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風險管理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3: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中的風險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活中的風險管理

篇1

摘 要:《詩經·國風》中有著數量可觀的婚戀詩,它們體現了先秦士人最微妙的情感,以及對于婚姻家庭最深刻的思考,筆者擬從對婚戀詩中描寫婚后生活的詩作進行切入,借以分析士人對于兩性在家庭社會生活中所處地位的認識,從而還原當時社會的歷史現實、婚姻生活現狀以及士人心態。

關鍵詞 :詩經 國風 婚戀詩

引言

《詩經》作為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道出了先秦民眾所行之事,反映了民眾的所思所感,尤其是《國風》,因其來自民間,更是貼近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地再現了當時各類人物的審美流向和精神風貌。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國風》中存在數量可觀的婚戀詩,表達出普通民眾的原始情感悸動,是對人類有史以來最微妙感情的真實體會。

《國風》的創作者大多來自社會底層,有男有女,他們創作的詩歌樸素熱烈,真摯動人。作為中上層階級的士人,是當時權力和文化的絕對權威者。而他們在對這些民歌進行采納編訂之時,必然會加之以個人意志力,對其進行刪改,將那些符合倫理道德和其審美規范的詩歌進行保留美化,對那些粗鄙不合其口味的詩歌摒棄不用。《國風》最終是在這些采風官員的編訂標準之下修改過濾而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時士人的審美傾向。就婚戀詩而言,它展現了先秦士人對當時兩性關系的深刻思考,其中描寫婚后生活的詩歌更具有現實特色,更能體現士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中是如何看待女性及其家庭關系的,道出了婚姻的離合悲歡,因而更具研究價值。本文即是建立在這樣一個視角基礎之上進行的粗淺探究。

男女的結合本是取兩性之好,但是由于種種主客觀條件影響,使得男女組成家庭之后,結局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關注《詩經》中的婚姻家庭結局和婦女命運,也是人文關懷和以古觀今的現實功用的要求?!秶L》中的婚后結局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男子變心,女子遭棄

情感是人心靈深處最純真的存在,但并非每段感情都能圓滿收場。男子薄幸在封建婚姻結局中并不少見,《詩經》中的描寫或是其濫觴。在《衛風·氓》中,女子回憶了當初男子由最初的求婚到兩人結婚和其最后被休的過程,以無比哀傷心痛的口吻哭訴了男子的負心。女子在“子無良媒”[1]的情況之下,毅然“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可見女子之癡情。然而,男子卻拋棄誓言,“二三其德”,將任勞任怨的女子無故休棄。女子遭棄,承受的是來自家庭社會的嘲諷和自身情感被背叛的雙重痛苦,卻又訴說無門。在《召南·江有汜》中,女子痛訴“不我以”“不我與”“不我過”,怒斥丈夫的薄情,并斷言丈夫將來一定會有禍患,帶有言語上的報復性,也更顯露了女性在被棄之后的痛苦不幸,卻只能逞一時口快。除此之外,這類作品還有《邶風·終風》《邶風·谷風》等。女子無故被棄的原因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家庭地位懸殊所決定

周代,男女在社會分工中所扮演角色不同,男子多為保家衛國以及一些重體力活動的承擔者,而女子則負責幕后和邊緣化工作,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因而造成女子在家庭關系中始終處于從屬地位,“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2],如此境況之下,女子猶如一名賭徒,賭注便是自己的一生,她們將一切希望寄托于所嫁男子身上,而丈夫的寵愛是她們唯一的祈求。森嚴的宗法制度導致男女的地位極其不平等,男子從出生,便倍受重視,而女子則相反,所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3],男性的尊貴和女性的卑賤似乎是天生注定的。因此,女性在愛情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與封建社會制度以及婦女社會地位有關。

(二)男子喜新厭舊本性的影響

《詩經》時期的士人對于女子的審美有著一套體系。首先便是外貌美,如:“靜女其孌”“顏如舜華”“唐棣之華”等皆是表現女子美貌的,外在形象的美好是當時士人對女性最直觀的審美要求。男女家庭關系是建立在男子把女子當作一個觀賞品或者附庸的基礎之上,因而隨著女子的年老色衰,有些男子無德,逐漸喜新厭舊,在面對新寵和舊愛的抉擇上,絲毫不顧及舊情,女子被棄就比較常見了。被棄的女子大多純潔善良、勤于家務,無故被棄,后半生只能生活在痛苦的深淵之中。面對無情的拋棄,她們很是無奈,大多只是抱怨或暗自流淚,即使是感情比較強烈的也不過是憤懣不公,不敢有絲毫實質性的報復行為,與思想束縛較為松弛的明清時期作品中的棄婦有莫大差別。

(三)與社會輿論的無譴責有關

先秦時代,貴族階級主要使用的是聘娶制和媵嫁婚制,由于周代宗法制度及同姓不婚制度的約束,媵嫁婚制就變得非常普遍。在《國風》中便有五首詩與媵婚現象有關。其中,在《邶風·泉水》中寫衛女獲悉父母逝世的消息之后,“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她所商量的對象“諸姬”即是媵妾。上有所好,下必從之,上層階級的喜好往往是普通民眾趨之若鶩模仿的范本,這種自覺不自覺的追隨使得普通民眾對于一夫多妻現象有著心理上的接受,而另一方面,為了維護作為男性的尊嚴及絕對話語權,女子便只能從一而終。這種潛存的意識無疑令女子在婚姻上處于劣勢。因此,當男子隨意休棄自己的結發妻子之時,不用擔心遭受太大的輿論壓力;而女子作為男子私人所有物,已經被烙上了印記,被棄之后將受盡世人鄙夷。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女子自覺意識尚未覺醒和封建思想對女子的殘害之深。

二、家庭和美,琴瑟和諧

和諧安逸的夫妻關系是自古以來便被人們推崇的。《國風》中便有描寫舉案齊眉、溫馨家庭生活的篇章。大抵夫妻之間的理想關系應是如《詩經》所唱和的“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多嶏L·女曰雞鳴》中就借助對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幸福家庭的模版。女子清晨督促丈夫起床打獵、妻子發誓與丈夫共度一生、丈夫贈送妻子玉佩表真情。三個生活小片段,展現了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狀態下的波瀾與喜悅,夫妻之間相敬如賓、相親相愛的關系令人歆羨。

中國士人歷來以道自任,追求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濟世理想,家與國的不可分割性使得他們實現理想的首要任務是處理好家庭關系,序化人倫的職責更加凸顯了家宅的安定對于整個社會秩序安定的作用。此外,士人的品格修養也與家庭有關?!熬又?,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道”[4],人倫是實現天道的基礎,君子在家庭之中要待人以責,待己以嚴,從而符合周禮,進而形成君子之道。其中,對人以責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就是對妻子的關愛,這是天下修德之人必須所要達到的要求。先秦士人熟知家庭之重要和自身責任之重大,家庭生活的幸福安樂既是個人自我價值實現的體現,也是最為平淡樸實而又理想的人生狀態。

三、征夫在外,妻子傷懷

周代社會由于大一統局勢的大勢所趨,眾多諸侯國力量的不斷變化,爭霸割據之戰時有發生。根據史料考據,周代初年大概有一百多個諸侯國,而等到春秋時期,就只殘存了三十多個。戰爭的發生,除了大量的物資損耗外,帶給家庭最大的災難莫過于對家庭中強壯勞力的掠奪,兵役制度的實行使得家庭之中的支柱——丈夫不得不顛沛奔波,丈夫的長久不歸,妻子的相思悲傷肇始。此類詩作較多,如:《王風·君子于役》《周南·卷耳》《召南·草蟲》等?!毒佑谝邸吠ㄟ^描繪一幅充滿鄉村氣息的晚景圖畫,于靜謐之中透露出妻子對丈夫深沉的思念,不期之中一種悲情自然產生。這種悲情跨越了個人相思的藩籬,是生活體驗的極度升華,更多的是對丈夫命運和整個家庭的擔憂,是含淚的隱忍,因而愈發動人。

