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通報范文
時間:2023-04-03 20:50: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學通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大鼠生后MGBv神經元主動膜特性的變化及GABA受體激動劑的影響姚小紅萬子兵熊鷹(182)
凝血酶對原代培養海馬神經元游離鈣濃度的影響楊文瓊孫圣剛童萼塘曹學兵(188)
大鼠咬肌神經切斷后三叉神經運動神經元高親和性神經營養因子受體表達的變化張富興龐有旺郭峰董玉琳熊抗輝李金蓮(193)
大鼠坐骨神經修復后重組睫狀神經營養因子對相關神經元生長相關蛋白43、生長抑素表達的影響許家軍陳爾瑜路長林何成(198)
神經科學通報 不同程度睡眠剝奪對大鼠認知和腦線粒體呼吸功能的影響竇偉趙忠新繆明永王文昭黃流清(204)
銀杏葉制劑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表達的影響及腦保護作用李曉紅張峰趙明霞張秋玲趙忠新(210)
胰島素治療對糖尿病大鼠學習記憶功能障礙及大腦皮層額葉和海馬神經肽含量變化的影響管慶波韓輝董建軍蔣玲趙文博趙家軍王桂蘭(215)
RNA干擾對阿爾茨海默病家族性瑞典型APP突變的沉默作用邱昕潘紀安陳宇張瑋瑩楊華靜張蘇明(219)
《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免費查閱、全文上網(192)
《神經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壽天德主編(252)
《神經科學通報》第一屆編委會成員簡介(續)(253)
Caspase和calpain在神經元凋亡和亨廷頓舞蹈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王燕顧振綸秦正紅(224)
亨廷頓舞蹈病的治療王琳輝林芳(230)
神經科學教學與醫學模式革命關新民施靜(236)
在《神經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作風壽天德(241)
正確處理《神經科學基礎》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系李金蓮(242)
編寫高質量的教材是課程建設的核心崔浩軍(242)
神經生物學的教材建設要體現相對獨立的學科體系蔣星紅郭試瑜單立冬印其章(243)
開設神經生物學實驗課的做法和存在的問題龔珊單立冬朱奇蔣星紅(243)
關于在本科生的神經生物學教學中采取啟發式教學的思考伍忠鑾周文良(244)
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中需改進的問題付建華李露霞(244)
碩士研究生《神經生物學》教學方法探討楊盛昌潘盛武(245)
搞好青年教師培養實現學科可持續發展曹莉張勇由振東何成路長林王成海(245)
重視更新教學內容提高神經生物學教學質量張勇曹莉由振東王成海(246)
在神經生物學教學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張勇曹莉由振東王成海(246)
培養神經生物學創新型人才要加強專業英語的訓練王建軍羅蘭(247)
改革神經生物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張勇曹莉由振東王成海(247)
不同層次學生的神經生物學課程教學重點確定神經科學通報 崔希云(248)
關于神經生物學教學課件制作的幾點思考沈建新(248)
以“學”為中心構建神經生物學教學模式的嘗試李東亮趙紅崗王淑秀(249)
體育師范類院校運動人體科學教學中的神經生物學張日輝(249)
在成人教育中開展神經生物學教學的必要性祁文秀(250)
《神經生物學》教學的體會與思考陳其才吳飛健唐佳王欣(250)
在課堂教學中優化組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神經科學通報 鄧建新李曉蓓(251)
醫學神經生物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阮懷珍楊忠胡志安蔡文琴(251)
神經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探討陳盛強孫衛文蘇濤廖衛平鄭德樞(252)
首屆全國頭部斷層影像解剖學及其臨床應用學習班在紹興成功舉辦(18)
《神經科學通報》啟事(32)
MAP激酶在細胞內信號傳遞,神經可塑性及痛覺易化中的作用Ru-RongJiYu-QiuZhang(3)
痛情緒和相關記憶機制的研究進展張玉秋紀如榮(10)
大腦音樂功能的研究狄海波陳宜張(82)
GBS與空腸彎曲菌感染吳錚范文輝(87)
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神經細胞黏附分子在應激影響記憶的個體差異性中的作用王宗文嚴進(91)
朱鶴年教授與立體定向技術倪國壇(95)
睡眠剝奪及睡眠恢復后大鼠中縫核群星形膠質細胞的反應及其與神經元的關系王曉東宿長軍李柱一王者晉饒志仁(19)
大鼠骨髓基質細胞分泌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研究葉民陳生弟戚晨陸國強梁梁徐潔懿(23)
CGRP和NGF對腦局部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組織神經元凋亡及PKCmRNA表達的調節作用邢雪松呂威力方秀斌(28)
高滲刺激后大鼠視上核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的反應及其相互關系的光、電鏡研究段麗申晶袁華張萍曹榮饒志仁(33)
神經科學通報 海人藻酸致癇大鼠海馬神經元凋亡中caspase-3作用的實驗研究趙瑞劉建民趙文元黎莉霍克克周曉平(39)
NNMS抑制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產生的作用沈明徐建興(44)
腺苷A1受體在雙相呼氣和吸氣神經元電活動中的作用王劍莉吳中海李軍(48)
GABA對大鼠伏隔核痛反應神經元電活動的影響許艷徐滿英閏彬彬(53)
神經干細胞分化的神經元離子型谷氨酸受體NMDA亞單位的mRNA和蛋白表達楊林王宇倩朱劍虹(58)
甘珀酸抑制大鼠唇下注射Formalin引起的傷害和Sp5C神經元的Fos表達蘭莉袁華曹榮段麗申晶高蓓饒志仁(63)
原位雜交檢測Sema4C基因在胚胎和成年小鼠組織中的表達吳海濤劉淑紅景孝堂吳燕范文紅范明(68)
心肌缺血傷害性刺激對大鼠丘腦束旁核痛敏神經元放電的影響原大江張林忠溫建忠張策郭政(73)
