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盟申請書范文

時間:2023-04-04 17:18: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入盟申請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入盟申請書

篇1

關鍵詞:信貸斷點;互助金;俱樂部機制

Abstract:Base on the equity of information and spirit of cooperation,conform to the system of vipmembers,theMutual Fund of Zou Pin Country,is a systemic arrangement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club and non-government conduct.In term of safeguard for the risk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address the debt risk of members of enterprise,the organization exhibited higher efficiency and greater durative of market. It’s successful operation,relieve the pressureofthefundingdemand oflocalsmall businesseffectively.

Key Words:agency,mutual fund,club,guarantee,efficiency

中圖分類號:F830.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2265(2010)06-0022-04

一、引言

在貸款份額較高且擔保鏈條冗長的一些縣域和農村經濟發達區域,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植入型供給與實體經濟的依賴剛性并存,信貸供求以雙方的默契和企業還款再貸的穩定預期為前提。此環境下的信貸斷點一旦出現且得不到及時解決,便有可能引發資金鏈斷裂風險,使得銀行和企業陷入“雙輸”境地。

就微觀企業而言,因為作為信貸斷點已排除了貸款行即刻續貸、其他行補缺以及企業自有資金償還的三種可能。現實中一般通過如下三種渠道予以彌補:第一種,政府干預,一般以政府資金救助或協調資金救助的方式解決,如山東省陵縣政府成立的還貸周轉金(劉吉運、曹黔然,2009)。第二種,其他企業幫助還貸,不借助任何中間組織的企業間道義或利益性援助。第三種,市場第三方介入還款。這里的第三方可以是行業協會、商會、工商企業聯盟,也可以是錢莊、貸款公司等準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等等。

一般地,政府干預途徑相對簡單直接,但其卻承載了公眾財政負擔等問題;企業間一對一的借貸缺乏仲裁人,面臨道德信任或非預期風險;第三種方式關鍵是看創立中間類組織的成本收益比。相對而言,由第三方介入還款模式運用比較廣泛。這一模式,又大致可劃分為純盈利性的獨立機構行為和商會等介入的中間性組織行為兩類。借助貸款公司、錢莊以及經營資金拆借業務的典當機構等渠道來解決信貸斷點問題與其他市場交易沒有本質區別,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私人物權排他易,其中的交易沒有第三者。而基于商會等的互助盟約類組織則介于銀行信貸投放市場與企業資金需求市場之間,通過提供“互助金”等準公共產品解決企業的信貸斷點等風險。

二、依托商會的鄒平企業資金互助

(一)成立背景

山東省鄒平縣地處省會城市經濟帶內,以產業集群為支撐,該縣經濟于2002年之后呈現突變躍遷式增長,2006年成為全國百強縣。高速增長的塊狀經濟使其占有了所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貸款以及相當于該貸款額度近50%的異地貸款。受2007年金融危機因素誘發,該縣許多企業資金趨緊,尤其是銀行收回貸款后出現周轉困難,先后有兩家企業出現債務鏈斷裂風險。如2007年上半年該縣YK集團公司因沒有能力按期償還貸款,向當地政府提交了《關于資金鏈條斷裂問題威脅企業運行和可能引發其他事件的緊急報告》。受此消息影響,某銀行收回YK公司貸款4000萬元,居民提前擠兌集資款1800萬元。以上因素直接導致企業資金鏈條斷裂、經營停頓,企業陷于破產倒閉的邊緣,導致為其擔保的企業出現債務危機,并引發系列社會問題。

在該縣兩起因還貸引起的風波被當地政府與企業聯合化解之后,當地政府與民間探索建立某種應急機制達成共識。在此氛圍下,鄒平縣工商聯(即鄒平總商會)經過積極調研和考察,借鑒青州市和浙江諸暨市應急互助金運作經驗,于2007年10月牽頭成立“互助金理事會”,制定了《鄒平縣工商聯會員企業應急互助金試行辦法》(下簡稱“辦法”),并在會員企業中進行了推行。最初,加盟企業是工商聯執委的9家副主席企業,經過1年的試行擴大至執委以下的36家企業。從加盟企業的構成看,50%的為農業產業化龍頭公司,30%為鋼鐵、機械、化工、紡織行業企業,20%為其他企業。

