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冬天的句子范文
時間:2023-03-22 05:23: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容冬天的句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松樹蒼翠地站在白皚皚的雪地里,隨著凜冽的西北風,搖晃著身子,發(fā)出尖厲刺耳的呼嘯,像是有意在蔑視冬天。
3、冬天,天空中下起來鵝毛大雪,到處是一片白色,唯有松樹還是那樣鮮綠,點點雪片飄落在上面,好像是朵朵白花。
4、初冬夜晚的更凄迷彌漫,月更憂傷。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我頭頂夜幕,在這個初冬夜,我站在月亮下,左右悲傷,左邊是我那流逝的年華和我碌碌無為而羞恥的感傷,右邊是我不知所措的,搖搖欲墜的,朦朧略帶死亡的的“甜蜜負擔”。
篇2
2、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3、山上的矮松上掛滿了晶瑩的雪花,只有在葉子下面才能看見一些綠色。竹葉上也落滿了雪,竹莖上粘著一層層的霜。一根根竹子組成一片竹林,就好像一群戰(zhàn)士在守護自己的家園。
4、山,被野草覆蓋著,看不出本來的面目。而草,緊緊地偎依在山的懷里,即使是沒有了生命的信息,也還是偎依在山的身上,不肯離開。而樹,就像是散落的戰(zhàn)士,一個個站在了山坡上,半伏著身子,緊緊盯著山上,也許是盯著我們。
5、冬季登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調(diào)皮的孩子們沖在最前面,不顧大人的呼喊,不顧高山的蜿蜒挺拔,向前走去。我們沐浴著金色的陽光,和著迎面吹來的微風,伴著潺潺流動的小溪,聽著遠處不時傳來的兩三聲婉轉(zhuǎn)悅耳的鳥鳴聲,別有一番意趣。
6、我到山頂?shù)臅r候,還未飄雪,可一眼望去,但遠處那山之巔已經(jīng)白雪皚皚了,半山腰也被白云遮掩,只露出山尖,在藍天中若現(xiàn)若隱。第一次見這種景象,還以為是海市蜃樓呢,只不過海市蜃樓的山尖應(yīng)該是倒立的,于是我就覺得,這就是仙境了。
7、你站在山頂上會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啊!西嶺雪山你真是大自然賜給我們?nèi)祟惖膶毼镅剑?/p>
8、山上的風很大,刮得人刺骨的疼,我卻不覺得,只顧看著山下得村莊,一條條小路把整個村莊變成一張棋盤,而一幢幢房屋宛若一顆顆棋子。
9、站在山頂向遠處眺望,群山連綿,錯落有致,小小的村莊被群山環(huán)繞著,青磚紅瓦,煙霧繚繞,好一幅人間仙境圖。離我們不遠處還有一只老鷹站在樹枝上,兩只眼睛左顧右盼,好像在尋找獵物。
篇3
2、冬天,一層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輕軟的羊毛毯子,覆蓋摘在這廣漠的荒原上,閃著寒冷的銀光。
3、冬天的太陽也似乎怕起冷來,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熱氣就散發(fā)不出來了。
4、冬天,整個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顫抖,河凍得僵硬了,空氣也似乎要凝固起來。
5、寒冷的嚴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潑,似乎恬靜地睡著了
6、那年冬天,那個冷呀,把人凍得鼻酸頭疼,兩腳就像兩塊冰。
7、這年冬天,地都凍裂了縫,小北風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滿天飛。
篇4
比較句一般都有比較的對象,比較的結(jié)論和比較詞。下文種將比較的對象分別稱作A和B。比較的結(jié)論,如果只是一個籠統(tǒng)的結(jié)果,那么稱之為“W”,如果后面還有表示量化的詞,我們把該詞稱之為“Z”。
一、差比句
(一)“比”字句
1.A比B+W
這個句式在金沙方言中很常見,表示A勝過B。A和B可以是名詞、形容詞,也可以是短語甚至是復雜小句。如:
