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材料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3-12-18 17:56: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聚合物材料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高層建筑已經成逐漸成為城市建筑的主要形態。高層建筑施工近些年來技術不斷成熟,高層建筑的專用材料水準也越來越高。建筑材料對高層建筑具有重要作用,建筑材料不符合要求就直接影響著高層建筑的質量。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本身是一種性能較高的專業建筑材料。運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能夠增強高層建筑物的穩定性。這種材料本身具有韌性好、透水性強、強度高、抗滲性強、耐腐蝕等特點。正是因為這些特點近些年來這一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領域。
1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特性以及分類
聚合物改性水泥材料的和易性非常強,在不增強用水量的前提下就能夠增強其和易性。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與傳統的建筑材料相比具有明顯優勢。這種材料可以根據工程人員的實際需要來調整初凝時間,滲透性與可泵性也將得到有效改善。這種材料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強度,提高建筑材料本身的耐久性以及抗滲性,對于改善抗磨損以及抗沖擊的能力也十分有幫助。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本身有多種分類,通常在分類過程中主要是按照其功能的不同來進行分類的。從功能角度來看基本上可以把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具體包括引氣劑、減水劑以及和泵送劑。第二類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耐久性外加劑,這主要指的是防水劑以及引氣劑。第三類就是凝結時間以及硬化性能的外加劑,速凝劑、緩凝劑以及早強劑是其中典型代表。最后一類指的是其他性能的外加劑,這類包括防凍劑、著色劑以及膨脹劑等。不同類別的水泥復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在應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了解不同從材料的各自功能。
2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應用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性能是多種多樣的,因而它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范圍也是非常廣泛的。具體而言這種材料主要當作防水材料、混凝土修補材料、外墻裝修材料、粘結以及界面處理材料等。下面就來進行詳細論述。
(1)防水材料。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是最佳防水材料。這種材料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高層建筑的防水性能。當前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防水材料本身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防水涂料以及防水砂漿。這兩種材料都獲得了廣泛應用。防水涂料一般應用在屋面工程防水施工、墻面工程施工以及廁浴間防水施工等領域。在這些領域施工過程中基層處理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基層出現裂縫、積水、松動、掉灰、起沙等缺陷時,工程人員就必須要事先進行專業化處理。要把基層表面的灰塵清除干凈。對于那些不符合設計要求例如女兒墻、陰陽角、穿墻管等位置在防水層施工之前就需要進行妥善處理。在屋面防水施工時首先需要在基層表面涂一道防水涂料。之后再逐層進行施工。在面層涂料時水泥砂漿厚度不能少于2cm。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每層涂覆切都不可過厚或者過薄。必須要粘結嚴實。防水砂漿一般應用在防滲、防潮、地下室、隧道以及廁浴間等領域的防水。
(2)混凝土修補材料。高層建筑中的混凝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受霧霾、煙霧、酸雨等環境的影響經常會出現剝落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會影響到建筑物的美觀,同時還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對其進行修補。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作為專業的修補材料而備受青睞。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粘結性能非常好、強度也非常高,抗滲防腐蝕是其主要優點。正因為其有這樣的優點因而被當作混凝土修補材料。當前在高層建筑的維護和使用過程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
(3)外墻裝修中的應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粘結性和耐久性非常好。當前在高層建筑的外墻裝修過程中也普遍采用這種材料來進行施工。應用在外墻裝修中的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有固不漏界面劑、防水膠結粉、多彩防水膏粉等材料。這三種材料的施工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對于固不漏界面劑是需要用刷子均勻地涂刷在砌塊墻體的基層表面。對于防水膠結粉一般可以用灰刀直接在墻體上進行操作。抹面層厚度一般保持在3~5mm左右。防水膠結粉的施工過程非常簡單,在施工操作的過程中不需要噴水養護。墻面抹面也不需要加貼纖維網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水膠結粉的應用能夠使得抹面形成一道防水膠結層。這一層能夠有效地阻隔水分通過,對于降低砌塊墻材斷面上的含水梯度具有重要意義。多彩防水膏粉一般可以代替涂料膩子施襪刮膩,抹面層的厚度需要保持在3~5mm。多彩防水膏粉可以在防水膠結分抹面層上直接施工。在今后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這三種材料的研究。
(4)混凝土防腐和防護。在實際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如果不注重對混凝土的維護就會導致建筑墻體外漏而出現裂痕。這就會影響到其耐久性與美觀性。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在高層建筑中就緒要應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這種材料本身已經被廣泛應用在防護領域中。應用這種材料能夠有效減輕風吹日曬對建筑物的影響。對于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具有一定意義。聚合物水泥復合材料除了在以上領域得到應用之外,還可以用作耐沖刷水工材料、纖維增強混凝土以及噴射混凝土等材料。
隨著高層建筑的不斷發展,對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應用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本身具有粘結度強、抗腐蝕、耐久性強等特點。本文詳細分析了該材料的各種性能,而后重點論述了這種材料的應用。在今后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這種材料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應權,徐永模,韓立林.新一代聚合物水泥類防水涂料的性能與固化機理[J].化學建材,2006(6).
[2]曲淑英.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J].新型建筑材料,2008(5).
篇2
關鍵詞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高層建筑;應用;作用
中圖分類號TU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7-0134-02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具備高粘性、高抗滲性、防腐、耐磨等性能,這些突出的特性引起了世界范圍內對聚合物改性水泥材料的廣泛研究和應用[1]。比如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這種路面強度高、韌性好,透水性強,能讓路面平整性和舒適度明顯強于普通瀝青路面,可以更好地解決路面積水和噪音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后,當前大量高層建筑中應用廣泛使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2]。本文目的就是通過對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性能的深入研究,探討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在高層建筑材料應用中的作用。
1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分類與性能
1.1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分類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外加劑按其主要功能分為四類:一是調節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速凝劑等;二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三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其它性能的外加劑,包括膨脹劑、防凍劑、著色劑等;四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等。
1.2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性能
使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可以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況下提高和易性,改善新拌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性能按照我們的意愿隨意調節初凝時間、改善滲透性與可泵性、減少沉降或產生微小膨脹。改善硬化后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性能,提高強度、加速早期強度增長率、提高耐久性或抵抗嚴酷的暴露條件、提高抗滲性能、改善抗沖擊與抗磨損的能力等作用[3]。
2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隨聚合物的種類以及摻量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獨特性能,從而能夠開發出一系列的特種功能性材料。以下幾種材料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典型應用。
2.1 混凝土修補材料
由于混凝土的特性限制,以其為主體構建的建筑物在酸雨、鹽霧等特殊天氣的影響下,往往會出現開裂,剝落的現象,影響建筑物美觀,也減少使用壽命,為此必須對其進行及時修補,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因具有較高的強度、粘接性能、抗滲防腐蝕和低收縮性能等特點而收到青睞。目前,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已在國外得到廣泛應用,主要用于對道路、橋梁面層的修補和結構澆筑。
2.2 粘接及界面處理材料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因具有較高粘接強度和較好的耐久性,而可用作粘接及界面處理材料。如墻地磚粘結劑、外保溫體系粘結劑、混凝土界面劑等。
2.3 防水材料
建筑工程防水是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的一大應用領域。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材料又分為防水砂漿、防水涂料兩大類型。由于其獨特的性能而受到防水界歡迎。是21世紀初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防水材料。
2.4 混凝土防腐、防護材料
我國有些單位和建筑商對建筑不夠重視,造成一些混凝土的建筑物因為墻體外露而出現裂痕,影響耐久性和美觀性。我們可以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抵抗化學腐蝕性,可以在混凝土防護領域廣泛應用,在外墻外保溫體系、地面、游泳池、儲水池、隧道及管道的保護層中應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可以有效減輕風吹日曬對建筑物的影響,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
2.5 其它應用
此外,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還可廣泛地用作耐磨工業地坪、耐沖刷水工材料、纖維增強混凝土和噴射混凝土等工程材料。
3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案例
3.1 保溫工程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已成功用于EPS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粘結劑及保護層抹面砂漿。該砂漿先后在多個小區得到成功應用,外保溫施工面積達二十多萬平方米。比如梅江芳水園小區、華苑綺華里小區、龍濱園小區等,同時,像天津游泳跳水館等一些場館的保溫改造工程中也使用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及工藝。
3.2 防護工程
目前,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憑借良好的質量,優惠的價格在我國很多地方廣泛應用,在我國的天津八里臺立交橋、王頂堤立交橋等其他城市的城建項目和市政橋梁混凝土防護工程中都有它的身影。
3.3 廁浴間防水工程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和施工技術的應用具有施工簡單、造價低的優點,并且施工效果也很好,可以廣泛應用于廁所、浴池、養魚池等,比如凱悅飯店廁浴間和養魚池,天津振興水泥廠和桃香園小區淋浴室都采用了這種材料和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天津泰達大廈廁浴間也已成功應用。其基底為水泥石棉板,經比較采用防水砂漿在水泥石棉板上抹兩遍約5mm的防水涂層,之后直接貼瓷磚,整個工程就完工了,工期減少,質量提高,效果比較明顯。
3.4 地下室防水工程
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用于地下室防水的成功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天津BBA集團廠房地下室采用了這種材料和技術,天津技術師范學院圖書館地下室等工程的防水也得到了成功應用。
總之,聚合物改性聚合物改性水泥復合材料水性環保、施工簡便、性能可靠,是一種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高層建筑的性能可靠的新型功能性材料。
參考文獻
[1]李應權,徐永模,韓立林.新一代聚合物水泥類防水涂料的性能與固化機理[J].化學建材,2006(6):27-30.