Nogo-A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背根節的分布程希平劉惠玲宋朝君金伯泉焦西英游思維鞠躬(77)
爪蟾頂蓋神經元的大微抑制性突觸后電流(mIPSCs)依賴從鈣儲池釋放的鈣?王紅蔡浩然(101)
谷氨酸鈉對大鼠背部皮神經傳入放電的影響曹東元郭媛張琪田雨靈王會生趙晏(111)
神經元膜NMDA受體蛋白免疫復合物單分子納米結構及定位AFM比較研究郁毅剛徐如祥姜曉丹柯以銓蔡穎謙(117)
炎性痛誘導海馬神經元形態學變化及PKC的表達上調楊麗平李清君(129)
神經膠質瘤中緩激肽B2受體的表達水平與病理級別的相關性趙逸松薛一雪劉云會付偉姜乃佳安平王萍(135)
多巴胺和乙酰膽堿抑制脂多糖刺激原代膠質細胞iNOS的表達劉佳福劉振國周海燕陳生弟陸國強梁梁(141)
6-羥多巴胺毀損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腳橋核神經元放電頻率和放電形式的變化王勇張巧俊劉健馮潔褚玉霞高蕊劉婭萍(146)HtTp://
電針抗氧化應激參與對MCAO大鼠再灌注腦功能損傷的保護王次霞李忠仁陳伯英(153)
肌苷減少高濃度鋅損傷的PC12細胞壞死而不是凋亡史明鄭春霞游思維(158)
第5屆國際老年癡呆及相關疾病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110)
優秀論文征稿評選活動(116)
聲明原大江(128)
關于召開“第三屆全軍生理與病理生理專業學術會議”的第一輪通知(170)
伏核在藥物成癮中的作用衡立君高國棟(165)
《神經科學通報》第一屆編委會成員簡介(續)(173)
電刺激構建大鼠皮層網絡癲癇的海馬細胞電生理特征神經科學通報 汪勝劉青鄒祖玉韓丹(257)
3-硝基丙酸多次化學預處理對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保護作用鄧學軍孫圣剛曹學兵李紅戈梁直厚(266)
Nogo-66受體分子在體外培養的星形膠質細胞中的表達孫芳金衛林龍梅鞠躬(273)
急性重復缺氧暴露小鼠海馬HIF-1α表達的變化邵國張然高翠英呂國蔚(278)
睡眠剝奪大鼠大腦皮層和海馬nNOS表達的改變在其學習記憶損傷中的作用陳俊李積勝王華仁張珩(283)
大鼠脊髓損傷后Nogo-A表達變化的免疫組織化學研究郭強李淑蓉蘇炳銀(287)
帕金森病患者程序性學習的初步研究王曉平趙永波LassondeM耿昌明(291)
阿爾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海馬MAPK的表達商秀麗徐萬鵬劉云會楊金霞張化薛一雪(296)
第三屆北京神經變性病及卒中國際研討會(300)
情緒領域中杏仁核研究的幾個主要問題胡治國劉宏艷彭聃齡(301)
反義Noggin基因對成年大鼠海馬內Nestin及GFAP表達的影響徐海偉范曉棠(319)
在尾核痛反應神經元和整體甩尾反射水平上研究CCK-8對抗電針的鎮痛作用楊春曉石鐵鋒何秋月徐滿英劉鳳玉(324)
百草枯干預不同時間后DAT和VMAT2基因表達的時程變化任今鵬任惠民蔣雨平(330)
突觸前活動區的分化與功能沈露露王大勇(335)
血腦屏障——形態、調節和臨床意義劉曄管陽太(344)
血腦屏障上P-糖蛋白研究進展蘆穎洪浩劉國卿(351)
未折疊蛋白反應及其在生理功能與疾病中的作用陳志欣顧振綸秦正紅(356)
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損傷髓鞘再生的細胞學治療管陽太張廣先AbdolmohamadRostami(364)
骨形態發生蛋白-2在大鼠腦內嘴側遷移流中的發育學表達劉建軍姚忠祥鄒麗云陳興書蔡文琴楊輝(371)
人參皂甙對老齡大鼠基底前腦-皮質膽堿能系統TrkB蛋白表達的影響賴紅曾亮趙?;ǚ叫罈罴絽斡览?376)
神經科學通報 三羥異黃酮對大鼠海馬CA1區神經元自發放電的影響王茹武宇明張浩王昕何瑞榮(380)
針刺對缺血性腦損傷大鼠的治療作用及對GDNF表達水平和MAPKs信號轉導通路的調節咼登俊趙永波陳英輝(385)
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大腦皮質ADM及其mRNA的表達畢國榮張輝周慧杰張賀敏海虹方秀斌(391)
PrP可抑制tau介導的體外微管形成作用韓俊王小凡姚海蘭高晨李鋒張寶云姜慧英(398)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與抑郁癥的相關性張靜徐漢明張昌勇童俊張紅周曉亮(404)
胰島素干預加重海馬注射Aβ阿爾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認知損害趙倩華羅玉敏周玢洪震(408)
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腦內水通道蛋白-4的表達上調陳英輝趙永波劉文文咼登俊王乃東馬愛梅(413)
生酮飲食對海藻酸致癇大鼠海馬突觸重建和GluR5、GluR6mRNA的影響徐向平孫若鵬金瑞峰(418)
骨髓源干細胞在腦組織的遷移和分化鄒西峰徐群淵(425)
篇2
生態文明和穩態經濟
第二次啟蒙呼喚一種后現代經濟
生態文明的理論體系構建與實踐路徑選擇——第五屆生態文明國際論壇綜述
國際航運海盜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志愿者的管理優化研究
地震后災民心理危機干預研究
中國經濟崛起對東盟的機遇與挑戰
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
我國低碳綠色港口目標系統構成分析
完善燃油稅改革的探討
基于系統動力學視角的煤炭產業鏈自組織演化過程與仿真——以淮北礦業集團為例
大學學科建設管理機制的系統構建
“媒介”、“媒體”及其延伸概念的辨析與規范
宋代小報的特點及其產生原因探析
“失明”與“黑白民間”——帕慕克的視覺策略對當代視覺美學的啟示
電影視覺空間美學形態的演進
“客觀性”與科學本體論
科技哲學視閾中的幸福
論G.E.摩爾的自然主義的謬誤
陳漓公共藝術作品選登
生態文明的未來:馬克思和無為生態
生態文明呼喚一種富有人文情懷的后現代科學
放大的人類中心尺度:從實踐美學看生態觀念
生態危機與社會主義的構建——生態學的視域分析
論后突發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決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體育文化的認同危機與重構
歐盟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借鑒和啟示
社會資本視角下的移動商務客戶管理策略研究
智力資本三維提升組織績效的路徑與機理分析
