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11 13:10: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獨坐敬亭山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1

一、小學語文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使得小學語文教學進入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推進離不開新的教學理念的支撐。新的教學理念可以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全新的改變,有利于新的教學方法更順利地實施。筆者認為,新的小學語文教學理念由以下三個方面組成。

1.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一言堂”,教師和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難免會覺得疲憊。傳統觀念也往往橫亙在師生情感交流之間,使得師生難以平等對話,教師不了解學生,就難以更好地開展教學。新時期的教學改革就是要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一員,本著“以人為本”的教書育人理念展開工作,用學生的思維方式來設置教學內容,營造一種平等而和諧的學習環境,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

2.樹立大語文意識

語文教育當中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又不局限于此。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綜合性的,這就要求語文教育工作者樹立“大語文”的意識。筆者認為要踐行“大語文”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開展多元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學習語文知識,更要體會其中的言外之意,將豐富的情感和對文章的分析結合起來,這樣,教材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審美知識以及文化背景都可以向學生展現出來。

當然,情感與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大語文教育的一個方面,要真正踐行“大語文”觀,還要讓語文走進生活,讓生活充實我們的語文課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教育課,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例如教學《火燒云》一課,教師可以提前通知學生每天留意觀察晚霞,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

3.注重差異性教學

(1)學生的差異性教學

學生由于生活背景和個人能力的不同在學習中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教師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合理安排教學。應該注意設身處地地和學生交流,在注重學生間差異性的同時也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2)教材的差異性教學

教師應靈活按照不同文章的風格設計教學方案。例如,《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三首古詩雖然是同一課的課文,但是三首詩的創作背景、創作方式與內容都有很大差異。《獨坐敬亭山》出自生性曠達的李白之手,連寫孤獨都帶著幾分豪邁,適合課堂上由學生模仿朗誦;《望洞庭》凸顯平靜闊大的洞庭湖面,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壯美的洞庭湖以及洞庭月色,激發學生的想象;《憶江南》在講述江南美景的同時也帶著深深的思念之情,需要學生細讀并加以品味。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方法正確,教學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試從備課、課堂實踐以及練習等環節論述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

1.精心備課,儲備材料充足

有人把教案比作劇本,學生是演員,教師則是導演。如果教師事先沒有熟悉劇本,又怎么能導演好這部戲呢?備課對語文教師來說非常重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為教師教學作出指導,有利于課堂教學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另外,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也應根據教材進行相關材料搜集,以備擴充課堂知識之用,幫助學生拓展知識。

2.理性把握課堂

精心備課是為了課堂教學得心應手,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理性控制課堂,筆者認為理性把握課堂應對教師提出以下要求:

(1)處理好各種知識點的關系

課堂時間非常寶貴,應注意時間的分配,用在重點知識教學的時間一定要多于一般知識點。例如《母雞》一課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這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其他教學環節如生字詞的學習、課文的閱讀與梳理等常常是服務于這一教學目標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分清主次。

(2)認清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

語文教材的知識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載體,教師要理性認清二者之間的關系,發揮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如《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這一課不單是知識的普及,更是讓學生了解探索世界奧秘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進行有效練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切實對小學生進行思維和能力訓練,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在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時要把握重點難點,落實知識點的強化鞏固,使課堂知識得到升華。例如《幸福是什么》一文中智慧的女兒讓三個青年人說出自己向往的幸福,不同的人對幸福的詮釋不同,對小學生來說空談幸福較為抽象,因此,課后教師可以布置練習題,要求小學生描述自己的幸福以及自己心中的幸福,在對本文理解更深的基礎上,也能體會到自己身邊的幸福,熱愛并珍惜自己的生活。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新時期的教學理念要求還課堂于學生,因此應該注重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采用多種方式調動課堂的教學氛圍是尤為重要的。

1.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打造交流性課堂氛圍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新課程理念倡導的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方法既有利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又能使教師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共同交流學習。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更多的自,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之后教師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結束以后各小組交流總結。交流性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自然也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微笑教學,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上文中筆者曾論述過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關心學生并與學生平等交流。一個常常板起面孔教學的教師很難走進學生的心里,也難以融入學生當中。以真誠的微笑面對學生,既是一種自信的力量也能感染學生。讓學生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去學習,接受課堂知識。

3.以教學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永遠不能演好教學這部戲,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行動起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則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參與到課堂當中。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不但讓游戲更加吸引人,活躍的課堂氣氛也能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例如在綜合復習語文知識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芝麻開門”的方式,由教師給出關鍵詞,學生做出回答,在游戲中開動腦筋,回憶所學過的知識點,在鞏固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