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改委關于機關效能建設整改措施情況的報告

時間:2022-04-05 09:32:00

導語:市發改委關于機關效能建設整改措施情況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發改委關于機關效能建設整改措施情況的報告

機關效能建設整改措施

市效能辦:

按照遵義效能(2006)2號督辦通知要求,我委對2005年機關效能建設民主評議中提出的建議和意見,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進行了認真對照檢查,分析查找的原因,對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予以落實,同時對一些建議和意見做好解釋說明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火電廠應適度發展,群眾用煤價格昂貴,引發諸多地質災害”建議的說明

我市擁有較為豐富的水能資源和煤炭資源,加快能源資源的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促進我市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共遵義市委《關于加速工業化進程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市要依托現有工業基礎和能源資源條件,優先發展以火電、水電、煤炭為主的能源工業,建設“西電東送”的能源基地。

目前,我市的能源開發利用確實存在著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利用效率較低、能源開發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由于煤、電開發滯后,農村能源的不合理使用,群眾生活用能特別是農村居民生活用能面臨的矛盾日益顯現。為此,市委、市政府按照“水火并舉”的指導思想大力發展能源工業,在建設“西電東送”能源基地的進程中,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以緩解我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煤。

一是在《遵義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牢固樹立人與環境和諧的新發展觀,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抓好農村沼氣池建設,采取實施沼氣、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等措施,著力解決農村燃料問題。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加大了農村能源的投入力度,重點抓好生態能源建設,在發展能源工業的同時,注重解決好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用能問題。首先是搞好沼氣池的推廣運用,在現有沼氣池近10萬口的基礎上,到2010年全市農村規劃建設50~100萬口沼氣池;其次是鼓勵農村小水電建設;第三是積極搞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工作,積極營造薪材林;第四是強化節能技術的推廣運用,發展省材灶和省煤灶。

二是為推進煤炭工業安全、健康發展,規范煤炭生產、經營和管理,一方面,市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把煤礦關井壓產、安全專項整治、總量控制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全面淘汰工藝落后、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煤炭生產方式。另一方面,針對一些地方煤礦布局不合理及人民生活需求的實際情況,市政府根據省國土廳、省煤管局、省發改委黔國土資發〔2005〕90號文件精神,提出了我市煤礦整合、調整布局方案,對非重點產煤縣煤層厚度在0.7米及以下的貧煤區,依法設置采礦權,允許新辦3萬噸/年的煤礦,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煤炭產量,增強供給能力。

三是在火電廠的建設上,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非常重視,慎之又慎,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大煤保大電”的要求,必須要在已經落實煤炭資源供應的情況下,才能核準新的火電建設項目。我市為桐梓電廠、習水二郎電廠配套的礦區建設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黔北礦區桐梓區總體規劃已于2006年2月由國家發改委批復。建設總規模暫定為720萬噸/年,含花秋一、花秋二、容光、大河壩等在建煤礦8座,其中:大型礦井2座,中型礦井6座;金佛山、松坎等勘探區或井田待進一步勘察后,再確定開發方式和建設規模。習水二郎礦區總體規劃受國家發改委的委托,已順利通過了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國際咨詢公司組織的專家評估,規劃建設礦井10座,其中:大型礦井2座,中型礦井5座,小型礦井3座,煤炭地質鉆探普查野外作業已全面結束,推薦首批開采的礦井興隆井田(45萬噸/年)、永安井田(30萬噸/年)前期工作進展較好,力爭年內開工建設,煤炭資源開發牽頭業主徐州礦業集團已與習水縣政府簽訂了煤炭開發協議。

在防治礦區地質災害方面,2004年5月,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和省煤炭管理局聯合下文規定,從2004年5月15日起,在全省范圍內對煤炭產品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征收標準按煤炭品種分類確定,在征收稅費時一并收取。煤炭價格調節基金的使用范圍除了用于平抑市場煤炭價格和礦區經濟結構調整和后續非煤產業發展外,主要用于礦區地質災害治理和煤礦安全生產補欠。

二、關于“進一步減少審批環節”建議的說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004年7月國務院作出了《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決定規定“對于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再實行審批制,區別不同情況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其中,政府僅對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角度進行核準,其他項目無論規模大小,均改為備案制,項目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資金來源和產品技術方案等均由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并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安全生產、城市規劃等許可手續和減免稅確認手續”。對需使用政府性資金投資的項目,“從投資決策角度只審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除特殊情況外不再審批開工報告,同時應嚴格政府投資項目的初步設計、概算審批工作”,規定要求要“進一步完善和堅持科學的決策規則和程序,提高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根據國務院《決定》精神,貴州省制定了《貴州省投資項目核準暫行工作意見》(黔發改投資[2004]1173號)和《貴州省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備案暫行辦法》(黔發改投資[2005]705號。規定“政府投資項目,繼續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

(一)需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批

根據國家、省的規定,需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要依次提交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決定》同時規定,“政府投資項目一般都要經過符合資質要求的咨詢中介機構的評估論證”,“特別重大的項目還應實行專家評議制度;逐步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公示制度,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為進一步簡化審批環節,我委依據國家規定,結合我委實際,對建設內容單一、工程技術簡單、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可以將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合并編制報批,即可研(代項目建議書)。

法定辦理時限為20個工作日。我委為提高辦事效率,向社會作出承諾,自收到項目單位提交申請之日起,只要資料齊全,符合法定條件,在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結(報批可研報告承諾辦結時限不含咨詢評估時間)。

(二)不需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核準和備案

根據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令〔2004年19號〕)、《外商投資項目核準暫行管理辦法》(國家發改委令〔2004年22號〕)、《貴州省投資項目核準暫行工作意見》以及《貴州省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備案暫行辦法》文件精神。對于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區別情況進行核準和備案。

1、建設項目核準。對企業不使用政府性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和限制類符合《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貴州省2004年本)的投資項目;國家鼓勵類、允許類,總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項目,區分項目情況分別報市、省、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國務院核準。

2、建設項目備案:對企業不使用政府性資金投資的、未列入《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貴州省2004年本)內的建設項目,除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務院專門規定禁止的項目外,不需辦理設備進出口業務的總投資在1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在縣發改部門備案,1000~5000萬元的在市發改部門備案,中央、省屬企業和需辦理進出口業務以及其他總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需報省發改部門備案。

法定辦理時限:20個工作日;我委承諾辦理時限:建設項目核準10個工作日;建設項目備案5個工作日

三、關于“辦事效率低下”問題的說明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涉及城市建設、農業水利、社會發展事業、交通能等各領域。我委對外辦理事項主要有投資項目審批、核準(包括招標投標方案)和備案、投資許可證發放和機關小汽車購置計劃備案等。為方便服務對象,我委設立了政務公開欄、辦事指南和服務承諾;同時建立了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之制、限時辦結制等工作制度。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通過對近年來我委對外服務事項辦理情況的對照檢查,凡符合要求的事項,我委均在承諾時限內盡可能提前辦結;對不符合辦理條件的事項,也均進行了一次性告之或書面回復。沒有發現相互推諉、吃拿卡要以及無故超時辦理的情況。

為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我委將建立投訴舉報和督查制度,接受社會各界和服務對象的監督,同時加大機關效能建設力度,嚴格規章制度的執行,努力提高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