工作要求對研發人員創新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以工作情感為中介變量
《新資本協議》再思考:質疑、辨析與改革前瞻
《鹿特丹規則》對提單制度的影響
論我國公共信任期待下的立法聽證制度
“比較熱”下的冷沉思——中西比較法在法律史研究中運用狀況之評析
社會責任傳播模型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
網絡民意促進我國公共治理模式的變革
新農村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內容與路徑選擇
新生代無地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探析
陳彬室內設計作品
治理語義的“食品安全文明”——風險社會的視界
轉型風險社會的特點及風險控制
我們可以在何種意義上談論生態文明
人類文明的延續與升華
一種新的生存方式
生態與文明——生態文明的含義
法治對文明轉型的回應
民國的發展路徑及其啟示
《觀察》周刊指摘美國的幾個維度
康有為和梁啟超政治思想的異同及啟示
國家間博弈中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思想探析
關于教育在發展生產力中作用的思想
境外打擊海盜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航運反壟斷豁免管制機構和豁免程序
間接正犯若干問題探討
我國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度評析
篇3
患者,男,55歲。因“突然劇烈胸痛、休克,經當地醫院搶救病情穩定2周”轉入院。病人于2周前無任何誘因自覺胸悶、不適而到當地職工醫院就診,在體格檢查時突覺心前區劇痛,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2次,血壓60/52 mm Hg,心電圖檢查Ⅰ、Ⅱ、V1~4導聯ST段抬高0.1~0.25 mV。擬診“急性心肌梗死”。行心電監護,經用哌替啶、間羥胺、多巴胺等緊急處理,2小時后血壓恢復正常。但以后數日仍有間斷胸悶、心悸、氣促,漸出現眼瞼及雙下肢輕度水腫,用利尿藥后消退。病人平素健康,無特殊病史可查。
體格檢查 體溫36.6℃,呼吸24次/分,脈搏100次/分,血壓122/90 mm Hg。發育正常,營養中等,身材高大,稍肥胖。神志清晰,重病容,鞏膜、皮膚無黃染。頭部及五官未發現異常。頸靜脈稍顯露,甲狀腺無腫大。心界明顯向左下擴大,心律整齊,心音低沉,心尖區可聞輕微收縮期吹風樣雜音。左中、下肺呼吸音稍增強,并可聞少許水泡音。腹軟,肝右肋下3 cm可觸及,脾未觸及。脊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有輕度凹陷性水腫,未引出病理反射。
實驗室檢查 血、糞、尿常規無異常發現,膽固醇6.8 mmol/L,甘油三酯2.1 mmol/L,血糖4.8 mmol/L,血尿素氮(BUN)4.5 mmol/L,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400 U,紅細胞沉降率(血沉,ESR)26 mm/小時,抗核抗體(-),狼瘡細胞未找到,補體1.1 g/L,乳酸脫氫酶(LDH)564 U/L,LDH 1~5正常。
其他輔助檢查 心電圖檢查示Ⅰ、Ⅱ、V1~3導聯T波抬高1.0~3.0 mV,肢體導聯低電壓。胸部X線攝片:雙肺清晰,心影向兩側擴大。A超、B超均診為“心包積液”。試行心包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體85 ml,因較濃稠,未再多抽。給予一般支持、對癥和抗結核治療(利福平、鏈霉素、異煙肼常規量)。
入院診斷 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積液,性質待查。
第一次查房(入院第11天)
住院醫師 病人由基層醫院上送我院,目前病情仍較危重,特請上級醫師指導診療。
主治醫師 有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目前對病人的診斷是否已經明確,請大家先談談自己的看法。
實習醫師 病人為中年以上男性,突然起病,劇烈心前區疼痛,又出現心源性休克,在當地查白細胞計數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心電圖疑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條件所限,在基層醫院未能作酶學方面的檢查。盡管如此,病人有典型的臨床癥狀,我認為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是較為肯定的。至于心包積液,考慮可能是心肌梗死后綜合征,它出現在心肌梗死發生后近2周,即上送我院前后,符合本綜合征的特點。但是否有血性心包積液的情況,我沒有經驗。
住院醫師 該病人的臨床特點確如實習醫師所說,最初是應考慮急性心肌梗死。但我反復看了病人在當地醫院期間及我院的全部心電圖,覺得有很大的懷疑:①病程中未出現Q波;②T波與ST段無明顯的演變過程;③ST段的抬高發生在較多導聯。如將病人心包積液與最初起病聯系起來,很可能當時劇烈胸痛、心悸、血壓下降就是急性心臟壓塞的癥狀。由于當時病情危重,在當地醫院未能攝X線胸片或行超聲檢查,臨床上未注意到這方面的體征。如果這一判斷成立,則目前心包積液的原因試作如下分析。
感染性心包炎 首先,根據抽出心包積液的性質,可以排除化膿性心包炎。寄生蟲性心包炎主要由阿米巴及絲蟲引起。本例抽出的心包液從外觀性質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都不支持寄生蟲性心包炎。但為排除寄生蟲性心包積液,今后如再抽液時需繼續查找寄生蟲。結核性心包炎也應常規考慮。結核性心包積液多為大量,且呈血性,但病人起病突然,在此之前無發熱、疲乏等癥狀,又無肺結核及其他部位結核的證據,心包積液未找到結核桿菌(培養未報告結果),這些都不支持本病。
非感染性心包炎 風濕性心包炎不考慮,尿毒癥和黏液性水腫并發心包積液可排除,白血病性心包炎也缺乏根據。目前,我考慮較多的是特發性心包炎與腫瘤性心包炎。前者往往起病急驟,伴有劇烈的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臨床上有時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符合該病人起病情況,其心包積液多數為草黃色漿液性,也可為血性。但像本病人這樣的血樣心包積液,似少見。病人無上呼吸道感染史,病程中無發熱,這又不大支持。根據心包積液的性質應考慮腫瘤性心包炎,但腫瘤性心包炎一般發病徐緩,心前區疼痛較輕,身體狀態差。本病絕大多數為轉移癌,而病人至今還未發現有支氣管肺癌或其他部位癌癥的征象。
