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3:19: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雁塔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雁塔作文

篇1

大雁塔廣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噴泉,有像彩虹的噴泉,有像花炮的噴泉,有的小噴泉突然蹦出來像小蘑菇一樣嚇人一跳。有的噴泉像豆子一樣,突然從豆莢媽媽的懷抱里蹦出來,一個個調皮地跳到人們身上,人們高興地歡呼雀躍。有的噴泉像麻花一樣扭來扭去,好像在悅耳的音樂中翩翩起舞。有的噴泉像蒲公英一樣飛來飛去,像一個個快樂的音符。

西安市新城區公園北路昆侖小學二年級∶崔陶然

指導老師:薛艷

作文 zuowenku.net

篇2

在陜西省西安有兩座世界聞名的塔,分別為大雁塔和小雁塔.

今天,爸爸帶我去坐公交車去大雁塔.大雁塔不但雄偉而且很壯觀.大雁塔從建起到現在大約有六百多年了.經過這么多年的風吹雨打大雁塔還是安然無恙的站在那里.

剛進門,門上蓼科的龍鳳吸引住了我.走進大門四面八方的房子面對面的爭者叫我去看它們里天的稀世珍寶.我一個挨一個的去看了看.

前面就是大雁塔我走進塔,前面有一臺電視掛在上面,播放大雁塔建于什么朝代,公元幾幾年.走到第二層有兩個大腳印腳印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好像佛經.第三層,有個舍利子樣子好似一個小人在那念佛經.具解說版上寫著這舍利是唐三藏骨灰化成制成的.

光陰私箭,日月如梭,我參觀大雁塔至今有一年多了,大雁塔不只還好不好.我懷疑它還好嗎?有沒有掉瓦片什么的或者掉別的……

篇3

名勝古跡作文篇【1】

保國寺距寧波市區有七八公里,離我外婆家只有四五百米。保國寺風景優美,建筑雄偉獨特。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

一天我來到保國寺山腳下,只見保國寺四周群山環繞。山上樹木郁郁蒼蒼。特別是桂樹滿山,每當桂花盛開的時候,整個村子都沉靜在濃濃的清香之中。山中到處可見簾簾瀑布,到處可聽清脆的鳥鳴聲。

保國寺環境優雅。我沿著石階往上走,只見兩邊都是參天大樹,陽光象幾支箭一樣射到路上,讓我們感到非常涼爽。

在石階路的中途我看見一口靈龍泉。只聽泉水“叮咚叮咚”好像在唱著一首“歡迎歌”我們停下了腳步,慢慢欣賞這首歌。泉水清澈見底,綠得象一塊寶石。我捧一把水喝了一口。哇,真清甜!只見同伴們裝了滿滿一瓶,我想他們一定準備在路上喝。

我們懷著喜悅之情往上走。遠處傳來“咚咚咚”的聲音。聲音清脆,洪亮,遠處山谷也傳來陣陣回聲。我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不多時就來到了大雄寶殿,聽說保國寺古建筑群的精華集中于大雄寶殿。

于是我們大步跨入大雄寶殿。一陣涼爽撲面而來。這時一位介紹員開始向我們介紹保國寺是我國長江以南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無梁殿建筑”。其獨特的建筑工藝堪稱建筑史一杰。鏤空藻井,斗拱相銜,不用一枚釘子。而且整座大殿鳥不棲,蟲不入,蜘蛛不結網,梁上不積塵,堪稱中國古建筑的魂寶。

聽了介紹員的話,我為我們寧波有這古老的建筑而自豪!

名勝古跡作文篇【2】

西安是我們陜西的省會城市,歷代皇帝都在這里建都。西安也有許多名勝古跡,像小雁塔、大雁塔、兵馬俑,大唐芙蓉園,大明宮。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里開始。

一進西安城,你就可以看見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墻,城墻距現在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城墻高達十二米,厚度達到了六米,城墻分為內城墻和外城墻,內城墻里著名的就是鐘樓,碑林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外城墻有大雁塔、小雁塔。

你們知道大雁塔是用來干什么的嗎?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當年唐玄奘從印度取經回來后,唐朝皇帝專門為他修建了大雁塔,這個大雁塔是專門用來珍藏玄奘從印度取回的佛經,玄奘專門坐在這里面翻譯佛經。

碑林博物館在市中心旁邊,里面可神奇了,它距現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里面有許多長廊和涼亭,還有許多名畫,這些名畫,都出自我國明代大畫家之手,熱愛畫畫的小朋友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

