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型介紹
時間:2022-04-25 02:54:00
導語:《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型介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考試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著重考察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所給的文字材料較長,主要是對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能比較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
例題:閱讀下文,回答題后的問題。
板塊的邊界并不就是海陸的邊界,大部分板塊既有陸地又有海洋。作為板塊邊界的活動構造帶,有裂谷、俯沖帶、碰撞帶這三種類型。大洋中綿延數萬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間就是裂谷。地幔物質從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巖石,并把兩邊的板塊不斷推向兩側,裂谷是洋底的誕生地。某些陸上裂谷(如東非裂谷)可能會產生了新的海洋。與裂谷相反,位于大洋邊緣的海溝是海洋板塊的消亡帶。洋底巖石圈在這里俯沖到大陸巖石圈之下,并潛入軟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邊界兩邊都是陸地,這就成為碰撞帶。隨著碰撞角度的不同,這里或因擠壓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斷層,或者兼而有之。
板塊構造說是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合理引申。大陸的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之一。板塊運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島弧、陸緣山、海溝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大陸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之一,從全文看,這句話是說:
A.板塊移動是大陸漂移的動力
B.板塊移動表現為大陸漂移
C.板塊移動和大陸漂移的本質是相同的
D.板塊移動造成了大陸漂移
②下列判斷與文意相符合的一項是:
A.板塊運動的形式有三種:碰撞、俯沖和裂谷
B.板塊邊界的碰撞或俯沖,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與陸地的交接處
D.碰撞帶和俯沖帶位于大洋邊緣或陸地之上
解答:題①的答案是D;題②的答案是B。
(二)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主要有兩種類型的題目。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給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考生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認為最合適、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29162330()
A.35B.37C.39D.41
解答:這一數列的排列規律是前一個數加7等于后一個數,故空缺項應為37。正確答案為B。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主要考察解決四則運算問題的能力。在這種題型中,每道試題中呈現一道算術式子,或者是表述數字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準確地計算出答案。
例題:22×32×42×52的值為
A.1440B.5640C.14400D.16200
解答:這是一道典型的乘法運算的題,答案為C。
(三)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是考察考生邏輯推理判斷能力的一種測驗形式,其題型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要求考生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最符合規律的一個,替代題干中的問號,使圖形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
第二種題型:演繹推理。這種題型考察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在每道題中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備選答案。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題:彭平是一個計算機編程專家,姚欣是一位數學家。其實,所有的計算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我們知道,今天國內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在培養著計算機編程專家。據此,我們可以認為:
A.彭平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的
B.大多數計算機編程專家是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的
C.姚欣并不是畢業于綜合性大學
D.有些數學家是計算機編程專家
解答:觀察A、B、C、D四個選項,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結論D是由陳述“所有的計算機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直接推出來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設和補充而得出的結論,因此,D是正確答案。
第三種題型:定義判斷。運用標準進行判斷,是公務員一項基本的職位要求。在每一個問題中,先給考生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再給一組事物或行為的例子,要求考生從中選出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這里假設這個概念的定義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例題:
健康:指一個人智力正常,行為合乎情理,能夠適應正常工作、社會交往或者學習,能夠抵御一般疾病。根據健康的定義,下列屬于健康的是:
A.大學教授老李,雖然五十多歲但工作起來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張嬸十九歲的兒子肖聰,讀書十一年還是小學二年級水平,但是從小到大沒生過什么大病,體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小胡碩士畢業后,工作表現一直很優秀。自一次事故后,當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精神失常
D.小劉身體很好,工作非常努力,孝敬父母,但是很多同事說他古怪,不愿與其交往
解答:此題的正確答案為A。
第四種題型:類比推理。類比推理考察的是考生的一種推理能力,先給考生一對相關的詞,然后要求考生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
義工:職員
A.球迷:球員
B.學生:老師
C.初學者:生手
D.志愿者:雇員
解答:此題的正確答案為D。
(四)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部分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主要側重測查考生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行政法、經濟法、民法等內容。
例題:
下列屬于地方性法規的是:
A.**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省人才市場管理暫行條例》
B.**省人事廳頒布的《**省人才流動管理暫行辦法》
C.**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
D.**省人事廳轉發人事部制定的《公務員錄用面試考官管理暫行辦法》
解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的規定,正確答案為A。
(五)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試題著重考察考生對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考生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才能從問題后面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下表,回答①--②題:
解答:題①應為8485-7111=1374,答案是C;
博物館四個入口處自動計數器的讀數
自動計數器在不同時間的讀數(人數)
①從早上7:00到11:00通過入口1進入博物館的參觀人數是:
A.580B.94C.1374D.1594
②在早上7:00到8:00之間,通過人數最多的入口是:
A.1B.2C.3D.4
題②比較兩數之間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1的兩個數,故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