[2]曲淑英.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J].新型建筑材料,2008(5):21-22.
[3]王春久.水泥改性與水泥基防水材料[J].中國建筑防水,2009(1):26-28.
[4]楊永鋒.也談聚合物-水泥基復合防水材料的剛性-柔性突變[J].中國建筑防水,2010(4):14-15.
[5]袁大偉.聚合物水泥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建筑防水,2011(4):22-24.
篇3
關鍵詞:蛋白質印跡;分子印跡技術;分子識別
1、分子印跡聚合物相關內容
1.1分子印跡聚合物發展過程
所謂的分析印跡聚合物指的是一種通過人工合成的分子識別能力的高分子材料。這樣技術所具備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對于特定的分子實現預期性的選擇。在上世紀40年代,人們在研究免疫學的時候發現了分子印跡,諾貝爾學者對于合成抗體提出這樣的理論依據:生物體釋放出的物質和外來物質之間所產生的結合位置;所出現的結合位置和外來物質的空間是不是能夠相匹配。
1.2 分子印跡聚合物的特點
分子印跡聚合物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結構剛性,能有效定位印跡孔穴的構型和互補官能團;(2)空間結構具有柔韌的特點,能完美保證實現動力學;(3)容易接近親和位點,保證知識分子的識別;(4)機械穩固頑強,即便在重力高壓的狀態也能實現分子印跡聚合物;(5)熱穩定、高溫適用的特點。
在所有產品聚合物的家族中,分子印跡聚合物越來越受到青睞,總體說來是由于其顯著特性:(1)構效預定性(predetermination)。在自組裝結構過程中,模板分子進行聚合形成,功能單體也是如此,人們會根據自身的目的需要進行壓制不同的分子印跡聚合物。(2)特異識別性(specific recognition)。印跡分子有其特定的位點,并能利用識別功能實現印跡分子的定做。(3)廣泛實用性(practicability)。印跡分子聚合物和抗原、抗體、激素、受體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其通過化學合成后,能有效抵御惡劣的天氣環境,保證非常穩定的狀態,壽命時間也比較長。另一方面,印跡分子聚合物還能辨別一些含劇毒的化合物,而且可循環使用、花費成本低,沒有蛋白質分子識別系統的高昂代價。因此,印跡分子聚合物的發展情景十分廣。
2、蛋白質印跡的方法
蛋白質印跡包含兩個含義:一是指基于蛋白質來保證生物印記過程的正常運行;二是蛋白質發揮模板分子的功效。比如,合成聚合物材料中,蛋白質分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模板分子的作用,能有效形成異性鍵合的聚合物。而制備這種印跡聚合物主要有抗原決定基法、表面印跡法、包埋法等。3D印跡的含義更廣,利用結合模板蛋白質發揮印跡作用,在本體聚合狀態下的一種制造方法。因此,從某個角度上來說,表面印記類似2D印跡法,包埋發類似3D印跡法。
2.1包埋法
在本體聚合過程中,憑借嵌套模板分子而形成的印跡就是包埋法。包埋法最重要的發展環節是怎樣在印跡聚合物狀態下快速去掉模板分子。模板蛋白在印跡形成過程中,利用可控制基質的孔隙來自由進出,而不同基質材料的聚合物,所產生的印跡蛋白質也不相同。
2.2表面印跡法
模板蛋白為了產生印跡,需要發揮在修飾載體情形下的作用。誠然,印跡材料的兼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并不適用所有的模板分子,所以需要重視表面生成印跡聚合物的方法,尤其是通過薄膜等材料的表面形成。
3、蛋白質印跡方法存在的問題
3.1水相中印跡蛋白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一種能在水相中具有識別功能的水溶性分子。當印跡和溶劑繼續擰聚合作用時,印跡效果非常完美。所以,在水作溶劑形成印跡聚合物時,將通過水分子的疏水作用來充當水相狀態下的分子印跡“推手”,并得到了疏水情形下,分子印跡的相互作用力能在眾多小分子印跡體系中正常實現。當然,蛋白質的部分水段會浮在表面,但其具有識別定位功能,大部分蛋白質的疏水殘基也有其穩定的結構中心。對此,蛋白質表面的極性殘基部分,更適用在氫鍵、靜電的碰撞狀態下,并以此來保證蛋白質的結構表象與折疊特性。另一方面,水相環境下的聚合物P模板作用的選擇性鍵合容易實現,還能產生定向的疏水功能。盡管對于相同結構的大分子,聚合物P模板會存在非極性的狀況,還容易滋生溶解性和構象多變等現象。同時,作為定向的極性作用,其特異突出。不論何種體積、質量、結構的蛋白質都有其對應的鍵合位點,并且大多是特異性質位點,氫鍵和靜電相互作用的總體結果。分子印跡的限制功能在水相環境下,主要是針對交聯劑、聚合、功能單體等狀態。一般而言,傳統性質的分子印跡并不能適用于水相情形中。所以,在制備聚合物的各種要素中,須充分重視水分子的模板鍵合的性能,看其是否能適用于PH、溫度等環境狀況下。
蛋白質印跡產生的問題,主要采取兩種方法解決:一、水溶液法;二、利用有機溶劑的肽鏈模板,發揮其識別蛋白質的功能。并且,結構復雜多變是蛋白質的主要特點之一,位點數較多,水分子并沒有強烈的競爭優勢,因此,在蛋白質P聚合物的性能活動中,水分子產生的效果并不突出。
3.2交聯度的影響
蛋白質印跡盡管有充分的優勢作用,但也面臨一些障礙的干擾,最突出的是模板分子大小和位阻問題。模板分子的大分子,孔隙率高的優勢,克形成高質量的聚合物,但是也變相地影響了聚合物的結構成分,導致其不夠穩定和實用。以丙烯酰胺本體印跡蛋白質的識別位點中分布的低交聯聚合物為。水凝膠結構通過自身的膨脹,模板分子能有效地進行質量傳遞。所以,環境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孔隙的不同。Pang的工作狀態下,可以鮮明地看到丙烯酰胺球大孔結構的活力,水凝膠技術也幫助改善了蛋白質的特異性質。此外,高的交聯度,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保持性,印跡模板分子的結構也更加優良。Venton等[的高交聯度,不僅證明了蛋白質的識別體系,而且通過聚合物中留有的蛋白質也彰顯了亟需重視孔隙率的特性。
3.3蛋白質的洗脫
在蛋白質印跡過程中,洗脫模板分子需要嚴格對待,尤其是通過酸、去污劑等方法進行洗脫,容易導致聚合物結構上的影響,甚至其不利于其識別能力的發揮。聚合物利用酶解來進行處理160 h并沒有成功的先例。并且,聚合物的識別步驟需要得到有效保護,例如只有保證聚合物的表面和內在分子的干凈,才能維護鍵合過程的良好環境。但是,洗脫方式如果過于柔和,聚合物中就會殘留一些不必要的模板分子。所以,合適強度的洗脫劑十分重要,不僅關系到印跡分子聚合物的分子結構,還關系到其體系的實施運用。
4、蛋白質印跡的發展方向與前景
4.1 維護蛋白質活性,優化蛋白質印跡體系
提起蛋白質印跡,最大的難題是沒有穩定優質的生物活性。盡管分子印跡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重視,但是大多關注的重點多為生物活性小分子,在蛋白質印跡分子的研究和著作屈指可數。然而事實情況中,不同于小分子的特點,蛋白質印跡分子的KD更強大,亟需保持蛋白質的活性研究和開發,建立和完善蛋白質印跡體系。
4.2提高蛋白質印跡聚合物的選擇性
有些體系盡管認識到蛋白質的體質,卻沒有成功地將模板分子從混合結構體系中成功提取。誠然,許多專家從MIPs的應異結構中實現了模板分子的分離,但眾多的文獻研究資料中大多研究的重點是如何成功提升模板分子的吸附量,需要轉化到研究蛋白質印跡聚合物中印跡分子的競爭吸附來進行研究。另一方面,不少數據說明模板選擇的提高受到眾多因素的制約,包括交叉反應、協同鍵合、模板聚集等方面。所以,在聚集蛋白質過程中,印跡分子的位點和功能基十分重要,并密切關注溫度、濕度、酸堿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
4.3 展望
如今,鑒于優良的親和性、可靠性性、穩定性、高選擇性等優勢,讓很多專家開始重視研究印跡分子技術,并將其運用到與之密切相關的生物、醫學、環境等領域。盡管技術手段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分子印跡聚合物還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研究和開發:發揮計算機在 MIPs 合成方面的優勢,運用現代化的模擬技術,計算機的網絡優勢,來完善分子印跡技術的系統,保證其與時俱進地通過新技術手段提升優勢。重視不同模板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功能,比如,氫鍵、靜電、疏水等分子和功能單體的團結合作,多方面來保證印跡聚合物的形成質量,從而完善其識別系統。分子印跡聚合物有很多類似結構的其他分子聚合物,可以借鑒不同分子識別能力的優勢,來進行功能單體和模板分子之間的融合研究,轉而制作開發多個結合位點,擴大模板分子在聚合性能過程中的選擇。
參考文獻