此外,在《周南·兔罝》和《秦風·小戎》中,對女子的展現不再局限于對外出丈夫的眷戀思念,在很大程度上展現的是一種巾幗之風、對于家國安危的深沉擔憂。她們從大局考慮,沖淡了對丈夫的擔心,對于丈夫的出征表示自豪和支持,擁有一種奇異的家國豪情。如:在《秦風·小戎》之中,妻子詳細地描繪了秦國軍隊浩蕩的軍容、強壯的戰馬、精飾而有力的武器,對戰爭的勝利充滿信心,風格豪邁,通過寫丈夫駕車打仗的赳赳英姿,體現出對于參軍丈夫的崇拜與仰慕。在眾多描寫相思的詩中,顯得風格尤為清新獨特。

四、配偶已逝,睹物甚哀

《國風》中還有一類詩講述的是特殊的夫妻關系,天人永隔卻又夫妻情深。既有丈夫對亡妻的思念,也有妻子對亡夫的感懷?!囤L·綠衣》就刻畫了一個深情的士人形象。男子看到亡妻為自己縫制的衣服時,悲痛難以抑制,回顧往昔種種,妻子的賢惠仍歷歷在目。妻子的逝去是自己心中永遠的痛?!短骑L·葛生》講的是妻子看著丈夫爬滿了葛藤的墳塋,心中的傷感愈加噴涌,“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妻子對于亡夫忠貞不貳,誓曰百年之后與夫同穴,到陰間與夫再相聚,讀來無比的心酸,令人哀痛。“安”字真實地展現了古代士人對于家庭的認識,家宅的安定離不開勤勞賢惠的妻子的堅守。夫妻本為一體,正如陰陽兩極,是共生共存的,從男女組建家庭的一刻開始,便是雙方承擔責任的共同觀念的締結。隨著在日常生活中的磨合與互助,夫妻有了深厚的情感基礎,而人又是情感類的動物,一方的逝去便會使另一方痛不欲生,也顯示了大多數士人和諧的家庭觀。

結語

《詩經》之中描寫愛情婚姻的詩歌如同一顆顆滄海明珠,串連起來,令整個《詩經》愈發生動奪目。采自民間的《國風》,有著豐富多彩的婚戀詩,這些詩中既有悲痛欲絕的棄婦的暗自流淚,也有甜甜蜜蜜的家庭剪影,還有滿懷憂愁的思婦的殷切期盼,更有天人相隔的睹物思懷?!秶L》中的婚戀詩,既蘊含了普通勞動人民對于美好愛情婚姻生活追求的希冀,也折射出當時士人對于家庭相處之道、女性地位認識的縮影,筆者對于這些詩作的解讀只是冰山一角,《詩經》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更加精深的研讀和更為敏銳的發現力來探索其美麗。

注釋:

[1]袁梅:《詩經譯注》,齊魯書社,1985年版。下文引《詩經》原文皆出于此書,不再另作標注。

[2]王文錦:《禮記譯解(上)》,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354頁。

[3]黃壽祺,張善文譯注:《周易譯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74頁。

[4]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24頁。

參考文獻:

[1]李貝貝.《詩經》思婦與棄婦詩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程俊英,蔣建元.詩經注析[M].北京:中華書局,1991.

[3]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詩經三百篇鑒賞辭典[Z].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篇2

關鍵詞:護理; 風險; 職業道德;

Abstract:nurs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hospital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any medical means can not do without the help of nursing. Because of nursing work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whol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o the risk of nursing work in the high risk of nursing. But through a system of mandatory provisions or the process of operating norms to restrain mechanism of nursing risk exists a paradox: all systems and processes requires people to compliance and enforcement, if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ople" of the behavior of the deviation, then odds of nursing risk did not actually decreased. Therefore, the constraint of the behavior of the nursing staff through the inherent and spontaneous restraint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ethics has become a breach of the nursing risk.

Keyword:nursing; risk; Professional ethics;

護理

1 護理風險

護理風險是指在醫療護理活動中, 護理人員對他人的身體發生醫療侵權行為所負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的風險[1].護理工作貫穿在護理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環節和過程中, 因此, 護理風險也伴隨這些環節和過程[2].護理風險的起因看起來是極為簡單或者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 若風險發生前, 可能都難以引起護理人員的認識, 但一旦發生護理缺陷或者事故, 給病人和家屬帶來的痛苦卻導致各種糾紛和醫療責任[3].因此, 要有效的回避護理風險。

現實中, 可能導致護理風險的因素有以下幾大類: (1) 護士的自身素質及經驗; (2) 護理制度規范程度及執行情況; (3) 護士職責明晰程度; (4) 護理工作的專注度; (5) 護理工作量; (6) 醫療信息是否清晰沒有發生中斷; (7) 護理記錄書寫不當, 手工抄寫錯誤; (8) 護理工作以外的干擾因素; (9) 護理工作交接缺乏交流; (10) 無證執業; (11) 簡化程序、違反操作流程; (12) 三查七對不嚴格; (13) 藥品管理不規范; (14) 泄漏病人隱私, 侵犯隱私權; (15) 未及時回收醫療器械; (16) 傳染性病人未及時隔離或者隔離措施不當; (17) 擅自脫崗, 玩忽職守; (18) 患者享有的知情權、選擇權、同意權、平等權; (19) 未能依照法律規定封存病歷[4,5,6].

護理風險產生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責任感約束缺失的表現, 表現在工作中對于工作內容態度隨意化。假設按照制度設計和流程管理的要求能夠一絲不茍的遵守和完成, 那么護理工作就無所謂護理風險, 因為制度上已經嚴格設定了風險控制閥, 已經穩妥的將護理工作所可能導致的風險屏蔽在工作內容之外[7].但要排除一定程度上的技術性因素, 包括診療技術和器械的改進等。也就是說在面對如何降低護理風險這個問題上實質上要考慮的因素應該從內在的職業觀念而非外在的制度設計來看待。

風險的產生源自于護理人員對于護理工作的認知態度, 遵守職業紀律的嚴格性以及職業品德和職業責任感。總的來說是取決于職業道德。那么從加強職業道德的要求來約束或者減少護理風險產生的幾率, 是行之有效的一種管理手段。

2 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 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8].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 屬于自律范圍, 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職業道德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是一種職業規范, 受社會普遍的認可;②是一種職業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③沒有明確的形式, 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④依靠文化、內心依存的信念和長期培養的習慣;⑤缺少外在的約束力和強制性;⑥其約束性表現在職業對于從業者的義務性要求[9,10].

總的來說職業道德是一種內在的, 非制度性強制約束的自我習慣, 培養這種良好的習慣, 可以從護理人員內心加強對待工作的認真程度??梢灾鲃拥膶ふ夜ぷ髦锌赡艽嬖诘氖杪┖捅苊庑袨椴划斂赡墚a生的護理風險。

3 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對護理風險的意義

3.1 愛崗敬業。護理從業人員選擇了護理這個工作崗位, 只有真正的喜歡護理工作, 才能產生對護理職業的尊重和發自內心的認同感, 才能自發的去提高技能, 學習知識, 降低工作中的失誤。避免因為長期工作壓力導致職業倦怠從而疏忽大意產生各種操作不當的護理風險的產生[11].

