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對聯范文
時間:2023-04-09 19:4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對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即藏頭聯,雖不現“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
大家熟悉的對聯還有:
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圓。
這三副對子皆寫得清新可讀。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這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金圣嘆作的對聯。相傳,金圣嘆到金山寺閑游,寺宇長老出對子難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后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歷史上稱為“生題死對”。
與此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一群書生,在中秋節歡聚一堂,飲酒賞月,其中一個秀才出上句,讓大家對下聯。結果無人對上。到了除夕夜,這群書生又相聚飲酒守歲,還是那位秀才對出了下聯。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對,被稱作“中秋出句年尾對”。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時候,老師出上句,他對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時也用來指“中秋”與“冬至”相對。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地月缺”指人不團圓。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為是絕對,后來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可謂天衣無縫。
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對曰:
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
東林寺也有一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星。意境甚為遼闊高遠。
賞月佳處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處有一對聯: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篇2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注: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二)上海豫園得月樓聯:
樓高但任云飛過
池小能將月送來
注:聯中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通過對聯的欣賞示人以哲理。
(三)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
滿地花陰風弄影
一亭山色月窺人
注:全聯對仗既工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最能傳神。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聯: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
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
注:此聯典雅明麗,富于想象力。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風送幽香郁郁畹華梅蘭芳
中秋詩選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篇3
【中秋節搞笑的對聯】
上聯: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下聯:十五驅鬼,大人怕,小人樂。
上聯:占得清秋一半好;
下聯:包子饅頭吃個飽 。
上聯:玉蟾清冷鄉思起;
下聯:多整幾杯搞基去。
上聯:今夜羈人獨向隅;
下聯:除去炒飯不蓋澆。
上聯:樓高百尺思摘月;
下聯:我誘紅杏出墻來。
上聯:獨立寒秋,望斷天涯尋雁影;
下聯:光景太慢,歇斯底里等包裹。
上聯:榕江兩岸無邊風月催人醉;
下聯:濱江路上好多交警抓酒駕。
酒如錢,因斟乃見;
下聯:餅似月,遇食則虧。
上聯:皓月一盤耳;
下聯:紅星二鍋頭。
上聯:踏梯望月;
下聯:坐井觀天。
上聯:時逢佳節玉盤轉;
下聯:人遇故知瓊汁流。
上聯:幾處笙歌留朗月;
下聯:獨家小酌待基友。
上聯:一江一月一思念;
下聯:兩山兩人兩相知。
上聯:無錢無糧中秋一到便可飲風吃月;
下聯:有情有意年關一過就可娶妻納妾。
上聯:美酒佳人伴身側,春風自得意;
下聯:夜市千燈映皎月,人月倆團圓。
上聯: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賞好月,賞月好;
下聯:小屋活動時,日日歡,作美文,作文美。
上聯:佳節美酒佳,酒酒香,把歡酒,把酒歡;
