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裝置市場分析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1: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力裝置市場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案例背景
監督工程師在對某聯合站庫區建設工程進行檢查時發現,庫區內安裝的存儲供熱鍋爐燃料的鞍座式柴油罐(注:內存45~55℃柴油)支座滑動端安裝錯誤。安裝形式見下圖。
當監督工程師向施工單位提出柴油罐滑動端安裝錯誤時,施工單位以照圖施工為由,拒絕整改。監督工程師就此問題又專門同設計單位進行了溝通,設計代表就監督工程師所提出的問題未置可否,不予答復。監理單位表示無能為力。至此,該質量問題處于僵持階段。
2、分析評述
對于此質量問題,監督工程師主要是從兩個大的方面進行了分析評述,并作了相應的處置。
2.1 第一大方面-工藝安裝方面。
柴油罐鞍座滑動端安裝錯誤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鞍座滑動端地腳螺栓安裝錯誤
在標準JB/T4712.1-2007《容器支座第1部分鞍式支座》條文8.4“鞍式支座螺栓孔應根據不同膨脹形式.按圖9進行安裝”。對于本案例中的柴油罐,屬于熱脹型滑動,故實際應按下列熱脹型圖例安裝(見圖2),而不應是地腳螺栓在螺栓孔中居中安裝。
2.1.2 鞍座滑動端缺少基礎墊板
2.1.2.1 施工單位施工時對設備采用墊鐵找平的方式,沒有考慮到柴油罐因溫度和載荷變化所產生的軸向移動。這樣實際上就把柴油罐的鞍座滑動端變成了固定端(當基礎進行二次灌漿后)。未考慮到柴油罐由于自由伸縮受阻而使容器器壁中可能引起過大的附加應力的問題。
2.1.2.2 標準JB/T4712.1-2007《容器支座第1部分鞍式支座》條文8.5“基礎墊板”部分“當容器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時,滑動鞍座底板下面必須安裝基礎墊板,基礎墊板應保持平整光滑。基礎墊板由設計者在圖樣上規定其供貨關系。墊板尺寸參見附錄C”。(見圖3)
總之.對于鞍座式容器滑動端的安裝,一定要考慮容器因溫度和載荷變化所產生的軸向位移。也就是說一定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滑動端基礎墊板的安裝,看其是否阻礙容器的軸向位移:二是滑動端地腳螺栓在螺栓孔中的安裝位置(視熱脹或冷縮而不同)。
2.2 第二大方面-質量行為方面
監督工程師認為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在質量行為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分析如下:
2.2.1 施工單位標準配備不全,吃不透標準,僅以“照圖施工”為理由就質量問題進行搪塞,站不住腳。
2.2.2 設計單位現場代表不作為、態度不端正,對監督工程師提出的質量問題采取不答復、回避態度。
2.2.3 監理單位在遇到質量問題時,不是積極想辦法、查標準,協調解決,而是“像鴕鳥把頭埋到沙子里一樣”,不管不問,不能履行質量控制責任。
3、案例處置及整改結果
監督工程師結合工程實際的管理模式,采取了以下有力措施:
3.1 協調建設單位組織召開工程質量專題通報會,就上述質量問題進行通報,并依據相關標準規范進行了講評,要求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現場做表態發言,限期整改。
篇2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 影響因素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3-0056-01
建筑行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建筑工程造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隱形資產費用、固定資產費用、施工材料費用和人員工資費用等。建筑工程造價中,施工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費用和暫時性的投入都是建筑工程造價中所體現的。因此,建筑工程實施的過程中盡量合理安排上述費用以減少成本,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1 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
1.1 投資預算和科學管理體系
建筑工程項目過程較為復雜,需要多個部門的協同合作,且周期長不確定因素較多,同時也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現在的建設過程仍舊沿用傳統的靜態投資預算方式,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指導意義不大,并逐漸失去參考價值,尤其是在當今建筑工程建設技術方案不斷完善的情況下,靜態的評估方式已經顯得落伍[1]。管理體系科學與否是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水平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科學的管理體系能夠保證各個部門的協調發展,有助于工期的平穩前進,為建筑工程的建設節約大量的成本。另外在針對人員內部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監督制度,一些管理層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不僅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沒有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操作,還不斷壓縮人力成本,施工人員整體專業素質低下,這些常見的問題都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1.2 施工階段造價問題