說了這么多,還沒有給你介紹精彩的呢!那就是被譽為世界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那里面有千軍萬馬,十分壯觀,各個栩栩如生,有的佩戴鎧甲,手拿武器,似乎即將奔赴戰場,有的目視前方,神情凝重,似乎思念家鄉……

除了上面這些,我們附近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如武則天墓,法門寺,王寶釧寒窯等。

西安的交通也比較發達,不論你是坐飛機、火車、地鐵,還是自駕游都可以,從飛機場到市中心三十多分鐘就到了。

我給你介紹了這么多,你一定心動了吧!那就請你到西安來,你還可以讓我當你的導游呢?

名勝古跡作文篇【3】

我去過了很多地方,如:仙公山、清源山、廈門、泉州游樂園……可給我印象最深的事安溪的清水巖,

游名勝古跡的作文。一次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表弟等人一起去安溪清水巖玩。清水巖是在山上,我們來到山腳,看見兩了一條公路蜿蜒而上,兩邊松柏林立,枝繁葉茂。高聳入云,簡直像巨人一樣站立在公路的兩旁保護這條公路。

我們上了山,來到半山腰,大霧彌漫,我們不禁嚇了車,呼吸新鮮空氣。表弟張開雙手,抬起頭,似乎正在人間仙境漫游。爸爸插著腰,說:“不愧是清水巖!”

上山了,我走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石碑,石碑上寫著“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接著我們看見一條石階,石階兩邊是十二生肖的石雕,表弟看了蛇,以為是真的,跑到一邊去了,真是栩栩如生啊!我走上去,爸爸買完票,拿了本導游冊,就繼續前進了,爸爸說:“下面更好玩!”

走了一會兒,我看見了棵千年老樹,我看了看導游冊,才知道,這是清水巖有名的枝枝朝北。我看了一下,真的每根樹枝都是向北生長的。

來到寺院,只見寺里排列兩邊的四大金剛,一個個青面獠牙、頭頂屋檐、各掛兵器,再進去世一個彌勒佛手捻佛珠,慈眉善目、滿臉微笑,好像他正在品味著無窮的有趣的事情一樣啊!

廟里煙霧彌漫、香火旺盛,燒香拜佛者絡繹不絕,聽爸爸說:“這座廟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所以才會旅游許多人來燒香。”

篇4

關鍵詞:中國園林宗教哲學

美學文學藝術文人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中國園林是從實用的園、圃、囿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園林式,同時兼收各種建筑風格,創出了有中國特色的園林景觀,它為中國園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一、中國園林的天人關系

中國園林注重山、水、自然。中國古典園林的天人關系處理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如人的狩獵種植,居住生活和吟詩作對等。因此越到后來,人工味越濃,把詩詞、歌賦、文聯匾對、亭臺、樓閣、廊榭宮館過分夸大,以致于江南園林中的“小橋流水人家”都有擁擠的感覺。在置石上,多用立石,表明頂天立地的思想。建筑上則精雕細刻、珠簾畫棟,極盡人工之能事。強調“境造桃源,巧奪天工”,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天人意境。例如我國在2003年的德國羅斯托克國際園藝展中中國園林就是一組仿宋園林。這組園林得到了德國朋友的高度贊譽,也體現“中國園林”中山水亭園的藝術特色。

二、佛學思想

佛教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左右(兩漢之際)由天竺傳入我國。經過與我國傳統思想和宗教的沖突與融合,以及理論形式上自我調整,自四世紀(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扎根和光大。(它的主要代表建筑是河南嵩山少林寺)。這時它宣揚的世事無常和因果輪回與當時的社會現狀相吻合,對園林形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相當一批文人棄世從佛,遁入空門,隱逸于自然山水之間,于是園林形式由秦漢建筑宮苑轉變到自然山水園。其中山水園的形式從此固定下來,直到今天,為后人留下了一批珍貴的遺產和學習的素材。如今天的布達拉宮、敦煌壁畫、四川樂山大佛、金山寺、雷鋒塔、西安大雁塔等歷史遺跡。寺廟園林的發展和禪宗思想的影響對明清兩代皇家園林的建筑風格上有其深刻的影響,如故宮中的太和殿、頤和園、天壇、無不體現佛教文化思想。

