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08:04: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熟悉的陌生人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那天是星期三,和往日一樣,我和弟弟又約好出去玩了,我們的目的是去找同學玩。當我懷著愉悅的心情路過菜市場門口時,突然發現門口邊上坐著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他的眼睛特別黑,身材有點胖,手上沾滿了鮮血。在他坐著的椅子上還掛了一條黑乎乎的毛巾,旁邊的袋子里還有東西在動。我好奇地走了過去看了看,這從時袋子里傳來呱呱的聲音。啊,這些袋子里竟然都是青蛙!難道這個年輕人在賣青蛙嗎?這時,有個顧客走上前來并說道:“我要買一斤青蛙,請幫我殺好。”這個年輕人立刻從袋子里抓出一些青蛙,稱了一下,然后拿起剪刀飛快地將青蛙解剖完了,他的手上又增加了不少鮮血。我傻愣愣地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幕,直到弟弟對我說:“看什么?快走啊。”我才緩過神來,邊走邊想并時不時地回頭看看那個人,心中帶著無限的憤恨:我非常喜歡小動物,覺得他們很可愛,如果他們被殺了,一定很可憐。再說了,青蛙是益蟲,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可是這個叔叔卻明知故犯在殺青蛙。正是太可恨了。
我很想救小青蛙,可是也沒辦法。不過經過我的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個“你殺我救”的辦法。
第二天,我壯著膽子走到那個叔叔面前對他說:“叔叔,你可以送給我一只小青蛙嗎?”沒想到他聽了以后爽快地答應了。他一邊抓著準備給我地青蛙,一邊說:“小朋友,你的作業做完了嗎?一定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了就要像我一樣殺青蛙了。我也知道青蛙是益蟲,殺青蛙不好,可是我沒文化,只能靠賣青蛙掙錢,不然早就餓死了,而且坐在這里殺青蛙還要被太陽曬個半死。”
聽了那位叔叔的話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也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我不再覺得他可惡,對他生氣,反而覺得他可憐。道了謝后我拿著青蛙飛快地奔向學校的魚池把它放生了。
篇2
——題記
恍惚的記憶穿越歲月的藩籬,隱約浮現在眼前。那時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那時的您自稱為“姑姑”,如今的我長大了,如今的您還記得我嗎?可我依然那么深切地記得您。
那時的我只有兩三歲,那晚鬧著要外婆帶我去廣場玩,外婆拗不過我,只得陪著我去。興許是因為是節日的緣故,廣場的人格外地多,熙熙攘攘的人群讓外婆走得很艱難。我被外婆抱著,她用手臂撐著我,讓我比人群高出半個頭。遠遠地我看到前面的蹦蹦床,孩子們在上面跳躍著、嬉戲著,他們臉上的笑容吸引著我,我沒想太多,直接跳下外婆的懷抱,往蹦蹦床的方向跑去。
我在蹦蹦床前停下來,想告訴外婆我要玩這個。可當我回頭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見外婆的身影。密密麻麻的人群擋住了她,矮小的我在人群中鉆到哪兒都找不到。小小的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不認得回家的路,不知該怎么尋求幫助,又急又怕,哇哇大哭起來。抬起頭,看見的卻是一張張冷漠的臉,和不屑的眼神。
這時,一個婦女走了過來,她用大夾子把頭發簡易地夾在腦后,穿著藍色牛仔褲,衣服的顏色到現在我已經記得不太清楚。她在我面前蹲下,柔聲問我:“怎么了呢?”我只是哭,沒有回答。她再問:“是不是找不到爸爸媽媽了?”我點點頭,哭得更大聲了。然后她牽起我的手,說:“姑姑帶你去找爸爸媽媽。”
我感受到她手心的溫度,她溫和的語調有一種使人內心安定下來的魔法。一瞬間我忘記了她只是個陌生人,她有可能是壞人,有可能是人販子,有可能牽著我走我就永遠回不到家。
而這些終究只是“有可能”,而后發生的一切都向我證明她是個好人,是個善良的人,是個讓我學會感恩的人。
她牽著我,找到了正在執勤的警察,簡單地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在我來不及知道她是誰的時候就走了。最后,警察通知了爸爸媽媽,他們把我接回家。
試想,“有可能”都成為“真的”,那么,今天的我該過著怎樣悲慘的生活?我還能夠聽到媽媽親切地嘮叨,還能夠擁有“家”這個最溫暖的避風港嗎?所以我該慶幸,我遇到一個這樣善良的人。
篇3
我是地球,生活在茫茫的宇宙之中,我是一個美麗而又快樂的星球。
我擁有著豐滿細膩的肌膚---土地,一頭美麗濃密的秀發---森林,一件輕薄透明的藍色衣衫---海洋。流動的水是我的血管,淡水,則是我甘甜的乳汁,而山川,就是我的脊梁。我還有著活波乖巧的孩子---人類與動物。
我,無比幸福快樂的生活著……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我的孩子之一 ---人類,已不再像昔日那樣乖巧聽話……
他們肆意的傷害我,使我失去了美麗的容貌,失去了健康的身體!