[1]楊強,羅貴桃,肖蓉. 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吸附行為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13,41( 4) : 87 -89.
[2]岳春月,丁國生,唐安娜. 分子印跡聚合物顆粒在毛細管電色譜中的應用[J].色譜,2013,31( 1) : 10 -14.
[3]胡樹國(Hu S G),李禮(Li L),何錫文(He XW).化學進展(Progress in Chemistry), 2005, 17(3): 531)543
篇4
關鍵詞:分子印跡聚合物固相萃取劑性能特征應用優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R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531-02
在水質檢測領域中,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環境污染以及水污染情況的日益嚴重,對于水質檢測的速度以及結果準確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以通過有效的水質檢測對于污染水源的危害作用進行控制。通常情況下,進行水質檢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的水質檢測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譜水質檢測法、原子熒光光譜水質檢測法等,這些水質檢測方法在實際水質檢測應用中,由于進行水質檢測所使用的儀器設備體積比較大,并且檢測過程中進行這些儀器設備的攜帶十分不方便、進行水質檢測的成本比較高、檢測操作復雜、檢測過程中時滯時間比較長等局限性特征和問題,在進行污染水樣的水質檢測中預警作用不是很明顯。而進行水質檢測中使用的生物檢測技術,像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以及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技術、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生物探針技術、生物芯片和生物傳感器檢測技術等,在進行水質檢測應用中,雖然具有相對簡便并且快捷、特異性強等檢測應用特征優勢,但是這些水質檢測生物技術,在進行技術中的生物識別材料的制備和存儲、操作中穩定性上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對于水質檢測結果作用影響比較大。而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一種具有較高富集分離能力和特異性識別能力的新型材料,在水質檢測應用中,不僅檢測速度比較快,并且檢測結果的準確度也比較高,成為水質檢測應用中的一個研究重點。本文將對于分子印跡聚合物在水質檢測領域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定義與性能特征分析
1.1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含義概述。分子印跡聚合物是由分子印跡技術中得來的。分子印跡技術主要是指為了能夠實現在空間結構以及結合位點上和某一模板中的分子進行完全匹配,并且實現對于模板分子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的一種新型聚合物的試驗制備技術,就被稱為是分子印跡技術,通常情況下,利用分子印跡技術進行試驗制備的聚合物就被稱為是分子印跡聚合物,如下圖1所示,即為分子印跡技術的原理示意圖。
如上圖1所示,分子印跡技術在進行聚合物試驗制備過程中,在特定的試驗溶劑中,功能單體與模板分子通過交聯劑的作用聚合形成具有特異結合位點以及三維空穴的分子聚合物,即為分子印跡技術進行聚合物試驗制備的整個原理與過程。而分子印跡技術中,通過交聯劑作用聚合形成的分子印跡聚合物中的三維空穴又可以使分子印跡聚合物能夠特異性的和模板分子進行重新結合,同時實現特異識別功能。
1.2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與性能特征分析。通常情況下,進行分子印跡聚合物制備合成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通過將印跡分子溶解在單體中,并與隨后生成的聚合物相中;第二種則是印跡分子只存在與聚合物表面的合成方法;第三種則是通過懸浮或者是乳液聚合的方式,聚合形成一種表面帶有特點印跡點位的球形分子印跡聚合物形式。而新近發展并應用起來的分子印跡聚合物合成方法主要有電聚合以及新型模板分子、分層印跡、表面印跡和納米化等技術方法,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分子印跡聚合物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抗惡劣環境能力,同時穩定性也比較高、制備和儲存比較方便、使用壽命比較長、應用范圍比較廣,具有較為突出的應用特征與優勢。
2分子印跡聚合物在水質檢測領域的應用分析
結合分子印跡聚合物的性能特征以及水質檢測的具體內容,分子印跡聚合物在水質檢測領域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作為進行水質檢測使用的傳感器設備中敏感識別材料,進行水質檢測應用;和作為一種固相萃取劑應用于水質檢測中,也就是作為水質檢測所使用的色譜檢測系統中的固定相,進行水質檢測使用。
首先,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進行水質檢測使用的傳感器設備中所需要的敏感識別材料,在水質檢測領域中進行應用實現,已經由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證實。比如,Jenkins等人在進行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傳感器中的敏感識別材料用于水質檢測應用研究中,實驗驗證了以苯乙烯作為一種功能單體,將二乙烯基苯作為交聯劑,同時使用偶氮異丁腈作為致孔劑進行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合成與制備,并且使用鑭系的元素銪作為換能器,最終研制出了能夠對于水中的G類神經性毒劑以及該毒劑的相關水解產物進行檢測識別的傳感器,并在實際中得到了應用。此外,Chianella等人也應用合成制備的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壓電傳感器中的敏感材料,以進行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檢測應用,也取得了相應的研究成果。其次,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固相萃取劑進行水質檢測應用方面,也就是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色譜檢測系統中的固定相,用來進行水質檢測上,Zhu以及McElhiney等人都進行過相應的研究驗證。比如,Zhu就通過合成制備了對四種極性有機磷殺蟲劑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的分子印跡聚合物,并將這種分子印跡聚合物應用在氣相色譜系統的固定相,最終實現對于水體和土壤中的殘留有機磷殺蟲劑進行檢測應用。
3結束語
總之,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在水質檢測領域具有突出的應用優勢,進行分子印跡聚合物在水質檢測領域的應用分析,有利于促進分子印跡聚合物在水質檢測中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魏康林,溫志渝,郭建,陳松柏.基于微型光譜儀的多參數水質檢測微系統設計與實驗[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2(7)
[2]周蘭,莫志宏,溫志渝,魏文靜.基于連續光譜同步檢測水中酚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2(5)
篇5
關鍵詞:高分子材料,;材料成型; 控制技術
中圖分類號: TB3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高分子材料成型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現代化的工業建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通過簡要敘述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過程中的控制。探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技術。
