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9 08:32: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初中學習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初中學習論文

初中學習物理探索論文

長期以來,學生感到物理“難學”,教師也感到物理“難教”,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成為困擾廣大學生和物理教師的“老大難”問題。就初中學生物理學習而言,如果不入門、不上路,基礎打不好,將直接影響到高中物理和以后的學習。在當前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如何使物理由“難學”變為“易學”,使學生由“苦學”變為“樂學”,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師必須思考并解決的問題。對此,近兩年來,筆者與同事們一起就初中階段物理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分化和防分化問題作了點滴探究,獲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報告如下:

一、分化原因探究

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我們認為形成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突出以下三個方面:

1.物理學科的特點和性質決定。物理知識是由諸多概念和規律(定律)組成的。物理學是一門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建立都與生活、生產實際密不可分,都要借助觀察和實驗手段得以落實、深化。很多概念、規律既具體又抽象,更嚴密,邏輯性、實踐性強。所有的規律都有其成立的條件,如果條件不明確或不具備,那么這些規律也就不成立了。同時與數學、語文知識的聯系也很密切??芍^文、理兩科特點融于一體、兼于一身。數學是學好物理的基礎,但物理知識又有別于數學知識,它有其特定的物理意義。如數學中的比例式a=c/b,可以說a與c成正比,與b成反比。但在物理中像勻速直線運動公式v=s/t,密度公式ρ=m/v,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R=U/I等都不能按數學的思維去理解。再加上這次我們地區改革力度較大,物理用滬科版教材,也加大了教與學的難度。

由于物理學科的性質和特點,這就勢必給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相應的困難。

2.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決定。年齡處于13~15歲左右的初中生思維水平較低,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理性思維還處于萌芽階段,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多以感知為主,停留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淺層認識。物理知識雖以“物”論“理”、以“物”喻“理”,這也正是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優勢,但由于受種種條件的制約,并不是所有的“理”都能通過“物”得以明示,有不少定律、定理是在以實驗為基礎,通過建立理想化模型分析、推理出來的,有相當的抽象性。如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浮力產生原因的分析,能量守恒定律的總結等。在就是接觸物理前,腦子里雖有一些前物理概念,但不少前物理概念既根深蒂固,又與科學的概念相去甚遠。如“力是改變物理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產生和維持運動的原因”這一科學的概念,與學生目睹的事實有沖突,全新的概念很難取代前概念。并且隨著知識的加深,綜合性加強,特別是從八年級下學期開始,一些問題積累多、遺留大、基礎差的學生就更感困難,從而使物理難學和分化似乎成為必然。

查看全文

初中學生學習數學分析論文

一、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狀況分析

(一)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分析

1.學生的數學學習無目的、無計劃、無標準要求。對學了什么,應掌握什么,有什么作用是茫然的,有的學生竟說“成績好有什么用,給我多少獎金”,學習具有盲目性。

2.學生對數學學習不主動、自覺性差,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是被動消極的,學習本是自己的事,卻常推委、拖拉或希望同學幫忙,所以同學間常出現抄作業現象,學習具有依賴性。

3.學生有上進的心理,但缺乏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學習興趣不濃也不愿培養,不作意志努力,學習中思想常常走神或學習時間內干其他事情,具有學習意志不堅定性。

4.學生學習有了一知半解就感到滿足,但遇到困難又垂頭傷氣,遇難而退或繞道而行,得過且過,致使部分學生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甚至下滑,學習缺乏思想性。

查看全文

初中學生學習數學分析論文

在長期的數學教學中,我一直在注意下列問題:1.為什么有大量的初中生對數學不感興趣。2.初一、初二的差生是如何產生的。3.初中生數學學習方法欠缺的原因。而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狀況如何,對學生的心理會產生重大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將隨著學習的狀況而上下波動,許多心理問題源于學習的失敗、挫折。學生的學習活動能順利地進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重大意義。我希望能從研究學生的心理活動對學生學習數學的關系和作用中,去尋求對學生學習有幫助的、積極的心理活動,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行為,從而達到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狀況分析

(一)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分析

1.學生的數學學習無目的、無計劃、無標準要求。對學了什么,應掌握什么,有什么作用是茫然的,有的學生竟說“成績好有什么用,給我多少獎金”,學習具有盲目性。

2.學生對數學學習不主動、自覺性差,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是被動消極的,學習本是自己的事,卻常推委、拖拉或希望同學幫忙,所以同學間常出現抄作業現象,學習具有依賴性。

3.學生有上進的心理,但缺乏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學習興趣不濃也不愿培養,不作意志努力,學習中思想常常走神或學習時間內干其他事情,具有學習意志不堅定性。

查看全文

初中學生數學學習動機的培養分析論文

摘要:非智力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習動機又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數學學習;學習動機;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的心理處于壓抑、不滿,失去信心時將直接阻礙、削弱甚至中斷智力活動,破壞學習的動力,當然也談不上學習效率。沒有數學學習動機,就像汽車沒有發動機。在初中數學學習方面,學生如果有了強烈的數學學習動機,就有了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能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所以,只有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使動機得以持久,進而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呢?下面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一點認識:

