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的自述范文

時間:2023-06-16 17:38: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教師的自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鄉村教師的自述

篇1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數字化

當前,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的具體問題,嚴重制約著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如何加快農村小數教學改革,數字化教學成為一個發展的趨勢。小數數字化教學將多媒體技術和網絡環境引入課堂教學中,能有效地化枯燥學習的數學內容為趣味、具體、動態的內容,一方面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維的積極性,使他們身臨其境地學習相關內容,讓自己的觀察、思維、記憶、想象、創新等能力得到提高。

一、農村小數數字化教學的實踐取向討論

1.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取向。興趣是學生進行求知活動和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會更加以他們的興趣來左右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數字化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實踐導,要求教學設計以信息技術方式提供趣味圖形、圖像、動畫、數字、符號等,再輔以精煉的PPT文字說明和動聽的音樂,為學生創設直觀生動、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吸收與轉化。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基本性質》時,利用多媒體互動影像來引入新課,生動形象的小豬、小貓、小狗去參加數學比賽,小猴出了這樣一道題:比較下面三個數的大小:1.2,1.200,1.200000。小豬第一個回答:“第三個數是最大?!毙」氛f:“不對,應是第一個數是最大的。”小貓想了想說:“你們都說錯了,這三個數一樣大?!?a href="http://m.alizhichou3.cn/haowen/168080.html" target="_blank">教師此時如能不失時機提問:“同學們,請你們做小老師,究竟誰說的對呢?”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帶著濃厚的興趣步入對新知識的探索。

2.以培養學生思維創新性為取向。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最佳年齡,培養小學生創新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農村地區,因為地域和經濟等原因,小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相對比較薄弱,所以數字化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尤為重要。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融合性教學二年級上冊《平均分》時,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用一條直線把這個長方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怎樣分?學生議論紛紛:“這還不好辦!”教師進一步說:“還有一個條件,我不僅要看誰分的最多,而且還要看誰分的方法最獨特?!睂W生們躍躍欲試,很快投入電腦操作,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了規律性知識,也正是在探索、發現規律性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品質得到了發展。

3.以優化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時效性為取向。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小學生在年齡和心理上,都具有欠自我控制的特點。教師若能利用數字化教學的優勢,可以減少或者避免這些問題。事實上,數字化資源形聲結合,聲畫并茂,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有意無意地對知識進行記憶,并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如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后,有這樣一組題:(1)用細木條釘成一個長方形框,長12厘米,寬7厘米。如果把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2)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周長發生變化了嗎?為什么?這兩道題給學生畫圖分析,實物操作,有的學生在理解上有難度,當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由于有了對比與反復演示,教學效果就會好得多。

4.以擴充小數課堂教學容量為取向。決定課堂教學容量的多少,其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數字化教學在學生的感官刺激上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從而加快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進而縮短了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接受時間,因此為整合優質課堂教學內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擴充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如在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梯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把梯形通過旋轉、平移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進而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出梯形的面積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單靠課本上的圖例和抽象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利用電子白板在屏幕上演示出旋轉、平移和比較的過程。學生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這樣不僅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加快農村小數數字化教學的實踐思考

數字化教學包括利用BBS課程論壇、網上答疑、E-mail、OICQ、NetMeeting等各方面網絡通訊技術的運用,支持實時和非實時交流,拓展了學科課程教學時空,極大地增強了農村小數教學語言表達的豐富性,讓學生經歷了敢想敢說、肯想愿說、能說會說、善想善說的過程,能用準確、精煉、清晰、連貫的數學語言表述操作過程、計算算理、解題思路以及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由此,數字化教學成為學生思維邏輯性、靈活性、準確性培養的有效工具?!稊祵W課程標準》強調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為落實課標,我提出以下幾點農村小數數字化教學實踐改進的2點建議:

篇2

河南省正陽縣中醫院外科 (436300)

關鍵詞 肱骨外上髁炎 手法治療

1 一般資料

本組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齡22~56歲;單側發病9例,雙側同時發病19例,病程2~8個月。