(1)她比我來事。(她比我強。)
(2)安安頓頓總比沒得安穩(wěn)好。(安安穩(wěn)穩(wěn)總比不得安穩(wěn)好。)
(3)她哭比她不做聲要好。(她哭比她不說話要好。)
(4)夜頭做生活比日里做生活要吃力。(夜里干活比白天干活要累。)
(5)慢點兒吃要比囫圇兒吃要好。(慢點兒吃總比狼吞虎咽吃要好。)
(6)先幫規(guī)矩說說清爽比過辰兒出叨事情再說不清爽要好。(先把規(guī)矩講好比待會兒出事后講不清楚要好。)
以上的句子中,第一句是名詞的比較,第二句是形容詞,第(3)(4)(5)是短語的比較,第三句是主謂短語的比較,第四句是狀動賓短語的比較,第五句是狀動短語的比較。最后第六個例子是復雜小句的比較。
“A比B+W”的否定句式是“A沒的比B+W”。“沒的”前面常常會加副詞“也”或者“揩”表示強調(diào)。如:
(7)他寫字也沒的比你推板。(他寫字也沒比你差。)
(8)他揩沒的比你聰明。(他真的沒比你聰明。)
在“A比B+W”句式下,無論W是褒義還是貶義詞,句子的含義都是“A勝過B”,其對應(yīng)的否定結(jié)構(gòu)“A沒的比B+W”的含義是“A不及B”。
2.A比B+W+Z
金沙方言中的“比”字句常常加上量化值,表示“W”得多少。“Z”是對“W”的定量。如:
(9)他比我壯五斤。(他比我胖五斤。)
(10)張三比李四高一頭。(張三比李四高一頭。)
(11)做勒海比站勒海要適宜點兒。(坐著比站著要舒服點兒。)
可見,“Z”可以是數(shù)量結(jié)構(gòu),也可以是形容詞結(jié)構(gòu)。而且“Z”可以是確定的數(shù)量,也可以是模糊的不定的。
這個情況下,也可以說“和/同A比,B+W+Z”。如:
(12)和小張比,他還推板交關(guān)呢。(和小張比,他還差很多呢。)
(13)和去年子冬天比,今年子哩冬天冷交關(guān)。(和去年冬天比,今年的冬天冷很多。)
“A比B+W+Z”的否定式是“A沒的比B+W+Z”,但是這時候,“Z”多為不確定值。“沒的”前面可加“也”或者“揩”表示強調(diào)語氣。如:
(14)張三沒的比李四推板多少。(張三沒比李四差多少。)
(15)今朝揩沒的比昨子冷到哪里去。(今天沒比昨天冷到哪里去。)
(二)“A+W+似+B”式
金沙方言中“A比B+W”式表示“超過”。除了這個句式外,“A+W+似+B”式也是表示“超過”。如:
(16)張三高似李四。(張三比李四高。)
(17)他胖似我。(他比我胖。)
這種句式在金沙方言區(qū)的老輩人中常用,但是現(xiàn)在的年青人已經(jīng)基本都用和普通話類似的A比B+W”式了。
(三)“A沒的B+W”式
“A沒的B+W”式是金沙方言否定形式的差比句,表示“比不上、不及”。如:
(18)格種藥沒的葛種藥靈。(這種藥沒有那種藥有效。)
(19)我沒的你來事。(我沒有你有本事。)
(20)我說英語沒的你說叨好。(我說英語沒有你說得好。)
(21)他沒的你會說淡話。(他沒你會說話。)
從這組句子可以看出,“A沒的B+W”式中的“W”可以是形容詞,如(18)(19);也可以是短語如(20)(21),(20)為動補短語,(21)為“會”字短語。
如果“W”為“會”字短語時,那么常常整句話為反語,表示的是“B”不好。這種句子里常加副詞“揩”表示強調(diào)。如:
(22)他揩沒的你會嚼蛆。(他才沒你會說三道四。)
(23)他揩沒的你會拍馬屁。(我才沒你會拍馬屁。)
這組句子中表面上為“他”不如“你”,實際上是“你”不及“他”。句子的含義是對“你”的嘲笑和譏諷。
“A沒的B+W”式的否定句式為“A(也)有的B+W”。
(四)“A不像B+(格呢/葛呢)W”式
這種句式為“A沒的B+W”式的同義句。如“格種藥沒的葛種藥靈”就是“格種藥不像葛種藥靈”。句子中常帶有程度副詞“格呢/葛呢”(這么/那么)。如:
(24)他不像你格呢搓挎。(他不像你這么厲害。“厲害”為貶義)
(25)我恁不像他恁葛呢團結(jié)。(我們不像他們那么團結(jié))
這種句式里,W可以是貶義的也可以是褒義的。這個句式的否定句為“A(也)像B+W”。句子中常有副詞“也”。如:
(26)我恁也像他恁格呢團結(jié)。(我們也像他們那么團結(jié)。)
“A不像B+(格呢/葛呢)W”式中如果“W”是動詞短語,描述一件事情,如果A未做,那么句子中把“不像”改成“不曾像”。如:
