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典型事跡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20 17:47: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個人成長典型事跡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個人成長典型事跡材料

篇1

關鍵詞:高校 醫學生 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a)-0143-02

依據《現代漢語詞典》,學風,即學校或學術界的風氣,也指一般學習的風氣。學風是一所學校的靈魂,體現其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治學方法上的風格特點。學風建設涉及學校教育、學習、管理三方面工作,受教師、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因素影響。良好的學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巨大而無形的精神力量,時時刻刻都在對學生產生著強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勵學生奮發努力,健康成長。普通高等學校作為為國家培養人才和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關鍵“收口”階段,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任務,因此,學風建設絕不僅是中小學的工作重點,更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障和永恒的發展主題。

1 目前高等學校學風建設遇到的問題

在普遍采取“內涵式”、“質量型”發展思路的情況下,學風建設成效越來越成為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發展底蘊、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學風和校風緊密相連,成為塑造學校形象、彰顯學校特色、展示學生面貌的靚麗名片。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工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分析目前高等學校的學風建設工作,會發現普遍存在如下問題:高校教師學術研究更多以職稱評聘、經濟收入、學術地位為向導,課程講授投入熱情和精力較少,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學術研究的目的性太過近利,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嚴謹態度略有欠缺,往往給學生的科研習慣和科研思維養成帶來不利影響[1];高校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長期個人發展規劃、自主學習意識和課堂學習紀律性均較差,學習態度不端正、較容易輕視實驗課程、對科研創新認識不足,專業學習意識和興趣淡薄、為考試而學習、考風考紀問題突出,不能很好得處理學習、生活、社會工作各方面的關系,學習自律性也不強,較難在專業學習方面取得較好收獲[2]。

2 全面開展醫學院校學風建設工作的必要性

在現有的高考體制下,高中及以前的學生,學習目標簡單明確,而升入大學后,往往出現一段時間的“無目標”狀態。[3]加上與高中截然不同的學習模式的轉變,很多大學新生很容易出現“自由過度”現象,出現主動學習意識缺乏、無學習動力、學習目標不明確、良好的學習習慣丟失等問題。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骨干力量,失去“學習”這一核心的大學生活對大學生的培養和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以成為一名“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醫務工作者為目標,醫學生在四年或五年的大學生活里,更需要在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里,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積累專業知識,增長創新能力。加之醫學生長學時的培養計劃和繁重的課程安排,要想學得有成效、學得有勁頭,也切實需要良好的學風環境來引導和輔助。因此,醫學院校學風建設工作更需嚴肅、謹慎、全面地開展。

良好的學風建設離不開良好的教學秩序、教學質量,離不開全面的學生引導、有重點的學生教育,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學習、自主學習,離不開相配套的教學管理、教育管理。結合筆者工作經歷,本文將著重從工作實踐角度探討良好學風引導教育和學風管理等方式方法。

3 找準出發點,讓學風建設有基礎

系統、全面的學風建設工作首先需要涵蓋學習目的和動機這一基礎因素,即“為何學”,可引導學生將時代使命、專業理想和個人成長目標緊密結合,找準出發點。

結合學生思想實際,著力打造“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平臺,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認清時代使命和社會責任,為優良學風建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4]從新生入學即加強專業認知教育,從“名師導航”各類專業講座到醫院見習、專業實踐、行業調研等活動,深化學生對專業的認可,激發專業學習興趣。[5]盡量在大學第一學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系統性開展生涯人物訪談、職業測評、職業生涯規劃專題講座、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活動,使學生個人定位和專業發展方向相結合,明晰學習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4 多因素協調,讓學風建設成系統