(二)互助金原則與管理機制

根據辦法以及相關調查,應急互助金實行自愿、誠信、互助、自治、共贏、救急不救窮的原則,成員加入以加盟公約的正式書面簽署為標志。

1. 進入與退出。根據辦法規定,凡是工商聯會員企業均可申請加入,提供營業執照等資料,書面承諾在(加盟企業)用資時無條件提供資金支持,簽署《框架公約》完成入會手續。會員退出實行強制退出和有條件退出制度,條件是提前一個月向互助金理事會遞交申請書,全部還清所使用互助金及其利息。會員企業如有違約行為,視情由互助金理事會負責強制退出。

另外,根據負責人介紹與運作情況調查,并非所有工商聯會員企業都可進入。首先,規模過小的企業被排除在外;其次,真正持續面臨資金困境的企業沒有加入資格,也即“救急不救窮”;第三,已經“抱團”的企業不能加入。據理事長馬某陳述,如果幾家企業聯系過于緊密且互相之間已有借貸關系,則此類企業不能加入互助金。第四,過大企業不能加入。如WQ紡織等特大型企業即使申請過也被理事會排除在入選資格之外。

2. 組織機制。應急互助金理事會作為互助金的管理機構,成立之初選舉產生理事長1人,由工商聯主席兼任,副理事長2人、理事7人,均由會員企業負責人擔任。理事會共有決定互助金的調度等六項職責,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有關會議。

3. 會員出資與使用管理。工商聯會費是每年2萬元,會員加盟互助金不需另外交納會費。理事會對互助金出資共有4種要求:①出資人必須以貨幣方式出資;②資金來源于企業備用金、閑散資金和臨時閑置資金;③出資人采取自愿方式,出資金額不低于使用金額的1/3;④出資人各自代管所出資金,會員用資時出資人無條件及時提供資金支持。互助金由互助金理事會統一調度,在銀行開立互助金賬戶,根據企業申請積極籌資并存入互助金賬戶,及時為會員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當會員企業出現歸還銀行貸款資金周轉困難時,應至少提前10天向互助金理事會提出申請,經互助金理事會審查同意后填寫《借款審批表》,并簽署《借款合同》。企業使用資金額度最多為出資額的3倍,使用時限不得超過15天。企業須在規定期限內將借款額及利息存入互助金銀行賬戶,互助金理事會事后及時將款項連同利息歸還出資企業。當互助金出現逾期時,則按每日1‰的利率加收逾期利息;逾期一次,有關企業1年內不得再次使用互助金;逾期超過15天將依法追回互助金本息,強制其退出。

4. 互助金使用成本與收益分配。據互助金理事會負責人介紹,原則上出資企業獲得相當于銀行基準利率的利息收入,剩余的價差(基本在兩個基點左右)由互助金理事會管理支配。互助金使用利率在2007年10月份剛成立時為月息7.5‰左右,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2個基點。最初成立時作為一種應急機制,會員企業之間通過互助金理事會發生的部分借款甚至沒有支付利息及其他費用。至2008年,互助金使用利率上升至平均11‰,2009年進一步上升至13‰。

(三)互助金的外部合作與市場細分

為保證互助金周轉渠道暢通,理事會在調度資金時事先與企業貸款行聯系,在確保貸款行能夠對企業重新發放貸款的前提下才對企業提供互助金。據互助金理事會負責人透露,為防范部分股份制銀行抽逃貸款、導致企業陷入信貸斷點的風險,該互助金理事會只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的貸款提供資金支持。

(四)互助金運作規模與相關績效

從加盟成員數量看,鄒平縣互助金2007年11月僅有首批9戶加盟企業,2008年11月至今加盟企業增加到36 家。其中,頻繁使用互助金的企業10家,偶爾使用的20多家,部分會員至今仍只是資金供給者。從互助金使用的規模情況看,單筆金額300-500萬元的用量最大;其次是1000萬元;再次是3000萬元,總體上單筆金額位于300萬元至3000萬元之間。

