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稅制改革措施

時間:2022-03-10 02:52:00

導語:貨物稅制改革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貨物稅制改革措施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的《2009年全國稅收工作要點》顯示,今年稅務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增值稅、所得稅等主體的完善和管理工作。有關專家就此分析稱,由于20*年國家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基本法規進行了調整和修訂,因此今年稅務系統將對此進行逐步完善和規范。

根據工作要點的介紹,全國稅務系統今年將認真落實各項稅收調控措施,充分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加快推進稅制改革,實施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改革對象主要有:認真貫徹新修訂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暫行條例,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精神,認真落實好成品油稅費改革措施。繼續細化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規范非營利組織減免所得稅制度,研究制定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技術轉讓所得減免、創業投資企業優惠等政策實施辦法。研究個人所得稅制改革方案。根據國務院的部署,適時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研究整合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制度的方案。深化房地產模擬評稅試點。統一內外資企業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積極創造條件,推進城建稅與印花稅聯動改革。研究制定環境稅改革方案。推動研究社會保險稅方案。

此外,還將制定實施支持“三農”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提出支持農村金融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盡快完善農副產品加工和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增值稅政策。做好促進節能減排的消費稅政策研究工作。完善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界定和收入確認的相關制度,完善特殊事項和行業的所得稅政策。研究明確股權獎勵及轉讓等個人所得稅政策。研究統一出口貨物免抵退稅辦法,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抓緊研究實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擴大消費需求等稅收政策,進一步完善促進就業再就業、支持自主創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展服務業、推進文化、醫療體制改革等稅收政策。圍繞20*年主體稅種的稅收新政,工作要點明確,將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強日常涉稅管理。

在貨物勞務稅方面,工作要點明確以下內容:一是實施新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管理辦法,完善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申報管理辦法。保持增值稅征管系統、貨運發票稅控系統的穩定運行,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統一發票和貨運發票的抵扣管理。對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實行先比對后抵扣的管理辦法,加強稽核工作,對即征即退企業適時實行先核后抵辦法。強化對稽核異常的增值稅抵扣憑證的審核檢查;二是對酒類等征收消費稅產品實行核定計稅價格辦法,防止利用關聯交易轉移產品價格逃避消費稅。制定成品油消費稅征管辦法。完善卷煙消費稅計稅價格管理辦法;三是積極推行建筑、房地產行業營業稅項目管理辦法,繼續推行總局開發的項目管理軟件。完善車價信息匯總工作,推進車購稅申報信息采集和業務檔案電子化進程;四是優化出口退稅流程,加強出口貨物征退稅銜接。建立出口退稅企業信用等級制度。加強出口退稅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推行出口退稅網上申報和認定,與海關開展加工貿易進口報關單、保稅區備案清單、進出口統計等數據共享工作,整合出口退稅軟件和綜合征管軟件的相關功能,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管理水平,加大對出口騙稅案件的查處力度,防范出口騙稅。對于20*年變化最大的企業所得稅管理,工作要點中透露,將做好新增企業的所得稅征管范圍調整工作,建立企業所得稅管理規范,出臺部分行業企業所得稅管理操作指南。完善企業所得稅預繳辦法。加強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管,完善總分機構企業所得稅管理辦法,建立跨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信息交換平臺。個人所得稅管理方面,將擴大個人所得稅信息管理系統應用范圍,促進全員全額明細申報工作,對高收入重點納稅人實行建檔管理。

配合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2099年,將繼續加大反避稅工作力度。主要是完善反避稅工作制度及操作規程,加強關聯申報管理,研究探索針對資本弱化、受控外國公司、避稅港避稅等反避稅措施。做好單邊和雙邊預約定價安排的談簽。加大國際稅收情報交換工作力度,逐步開展與相關離岸金融中心情況交換協議的談簽工作。完善國際稅收管理制度,健全非居民稅源監控機制,加強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申報及匯算清繳。加強稅收協定談簽、執行工作,防范對協定條款規定的濫用。

為了抓好財產行為稅管理。工作要點也透露,2009年將繼續落實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研究改進耕地占用稅征管辦法。強化資源稅和車船稅的稅源控管。開展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源清查,及時掌握房產稅稅源信息,實施動態管理。以契稅為抓手,應用評稅技術,深入推進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

除加強上述主體稅種的管理外,工作要點還指出,將強化大企業和重點行業稅收管理。在屬地管理的基礎上,以大企業和重點行業稅收管理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專業化管理。積極開展科學、高效和個性化的稅收服務與管理。落實大企業定點聯系和協調制度,了解定點聯系企業納稅情況并建立涉稅信息檔案,幫助企業解決稅收政策落實和稅收征管中的問題,探索建立大企業涉稅內控測試和風險評價機制。加強對大企業的日常檢查和反避稅工作。探索不同行業的稅收管理方法,逐步建立健全行業稅收管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