(27)我不曾像他一樣下勁復習,所以考試不曾通過。(我沒像他一樣努力復習,所以考試沒有通過。)
(五)“比不過”句式
1.“A比不過B”式
“A比不過B”是金沙方言中表示“比不上,不及”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如:
(28)我吃酒比不過小王。(我喝酒比不過小王。)
(29)我字比不過娟侯。(我字不及娟。)
這種句式里,基本上都有一個比較點,這個比較點常出現(xiàn)在“比”的前面。強調(diào)的是“B”的特點。
“A比不過B”句式的肯定句式是“A比勒過B”,不過這種句式比較少用,常見的是“A和B(哩話),比勒過哩”。如:
(30)我喝酒和三侯比(哩話),比勒過哩。(我喝酒和三侯比的話,是比得過的。)
(31)他哩成績和班長比(哩話),比勒過哩。(他的成績和班長比的話,比得過的。)
2.“A比B不過”式和“A比不B過”式
金沙方言中的“A比不過B”式還可以說成“A比B不過”和“A比不B過”式。這和普通話不同,和吳語如啟海話寧波話相似。普通話里只能說“A比不過B”。金沙方言里的“不過”比較靈活。如:
(32)我跑他不過。
(33)我跑不他過。
(34)我跑不過他。
3.A連B也比不過
金沙方言中這種句式可以單用,也可以作為復句的一個分句。如:
(35)他搬磚頭連丫頭也比不過,太跌架子了。
他搬磚頭連女人都比不過,太丟臉了。
(36)他做人連細伢兒都比不過,怎吖能做老師?
他為人連小孩子都比不過,怎么可以做老師?
這種句式是強調(diào)A太差了。它的肯定句式是“A連B也比得過”,強調(diào)A特別好。如:
(37)他跑步連劉翔也比得過,我怎吖和他比?(他跑步連劉翔也比得過,我怎么能和他比?)
這個例子帶這夸張的意味,很好的強調(diào)了A了不起。
4.A再W,W不過B
這種句式表示B很厲害,強調(diào)A比不上B。如:
(38)孫悟空再厲害,也厲害不過如來佛。
(39)他喝酒再結(jié)棍,也結(jié)棍不過我。
這種句式?jīng)]有相應(yīng)的肯定式。
(六)“A不如/還不如B”
這種句式也是在金沙方言中常見的。如:
(40)養(yǎng)侯不孝順,還不如養(yǎng)個丫頭。(生兒子不孝順,還不如養(yǎng)個女兒。)
(41)今年子尋的錢不如去年子。(今年賺的錢不如去年)
金沙方言里,有時候在“還不如B”后面有形容詞,還有數(shù)量,構(gòu)成“A還不如B+Z+W”,如:
(42)今年子尋的錢還不如去年子一半多。(今年賺的錢沒有去年的一半多。)
(43)她還不如玲玲三分之一渠真。(她還沒有玲玲三分之一漂亮。)
在這種句式里,A和B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復雜的詞組,甚至于小句。
(七)“A+W,B還要W”句
金沙方言中用這個句式表示“更加”,實際上可以說是一個有遞進關(guān)系的復句。如:
(44)我丑,他還要丑。
(45)我字漂亮,他字還要漂亮。
這組句子里在“還要”前還可以加“比+A”。如:
(46)我丑,他比我還丑。
(47)我字漂亮,他字比我哩還要漂亮。
二、等比句
等比句主要是用來表示事物的在某點或某個方面上相同或相異的句子。金沙方言的等比句主要有“和”字等比句和“像”字等比句。
(一)“和”字等比句
1.“A和B一樣”式
這種句式中“一樣”是比較詞,表示比較的結(jié)果,常常作為復句的第一個分句出現(xiàn),第二個分句前常有“也”。如:
(48)他和我一樣,也是個不要命的鬼。(他和我一樣,也是個膽大不要命的人。)
有時候“一樣”也說成“差不多”,說成“差不多”后,句子沒有用“一樣”的那么確定和直接。如:
(49)我成績和他哩差不多。
(50)說聰明,其實我和他也差不多。
“A和B一樣”式的否定式是“A和B不一樣”。若是程度委婉,還可以說“A和B不太一樣”;程度強,還可以說“A和B很不一樣”“A和B不一樣叨交關(guān)”。如:
(51)我和他不一樣得交關(guān),他家里老有錢哩,我喔家里沒的錢。
(我和他很不一樣,他家里很有錢,我家里沒有錢。)
2.“A和B一樣+W”式
“A和B一樣+W”式和“A和B一樣”式相比,多個表示怎么樣的“W”。所以一般不用作分句。如:
(52)我和他一樣高。