3.2 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護理人員態度誠懇, 待人以誠, 在實際工作中做到不驕不躁, 不隨意降低工作質量要求, 不隨意改變或者簡化操作規范, 嚴格遵守職業制度和操作規程。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中最基本, 但也是最高要求。

3.3 辦事公道。辦事公道對于護理人員而言, 要求面對不同的求診病患, 堅持以同一態度面對, 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 不因私人的感情而影響工作質量, 公私分明[12].不能因為有熟人打招呼就省略檢查步驟, 從而導致某些用藥風險。

3.4 遵紀守法。這一條對于醫護人員而言是內在職業道德和外在制度約束的統一。從制度執行上避免風險產生。要求遵守紀律和法律, 遵守紀律主要要求:①遵守勞動紀律;②遵守組織紀律;③遵守保密紀律;以及其他行業要求的紀律[13].其實對于護理人員而言主要是保守病人的秘密, 避免因為泄露病患隱私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職業道德內在的和自發的約束性不僅僅能夠提高職業技能, 同時還能內在的使得護理人員遵守護理職業紀律和增強了內在的職業責任感, 時刻將病患的安危和需求放心上, 使得護理從業人員能夠提高護理質量, 降低護理風險, 更好的工作在醫療工作領域, 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14].

參考文獻

[1] 楊蓮榮, 戴青梅。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及護理風險相關因素調查分

[2]王素云, 王麗華, 張文靜。加強安全管理、降低護理風險的管理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 2009, 6 (19) :204-205.

[3] 楊正麗。對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新認識[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 2008, 8 (10) :77-78.

[4]張鳳英, 馮先瓊。清單式管理與護理風險防范[J].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3, 26 (6) :729-730.

[5]畢小琴。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2, 30 (2) :173-175.

[6]繆薇菁。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 2007, 42 (9) :830-832.

[7]孔鵬, 方鵬騫, 楊凌。護理風險管理研究[J].醫學與社會, 2006, 19 (4) :44-45.

[8]趙曉艷, 孫德娟, 陳桂英。加強護士法律意識與規避護理風險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10 (14) :3503-3504.

[9]錢萍。加強醫院護理風險管理的必要性[J].護理管理雜志, 2004, 4 (6) :17.

[10]劉培菊。人性化管理用于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 2009, 23 (11) :2886-2888.

[11] 李淳。實行風險管理, 提高服務質量[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05, 2 (10) :953-954.

[12]林玫, 楊翠芳。護理風險管理概述[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06, 13 (1) :28-30.

篇3

近年來很多企業意識到了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并不深刻,更有甚至將二者混為一談,很少有企業同時建立了內控體系與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雖然二者在含義和作用上有一定的重合,但這并不代表二者完全相等。內控有內控的作用,風險管理有風險管理的意義,對于企業來說,二者都是維護企業利益,維持企業順利發展的保障。企業只有建立并實施行之有效的內控體系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地。

內部控制是一種管理職能,主要作用于事中與事后的控制,而全面風險管理則是貫穿于整個過程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在事前就有了一定的預見性的風險考慮。而且全面風險管理的管理范圍要大于內部控制。執行方式不同。全面風險管理所涉及的活動有很多是不需要內部控制來完成的。風險管理不同。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引入了風險偏好、風險預警、風險對策等方法概念,因此,在風險度量的基礎上,該框架可促使企業發展戰略向風險偏好靠攏。根據投入、風險、回報之間的聯系,合理進行資本分配。這些功能都是內部控制框架能力范圍之外的。

內部控制從屬于全面風險管理,產生于實踐之中,并不斷發展完善。全面風險管理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企業的風險管理目標;二是全面風險管理要素,主要有目標設定、內部環境、事件分析、風險評估、風險對策、信息交流、控制監督;三是企業的各個層級的設置與風險管理職責。我們可以得知內部控制和全面風險管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維護企業的財產安全、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綜合二者的關系,即內部控制為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而全面風險管理則是對內部控制的延展。總體上來說,內部控制是企業具備規范的經營操作、有效的財務管理和穩定的盈利能力的保障,同時企業規范的經營、有效的財務管理和穩定的盈利能力也正是全面風險管理下企業應具備的基本狀態。

我國經過近30年的風險管理研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風險管理理論體系。但在風險管理的應用領域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體現在:風險管理還沒有全面開展起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等歷史原因的影響,我國的風險管理工作長期以來由政府包攬。只在保險、銀行和能源等關系到國家穩定的行業開展了風險管理,在實施戰略控制中也缺少風險管理的控制系統;我國風險管理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風險管理存在:(1)風險意識淡薄。企業中的風險管理活動往往是暫時的或者間斷性的,意識到了就進行管理,事后則放在一邊,置之不理。(2)企業風險管理組織結構不完善,我國大多數企業存在較為嚴重的結構問題,很難形成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3)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風險管理缺乏風險分析和度量手段,缺少專門化的風險管理工具,風險管理拘囿于相互獨立的部門之間,往往按職能被切分到財務、運營、市場、法律等多個層面,缺乏全局性的整合框架和主線;風險管理信息化仍處于較低水平,風險信息難以形成高效、快捷和準確的傳遞渠道,風險防范、處理效率低下。在衡量企業風險管理的工作成效時,缺乏全面風險管理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量化評價標準,導致風險管理工作難以做到真正落地。(4)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脫離,企業管理層未能將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有機結合起來。國外從理論到實踐,從數據到風險管理,從管理層到執行層的深度重視相比我國的風險管理工作更多側重于風險發生后的應急管理和災后恢復,在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方面的管理水平尚待提高;企業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實施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的責任,而風險管理制度則是風險管理的基石,管理層應建立健全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

我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尚處在很年輕的階段,各方面的發展都很不成熟,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風險管理理論是由我國向西方引進的,起步比較晚,各方面都額發展都很不完善,這是造成這一理論在我國發展滯后的歷史原因。也是我國企業面臨的風險管理薄弱的重要因素。這一理論早我國普及的程度較低,大家還是比較陌生,因而我們的風險防范非常低,企業很少設置風險管理的特定機和部門。第二,關于風險管理制度的內容主要是以財務風險管理為主,缺乏對產品開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制度的完善;缺乏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我國大部分企業沒有參與企業重大決策、從事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的專業性人才;重視具體風險的管理,缺乏風險管理整體策略。在已實施風險管理的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將精力投入到具體風險管理中,缺乏系統、整體性地考慮企業風險組合與風險的相互關系。更有一些企業在成立了某個新部門新業務時,更多考慮與具體的業務操做流程相關的制度上,而忽略了對公司整體戰略發展的影響,從而導致風險管理的資源分配不均,影響企業整體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三,這與我國的特定國情有關。我國企業受到政策性的因素影響比較強,而西方的風險管理主要是面對市場風險和危機中誕生的理論,解決的對方主要是市場條件下的。我國的市場體制還不是非常完善,因而企業所在這方面的投入較低,行業發展環境沒有西方的規范。

在現實生活中,好的運氣和好的管理往往沒有得到非常明顯的區分,當問題出現后,往往歸咎于無意,而沒有從管理的角度找原因,另外,很多人不太了解風險管理的后期效果。人們沒有足夠的說明風險管理避免了多少損失,間接帶來了多少經濟效益和長期經驗方面的知識積淀。

篇4

風險并未得到足夠重視

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警告華爾街不要重復相同的錯誤;在澳大利亞,斯旺財長也宣稱,“廉價的貨幣”時代已經過去,風險因素將相應計人價格。但盡管對金融系統進行了改革,美國的投資銀行似乎再次不顧風險,又開始使用其慣用伎倆。高盛、摩根大通和其他一些金融機構,收到數百億美元的政府援助,卻再次將大量資金投入債券、商品和復雜的金融產品。

澳洲會計師公會的一項近期調查表明,盡管發生了全球金融危機,風險并沒有得到小型企業的足夠重視。同時,企業越大,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的可能性就越高。考慮到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災難,這種調查結果令人吃驚。