1.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及問題
通常,在傳統的高分子工業生產中,高分子材料的制備和加工成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工藝過程。制備過程主要是化學過程:單體、催化劑及其他助劑通過反應堆或其他合成反應器生成聚合物。聚合反應往往需要幾小時甚至數十小時, 部分聚合反應還需要在高溫、高壓或真空等條件下進行。聚合反應結束后再分離、提純、脫揮和造粒等后處理工序。制備過程流程長、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增加了制造成本。合成的聚合物再通過加工成型,得到制品。一般采用擠塑、注塑、吹塑或壓延等成型工藝,設備投資大。此外,加工過程中,聚合物需要再次熔融,增加了能耗。高分子材料反應加工是將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加工成型融為一體,賦予傳統的加工設備(如螺桿擠出機等)以合成反應器的功能。單體、催化劑及其他助劑或需要進行化學改性的聚合物由擠出機的加料口加入,在擠出機中進行化學反應形成聚合物或經化學改性的新型聚合物。同時,通過在擠出機頭安裝適當的口模,直接得到相應的制品。反應加工具有應周期短(只需幾分到十幾分鐘)、生產連續、無需進行復雜的分離提純和溶劑回收等后處理過程、節約能源和資源、環境污染小等諸多優點。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不僅依賴于大分子的化學和鏈結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材料的形態。聚合物形態主要包括結晶、取向等, 多相聚合物還包括相形態( 如球、片、棒、纖維及共連續相等) 。聚合物制品形態主要是在加工過程中復雜的溫度場與外力場作用下原位形成的。
高分子反應加工分為兩個部分:反應擠出和反應注射成型。目前國內外研究與開發的熱點集中在反應擠出領域。高分子材料的反應擠出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反應單體、對話及核反應助劑直接引入螺桿擠出機,在連續擠出的過程中發生聚合反應,生成聚合物;二是將一種或數種聚合物引入螺桿擠出機, 并在擠出機的適當部位加入反應單體、催化劑或反應助劑, 在連續擠出的過程中,使單體發生均聚或與聚合物共聚,或使聚合物間發生偶聯、接枝、酯交換等反應, 對聚合物進行化學改性或形成新的聚合物。反應加工過程中涉及的化學反應有自由基引發聚合、負( 或正) 離子引發聚合、縮聚、加聚等多種反應類型, 與傳統反應需數小時或十幾小時相比,其反應時間往往只有幾分鐘或幾十分鐘。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制備一般是由幾個化工單元操作組成的,高分子反應加工把多個單元操作熔為一體,有關能量的傳遞和平衡,物料的輸運和平衡問題,與一般單個化工單元操作截然不同。由于反應加工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聚合)多為放熱反應,傳統聚合過程是利用溶劑和緩慢反應解決傳熱與傳質問題的,而在聚合反應加工過程中,物料的溫度在數分鐘內將達到 400-800℃,若不將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熱及時的脫除,物料將發生降解和炭化。傳統的加工過程是通過設備給聚合物加熱,而聚合反應加工中是需要快速將聚合生成的熱量通過設備移去,因此,必須從化學工程和工程熱物理學兩個方面開展相應的基礎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熱性能、加工性能等均取決于其化學結構、分子結構和凝聚態的形態結構,而高分子材料的形態結構則與加工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
流變學是研究物體流動和變形的科學,高分子材料流變學是其成型加工成制備的理論基礎。伴隨化學反應的高分子材料的流變性質則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因此, 研究反應加工過程中的化學流變學問題將為反應加工過程的正常進行和反應產物加工成制品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
2高分子材料成型過程中的控制
一般說來,在六七十年代主要重視的是單一聚合物在通常加工過程中的形態;到了七八十 年代以通常聚合物共混物相形態形成規律以及單一聚合物在特殊加工條件下形態成為主要研究對象;九十 年代以來,主要從控制聚合物形態規律出發, 研究新型聚合物、新型加工過程中聚合物形態形成、發展及調控, 通過新型形態及特殊形態的形成,獲得性能獨特的單一或多相高分分子材料。
我國是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對聚合物及其共混物在加工中形態發展和控制給予了高度重視。方向上大體是與國際同步的。近年來,我們國家主要研究內容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過程中形態控制的科學問題,包括高分子在復雜溫度、外力等各種外場作用下聚合物形態結構演化、形成規律以及在溫度、壓力等各種極端狀態下高分子聚集態結構的特點。在已取得的理論成果知道下,開發了多種新型高分子材料,有的產生了良好經濟效益。多數聚合物多相體系不相溶,給共混物加工中形態控制和穩定帶來困難。通常是加入第三組分改善體系的相容性。聚合物加工中制品處于非等溫場中,制品溫度對其形態及性能有很大影響。但在通常聚合物加工中制品溫度控制非常盲目,原因是很難知道不同制品位置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關鍵是要弄清楚聚合物及其共混物在非等溫場作用下制品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研究微纖對基體聚合物結晶形態、結構的影響,發現不僅拉伸流動行式成核和纖維成核,而且發現纖維在拉伸流動場作用下輔助成核。將導電離子組裝到微纖中, 使微纖在體系中形成導電三維網絡結構,從而顯著降低體系的導電逾滲值和獨特的 PTC(電阻正溫度效應)和 NTC(電阻負溫度效應)效應。
高分子材料的形態與物理力學性能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是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一個永恒課題。與其他材料相比, 高分子材料的形態表現出特有的復雜性:高分子鏈有復雜的拓撲結構、共聚構型和剛柔性,可以通過現有的合成方法進行分子設計和結構調整;高分子長鏈結構使得其熔體有粘彈性;高分子的馳豫時間很寬,并在很小的應變作用下出現強烈的非線。
3高分子材料的發展趨勢
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現有的高分子材料雖已有很高的強度和韌性,某些品種甚至超過鋼鐵,但從理論上推算,還有很大的潛力。另外,為了各方面的應用, 進一步提高耐高溫、耐磨、耐老化等方面的性能是高分子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改善加工成形工藝、共混、復合等方法, 是提高性能的主要途徑。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高功能化主要是指具有特定作用能力的高分子材料。這種特定作用能力, 即“特定功能”是由于高分子上的基團或分子結構或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這類高分子材料又稱為功能高分子。例如, 高吸水性材料、光致抗蝕材料、高分子分離膜、高分子催化劑等,都是功能化方面的研究方向。
高分子材科的生物化:生物化是高分子材料發展最快的一個方向。各種醫用高分子就屬于這一范疇。有人認為,除人腦僅 1.5kg 重的大腦外,其他一切器官均可用高分子材料代替。此外, 生命的基礎,細胞、蛋白質、胰島素等也均屬于高分子。生物化于是成為高分子科學的一個最主要發展方向。如合成或模擬天然高分子,使之具有類似的生物活性,代替天然的組織或器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科技日益進步的今天,我國必須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術與裝備的道路,把握技術前沿,培育自主知識產權。促進科學研究與產業界的結合,加快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加快我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是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高分子材料的發展方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分子材料科學.科學出版社,1994.