(53)坐辦公室和下田做生活一樣吃力。(在公司工作和下地干活一樣累。)
(54)女將和男將一樣上班尋錢。(女人和男人一樣上班掙錢。)
(55)娘哩背和我一樣疼。(媽媽的背和我的一樣疼。)
(56)二侯和三侯一樣是個孝順伢兒。(老二和老三一樣是個孝順的孩子。)
(57)玲玲和峰峰一樣當孩子王去了。(玲玲和峰峰一樣當幼兒園老師去了。)
(58)他和我一樣會講外國話。(他和我一樣會講英語。)
從這組句子里可以看出,“W”的性質(zhì)是很多元化的。“W”可以是形容詞,如例(52)(53),可以是動詞如例(54)(55),也可以是“是”“當”“會”字短語,如例(56)(57)(58)。
(二)“像”字句式
金沙方言中“像”字句式用得很多,句式主要為“A像B一樣+(W)”。如:
(59)他像我一樣高。
(60)他像神仙一樣,亨尼總曉得。(他像神仙一樣,什么都知道。)
從這組句子可見,“像”字結(jié)構(gòu)和“和”字結(jié)構(gòu)一樣。如果沒有表示比較結(jié)果的“W”,那么常常會加第二個分句來說明。
“A像B一樣+(W)”的否定句式為“A不像B一樣+(W)”。“不像”前面常有副詞“揩”表示強調(diào)。如:
(61)他揩不像我一樣高。(他才不像我一樣高。)
(62)我揩不像他一樣,沒事只曉得戲子。(我可不像他一樣,沒事只知道玩。)
(63)他揩不像前幾年一樣精神勒。(他可不像前幾年一樣精神了。)
(64)就算生意失敗,他也不像有些人一樣要死要活哩。
從這組句子可以看出,“B”的適用范圍還是相當?shù)膹V的,可以是人稱代詞或者人民,也可以是別的名詞。
三、極比句
極比句是指某事物在某點或某方面勝過或比不上其他一切同類的事物。極比也是差比,只是范圍不同。差比是與指定的事物相比,極比是與同類的一切事物相比,比較的對象是任指的。
金沙方言中極比句常常用“比”字句和副詞來表示。如:
(一)A頂(最)+(勒)/(啦叨)
金沙方言中表示程度“最”多用副詞“頂”。如:
(65)格件衣裳頂合我哩身。(這件衣服最合我的身。)
(66)他賴班上成績頂好。(他在班上成績最好。)
(67)格伢兒頂可憐勒,爺娘總走啦叨。(這個孩子最可憐了,父母都死了。)
該句式中,用不用語氣詞和句子的語氣舒緩有關(guān)系,有了語氣詞句子顯得比較舒緩,沒有語氣詞句子則顯得很絕對。
(二)“比”字極比句
1.“A+比+B+W”式
這個句式表示勝過,其中B為任指。如:
(68)格人吃起酒來比哪個總結(jié)棍。(這人喝酒比誰都厲害。)
(69)馬爾代夫比哪里總漂亮。(馬爾代夫比哪里都漂亮。)
從這組句子可以看出,B都是任指或虛指,一般都是由代詞的虛指用法來構(gòu)成。且在“W”前常有副詞“總”。金沙方言的副詞“總”表示范圍,意思為“都”。
2.“A+比不過+B”式/“A比B不過”式/“A比不B過”式
這個句式里,A為任指,意為“B”很好,“A”不及“B”。如:
(70)吃酒隨便哪個總比不過王侯。(喝酒隨便誰都比不過王侯。)
(71)吃酒隨便哪個總比王侯不過。(喝酒隨便誰都比不過王侯。)
(72)吃酒隨便哪個總比不王侯過。(喝酒隨便誰都比不過王侯。)
這種“不過”位置的靈活性是普通話和很多方言所不具備的。這三種句式里的“比”前也常有副詞“總”,表示范圍的任意。
3.“沒人+比勒過+B”式/“沒人比+B+勒過”式/“沒人+比勒+B+過”
這里“沒人”也作“沒的人”。句子前常把比較點列出。如:
(73)吃酒,沒人比勒過王侯。(喝酒,沒人比了過王侯。)
(74)吃酒,沒人比王侯勒過。(喝酒,沒人比了過王侯。)
(75)吃酒,沒人比勒王侯過。(喝酒,沒人比了過王侯。)
四、遞比句
遞比句是表示程度逐漸遞加或遞減的句子。也可以說遞比是一種差比,只是這種差比是逐一的差比。金沙方言的遞比句式和普通話相似,主要為兩種。
(一)越……越……
(76)人越大越覺猜煩。(人越大越覺得煩。)
(77)越心急事情越做不好。
這種句式是兩種事物都在變化,一個隨著另一個變化。
(二)一+量+比+一+量+W
篇5
1.寒風凜冽:凜冽,刺骨的寒冷。形容十分寒冷。
2.十冬臘月:指農(nóng)歷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臘月),天氣寒冷的季節(jié)。也稱為“寒冬臘月”。