總之,診斷尚未明確。因兩者的發展過程及預后迥然不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盡快作出正確診斷。
主治醫師 病人平素健康,體格魁梧,稍胖。本次起病急驟,無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驅癥狀,以心前區劇痛為主訴,這確會使人想到急性心肌梗死。但我們切不可想當然。縱觀臨床上誤診病例,先入為主往往是造成誤診的重要原因。在我們作初步診斷后,頭腦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找出懷疑之處。盡管病人在當地醫院還有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白細胞計數偏高的表現,LDH等酶學方面未檢查,但翻閱病人的一系列心電圖,就可發現這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變化,多個導聯ST段抬高,正是急性心包炎的表現。我同意住院醫師的意見,病人最初癥狀可能是急性心包壓塞的征象。血壓下降亦是急性心包壓塞的一個表現,在當地經止痛、補充血容量后較快恢復,這不像心源性休克。以往,臨床上常將急性心肌梗死誤診為其他急診。近年,由于醫務人員對本癥注意力較集中,相反的情況又有發生。例如我科去年就有醫師分別將1例急性胃穿孔和1例肝癌自發性破裂的病例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這一動向應引起我們的警惕。
目前,病人突出的表現是心包積液,且其特點有:①明顯的血性;②起病急驟,無明顯誘因及前驅癥狀;③平素體格較好,無特殊病史可查。剛才住院醫師已作了初步分析。思路是正確的,我不再詳細逐一分析。從病人的發病情況看,應考慮非特異性心包炎。但本病沒有特異性的診斷依據,我們還得深入探求有否特異性的資料,如沒有,才考慮本病。為排除惡性心包積液,請住院醫師在下次作心包穿刺抽液時注意再送心包液查找癌細胞,并檢查癌胚抗原、LDH、染色體等。下周我們將請主任醫師會診,幫助我們解決臨床上的疑難問題。
第二次查房(入院第19天)
住院醫師 簡單匯報病情。我們已行第2次心包穿刺,共抽出250 ml心包積液,仍為血性,未找到癌細胞,癌胚抗原13 mg/L,LDH為530 U/L,血LDH為4.15 U/L。上次心包積液找結核桿菌及培養結果陰性。
主治醫師 上周我們已就病人的診斷問題進行討論,但至今還不甚明確,故請主任指導。
主任醫師 我已詢問病史和作了體格檢查,參閱了有關資料和你們上周討論的記錄。大家思路活躍,臨床上的許多問題都考慮到了。我同意你們的意見,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排除。目前,討論的焦點首先是確定心包積液的性質與病因。既然病人起病急驟,劇烈的心前區疼痛,且因此曾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我仍然會考慮到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因為極少其他原因的心包炎起病如此急驟,以及與心肌梗死相似的胸痛。其心包積液多數為草黃色漿液性,但有時也可為血性。單從病人心包積液的性質來看,似也未能完全排除本病。然而進一步分析,又覺得還有一些不支持之處。例如非特異性心包炎多發生于青壯年,該病人已近老年;病人起病前無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前驅癥狀;病程中無明顯發熱;突然休克和如此濃稠的血性心包液也非本病能完全解釋。因此,我想還得強迫我們去進一步尋求病因,病因確定了,才能為治療提供方向。各位醫師已談了許多,今天我只重點補充談談腫瘤性心包炎的問題。相對來說,腫瘤性心包炎臨床上比較少見,且多為繼發性,全身各部位的腫瘤都可轉移而來,但一般在男性以肺癌為多見,在女性則以乳腺癌為多見。原發性者多為間皮細胞瘤及肉瘤。該病人年齡較大,短期內出現大量心包液,呈濃稠的血性,未找到結核桿菌,經抗結核治療未見明顯效果。在常見的心包炎難以解釋的情況下,應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性,因而應積極尋找是否患肺癌或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最近國內有資料報道,腫瘤性心包炎已成為各種心包炎病因的首位,這一動向應引起大家注意。
進修醫師 主任和各位醫師的指導使我擴大了視野,開闊了思路。但病人心包積液中未找到癌細胞,抽液2次后癥狀有所減輕,一般狀態好;至今病人沒有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癥狀;X線胸部攝片也沒發現可疑的病灶,其他惡性腫瘤更無線索可尋。這些就難以理解了。
主任醫師 是的,這樣提出問題很好。目前本病例還未能確診,我們還得深入檢查和觀察。惡性心包積液的確診有賴于通過心包積液中檢出惡性腫瘤細胞。但1次檢查陰性未必完全說明問題。建議繼續心包穿刺抽液,且盡量抽盡,送作病理檢查。這對腫瘤性或其他心包炎的診斷和治療都有好處。體質差、消瘦明顯,這是我們對一般惡性腫瘤病人的印象,但并非都是如此。單純穿刺抽液對癌性心包積液也能緩解癥狀。至于在還沒有發現原發病灶或原發病癥狀之前先有轉移病灶的征象,這種情況是有的,因而極易導致臨床誤診。2年前我科就有1例病人因肺癌轉移而誤診為病毒性腦炎,當時病人無呼吸道癥狀,胸部X線攝片亦未發現病灶,1個月后偶然發現右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活檢證實為腺癌,再次攝胸X線片才發現肺門區有病灶。以心包壓塞為首發癥狀的肺癌國內亦見報道。既然有此先例,我們就不能因未發現原發征象而排除轉移癌的可能性。當然,話說回來,如為轉移性惡性心包積液,原發部位的癌瘤遲早是會暴露的。另外,我們還得考慮有否原發性心包腫瘤,盡管比較罕見。其中較多見的畸胎瘤、血管瘤等,心包內多應有腫物突出,B超無此發現,我們可再復查;心包間皮瘤亦還未完全排除。
總之,我們要細心觀察深入尋找病因診斷的線索和根據。我想,除了在抽心包積液時再次作細胞學檢查和復查上次的各個項目外,若還未明確,可于心包穿刺后注入空氣造影以顯示心臟外形和心包情況。另外,還可行X線支氣管斷層攝片。
第三次查房(入院第33天)
住院醫師 自上次討論后,我們又進行了3次心包穿刺抽液,外觀與以前相同,末2次心包積液都找到“腺癌細胞”,LDH 745 U/L,血LDH為326 U/L,血中癌胚抗原逐次升高,最后一次為85 μg/L,我們認為目前惡性腫瘤性心包炎的診斷已明確,故未行其他特殊檢查。病人近1周來時有咳嗽,多于晨起出現,咳時右胸背部輕微刺痛,僅有少許黏痰,無咯血,我們已注意到肺癌的可能性。
主任醫師 胸部X線片再復查了嗎?