下聯: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時候,老師出上句,他對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時也用來指"中秋"與"冬至"相對。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地月缺"指人不團圓。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為是絕對,后來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可謂天衣無縫。
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對曰:
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
東林寺也有一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星。意境甚為遼闊高遠。
賞月佳處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處有一對聯: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篇4
【中秋節賞月的對聯】
月夕;
霜容。
獻鏡;
飲羹。
巫山絲竹;
翰苑金蓮。
明月映天;
甘露被宇。
袁宏法渚;
庾亮登樓。
一天秋似水;
滿地月如霜。
二儀含皎潔;
四海盡澄清。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家明。
天上一輪月;
人間萬里明。
中天一輪滿;
秋野萬里香。
白人隨鶴舞;
明月逐人歸。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塵中人自老;
天際月常明。
塵中人自老;
天際月常圓。
冰壺含雪魄;
銀漢漾金輝。
冰壺含雪魄;
銀漢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續萬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綠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無。
薄帷鑒明月;
高情屬云天。
明月本無價;
高山皆有情。
皓月無幽意;
清風有激情。
泛渚懷袁子;
登樓學庾公。
清光同會合;
秋色正平分。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國強家富人壽;
花好月圓年豐。
一曲霓裳傳玉笛;
四圍云錦擁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輝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玉鏡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輝增。
幾處笙歌留朗月;
萬家簫管樂中秋。
三五良宵開玉宇;
大千世界涌冰輪。
三五良宵澄銀漢;
大千世界光玉輪。
天上則瓊樓玉宇;
人間亦貝闕珠宮。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樂團圓。
玉輪光滿大千界;
銀漢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
月臨天宇玉乾坤。
月靜池塘桐葉影;
風搖庭幕桂花香。
月滿一輪輝宇宙;
花香千里到門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來明月十分圓。
占得清秋一半好;
應推明月十分圓。
葉脫疏桐秋正半;
花開叢掛樹齊香。
金雞啼明天破曉;
嫦娥起舞月高懸。
魚戲平湖穿遠岫;
雁鳴秋月寫長天。
叫月杜鵑喉舌冷;
宿花蝴蝶夢魂香。
明月清風景物秀;
神州春*畫圖新。
輪影漸移花樹下;
鏡光如掛玉樓頭。
笙歌曲中千家月;
紅藕香里萬顆珠。
喜得天開清曠域;
宛然人在廣寒宮。
霓裳舞起終宵朗;
玉女歌揚徹夜輝。
爆竹聲中千家月;
紅藕香里萬顆珠。
桂子自金蟾而細落;
濤聲逐白馬以齊來。
中天一輪滿,
秋野萬里香。
人逢喜事尤其樂,
月到中秋分外明。
幾處笙歌留朗月,
萬家蕭管樂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圓。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虎踞迎風爽,
溪流印月清。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云萬里星。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樓高但任云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
篇5
【經典的中秋節對聯匯總】
塵中人自老;天際月常明。
塵中人自老;天際月常圓。
冰壺含雪魄;銀漢漾金輝。
冰壺含雪魄;銀漢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水續萬古流。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無。
薄帷鑒明月;高情屬云天。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情。
皓月無幽意;清風有激情。
泛渚懷袁子;登樓學庾公。
清光同會合;秋色正平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二儀含皎潔;四海盡澄清。
