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入門教程范文

時間:2023-12-04 17:5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專業入門教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計算機專業課程分類

根據課程的不同特點可以把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大至分為三類: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理論性的計算機專業技術課程、應用性計算機課程。對于不同類的課程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方式,那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更能適應信息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教學需要。

1.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

21世紀人類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社會將打破人們傳統的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人們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計算機和網絡,熟悉并掌握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已經成為勝任本職工作、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這類課程屬于計算機專業或非計算機專業的入門課題,具有普及性。對于現在的信息社會要求每個人都掌握的基礎知識課程,比如說計算機基礎教程、辦公自動化軟件操作、Windows操作系統入門教程、Internet上網入門教程等等這些入門的課程都可以視為計算機基礎課程。

2.理論性的計算機專業技術課程

這類課程具有課論性、專業性較強的特點,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方向課程,他們注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了解計算機的核心技術。比如:高等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匯編語言、數據庫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等課程。

3.應用性計算機課程

應用性計算機課程主要是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應用軟件課程,主要是指那些行業軟件的使用與操作,比如:3DMAX、PHOTOSHOP、CAD繪畫軟件、網頁制作軟件等應用性軟件課程。它具有應用性、操作性強的特點,理論水平不要求很深,但涉及面要廣,實際操作技能要求嫻熟。

二、現代教學方法研究

在信息技術的今天,教學方法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提高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和通俗易懂性。應根據課程的性質和內容、施教對象以及培養方式,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有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許多新的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應運而生。

1.問題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問題式教學模式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學習者通過互相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發現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問題式”教學法的正確使用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積極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都圍繞問題而展開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自覺思考、主動探索,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基本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設計一些易出錯的程序,讓學生自己對這些程序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錯誤,進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從而開啟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光是“聽”和“讀”是不夠的,在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同時,必須加強了對實踐的教學和管理。

強化基礎練習: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鞏固基本概念,是檢查對授課內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實際技能的基本訓練。建立“網上輔助教學環境”便于學生進行自學、練習、同學間交流、向教師提問、考試等,教師也可以通過它備課、答疑、閱卷,不僅增強了學生和教師的溝通,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了課程基礎。

強化基礎實驗指導、提高實踐技能。上機實踐不僅能進一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課程知識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在編程、上機操作、程序調試與正確性驗證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嚴格訓練。規范實踐內容,對實驗報告進行規范。這種規范對于學生基本程序設計素質和良好的程序設計習慣的培養,以及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的訓練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是采取“實踐―查漏―再實踐”的方式進行上機實踐。

強化課程設計、提升學生綜合解題能力。課程設計不同于一般的基礎實驗,著眼于全課程,是對學生的一種全面的綜合訓練,課程設計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課程設計掌握全課程的主要內容,并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和軟件開發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文檔寫作能力,為今后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任務驅動”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提倡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下,提出明確具體的任務是前提,分析任務以形成一個個解決方案是關鍵,在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中完成任務是重點,最后進行學習效果評價、形成反饋信息是總結提高階段。

4.課件多媒體教學法,加強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主要特性中的多種媒體信息集成控制性,是教學應用中最普遍的特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學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手段上,完全采用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通過合理使用直觀性教學原則、采用現代教學手段,編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為直觀,使原本比較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

5.多媒體與網絡結合,形成開放式教學和協作學習模式

網絡的平臺作用,教學資源、教師、學生都是關系到互動式網絡教學的因素。我們的教師在基本保留傳統課堂教學環境的前提下,創設多元化的軟硬件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通過人機交互方式去主動地發現、探索和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對問題自主研究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網絡的學習環境給了學生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學習條件。

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達到更好的效果

對于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因為它知識的基礎性、普及性,一般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學習,結合多媒體與網絡教學方法,把一些基礎課程相關的學習計劃、學習內容,相關的電子教案及知識難點,習題等都放在網絡上,以頁面的形式存在提供給學生學習,在網絡上開通在線論壇與交流;這樣有利于培訓學生的學習能力,也給學校節約了人力和物力資源,又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理論性的計算機專業技術課程則注重理論教學,它需要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相合,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教學效果,這類課程如果一謂追求現代教學技術那只會事倍功半。結合問題式教學模式,加強實踐環節強化基礎實驗指導、提高實踐技能,使用課程設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用課件多媒體教學,使枯燥的理論教學達到生動形象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純理論性的知識,利用網絡技術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一個開放式教學平臺,鞏固與加深學習內容;對于應用性計算機課程則更多的是使用實驗指導、提高實踐技能,加強基礎實例的練習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習更加容易通過實驗掌握應用軟件的操作過程,熟練操作與使用,網絡與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動態式實例的操作過程演示,達到比傳統的教學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