鄒平互助金累計交易金額超出諸暨互助基金運營規模2倍以上。首批加盟企業出資4500萬元;2007-2008年度,互助金加盟企業出資1.3億元,累計共享互助金66筆、金額3.8億元;2008-2009年度,互助金年累計共享規模達4億元,2010年1季度當季累計1億元。從調查情況看,互助金有關檔案材料齊全、手續完備、操作規范,有短期(10天以內)逾期情況但未出現逾期不還的不良借款。從2007年10月互助金制度建立以來兩年半的運行績效看,應急互助金在化解企業經營風險,破解企業資金難題,提高企業信用度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以及會員企業的支持。互助金制度運行對企業以及區域經濟的貢獻與績效,我們可以用該縣工商聯主席、互助金理事長馬某的兩段話來概括:“保證企業資金鏈條不斷裂,經營業績不萎縮,現有市場不缺失,新的機遇不錯過”;“工商聯要做到政府信得過,企業用得著,行業有地位,縣內有影響”。在行業評比中,該縣工商聯最近連續兩年獲省級先進、2009年獲全國先進稱號。

三、鄒平互助金組織的俱樂部效應與比較優勢

(一)排他與利益共享使互助金契合了俱樂部原理

鄒平互助金理事會之所以能夠替代市場和政府發揮作用,基本依賴于內在的俱樂部機制。俱樂部是“一個群體自愿共享或共擔以下一種或多種因素以取得共同利益:生產成本、成員特點具有排他利益的產品”(桑德拉、謝哈特,1980)。鄒平互助金通過對成員資質的篩選、排除,保證了其資金互助機制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其中最有效的排他設置是以交納會費為形式的工商聯會員資格,非會員加盟互助金的可能性是零。如,李某是工商聯主席、互助金理事長馬某關系相熟的同學,李某另一同學開辦的企業欲歸還貸款急用1筆資金,李某感覺風險不大便介紹其向互助金求助,并向馬某通報和撮合此事,馬某查清該企業不是工商聯會員企業便拒絕了申請,即使李某做出任何承諾、企業許以高利回報也沒有得到核準。鄒平互助金對企業規模的篩選與排除是關鍵的,它有效避免了因規模差異過大造成的會員間價格與心理歧視現象,保證了企業經濟偏好的相同性,而“偏好相同的俱樂部是最有效率的”。鄒平互助金排他機制獲得的信息對稱、相對穩定的出資收益,以及排除了斷點風險的正常資金循環收益是高于會費和利差損失成本的。

(二)信息對稱是互助金依存的核心基礎

互助金組織的會員共處一個信息對稱的“俱樂部”之內。入會企業全部是工商聯旗下當地縣域和村鎮民營企業,相同的地緣文化背景與共同的成長經歷,使他們都知根知底,相互了解。不僅如此,在該縣整個的產業集群內,遍布著或大或小、不同級別與層次的基于生產合作信任、文化認同、習性偏好相同的各種企業關系網絡。據考察,工商聯以及互助金理事會正是數種不同層次網絡的組合體。在其中不同的“小圈子”中,老總們三五天一聚從事一些文化娛樂活動是一種常態。

(三)互助金是治理此類市場失靈現象的合理選擇

國內相關互助金或互助基金類組織最早是浙江省諸暨市的企業應急互助基金。綜合國內同類實踐活動,大致可分為有政府介入和沒有政府介入兩類,主要應用于還貸續貸間的應急互助。這些試點實踐證明均為當期有效的選擇,但發起者、資本構成以及機制的不同將導致社會最終效率的差異。如陵縣、海安等案例中的互助金是由政府出資或政府與企業、行業等資本合股成立。政府主導型相較市場主導的機制更具資金和統一協調優勢,但“危機效應”過后便至少遺留了兩個問題:一是政府撤不撤資?二是作為純公共品的政府投資能否解決企業的搭便車問題?如果政府撤資影響到所在基金組織的存續,那么此類中間組織只能稱之為臨時性應急組織,無法談及制度化;如果政府不撤資并保持組織延續,所使用的公共資源就面臨監督機制的考驗,危機過后,勢必需付出更多的監督成本。同時,若債務鏈中包含私有民營企業,政府以全民性的福利長期去解決少數企業的資金需求便潛在損害了社會公平。反觀鄒平的情況,則是純粹民間資本自發性的市場自救行為,在同時實現銀行、借款人、出資人、互助金管理各方增值利益的基礎上無損于公眾利益,因而是一種帕累托最優狀態。同時,因鄒平案例典型的俱樂部機制、契約信息的透明性以及成本收益比優勢,更容易衍生為可持續的市場規范。