主治醫師 昨天再攝胸郭X線片,見心影向雙側增大,心緣右下方有半圓形分葉狀塊影,邊緣較清。
主任醫師 根據臨床資料,目前基本可以確診,即原發性支氣管肺癌并心包轉移。病人先有心臟壓塞(心包填塞)的癥狀,1個多月后才出現肺部的征象。通過本例,我們應將心包壓塞作為首發表現的轉移性肺癌給予重視。病人以往健康,起病如此急驟的確為我們的診斷蒙上疑云,況且病人心包壓塞的癥狀先于原發癌的診斷,這就更易導致誤診,然而只要我們遵循正確的臨床思維,就不會偏離大方向。今后我們要提高警惕,不斷總結經驗。關于惡性腫瘤性心包炎的治療,一般為心包穿刺、心包切開和心包內注入抗癌藥物。但近年來,國內外也有報道單純的心包穿刺抽液治療能收到滿意的療效。至今本病人僅以心包穿刺抽液就緩解心包壓塞的癥狀,可能就是此道理。
考慮到病人目前心包積液未能完全吸收,且已出現原發癌的癥狀和X線征象,病人一般情況尚好,因此我認為可給予周身化療并于心包腔內注入化療藥物。根據心包液中找到腺癌細胞,原發的肺癌可能為腺癌,可選用MFO方案:絲裂霉素(自力霉素)4~6 mg,靜脈注射,1次/周,第1天;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500 mg,靜脈注射,3次/周,第2、4、6天;長春新堿1 mg,靜滴,1次/周,第4天。6周為1個療程。心包內注入的藥物可精簡些,用甲氨蝶呤10 mg或環磷酰胺100 mg+地塞米松5 mg即可。
最后診斷及預后
最后診斷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腺癌)并心包轉移。
預后 病人經周身化療及心包內注入化療藥物,心包積液明顯減少,起床步行無明顯氣促,但仍有咳嗽、咳少許黏液痰,胃納稍減退。化療7周后咳嗽加劇,胸痛明顯,常有氣促、心悸,出現陣發性心房撲動,X線胸片見明顯進展的肺部陰影。病情迅速惡化,終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篇4
英文名稱: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南通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通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8-2190
國內刊號:32-1498/C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篇5
英文名稱: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辦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2823
國內刊號:42-1382/U
郵發代號:38-14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9
期刊收錄: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6
英文名稱: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主管單位:遼寧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遼寧省沈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8-3812
國內刊號:21-1397/U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9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7
一、創新服務理念
為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公眾提供優質統計服務,是統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各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的神圣職責。但是目前統計服務還沒有完全到位,不能滿足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需求的狀況依然存在,統計服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統計服務發展的空間還很大。增強統計服務的超前性和利用效率,是提升統計服務水平的前提。要加強統計服務的超前性,使統計服務在滿足政府宏觀調控、制定政策與規劃需要的同時,注重服務企業發展,服務居民生活,多從社會各界的需要出發,超前謀劃,提前調研,拓寬統計服務的視野,增強針對性,提高利用效率。對此,我們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對《××統計月報》進行改擴版,從過去只反映工業指標數據到反映全市社會經濟的各主要經濟指標及縱向、橫向指標對比;在編印2007年《××統計年鑒》中,改變以往以經濟指標為主的體系,增加了社會事業、民生等相關指標體系及全省各縣市的主要經濟指標,內容更加全面,為研究××、宣傳××、滿足社會各界對統計信息的需求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積極為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作好統計服務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當前要統計提高服務水平,還必須盡快加強幾個薄弱環節:一是不斷提高統計人員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注重對國家和本地區發展規劃的學習,詳細了解全省及本地區未來發展的目標、方向和發展戰略。深刻領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把握黨和國家在全面小康建設的舉措,及時掌握年度全國及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緊緊圍繞本地區的發展目標和工作部署開展統計工作;二是加強社會民生統計工作。在做好經濟統計工作的同時,注重對社會發展、區域發展、產業發展,特別是關乎民生方面的統計工作。整合全社會信息資源,加強部門統計,更加全面系統深入搜集××社會經濟定量信息;三是加大對統計服務研究力度。應抽調精兵強將,組成更多調研小組,明確研究內容,積極開展各項調研,聘請有關專家參與研究,挖掘高質量的統計服務產品,提升統計服務的水平。
二、創新服務內容
統計服務要從當前迫切重要的需求入手,圍繞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開展統計服務,增強統計服務的針對性。一是加強統計監測分析。圍繞本地區發展戰略和區域功能定位,加大對經濟運行和發展狀況、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布局、信息化、城市化、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的宏觀監測分析;同時要布局規劃,開展企業運行、價格變動、專業市場、社情民意等微觀領域專題的監測和分析;二是完善關乎民生的統計工作,及時提供。當前,要加強價格統計、能源統計、服務業統計等,加強對居民收入和生活狀況的反映和分析;三是積極開展為本區域服務的各項統計調查。要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本級政府的要求,建立快速反應機制,開展專項調查,積極主動地完成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統計調查任務;四是加強普查和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的分析和研究。對于普查、專項調查及日常統計調查,要做好統計資料的開發利用,及時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分析報告,為本地區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翔實的統計信息和統計資料,反映我市實現科學發展的路徑和成果。
篇8
一、科學發展觀是實現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茖W發展的基本內涵立足于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境、生態等各方面的發展,又著眼于發展各要素之間的協調促進,銜接互動,既反映當前發展的要求,又反映未來發展的需要,而統計工作的內容和要求就是如何科學反映科學發展觀內涵各要素的變動規律??茖W發展觀作為統領一切社會實踐活動的理論思維,全面地回答了在經濟和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統計實踐的具體內容和發展目標,準確地破解了統計如何又好又快發展的難題,為現代統計的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特別是當統計工作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和彰顯其在社會和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就離不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將科學發展觀作為統計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思想更是開創新時期統計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理論保障,因此,基層統計建設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把統計工作實踐的內容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目標要求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并建立統計科學發展的制度體制和機制,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統計科學發展的全過程和推動統計事業進步的各環節。