3.:數(shù)九,從冬至開始每九天是一個“九”,從一“九”數(shù)起,數(shù)到九“九”為止。形容特別冷的冬天。
4.天寒地坼:意思是形容天氣寒冷,把地都凍裂了。例:“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黃金季節(jié)。”
5.冰天雪地:冰雪漫天蓋地,意思是形容非常寒冷。
6.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來就成了冰。意思是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氣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7.凍手凍腳:形容天氣寒冷。
8. 寒風刺骨:寒冷的風凍得骨頭疼。意思是形容天氣風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風刺骨。”
9.寒氣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氣。例;“數(shù)九以來,朔風吹,寒氣逼人,這又是一個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十分寒冷。例:“他掄起大鎬來象旋風似的,盡管是天寒地凍的十冬臘月,還是滿頭大汗。”
10.透骨奇寒:冷氣穿透了骨頭,意思是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當黎明的曙色尚未到來的時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11.雪窖冰天:嚴寒的地區(qū),含有嚴寒的意思。例:“漢使蘇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國,為匈奴牧羊十九年。”
擴展閱讀 :形容天氣惡劣的成語及解釋
[凄風苦雨] qī fēng kǔ yǔ
凄風:寒冷的風;苦雨:久下成災(zāi)的雨。意思是形容天氣惡劣。后用來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凄風寒雨] qī fēng hán yǔ
意思是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境況的凄涼悲慘。同“凄風苦雨”。
[風雨交加] fēng yǔ jiāo jiā
又是刮風,又是下雨。意思是比喻幾種災(zāi)難同時襲來。
篇6
【關(guān)鍵詞】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 句法功能 狀語 翻譯技巧
一、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的基本形式
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是由名詞或代詞加上分詞或分詞短語構(gòu)成的一種獨立結(jié)構(gòu),一般用于修飾整個句子。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中的名詞或代詞與其后的分詞或分詞短語構(gòu)成邏輯上的主謂關(guān)系。它在形式上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由名詞或代詞擔任,第二部分由分詞、動詞不定式、形容詞、副詞、名詞或介詞短語擔任。
二、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的句法功能
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在句中主要用作狀語,可表示條件、原因、時間。
(一)時間狀語
例: With winter coming on, leaves on the trees turn yellow and some birds fly south.
冬天來臨,樹葉變黃,鳥兒南飛。
(二)條件狀語
例: With time permitting, we'll visit the Summer Palace.