他們之間相互殘殺,卻使我的肌膚千瘡百孔;
他們幾近瘋狂的砍伐,讓我的秀發所剩無幾;
他們不停的排放污水,使我的衣衫臟亂不堪;
他們放肆地索取, 使我的乳汁不斷減少;
他們甚至要破壞我的血管,炸斷我的脊梁!!
篇4
是啊,我們現在這么大的人了,也有很多時候不懂得照鏡子,不知道自己“長”得什么樣。人要看清自己,面對現實,這樣才不至于到頭來“不認識自己”。無論相貌如何,都必須坦誠地去照鏡子。
“你無法改變容顏,但你可以微笑面對每一天 ”
“你無法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
篇5
山東日照實驗高中初二6班 彭瑩瑩
為了9月4號那一天,我跑遍了幾條熱鬧的街,只為了尋找一份禮物,你喜歡的生日禮物。我把禮物送到你家門口,你卻······
以前,我們總是相互贈送禮物,是你說的,互相的禮物,友誼不易分散,我們總是最熟悉,最親密的朋友。
然而,就在那年的9月4號,我們的友誼像分成了兩半,一半在北極,一半在南極,我們的距離好遠,好遠;你我見面形同陌路,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我們不笑,不鬧,不打招呼。同學稱我們倆“冷面人”。我問你為什么,你不說話,耷著腦袋。
就是那天,你的生日到了,你曾說,我們的友誼像美麗的布娃娃,會永遠開心,長久。我把精心挑選的生日禮物送到你家門口,你面色蒼白,對我說:"我們的友誼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樣,我們那些快樂的美好時光只能印記在我們的腦海中"。說完,你哭著跑進家門。只剩我,呆呆的站在那里······
回到家,我拼命的給你打電話,終于,你接了,我哭著問你:到底發生了生么事,為什么?為什么?難道我的眼淚和挽留都沒有用?你真的那么鐵石心腸?“不,我不是鐵石心腸,難道你不知道我是私生女嗎”——剎那,我止住了眼淚,“私生女,和私生女有什么關系?大家從來都沒嘲笑過他啊”“就因為我是私生女,所以我怕連累你,我怕你受同學們嘲笑,受同學們······”“夠了”。我打斷她的話。“僅僅因為這個嘛,我不在乎的,以前我們是那么要好的朋友······”——
我猛然想起,那天下午,我發現她臉色不對,問她怎么了,她不說話。我問同學,原來是幾個低年級的同學罵她,竟罵到了他的痛處。從此,也許是為了我好,她不再和我說話。
我的心如亂麻,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
窗外的梔子花了,純白的花朵,像我們純潔的笑臉,盛開在露天之下,一朵一朵纏繞成團,一團一團隨和煦的春風飄向遠方······
"不管怎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嗎?"我淡淡的說。心里卻十分難受。
“嗯"她——終于回心轉意了。
篇6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抱抱團”嗎?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嗎?或許你在街上遇到過他們,還被他們的行為嚇了一跳呢。簡言之,“抱抱團”就是由一群渴望友善的年輕人自發組織而成,他們會舉著“來吧抱抱”、“拒絕冷漠”、“來自陌生人的關懷”、“FreeHugs”等紙牌走上街頭,微笑著與迎面而來的陌生人擁抱……
漸漸地各大城市的街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收獲的有別人的擁抱、微笑、鼓勵,當然也有冷眼、拒絕,甚至還被警察請進了派出所。對于他們的行為人們也褒貶不一,有人覺得這完全是在作秀,嘩眾取寵;也有人認為一個擁抱也許不能緩解生存壓力,不能解決就業也不能支付學費,但卻能傳遞一份溫暖,一份理解、信任和支持。
思考:你們能接受陌生人的擁抱或者加入其中去擁抱別人嗎?為什么?