天上一輪滿;人間萬家明。
天上一輪月;人間萬里明。
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
白人隨鶴舞;明月逐人歸。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國強家富人壽;花好月圓年豐。
一曲霓裳傳玉笛;四圍云錦擁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輝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玉鏡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輝增。
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簫管樂中秋。
三五良宵開玉宇;大千世界涌冰輪。
三五良宵澄銀漢;大千世界光玉輪。
天上則瓊樓玉宇;人間亦貝闕珠宮。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樂團圓。
玉輪光滿大千界;銀漢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月臨天宇玉乾坤。
月靜池塘桐葉影;風搖庭幕桂花香。
月滿一輪輝宇宙;花香千里到門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算來明月十分圓。
占得清秋一半好;應推明月十分圓。
葉脫疏桐秋正半;花開叢掛樹齊香。
金雞啼明天破曉;嫦娥起舞月高懸。
魚戲平湖穿遠岫;雁鳴秋月寫長天。
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
明月清風景物秀;神州春*畫圖新。
笙歌曲中千家月;紅藕香里萬顆珠。
喜得天開清曠域;宛然人在廣寒宮。
霓裳舞起終宵朗;玉女歌揚徹夜輝。
爆竹聲中千家月;紅藕香里萬顆珠。
三五良宵,秋澄銀漢;大千世界,光滿玉輪。
桂花開時,香云成海;月輪高處,廣寒有宮。
袞冕羽衣,上方奏曲;瓊樓玉宇,高處生寒。
桂子自金蟾而細落;濤聲逐白馬以齊來。
庾亮登樓,平分秋色;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輪影漸移花樹下;鏡光如掛玉樓頭。
銀漢流光,水天一色;金商應律,風月雙清。
瓊宇高寒,捧出一輪月影;冰壺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仙偶幸逢,明月妝成銀世界;靈胥未泯,濤聲逐白馬齊來。
輝映終宵,明月妝成銀世界;香波滿斗,瑞煙籠罩碧琉璃。
佳節倍思親,盼望和談成一統;明月爭送輝,實現合作共升平
共賞圓月,不忘骨肉父老;喜迎中秋,懷念臺灣同胞。
巫山絲竹;翰苑金蓮。
明月映天;甘露被宇。
篇6
上聯:一聊相識,再聊相知,相見更嘆恨晚,紅線巧牽姻緣
下聯:千里共月,萬里共網,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上聯:滿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鄉
下聯:半樽酒入腸,愁漫天,珍珠淚無語
上聯:千重遠山萬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聯: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輪明月兩地心
上聯:碧海青天,嫦娥應悔偷靈藥
下聯:一身虎膽,后羿無懼射九日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
上聯: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下聯: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上海豫園得月樓聯:
上聯:樓高但任云飛過
下聯:池小能將月送來
注: 聯中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通過對聯的欣賞示人以哲理。
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
上聯:滿地花陰風弄影
下聯:一亭山色月窺人
杭州西湖水月亭聯:
上聯:水憑冷暖 溪間休尋何處來源 詠曲駐斜暉 湖邊風景隨人可
下聯:月自圓缺 亭畔莫問當年初照 舉杯邀今夕 天上嫦娥認我不
上聯:中秋賞月 天月圓 地月缺
下聯:游子思鄉 他鄉苦 本鄉甜
上聯:天上月圓 人間月半 月月月圓逢月半
下聯:今宵年尾 明日年頭 年年年尾接年頭
上聯: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
下聯:三秋八月 中秋八月之中
上聯:月照紗窗 個個孔明諸葛亮
下聯:風送幽香 郁郁畹華梅蘭芳
上聯:往事難回首,回首斷腸回
下聯:明朝奔圓月,圓月中秋圓
上聯: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瓏
下聯:九九重陽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上聯:美酒佳人伴身側,春風自得意
下聯:夜市千燈映皎月,人月倆團圓
上聯:巫山絲竹
下聯:翰苑金蓮
上聯:明月映天
下聯:甘露被宇
上聯:袁宏法渚
下聯:庾亮登樓
上聯:一天秋似水
下聯:滿地月如霜
上聯:二儀含皎潔
下聯:四海盡澄清
上聯:天上一輪滿
下聯:人間萬家明
上聯:天上一輪月
下聯:人間萬里明
上聯:中天一輪滿
下聯:秋野萬里香
上聯:白人隨鶴舞
下聯:明月逐人歸
上聯:半夜二更半
下聯:中秋八月中
上聯:塵中人自老
下聯:天際月常明
上聯:冰壺含雪魄
下聯:銀漢漾金輝
上聯:亭空千霜月
下聯:水續萬古流