2 治療方法

2.1 舒筋活血法:患者取正坐位。醫者坐于患者病側,在肘外側做側滾,痛點部做指滾和揉捻法,使局部有發熱感為限,然后用點按法,點按曲池、外關等穴位以達行氣活血,舒通經絡作用。

2.2 彈撥法:將患肢前臂旋后,屈肘置于腹上,于肘下墊一軟物,醫者以雙手食中指拿住肱橈肌與伸腕肌向外緊扳,然后囑患者患肢前臂旋前;醫者用拇指向外方推鄰近橈側腕長短肌,反復數次上下翻動彈撥。

2.3 滾法:上述手法完畢后,用搓滾手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搓腕肘外側肱骨外上髁及前臂伸肌群,反復搓動數次。手法結束。1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治愈為疼痛及壓痛消失,持物無疼痛,肘部活動自如;好轉為疼痛及壓痛好轉,肘部功能改善,無效為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無變化。

3.2 治療結果:經2個療程后,治愈51例,占75%;好轉15例,占22%;無效2例,占3%;總有效率為97%。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47歲,教師。初診:自述右肘外側疼痛4月余,并呈加重趨勢。常因疼痛而致右前臂無力。握力減弱,影響工作而前來就診。查體:右肘外側壓痛;以肱骨外上髁處壓痛明顯,伸肌緊張試驗陽性。網球肘試驗(密耳氏試驗)陽性,診斷:肱骨外上髁炎。即行舒筋活血,彈撥及搓擦手法按摩患處,1日2次,1個療程后,患者右肘部疼痛明顯減輕,局部壓痛亦減輕,2個療程后,自覺癥狀完全消失,肘關節活動自如,恢復正常,病者痊愈。

5 討論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就其發病機而定,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總腱的附著點前臂經常處于旋前做腕部活動,使前臂橈側伸肌經常處于強力收縮狀態,從而產生肱骨外上髁肌腱附著點的急性扭挫或慢性勞損,從而使局部充血、粘連,使肌肉神經、血管受壓,誘發肘關節的疼痛及功能障礙。祖國醫學認為:此系損傷后瘀血留滯,氣血循行不暢,或陳傷瘀血未去,經絡不通所致,但氣血虛虧,血不養筋常為其內因,屬于傷筋、筋痹范疇。故治療原則當以舒筋通絡,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為主。中醫認為,推拿手法是解除肌肉緊張、痙攣的有效方法,因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緊張的原因,即可治標也治本,做到標本兼治。運用舒通筋絡的彈撥及搓滾法治療本病,緩解了血管肌肉的痙攣,改善了血液循環狀態,促進代謝產物及瘀血的吸收,從而達到疏通氣血、祛瘀、行氣止痛的目的。本病治療的關鍵在于壓痛部位及穴位的選擇。壓痛點及穴位選擇準確,即能消除肌緊張的病理基礎,也為恢復肢體的正常功能創造了良好條件,筆者用此方法治療本病療效十分滿意,治療期間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王拮生主編骨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生社,1982,1083

[2]高大碩,仲維敏跌打丸貼敷劑治療肱骨外上髁炎中國鄉村醫生雜志,1997,(3)4

[3]俞大方主編推拿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8:2

篇3

疾步走進辦公室,還來不及緩解一下舟車勞頓,余國良就“扎”在了電腦前,要趕緊將腦子里的東西“驅趕”到電腦上。走千所中職學校取職教真經,訪萬名職教同行尋教育靈感,余國良說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跟職校學生在一起,跟職校老師在一起,“他們讓我感受到了年輕與活力,這是職業教育帶給我的愛與感動?!?/p>

麥田里的守望者

出生于浙江衢州農村,余國良當過放牛娃,也曾是小小莊稼漢。在那個不愛書生愛武生的年代,得以投身軍營的余國良曾屢屢招來旁人欽羨的目光。在部隊里學文化、練技術,那幾年是余國良成長最快的幾年。退伍轉業,余國良被分配到衢州市技工學校(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前身),那是1986年,學校尚未從小鄉村遷往如今的新校址。