[2] 史玉升,李遠才,楊勁松.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藝[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篇6
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是近年來在國際上興起的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因其結構類似天然礦物沸石,即以多種非晶質至半晶質鋁硅酸鹽凝膠成分的化學鍵陶瓷材料,也有人稱為礦物聚合物或地質聚合物。
目前研究的無機高分子礦物材料已達到主要性能指標,在各方面均優于水泥和玻璃,而與傳統陶瓷接近,有些聲、光、電、耐腐蝕及耐高溫性能上更超過金屬和有機高分子材料。其生產能耗僅為陶瓷的1/20、鋼材的1/70、塑料的1/150。
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反應理化性能
無機高分子礦物(涂料/膠粘劑)材料化學組成為鋁硅酸鹽,具有有機高聚物的鏈接結構,但其基本相呈非晶質或半晶質相,具有硅氧四面體和鋁氧四面體隨機分布的三維網絡結構,堿金屬或堿金屬離子分布于網絡空隙之間以平衡電價。網絡的基本結構單元為鋁硅氧鏈(-Si-O-Al-O-)、硅鋁氧鏈(-Si-O-Al-O-Si-O-)和硅鋁二硅氧鏈(-Si-O-Al-O-Si-O-Si-O-)等。正是由于該礦物材料具有類似有機聚合物的鏈狀結構,且能夠與礦物顆粒表面的硅氧四面體和鋁氧四面體通過脫羥基作用形成化學鍵,因而具有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共同特點。
1.高強、耐高溫、快硬
這是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主要特色。礦物材料本身是氧化物網絡結構體系,在1000 ℃~1200 ℃之間不氧化、不分解;另一方面,密實的氧化物網絡體系可以隔絕空氣,保護內部物質不被氧化。經復合改性后,材料的抗壓、抗拉、抗彎曲強度都是普通水泥基材的10 倍以上,同時高溫性能好、不燃、隔熱、保溫(導熱系數:0.24~0.38W/m.k) 、沒有毒性氣體釋放。最具代表性的是利用碳纖維改性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制得的復合材料。該材料在1000 ℃下不氧化,在815 ℃時抗彎強度仍有245MPa ,而密度只有1.85g/cm3,比水泥(~2.3g/cm3 ) 、鋁(2.7g/cm3 ) 、鋼(7.8g/cm3 ) 小很多; 碳纖維改性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制得的復合材料在900 ℃下,抗壓強度仍達40MPa 。相比下,水泥在400 ℃下強度僅剩15~25MPa,在570 ℃下強度為零。有機聚合物及其纖維增強材料由于其可燃性。無機礦物聚合反應過程中,溶膠的形成和脫水反應速度比較快,網絡骨架比較容易形成,另外微波、加熱、干燥對反應都有促進作用,因此可快速制得高強度制品。
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與其材料性能比較
2.耐久性優良
無機高分子礦物材料優良性能一方面源于其穩定網絡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可以完成避免普通水泥因金屬離子遷移與骨料反應而引起的堿集料反應,沒有膨脹(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在200 天后因堿集料反應而膨脹,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因而經受自然破壞的能力很強。
3.功能性多樣
硅元素存在穩定的+ 4 價態,因此無機高分子礦物材料中的硅氧四面體顯電中性;鋁氧四面體中的鋁元素是+ 3 價態,但卻與四個氧原子結合成鍵,因此鋁氧四面體顯電負性,需要吸收體系中的正離子來平衡電荷,總的結果使體系顯電中性。鋁離子的這一行為以及無機高分子礦物沸石材料本身的結構特點,使得該種材料具備多種功能性。
4.固定金屬離子
無機高分子礦物材料的結構是由環狀分子鏈構成的“類晶體”納米籠結構。環狀分子之間結合形成密閉的空腔(籠狀) ,可把金屬離子和其他毒性物質分割包圍在空腔內;同時骨架中的鋁離子也能吸附金屬離子;故而金屬離子還參與了無機高分子礦物材料結構的形成,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固定體系中的金屬離子。
無機高分子礦物材料聚合后形成網絡狀的硅鋁酸鹽結構,其聚合有毒離子的機理見下圖:
5.熱膨脹系數( CTE) 可調
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的Si/Al 在2~20 內變動時,其膨脹系數在4 ×10 6/℃~25× 10 6/℃內變化。因此在與陶瓷(CTE:3× 10 6/℃) 、鋼(CTE: 11×10 6/℃) 、銅(CTE: 6×10-6/℃ ) 、鋁(CTE: 24×10-6/℃) 等復合時,可以通過控制無機高分子礦物體系中Si 的含量來協調基質與填充物的熱膨脹系數,降低因熱膨脹系數不一致而產生的內應力,從而提高復合材料的使用壽命。
6.耐酸堿腐蝕性優良
此類材料在有機溶液、堿性溶液和鹽水中很穩定,在濃硫酸中較穩定(HF 酸除外),在濃鹽酸中穩定性差。
7.可回收再利用
由前述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反應機理可以知道,無機聚合反應過程是由鋁硅酸之間的脫水反應,這個反應在強堿性條件下是可逆的;另一方面,原料變成產物,除了脫水外沒有損失其他的物質。當然, 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也有其缺點。與高分子材料相比,它的脆性較大。
8.原材料來源廣,成本低廉
生產原料中的鋁硅酸鹽可采用各種硅鋁質礦物和工業固體廢料,如高嶺土、沸石、粉煤灰、火山灰、石英砂、活性鋁土礦和建筑廢棄物等。
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應用領域
無機高分子礦物聚合物材料的原材料豐富,以粘土、工業廢渣或礦渣為主要原料,其生產成本低,能耗小,無污染,是環保型可持續發展材料??墒褂迷诤娇?、航天、冶金、礦山、化工、建材和環保等多領域。
1.汽車、航空工業
2.塑料、冶金工業領域
3.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及各種搶修工程
篇7
關鍵詞TK聚合物砂漿混凝土表面修補加固施工方法質量控制注意事項
1概況
1999年12月~2000年4月,筆者對淮海農場混凝土建筑物進行了全面調查,并用回彈儀測驗了建筑物的混凝土強度,用酸酞試液測驗了碳化深度。通過調查發現,現有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不良。主要表現在:①混凝土碳化和裂縫問題普遍存在;②沿海地區鋼筋混凝土結構受氯離子侵蝕引起的鋼筋銹蝕嚴重;③臨水混凝土表面凍融松散剝落破壞;④混凝土表面沖磨破壞、機械磨損、磨蝕破壞以及化學侵蝕;⑤堿骨料反應破壞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混凝土建筑物壽命和外觀,甚至危及混凝土建筑物的正常運行和安全。為了提高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其后我們對淮海農場內的3座大梁混凝土剝落且有露筋現象的公路橋、15座出現大面積混凝土碳化且鋼筋銹蝕嚴重的農田排灌泵站的工作橋、5座出現大面積混凝土剝落、碳化和鋼筋銹蝕嚴重的節制閘機架橋等工程采用TK聚合物砂漿(由水利部天津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科學研究所研制)進行修補加固,總面積達3050m2,防碳化噴涂面積約3400m2。經過現場檢查驗收,沒有發現因材料或施工原因而出現裂縫現象,防碳化涂層沒有發現脫落起皮現象。在施工中,我們曾對只有3d齡期修補砂漿進行鑿除檢查,結果鑿除的砂漿普遍能粘下老混凝土面。經過2a的多次運行,沒有發現脫落和出現裂縫現象,這說明TK聚合物砂漿是一種理想的修補材料。
2TK聚合物砂漿的主要性能及適用范圍
TK聚合物砂漿是一種新型的混凝土表面修補材料,是以少量水溶性聚合物改性劑,再摻入一定量的活性成分、膨脹成分而配制成的TK聚合物防滲、防碳化、防腐砂漿。由于聚合物及活性成分的摻入,改善了聚合物水泥砂漿的物理、力學及耐久性能。主要體現在:
(1)活性作用。聚合物乳液中有表面活性劑,能夠起減水作用。同時對水泥顆粒有分散作用,改善砂漿和易性,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水泥的毛細孔等有害孔,提高砂漿的密實性和抗滲透能力。
(2)橋鍵作用。聚合物分子中的活性基因與水泥水化中游離的Ca2+、Al3+、Fe2+等離子進行交換,形成特殊的橋鍵,在水泥顆料周圍發生物理、化學吸附,成連續相,具有高度均一性,降低了整體的彈性模量,改善了水泥漿物理的組織結構及內部應力狀態,使得承受變形能力增加,產生微隙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即使產生微裂隙,由于聚合物的橋鍵作用,也可限制裂縫的發展。
(3)充填作用。聚合物乳液迅速凝結,形成堅韌、致密的薄膜,填充于水泥顆粒之間,與水泥水化產物形成連續相填充空隙,隔斷了與外界聯系的通道。
總之,TK聚合物的活性作用、橋鍵作用、充填作用改善了硬化水泥漿體的物理結構及內應力,降低了整體的彈性模量、減少用水量、改善了硬化水泥漿體內部毛細孔等有害孔,從而大大提高了砂漿的粘結、抗裂、抗滲及抗腐蝕等性能。TK聚合物砂漿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與普通砂漿相比,TK聚合物砂漿具有抗拉強度高、拉壓彈性模量低、干縮變形小、抗凍、抗滲、抗沖耐磨,與混凝土粘結強度高,具有一定的彈性,抗裂性能高。與環氧砂漿相比,還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毒、成本低(是環氧砂漿的1/3~1/5)等優點。適用于水工、港工、公路、交通及地下工程的混凝土建筑物因碳化、空蝕、凍融破壞及化學侵蝕而引起的混凝土表層開裂、剝蝕等混凝土表面薄層修補,可直接用于防滲、防腐、防碳化工程,也可用于建筑瓷磚粘貼和衛生間防滲。
3TK聚合物砂漿施工及質量控制
采用TK聚合物砂漿進行修補加固處理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工程特點及施工進度合理組織施工。施工流程為:舊混凝土鑿毛噴砂(或用鋼刷)除銹(污)涂刷鋼筋防銹劑用清水沖洗飽和基面涂刷TK界面劑抹TK聚合物砂漿養護涂防碳化劑。
3.1基底處理
(1)鑿毛。為確保TK聚合物砂漿與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結,一般用鋼絲刷或噴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層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動嚴重,應采用人工鑿毛方法,鑿掉破損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堅硬、牢固的混凝土面,鑿毛必須徹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過大,以免破壞了未碳化和損破的混凝土。如果鋼筋銹蝕外露,還應對鋼筋表面進行除銹,并涂刷鋼筋防銹劑。
(2)飽和。對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壓水槍(采用飲用水)將碎屑、灰塵沖洗干凈,并連續、均勻地噴灑,使表層混凝土達到飽和狀態,且表面無明水。
3.2砂漿的配制
根據選用的原材料、設計技術及施工和易性要求事先進行試拌。現場可用砂漿攪拌機拌和或人工拌和,其各組分的配比用量必須嚴格控制。
先將稱好的水泥、砂攪拌均勻,再將稱好的TK改性乳液、活性劑及其他外加劑和水混合后加入,充分攪拌均勻即可。各組分配比必須嚴格控制。若人工拌和,宜在鐵皮板上進行,以防止拌和水流失,造成因砂漿水灰比改變而影響砂漿的和易性,拌和水應采用飲用水。
每次拌和砂漿的方法應根據砂漿施工的進度確定。拌和成的砂漿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45min。若拌成砂漿未及時使用而出現干硬現象,不能再加水重新拌和,應舍棄不用。
3.3施工
(1)TK界面劑的涂刷。抹砂漿之前,在工作基面上涂刷聚合物界面改性劑,涂刷時應均勻,不得有漏涂、流淌。
(2)TK砂漿抹面施工。待TK界面劑用手摸感到似粘非粘時,應立即抹砂漿,可采用機械噴涂或人工壓抹,操作速度要快,且朝一個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復抹。
(3)如修補厚度超過3cm時,應分層施工。層與層之間應間隔4h;對于破壞較深的部位(大于5cm),可先采用TK聚合物混凝土進行修補,養護3~5d后,再抹TK砂漿。
TK砂漿適宜在5~30℃的環境溫度下進行施工。如環境溫度超出此范圍,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材料及配比進行調整。
3.4養護
用TK砂漿抹面后,應及時采用人工灑水并用塑料布或濕麻袋覆蓋養護,避免砂漿產生干縮裂縫,潮濕養護48h后,再涂刷TK防碳化劑,自然潮濕養護5d。
3.5施工控制
(1)為保證TK砂漿的施工質量,必須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施工人員應嚴格按操作程序,對各道工序進行檢查驗收。
(2)TK砂漿層外觀平整,層面與基底結合牢靠。
(3)在施工過程中按設計要求進行現場抽樣檢驗,必要時可現場進行鉆孔取芯試驗,以檢查其效果。
4施工注意事項
4.1清理基面,鑿除破損、松動的混凝土,噴砂(或用鋼刷)除銹和油污,使外露鋼筋表面無銹蝕,且混凝土表面粗糙。
4.2抹砂漿前2h,用飲用水沖洗待修補部位,使混凝土表面處于飽和狀態,但表面不能有明水。
4.3人工修補時,無論采用機械噴涂還是人工抹砂漿,應朝一個方向使用抹刀,并且盡量一次抹完,避免來回抹。如修補厚度超過3cm時,應分層抹,層與層之間應間隔3~4h,每層厚度不超過2cm。
4.4修補砂漿養護48h后再涂混凝土防碳化劑。
5結語
TK聚合物砂漿是一種質量可靠、價格低廉、施工方便,而且無毒環保性修補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可以防止混凝土病害的繼續擴大,對新建混凝土工程采取預防性措施。TK聚合物砂漿具有粘結強度高,干縮變形小,抗壓模量低,抗氯離子和硫酸鹽離子侵蝕能力強的特點,而且可顯著提高護筋阻銹能力,還具有一定的補償收縮性能。采用TK聚合物砂漿進行修補加固處理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工程特點及施工進度合理組織施工。
參考文獻
〔1〕張文淵.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不良的原因及其對策.工程設計.1998(3)
篇8
關鍵詞:聚合物;成型加工;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3-0268-02
一、前言
目前,全球聚合物材料年產量達數億噸,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聚合物制品的性能取決于聚合物本身的性質和成型工藝等。聚合物成型加工是獲取高分子材料制品、體現材料特性和開發新材料的重要手段,是高分子材料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包含了許多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學的相關問題,而且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為了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和把握聚合物的成型加工技術,《聚合物成型加工》課程涵蓋了諸多內容,包括影響聚合物性能的物理化學因素、添加劑、配方設計、聚合物流變學、聚合物共混與制備、成型加工設備、成型工藝等內容,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緊密結合的課程。[1]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將基礎理論和生產實踐相結合,用理論知識來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或通過實踐中的具體例子來豐富和解釋課程中的理論問題,使學生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真正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具有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設計、生產和研究的科學思維以及創新研究素質,是本課程教學的核心問題。