上聯:春秋多佳日
下聯:山水有清音
上聯:綠窗明月在
下聯:青史古人無
上聯:薄帷鑒明月
下聯:高情屬云天
上聯:明月本無價
下聯:高山皆有情
上聯:皓月無幽意
下聯:清風有激情
上聯:泛渚懷袁子
下聯:登樓學庾公
上聯:清光同會合
下聯:秋色正平分
上聯:露從今夜白
下聯:月是故鄉明
上聯:國強家富人壽
下聯:花好月圓年豐
上聯:一曲霓裳傳玉笛
下聯:四圍云錦擁金徽
上聯:一逢喜事精神爽
下聯:月到中秋光輝增
上聯:人逢喜事精神爽
下聯:月到中秋玉鏡明
上聯:幾處笙歌留朗月
下聯:萬家簫管樂中秋
上聯:寂寞空守寡
下聯:淚海匯湘江
上聯:桃臉緋紅如客醉
下聯:人面雪白似凝脂()
上聯:中秋猜謎覓知音 謎謎皆有因
下聯:眾客作對來助興 對對頗用心
上聯:春風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聯:紅梅白蘭綠竹黃菊,滿庭芬芳,樣樣可作畫題
上聯:滿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鄉
下聯:半樽酒入腸,愁漫天,珍珠淚無語
篇7
【經典的中秋節趣味對聯】
袁宏泛渚;
庾亮登樓。
上下聯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說新語》。上聯故事出自此書的《文學》篇。袁宏少時貧困,為人江上運租。某秋夜清風朗月,鎮西將軍謝尚坐船過江,聽聞江渚客船之上有誦詩聲,覺其詩情優文美,又非前人舊作,贊嘆不已。遣人詢問,知為袁宏詠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揚。下聯故事出自前書之《容止》篇。庾亮鎮守武昌,某秋夜氣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樓詠詩。不久,庾氏飛屐而來。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或則因月夜吟詩而名聞于世,或則人雖暮年而登樓秋詠之興致不減,秋夜賞月吟詩看來確實是一件賞心樂事。
中天一輪滿;
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即藏頭聯。上聯首字“中”,下聯首字“秋”,點明時節。聯中雖不現“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中秋聯頗多以“月”為題材者。如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其處對聯曰: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虎”“溪”二字指明地點。
一天秋似水;
滿地月如霜。
此聯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見,意境清幽,使人氣定神閑。從形式上講,簡潔凝練,對仗工整,屬小類工對。
二儀含皎潔;
四海盡澄清。
二儀,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潔,端在于月光之皎潔。四海之所以澄清,緣于月光如水。此聯的妙處在于其含蓄,未嘗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儀”對“四海”,“皎潔”對“澄清”,頗為工整。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家明。
同為詠月,遣詞不同,意境遂異,有此“明”字,心胸便起暢亮之感。若套用佛家“體”、“用”二字,上聯為“體”,僅指名為圓月;下聯則為“用”,月之光滿玉宇,灼然可見。流水對寫到此境界上,著實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聯為明末清初文學家金圣嘆所撰。據傳,金圣嘆到金山寺閑游,寺宇長老出對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后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史稱“生題死對”。上聯兩用“半”,下聯以“中”對之,又有“二”、“八”之對,十字之中六者為數,且皆合于情理。若無才情者,難以成此對聯。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聯為陶淵明《移居二首》的詩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下聯為左思《招隱詩》的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聯,工穩妥貼;處士情懷,悠然可見。
綠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無。
李白《把酒問月》詩有句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來明月猶在,古人已逝,今之視昔,正如后之視今,怎能不唏噓感慨!此聯意境正如李白詩,不同者在于,白詩豪情奔放,此聯簡約含蓄。然感嘆明月長存、人生苦短的意緒,并無二致。從形式上講,“青史”對“綠窗”,“在”對“無”,工穩且靈活,平仄上也無問題,乃佳對。
泛渚懷袁子;
登樓學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跡前已言之。正如重陽節聯中屢用陶淵明與孟嘉,中秋節對聯中也用袁宏與庾亮之事,以顯得更具人文氣息。不過相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陽,其重要性要略遜一籌。