盡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但是憑借一顆愛學生的心,農民出身的余國良逐漸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教育理念。他在即將出版的《讓失意的鳥兒飛起來》(暫名)一書中講述道:“菜農們為什么總要與那些正處于‘青春期’的四季豆過不去,時常把向外攀爬的藤蔓繞到小竹竿上面去呢?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能迎著陽光向上發展,才能長勢好、結豆多?!睆膶W生們耳熟能詳的種豆常識說開去,將師長們為什么總要規勸、干涉學生行為的道理娓娓道來,讓剛才還趴在桌子上無精打采的學生一下子來了精神。

援引農牧常識進行通俗化的德育教育,可謂余國良的拿手好戲。將閑書比作麥田里的野麥子,教誨學生莫要因為好看而留著它們,以致最終影響“收成”;將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比作差秧苗,提醒教師只要科學周到地侍弄他們,照樣能有好的收成;將要求學生做某件事比作教牛拉犁,先摸摸他們的頭再飽飽他們的胃,還要讓他們先輕裝走上幾圈,以此引導教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些看似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理論卻實實在在地碰觸到了學生的內心。自詡為麥田里的守望者,余國良認為中職學生需要的正是“農場教育”。

中職學生中的大多數人來自農村,調皮搗蛋、精力旺盛,還愛跟老師對著干!在與學生接觸交流的過程中,余國良漸漸發現這些學生桀驁不馴的性格下往往藏著一顆寂寞悲傷的心。指著照片上那位依偎在自己身邊的“小壽星”,余國良感慨說:“職技校的學生往往來自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留守家庭,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缺乏親情的關愛、師長的鼓勵,但是調皮搗蛋并不等于品德差,學生越是做出出格的舉動,越證明他們希望引起老師的注意。” 余國良總能犀利地看到學生行為背后的內心訴求,傾其所有地關心著這些孩子,也正因為如此,他也多了許多貼心的“兒子”、“女兒”。

或許連余國良自己都已經數不清到底資助過多少位貧困學生,悄悄幫這個繳了學費,默默給那個塞幾百元生活費,更別提與他結下深厚父女情誼的“小女兒”。倒是學生處的老師留下了這樣一組寶貴的數據:曾經在某一個學期內,余國良就陪伴或探望過59人次的學生“病號”。對此,余國良卻神秘地解釋說:“這并不僅僅是老師關愛生病的學生那么簡單,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教育機會。”

原來,在余國良看來,只有學生愿意接受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否則就如同“摁著牛頭去吃草”。正如他在2009年全國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論壇會上的發言中所說:“只有愛上這批孩子,才能留住這批孩子;只有留得住這些學生,才有機會教育他們;只有通過教育他們,才能成就這些學生,甚至成就一個家庭!”而探望生病的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因為一切教育皆有線束,教師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了自已的孩子,他們也就把教師當作親人,此時的教育才是“無言而教”?!爸新毴晔侨松闹匾炙畮X,我希望他們走上社會時,能成為人格健全、懂感恩、懂生活的良好公民。我是一個守望者,守候著一方教育的沃土,只為能夠看到學生的茁壯成長。”簡單的言語直抵教育的真諦,余國良翻看著厚厚一疊學生們在離開校園前寫給自己的信,有種喚作回憶的笑容爬上了他的臉龐。

校園里的能量源

偌大的會場,臺上卻并不見余國良的身影,拿著無線話筒的他正在學生落座的隊伍里穿梭而行。是他讓學校老師買了許多個無線話筒,“你是主人,你的聲音更重要!”“余書記答全校學生108問”……從2004年至他換崗前,這種大到學習方法,小到食堂服務,讓學生開口說話、培養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的教育形式,可謂標新立異之舉。非但在學生當中反響甚高,而且也打開了一扇師生交流的新窗口。