如果天氣好的話,我們將參觀頤和園。
(三)原因狀語
例: With the weather terribly cold, we entered the room to warm ourselves.
由于天氣很冷,所以我們進屋暖和暖和。
三、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的特點及其翻譯
分詞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作為句子中的一個語言單位,其名詞或主格代詞只作分詞的邏輯主語而與句中其他成分沒有關(guān)系,與句子的主語并不一致。試分析:
例: He sat there silently,his head bending.他坐在那里一言不發(fā),低著頭。
例: All people compared,he is the person fit to go there.把所有人加以比較,他最適合去那兒。
以上兩例中,分詞短語的邏輯主語實際上就是句子的主語。 分詞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和狀語從句的區(qū)別在于:1) 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上作為一個獨立的語言單位而存在,后者必須依附于主句而不能獨立存在;2) 前者有自己獨立邏輯主語,后者的邏輯主語通常為句子的主語;3)前者與分句間不需用從屬連詞,后者必須用從屬連詞。4) 從含義上看, 每一個獨立結(jié)構(gòu)都可擴展成為一個帶有限定動詞的簡單句。5) 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的邏輯主語獨立存在, 與主句的主語不同。6) 名詞或代詞與后面的分詞,形容詞,副詞,不定式,介詞等是主謂關(guān)系。7) 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一般用逗號與主句分開,也有用破折號的。8) 翻譯時, 一般譯為并列句, 大多數(shù)情況下,譯為主從復合句,必要時,增加“因為……所以……”、“之后……”、“如果……那么……”等連接詞。例: Weather permitting,they will go on an outing to the beach tomorrow。如果天氣允許的話,他們將在明天組織一次海濱小游。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形式多樣,廣泛運用于寫作和翻譯之中。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和一個從句差不多,前面的名詞或代詞相當于從句的主語,后面部分相當于從句中的謂語或表語。在描繪性文字中有時用到,能使描繪更加生動。可見,掌握了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對于提高英語的綜合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 章振邦 新編英語語法教程[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篇7
1. E( )( ) H( )( )K l( )( )
2. ( ) ( ) n ( ) ( ) ( ) r ( ) ( )
二、看拼音寫詞語
wán shuǎ piāo dàng shāng liàng huò zhě
( ) ( )( )( )
bǎo guì bǎo mǎn pán xuán shén zhōu
( ) ( )( ) ( )
róng yì wāi xié cǐ kè zhuī zhú
( ) ( )( ) ( )
三、填上合適的詞語
刺眼的( ) 遙遠的( )燦爛的( )
綠油油的( )( )的冬天( )的藍天
( )地歌唱 ( )地游戲 一( )風
一( )雨 一( )樓一( )寶石
四、照樣子, 給下面的字換個偏旁變成新字,再分別組詞。
鄰 ( ) 泡 ( ) 詩 ( )
搖 ( ) 忙 ( ) 描 ( )
臉 ( ) 空 ( ) 籃 ( )
五、 補充句子
1、( )的小鳥在( )的天空中飛。
2、( )一起玩游戲。
3、你今天( )?
4、每天我們一來到學校,就 ( )。
5、( )真是個好地方!
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冬天來了,小動物用各自的方式過冬了,( )去冬眠了,( )飛向南方了,( )是靠自己儲備的糧食過冬的。
2、太陽( )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 ),把( )染成了( )、黃色、紫色……
3、水鄉(xiāng)什么多?( )多,( )多,( )多。
4、 冬天來了,你能用幾個成語來形容一下嗎?
5、小明學習成績不錯,常自以為是。我就用本學期學的《 》中的一句詩句勸告他
七、閱讀。
桌椅的對話
一天早晨,小明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教室。還沒走到位子上,就聽見椅子嗚嗚(wū)地哭了。桌子趕忙問椅子:“你怎么哭了?”椅子傷心地說:“小明坐在我們身上,搖來搖去,把我們的腿都要搖折(shé)了,骨頭也要散(sǎn)架了,我好痛。”聽椅子這么一說,桌子也說:“我比你更可憐(lián),小明在我的臉上亂寫亂畫,還用小刀劃來劃去,弄得我全身都是傷,他太不愛護我們了。”小明聽后臉紅了,他向桌椅深深地鞠(jū)了一躬(ɡōnɡ),說:
1、這段話共有( )句。
2、照樣子寫詞語
高高興興
搖來搖去
3、椅子向桌子說了什么,請你用直線畫下來。
4、你喜歡小明嗎?為什么?