清光同會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則指政治清明,所以說“同會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說“秋色正平分”。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此聯為杜甫五律《月夜憶舍弟》詩句。白露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為農歷八月節。杜甫化節氣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為家人團聚之時,故睹月思鄉之念頗重。是以杜甫此句借為中秋聯,分外合適。
月靜池塘桐葉影;
風搖庭幕桂花香。
上聯中池塘月靜,實為靜;桐葉落而影動,是為動。下聯風吹簾幕,實為動;桂花飄香,則從視覺轉而為嗅覺。此聯對辭工穩,靜中有動,意境優美,幽而不傷。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來明月十分圓。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稱為三秋之半。上聯據此“望文生義”,以為所謂“中秋”者,即是說此日擁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聯“明月十分圓”前貫“算來”二字,將人仰頭仔細察看月亮的行為,還有頗為奧妙的心緒,全寫了出來。富于才情,于此可見。此聯頗為流行。與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也都寫得清新可讀。
葉脫疏桐秋正半;
花開叢桂樹齊香。
落者自落,開者自開,物有常則,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上聯為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名句,有人以為是絕對,后來宋代詩人石延年(曼卿)對以下聯,可謂天衣無縫。釋道皆以為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為其有“情”,至如無情之物,自不會衰老,是以李賀所撰之句,深于理義,欲對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對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為“月”乃有情之物,若無情必無或圓或缺之態。對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
樓高但任云飛過;
池小能將月送來。
這是上海豫園得月樓聯。此聯蘊含哲理:“樓”雖“高”,猶有飛過之物;“池”雖“小”,卻能送來美景。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
滿地花陰風弄影;
一亭山色月窺人。
這是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風”“月”之對,“滿地”與“一亭”之對,“花陰”與“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穩。 “弄”與“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韻味無窮。宋人張先,人稱“張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顯得原本無情之物活潑不已。下聯“窺”字,將月色形容成羞澀少女,分外可愛。
魚戲平湖穿遠岫;
雁鳴秋月寫長天。
此聯暗用比喻,譯釋如下:湖映遠山,魚戲其中,似在山中穿梭; 秋至雁飛,鳴聲入耳,舉頭觀之,雁群排序屢變,似作書于長天之上。語詞優美,設喻巧妙,視野開闊,皆此聯之長處。
叫月杜鵑喉舌冷;
宿花蝴蝶夢魂香。
上聯意境凄迷,幾近殘厲,正與秦少游名句“杜鵑聲里夕陽暮”同。下聯著色稍變,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對工穩,用辭美贍,然而意境終究顯得幽冷,令人心魂悵然。
輪影漸移花樹下;
篇8
【中秋節經典對聯】
明月映天;
甘露被宇。
袁宏法渚;
庾亮登樓。
一天秋似水;
滿地月如霜。
二儀含皎潔;
四海盡澄清。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家明。
天上一輪月;
人間萬里明。
中天一輪滿;
秋野萬里香。
白人隨鶴舞;
明月逐人歸。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塵中人自老;
天際月常明。
塵中人自老;
天際月常圓。
冰壺含雪魄;
銀漢漾金輝。
冰壺含雪魄;
銀漢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續萬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綠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無。
薄帷鑒明月;
高情屬云天。
明月本無價;
高山皆有情。
皓月無幽意;
清風有激情。
泛渚懷袁子;
登樓學庾公。
清光同會合;
秋色正平分。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國強家富人壽;
花好月圓年豐。
上聯:一天秋似水
下聯:滿地月如霜
上聯:二儀含皎潔
下聯:四海盡澄清
上聯:天上一輪滿
下聯:人間萬家明
上聯:天上一輪月
下聯:人間萬里明
上聯:中天一輪滿
下聯:秋野萬里香
上聯:白人隨鶴舞
下聯:明月逐人歸
上聯:半夜二更半
下聯:中秋八月中
上聯:塵中人自老
下聯:天際月常明
上聯:天際月常圓
下聯:冰壺含雪魄
上聯:銀漢漾金輝
下聯:銀漢漾金波
