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領導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2-02-05 11:18:46

導語:工委領導學習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委領導學習心得體會

市國資委圍繞“大國資、全覆蓋”的總體部署,提出了“想干事、會干事、能共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新國資精神,倡導全體國資人積極踐行“大局觀念”。市委李書記在與組工干部座談時提出組工干部必須具備“伯樂眼光、觀音心地、裁縫手藝”的要求。通過在工委的學習,我有如下體會。

首先,作為我公司的紀委副書記和黨辦主任,應該以“想干事、會干事、能共事、干成事、不出事”為自己的座右銘。我個人理解,市國資委提出了“想干事、會干事、能共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新國資精神,是從“態(tài)度、能力、修養(yǎng)、成果、保障”五個方面對我們國資干部提出的要求。

(一)想干事,我的理解是“我想干事”或者說“我愿意干事”,這里面關鍵是對“想”和“事”的理解。態(tài)度很重要,充滿激情,比獲得成就、獲取功名更加重要,它使你年輕、進步,富有活力。沒有激情,就沒有上進心,就沒有火熱的詩,就沒有燃燒的愛,就沒有壯麗的人生。一個城市一旦開建地鐵,那就是一個持久性的工作,地鐵的舒適、便捷、準時只會越來越刺激市民對軌道交通的需求,結(jié)合國內(nèi)外城市地鐵的經(jīng)驗,地鐵的成網(wǎng)是必然的,只是時間長短問題,這是地鐵作為城市交通工具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大家知道,建設一條或幾條地鐵線路并不難,但是要建設符合“打造具有佛山特色和全國影響力的一體化軌道交通企業(yè)”企業(yè)愿景的地鐵就很難了,要建設最大可能符合佛山城市人文特點、最大程度符合佛山城市利益的地鐵就需要我們佛山的企業(yè)勇敢地站出來承擔這個建設管理任務。地鐵工程的復雜性、高風險性、高敏感性就注定地鐵工程必須由一支“想干事”勇于擔當?shù)膱F隊來承擔建設管理任務。我們公司過去主要從事協(xié)調(diào)管理工作,一個公司如果沒有可持續(xù)的主營業(yè)務是要被邊緣化的,最終是要被淘汰出局的。長期吃財政拔款,沒有主營收入,職工收入也上不去。作為公司,如果我們長期處于配合協(xié)調(diào)管理地位,隨著相關業(yè)務的減少,很有可能公司會生存不下去,或者可能被整合掉。那么我們很多同志可能會面臨二次就業(yè)甚至失業(yè)的風險,尤其是我們年輕的同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軌道交通的建設工作,市委市政府、國資委領導非常信任我們鐵投集團,把建設管理南延線的任務交給我們,這對我們公司全體員工來講既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通過建設南延線,我們要證明我們佛山人能建地鐵、能建好地鐵。通過我們對融資渠道成功拓展和工程風險的管控,進一步堅定市領導對我們的信任,更加放心把2、3號線以及全線網(wǎng)的工程交由我們建設和管理。這樣我們公司就有了持續(xù)的主營業(yè)務了,公司也就有能力解決目前想解決而暫時沒有能力解決員工同志們的困難問題。機遇不一定會總是眷顧想干事的人,但機遇從來都不可能眷顧不想干事的人。

(二)會干事既是一種機制、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巧。“會干事”,首先要“會謀事”,如是才能勝算在握。只有尊重群眾,走進群眾,才能找到正確決策和科學決策的思路,才能把水澆到根上,把工作干到點上。會干事”,要體現(xiàn)在團結(jié)共事的能力上。講團結(jié)對一個班子來說是全部戰(zhàn)斗力的基礎;對一個干部來說,是覺悟高低和黨性強弱的體現(xiàn)。做任何工作,光喊重要不行,光有熱情不夠,光表決心沒用,必須有干事的本領、有務實的能力,用行動來說話,用實干來證明。會干事,關鍵是要有執(zhí)行力、操作力,要有干事的技巧,把工作落到實處,要體現(xiàn)干事的效率。

(三)關于“干成事、不出事”。這講的是一種結(jié)果和保障。結(jié)合我們工程來講就是要做到工程優(yōu)質(zhì)、干部優(yōu)秀。作為建設工程來講,一方面我們要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一方面我們要控制工程風險,另一方面我們還要保證按市委市政府的工期要求完成工程項目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才行。工程建設領域歷來是廉政事故的高發(fā)區(qū),一方面需要監(jiān)督,一方面需要自律。作為建設管理業(yè)主要面對相當多的誘惑,由于建設市場的復雜性,作為業(yè)主一方面要自覺抵御誘惑,還要善于抵御誘惑,公司要想辦法逐步把前門打開,才能確保把后門關死。國資委提出的不出事,我想一方面是工程不能出事,我們的各級干部也不能出事。

(四)好共事就是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能共事講的是團結(jié)。善于團結(jié)共事是一種覺悟、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美德。“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要做到能共事基礎是會學習。不會學習,淺薄庸俗,不懂道理,是共不了事的。學理論,方知人格之圣潔、正氣之凜然、堅守之崇高、創(chuàng)新之偉大;學歷史,方知滄桑之悠久、社會之繁雜、責任之沉重、事業(yè)之重大;學法律,方知規(guī)矩之方圓、法典之嚴密、公正之可貴、廉潔之重要;學科學,方知宇宙之浩瀚、天地之壯闊、氣象之萬千、探索之艱難;學文藝,方知自然之美妙、生活之多彩、情感之細膩、技藝之雄奇。要做到能共事核心是重民主。民主核心是選人用人要民主。選人用人的民主是最大的民主。不讓綜合素質(zhì)高的人吃虧;不讓干事的人吃虧;不讓老實人吃虧。