不準和陌生人說話
開學第一天,重慶一中的學生上的第一堂課便是安全教育。學生們吃驚地發現,學校明文規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當然,學校負責人也表示,這項規定執行起來還是有余地的。比如在校園里碰到陌生人問路,學生一定要給予幫助:老師也會幫助學生分清不同環境、采取不同處事方法;學校組織學生搞社會調查等活動時,也會要求孩子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并教授打交道的方法和技巧。
思考:作為一名中學生,缺乏生活經驗。你贊成這種不和陌生人說話的行為嗎?
生活寶典之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
1.中學生生活的圈子特殊,對于一些沒必要打交道的陌生人可以斷然拒絕。
例如,街上向你借錢的陌生人(拒絕之后。還應該迅速離開);
你一個人在家,想借故進入你家的陌生人(如果他是打著查看水電表的幌子,你可以請他在父母下班之后再來);
外地網友(即使對這個人有較深的了解和信任,第一次見面也要在你熟悉的地方,最好征得父母同意之后在好友陪同下見面,切忌只身跑去外地)
2.對于一些不得不打交道的陌生人。也要小心應對。
例如,小記者采訪(如果采訪對象是不認識的人。應事先核實他的學校班級,地點最好選在校園里);
獨自一人去某地迷路了(需要向人詢問的時候。最好詢問附近大樓的門衛或者固定商店的售貨員等,還可以詢問附近居民或年紀稍長的路人):
晚上放學晚了,天黑一個人回家,發現忘帶路費(最好聯系家長,或者直接打車回家。下車前向司機說明情況,再聯系家長付款,不要一個人步行回家)。
3.多請教,多積累經驗。
例如,遇到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況,及時向父母或老師請教,請他們支招。
多參加學校或者其他正規部門舉辦的活動,讓性格變得開朗,在參加活動的同時也積累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
在遇到危險情況時,及時求救和逃脫,不要和歹徒發生正面打斗。
名人榜樣
徐鵬,80后知名作家,第二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2003年高考獲得作文滿分。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少年耶,安啦》。濟南第一家大學生圖書公司創始人。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80后作家。現任《課堂內外?高中版》編輯。
從徐鵬的經歷看來,他必然是個和陌生人打交道的高手,他的觀點是“為什么不和陌生人說話?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說到他最成功的例子還是在大一一次網上二手手機會上,和買家手機買賣結束后,事情本該結束,可在交談中他發現這個買家還在自學法律,于是就在學校拿了一些資料給他,二人關系越來越好,大三的時候徐鵬在學校做雜志沒有贊助了,結果這個人贊助了他6000元,后來徐鵬才知道此人不是什么營業員,而是LG電子山東總商,現在二人還是好朋友。
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除了徐鵬本身性格開朗,也和他父母從小的鼓勵有關。結合自身經歷,徐鵬把經驗傳授給大家:作為初中生,可以交流的陌生人多限于同齡人,至于體驗社會到大學再說也不遲。初中階段和同齡人的交往能讓性格開朗,增強交際能力,為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專家點撥
只要學會理性地辨別,和陌生人交談是有好處的。
和陌生人交談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自信。和正常的陌生人進行一次交談,可以讓我們吸收到新信息。也可以驗證我們對人性的一些觀念,還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熱情、信任,這些良性的結果必定增強一個人生活的信心。
篇7
在這樣美好的日子里,我不覺地來到了河邊。這里,曾經灑滿了我童年的歡聲笑語。如今,河水依舊清涼,微風依舊宜人,但畢竟流年如水,童年不再有,讓我有些物是人非的蒼涼。(清新簡潔的景物與心理描寫,為下文“我”心態的變化做了鋪墊。)
河岸上,有一群孩子那么開心地、無憂無慮地、盡情地享受著風箏在春風中飛揚帶來的樂趣。我站在遠處欣賞著。曾經,我也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個,但今天,自己只能算個熟悉的陌生人吧。(“熟悉的陌生人”, 將看似不友好的矛盾之詞“生拉硬拽”在一起,給人一種鮮明的反差。)
突然,傳來一聲清而純的聲音:“哥哥,我們的風箏飛不起來了,你能幫我們看看嗎?”一個小男孩急切地跑來求助于我。(設疑,形成波瀾。)
“哦,好吧。那我看看。”(淡淡一句,起過渡作用。)
看著他們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我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忙不迭地朝風箏走去。
還好,放風箏的技術沒有忘掉,我把風箏的骨架弄了弄,再把一條尾巴折斷了幾寸,讓它更有平衡感,然后,迎風奔跑,風箏也迎著風飛向了高而闊的藍天。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幾個孩子一起又蹦又跳地叫起來。
風箏順著風,沿著我手中的線不斷地上升,孩子們也越來越興奮。剛才來向我求助的小男孩見風箏飛起來了,便向我身邊靠過來,后來,索性將手伸向我拿著線轱轆的手,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笑了起來。(心理活動細膩,符合孩子特點。)
“給,拿好!”