但是,德勤合伙人安德魯?斯羅曼(Andrew Sloman)認為,情形總是如此?!坝行┕緩囊婚_始就可能沒有控制風險”。

為什么會這樣呢?看看長期的經濟繁榮就知道了。斯羅曼說:“經濟連續繁榮時,企業可能從未在未預見的重大風險事件上栽跟頭。信貸市場總是十分開放,借錢很容易。”

斯羅曼的觀點與從事全球風險咨詢的甫瀚公司的調查結果相吻合。該項調查表明,大多數公司在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多數公司并不打算投入資源來完善其風險管理制度。

審查治理結構改善風險管理

斯羅曼估計,銀行會開始更加認真地審查企業的治理結構以確保其貸款風險更低。此外,隨著信貸市場的緊縮,企業如果有一套風險管理制度,則可以表明它可能是更好的貸款客戶,從而獲得競爭優勢。最后,保險公司會要求企業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伊恩?布朗(Ian Brown)是uNE合伙企業的公司服務總監。他說,現在圍繞風險管理出現了很多機會,這個“機會”實際上就在于制定和測試計劃。很多問題是可預見并長期存在的,經理們需要花時間去評估對其公司有重大影響的風險,并進行控制。有關戰略和計劃并不需要包羅萬象,但是,解決一些主要風險會大大改善公司的狀況。

“信息技術是另一項潛在風險,因此要好好保護電腦,留好備份,保護網絡與服務器,確保維護企業運轉的重要電腦應用軟件的安全,確保有適當的信息技術支持,有不間斷的電源供應設備,并對員工進行適當的電腦培訓。”

布朗說:“對很多組織來說,有了計劃就已經向前邁了一大步――進行測試當然更為重要?!?/p>

經濟逐步回暖管理壓力上升

金融危機給世界帶來“震驚”,它證明有些事情真的會發生。那么,公司如何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呢?澳大利亞精算師協會會長湯普森(Trevor Thompson)說,隨著經濟逐漸回暖,要求建立風險管理制度的壓力會進一步上升。

湯普森說:“如果經濟開始回升,監管機構、公司董事和高管層會要求對他們的風險水平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以及了解如何控制這些風險。董事們將有自身的責任,高管層也要確保其風險管理的信譽,基金受托人和監管機構也同樣如此。沒有人想在風險問題上再出紕漏。你會看到,股東乃至顧客也會長期要求公司風險水平得到很好的管理。這就有點像是擔心健康問題。也許你第一次遇到有些身體問題時會很幸運度過,但讓你更加清醒。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后來去健身房了?!?/p>

像很多專家一樣,湯普森認為并不會出現新的風險,企業面臨的只是那些管得不好和認識不足的風險。例如,人們還不理解從事某些證券交易或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這些交易所帶來的風險水平。

的確,擁有充足的資金供應是公司應從這次危機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訓之一。這將成為風險管理的新模式。湯普森說:“這就與你的個人生活一樣。年景好的時候應該作些儲備,因為終究會有困難時期出現。我們將這種情況稱為反周期資金管理。也就是說,在經濟好的時候要增加資金要求,這樣一旦情況變糟,不至于走投無路?!?/p>

篇5

【關鍵詞】行政自由裁量權 風險控制 研究

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風險在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英國首相布萊爾說過,一個政府想要完全將風險消除是不可能的,社會要進步,科技要發展創新,技術要改進,這一切的改進、創新和發展過程中都必然包含著風險這一重要因素。而政府的行政事務帶有天生的風險性,因為他們不需要對此承擔責任,而人民更是基于對政府的信賴將其作為日常生活中可以依靠的遮蔽所。所以,英國政府提出這樣的說法即是要改變那些認為風險一定是不好的一定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麻煩的極端看法,只有政府帶頭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轉變對風險的看法,才能帶動人民對風險的更為理性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將對風險的厭惡轉變為接受并積極采取合理的措施在風險中處理好各種各樣只有在風險社會背景下才會存在的行政問題,以期得到更好的發展,通過妥善解決風險帶來的危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獲得民眾的支持與擁護。

政府對風險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的非常態領域應加以引導和控制保護,在這種引導和控制保護中起有力的主導作用。承擔起風險社會賦予政府的責任,風險的主觀性使政府的行政權力尤其是行政自由裁量權面臨著合理性的更大考驗,對政府的行政工作形成有形的壓力。在英美法系國家,政府重視保護公民的權利并且以抵抗風險為己任,美國聯邦政府的15個部和62個獨立機構中,有12個部和40個機構的主要職責都與風險管理有關。英國政府則認為,除了公民個人自愿承擔的風險而且只是對公民自身權益造成的影響和危害的風險,政府對其不予強行干涉,其他大多數的風險政府都有管理的職責和義務,對于該種風險社會背景下發生的風險事件,政府理應對其負責。該種規定明確了政府在風險社會背景下的行政自由裁量權,明確了政府自由裁量的風險事件的范圍和界限。同時也保護了公民在風險社會背景下發生的風險事件的權益的保護和隱私權的保護,做到政府真正保護公民的權益而不在保護的同時侵害公民的其他權益。

由于西方社會的工業社會發展較早且成熟完善,而基于該社會背景在提出的風險社會理論相對在西方社會的研讀與分析也相對成熟完善。因此,對于西方國家在風險社會背景下對政府行政權力的控制和規制即對風險社會背景下政府的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控制和規制具有啟發意義,我們通過對西方國家的控制與規制的研究與分析以期能夠得到治理風險社會背景下我國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有效經驗。

(1)將風險管理與日常管理相結合

風險社會的狀態已經無法避免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只有將風險概念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才能更好的適應風險社會帶來的變化,才能適應風險社會背景下的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新問題,同樣我們的政府也需要這樣的融入,只有作為日常行政工作中的一部分,才能習慣性的不被忽視,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的應對風險和處理危機。在這一方面,加拿大對風險社會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相對較完善,其從組織的整體角度考慮,將風險融入到其行政的各個環節,有利于在自由裁量時更好的把握與管理。在這一方面,加拿大對風險社會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相對較完善,其從組織的整體角度考慮,將風險融入到其行政的各個環節,有利于在自由裁量時更好的把握與管理。

(2)明確風險責任,合理明確分工

一個高效的政府首先是一個分工明確條理清楚的政府,各部門要始終明確其職責范圍內對風險的防范工作和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控制和行使,如美國的國土安全部門把其所管轄的22個機構分成了四個組成部分,每個部分有合理的分工,各自行使法定的職權。這樣既有利于行政相對人合理、高效、方便的維權,又不至于在行政機關內部導致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濫用,既有利于政府行政部門開展工作又有利于對公民權利的保護。

(3)積極開展行政機關風險管理文化的創新與學習

風險是一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概念具有一種未發生的不確定性即其是否發生具有不確定性,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風險將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所以,政府的行政主體要時刻保持創新和學習的能力,才能更好的發揮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如英國和加拿大政府高度強調持續學習和相互學習,在避免僵化,鼓勵創新的同時促進變革。

風險社會背景下,各種社會問題日益增多,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漸趨復雜,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行政自由裁量權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機關在繼續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時一方面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和利益,而另一方面由于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和風險社會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暴露出來使得傳統的行政自由裁量權難免存在調整范圍的局限,而立法者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把握也將對行政主體的權力形成一定的鼓勵或者是限制,因此對風險社會背景下的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控制和規制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要想使行政自由裁量權在風險社會的大背景下更好的發揮法律的目的和價值須得從立法規制、行政內部控制、司法審查、公眾參與等方面對行政自由裁量權進行控制,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德]烏爾里希.貝克,約翰內斯.威爾姆斯.自由與資本主

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73

[2]羅豪才.行政法論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2

[3][英]威廉.韋德著.行政法[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

社,1977:257

[4][德]烏爾里希.貝克.從工業社會到風險社會(上篇)[J].