二、當前推動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有利條件
1、各級黨委政府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和依賴程度不斷加強,是快速推進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
經過中國幾代統計人的不懈努力,反映統計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統計方法制度逐步確立,統計的信息產品與經濟社會的結構變化,增長方式轉變,人與環境的統一等的聯系程度更加緊密,更能從多角度多方位滿足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公眾對統計信息的需求,黨政領導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也隨之提高,統計發展的環境更加寬松和和諧,尤其是近幾年來各級黨政領導不斷深入當地統計機構調研視察,既是對統計工作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也給統計參與政府決策提供了重大機遇,同時也解決了統計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現實問題和困難。
2、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為推動基層統計的科學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條件。
統計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監測預警功能,是認識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是反映經濟社會動態變化的晴雨表和報警器;經濟和社會的深入持續發展也越來越需要統計提供強有力的監測、評價和服務能力;同時,統計的發展更需要經濟社會發展來支撐,統計內容的變化和工作方法的創新因循著經濟社會的變化和進步,經濟的騰飛又為統計發展提供了更多調查制度需求,豐富了統計調查的內涵;社會的進步為統計發展創造了寬松的人為環境和物質環境,提供了持續永久的發展動力。
3、統計事業新局面的不斷開拓為推動基層統計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隨著統計改革的不斷深化,統計內部的管理體制不斷健全,統計的創新理念不斷改進,統計的方法制度日趨完善。根據經濟發展和政府決策需求,建立起來的統計指標體系,使統計工作更具有科學性、系統性、適應性,更能有效地監控地方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新形勢下,黨政領導中心工作開展到哪里,統計預警監測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經濟形勢有什么變化,統計分析和統計報表就反映什么,社會公眾需要什么統計產品,統計工作就設計提供什么產品。統計工作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隨著統計教育和統計文化的發展,統計工作的內涵和發展空間不斷開拓,統計的科學發展日趨成熟。
4、社會各界對統計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是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客觀需求條件。
經濟越發展,社會越進步,居民生活水平越提高,社會各界對統計的客觀需求越強烈。要滿足社會各界對統計產品的不斷增強需求,就必須更好地發揮統計的職能,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行更全面、準確的分析與監測,對經濟和社會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及時剖析;要滿足社會各界對統計產品不斷增強的需求,就必須努力拓展統計的服務職能、強化統計的預警作用,推動統計工作沿著科學的發展軌道前進。
三、影響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制約因素
1、基層統計機構基礎薄弱,統計的職能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
從中國現行的統計體制和實際情況看,統計機構建設呈倒掛“金字塔”的特點十分明顯:上層統計機構設置健全、人員多力量相對較強,基層統計機構(市縣鄉鎮)尤其是鄉鎮統計機構設置單一、人員少力量相對較弱;目前,市級統計機構人員大都在80人左右,縣級政府統計機構人員大都在30人左右,而鄉級統計機構人員近2—3人,村級統計網絡則出現了嚴重的斷層。這樣的人員規模,既要完成國家、省局的統計調查任務,又要完成正常的業務報表和當地政府布置的統計調查任務,更要高質量地完成跨度大、時間長的大型普查,統計人員常常是超負荷運轉,可謂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種“上強下弱”是影響統計事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基層基礎工作也相對薄弱,統計隊伍不穩定、統計資料不完整、統計網絡不健全、統計服務不到位、統計制度不科學等問題較為突出。同時統計任務和統計力量不匹配的矛盾凸顯,周期性的統計普查和定期性的統計調查相互交織,任務重、范圍廣,基層統計站(所)條件簡陋、辦公經費短缺,統計人員兼職過多、待遇差、素質參差不齊、工作流動頻繁,基礎統計資料管理混亂、殘缺不全,基礎工作不扎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統計職能的有效發展。
2、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滯后,統計的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政府綜合統計管理體制實行的是“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管理模式,統計部門的人員編制、工作經費都由本級地方政府管理和撥付,同級政府對統計機構具有人、財、物權的絕對領導權,上級統計局對下級統計機構僅有業務指導權,這樣給統計政令的上下暢通增加了一定阻力,不但弱化了上級統計機構對下級統計機構的管理職能,同時也加劇了地方政府和統計主管部門在統計數據評估監測等意識領域的矛盾,特別是下算一級制度和地方行政絕對領導現實的矛盾沖突,使地方綜合統計部門上下都難做人;這種管理體制最大的弊端是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無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給統計數據質量的保證增加了難度,嚴重約束了統計工作的獨立自主性。其次政府綜合統計和部門統計之間的職責不清、關系不順、聯系不緊,政府綜合統計干了許多本應由部門統計干的事,但缺乏對部門統計強有力的管理和協調手段,導致數出多門、相互矛盾等現象,影響了統計數據的權威性。第三目前推行的國家調查與地方調查雙軌制管理模式,由于局隊之間職責交叉、權限不明、配合不力,使局隊在數據匯總、使用上的矛盾沖突時有發生,統計調查系統內部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雙方各自為政,重復調查,不僅導致了調查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影響了統計在社會和公眾中的形象。
3、現行的統計方法和指標體系與經濟和社會發展不適應,統計的服務質量難以有效提升。
現行統計指標體系基本上還是屬于物質生產統計指標體系,統計指標的內容、口徑、范圍、計算方法還不能完全反映包括一、二、三產業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統計方法制度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如環境資源、生態以及社會發展等方面活動,在統計上還沒有形成完整規范的指標體系。抽樣調查雖然在許多領域得到應用和推廣,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解決代表性以及數據分層使用的問題,還不能滿足目前各級政府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統計調查方法的雙軌制運行,加重了基層統計的負擔,使得統計工作越到基層,頭緒越多,任務越重,壓力越大。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統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和統計職能的充分發揮。指標體系不完備、數出多門、重復統計、統計調查對象負擔過重等現象依然存在。同樣,現行統計調查方法主要是由層層匯總、機械求全的全面統計報表制度組成。這是在國民經濟基本上處于單一的公有制和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所采用的一種調查方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和社會各方面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全面統計報表制度面臨嚴重挑戰,虛報、瞞報、拒報、遲報現象屢有發生。全面報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已經難以為繼。