鑒于上述特點,要學好本課程,就要求學生對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成型加工的設備與工藝有一定的感知,講授內容要有直觀性。傳統單一板書的授課方式已經難以滿足該課程的教學要求,不易達到優秀的教學效果。[2]
針對這些問題,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改革與探索。將課堂講授、動畫仿真、實踐教學、課外科研、生產實習相結合,形成了一套課內課外聯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新模式。
二、課堂教學改革
在課堂教學方面,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聚合物成型加工是一門綜合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近年來發展迅速,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社會和企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學好該課程對學生的未來大有裨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講解壓延薄膜時要讓學生知道薄膜存在各項異性,更要讓他們知曉為何會產生各項異性,如何削弱或者利用各項異性設計想要的產品;另一方面,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注意結合成型加工領域的研究前沿和最新發展動態,介紹先進的成型加工設備、工藝和科技成果,豐富和活化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時代的步伐接軌,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更新的專業知識。
根據聚合物成型加工涉及的主體內容和本學科特色,該課程以“材料―設備―工藝―制品”為主線、以培養學生扎實的工程素養為目標來組織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從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原理出發,以成型加工的工程觀點為著眼點,剖析各種聚合物材料或制品適合的成型加工方法,比較不同成型加工方法之間的共性和區別,使原本寬泛的課程內容集中化、系統化,便于學生歸納、總結和掌握抽象概念以及所涉及的實質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互動式教學[3],通過教師與學生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甚至辯論,加深學生對知識和現象的理解,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學效果。考慮到本課程信息量大、知識點多,本課程教學還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使課程內容形象直觀準確,在有限的課時內對課程全面系統、深入簡出地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的接收和理解。例如,采用多媒體授課可以根據需要隨時由理論知識切換到相關的生產現場,既延伸了課堂又增強了授課的說服力,使同學們認識到理論來源于實際而又指導實際的事實,認識到學習本課程的價值和意義。在多媒體課件中增加了豐富的圖片和三維動畫,可以對學生原本陌生的加工設備、成型工藝、加工原理進行形象的演示,其效果遠勝于教師的板書和口授。多媒體教學所選取的圖片和動畫素材源于國內外相關的精彩報告、精品課件以及在生產現場拍攝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聚合物成型加工過程,內容包括壓制成型、擠出管材、注射成型、吹塑薄膜、二次成型(“注―拉―吹”工藝)、壓延薄膜等,實現了課程的多媒體化、可視化,使學生對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藝有了實際的感性認識,對成型加工過程有了“身臨其境”的效果。
另外,課堂教學還充分利用學校的中試車間資源,將與成型加工設備相關的課堂由教室延伸到車間,教師與學生面對真實設備(如擠出機、吹膜機、注射劑等)一起學習其結構、組合、工作原理等。該嘗試很好的克服了理論課程講授時學生對所講理論缺乏感性認識;成型工藝試驗時學生對所做實驗缺乏理論認知等矛盾。
三、課外教學改革
雖然上述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未能真正實現教學目標,并且容易使學生眼高手低,實際工作時不能學以致用?!毒酆衔锍尚图庸ぁ肥且婚T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因此,有必要對該課程開設配套的實驗和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驗室和工廠中真實地了解和直觀認識成型設備、工藝流程和制品的后處理與性能,開發學生的創新與創造力,培養學生用知識武裝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此,江南大學通過開設為期兩周的聚合物成型工藝實驗、組織課外科研興趣小組、組織學生參加高分子成型加工生產實習等課外環節,提高學生對《聚合物成型加工》的理解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首先,圍繞“材料―設備―工藝―制品”這條課程主線,將聚合物材料的選擇、制備、成型加工以及性能測試等方面有機地聯系起來,開設了一系列綜合性成型工藝實驗,包括包括聚丙烯的擠出和注塑、聚乙烯的擠出吹膜、聚氯乙烯的開煉機和密煉機混煉、聚氯乙烯混合物的壓制成型等試驗項目,這些實驗涵蓋了《聚合物成型加工》課程的主要成型工藝。例如,在聚合物的注射成型實驗中,要求學生根據原料的結構與物性,優化成型加工工藝參數(溫度、壓力、保壓時間),并對注塑制品的沖擊/拉伸/彎曲/熱變形溫度等性能進行測試。通過理論學習與實驗實踐的交叉和對“材料―設備―工藝―制品―性能”之間關系的分析與構建,讓學生系統有效地掌握所學知識,并獲得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為下一步畢業設計和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本專業教師以開展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聚合物制備、改性、制品設計等方面的創新課題。學生則分組參與自行設計或者與導師共同商定的課題研究,全面參與研究方案的制定、原材料的選擇、共混配方與工藝的優化、制品的制備、制品的設計與性能測試、結果的總結匯報等過程。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通過興趣小組開展創新課題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本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培養了科研創新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以及查閱文獻和撰寫報告的能力。舉辦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五年多來,不少興趣小組對自己的創新成果申請專利或者撰寫論文,取得較好的效果,學生參與踴躍,目前興趣小組對學生的覆蓋面達80%以上。