三、儒學思想

中國文化的基石之一是儒學,二千年前春秋時期的孔子開山之后,一直作為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儒學正式走上歷史頂峰時期是從西漢武帝時懂伸舒霸除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的核心在人,即處理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上,提倡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宇宙觀上提出氣理兩說,在倫理道德上提倡三綱五常,在政治上提倡仁政和保民,在教育上倡導開辦學校。主要代表的建筑長沙的岳鹿書院,山東曲阜等。在魏晉時期儒學與老莊哲學融合手玄學、代表人物有楊雄、王弼等,對自然山水園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園林布局中的和諧即是儒家中的中庸思想的表現。(也就是當今人們說的創建和諧社會)。園林中的書屋、書房常作教育的學館,置身于園林相當于治國平天下之前的準備運動,即正心與修身。如圓明園的正大光明殿、勤政親賢殿、坦坦蕩蕩、山高水長。同樂園、承德避暑山莊的淡泊敬誠殿等,無不透出儒家與民同樂和勤政愛民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王羲之及其蘭亭,紹興的沈園、明朝大儒方孝儒、詩畫造園景于一身元代四家“黃公望、吳鎮、倪云林、王蒙”和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與造園大師計成等都為中國園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中國園從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以入世治國為目的的園林作品是人工味較重,這也是現代中國園林中的“以人為本”。

四、道教思想

道家以先秦老子和莊子的“道”的學說為中心,奉老子為教主,內容上以自然天道觀為主,強調人們的思想行為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強調“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倫理上主張“絕人,棄義”。在園林上表現在崇尚自然山水,沉醉于自然山水之中,達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境界。例如,蘇州的掘致園、蘇州同里的退思園、網獅園等。都有老莊思想的存在。

從中國歷史上看,三國到隋朝開皇元年360年里(即公元220-581年)戰亂之后,儒學處于風雨飄搖的境地,而被稱為“三玄”的《周易》、《老子》、《莊子》受到士大夫階層的青睞。周易的陰陽變化,老莊的無為思想,款款走入園林,從而創造了自然山水園。中國文人對自然山水的歌詠也來自于老莊的自然觀。中國在園林建筑上的道觀亭臺。如武當的真武頂、泰山的玉皇頂等等。

五、園林文人在園林歷史的貢獻

中國的園林文學最早應從《詩經》開始。《詩經》的《大雅、靈臺》寫的靈沼、靈囿、靈臺都是中國上古園林的形式,從周朝到魏晉時期的園林文人主要停留在以詩和賦的形式來描述園林之上,除了《詩經》之外還有,戰國時宋玉的《高唐賦》、漢朝司馬相如的《上林苑》、楊雄的《甘泉賦》張衡的《兩親賦》等,它們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當時皇家園林的輝煌。

從兩晉以后的文人的行動主要是按照園林詩畫表達的形態和意境來影響和創作文人山水園。文人的貢獻主要包括文學和繪畫兩種。南齊畫家謝赫的《古畫名錄》所提的方法,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唐代的白居易、五代郭熙宋代的坡、明代計成、清代的張然和張璉父子;他們不但有書畫而且還有傳世的園林作品。

清代以后的文人表現為觀望和贊美,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分工深入,文、理、工分科,文人更少參與造園活動,甚至連評論也少參與了,最后由于現代公園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文人對園林的影響日漸減少。

六、園林美學思想

中國人的園林美學是綜合孔夫子儒家理性主義和道家非理性主義,到了魏晉時期在玄學的指導下形成感傷主義,其本質還是情與理的平衡,與主理的理性主義強調一致,主張園林聯系現實、重視園林的外部影響,是在于維持秩序,主情的非理主義則強調差別,主張園林表現個人的情感和個性重視內部聯系,目的在于追求的境界。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主要表現在理性主義與追求造園中各要系之間的協調與均衡,達到完美的境地。

七、現代園林

現代園林不單純是受中國文化思想的影響,同時也兼收東西方文化思想的精髓,對設計的風格也有所突破,在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基礎上,創建一個又一個的現代園林佳品,在復古與造園上,不在受地域、文化、時代、思想、歷史條件的束縛,而是無國界、無地域、資源共享、共創美好的和諧社會,即有拿來主義,又有創造主義、更有超前的抽象主義,現代的園林不單純是設計師的事、雕塑家的事,更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己的事。主要表現在現代生態環境建設的全民參與性日益增強,突破歷史與國界,突破地域與文化,創建和諧共融的人居環境,是當代園林的最高要求。

總結:園林不在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樹,一景一石上的園林,而是多層次,全方位,多領域跨學科的綜合,是在多元化思想的基礎上,創造人類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①《中國哲學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