我將線轱轆遞給了那個小男孩,他接過手,說了聲“謝謝”,然后歡天喜地地放起了屬于他的風箏。
聽了小男孩的感謝,看著小男孩手中那越放越長的風箏線,我的心中生出復雜的感覺。(以生動有趣的記敘為鋪墊,以精辟的議論點明題旨,發人深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其說是我幫助了小男孩,不如說是小男孩幫我拾回了童年。(將主題發散開來,立意何等獨到、新穎、深刻!)
很想跑上去,對小男孩說聲“謝謝”,然后,再讓我放一回風箏。只是他越跑越遠了。(在點題中,使主旨更加深刻。)
篇8
在小學階段,寫人和記事的文章是最常見的了。其實寫人和寫事是密不可分的,就拿寫人的文章來說,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總是通過他們所做的一件件具體的事來反映的。要想讓文章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那就要通過具體事例來反映,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具有吸引力。
寫人的文章有時候是通過描寫一件事來反映人物的品格,我們可以稱之為“一事一品法”;有的是通過幾件事來反映一個人某一方面的品格,我們稱之為“多事一品法”;還有的是通過幾件事分別表現人物幾個方面的不同品格,我們又可以稱之為“多事多品法”。當然小學生作文一般最多要求500字以內,所以還是提倡運用“一事一品法”為好,這樣,能把事情寫具體。
要想讓你的作文吸引人的眼球,讓人有興趣讀下去,在寫作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選擇你身邊熟悉的人來寫。
我們身邊生活著形形的人。選擇身邊熟悉的人來寫,是因為這些人和你接觸的時間比較長,他們的外貌、性格、愛好、品質等方面你了解的比較清楚,印象也會比較深刻一些。那么,哪些人算是熟悉的人呢?比如: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朋友等等,總之,可寫的人物多著呢,就看你想寫誰了,能不能認真觀察,找出他們的特點來。當然,寫陌生人也可以,要寫好他們可得仔細觀察喲!
二、要選擇表現人物品格的事件來寫。
“世上沒有一片樹葉的形狀是形同的。”人也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如,有的人樂于助人,充滿愛心;有的人風趣幽默,平易近人;有的人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有的人正直自信,樂學多思;有的人自私自利,好吃懶做;有的人心胸狹窄,嫉妒成性……你在寫之前,先打個腹稿,想一想你打算寫什么事?通過這件事你想表現他什么品格?再想想是采用“一事一品法”呢,還是“多事一品法”或是“多事多品法”。想好了以后再動筆寫,條理才會清晰,主題才會鮮明。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希望你們選擇一些反映正能量方面的事來寫,歌頌美德,弘揚正氣。
篇9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作文教學;應用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信息技術與小學作文教學的整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采取的模式及取得的成效。
一、明確概念
剛剛我們已明確了信息技術的概念,何為“作文教學”呢?即指教師指導學生試著用學會的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何為“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整合”?即是指信息技術與指導學生作文學習的教學過程的結合,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作文教學的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作文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二、嘗試信息技術與小學作文教學的整合
(一)使信息技術作為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
以前,提起教師就是用幾根粉筆一張黑板來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冠冕堂皇之曰:手持銀犁耕耘在這片黑色的沃土上。現在應更新思想了,光能“耕”還不夠,還要會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耕”。現代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必是首當其沖,從簡單的幻燈片到flash、Autrlorware、到網頁制作,從點滴入手到制作成功的作品,一步步艱辛走過,一次次苦盡甘來,切身體會出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作用。但其中也走了不少彎路。我認為信息技術不能片面追求其先進性與新穎性而無目的地隨意安排,不能喧賓奪主。總之信息技術對作文教學來說只是輔助工具,在課堂中安排要有的放矢。
(二)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作文教學,采用“情景――探究”的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在該模式中與作文教學內容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機地結合起來。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學生們也逐步認識了多媒體網絡,并逐步學會使用它們。像我校已具備了兩間微機室,一間多媒體制作室,一間多媒體教室,已為教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已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整合作文教學,并充分發揮兩門學科的優勢,得到最優化發展。