與現實,2003,(6)

[5][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146

[6]金自寧.風險中的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6

[7]范利琴.試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風險社會的治理[D].大連

海事碩士學位論文,2006:11

篇6

企業風險管理的實效性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企業風險管理方式不僅局限性強,而且成本高、效率低,難以完全消除風險造成的損失。而金融工程則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能夠促使企業形成現代風險管理模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企業風險管理模式,以及金融優勢,在此基礎上指出了金融工程的優勢。同時,還分析了金融工程對企業數量風險、價格風險、兼并風險和信用風險的控制。并指出了運用金融工程建立現代化企業風險管理模式的途徑,即構建金融信息數據庫、建立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理念等。希望以此加強我國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而促進企業快速、平穩發展。

關鍵詞:

企業風險管理;金融工程; 應用

風險主要是指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可能遭遇的財產損失、自然災害、人身傷亡、意外事故等不測事件的可能性,它具有不確定性、客觀性和損失性。企業經營風險則是指因企業經營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導致的預期收益不確定性,甚至有可能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失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對企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系到企業的成敗。尤其對一些創新性企業,它們具有更加鮮明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又相對較小,因此,更應重視風險管理。而若要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減少風險損失,企業就應當積極探究風險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經營風險。金融工程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近年來受到許多企業的關注和運用,合理運用金融工程有助于企業構建現代化風險管理模式。進而減少我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風險,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金融管理與企業風險管理

(一)傳統企業風險管理方式

傳統的企業風險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保險、資產負債管理和證券組合投資。它們都屬于表內控制法。主要通過調整企業基礎業務的負債與資產組合方式,逐漸消除市場金融風險。這三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和不足。不僅見效慢,而且價格適應性較差、資產負債管理的成本也相對較高。保險的對象多為有形風險,期貨交易、證券買賣等金融交易不在保險范圍內。此外,受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的影響,保險對金融風險的作用較小。證券組合投資在金融市場上效果較好,但由于其理論模型本身就存在風險,因此,它對系統性風險作用不大。

(二)金融工程

有別于傳統風險管理方法,金融工程采用表外控制法,即合理運用金融市場上的套期保值工具來規避風險。技術與工具是金融工程的核心。金融工程可以將分散在社會經濟各個環節中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集中到衍生交易市場中進行分割、包裝和分配,進而通過一定方法規避許多風險。此外,因為金融工程交易的杠桿比率相對較高,因此,它可以使套期保值者用較少的資金或代價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

(三)金融工程的優勢

通過以上論述不難發現,相較于傳統風險管理模式,金融工程具有明顯優勢。首先,它具有較高的準確性。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內在機理是衍生性,基礎工具的變動會影響其價格,而這種變動則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便更有利于鎖定風險。此外,對衍生交易的匹配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補風險。其次,金融工程還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成熟衍生市場的流動性能夠根據基礎交易的變動及時調整,對市場價格做出更加靈活的反映,進而提升風險管理的時效性。再次,金融工程成本低。衍生交易還具有高杠桿性,即付出較少的資金就能夠控制大額交易。由于啟用資金較少,所以能夠極大地節約企業的套期保值成本。最后,金融工程還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期權購買者具有履行權利,交易者可以根據需要拋補衍生交易頭寸。此外,投資銀行家也可以以金融工程工具為素材,根據客戶需求,以組合、剝離等形式創設金融產品。金融工程特有的這些靈活性都是傳統金融工具無法比擬的。

二、金融工程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一)對數量風險的控制

數量風險主要是指銷量、交易量、產量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它不僅來自用戶方面,還來自生產方供給方面。金融工程針對這些數量風險提供兩種金融產品,一個是商品期權。另一個則是根據宏觀經濟的景氣指數與企業產量的相關性設計衍生產品。宏觀衍生產品是以宏觀經濟指數為基礎,并將買賣宏觀經濟指數為外在表現形式,促使這種指數對應的收益流可以在多種經濟體間互相調劑。此時,要求企業依據自身正常銷售量積極參與到衍生產品交易中,確定意愿期正常收益。此外,在意愿期收益基礎上,要增強宏觀經濟指數水平的具體性,在衍生產品交易中消除數量風險,確保意愿期收益的順利實現。

(二)對兼并風險的控制

現代企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兼并問題,正常兼并對優化資源配置較為有利。但企業若要取得順利發展,就必須采取措施控制和管理兼并風險。金融工程首先提出了股票交易策略,主要包括死亡換股、股份回購、財產鎖定和員工持股等。其次提出了管理策略,主要包括相互持股,及雙方互換股權,減少雙方流通在外的股權,在保障管理層利益的基礎上,甩掉包袱、提高收購方成本、修改公司章程。

(三)對價格風險的控制

企業對價格風險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其一是預測價格變化,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其二則是將不確定轉變為確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的起伏主要來源于市場中存在的預期外因素。所以,預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價格風險。針對價格風險,金融工程提供了互換、遠期、期權、期貨等工具,在此基礎上又將這些衍生金融商品組合、分解,以創造更加有效的金融工具,來抵補匯率、商品、利率、股票收益率等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衍生工具提供的思路是金融工程防范價格風險的關鍵,即是指在交易中,能夠運用遠期合同鎖定價格。這種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業風險管理的路徑。

(四)對信用風險的控制

信用風險主要是指在交易過程中,因一方違約無法履行合同義務而造成的可能性損失。事先是否有針對交易額度進行支付的約定、某一特定對方全部敞口頭寸的大小、以及某特定日期結算交易額度,都會對信用風險產生一定影響。針對信用風險,金融管理主張使用信用衍生工具。它是指交易對手間轉移信用風險頭寸的合約安排。信用衍生工具能夠為風險空頭提供違約保護。信用期權、信用證券化、信用互換和信用遠期都是常用的信用衍生工具。

三、應用金融工程構建現代企業風險管理模式的具體途徑

(一)構建金融信息數據庫

采用信息技術是金融工程運用于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特點,金融市場信心及其預測則被視為金融工程的基礎。若要構建現代企業風險管理模式,就必須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收集、整理各種金融信息,例如金融機構的業務信息、宏觀經濟環境數據等。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已經具備較高的信息化水平。企業風險管理應當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企業資源計劃,集合產品數據管理,共享供應商信息庫、產品數據和客戶資料信息庫。此外,還應當構建智能分析系統,建立靈活的控制模型。

(二)建立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理念

目前,一些學者認為我國還未迎來發展金融工程的最佳時機,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發展受到限制,股價、利率和匯率難以反映市場的真實價值與供求狀態。此外,還由于缺乏真正需要規避風險的經營主體。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必須充分重視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并將其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還應當全面研究和認識金融工程的功能。并借助金融工程的風險管理更新企業內部人員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意識和理念,進而提升經濟金融效率,消減社會經濟摩擦。

(三)建立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組織機構

全面探究金融工程的風險管理控制手段及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的內容可以發現,傳統風險管理只需數個部門共同參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則較為不同,它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中,與用戶、供應商、業務范圍也有密切聯系。所以,構建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組織機構應當包含生產與銷售的組織者層、企業的決策層和供應商與用戶的管理層等。除此之外,還應當包括一些具備金融工程技術的金融工程師。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企業風險管理模式,金融工程具有明顯優勢,因此,應當在企業風險管理中合理運用金融工程。但與此同時也應當客觀看待金融工程在風險管理中的局限性。一方面,首先應當組建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確保金融工程參與者具有熟練地操作技巧與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其次,還應當構建風險評估體系。另一方面,企業還要關注自身的風險管理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企業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要,與企業的利潤、生產和銷售都具有密切聯系。因此,應當將企業風險管理視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應當認識到運用金融工程能夠進行風險規避和套期保值,但決定企業風險抵御能力的根本因素還是企業自身實力。因此,企業應當建立高效運作機制,提升自身發展潛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從容面對各種挑戰和風險。

作者:張宇 單位:遼寧大學經濟學院2016級博士生在讀

參考文獻:

[1]謝沛善.金融工程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J].廣西財政高等??茖W校學報,2004.