4.1 督促學:教育管理相協調,幫助建立良好學習習慣

系統的學風建設工作離不開教、學、管的三管齊下。如今,大學生除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還普遍存在學習自控能力差等問題,如,在課堂上睡覺、吃東西、玩手機,課余時間上網、玩游戲、逛街,很少主動上自習[3]。因此,學風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在高校制定的《學風建設實施細則》、《加強考風考紀管理有關規定》等文件的基礎上,各二級學院還可指導建立《班級學風量化考核辦法》等系列規章制度,從早操、課堂出勤及紀律、晚自習檢查和晚就寢檢查等各方面不斷強化日常管理,將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納入班級量化考核和學生個人綜合測評,規范和引導學生遵守規定、自覺學習,幫助廣大同學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4.2 崇尚學:拓展專業活動,營造學風建設濃郁氛圍

在管理、督促的基礎上,開展主題豐富的各類專業學習活動,在學生中形成濃郁的“人人談學習、班班比學習”的“尚學”氛圍,將促進學風建設工作的全方位開展。

圍繞學生專業特色,醫學院校可開展知識講壇、實驗技能大賽、病理知識競賽、機能實驗比賽、“挑戰杯”課外學生科技作品競賽,將在國家“挑戰杯”比賽和國家臨床實驗技能大賽中獲獎同學的事跡廣泛宣傳,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科研創新,鼓勵他們在正規刊物上發表文章。

4.3 激勵學:身邊榜樣樹典型,激發學習動力

大多數高校都會舉行學年度學風表彰活動,對各類標兵、三好及獎學金獲得者進行表彰。在此基礎上,二級學院還可細化表彰類別,將單科成績優勝個人、國家級獎項獲得者、學習標兵、保研及考研典型等進行表彰;在學生中開啟“成長線”工程,以學習成長記錄卡為載體、以學期為單位,從平均分及排名、英語水平、科研創新、參與學風建設活動、評優獲獎等五個方面進行記錄,依此繪制學習成長線,依據成長線建立“學習標兵榜”,每學期對專業排名前五名同學進行重點宣傳,激勵全院學生不斷進取、趕超先進。高校還可定期舉辦學生講堂、優秀大學生事跡報告會等活動,邀請被廣大學生認可的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主講嘉賓,并將他們的事跡材料在校園網、人人網、校園宣傳專欄等地方進行宣傳。這些活動的舉辦,重在讓優秀典型成為廣大學生的“身邊榜樣”,引導廣大同學關注學習、談論學習,增強學習信心。

4.4 助力學:方法引導幫扶共進,幫助增強學習信心

在學生中建立相互幫助、相互影響的學習常態,可有效推動學風建設的全方位推進。為新生班級配備班導學、班導師是行之有效的方式。班導師可深入學生當中細致交流,對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班導學作為專業學習優秀、作風端正、各方面表現出色的高年級學生黨員或學生干部,所帶來的醫學專業課程學習經驗、四六級備考攻略、保研心得、學習生活經歷介紹等將幫助新生增強學習信心,形成“專業學習偶像”的引導力。班導學作為“朋輩”,具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可以深入班級和宿舍,指導新生和低年級學生,樹立正確人生目標,找清方向,從而激發積極的學習情感;他們可以通過早晚自習的伴讀,深入學生之間,了解班動態、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疑惑和問題,從而為順利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6]。另外,還可引導學生黨員和非黨積極分子等優秀學生開展“黨員一助一學業幫扶”和“一名積極分子帶動一個寢室”等活動,使“帶動一批人,影響一批人”的效果在學風建設工作中同樣顯現。

在高校嚴謹的醫學課程體系和教學秩序下,通過嚴格的日常管理、豐富的專業認知和學習活動、先進典型的激勵,朋輩和老師的關心、幫助,將有效引導醫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促進全方位學風建設工作,推動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培養目標是實現。

參考文獻

[1] 張日穎.高校教師學風建設的問題及原因[J].安順學院學報,2012,3(12):97-98.

[2] 孟憲瑞,佟玉霞,鄭石秋.新時期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問題[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2):61-62.

[3] 李清玉,王藝蒙.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與高校學風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2,23:136-138.

[4] 劉新庚,周碩,羅雄.大學生學風建設途徑新探[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6: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