上聯:亭空千霜月
下聯:水續萬古流
上聯:春秋多佳日
下聯:山水有清音
上聯:綠窗明月在
下聯:青史古人無
上聯:薄帷鑒明月
下聯:高情屬云天
上聯:明月本無價
下聯:高山皆有情
上聯:皓月無幽意
下聯:清風有激情
上聯:泛渚懷袁子
下聯:登樓學庾公
上聯:清光同會合
下聯:秋色正平分
篇9
關鍵詞:足球比賽;對抗特征;對抗訓練
足球比賽是兩組隊員之間的對抗,因此足球比賽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對抗激烈。只有準確掌握比賽技能,才有可能在雙方進行激烈對抗的情況下,發揮出較高的水平并最終取得整場比賽的勝利。國內足球運動員由于實踐力不強導致在比賽中的對抗能力低,難以取得比賽的勝利。因此,如何通過實際的對抗訓練來提高運動員的對抗力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足球比賽中的對抗特征
1.對抗具有綜合性
足球比賽是通過運動員的腳控制球,頭、胸等部位觸球(守門員可以在門框內以手觸球)的兩個隊伍在同一個場地里進行的攻守型的體育運動項目。這需要多名成員之間相互配合,還要求成員具有最佳的身體、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發揮,各個因素之間相互關聯,缺一不可,因此,在安排隊員的對抗訓練時也要從各個方面全面考慮,要分情況解決具體問題,還要把握各個方面之間的內在聯系,互相協調。
2.對抗具有協同性
足球比賽是在固定的場地范圍內,以單個人為基礎的群體對抗運動,隨著現代足球理念的發展,足球比賽中對于團隊合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這要求全隊人員具有極高的協同性。所以,在足球對抗訓練中,不僅要對個人進行訓練,還要安排組合訓練、整體訓練,培養運動員的全局意識,在比賽過程中與隊友密切合作以提高整體對抗能力。
3.對抗具有激烈性
足球比賽以爭奪控球權開局,在比賽過程中會發生很多的身體接觸和對抗,而且會為了奪球、進球產生身體和戰術上的對抗,當出現罰球情況時,對抗更為激烈,這都決定了足球比賽中的對抗具有激烈性。因此在對抗訓練中要逐漸加大強度,讓運動員適應比賽中的對抗強度。
4.對抗具有隨機性
足球比賽時隨時會發生不同的情況,這就要求運動員要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隨機應變,對技巧和戰術靈活運用。因此,在對抗訓練中要培養運動員對技巧戰術的合理運用,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
二、足球比賽中的對抗形式
1.強對抗與次強對抗
從攻守雙方干擾的程度和抗干擾的程度來看,強對抗是指在兩米以內的攻守雙方之間,防守者對控球者造成直接威脅,可以搶奪進攻者的球或者打斷其進攻。次強對抗則指在兩米以外的攻守雙方之間,防守者對于進攻者的威脅要通過步伐調整和正確選位才能實現。足球比賽之間對抗的激烈主要來自于強對抗,作為進攻者要直接面對進攻性強的防守威脅,而防守者要努力搶球或者打斷對方進攻,雙方之間的對抗性非常強。
2.有球對抗與無球對抗
從比賽中運動員的運動方式來看,場上雙方的對抗形式分為有球對抗和無球對抗。有球對抗是比賽雙方勝敗的關鍵,運動員之間盯球、搶球、控球以及射門、守門等,都屬于有球對抗。無球對抗既包括沒有控球的隊員為控球隊員創造進攻環境,也包括防守控球隊員并破壞其進攻。
三、對抗訓練的關鍵點
1.針對性強,注意培養觀察判斷能力
運動員要正確實施戰術就必須要對場上的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對抗訓練中,要具有針對性,訓練要結合運動員本身的能力和特點,進行專項的對抗練習,要循序漸進,針對要求選擇適宜的練習形式。例如,守門員要著重進行防守接球的訓練。
2.模擬對抗,注意培養技術的合理運用
足球比賽中沒有規定的方式,這要求運動員依據場上的情況做出最佳判斷,準確運用自身的技術,攻守之間技術動作要切換靈活,因此,在進行對抗訓練時要對足球比賽進行模擬,對于比賽中攻守之間的角色切換和技術動作切換進行培訓。例如,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采取一對一的攻守雙方對抗,或者分組進行對抗。
3.注意輸贏,加強心理素質培訓
足球比賽激烈對抗是因為雙方都想取得比賽的勝利,因此,在對抗訓練中,不僅要注意對運動員個人能力以及整體協同性的培訓,還要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進行培訓,避免運動員在對抗訓練中對勝負不關注、沒有心理壓力,在正式比賽中因為輸贏導致緊張,難以發揮出正常的技術水平。例如,在訓練過程中,可以反復強調每次訓練都是真正的比賽,強調集體榮譽,對分組對抗設定獎勵制度。
足球的對抗性訓練對于足球運動員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培養運動員在比賽中合理選擇技術、戰術并準確運用,提高運動員在場上的時空感以加強整體對抗能力。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對抗性訓練,讓運動員大幅提升自身能力以及團隊整體能力,在比賽中對抗性強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協調合作,準確運用技術、戰術,最終取得整場比賽的勝利。
參考文獻:
[1]梁立濱.關于足球運動員在對抗中作戰能力的探討[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0(01).
[2]吳偉.論足球比賽中的防守與進攻戰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7).
篇10
