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內容結構

時間:2022-04-30 03:37:00

導語: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內容結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內容結構

第二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內容結構

根據國外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經驗和人事部組織有關專家所進行的多年研究,我國選擇了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等基本能力要素,作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所測查的內容。

一、數量關系

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增加了數字推理這一過去常考題型,因此,數量關系部分包括數學運算和數字推理這兩種題型。

數量關系部分的試題主要考查應試者解決算術問題的能力,涉及的知識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過高中范圍,甚至多數是小學或初中水平的,以此為媒介,考查應試者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和計算能力。

二、判斷推理

與2014年相同,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在保留本部分了圖形推理、演繹推理和定義判斷三種題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事件排序這種新題型。

判斷推理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成分,它的強弱往往反映一個人對事物本質及事物間聯系的認知能力的高低。國家公務員擔負的行政管理工作,所面臨的事物間的關系和矛盾十分復雜,要處理好這些復雜的關系,必須具備較強的判斷推理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詞語概念、事件關系和文字材料的認知理解、比較、組合、演繹、綜合判斷等能力。

三、常識判斷

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考試錄用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考試取消了《公共基礎知識》這一考試科目,而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增添了“常識判斷”這一項,內容涵蓋政治、經濟、管理、法律、科技、文史等方面,考查應試者在這些方面應知應會的最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本部分只有單項選擇題。與2014年相比,2014年本部分主要側重測查考生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行政法、經濟法、民法等內容,希望考生給予一定的重視。

四、言語理解與表達

閱讀理解部分的試題考查應試者對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與運用的能力。它包括字詞理解能力、句段理解能力、語法的運用能力、字詞拼寫能力等。作為一個公務員需要具備快速、準確地閱讀、理解各種形式的文字材料的能力,需要具備靈活、準確、簡練地運用文字材料表達信息的能力。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處理各種語言文字的能力,基于這種認識,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將對言語理解能力的考查作為重要組成部分。

五、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部分的試題考查應試者對圖形、表格和文字形式的統計資料進行準確理解與綜合分析的能力。現代信息社會中,大量的信息往往是以統計資料來反映的,要準確地做出決策,必須能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與加工,能從統計信息中找出“關鍵點”,這就是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的資料分析能力。

在2014年最新考試大綱中,本部分的題型題量都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