[2]李湘露.應用金融工程構建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系統[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4.

[3]侯祥鵬,李忠海,楊紅麗.運用金融工程管理企業風險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5.

[4]鄭玉華,李曉慶,儲小俊.金融工程專業人才研究性教學設計與實踐能力培養[J].經濟研究導刊,2014.

[5]楊立洪.金融工程:金融創新與系統科學的綜合集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

[6]劉宵陽.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系統構建中的金融工程應用[J].現代商業,2014.

[7]王楠.引入金融工程技術提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的思考[J].金融縱橫,2013.

[8]周磊,賀昌政.金融工程對我國國有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啟示[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4.

[9]周復之.探索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工程之路[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0.

[10]周方婧.淺析金融工程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帶來的新思路[J].時代金融,2008.

篇7

關鍵詞: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1)05-0051-01

在企業管理和經營活動過程中,時時刻刻伴隨著企業的就是潛在風險。企業的內部控制不是為了控制而控制,也不是為了中國證監會而控制,而是為了幫助企業防范不同階段的風險才進行控制。

風險管理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確保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層實現經營方針和目標;二是保護單位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三是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證單位內財務活動的合法性也是內部控制的目標。

1 風險管理下的內部控制問題分析

風險管理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內部控制也時時的影響著企業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存在問題,會給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使企業的風險管理方面會出現一定的漏洞,從而嚴重影響著企業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長運營,內部控制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影響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管理當局在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中應起到關鍵性作用,一個管理當局在企業在自身的經營理念和方法、面對風險的態度上和面對風險的解決策略上都會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有這重大的影響。在我國一些大型企業的管理當局對構建和實施內部控制體系的意識淡薄,有的大型企業管理層只注重企業的規模效益,往往忽略構建和實施內部控制體系。有的大型企業管理當局雖構建和實施了內部控制體系,但構建和實施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夠科學、不夠合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3 管理人才嚴重匱乏

現代金融風險管理是一門技術性非常強、非常復雜的新興的管理學科。它不僅以現代管理學、金融學、經濟學、數量統計學等學科的知識為基礎, 而且還引入了系統工程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雖然我國也存在著各方面的優秀的管理人才,可是在各個企業中這些優秀的管理人才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導致原本管理人才缺乏的企業,浪費了優秀的管理人才。然而,即便是不與西方銀行的水準相比,就是與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現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國金融風管理人才仍然顯得相當匱乏。

4 風險管理下的內部控制問題解決對策

針對上述內容中風險管理下的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項相關對策。

5 構筑嚴密的企業內控體系

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為風險管理提供切實的組織保證建立科學合理的業務處理程序,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以及相互之間的分工和協作關系,將風險管理工作融入具體的業務活動中。明確內部審計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體制,建立完善內部審計流程和具體的操作手冊,健全風險管理體系,一般來說,風險管理體系應該包括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政策體系、 決策體系、評價體系等內容。

6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提高全體員工素質,樹立主人翁意識,人在有意識支配的活動中從來都是第一位的。內部控制的高效率離不開高素質的員工,離不開有主人翁意識的管理者。因此一個企業要不斷提高內部控制的水平,就要抓住人的因素。要不斷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要使每一個員工都自覺地參與到企業的內控工作中來。

7 結論

現階段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都存在著一些缺陷和問題,主要是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夠,沒有強有力內部監督控制制度,風險管理比較落后,沒有良好的符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的一整套完善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以上重要的原因導致了企業多年以來難以快速健康的發展,最后導致了企業越發落后和被經濟社會所淘汰。

當今時代,企業環境不斷變化,變化的節奏也越來越快,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作為實現其經營管理目標的一種手段,在企業內部管理監控系統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管理者應該制定適合于本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切實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余仁群. 淺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誤區及對策.[J]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121-122.

篇8

關鍵詞:風險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X82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項目風險管理的一般原理

建設項目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是一項風險較大的活動。工程風險管理是依據項目所處的風險環境和預先設定的目標,對風險從認識、分析至采取防范處理措施等一系列工作的過程,以合理的成本保證預定目標的實現。關于工程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的提法各不相同,但主要內容包括了風險的識別、估計、評價、應對和監控,主要任務是將風險減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并進行合理的風險責任分配,是一個循環動態的過程。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運用各種方法對項目的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和識別。風險估計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后果大小,以及出現時間和影響范圍的確認。風險評價對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并對風險進行重要性排序,評價工程總體風險。風險應對是制定應對策略和技術手段的過程。風險監控指監測并記錄工程項目的各種風險狀態,并監視殘余風險和識別新風險,保證項目風險管理計劃的實施。

二、我國建設項目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手段落后。我國的建設項目管理發展時間短,基礎不牢,項目管理人員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理解不透,沒有把其作為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在建設項目中資金短缺的現象普遍存在,決策者更難以“擠出”風險管理費用,從而忽略項目風險。另外,一些承包商因急需找到任務,承攬了自己技術能力不及的項目,不能及時解決各類技術問題,項目落實后,會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處理項目風險的手段單一而落后,對項目潛在的風險缺乏前瞻性的推斷,大多以憑直覺、經驗的態度來對待風險,僅通過定性的分析,避免定量的分析。以致于那些科學定量分析難度大、專業化程度高、費用高的項目被以簡單的風險處理手段而敷衍,最后被風險吞噬,導致項目以失敗而告終,嚴重影響到了建設項目風險在我國的研究與推廣。

2、風險管理責任機制不健全。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類型的管理都需要健全的體制來規范,必要的責任人員來執行,合理的規章制度來遵守。建設項目風險管理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各個項目運作主體在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積極參與,且在風險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各參與主體之間相互協調與合作,才能發揮最大的風險管理效應,從而構建規范有效的項目風險管理體系與操作規范。然而國內多數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沒有明確的定位,沒有一個自始至終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的風險管理組織,“項目上馬建班子,項目完工散攤子”的現象還十分普遍。在項目的組織結構上未設置風險管理部門和與相應的職能,缺乏專職人員來履行風險管理職責。加之建設項目運作過程中的一系列特殊性,如參與主體多、利益牽涉廣、責權利定義模糊等等,出了事故相互推托,使得化解、抵御風險的能力要求更高,增加了項目的運行風險。

3、風險管理信息監測體系不完善。建設項目風險主要是由于不確定性事件造成的,人的認識能力有限,存在對事物認識的局限性,加之信息的不完備使得人們無法充分認識到一個項目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從信息學角度來看,信息的不完備性是絕對的,而信息的完備性是相對的,信息傳遞和獲取的滯后性是造成這一客觀規律的根本原因。風險存在于建設項目運作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部門,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項目風險的發生,就必須在項目生命期內將風險防范與控制的觀念、措施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和每一個環節中去,建立起全面、完善的風險管理信息預警系統。然而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缺乏對經驗的積累與數據的分析,未能建立一個全面有效、通暢的信息監測體系。當風險到來時,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數據支持,各部門信息傳遞的脫節,以致于不能及時作出迅速而有效的應對措施,經常憑經驗臨時決策來處理風險,管理成效低。