一、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和充分的認識,是激發學習動機的前提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即預習新課——講授新課——練習鞏固。即使在學習環節中注重了預習,也是為了更好地講授新課,為了更快地讓學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觀上導致了學生思維的依賴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談不上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以至于學習上失去了興趣。只有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提高學習質量。而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有充分的認識,我們需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成績只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檢驗,重要的是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在獨立分析、認識問題后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習的濃厚興趣是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在動力,只有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

查看全文

教師評職稱個人述職報告

一、教育工作講究特色

本人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積極營造寬容、理解、和諧的班級氛圍,努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渴望。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獨樹一幟的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既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為學生特長的發揮積極創設條件,同時又把全班凝聚成一個團結上進的集體,班級學生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奉獻精神。因此所帶的班級在各項大型活動中表現出色而受到表彰,班級成績也處于年級前列。

二、教學科研追求創新

本人積極關注新課改,刻苦學習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學效率當作首要的任務。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學與歷史教育兩者結合起來,注重研究教學規律,大膽改革歷史課的教學模式,實現授課、實踐報告和活動等雙向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同時運用現代化手段,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所任班級的歷史成績優秀,特別是所任初三班級的歷史會考合格率都接近100%。

本人還積極從事教育科研,注重對教學的反思和積累,成果斐然,所撰寫的論文《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規律”教學》在20*年12月獲得無錫市優秀歷史教學論文二等獎;論文《理解——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在20*年12月獲得江陰市中學歷史教研論文二等獎;論文《再論前概念在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在20*年1月獲得江陰市歷史學科優秀教研論文二等獎。同時還多次在比賽中獲獎:20*年獲江陰市歷史學科新課程新理念新方法說課比賽初中組二等獎;20*年獲江陰長涇片中學歷史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20*年獲長涇中學“教育論壇”演講二等獎。

三、課外輔導重視實效

查看全文

教師評職稱個人工作總結

本人思想進步,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擁護黨的領導,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熱愛學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在廣大師生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具體表現如下:

一、教育工作講究特色

本人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積極營造寬容、理解、和諧的班級氛圍,努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渴望。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獨樹一幟的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既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為學生特長的發揮積極創設條件,同時又把全班凝聚成一個團結上進的集體,班級學生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奉獻精神。因此所帶的班級在各項大型活動中表現出色而受到表彰,班級成績也處于年級前列。

二、教學科研追求創新

本人積極關注新課改,刻苦學習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學效率當作首要的任務。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學與歷史教育兩者結合起來,注重研究教學規律,大膽改革歷史課的教學模式,實現授課、實踐報告和活動等雙向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同時運用現代化手段,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所任班級的歷史成績優秀,特別是所任初三班級的歷史會考合格率都接近100%。

本人還積極從事教育科研,注重對教學的反思和積累,成果斐然,所撰寫的論文《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規律”教學》在20*年12月獲得無錫市優秀歷史教學論文二等獎;論文《理解——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在20*年12月獲得江陰市中學歷史教研論文二等獎;論文《再論前概念在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在20*年1月獲得江陰市歷史學科優秀教研論文二等獎。同時還多次在比賽中獲獎:20*年獲江陰市歷史學科新課程新理念新方法說課比賽初中組二等獎;20*年獲江陰長涇片中學歷史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20*年獲長涇中學“教育論壇”演講二等獎。

查看全文

中學物理研訓工作規劃

物理學科研訓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新形勢下繼續推進高、初中物理新課程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大力提升各年級物理教學質量.切實推進初、高中的校本教研和初中片教研活動,推進高中各年級物理教學的研究.提高各類教學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加強高、初中教學目標管理.加強在目前高考模式下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教學研究和信息交流,提高第一輪物理復習教學質量.按照市《物理教學建議》指導日常初、高中物理教學,努力提高“常態物理課”教學效益.注重起始級即初二年級和高一年級學生學習物理方法的指導.繼續推進各級各類的物理課題研究.繼續組織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實施好高、初中物理教師培訓工作.大力培養青年教師,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創造條件,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教研工作.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高中新課程標準和改版后的新物理教材的學習和培訓;市研訓和校本教研有機結合,各學段、各年級階段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的研究.注重研訓實效,進行多種研訓方式實踐,繼續在初中進行“小班化教學”授課研究.繼續進行提高“常態物理課”教學效益的研究,開展城鄉及校際的物理教學交流,總結推廣學校物理組校本教研的成功經驗,組建高中新的高一和高二備課中心組、組建高三物理教學指導小組并切實有效開展活動,對教學的難點課題和新增的教學內容進行示范教學,組織參加市舉行初、高中中青年教師優秀課評選活動,繼續對新教師進行跟蹤聽課.提高初中片物理教研活動的實效.幫助學校物理課題研究活動開展,繼續把“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有機融合到初、高中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去.繼續辦好初中物理課改網.做好年度各項論文的征集評選工作.