每每遇到違紀的學生,余國良都會細心與他們交流,在懇談中他發現,很多摩擦都是由于學生不善表達而引起的?!安恍⌒牟攘怂荒_,我本來是想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不知怎么的,話到嘴邊就變成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以為他明明錯了還想挑釁,張口就回了一句‘你想怎樣’?”聽完摩擦雙方的自述,余國良已經大概能在腦海中還原事件經過了。本來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是因為學生不善表達而“變了味”,看來,在中職學生中引入“說話教育”刻不容緩。于是,一場以歌聲、笑聲、掌聲、口號聲、感恩聲為主要內容的“五聲”教育,開始在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1046,攜手奮斗;物暢其流,奔向全球!”喊著雄壯的班級口號,1046物流班的學生方陣雄赳赳、氣昂昂地列隊來到操場,每個學生都鼓足了勁兒,中氣十足。余國良給每個班級都編創了一句口號,但凡遇到大的集會活動,他都會要求學生先喊上一嗓子。在余國良眼中,這些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正能量,因此中職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為這群孩子補充“精神能量”,護住他們的“精氣神”。

除此之外,余國良要求教師多獎勵學生,給予學生愛與關懷,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愉悅地接受教育,快樂地度過校園生活;他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展歌喉的舞臺,“歡歌笑語星期六”、“天天有歌聲”等豐富活動不一而足;“老師好”要天天喊、平安電話周周打,從身邊小事做起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用歌聲激活校園、用笑聲裝點校園、用掌聲快樂校園、用口號聲振奮校園、用感恩聲溫暖校園,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老師們都忍不住找到余國良抒發感慨:“沒想到我們的學生這么可愛??!”

但學生的可愛又何止體現在這些方面!某次余國良與一違紀學生邊走邊談心,師生倆經過一處正在滴水的自來水龍頭。余國良下意識地想要去擰緊水龍頭,卻發現它滑牙關不上了。正在余國良愣神發愁的瞬間,那名剛剛還被批評過的學生就近撿起一根小鐵絲,三兩下就將水龍頭暫時關住了。“你真聰明,手很巧?。 庇鄧疾皇r機地表揚了這個前一秒鐘還處在受罰陰影中的學生。抬眼望著余國良,學生清亮的眼神中寫滿了欣喜:“老師,要不您將全校的水電都交給我來管理吧!”主動請纓的提議讓余國良突發靈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學生的請求。學校就此成立了“水電管理部”,組建起一支水電管理小分隊,甚至為這支小分隊每人配備了一個水電工的專用工具袋。一支完全由學生自發成立、自主管理的隊伍開始每天“巡邏”在教室樓道間。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評價、自我服務”是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五自管理”的核心內容,將權力下放給學生,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這是余國良從“水電管理部”得到的啟示?!耙驗樵谒姽芾聿康墓芾碇?,學校再也沒有出現‘長流水’、‘燈長明’的現象,而且這些學生在其他行為品德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是賞識教育帶來的積極效果?!庇谑牵瑥囊粋€“水電管理部”發展出涉及校園生活方方面面的18個學生自我管理部,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的學生自主管理百花齊放。余國良更將此戲稱為:干活的人要多,吃飯的人要少;把人管得“活蹦亂跳”,把事管得“服服帖帖”。而“五聲教育”與“五自管理”也獲評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二等獎。

草根團的領頭雁

足跡遍及全國10余個省份,累計做了120余場報告,來自全國的10萬余人聆聽了報告,目前團隊所做的21世紀國家教育科學院小額資助項目——《中職學生厭學與流生現象研究》就吸引了全國各地共計164所學校的老師參與……致力于多視角研究中職教育問題,匯聚團隊力量推動中職教育發展,由余國良出任團長的“中國草根職教先鋒團”近年來可謂聲名鵲起。越是在中職教育這片土地上耕耘得勤奮,就越是感覺到這個行業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余國良有幸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有心推動中職教育向更美好方向發展的職教同仁,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就此踏上了“用腳做教育”的新旅程。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去教?應該給予留守兒童怎樣的關愛?中職學校因厭學而導致流生怎么辦?如何對中職學生進行入學指導?……一系列中職教育過程中具有普遍性、敏感性的話題成為余國良以及中國草根職教先鋒團其他團員時常思考、討論、交流的問題。每周五晚上,中國草根職教先鋒團的成員們都會早早守候在電腦旁,借助于QQ群這一網絡平臺,天南海北的老師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們常把自己比作‘鯰魚’,誓要攪動中等職業教育這方魚池。”希望通過校際間的職業教育教學交流,讓更多的老師更理解職業教育、熱愛職業教育,讓更多學生自信起來,找到自己的最佳發展區,余國良坦言:“這一切都源于我們對職業教育的愛、責任與興趣?!?/p>