4、統計調查網絡結構單一,兼容性能差,統計的工作效率難以明顯提高。
統計調查網絡是統計調查工作的終端,統計數據的生成都要通過成千上萬個終端進行搜集、整理最后匯總形成完整的數據庫。經過20多年的統計建設和發展,基層統計網絡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住戶,都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統計調查網絡體系,這些調查網絡體系的形成,為地方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調查網點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現有調查網點功能單一,工業調查點、服務業調查點、貿易業調查點、城市住戶點、農村住戶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點、農產量調查點等專業調查點同時交替設立,星羅棋布,且專點專用,互不干涉,調查點的兼容性能差,使調查員跑了東村跑西村,出了南村進北村;二是現有調查點由于受經費、被調查人員素質(記帳戶)等諸多方面的影響,調查點的配合程度差,調查質量不高;三是各種類型(級別)的調查點數量龐大,調查成本高,加大了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的負擔;四是調查點的設立缺乏系統性,重復調查,造成了統計資源的極大浪費,使本來人員緊張的統計系統更是舉步維艱、疲于應付。統計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受到嚴峻挑戰。
篇9
通過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和深入調研發現,一是我們的統計工作還不能滿足區委、區政府全面發展的實際需求,計劃經濟下的傳統的統計方法還不能完全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需求;二是統計隊伍的知識結構老化,統計人員的事業心、榮譽感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基層統計力量薄弱等都是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作了專題的研究,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以服務政府為主,向服務經濟、服務民生延伸,形成“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全體統計工作人員樹立起“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的理念。
一、服務政府決策是統計工作的首要職責
統計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決策工作全面展開,做到區委、區政府的經濟列車開到哪里,統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重點改進解決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把死的數字變成活的信息。統計分析是統計的最終產品,其價值量也最大,我們要透過數據看趨勢、看發展、看問題,把死的數據變成活的信息,通過加工,使數字發揮出它的內在價值。有針對性的擬一批調研課題,責成專人進行調研,撰寫出一批有價值、高質量的統計分析報告。為全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提供優質服務。
2、加強與周邊區縣的工作聯系。不定期的與周邊區縣進行溝通,了解掌握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與本區的發展狀況進行對比,及時的提供給區委、區政府,為領導決策提供第一時間信息。
3、改進統計制度?,F行的統計數據還不能全面滿足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的需求,我們借著實踐科學發展眼觀活動的東風,以科學發展為指導,根據我區統計工作的實際情況,站在改革創新的前列,改進統計方法制度,使統計數據能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我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滿足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的需求,為我區的又好又快發展做貢獻。
二、服務經濟建設是統計工作的中心任務
為促進我區經濟發展,我們統計部門不僅要像以往那樣關注量的增長,更要注重經濟結構、質量、趨勢、方向等方面的特征,不僅要關注過去,更重要研究現在怎樣、將來會怎樣變化,不僅要知道本區經濟情況如何,還要了解周邊地區相比的位置和差異。
三、服務民生是統計工作的基本落腳點
在扎實做好為區政府服務的同時,服務民生顯得尤為重要。樹立民生思想和為民意識,以實事求是、尊重民意為原則,強化統計服務民生工作,使統計信息多元化,做到社會公眾想要什么,我們統計就能反映什么,重點圍繞物價、住房、收入等群眾關心問題展開社情民意調查,及時、客觀、準確地捕捉民意,協助政府多為百姓謀利益。服務政府、經濟、民生“三位一體”的服務是我們今后統計服務的方向。
四、建設一支適應形勢需要的高素質統計人員隊伍
統計人員是統計工作基礎的基礎,統計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統計工作質量的好壞,做好“三位一體”服務,必須有一支高質量的統計隊伍作保障,所以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是統計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部分基層統計人員事業心、責任感不強,有一種干統計沒有出路的認識,在此新形勢下,我們要加強對統計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培養他們事業心、榮譽感,樹立起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的理念,行行出狀元,怎能說干統計沒有出路呢?什么事情都是干出來的,只要我們積極肯干,能利用我們統計的優勢為各級政府獻計獻策,爭取領導對我們統計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我們的統計人員、統計工作就會有長足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
區委提出“農民萬元增收計劃”以后,我們認真對全鄉200*年至200*年農村經濟收入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全鄉“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現將有關情況作一個簡要的匯報。
一、全鄉實施“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現實基礎和經濟基礎
200*年至200*年,區委政府加大城市建設的力度,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大,對我鄉農村經濟的帶動明顯加快。一是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對農副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帶動全鄉種植業、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全鄉種植業、養殖業的收入分別從2004年的13493萬元,到2004年的14705萬元,到200*年實現15567萬元,分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3.13%、52.58%、50.37%。200*年,第一產業比200*年增長了15.37%,但在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二是隨著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加大,在建工業項目增多,對全鄉建筑建材、運輸、商飲服務拉動明顯。全鄉二、三產業200*年實現收入11904萬元、13520萬元和1580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6.83%、47.42%、50.96%,平均增幅達15.91%,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中新的亮點。三是隨著城市用工增加,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力度加大,農村勞務經濟200*至20*年實現收入916萬元,2004年實收收入1389萬元,2006年實現收入1765萬元,200*年比20*增849萬元,增幅達92.69%,成為農民收入增加快速增長點。四是隨著城市經濟的拉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全鄉農民人均總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逐年增加,農民人均總收入200*實現了6210元,20*年實現6772元,2006年實現7398元,年均增長9.1%,農民人均純收入200*年實現3203元,20*年實現3467元,2006年實現3709元,年均增長7.6%。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們x作為城郊結合部,隨著區委政府城市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力度的加大,在圍繞城市服務、轉移農村勞動力方面,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日益增強,為今后農民萬元增收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發展農村經濟指明了方面,這是我匯報的第一方面內容。
