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管安全監理實施細則范文
時間:2023-10-23 17:2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頂管安全監理實施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市政排水工程;頂管施工工藝;控制精度高
Abstract: in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not ground excavation does not involve demolition, not destroy the ground buildings, do not affect traffic, construction against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fluence, not influence the pipe section poor and deformation; Save time, high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comprehensive cost is low, the control precision higher many other advantages, 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Keywords: municipal drainage engineering;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igh control accuracy
中圖分類號TU992 文獻標識碼B
編號T1612-03(01)-1612
隨著我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大,近幾年來,各大中型城市在城市建設大規模發展的同時都致力對城區水污染的治理和水資源的保護,采取的幾乎一樣的方法截污治污,在城市周邊興建污水處理廠,但隨之而來的困難是收集污水均需經過人口稠密區或大型建筑物、構筑物及支流小河等,所以頂管這一非開挖技術成為首選。由于非開挖頂管施工采用油壓驅動,施工時噪音遠遠小于開槽式敷設管道,且幾乎沒有地表沉降的現象,能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且滿足城市內管線施工的各項限制條件。
1工程概況
(1)本工程地處老城區交通主干道,為雙向四車道,車流量較大,地質情況復雜,沿線地下管線眾多,且因年代久遠,已掌握的市政管線圖不能真實反映管線布設及走向。頂管施工采取封擋半側道路,為方便大型車輛會車順利通過,啟出另一側人行道道板及路牙,做成臨時便道。施工場地狹小,環境保護要求很高。頂管長度1020m,選用DN800C40混凝土管,頂管推進坡度2.5‰,平均覆土厚度3.5m。
(2)該工程污水管道在地貌上穿越兩個地貌單元,地形總體呈北高南低之勢,分別為長江漫灘和崗地前緣地貌單元,局部存在不均勻強風化粉砂巖,地質層突變性較大。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溝水入滲補給,徑流緩慢,排泄方式為自然蒸發。水位隨季節變化,年平均一般在0.8~1.8m之間,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頂管穿越②-1、②-2粉質粘土層,局部雜填土、塊石、砂、礦渣回填層或強風化粉砂巖。兩側沿線的地下管線有各時代敷設的煤氣、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電纜(含地鐵專用、軍事專用)及通信電纜等各型管線,且存在個別已廢棄管線。
2主要施工程序及技術難點
2.1施工程序
地面準備工作頂管機就位調試頂管機出洞正常段頂進施工過程中注漿頂管機進洞頂管機進洞后施工。
2.2技術難點
管材進場驗收,小型吊運機械、頂管機進場吊裝就位、調試,頂管機出洞段控制,頂管過程中軸線控制,管內塌方段處理及中軸線、標高控制,頂管機進洞、進洞后的工作。
3監理工作實踐
3.1做好認真細致的準備工作
施工前,請設計和施工方進行設計思路、施工方案與工藝、安全與文明施工交底,并與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流;編寫監理實施細則,認真審核施工方案,尤其是中繼環的設置、壓漿孔的布置、穩定土層的措施等具體方案;對施工人員進
行書面的技術和安全交底,從而保證全體監理和施工人員對即將實施的施工過程、控制方法、塌方事故處理及安全應急響應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
3.2監測方案的編制與實施
由于該路段沿線管線情況復雜,依據合同及施工方案的要求,選擇了第三方作為本工程的監測單位。在工程實施前,要求制定詳細的監測方案。通過設置地表沉降監測點來間接反映原路面下重要管線沉降情況。根據監測方案要求,從始
發點出發,沿推進軸線每間隔25m設置一排地表沉降監測點,每排設三個,點與點相距5m。對平行于頂管軸線的原地面下DNl200給水管、DN600煤氣管、地鐵動力電纜溝、斜交軸線的DN500雨水管,增設觀測點。同時要求施工單位在頂管施工期間,每天不少于兩次對所有觀測點進行監測。在機頭逼近重要管線時,增加監測密度,直到機頭遠離管線且沉降值穩定后再行恢復。由于各參建單位都對監測工作比較重視,整個過程、重要部位的沉降值都控制在設定范圍以內。