4、相應的法律、法規等制度依據尚不完善。我國已經出臺了有關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規,但由于缺乏針對工程建設的具體規定,在實踐操作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在新修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雖增設了有關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的條款,但其覆蓋范圍有限且屬于推薦性,沒有法律強制力?!侗kU法》中雖然規定了工程保險的相關條款,但卻沒有針對工程建設的具體法律,缺乏實際操作性。因此,相關法律法規需進一步完善。

三、完善建設項目風險體系的有效途徑

1、完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法律法規。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還不適應有關工程建設方面的風險管理?!稉7ā冯m然有擔保業務的相關規定,但缺乏針對工程建設方面的具體規定。目前,工程保險發揮了一定的風險保障作用,但缺乏對建設工程各方參與保險的具體要求和措施。今后的有關立法中,需考慮有關工程擔保、工程保險的內容,在有關合同示范文本中制定相關條款,以及研究制定各種相關的系列合同示范文本,以利于工程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

2、培育發展工程擔保市場,積極發展工程風險管理中介機構。工程擔保是風險轉移的重要手段,并能夠強化建筑市場的守信機制,有助于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除了現行的銀行擔保外,還應當積極發展其他具備條件的機構擔當擔保人,發展承包商之間的同業擔保。對于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也應允許開展擔保業務。工程擔保公司的設立,國家應盡快制定審批要求,確定業務范圍,規范運作,并進行有效監督,形成競爭機制。

目前,我國缺乏專門的建設工程保險經紀人、保險人和風險管理咨詢公司,應積極引導、扶持工程風險管理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

3、適當采用強制性措施加快風險管理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當前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應強調提高風險管理的水平,促進風險管理觀念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推廣。如在大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增加風險管理報告的要求;在工程項目管理中需包含風險管理的內容、擬定相應的制度。另外,應加快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明確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企業有了充分的自,為了回避風險較少損失,必然會積極運用科學與靈活有效的方法進行風險管理。

4、加強與建筑業相關的行業協會對風險管理方面的重視。目前,我國的相關行業協會對于風險管理技術方面的研究與培訓、咨詢服務等方面涉及的很少。有關行業應發揮其優勢,組織相關機構進行風險管理技術的研究,提供咨詢服務與培訓,加強國內外信息交流,盡快建設我國風險管理信息中心,為項目風險管理提供服務。

5、建立企業的內部風險管理體系,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必須建立企業風險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職責。企業首先要提高風險的識別能力,企業內部應注重相關資料和經驗的積累、分析,掌握不同工程項目的風險規律,并進行記錄歸檔,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資料庫,為今后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依據。承包商應提高風險識別的能力,做好風險識別階段的工作,以便運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對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對策。

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工程項目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越來越需要項目管理者對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視和加強。雖然國內項目風險管理近些年得到了發展,但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改進,積極進行理論研究和應用,以促進我國在項目風險管理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譚立新.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J].中外公路,2006,(06).

篇9

【關鍵詞】風險;工程管理; 風險管理; 風險決策與控制

一、引言

現代社會的經濟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對于規模大、周期長、產品具有單件性和復雜性等特點的建筑工程來說,在進行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比一般的產品生產具有更大的風險。可以說工程建設本身就是一項風險事業,工程建設各方都面臨著諸多風險,這些風險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雖然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存在風險并不意味著損失,一般來說,風險與盈利的機會同時存在,且經濟活動的風險越大,盈利機會就越大,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是否善于進行風險管理。正是因為如此,國際上把建設工程風險管理看作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風險管理和目標管理視為項目管理的兩大要點。然而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在我國建設領域依然是薄弱環節,尚未形成有效的建設工程風險管理體系。因此加強對建設工程風險管理結構和步驟的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工程建設各方的風險

由于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巨大,工期長,所涉及的不確定的因素繁多,從其籌劃、設計、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整個過程都存在各式各樣的風險,無論工程項目投資商(業主),咨詢商(監理),承包商,還是建筑設計商,材料設備供應商等,都面臨著不可回避的風險。而且風險具有多樣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劃分不同的風險類型。就建筑工程來說,可以從工程的建設各方來劃分工程當中的風險。

三、工程進行風險管理的意義

工程風險管理是對潛在的意外損失進行辨識、評估、預防和控制的工程。建設工程的特點決定了工程建設工程中存在管理體制、建設單位、建筑企業和工程咨詢服務機構等諸多影響風險管理的因素。同時由于我國建筑市場還處于買方市場的客觀條件,是的建筑施工企業除承擔上述必然風險外,還要承擔我國特殊環境和工程建設企業被動經濟地位所帶來的各種人為風險,承受著逐漸大于建筑企業的風險壓力,因此,加強建筑企業風險管理的意識,降低企業工程風險勢在必行。工程風險管理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對于建筑企業具體實施風險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從而能以最小成本將工程風險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達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工程風險管理能促進建筑企業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減少決策的風險性。工程風險管理能為建筑企業提供安全的經營環境。工程風險管理能夠保障建筑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工程風險管理能促進建筑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并且,風險管理的研究和推廣應用不僅對建筑企業等經濟實體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四、工程風險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流程

(一)工程風險管理系統的結構。所謂風險管理,是指經濟單位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測、識別、評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處理風險,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在國外,如美國,在土木建設項目項目管理中,管理人員引入了風險管理技術,強調對建設項目目標的主動控制,以對項目實現過程中遭遇的風險和干擾因素起預防作用,從而減少損失。按照建設項目風險的內在要求,可以將風險管理中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各個因素組成一個有機的綜合體。通??梢苑譃槲鍌€階段:風險辨識、風險估計、風險評價與分析、風險決策與控制和風險監控。

(二)工程風險管理系統的流程

1. 風險辨識。風險辨識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針對工程項目而言,它是指對該項目所面臨的及潛在的風險加以判斷,歸類和鑒定風險性質的過程。對風險的辨識可以通過感性認識和經驗進行判斷,但更重要的是依據各種客觀的統計、以前類似項目的資料和風險記錄,通過分析、歸納和整理,從而發現各種風險的損害情況及其規律性。進行風險識別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檢查表法、流程圖法(WBS法)、敏感性分析法、環境分析法等,報告中應明確各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和損失。

2. 風險估計。在進行工程風險估計時,要先科學的選定評價指標體系,根據上面對各風險因素的分析,風險評價體系應能綜合反映承包商能力、業主狀況等因素。指標體系的構選應遵守科學性、全面性、協調性、可行性和層次性,以準確反映工程風險和指標體系相配的原則,構造工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3.風險評估。工程風險的大小具有模糊性的特點,因此采用模糊評價方法把風險的大小界定成小、一般、較大和很大四個等級,各等級的界定沒有明顯的標準,分類的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因此,模糊評價方法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4.風險決策與控制。根據以上分析所得的模糊綜合評價結果來做出風險決策,如果綜合評價結果V超過限值,則表示該建筑工程風險度較高,應該放棄。如果沒有超過風險限值,則應該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所辨識的風險,做出相應的風險管理方案,將有風險而導致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保證工程的最大安全保障。根據風險防范的基本途徑,風險應對措施可以分為兩類:風險控制手段和措施、風險財務處理手段和措施。

5.風險監控。即是跟蹤已識別的風險,監視殘余風險,識別新出現的風險,修改風險管理計劃,保證風險計劃的實施,并評估風險減輕的效果。風險監控的主要方法和技術有:項目風險應對審計;定期項目評估;掙值分析;技術因素度量;附加風險應對計劃;獨立風險分析。風險監控的內容主要包括:計劃風險監控;風險管理有效性監控;設備安全可靠性監控;行為風險監控;作業環境監控;項目融資風險監控。風險監控的成果:隨機應變措施;糾偏措施;變更請求;修改風險應對計劃;風險數據庫;更新風險判別核查表。