第二個是大局觀。大局就是整體觀!具有戰(zhàn)略眼光!“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能謀一時”就是指的要有大局觀。正如同志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關心大局,了解大局,把握大局,在大局下做好工作。”有沒有大局觀,是衡量一個領導干部黨性強不強的重要標志;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有些領導干部中有一種很不好的傾向:片面強調(diào)本部門、本單位和本地區(qū)的利益,把局部看得比全局還重,直接影響甚至損害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要理解和認清大局,始終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問題。按照黨的十七大確立的奮斗目標,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大局。由于大局既來源于局部,又高于局部,對局部的發(fā)展變化起著主導和決定的作用,因此,任何想做好局部工作的領導干部,都應該有很強的大局意識和把握大局的能力。第二,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堅定地維護好大局利益。能否維護好大局利益,是一個講不講政治的重大原則問題。大局是事物的整體與全部,是黨的總目標、總綱領以及黨在不同階段的中心任務,它代表著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只有講政治,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思考各種利益關系,才能真正具備縱觀大局的眼界和服從大局利益的覺悟。因此,領導干部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小局與大局、眼前與長遠、重點與一般的關系,牢固樹立全國、全省、全市一盤棋的思想。凡是牽涉到全局都要反復掂量,看自己的決策是否符合上級規(guī)定和大局要求,確保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決策指示暢通無阻,真正做到服從大局、服務全局,維護好大局利益。第三,要端正選人用人工作導向,把講大局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標準。領導干部的大局觀,是其自身政治理論素養(yǎng)、思想道德品質(zhì)以及領導能力等素質(zhì)的綜合反映。領導干部的大局觀,是其自身政治理論素養(yǎng)、思想道德品質(zhì)以及領導能力等素質(zhì)的綜合反映。一個領導干部有沒有很強的大局觀,既要靠領導者個人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提高政治意識和政策水平,又要靠各級黨組織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加以引導。各級黨組織和人事部門要注重選拔、重用講大局、講奉獻、講風格的干部,讓那些不講大局、不聽招呼、總是圍著個人和小團體利益打轉(zhuǎn)轉(zhuǎn)的干部沒有市場,真正形成講大局者上的氛圍。“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古人都明白不謀全局之害,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更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善于謀全局、抓大事,努力養(yǎng)成從全局上思考、處理問題的習慣。

市委李書記提出的“伯樂眼光、觀音心地、裁縫手藝”既是對組工干部的要求,也是對我們國資各級領導干部關于干部“選、用、育”方面的要求。“伯樂眼光”就是要善用才、巧用才,人盡其才。“伯樂眼光”就是要善用才、巧用才,人盡其才。“觀音心地”是選才要以人為本,樹立良好的用人導向,激勵人才。“裁縫手藝”是要求要注重組織工作的方法創(chuàng)新和制度建設。第一,組工干部要當好“伯樂”,關鍵眼光要準,只有眼光準才能看準人。要善于從基層一線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人才,重視和使用有基層工作經(jīng)歷干部。要通過“對比”選出合適人選。要采用競爭上崗、公開遴選等方式選拔優(yōu)秀領導干部。推行差額選拔干部制度,堅持對醞釀、考察、票決等環(huán)節(jié)實行“全程差額”,進一步提升“對比”的科學性。人選出來了,還要時刻留意其表現(xiàn)。對于缺乏實干能力、適應能力比較“慢熱”的干部要及時提醒、糾偏;對于執(zhí)行力不強、精神狀態(tài)不佳的干部,要堅決調(diào)整。第二,組工干部要當好“觀音”,主要心地要好,只有心地好才能選好人。組工干部要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心,要善于容納各種人才,要甘為人梯,樂于為人作“嫁衣”,同時,不能有求全責備的思想,要敢于容人之過。第三,組工干部要當好“裁縫”,關鍵手藝要精,只有手藝夠精才能量才用人,用對人。搭配要合理,選拔干部要有全局眼光,要將干部“個體”放到整個班子建設中去謀劃,要對每名干部的年齡、經(jīng)歷、專業(yè)、專長、性格、氣質(zhì)等作出綜合考慮,然后有針對性、目的性選配干部,保證班子搭配合理,團結(jié)合作、取長補短,激發(fā)1+1>2的倍增效應。裁剪要合算,合算就是要科學精細。裁剪不精細,就會浪費材料,或者會有瑕疵,干部工作也是如此,要堅持精細化管理干部,要通過推行項目管理責任制明確工作責任,改變“大一統(tǒng)”的管理模式,堅持以項目成效鍛煉、培養(yǎng)、選拔干部,實現(xiàn)干部資源配置最大化。穿著要合身,檢驗裁縫手藝最大的標準就是所做的衣服是否合身得體。我們用好人的首要標準也是量才用人,要剖析干部個體特征,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鹊拇笄疤幔€要把握干部的思路、學識、自律及群眾口碑等,力求把干部放到最有利于發(fā)揮能力及最有利于工作開展的位置上去,實現(xiàn)“人崗相適”,如果人崗不相適,于事于人都不利。知人還要善用。知人需要智慧,用人需要藝術,育人需要能力。客觀地講,由于歷史原因我們的員工隊伍參差不齊,我們?nèi)绾卧诩扔械钠灞P上把棋走活,是我們每個國資領導人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只要我們能從整體上去把握,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謀,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使人的專長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我們國資人面臨“解債、維穩(wěn)、開發(fā)、增值”的核心工作是一定能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