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閱讀順序攻下公考片段閱讀之壘
時間:2022-01-29 08:23:00
導語:合理安排閱讀順序攻下公考片段閱讀之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管是中央機關的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是地方省市的公務員考試,都對考生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這主要體現在,行測試卷中的題量大,但時間短,基本是120分鐘之內完成140道題的解答,也就是說,每道題目的平均作答時間僅在40~50秒之間。而在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中,片段閱讀往往占據半壁江山,不容忽視。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應試者在解答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文段時,務必記住一定要按照科學的閱讀方法進行作答,否則就會造成誤選、錯選或者浪費時間,最終被三振出局。
學一手教育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的專家指出,根據歷年的公務員考試真題總結得出,要在短暫的時間之內攻下片段閱讀這塊壘,也并非難事。一般而言,每一道片段閱讀的題目由三個部分構成:
原文——A
問題——B
答案選項——C
許多考生都是按照題目的先后順序閱讀,即先看原文的內容,然后閱讀一下問題,最后才看答案選項。這時候,他們往往要回到文段中去搜尋、對比、分析,從而選擇一個正確的答案。
學一手教育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的輔導專家提醒考生,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一個許許多多考生都容易陷進去而不自知的誤區。因為,我們的答題時間非常有限,所以,解答片段閱讀最有效最科學的閱讀順序應該是:B——A——C,即首先從“問題入手”。帶著問題,確定其考查的題型及要點,然后,回到原文,有的放矢地閱讀。這樣,就可以在有意識有目的的閱讀中,找出問題的相關答案所在,從而通過對比分析找出與題干相匹配的正確答案。
下面,通過一道例題來進行詳細的分析。
【例題】(2014年國考)即使社會努力提供了機會均等的制度,人們還是會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場經濟中資本也要取得報酬,擁有資本的人還可以通過擁有資本來獲取報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當采用市場經濟體制后,為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須通過由國家主導的再分配過程來縮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則,就會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形成社會階層的過度分化和沖突,導致生產過剩的矛盾。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A.收入均衡難以實現
B.再分配過程必不可少
C.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收入分配體制必須改革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使用了讓步關系的復句提出存在著收入差距,接著用因果復句提出存在收入差距的原因,然后用“所以”這一結論性引導詞引出該文的主題句,也就是“所以當采用市場經濟體制后,為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須通過由國家主導的再分配過程來縮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來強調如何解決收入差距的問題即“再分配過程”的調節。很顯然,這是主題句,因此本文就是在強調“再分配過程必不可少”。故本題為同義替換的B。
解答順序如下。
第一步,看問題——“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可見,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題。
第二步,帶著問題回原文。首句,提出問題——存在收入差距;第二句,分析問題——為何存在收入差距;第三句,解決問題——引入再分配過程來彌補收入差距;末句,反面論證——不解決而引發的危害。
第三步,看答案。通過對四個選項的分析可知,A顯然并非文段所一再強調的主題,C之所謂“源于制度”也遠離了題意,D中的“改革”更是超出了文中所述,而B其實是換了一種說法來概括文段的意思,故答案為B。
很多應試者在做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片段閱讀時候,總是對比著看原文和選項,徘徊不定。其實,這時候,再多的擔心也是多慮,于事無補。與其去想沒有發生的事情,倒不如試著從命題者的角度看問題,揣摩揣摩他們出題的心理。也許這樣,還能做出正確的答案來。作為選拔性的公務員考試,命題者往往會出些比較具有代表性、干擾性的選項來迷惑應試者,這些選項其實是將原文中需要命題的語句用另外一種語言形式表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試題高度和難度,我們稱之為同義替換。所以,考生可以從把握命題者心理的角度入手,尋找與原文進行同義替換的選項,而這個,往往就是正確答案的標志。上述例題中的答案B就是同義替換。
此外,專家提醒應試者,在考試的時候,不僅僅是片段閱讀,言語理解與表達的其他題型都可以用同一種辦法——排除法。
- 上一篇:鄉黨委書記新春致辭
- 下一篇:黨委書記履行黨建工作責任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