一.繼續進行高、初中新課程標準及有關文件學習,繼續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研究高、初中新物理教材.繼續更新教育觀念,推進素質教育.

1.繼續進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確立現代教育理念,確立科學的全面的人才觀,把握好物理學科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實施新課程教學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2.密切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學習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和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以及修訂部分,結合初、高中新課標教材的修改做好培訓工作,各片、各校物理組教研活動中聯系教學實際,進行學習交流,按新的理念和要求開展各項教研活動.

3.注意學習和交流外地教育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成功經驗,繼續對初中和高中研究性學習和自主學習進行探索和實踐.

查看全文

議論文寫作提高認識水平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初中學生因何怕寫議論文;初中議論文初始階段教學策略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初中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接觸最多、練習最多的是記敘文、議論文則是通過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來論證和闡明客觀事物的道理、初學議論文寫作,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進行訓練、深入淺出.掌握常識、用談話的方式引出話題、進入正題——講授議論文基礎知識、鮮明扼要.提煉論點、論點是作者在文章中要闡述的觀點和主張、提供論據。分析論據、論據是作者在文章中為闡述自己的觀點主張而選取的證據、取題課文。模仿名作、訓練之初不必急于讓學生去寫,而要讓他們先從模仿開始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議論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議論能力既能衡量一名中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思維發展水平.又能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通過議論文寫作學生可以培養和提高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認識水平。議論文初始階段教學要注意深入淺出,掌握常識;鮮明扼要,提煉論點;提供論據。分析論據;取題課文,模仿名作。

論文關鍵詞:初中語文議論文初始階段教學教學策略

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面臨這樣一個難題:學生或許愛聽好文章,愛看好文章,愛學好文章,但就是怕寫文章,尤其是談議論文即色變,覺得“無話可議”或“有話不會議”。議論文教學是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初三是學寫議論文的初始階段,只有更好地掌握議論文寫作技巧和方法.才能為高中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因此,初始階段的入門指導十分關鍵。

一、初中學生因何怕寫議論文

初中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接觸最多、練習最多的是記敘文。對于寫簡單的記敘文,他們已經駕輕就熟。而議論文與記敘文雖然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但它們在反映客觀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上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對于學生來說,議論文是陌生的、生澀的,甚至是乏味的。那么,議論文與記敘文有哪些不同呢?

查看全文

語文基本課文管理論文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規定了初中語文課本中的100篇基本課文,《九年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規定了108篇(首)基本課文。從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來看,規定基本課文確實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是不可否認的。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規定初中語文基本課文已產生一些消極影響。

一、基本課文的組合存在一些弱點。

作為整個初中語文的基本課文,應形成一個較為完美的組合,教師才好教,學生才好學。不管是前100篇還是后108篇基本課文,在文言與白話、文章與文學、漢語作品與翻譯作品等組合方面,是較為理想的。但在以下兩個組合方面,卻顯出一些弱點。

(一)在反映古代、現代和當代生活方面,組合不當。

基本課文既要反映古代生活,也要反映現代和當代生活?!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指出:“要重視選取反映建國以來的社會生活和時代精神的現代文。”在前100篇基本課文中,除反映國外生活的11篇文章外,另89篇中,反映辛亥革命前生活的為23篇,辛亥革命至建國時的為38篇,反映建國以后生活的只有28篇。在后108篇基本課文中,除去反映國外生活的9篇外,另99篇中,寫辛亥革命前生活的為37篇,寫辛亥革命至建國時生活的是42篇,寫建國后生活的是20篇,約占20%。從統計中可以看出,基本課文中反映建國以來生活的課文所占比例過小。

(二)在訓練功能方面,組合時的層次性、系統性不強。

查看全文

基本課文認識管理論文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規定了初中語文課本中的100篇基本課文,《九年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規定了108篇(首)基本課文。從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來看,規定基本課文確實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是不可否認的。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規定初中語文基本課文已產生一些消極影響。

一、基本課文的組合存在一些弱點。

作為整個初中語文的基本課文,應形成一個較為完美的組合,教師才好教,學生才好學。不管是前100篇還是后108篇基本課文,在文言與白話、文章與文學、漢語作品與翻譯作品等組合方面,是較為理想的。但在以下兩個組合方面,卻顯出一些弱點。

(一)在反映古代、現代和當代生活方面,組合不當。

基本課文既要反映古代生活,也要反映現代和當代生活?!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指出:“要重視選取反映建國以來的社會生活和時代精神的現代文。”在前100篇基本課文中,除反映國外生活的11篇文章外,另89篇中,反映辛亥革命前生活的為23篇,辛亥革命至建國時的為38篇,反映建國以后生活的只有28篇。在后108篇基本課文中,除去反映國外生活的9篇外,另99篇中,寫辛亥革命前生活的為37篇,寫辛亥革命至建國時生活的是42篇,寫建國后生活的是20篇,約占20%。從統計中可以看出,基本課文中反映建國以來生活的課文所占比例過小。

(二)在訓練功能方面,組合時的層次性、系統性不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