要任意夸大,也不要隨意縮??;既要注重結果,又要注重過程;既要注重現象,還要抓住關鍵和本質。所謂規范,就是不要將理論框架所不能涵蓋的事例納入考察和分析范圍。案例分析一般主要分兩大層次展開:一是一般性描述,交代背景、過程、結果;二是對案例的簡單歸納。從案例中加工提煉出來的較為實質性的東西,它來源于典型案例,但又為實踐回升到理論或一般性政策建議做了鋪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雌饋恚饰霭咐腿缤桃庵v述一個完美的故事,但也要防止過于寫實,或在寫實中過于堆砌信息,在政策挖掘上欠功力。其三,簡短而合乎邏輯地提出政策建議。案例研究的思想性就體現在政策建議的科學性和前瞻性上。政策建議要順理成章,不能首尾脫節。也就是說政策建議必須完全來自案例研究的事實和結論,避免為提建議而提建議,搞“空對空”。建議要短小精干,切忌長篇大論,包羅萬象,面面俱到。其四,處理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案例研究不同于理論文章,其理論運用必須為案例分析服務。案例研究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并得出相應的政策結論。從理論框架到具體的案例分析,中間有一個相當大的跨度。如果無視這個跨度,從理論直接一步跨到實踐,就會出現“飛躍”和“斷層”問題,感覺特別生硬,特別別扭,寫作中往往要不斷“卡殼”。兩者之間需要一個必要的過度和銜接。一般要對核心問題進行必要的描述和交代,為案例分析提供背景鋪墊,埋下伏筆,兼顧理論與實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要有務實的寫作態度。個人認為案例研究應定位于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決策支持,因此要克服功利思想,這樣案例研究才有強大的生命力,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一篇成功的金融案例研究從調查思考到案頭寫作往往需要幾周或數月時間才能完成。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很多精細作品都是精雕細琢磨出來的。國內外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寫一篇論文往往要半年甚至2至3年時間。寫文章就如同洗衣服,洗完衣服需要把水擠掉。寫文章也是這樣,不能有水分,要力爭做到不能輕易從中抽掉任何一句話。語言文字既要精練,又要通俗活潑,句子含量要豐富,要樹立精品意識,努力打造高水平文章。
四、要有真實的寫作沖動。案例研究不是應景之作,而應是有感而發,當你對某一現象和問題產生靈感和思想火花時就有了寫作的動機。不要看到了問題卻以為不重要或過于敏感而不敢言,如何能跳出框框看問題,就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性和敏銳性。案例研究偏好“以小見大”,切忌選題過大過泛或過于集中,步人后塵,人云亦云。
- 上一篇:金融機構公文處理交流
- 下一篇:商業銀行業務計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