“把學生視為‘戀人’,你會發現你的狀態天天都是美的,你的語言時時都是甜的,你會注意自己的穿著言行,記住與學生之間有紀念意義的重要日子……其實我們的教育,簡單點來說,還不就是對學生好一點嗎?”笑聲四起、掌聲雷動,余國良幽默的語言總能贏得滿堂喝彩,座無虛席不說,還常常有周邊學校的老師慕名而來,哪怕只能獲得一張“站票”。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絢爛的舞臺,有的只是對職業教育的滿腔熱忱,憑借著27年執教經驗所積累下來的教育理念與案例,余國良的講座豐富而又深刻、幽默詼諧而又發人深省。

篇4

關鍵詞:個案咨詢;認知行為療法

一、一般情況

求助者:小陽,男,21歲,大學三年級在校生,父親為民辦小學老師,母親是農民,經詳細詢問,父母無人格障礙和其它神經癥,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二、求助者主述和個人陳述

主訴:最近情緒不太好,造價員資格證考試(此項考試難度較大、費用高)沒有通過,考試的時候特別緊張,高考的時候也是因為考試緊張沒發揮好才考到高職院校,感覺自己越想做好的事情越做不好,很快就要去畢業實習了,很想好好干一場,但當心自己的這種狀態會不會影響自己的未來的工作,很沮喪、不安,無人述說,想找找同學述說怕有損自己“寬容、禮讓”形象,更不好意思在女朋友面前“露怯”(女朋友本來就覺得自己沒主見)。想找自己的母親訴說,又不愿自己的母親再為自己擔心,不知道怎么辦,希望能改善現狀。

個人陳述:來訪者來自于一個縣區的農村家庭,獨子,父親是一個鄉村小學的民辦教師,母親是農民??紤]到縣城的教學條件好,來訪者小學四年級就離開父母,到縣城求學。求學期間與自己的爺爺同住,同在縣城的親戚還有自己的兩個姑姑。來訪者的爺爺是縣城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希望來訪者能積極上進、好好學習,上大學;姑姑希望他要有上進心,要踏踏實實做事,要有責任感,別想他的父親一樣不求上進,一輩子到老了還在是民辦教師。父母不常到縣城看望他,來訪者基本一個學期才回家一次,與父母的交流非常少。他覺得父親的缺點很多:不上進、不腳踏實地的工作、對家庭沒有男人該有的責任感、從不關心體貼母親、甚至惡劣到排斥母親對他的照顧!他最最無法忍受的是父親在外喝醉酒回家打母親。從不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就會為自己辯解,對自己也不關心……周圍的人對他父親都很失望…希望自己考上大學后,學習刻苦,做事認真,特別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自己希望做好每一件事情,但越想做好的事情越做不好,自己對自己特別的失望,感到很沮喪。

三、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來訪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身材較為清瘦。穿著整潔,得體,符合學生的身份。身體和智力均發育正常,講話聲音清晰,意識清楚,接觸交談合作,言語流利,無幻覺、妄想,無智能障礙,自知力完整,有明確的求助要求。

在談話中觀察到來訪者精神狀態略顯焦慮:兩手扭結在一起,說話語氣有些急促,面部在微微出汗,情緒反應略微有一點過激。但注意力水平高,理解能力很強,對問題的反饋非常及時,而且非常配合咨詢師的詢問。

四、心理測試結果與分析

選擇測試為SCL-90、SAS。

1、SCL-90測試各因子分如下:

軀體化2.7,強迫癥狀1.6,人際敏感3.2,抑郁1.7,焦慮3.9,敵對1.4,恐怖3.1,偏執1.0,精神病性1.6,其他1.6;總分195;陽性項目數45個。軀體化、人際敏感、焦慮因子分明顯高于常模。