建筑工程花費時間較為漫長,是建筑物形成的重要階段,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很大。在施工階段會投入大量經費,因此其是建筑工程造價失控的關鍵階段。施工現場設計變更手續不及時、現場管理松懈、結算混亂等因素都是導致造價出現問題的關鍵,故在施工過程中進行造價控制非常有必要[2]。方案實施主要內容有四項,施工機具和選擇、施工方法的確定、流水施工的組織和施工順序的安排,這四項內容如果得到合理預算并將成本管理控制良好就能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對于某一建筑工程而言,其資金是有限的,建筑過程中必須進行有效的資金預算,最大程度上發揮建筑資金的經濟效益。建筑過程必須循序漸進,控制資金的平衡點,這樣既保證建筑工程能夠按計劃進行,又能保持建筑項目的柔性,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建筑方案的改造,消除建筑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2 建筑工程造價降低的方案
2.1 完善管理機制
對建筑工程實行全過程造價管理,首先依賴于科學的管理機制,好的成本管理體系有利于建筑企業的良好運轉。建筑企業必須具備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采購部門、施工部門、市場分析部門等。對各個部門進行明確的分工,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將工作內容細化,避免出現嚴重的浪費現象。通過各部門間的協調合作使建筑企業處于動態平衡中,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突破,有效減少浪費,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全過程造價管理主要包括工程開始施工到竣工的每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對各個環節的項目成本都需要進行管理跟蹤,每項經濟業務都需納入成本控制范圍,即成本控制的管理過程貫穿整個項目實施過程。材料成本在建筑施工總成本中占據比例較高,減少次品材料流入工地,需要不定期抽查材料的質量及相關財務賬目。另外前期準備工作、施工計劃安排、項目質量控制等都需要進行精心預算,并對各種風險作出分析預判,時刻不能松懈[3]。在對成本進行管理控制的過程中要征求全體人員意見,因為成本控制需要全員的共同努力, 而不是少數人的責任。在控制成本時應加強成本控制有效策略的研究,應用新成果,通過不同的方案對比使每個環節都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
2.2 合理進行成本預算和造價管理
成本預算階段主要根據項目需求進行初步的資金預估,從而為整個方案的實施提供一個比較合理的參考范圍,該工作階段可以看作是為整個建筑工程的造價提供硬性指標,即利用一定范圍的成本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設工作,并保證其質量。隨著影響因素的不斷增加,成本預算的準確性大打折扣,因此,導致成本預算失去其原有的約束力,在實際項目投資中,成本預算的功能已經名存實亡,既不具備約束性,同時參考價值也不大。為了提高造價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加強成本預算階段的功能,將總體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管理部門應該對各子部門進行合理分工,從前期設計到后期保養的各個階段進行全面考核,減少不確定因素的發生,及時消除潛在威脅,讓預算結果更加接近于實際,使得工程預算更加合理。設計過程對整個建筑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設計前應該由不同部門進行協商,確定設計過程中的各項機制以及參考因素。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該注重推行限額設計,即限定設計方案的成本,讓設計者精打細算,并建立一定的設計風險評估及規避機制,降低突發風險對建設產生的額外費用。完善設計工作的審查工作,以此提高設計者的責任心及積極性。設計人員應該結合實際建設情況將各項影響因素進行權重劃分,在設計中按照輕重原則進行結合,有沖突的地方要首先滿足權重較大的因素,即在浪費無法避免的情況下要減少更大程度的浪費[4]。
2.3 降低建筑工程中浪費情況
建筑過程中包括多種資源的綜合利用,主要包括水、電、氣、燃料油等。建筑過程中應用最多的資源是電,各種機械設備的運轉以及日常照明等都需要電力的帶動,例如攪拌機、取暖裝置、抽水動力裝置等。燃料油主要包括柴油、汽油等, 在建筑行業主要指柴油。水作為基本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人員的基本生活資源被廣泛應用于施工現場。施工過程要貫徹綠色施工的理念,避免盲目追求奢華,浪費資源。嚴格意義上來說,所有與提高建筑質量無關的行為都可以被視為浪費,所以必須盡量減少這部分浪費。
2.4 全過程造價審計和控制結合
建筑全過程造價審計和控制的目的都是控制建設工程的科學性及合理性,二者存在明顯的區別。首先是施工主體不同,全過程審計需要多方面參與,而全過程造價的實施主體主要是業主委托的審計單位。其次是工作內容的不同,造價審計主要是對建設工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費用的合理化及明確化,而造價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5]。全過程造價審計和控制在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做好二者的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建設工程的展開,能夠在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造價。
3 小結
建筑工程是關乎民生大計的大事,在此過程中一定管理好成本至關重要,為降低建筑成本制定有效的措施,但不能因此而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翟曉謹.淺析建筑工程造價影響因素及降低工程造價措施[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12):155-156.
[2] 曾志.淺析影響建筑工程造價因素及降低工程造價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4(18):227-227.
[3] 薛麗梅.淺析影響建筑工程造價的因素及造價降低措施[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