二、我們實施“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主要打算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稗r民萬元增收計劃”從今年啟動,到2010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71億元,比2006年的3.09億元增1.62億元,年均遞增8.5%;農民年人均經濟總收入達10832元,比2006年的7398元增3434元,年均遞增9.28%;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5050元,比2006年的3709元,增1341元,年均遞增7.23%。
二是正視困難和差距,在“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組織實施過程中,我們經過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⑴圍繞珠江源大城市建設,在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參與城市建設方面存在差距;⑵資金短缺,投融資能力弱,勞動力就地轉移難度大;⑶為城市消費群眾提供優質農副產品方面仍有差距;⑷面臨土地資源約束與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
三是把握方法措施。在推進“農民萬元增收計劃”實施過程中,我們認為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1、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
當前,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區委政府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社會穩定的辦法和措施,發揮好政策的引導示范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主體意識和參與熱情,對于全面推進“農民萬元增收計劃”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只有加強學習,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嚴格執行土地保護政策,中小學生兩免一補政策,農村稅費改革政策,計劃生育獎優免補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的作用,帶頭落實區委政府關于開展農民萬元增收計劃的各項決定,把萬元增收計劃與“三村四化”相結合,與“平安創建”相結合,與當前開展的各項工作相結合,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2、發揮基礎設施的促進作用。
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著重突出五個方面的工作重點:一是加強水利建設,重點對農田水利、產業園區水利設施進行改造;二是加強道路建設,通過努力,力爭完成曲龍路、六、七號骨架和全鄉鄉村、村村和村內道路硬化、綠化,解決群眾行路難的問題;三是加強村莊建設。按照住房新型化的要求,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加大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力度,改善農民居住環境;四是實施生態鄉建設項目,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五是加大固定資產的投入,重點以x二期工程和x街非公經濟園區建設為主,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帶動平江街、鄉政府集鎮建設,創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
3、發揮園區項目的輻射作用。
圍繞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工作思路,我們將認真做好金江生態園的總體規劃,加快x街、x屯、x、x四個村委會的新村建設,全力推進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確保x二期工程順利實施,做好征地拆遷和新村安置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同時,加快諾特零部件制造廠、x區豆制品廠、x磚廠、罐裝氧氣廠廠房建設,盡快投入生產,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700余人。圍繞服務城市,我們在沾潦路沿線的大龍、雞街、新發等村委會,將突出建筑建材和高效生態觀光農業兩個重點,形成以x采石廠、x磚廠、x石材廠為主,帶動x磚廠建筑建材行業,以x莊、x山莊、x生態園為主的休閑旅游業,以x乳業公司,x奶牛公司、x鴨子孵化基地為主的養殖業,重點發展牛奶、鮮花、蔬菜、瓜果、水產品、肉、蛋等優質農副產品,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務。
4、發揮勞務經濟的推動作用。
在發展壯大勞務經濟方面,我們要緊緊圍繞城市發展帶來的廣闊就業空間,充分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城郊區位優勢,壯大勞務經濟,力爭2010年全鄉60%左右的農村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以“兩校進村”和“科技明白人”工程為契機,實施農民素質工程,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把理論培訓與現場操作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力爭2010年轉移勞動力20000人,實現收入6000萬元。同時,堅持做到“三培育”,一是培育龍頭企業和種養殖大戶,加快土地的合理流轉,促使土地和經營的適度集中,讓農村勞動力有地方轉移;二是培育協會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走“支部+協會+農戶”促進農民增收的路子;三是培育新型農民,依托陽光工程和農村科普教育活動,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5、發揮優勢產業的帶動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四穩五抓”為工作中心,鞏固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八姆€”即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穩定仔豬、生豬產量,穩定水生蔬菜和水果,穩定水產品生產?!拔遄ァ保皇亲ゼ仪蒺B殖。以x、x村委會為中心,加大專業養殖園區建設,大力發展肉雞、肉鴨、蛋雞生產,做到每個村委會每年發展1—2戶養殖數量在3—5千的養殖大戶。二是抓奶牛養殖。以x、x村委會為中心,堅持優質、高產、生態、安全、高效的發展方向,以三牛乳業和鴨子奶牛公司為基礎,引導廣大群眾種草養畜。到2010年,飼養奶牛2000頭以上,帶動農戶增收2000萬元。三是抓花卉種植。以x村委會為中心,以x科技示范園、x花卉基地為基礎,積極引進技術、新品種、擴大種植規模,到2010年達到1000畝,實現產值1000萬元。四是抓旱地蔬菜種植。以x、x村委會為中心,堅持無公害、綠色、安全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旱地蔬菜,新增5500畝蔬菜種植面積。五是抓休閑旅游。依托朗目山獨特的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保護、開發x風景區,積極開發農家樂項目,重點推進x、x莊、水產站養殖基地、農業局水產養殖基地、x、x生態園、x生態旅游城的發展,提升觀光、旅游、垂釣、休閑的檔次。
6、發揮組織領導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