2、焦慮自評量表(SAS)分:粗分52分,標準分65分,提示有中度焦慮。

五、評估與鑒別診斷

(一)評估:嚴重心理問題

評估依據:心理沖突的性質:與現實相聯系,并具有明顯的道德色彩,為常型。病程超過兩個月,已泛化,來訪者感覺很痛苦,自己無法擺脫,社會功能一定程度上受損,無器質性病變。

(二)鑒別診斷

與精神分裂癥相鑒別: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小陽的知、情、意是統一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助的行為,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六、原因分析

(一)生物學原因

這個時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的迅速發展,心理成熟的相對滯后,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和諧與不平衡,引起相應的心理矛盾和沖突,加上自我意識的不夠完善,自我不能流暢的協調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超我的關系,導致自我的焦慮。

(二)社會原因

1、早年經:由于來訪者因求學過早的與父母分開生活,與父母的交流溝通較少,與父母親情交流的技能也沒有充分的發展起來。

2、家庭教育:小學4年級-至考起大學之前的生活經中父母家庭教育缺位,他對他父親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爺爺和姑姑的影響,雖然他爺爺從不說他父親的不是,但是下意識的流露出的對他父親的失望和來訪者的殷切希望給來訪者強烈的暗示:自己的父親很糟糕!自己以后不能做父親那樣的人!

(三)心理原因

1、認知偏差:求助者對事物的存在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認為自己的父親作為男人一無是處,自己決不能做父親那樣的人。

2、不成熟的自我不能有效協調本我、超我的沖突:他對自己的父親非常不滿,他的本我想充分的表達他對父親的憤怒,但他爺爺給他構建的“超我”要求他不能也沒有資格責備他的父親的,于是他的自我就選擇了與自己父親完全相反的行為模式去否定父親,協調本我與超我的沖突。只要是涉及父親缺點的情景事件,自己就會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容不得自己的行為有半點重蹈父親行為的覆轍,對自己某些特定行為表現出明顯的完美主義傾向。

七、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

(一)原理與方法

1、原理

(1)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認為,錯誤的認知和觀念是導致情緒和行為問題的根源,因此該咨詢目標就是要引導來訪者發現并糾正錯誤觀念及其賴以形成的認知過程,重新建立新的、合理的認知結構,從而改變不良的情緒和行為。

(2)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療法著重在尋找癥狀背后的無意識動機,使之與意識相見,即通過分析找到其問題的早年的根源,使得來訪者意識到其無意識的癥結所在,產生意識層面的領悟,并可使癥狀消失。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只要來訪者自己覺察到自己心理行為背后的原因,意識到自己認知方式的錯誤傾向,癥狀就會緩解或消失。

2、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將已書面打印的雙方權利和義務,交小陽,告知求助者若有疑問,可隨時提出。小陽的權利、義務大概內容有:個人意愿選擇、更換咨詢師;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協商原則、保密原則;遵守合約等。咨詢師的權利、義務大概內容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平等友好;反歧視原則;心理咨詢工作的局限性;協商一致;避免雙重關系;轉介;保密原則等。

3、咨詢時間

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鐘,共5次。

(二)咨詢目標

根據以上的評估與診斷,同求助者協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協助來訪者認識自己,引導來訪者探索自己情緒反應、行為反應背后深層次的心理原因,使來訪者潛意識的心理內容意識化,解決情緒行為問題,合理把握成就動機的強度。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提高有效處理各種生活挫折的能力;沖破情緒障礙的約束,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增強其自信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

(三)咨詢方案

咨詢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建立咨詢關系,收集資料,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首先幫助求助者分析和解決問題,改變其不適應的認知;第三階段是鞏固與結束階段,使求助者的認知改變向現實生活遷移,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八、咨詢過程

(一)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

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詢:

目的:收集資料,建立咨詢關系,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

方法:在咨詢開始時,充分尊重小陽,用開放性問題收集小穎的詳細資料;通過傾聽、共隋、無條件地積極關注,讓小陽盡情傾訴,與小陽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并完成心理測驗。