五、工程風險管理總結

工程風險是項目實施工程中不可避免而必須面對的。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它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因此如何把握機遇,分析、判斷、化解、利用風險,使之產生利潤,需要企業管理者進行艱苦細致的分析。在建筑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風險管理者應不斷監督檢查風險管理各階段,協調各個方面、各種因素,對風險管理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和反思本周期的風險管理過程,為以后的風險管理提供管理經驗。

參考文獻:

[1]邱苑華.現代項目風險管理方法與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篇10

【關鍵詞】工程項目 風險分析 風險管理

一、工程項目的風險分析

(一)工程項目風險的含義。

工程項目的風險具體是指由于工程建筑進行過程中,施工時間較長以及制作工藝復雜并會隨著項目是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的損失,這些損失就是工程項目的風險。由于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漫長的時間,因此如果出現了項目風險,將會造成極大的損失,這些損失包括人身安全、經濟金錢等多個方面。

(二)工程項目風險分析的過程。

工程項目的風險分析主要是對工程項目中的風險進行評估的過程。具體的講就是要在對于工程項目進行評估的過程中找到發生風險的原因,從而為項目風險的管理奠定基礎。項目風險分析主要包括對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發生風險事件的可能性進行預測并根據其危害程度以及發生頻率等因素對于其危害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我們將項目的風險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即過程輸入、過程控制、過程輸出、過程機制。工程風險的分析首先需要對于工程項目風險進行控制,具體的講就是對于一個工程項目需要運用的人力、資源等進行分析與控制,從而調節項目的風險,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這一步是對于項目風險進行初步的認識。對于項目風險的分析其次是對于項目風險的輸入。也就是對工程項目中存在的不定因素引起的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從而在理性的分析之后可以根據其對于工程的影響作出等級性的評定。再次需要對于工程項目風險進行輸出,具體的過程是指在依照上述中將評定等級的風險輸入進行輸出。這些輸出的風險可以制作成目錄,主要包括不同的風險類型其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對于工程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工程風險分析的最后步驟就會要對于工程項目的機制進行指定。主要的方式包括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以及風險數據庫等,主要針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等進行系統飛分析與評價。

(三)工程項目風險分析的原則及方法。

在對于工程風險分析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找到產生風險的主要原因。并通過一定的措施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可以正確的認識到工程項目中產生風險的實質是什么。正常情況下,我們在進行項目風險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先后順序,其主要的原則是基于對于所有風險進行細化與分析,從而區分出風險中的直接風險與間接風險。對于直接風險我們需要重點對待,而對于間接風險我們需要先給直接風險讓路,但是依據需要在適宜的時間內解決。對于工程項目風險分析的常用的方法有初始清單法、經驗數據法以及風險調查法等。初始清單法是在風險分析中使用的最為普遍的一種方法,主要是根據相關部門,例如建筑部門對于不同風險損失的數據進行分析。而經驗數據法是對運用對比的方式找出的與自己項目中發現的風險較為相似的風險展開關注,但是這種方式并不完善,容易產生誤差。最有效的工程風險分析就是將自身工程的實踐中出現的損失與理論中的風險評估相結合,在考慮自身情況的基礎上鑒定其風險等級。

二、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

(一)加大宣傳,構建具有特色的風險管理體系。

針對項目風險的內容,政府中相關部門以及各個領域的媒體都應該進行大力的宣傳,從而提高參與項目建筑以及建筑中受益者的風險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可以有效的幫助項目的管理者對于工程項目的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完善現有的工程項目風險的管理體系。通過大力宣傳的方式可以使得工程項目風險受到社會廣大的關注,從而提高大家對于工程項目風險的管理意識。可以說建筑中的風險無處不在,所以項目風險的管理對其工程投資與建設最終獲利程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伴隨著建筑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工程項目的建設也開始向著多元化投資等不同的角度發展,這也就加大了企業項目的風險。所以在進行企業項目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項目風險管理體系。這已經成為了建筑市場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建筑項目管理的成敗具有決定性作用。自我國加入了國際貿易組織之后,一些國外的企業開始加入了我國的建筑市場,這些企業一般具有雄厚的實力并對于企業風險管理具有完善的體系。因此我國現今的建筑業市場正面臨著競爭不斷升溫的現狀,工程擔保以及工程保險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性。所以在現今的項目實施之前,發包商 、咨詢公司、承包商的相關部門需要購買相應的保險,同時要進行一定的擔保。所以在進行項目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大力進行宣傳,并構架具有特色的,適合自身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實現對于工程項目風險的有效管理。

(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

針對于工程項目的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政府的相關的部門需要結合當今社會建筑行業的基本情況制定法律法規,從而細化現今工程項目建設的細則,針對于工程項目的風險進行一定的限制,完善現今的企業項目風險的管理體系。例如現今我國實施的《擔保法》、《保險法》等。雖然我國已經制定了多部有關于建筑業的法律法規,但是并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因此在進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將現行的法律與生活中的工程項目進行結合,從而實現對于企業項目風險展開有效的管理。

(三)削減政府收取的稅金與管理費用。

在進行工程項目管理的工程中,可以通過減少政府收取費用的方式,增加工程擔保與保險的費用。從而在總投資不變的情況下,大大提高了人們對于工程項目風險的費用投入。從而實現由市場本身對企業風險的損失進行承擔與管理。通過有關部門的調查,我們可以知道企業向政府上交的稅金與管理費用占每年總生產額的五分之一,但是對于企業項目風險管理投入的擔保與保險費用確實極其欠缺。因此在削減了政府收取的稅金與管理費用的同時,項目的管理者可以將這一部分的資金投入到項目風險管理中,從而構建出完善的,適用于我國實際國情的工程項目管理體系。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在對于建筑業投資的過程中,在支出中設定一部分的風險管理費用,從而促進項目風險管理的全面性。

(四)積極培育建筑工程保險以及工程擔保市場。

筆者認為進行工程項目風險的管理并不僅僅依賴于政府或者是依賴于管理者,還可以展開第三方的介入,完善先進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體系。因此培育建筑工程保險以及工程擔保市場可以說是對于現今的工程項目管理的創新之舉。我國可以主要以銀行為基礎,運用遍及全國各地的營業網點以及雄厚的資金,開展建筑工程的保險業務,從而建立并完善現今對于工程項目風險的保險制度,與此同時需要對當前市場經濟進行規范,從而有效的構建工程擔保市場,讓工程項目的管理者不會因為擔心個人承擔項目風險而不去開展新的工程項目。

(五)借鑒國外經驗 ,建立處罰制度。

由于西方很多國家對工程項目風險的分析與管理的研究開展的比較早,所以具有較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因此筆者認為,我國在對于工程項目進行分析與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同時構建處罰制度,例如對于工程建設中不進行年檢、具有不道德現象的行為予以一定的處罰,杜絕由于企業自身的問題導致工程項目風險的增加以及難以管理。

(六) 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

切實的提高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提高企業對于風險的管理能力,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企業風險管理制度,與此同時要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責任,使企業風險管理制度形成一定規模。避免由于工程項目風險的不確定性與隱蔽性而造成的企業損失。企業目前需要做的,是加強收集有關信息的能力,以及對工程項目風險分析的能力,從而可以有效的實現對于項目工程風險的管理。與此同時,為了避免企業過于注重經營 、生產 、管理等工作而忽視了工程項目風險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對于工程項目中出現的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風險,可以及時的評估其危害并進行最為適當的處理,減少因項目管理風險過大而造成企業的損失。

三、結論

綜上所述,工程項目中企業風險產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運用不同的方式,其管理過程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只有從企業的管理者、政府以及保險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對于工程項目中風險的完善管理。

參考文獻:

[1]賈寶平.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業主風險管理方法與應用[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