(四)俱樂部框架實現了擔保創新與擔保效率的層次化提升

互助金組織企業間的擔保實質是信貸斷點期間銀行正規貸款擔保體系間的過渡性擔保。不僅如此,俱樂部機制提高了擔保效率、加載了擔保市場發現功能。鄒平互助金擔保機制是如下安排的:借款合同里嵌入保證合同,在一式三份的合同里同時載明借款人、保證人與互助金理事會三方的權利義務,合同一經簽署,不論互助金有沒有歸還,合約一年有效。年內借款人再次申請借款,只要不更換保證人,原借款與保證合約繼續有效,不需另外簽署。當然,此機制只對俱樂部會員企業有效。顯然,這種擔保機制不僅相對于銀行擔保機制是簡捷高效的,而且相對于農民互助聯保中的擔保機制更具可重復博弈性。另一方面,俱樂部加載新擔保資源以嵌套鏈接實現。如,某經營民族產品(玉米油)的企業,剛獲民族貼息貸款支持,年內尚有1億元的銀行授信承諾可用,沒有加入互助金的初衷。但由于該企業與一些入盟企業歷史上曾存在長期的資金協作關系,并為其中的多家企業做有銀行貸款保證,因此企業也加入了互助金。因為,如果不入會、不合作,便可能影響到關系企業的貸款歸還乃至資金鏈斷裂,該企業便會受到牽連損失。因此,俱樂部變相具有了擔保資源的市場開發與挖掘功能。

(五)邊界有效性保證了俱樂部組織的穩定性

中間組織有效規模呈現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動態變化趨勢,而短期內其有效規模則存在最優值(楊蕙馨、馮文娜,2004),這個靜態的邊界由中間產品的交易效率決定。由此,信貸市場上的斷點數量等決定了互助金交易的頻率、成本、收益等效率水平。從鄒平互助金運行的實際看,互助金使用總價格與包括評估抵押在內銀行信貸綜合費用大致相等,這就使互助金具有了比較成本優勢,導致大量企業申請加入。隨著區域債務危機事件風波的平息與銀行信貸市場的趨于平穩,成員數量經歷了一個從相對膨脹到相對穩定的狀態,自2009年至目前基本沒有新的成員加入,也沒有成員退出,互助金成員規模穩定在理論上“沒有新的退出與加入”的靜態邊界。

當然,鄒平互助金因俱樂部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現實條件約束而存在一定的擴展局限和待改進之處。其一,鄒平互助金作為民間組織,僅依靠組織管理者的個人能力與威望行使有關職能。雖然提高了機制靈活性與運轉效率,但長期看,此種機制易步入“一言堂”或仲裁無力的弊端。互助金使用過程中個別借款人短暫逾期現象便是例證。但反過來看,如果對沒有社會危害性質、本來就是一種非正式組織形式的俱樂部機制,加入相對正式的行政仲裁與監督約束制度,機構性質與效率就會發生變化。如何在俱樂部制度框架內尋求仲裁監督與效率的對接點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理論問題。其二,互助金內在是一種信用保證,沒有其他擔保手段,雖然連帶擔保責任中載明了有關條款,但因無評估抵押等具體手續而等于財產零擔保,一旦發生互助金呆賬風險,相關清償問題將變得相對復雜困難,因此,基于俱樂部協約的互助金在理論上便產生了信任機制與風險規避機制之間的博弈困境。

四、結論

基于信任、合作與會費制度的鄒平互助金組織是一種俱樂部性質的制度安排,其運作的成功緩解了當地中小企業的信貸斷點難題。我們就此得到如下結論:一是非政府主導的“俱樂部”在防范信息逆向選擇風險、化解會員企業債務鏈風險等方面更具市場持續性和效率優勢;二是俱樂部體制可以兼容正規與非正規金融擔保資源,可對擔保資源實現開發性鏈接和嵌套,具備擔保市場發現功能和機制創新功能;三是對于突發性及較嚴重的危機事件,政府主導的應急機制有其必要性,并且僅適用于緊急狀態;四是互助金制度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有自身獨特的內涵邊界,應保持適度成員數量規模,制度本身也有待理論和實證的進一步檢討與擴展。

參考文獻:

[1]楊蕙馨,馮文娜.中間性組織的運行機制、組織結構及有效規模研究[D].2004.

[2]劉吉運,曹黔然.信貸斷點與政府守夜:陵縣企業還貸周轉金案例[J].金融發展研究,2009,(4).

[3]張善杰.俱樂部機制與制度耦合:棗莊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商會效應分析[J]. 金融發展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