5、請你把短文中小明說的話補上去。
篇8
Theantisnotgatheringthisfoodforitselfalone.Ithastwostomachsinitsbody.螞蟻不只是為自己采食。它的身體里有兩個胃。
Whenserviceisinterrupted,asitwasbylastnight''''sstorm,Johnhastoinformthepublicwhatthecompanyisdoingabouttheproblem.每當供電中斷時,就像昨夜因暴風雨而造成的那樣,約翰就必須通知大家,公司為解決這個問題正在做些什么。
二、作非人稱代詞,表示時間、天氣、季節(jié)、距離、環(huán)境等。
Itisteatime.MrsTunergoesintothekitchen.到了喝茶的時間了,特納夫人走進了廚房。
Itwaswinter.itwastendegreebelowzero.現(xiàn)在是冬天,氣溫是零下10度。
Itisonlyhalfanhourwalktothetalltower.只有半小時的路程就可以到達高塔了。
Itwillbelovelyintheparktoday.今天公園里一定很好玩。
三、作先行詞。
1.作形式主語。英語中不定式、動名詞、主語從句在作主語時主語往往顯得很長,使整個句子看上去有點頭重腳輕,這樣就借助“it”來作形式上的主語,而把真正的主語移到句子后邊去,使全句看上去平穩(wěn)一些。“it”沒有實際的意義。
Itisfunforhertostudy,butitisdifficulttostudyandworkatthesametime.對于她來說學習是有趣的,可是要邊工作邊學習對她來說是困難的。
Itisnecessaryforthemtogetanelectriciantodotheworkforthem.對他們來說請一位電工來為他們做這項工作是必要的。
Itwillbenogoodlearningwithoutpractice.學習而不實踐是不好的。
Itisnousetalkingtohimaboutit.和他談這事沒用。
Itispossiblethatthey''''refinishedthebridge.他們完成這座橋是可能的。
Itisimportantthatweshouldlearnfromeachotherandhelpeachother.我們應(yīng)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這是很重要的。
2.作形式賓語。這種情況通常只用于能帶以名詞或形容詞作賓語補語的動詞后面。
Inthe1870''''s,whenMarxwasalreadyinhisfifties,hefounditimportanttostudythesituationinRussia,sohebegantolearnRussian.在19世紀70年代,馬克思已經(jīng)五十幾歲了,他覺得研究俄國的形勢很重要,便開始學習俄語。
Thishasmadeitnecessaryforagricultureandindustrytodevelopveryquickly.這就使得工農(nóng)業(yè)必須飛速發(fā)展。
四、構(gòu)成強調(diào)句型。為了強調(diào)句子的某一成分,把引導詞“it”用在句首,這種強調(diào)句的結(jié)構(gòu)是“Itis(was)+所強調(diào)的成分(主語、賓語、狀語)+that…”,表達的意思為“是…,正是…,就是…”。“it”在這種句型中本身沒什么實際意義。
Mytemperature!It''''smybackthathurts.我的體溫!是我的背痛。
Itisnotonlyblindmenwhomakesuchstupidmistakes.決不只有盲人才犯這樣愚蠢的錯誤。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如被強調(diào)的是人,則后面用who或that,如被強調(diào)的是物或其他情況,則用that。
ItwasyesterdaythatImetBobinyourroom.我就是昨天在你的房間遇見鮑勃的。
篇9
欣賞:“像我”獨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濟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實在大不一樣,使文中的描寫顯得親切而真實。
2、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欣賞:“風聲”二字用得十分準確,“沒有風聲”并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呼嘯的寒風,準確地寫出了濟南冬天里風的`輕柔。如果說成是“沒有風”,與實際情況不符。
3、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欣賞:“曬”“睡”“醒”等詞語的準確運用,烘托了一種安閑、舒適、溫暖的“理想”境界。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老城靈性,體現(xiàn)了老城溫暖可愛的特點,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受,把老城給寫活了。
4、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欣賞:這個句子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四面環(huán)山的地形特點,同時,將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可愛、慈善。生動而巧妙地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