一、根據中學生籃球的特點,做好有針對性的訓練
1. 做好準備練習
中學生富有朝氣,活潑好動,模仿性較強,特別是籃球隊的學生對籃球有極大的興趣,容易忽視訓練前的準備練習,以致投入到動作的模仿或練習中造成意外的傷害。所以每次訓練之前,應有十五分鐘左右的籃球的基本練習,主要是使隊員進入訓練的動態,并使一切運動器官和肌肉都協調靈活起來。基本練習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絕不可為了練習而練習。在練習時教練與隊員的雙方的精神和注意力應當非常集中力求練習達到目的。如果某些戰術組合,也能達到基本練習的要求,那么也可以用這些技術組合來代替基本練習。
2. 做好基礎訓練
籃球基本功是學生籃球水平發展的前提。籃球是一項集體的運動項目,各個隊員擔負同等重要的作用。每個位置要有聯系,要有協調,要有攻防的側重點,對隊員運球、傳接球、投籃等技術要求都比較高。在集體中,團體的配合方面,在默契的要求上極為突出。而這些配合要求經過一定的訓練才能獲得。默契配合的前提是要訓練各成員的基本功的敏捷性、準確性、靈活性和集體適應能力。各隊員在熟練地掌握這些技能后,才是一支頑強、配合默契、執行力極強的球隊。抓好籃球隊員基本技術要求是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動作技術,并知道學習方法、動作要領并通過訓練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
3. 訓練要有計劃
籃球的訓練工作是一種變化多端而又復雜細致的工作,對籃球認識的深淺,技術能力的強弱,所接觸客觀條件的好壞,人力組織的平衡等情況。教練訓練時必須對不同的人、時、地、對象、條件、要求等,并給以不同的對待。隊員個人的能力可能很強,其水平與力量也可能非常強,但對一個籃球集體來說,這可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因此,訓練工作必須針對客觀情況、具體對象來制訂合理的計劃。這樣才有利于工作的進行。除了有計劃地選才和深入熟悉隊員技術外,教練也必須對訓練的內容和步驟事先擬出每次訓練的計劃,明確每次訓練的內容和完成的任務。考慮得越具體越仔細就越好。例如,訓練哪些新動作,溫習哪些已經練過的技術,對每個技術達到的要求,熟練程度如何,對每個要訓練技術的時間安排;在每個技術之間的銜接部分,必須先練習簡單的再到復雜的技術;對動作技術可能出現的問題,臨場盡量能夠得到修正,就像上一堂課的設計那么完整。當隊員技術有了一個完整的基本概念后,就應將技術中的速度、準度、配合等融合到訓練的要求中。對復雜的技術應當分段進行,在每段、每個區域練習好以后,應當與前面的部分銜接起來練習,然后再繼續練習下面的內容。例如,在學習區域防守的時候,必須明確每個區域的位置、任務以及其他位置的聯系。
4. 把握比賽的節奏
在中學生的籃球比賽中,通常由于實力、比分過于接近,一些隊員在把握節奏上過快,導致場面比較混亂。所以在勢均力敵的比賽中,速度的變化對比賽節奏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好節奏就占居比賽的主動。但是追求速度不能過于盲目,應該控制在不影響動作的前提下,在關鍵球中,戰術比較執行模糊的時候,要有意思地減慢速度,讓隊員有比較好的視野來組織、調整隊友的跑位,同時隊員之間要有更好地交流,確定攻防的重點。在正常的情況下,隨著不同風格的對手,在速度的選擇程度上就不同,一般個子小的隊伍碰到個子高大的隊伍就采用加速,但是情緒上得適當放松,操之過急,就會打亂整隊的戰術的完整性。所以提高隊員的運用技術的臨場組織能力,在訓練中突出訓練隊員場上的觀察力準確地判斷能力及運用技術組合的應變能力,把握速度和戰術的完美結合。例如,在前場形成多打少的情況下,運球隊員主動貼近防守人員吸引防守后再傳球,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5. 提高學生的籃球配合意識
在中學的籃球比賽中,如何做好組合技術的訓練,配合在默契的要求上極為突出。組合訓練有個人、兩人和多人的配合練習,同時注重學生運用技術的合理性和準確性的能力的培養,而這些配合要求經過一定的訓練才能獲得。各隊員只有在熟練地掌握這些技術后,隊員的實力與教練的戰術意圖才能夠相互結合。同時戰術的要求也必須根據各種對手來決定,所以不管哪一種訓練配合戰術,更加重要的是根據不同的實力對手體現出有針對、有層次的戰術配合。隊員對戰術的理解源于平時的訓練、比賽的感受和積累。在攻防轉換中的對抗訓練,在隨著球隊的成熟,這時隊員對比賽有一定的理解。根據各自的位置,隊員對戰術的理解表現在比賽中雙方在集體、個人智力、心理、戰術、身體素質等在攻防轉換中體現出來的技術、戰術素養。例如,成熟的組織后衛在比賽的時候,不用經過大多時間就能夠形成戰術配合的意識。這是因為他具有成熟的戰術體系,但在形成成熟的技戰術體系前,必須對隊伍的戰術訓練進行千百遍地練習和比賽,或者對動作技術、視頻進行詳細的分析。
二、建立一個積極進取、和諧團隊
1. 關注能力比較差得隊員
在中學的籃球比賽中,教練員普遍存在一些誤區,就是過分地關注主要得分的學生,所有的戰術都圍繞著某個隊員來展開,較少顧及角色隊員,在主攻隊員受到限制的情況造成戰術上得被動。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做到:(1)要求角色球員擺正自我定位并端正他們的訓練的態度,教練要強調在比賽中每個隊員的作用都是均等的,每個隊員都是不可或缺的。(2)多關注他們的訓練情況,多關注他們理解動作技術、戰術的情況,積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給予相應的訓練要求和壓力。積極創造機會讓他們表現,訓練多了,掌握了一定的經驗,自信地完成戰術就能很好地融入到球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