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由真題破譯申論命題規律
時間:2022-02-25 04:53:00
導語:公務員由真題破譯申論命題規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過對北京市公務員《申論》考試歷年真題的研究、分析,總結出申論測試規律如下:
(1)測試形式靈活多樣
北京市申論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議論部分。就文體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中的某一種形式,也可能綜合了多種文體形式;方案部分,則可能是應用文寫作;第三部分則主要是議論文寫作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申論測試既考查了普通文體的寫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寫作能力,測試形式非常靈活、實用。
(2)測試背景資料涉及面廣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國家公務員,因此十分注重對考生的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測試。為反映這一要求,申論所給定背景資料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涉及范圍極其廣泛,且表述比較準確,一般不會出現偏差。
申論的背景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已有定論,也有一些問題尚無定論或存在爭議,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斷,并做出結論。
(3)測試目的針對性強
申論測試考查的目的是明確的,針對性很強,即主要考查考生閱讀、分析、概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通過對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論述體現出來,從所提出的方案對策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體現出來。從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與測試的命題是密切相關的有機整體:目的具有針對性,試題也具有針對性;試題為測試的目的服務,目的則是試題設計的指導思想。
(4)測試標準具有先進性和國際性
選拔公務員的申論測試,一開始就借鑒了一些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不僅注重對應試人員能力和素質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對應試人員將要從事行政機關工作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素質的考查。在科目設置、考試形式上都是按國際標準設計的,在內容上體現了中國特色。
西方一些實行公務員制度時間比較長的國家的公務員考試,是分類分等、定時定期進行的,人員的選拔錄用與職位緊密結合,采用不同的試卷,以滿足不同崗位、不同職位對人員的不同需求。我國也逐步在申論試卷中,體現出中央國家機關和垂直管理系統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做到分類、分題、定期考試。
(5)沒有確定的標準答案
申論測試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確切、固定、唯一的標準答案。從資料背景來看,都是有關當前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問題,有的已定論,有的尚未定論,完全要考生自己來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提出對策或是對對策進行論證,都不會有一個確切、固定、唯一的標準答案。
以對策部分為例,這部分是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辦法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但是針對性和可行性是相對的,在不同地區以及發展中的不同階段,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可能一樣,更何況有的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種更為合理,針對性與可行性更強,要對若干方案比較論證后方能確定。又比如論證部分,抓住什么問題、從什么角度論證、采取什么方法與結構,要適合自己的特長,因而也決不會有一個具體唯一的標準。因此論證(作文)部分的評定,也只能是綜合的、全面的、等級式的,不可能有確切的唯一的標準。
正因為申論測試沒有確定的答案,這給了考生可以發揮的空間,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有利于選拔者挑選到滿意的人才。
(6)測試具有前瞻性
申論測試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個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公務員考試命題不僅會與這種發展趨勢相適應,而且還會體現出一定的前瞻性。
- 上一篇:合理有效利用申論給定材料突破公考樊籬
- 下一篇:運輸企業節能減排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