3.3做好測量放樣的監理復測工作
要求施工單位在測量放樣過程中保證精度,復測控制樁時,采用三測回制。
1)地面測量。對建設方提供的標準點的坐標及高程進行復核,采用全站儀按設計要求放出頂管軸線,在地面設控制樁,通過空導點用全站儀放出。在頂管施工期間必須對控制點進行復測,每頂50cm對控制樁復測一次,軸線測量儀器點
每班都需校準。監理在復測過程中記錄數據隨時與施工方數據進行比對,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即不予調整,如出現數據誤差較大,確認原因后及時調整。
2)井內測量。通過控制樁用儀器定出井下管道頂進軸線測量儀器的位置;同時在測量儀器的對面井沿口與井壁上分別設置測量儀器的復測校核點與線,以便在管道頂進軸線測量過程中對儀器自身位置的位移監察。
3)管道頂進軸線測量:在井內設固定的測站,根據設計坡度,經緯儀調好垂直角度,每頂進0.5m測量1次,并記錄每節管子兩次,頂進軸線與設計軸線一旦發生偏差,要及時采取糾偏糾正措施,減少頂進軸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數值。在出洞、進洞及糾偏過程中,增加測量頻率。監理在復測過程中檢查施工單位的頂管測量數據記錄,每天抽測進行復核,如發生地質情況突變的情況,可隨時調整抽測頻率,及時指導施工工人進行糾偏。
3.4頂管設備安裝及調試
頂管設備在安裝前必須先進行調試及保養,以確保設備的完好性,檢查進場的機頭直徑、糾偏設備、出土裝置、油壓動力是否匹配,機頭與工具管的聯接是否滿足糾偏的技術要求,有無滲漏,如對進場設備存在疑慮,可進行模擬操作,確保全套設備能夠正常工作后方可使用。工作井墊層及后背都鋪設澆筑完成后,開始進行導軌、頂背鋼板、液壓油缸等設備的安裝。導軌安裝時須墊實,安裝牢固,以避免在頂進時因松動而影響頂進的軸線和高程。導軌安裝同時,必須配全其它設備尺寸.確定導軌安裝的高程和軸線,以保證導軌安裝的誤差在允許范圍內,這是管道頂進后管道軸線及高程準確性的前提條件。頂背鋼板、油缸等設備的安裝也應做到準確牢固,在主頂定位時,要求與管節中心軸線形成對稱分布,以保證管節均勻受力。頂背鋼板的平面應垂直與頂進軸線,在測量的監測下,精確它們的位置及坡度,直至滿足要求為止。頂進軸線偏差控制:高程+300,-400;水平±100。主頂定位后,需進行調試與驗收,出洞前對機械進行反復調試,保證每個千斤頂的性能完好,使頂管機在工作中能始終保持最佳狀態。調試與驗收工作,由專業單位實施,監理對其試驗與驗收過程做好相應記錄。
3.5施工控制
全部設備安裝好以后開始頂進,采用人工挖掘出土。人工在工作面進行挖土,挖出的土裝到土斗小車里,再拉出管道,然后吊至地面裝車運走,應做好每節管出土量統計,嚴格控制出土量,防止欠挖或超挖,通過各方相互配合及嚴格把
關,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管節相接時,應提前清掃管內雜物,確保管口完好無損,無銹無污,兩管口直縫間距≥100,錯口校正要求≤1.6,沿周長用錘擊校正好。頂管用鋼筋混凝土管鋼套環外防腐已由管材生產廠家做好.內防腐待管道全部頂完后一次性完成。管節聯接前先套好契形橡膠圈,橡膠圈材料為氯丁橡膠,接頭處強度必須>10MPa,接頭平整光滑,無痕跡,不允許有裂口。在頂進過程中由于受不均勻外力的作用,頭部會偏離設計軸線及標高,因此需要不斷地對工具頭進行糾偏操作,密切注意對頂進軸線的控制,每節頂進結束后,都要對機頭狀態進行測量,以便能隨偏隨糾,糾偏角度一般宜≯0.5°,如出現較大的偏差,應小角度連續糾偏,保持適當的曲率半徑返回到軸線上來,以避免管道頂進時產生過大的側應力。為使頂進過程保持連續均衡施工,監理24h值班,記錄每天的頂進速度,防止出現長時間擱置情況,并與施工管理人員密切配合,根據監測數據進行土壓力設定值的調整,使頂進過程始終保持最佳狀態,在此建議井下測量配置使用激光經緯儀,能滿足長距離頂管的測量精度,減小誤差。
3.6注漿
為減少土體與管道間的摩阻力,同時考慮到城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綜合各方意見,在頂進洞內的所有混凝土管壁外側均涂刷蠟層,形成蠟套,以達到減摩效果;當頂管長度達到60m以上或頂進阻力太大時需及時考慮注漿,每4節管節安置一節有壓漿孔的管節,通過管節上的壓漿孔,向管道外壁注入一定量的觸變泥漿,在管道形成一個泥漿環套,減小管節外壁和土層間的摩擦力,從而減小頂進時的頂力。
4監理工作體會
4.1預控工作是項目順利展開的基礎
項目監理部對該項目高度重視。在施工前,對施工設計及施工工藝進行充分了解,制定監理實施細則,對施工環節進行分解,落實監理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針對工程特點,項目監理部對施工方案進行反復討論,在認真審核施工方案的基礎上,提出監理工作要求,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予以補充完善。每道工序開工前或新隊伍進場后,監理都組織數次技術、安全工作交底會議,將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可能發生的情況及應采取的措施,進行書面交底,使所有參建人員都能做
到心中有數。在實施過程中,對可預見的問題,及時召開專題討論會,進行分析、交底。在下道工序開始前,明確應做的工作和預防措施。
4.2嚴格要求,加強檢查,杜絕隱患