(二)咨詢階段

第三次咨詢:

目的:(1)加深咨詢關系。(2)認識其不良的認知模式。

方法:與小陽從生物、社會、心理等方面探討他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第四次咨詢:

目的:是其認識到自己對父親的認知是有偏差的;打破完美主義傾向,建立積極認知模式。

方法:會談、認知重建法、積極自我暗示。

1、通過對來訪者生活經的自述的分析,利用心理咨詢的解釋技術讓使得來訪者意識到自己心理、行為的過激反應、在某些事情上對自己的苛刻要求都是因為自己想建構一個與父親缺點完全決裂的自己來否定父親的行為與生活,只要來訪者意識到這一點,他的癥狀就會得到極大緩解。

在咨詢過程中,來訪者敘述完他的生活經(特別是對父親的評價)與困惑以后,我與他進行了以下對話:(咨代表咨詢師,訪:代表來訪者)

咨:剛才我聽了你對父親的能評價,現在讓我們一起把你現在的生活跟你父親的做個對比。你覺得他沒有上進心,做事情不踏實?

訪:是

咨:據你剛才說的,我感覺到了你在班上特別的上進,成績是班上的前三名,是嗎?

訪:是

咨:你報了難度這么大的造價員考試,是不是希望自己能考過,使自己變得更優秀?

訪:是的非常希望…但…考試的時候大腦一片空白…唉…反正就是我越想做好的事情,我就老是這樣發揮不好…

咨:你是不是覺得他就會為自己辯解,不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

訪:是

咨:你有沒有覺你在宿舍與朋友相處是,挺會為別人著想的?

訪:是大家都說我特別的善解人意…

咨:剛才我聽你說到,就是別人傷害了你,你也總會從別人的角度去理解別人的行為?

訪:是的

咨:那你這樣做,有時會不會感覺自己挺委屈的?

…會…的…有時還很壓抑…很難受…

咨:你察覺沒有,但凡你父親做得不好的,你都特別想做好?對自己做好這類事情的期望值也特別高?

訪:…(沉默了近30秒)好像是…

咨:據剛才我跟你介紹的期望值與活動效率的關系看,你這么高的期望值,你的活動效率是…

訪:低…噢老師我知道了…

咨:你還說過你父親不關心、不體貼你的母親?

訪:是

咨:那你對你的女朋友一定很關心很體貼是嗎?

訪:是阿…我從來沒跟她發過火…都讓著她。

咨:你這么一味的讓著她,她的反應怎樣?

…(:沉思了幾秒鐘,突然恍然大悟的樣子)噢…是…是難怪她有時還責怪我說男人要有男人的主見…老師,難道是我做過頭了?

咨:…你說呢?我想是有一點,你知道你自己為什么會又做過頭了?

訪:…是因為我非常不想自己像父親那樣的對待女人…

咨:對!你的領悟能力非常強!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景,你對自己的期望值是…

要降低…老師我知道了…

…這次咨詢結束時,我要求來訪者回去后,一旦自己又出現以前的焦慮、不安時,要有一個自我的覺察:引起我緊張焦慮的這個刺激是否跟我父親的缺點有關…?

2、利用來訪者與自己對女朋友的關系的探索與體驗,引導來訪者以一個男性戀人的角色體察、認識男人與女人的關系――自己父親與母親的關系的本質,而不是以一個孩子、爺爺、姑姑、母親的角度來認識父親達到對自己父親的從新認識。

第五次咨詢:

目的:鞏固認知重建結果。

后來,這個同學就去單位實習了,過了差不多兩個星期的時間,他專門打電話給我,說他現在心情好多了,說他從未想過他的問題會跟他的對父親認識、評價有關,也感謝老師幫他重新認識了他父親,表達了自己愿意與父親和解關系的愿望。

九、咨詢效果評估

(一)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1、求助者癥狀的改善:心情感覺好多了,作重要的事情不緊張

2、同學的評價:感覺比以前自信多了

3、女朋友評價:做錯事不像以前那樣緊張、自責、無所適從了。

4、治療后心理測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