(三)合作探究,進行相關知識重構
例如,關于秋天的一次作文,我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形式,把你感受到的秋,體味到的秋,形成口頭語言說一說或者畫一畫。老師運用課件展示一幅幅秋天的圖畫,學生把有關秋的相關知識進行聯系,完成獨立思考和實踐結果的重構,再歸納總結。然后全班合作交流,形成對秋天的認識,老師點評。最后把口頭的語言形成文字,獨立成文。
(四)指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了解作文效果
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依照小學作文“以我口說我心、以我手寫我口”的原則,在設定的情景中打開學生的思路,展開其想象的翅膀,激發起創作的欲望和動機。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使學生克服了“作文是老虎”的思想,使他們知道從何處構思,何處落筆,怎樣成文。使學生選材也能“選其所愛,愛其所選”了。
三、在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過程中取得的成效
長期以來,我們小學作文教學觀念陳舊落后,教學體系封閉僵化,存在各種問題,像重“作文”輕“做人”;重“應試”輕交流、溝通等等,但現在通過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老師教的方式的巨變。以前作文課總是老師負責說要求,學生寫作文,頂多老師讀幾篇范文點撥一下,就算萬事大吉了,至于學生有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積累、生活經歷都不去問他。現在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運用多媒體及網絡使學生擴大選材范圍,開闊知識視野,有的放矢地去做作文。
(二)信息技術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使學生學習同樣的東西,在時間上要快,在理解上要深,在應用上要強。像我班通過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轉變――愛上作文課了。這樣知識的積累越來越豐厚了,詞匯量掌握的越來越多,同時我發現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創新欲望非常強。像在寫《我敬佩的XX》時,學生通過觀看電視散文《雨中的紅蝴蝶》,選材已不局限于熟悉的爸爸、媽媽等,有一位同學寫的《我敬佩的陌生人》,主要內容是寫上學路上我的自行車掉了鏈子一位陌生人幫助她而不求回報的事。抓住了人物語言、動作、肖像的描寫,尤其是陌生人在幫她掛鏈子時的動作和肖像描寫很到位、很形象。
就這樣我們在風風雨雨中走來,我們在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中大膽地做了各種嘗試,網絡教學依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雖曾陷入過誤區,但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雖然成效是那么微小,只是萬里的第一步,但是我相信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整合的未來無限光明,我們會繼續探索前進。
參考文獻:
篇10
一、文章大標題的擬制
1.巧用詩詞、格言、歌詞、成語和廣告語等擬題,讓標題語言凝練、生動形象。比如以“課外閱讀”、“讀書”為話題,可擬出《功夫在課外》《為有源頭活水來》《“破萬卷”與“如有神”》等標題。
2.倚仗修辭巧擬題。修辭手法的運用往往能使文題搖曳多姿、含義雋永,極富感染力。如以“青春”為話題,可擬出《覺醒的青春》《收獲青春》《打開青春的天窗》等。
3.巧用懸念擬題。懸念指的是作者在作品的開頭故意擺出矛盾,設置疑端,以引起讀者對作品中人物命運或矛盾沖突的關注,產生閱讀期待。這可從幾個方面進行:以怪生懸,如《我發現了家中的“賊”》《富有的乞丐》;以險出懸,如《撞車之后》《血染的路》;用設問制造懸念,如《雪化了以后是什么?》《麻雀你為啥不會飛?》等。
4.運用辯證法擬題。用辯證法擬題可以深化作品的思想感情,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如《熟悉的陌生人》《為了聚會的告別》《感謝你――我的“敵人”》等。
二、文章小標題的擬制
擬制出好的小標題能為行文提供明確的中心點和線索。所以,文章的小標題也被喻為“心靈的小窗”。擬制小標題一般有如下幾種方法:
1.并列組合法。即把同一個層次和類型的材料用分鏡頭的方式并列標出。如2013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題《今天,我想說說心里話》,一考生通過三個小標題“感恩天下父母心”、“自豪國家富強心”、“期望夢想實現心”并列展開,從不同方面表現了主題。
2.時間、季節串聯法。即按時間順序排列,把時令或事件串聯起來。如2013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題《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一考生用“6歲”、“12歲”、“中考前”、“現在”四個小標題來連綴全篇,結構清晰。又如2013年揚州市中考作文題《漸至佳境》,一考生用“冬”、“秋”、“夏”、“春”四個小標題表現倒著的四季變化,體現了自己內心漸至佳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