頂管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崗位明確,對重要工序、重要節點。項目監理部都事先做好交底布置,工過程中進行跟蹤檢驗、檢測,對現場發現的不符合要求和應予整改完善之處,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要求巡視監理人員發現問題后及時向總監匯報,必要時向建設方業主代表匯報,并按公司要求簽發相應報表,將出現的安全隱患逐一列出并督促施工方整改,盡可能避免監理需承擔的安全責任。除每天安排統計監測報表外,還組織當班人員,對報表數據進行分析,及時告知施工現場人員,討論應對措施,并要求每天將監測數據和現場施工情況、下道工序應注意的要點寫入日記,做到班班有交接,人人都清楚每天的工作內容和關注的重點,有效地杜絕了施工中質量與安全隱患,使整個工程始終處于受控之中。
4.3頂管過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防范工作
1)工作坑的平面位置應避免設置在高壓電線下,工作坑的施工機械設備或腳手架等裝置,及其與架空輸電線路之間的最小距離應滿足有關電業規定。
2)采用鋼板或沉井法施工的工作坑,地面沉陷的影響范圍,一般可按基礎深度的1.5倍考慮,否則應采用技術保護措施。
3)吊運機械的保險、限位、保護、指示器等必須齊全可靠,駕駛、指揮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人員到位后方可按規定要求進行吊運管材操作,吊運前仔細檢查鋼絲繩,斷絲超過10絲的必須更換。
4)按照市政工程要求張掛標識圖及標識牌,使用市政工程標準圍擋護欄,在工作井周圍架設安全圍欄,夜間標準護欄上紅燈及燈箱應保證明亮。
5)圍擋內電纜線應絕緣良好,不得有接頭,不得亂拖亂拉。焊、割作業與氧氣、乙炔瓶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m。
6)在工具管處放置應急照明燈,保證斷電或停電時管道內的工作人員能順利撤出。
7)因地處人口稠密區,施工圍擋護欄應做到封閉施工,對圍觀市民做好溝通工作,好言勸其遠離施工區域,施工圍擋內外應及時清潔,利用晚間進行出土,出土后隨即清理現場,保證市容市貌。
5小結
篇2
【關鍵詞】建筑暖通工程;施工管理;質量控制
暖通工程是整個建筑行業的重要一部分, 暖通工程施工的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人們也對暖通工程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暖通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控制勢在必行。因此要求暖通工程需要根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設計和部署,做好工程施工的事前、事后管理和過程控制,保證暖通工程的質量。
1 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準備階段的管理
1.1 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監理合同、施工合同的相關內容
暖通監理工程師應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監理合同和施工合同的主要內容。針對所監理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監理工程師的工作重點是事前控制,在制訂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時,監理人員應針對所監理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工程的特點,找出質量控制的重點,提出明確的質量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的監理組織,熟悉專業施工圖紙,了解相關的技術規范要求,主持本專業的圖紙會審,參與施工圖紙設計技術交底。
1.2 圖紙會審管理
在暖通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對設計圖紙進行嚴格的審核, 找出圖紙中的錯誤以及有疑點之處, 對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藝要進行核定, 尤其是各種新型建材、新工藝必須要經過充分的計算、論證來做技術評定,確保新材料、新工藝可以滿足工程的設計要求,另外,還要對設計圖紙的空間布局進行審核, 一是要看暖通工程設備安裝時是否能夠有足夠的施工空間,如果不滿足要求就要對圖紙進行修改,而是要看設備及附屬設施的布局是否科學、合理, 如不滿足要求就要重新設計圖紙。
1.3 材料和設備進場檢驗
在用于暖通工程的材料和各種設備進場前, 專業技術人員需要對其進行進場檢驗, 檢驗的內容包括材料、設備的型號、規格是否符合采購清單的要求, 各種標牌是否齊全,質量是否滿足施工要求,尤其是各種管材、閥門、散熱器的強度、成分、氣密性等必須要做到合格,對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設備堅決不予進場。要想保證暖通工程的施工質量, 就必須要做好材料和設備的進場檢驗, 無論是甲供材還是施工單位自行采購的, 都必須嚴格執行檢驗制度,
1.4 施工方案優化
