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作風建設的工作思考
時間:2022-04-16 03:40:00
導語:政協作風建設的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協調查研究工作是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項職能的重要基礎和重要載體。政協雖不決策、不行政,但有建言獻策的職能。做好政協調查研究工作,對于提高政協建言立論水平,增強政治協商的成效、民主監督的功效、參政議政的實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把調查研究作為自己應盡的職責,切實做到選題準、聽真言,調研深、摸實情,效果實、出新招。
一要服務中心,抓好“三個結合”
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是政協工作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政協開展調研工作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江干區而言,2007年是貫徹落實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加快實現“打造杭州中心區、構建和諧新江干、爭創生活品質新示范區”工作目標的開局之年,是新一屆政協工作的起始之年。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任務很重。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重點就是政協工作要服務的中心和大局。所以,我們在開展調查研究時十分注重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來展開,注重抓好三個結合。
一是緊密結合加快構筑中心區產業體系的實際開展調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發展的主題更加鮮明,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也為政協服務大局提供了更寬廣的平臺,對政協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新的和更具體的要求。今年以來,我們整合資源,重點對加快構筑與中心區相適應的產業體系課題作專題調研,通過召開部門、鎮街及企業等各個層面的座談會,開展企業走訪活動,召開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江干區產業發展空間布局規劃》,對發改局編制工作進行民主評議等形式,廣聽意見,廣納賢言,在集思廣義的基礎上,提出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優化產業結構和形態、加強體系建設保障以及依托錢江新城建設,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核心功能區;依托慶春廣場建設,著力打造市級商業中心;依托新東站建設,著力打造樞紐經濟核心區;依托科技園區建設,著力打造高新技術研發和先進制造業基地;依托大學科技園和杭州下沙大學城優勢,著力打造文化產業新中心等建議,并形成常委會建議案,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較好地推進了中心區產業體系建設。
二是結合推進中心區最關鍵項目建設的實際開展調研。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把政協調研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服務中心、推進重點工作落實上,主動思考事關大局的深層次問題,能使政協工作更加貼近中心、更好地服務中心。隨著城市東擴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江干區大項目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為此,我們組織力量重點對提高大項目統籌推進水平作專題調研,通過開展政協委員走進大項目系列活動、對征地拆遷和重點項目進行視察等工作,深入實際了解情況,所提加強與市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聯系、規范完善征地拆遷政策、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快農轉居多層公寓建設等意見建議引起區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并被區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采納。
三是結合和諧新江干建設的實際開展調研。關注民生、為民服務,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任務,也是政協履行職能的題中之意。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發揮政協位置超脫的優勢,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切實的利益問題,重點對完善社區自治功能、加強農村食品衛生安全等課題作專題調研,及時反映群眾對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對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對提高生活品質的要求等等,所提建議得到區委、區政府領導批示。
我們深感,只有緊緊圍繞中心,主動服務大局,密切關注民生,調研工作才有生命力、才有價值。可以這么說,這些年來,全區許多重大決策的實施、重要工作的開展、重點項目的建設及難點問題的解決都與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息息相關。
二要注重質量,把握“三個特點”
調研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政協調研成果受重視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政協所提建議對決策參考價值的大小。因此,注重質量,挖掘亮點,多出精品是做好調研工作的關鍵所在。開展調研應注重體現“三個特點”。
一是真實性。真實是調研工作的生命力。調研工作不真實,不僅沒用,還有可能誤事。所以,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根據課題制定實施方案,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現場視察、個別走訪以及廣泛收集匯總書面材料等形式,切實把實際情況摸清楚、弄透徹,掌握好第一手資料。也就是要善于抓住本質,尊重事實,注重真實,堅持務實,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只有這樣,建言立論才能有充分的事實依據,政協的調研報告才能真正體現“權威性”。
二是時效性。“當其時,一言千金;違其時,一文不值”,作為智囊團、人才庫,政協的調研工作必須作超前思考,善于從現實性、傾向性的問題中預見發展所趨、民心所向,既立足當前又面向未來。在調研工作中要把握好時效性、前瞻性的特點和原則,做到服務中心反應快,提出建議報送快,注重落實反饋快。只有這樣,政協調研成果才能及時為區委、區政府采用,才能真正做到建言建在點子上,獻策獻在關鍵處。比如,今年我們圍繞加快構筑與中心區相適應的產業體系,經過深入調研,在《江干區產業發展空間布局規劃》制定下發之前,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和常委會建議案,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委員建議在規劃中得到很好體現。
三是可行性。調研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推進黨委、政府決策科學化。因此,要在全面、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在多渠道、全方位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研究、對癥下藥,多獻務實之策。既要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又要想領導之未想、急領導之未急。要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體現特色,切實做到所提意見、建議切實可行,既是應做的,也是可做的,更是能做的,充分體現政協的優勢、特點和特色,講出政協的一家之言。實踐證明,凡是突出了政協特色的調研報告,就不會與其他渠道所提意見建議雷同,就更具有代表性,更有深度,更具價值。所以要特別注重把選好題目、做好調研、搞好協商、抓好督辦、促好落實反饋等環節,作為最基本的工作程序,促使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措施,直接或間接產生效益,使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面廣的優勢轉化為履行職能建言獻策的工作優勢。
三要加強學習,了解“三個要情”
調查研究是正確履行政協三項職能的基礎,而政協委員是開展調查研究、履行政協三項職能的主體。要有效履行職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形成有質量的調研報告,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最基礎的工作是要組織和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切實加強學習。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有可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多人一招。要為委員知情知政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引導委員主動了解和把握“三個要情”。
一要知上情。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政協委員認真學習十七大報告的精神實質,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憲法、政協章程、政協統戰理論,學習了解當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形勢和任務,努力做到先學一步、多學一些、學深一點。只有知上情,政協的調研工作才能與黨中央的部署和時代要求合拍。
二要知區情。要組織政協委員積極參加委員活動日、政情通報會、專題懇談會以及專題調研視察等活動,主動了解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大局,及時掌握全區的重點工作。只有知區情,政協的調研工作才能與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合力。
三要知民情。服民之心,必得其情。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通過實地考察、走訪、通過座談交流,通過調研思考,耳聞目睹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身感心知百姓所盼所需。只有知民情,政協的調研工作才能與廣大人民群眾合心。
四要強化服務,著眼“三個好字”
政協機關是區政協的工作機構、辦事機構,也是服務機構,是“委員之家”。政協機關要著眼“三好”,切實加強和認真做好調查研究的協調服務工作。
一要有好的作風。要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樹立超前意識,奉獻意識,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事。對委員的要求要多理解、多支持、多服務,使委員切實感受到政協大家庭的溫暖,樂于進政協的門,喜歡見政協的人,愿意干政協的事。
二要有好的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優化能引領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的激勵機制,通過多渠道、多手段、加強溝通聯系,促進調研報告所提意見建議進入決策程序。比如今年年初,我們及時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召開調查研究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會議,并且以“五個一”活動為載體,組織委員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全區九個委員活動小組及二十多個界別團體都提交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
三要有好的環境。就是要加強對調查研究的協調工作,為政協委員和各參加單位開展調研創造必要的條件。政協開展調研工作要立足政協特有的廣泛代表性和民主協商性特點,圍繞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切實加強協調、協作,加強指導、引導,積極發揮政協常委會的領導作用,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發揮專委會的基礎作用,發揮界別的獨特優勢,整合各方力量,發揮整體合力,凝聚各界智慧,確保政協調研工作扎實、深入、有成效。
- 上一篇:審計局作風建設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質監局作風建設調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