(“小搖籃”的“小”正照應(yīng)了小山的“小”。“安靜不動”是寫神態(tài),“低聲”是寫聲調(diào)。這兩個修飾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著催眠曲的情態(tài),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5、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欣賞:“慈善”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態(tài)度仁慈謙和。這里把濟南的冬天當做人來寫,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6、樹尖上頂著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欣賞:“頂”字準確而形象地描繪了樹尖上覆蓋著一點兒白雪的位置、形狀和情態(tài)。 “頂”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護土)”的比喻;“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形象而貼切地描繪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態(tài)。
7、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欣賞:“鑲”的意思是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nèi)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這里的“鑲”形象地描繪出了白色的山尖連接著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秀美景觀。
8、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
欣賞:暗”是色彩不鮮艷、沒有光澤的意思。“暗”字準確地繪出了山上的枯草冬天里失去光澤的枯黃顏色。
9、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欣賞:“穿”字既準確表現(xiàn)了雪、草覆蓋的狀態(tài),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傳神地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滿了動態(tài)的美。
10、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篇10
11不知是什么時候起,我喜歡上了④從不流淚的蠟梅,喜歡上了梅花那淡黃的顏色,⑤也許是因為花瓣上沒有淚痕,我只看見了那用花香而刻意寫的“堅強”二字。“梅花香自苦寒來”,老師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講解。(6)是啊,苦就是需要忍受,而忍受背后也不就是堅強嗎?11111
11⑦從此以后,我不再流淚。11
11我總認為,⑧淚水流的太多了且就沒有了毫無意義,有時,⑨淚是一個貶義詞,它飽含著人性的弱點,是一種軟弱,是一種放棄,是一種偽裝是一種欺騙。而有時,淚卻是一種感激、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情調(diào)、是一種真實。111111111111
11⑩但是,我卻始終堅持地認為:女孩子流血、流汗也不流淚!111
11同學也說,我?guī)缀跏遣辉倭鳒I。
11當我遇到挫折時,我會迎著它,不屈不撓;當我遭受失敗時,我會咬緊牙關(guān),不讓淚水掉落;人生的道路還很(11)坎坷,淚水怎能讓我輸在起跑線上呢?(12)當我受到傷痛的折磨時,我會立刻爬起來,哼也不哼一聲……
11淚水,是人生道路上的陰影,當你控制住自己激動的情緒,你將會走出陰影,走向明亮美麗的世界!11
11早春二月,我靠在窗欞之側(cè),陽光斜斜地照著我的臉,(13)我使勁的將淚水咽了下去。111111111
①在“我常常流淚”之前加“以前”二字。
②此處可改為“受了欺負”。
③這句話還應(yīng)交代得清楚些。一朵什么樣的花,一本什么樣的書,一棵什么樣的樹會惹自己哭泣,否則讓人不好理解。下面文字中也有這個問題,比如看到冬天的雪花,一般的南方的孩子會歡呼雀躍而不至于落淚。
④用“從不流淚”來形容梅花似不妥。梅花是有著堅貞不屈的內(nèi)在品格的,但卻沒有“流淚”“不流淚”的具體特征。
⑤畫線句似是刻意而寫,文章貴在自然。“用花香而刻意寫的‘堅強’二字”一句顯得牽強。
⑥“是啊”后面的話與前面所寫的是相脫節(jié)的。句子和句子之間應(yīng)該連貫。
⑦這一轉(zhuǎn)變令人感到突兀。
⑧畫線句不通,可改為“流淚太多并不好”。原句有重復的毛病,語氣也不夠委婉。
⑨這里對“淚”講了這么多,為什么而寫,好像不太明確,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⑩既然前面已經(jīng)說到淚水也還是一種感激、信任、情調(diào)、真實,那么,流淚也未嘗不可。――這里又完全地排斥它,就不合邏輯了。
(11)這里的“坎坷”可改為“漫長”,這樣就和下面的“起跑線”有了照應(yīng)。
(12)這一句可以刪去,因為前面講的是“遇到挫折”“遭受失敗”,自己也不會流淚,而“傷痛的折磨”則是肉體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