對暖通工程的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可以有效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并提高施工質量, 因此做好施工方案優化工作具有較大的實際意義。施工方案的優化主要包括暖通工程施工方法的確定、施工順序的安排和施工平面圖的布置。首先,要根據建筑的結構特點和工藝要求確定施工方法,其次,要統籌規劃,做好施工各道工序的邏輯關系分析工作,選擇總工期短、有利于下道工序進行的施工路線,再次,對施工平面圖的布置進行優化,以促進資源的科學利用。
1.5 做好各專業工種的協調工作
由于暖通工程涉及到的專業工種很多, 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各工種之間就需要有個很好的協調, 而這一切工作在施工之前就應當計劃好, 比如室內吊頂管線鋪設的施工, 由于管線包括水管、風管、電線管等, 而在施工圖紙上只標出了各種管線的方位,而對各專業工種施工順序未做表明,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據管線的空間布設規則以及工藝流程需要做出相關協調方案,以便為施工過程提供指導。
2 建筑暖通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2.1 風口安裝質量控制
在主體工程完工以后, 暖通工程與裝飾裝修工程需要相互協調、穿插施工,因此需要雙方充分溝通,確定施工順序,以防止出現施工順序不當造成損失, 如裝飾裝修工程完工后在墻壁開孔、促使裝飾裝修返工等, 尤其是風口安裝時要根據圖紙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開口位置, 如出現影響裝修工程則需要重新設計圖紙,在保證空調系統可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統一調口位置,并將開口位置、尺寸標注于圖紙上交給裝修單位完成開口施工。在空調安裝時要通過漏水試驗檢查積水盤質量是否過關, 檢查暖通工程中的風管和水管是否在接頭處緊密連接,是否牢靠,以免質量不合格造成返工。
2.2 管道沖洗試驗
在施工過程中管道內部一般會留下一些雜物,如果不進行沖洗會造成堵塞,并同時影響管道內的水質和壓力, 因此必須要嚴格執行管道沖洗試驗, 以確保暖通設備試運行的安全。
空調水的管道需要根據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進行坡度施工,在管道沖洗試驗時,應該根據使用前的最大流量進行沖洗試驗, 并且要求沖洗完成后出水口的水質透明度與進水口一致。在沖洗前,需要對空調管道安裝好的流量孔板、過濾網等拆除,然后檢查各個機組的入水口旁通管路是否連通, 以確保沖洗順利進行, 沖洗完成后, 方可以安裝各個部件。
2.3 建筑暖通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要合理設置供暖管道的坡度,在施工時要保證管道不被外力作用變彎,并且要控制好穿墻管道的坡度, 確保水流不出現倒流現象, 對管道的支架在施工時要按照設計的標高經測量后施工, 必須做到精細,避免出現倒坡,另外管道支架之間的間距要設計合理, 既不可過小造成材料浪費, 也不可過大容易導致管道中間部位出現向下彎曲的現象,以免在運行時管道內會存氣積水,并形成局部倒坡。
(2)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散熱器支管的坡度, 因此在施工中應當先安裝散熱器,而后安裝支管,實踐證明可以有效減少管道測量誤差。
(3)對散熱器和管道應當進行防銹防腐處理, 傳統的做法是等管道與散熱器全部安裝完畢后進行涂刷防銹漆, 由于管道和散熱器緊貼墻面, 因此很多部位不方便施工, 容易出現漏刷的情況, 為此,應當改變傳統的做法, 可在散熱器與管道安裝之前先涂刷一次防銹漆, 待防銹漆充分固化后再安裝, 安裝完畢后進行第二遍防銹漆的涂刷, 關于防銹漆的材料的選擇要根據管材的類型和建設部的有關規定, 應當優選無毒害、利于清潔的防銹漆,如石墨防銹漆等。
(4)對于隱蔽工程一定要做到先驗收、后封閉,確保每一個施工階段都能夠符合質量要求。
3 建筑暖通工程竣工階段質量控制
在暖通工程竣工研究階段建設和監理等單位要做好驗收工作, 這是保證建筑暖通工程質量的最后一道屏障,在驗收時,需要在對外觀檢查的基礎上, 對各種設備的空間位置、管道的嚴密性等等進行檢驗,要對存在質量問題或隱患的部位要求施工單位進行維修處理, 對有嚴重質量問題的要求施工單位做返工處理, 對不滿足質量要求的工程不予驗收,還要檢查施工單位提供的各類資料,包括施工圖紙、竣工圖以及施工過程中形成的變更文件等。
4 結束語
我國建筑工程事業迅速發展,帶動著暖通工程的發展。在暖通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暖通工程質量進行監管,對居民的居住環境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不斷加強暖通工程的監管力度。暖通工程質量的監管,有效的防止了暖通工程事故的發生,推動了暖通工程事業的發展,對我國暖通事業的進步提供了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 顧麗敏.暖通施工質量控制之我見.《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
[2] 何坤.淺談暖通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工程質量》,2013.
[3] 田翠平.論暖通安裝工程施工質量存在問題及措施.《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