此外,學校和學院加強與周邊高分子材料企業的聯系和交流,建立了10個實習實踐基地,涉及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各個領域,包括橡膠模壓成型、聚丙烯注射成型、多層擠出成型等。本專業每年由學院組織、專業老師帶隊,帶領本專業相關年級全體學生深入到企業一線,參觀學習聚合物成型加工的生產過程,聽取工廠技術人員的相關介紹,實地了解成型設備、工藝流程、質量控制及生產線管理等,使學生對工業化生產有具體、直觀的認識,真正將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培養科學的思維,成為真正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有創造力的有用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聚合物成型加工》具有很強的工程應用性,學習該課程時要求學生建立起大工程的整體觀。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水平和目標,既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要借助課外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驗實踐的積極性,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發揮其協同效應。通過近年來對本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發現課內課外聯動的教學模式能較好的適應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達飛,唐頌超.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第二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篇9
【關鍵詞】噴射聚合物保溫砂漿;噴射;施工技術
在對建筑進行改造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其原始風貌,因此,對墻體的節能和加固只能夠在建筑物的內部進行,需要使用外墻內加固,具體來說,在外墻的內側使用鋼絲網聚合物保溫砂漿,外墻內保溫指的是在外墻的內部增加保溫層,使用聚合物保溫砂漿的無毒、防火效果好、抗裂性能好、穩定性強和保溫效果好的特點,提高建筑物節能改造的水平。
1 聚合物保溫砂漿的原材料和主要性能
聚合物保溫砂漿主要由水、水泥、閉孔珍珠巖和聚合物組成。聚合物的主要構成是丙乳,閉孔珍珠巖的固含量為百分之四十八和普通自來水,水泥、丙乳和閉孔珍珠巖的配合比例為1:0.25:0.5,以及適量的水。聚合物砂漿主要由水、水泥、砂和聚合物組成。主要使用細砂,砂、丙乳和泥的配合比例為1:0.25:0.5,以及適量的水。聚合物砂漿具有抗滲透能力強、抗裂性高和結強度高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和改善傳統砂漿的不足。
2 施工技術
2.1 施工技術和準備
施工機械可以使用鉗子、錘子、膩子、攪拌容器、空氣壓縮機和噴射機具。在對基層墻體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該在施工前期對原有的抹灰層進行鏟除和徹底的清洗,將松散的抹灰層進行剔除,保證墻面的干凈,以及沒有阻礙黏結的物質,例如污垢、浮塵和油漬等,減少疏松和空鼓的部分,對較大的孔洞使用水泥漿進行找平。在施工之前的一天使用澆水的方式對基層進行濕潤,降水量應該保證能夠深入到八到十毫米之間,在保溫層進行施工之前的一個小時中再次使用澆水的方式對墻體進行濕潤。
在滿足了強度要求的基礎之上,應該使用具有較大孔徑的鋼絲網對墻體內進行加固,不僅可以保證減少噴射過程中的回彈性,還能夠增加聚合物砂漿和墻體的接觸面積,使鋼絲網的錨固能力得到提高,對受力性能和整體性能進行改善,可以使用鍍鋅鋼絲網,具有抗腐蝕性高、彈性模量高和價格較低的特點,使用U形卡和鋼釘將鋼絲網固定在墻體表面,能夠保障鋼絲網在墻面上的緊貼性,能夠提高噴射聚合物砂漿的性能。
2.2 施工工藝
在配置好聚合物保溫砂漿和聚合物砂漿之后,使用相關設備在墻面上噴射,針對墻體保溫和加固的要求,可以使用分層噴射的方法進行,在第一層之中,首先向界面層噴射聚合物砂漿,不僅可以提高老墻面磚的黏結性,而且可以將鋼絲網與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對墻體進行加固,在第二層之中進行聚合物保溫砂漿的噴射,在第三層中為保溫砂漿找平。噴射的具體施工流程為:處理基層墻體、加固鋼絲網、聚合物砂漿的配置、噴射界面層、聚合物保溫砂漿的配置、噴射保溫層、對保溫砂漿進行找平,在施工之前應該首先對樣板進行噴射,在檢查合格之后再進行正式的施工。
2.3 界面砂漿的施工和配制
使用丙乳拌制的砂漿應該在半個小時之內完成,使用人工拌制的砂漿。為了使砂漿的性能得到提高,降低在噴射過程中的回彈性,在對丙乳進行拌制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裹砂技術”,具體的操作步驟為:首先,在砂中增加一半的需水量,第二,對砂進行攪拌,保證能夠充分的濕潤,第三,按照相應的比例增加適量的水泥,第四,對水泥和砂進行攪拌,使之混合均勻,使砂的表面和水泥顆粒充分接觸,第五,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丙乳,使砂、丙乳和水泥進行混合,在添加丙乳的過程中進行攪拌,第六,將剩余的一半水加入,均勻攪拌混合物,在攪拌均勻之后放置幾分鐘,使其和易性得到提高。噴射的目的是保證聚合物砂漿能夠緊密的黏合在墻體表面,使用固定鋼絲網,將鋼絲網、老墻體和砂漿成為一個整體,提高墻體的穩定性。緊密包裹鋼絲網,避免鋼絲網產生銹蝕的現象。應該使用均勻連續的方式進行噴射,使用分層噴射的方法,保證墻面和噴口的垂直,距離墻面大約有一百毫米的距離。
2.4 保溫砂漿的施工和配制
應該人工拌制保溫砂漿,首先在容器之中使用適量的水泥,第二,放入一定比例的閉孔珍珠巖,使用攪拌器將保溫砂漿和閉孔珍珠巖進行充分的攪拌,第三,加入一定比例的丙乳,邊攪拌邊加,保證其均勻性,第四,加入適量的水,第五,進行均勻的攪拌,在攪拌均勻之后放置一段時間,使保溫砂漿的和易性得到提高。待聚合物砂漿進行初凝之后,開始進行噴射。
2.5 保溫砂漿找平層
在建筑物進行改造之后,需要進行室內裝修,如果噴射層沒有達到裝修需要的表面平整度,應該使用人工的方式對砂漿進行找平,保證找平層的厚度在五毫米左右。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施工三個小時之后進行灑水的工作,進行養護,保持砂漿表面的濕潤程度。第二,應該在五攝氏度的環境溫度下進行施工,保證乳液在合適的溫度中進行施工。第三,砂漿的配制應該按照相關規定在容器中稱量,使用攪拌器進行均勻的攪拌,針對相關規定,對使用的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第四,在容易對工作人員產生安全隱患的地點,應該小心的懸掛鋼絲網,同時采取相關的防護措施。第五,應該使用密封的方式對乳液進行存儲,減少陽光的直射。第六,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對門和窗等構件進行保護,應該及時清理噴射在門和窗上的構件。
3 保溫和加固的機理分析
使用空氣壓縮機為噴射提供動力,將砂漿按照一定的速度向墻體進行噴射,因此加入丙乳,可以增加砂漿的自黏性和黏結性,提高噴射的均勻性。在施工的過程中,砂漿被快速的噴射撞擊在墻面上,提高砂漿的密實性,保證了砂漿的強度、密實度和連續性,增加其與墻面的黏結性,老墻體和鋼絲網的整體性增強,提高了抗震性和承載力,最終使加固的效果得到提高。
使用噴射技術能夠將墻體進行封閉,在提高保溫性和隔熱性的同時,減少冷橋、濕氣、風和空氣對墻體的侵入,最終使建筑物之中的熱環境達到穩定的狀態,減少因為溫度應力而導致的材料開裂和空鼓的問題。噴射工藝具有較高的整體性,避免了在接縫處產生裂縫,將保溫層斷裂的現象降到最低,使保溫的整體效果得到提高。熱橋主要是因為墻體沒有進行均勻的傳熱而導致的。
4 結語
總之,采用噴射砂漿的施工方式,能夠對墻體進行加固和保溫,在界面層的外側進行噴射,能夠提高建筑的保溫效果。在外墻的內側使用鋼絲網聚合物保溫砂漿,外墻內保溫指的是在外墻的內部增加保溫層,使用聚合物保溫砂漿的無毒、防火效果好、抗裂性能好、穩定性強和保溫效果好的特點,提高建筑物節能改造的特點。在配置好聚合物保溫砂漿和聚合物砂漿之后,使用相關設備在墻面上噴射,針對墻體保溫和加固的要求,可以使用分層噴射的方法進行。
參考文獻:
[1]智宇,樊杏飛,王志平,等.聚合物保溫砂漿的性能特點[J].新型建筑材料,2006,(9):35-37.
篇10
關鍵詞:TK聚合物砂漿;混凝土裂縫;修補加固;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08(C)-0046-01
前言:眾所周之,TK聚合物砂漿是一種新型的混凝土表面修補加固材料,具有粘結強度高、干縮變形小、抗壓模量低,抗氯離子和硫酸鹽離子侵蝕能力強的特點,而且可顯著提高護筋阻銹能力,還具有一定的補償收縮性能,同時價格比同類產品低。由于此類新型聚合物砂漿具有修補加固作用,才被建筑行業廣泛應用與混凝土修補加固。
一、實例。江西某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某公路,其中橋梁涵洞占有不少,通過對橋涵工程的竣工驗收,經檢查發現部分結構出現少量裂縫。經過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后裂縫不影響安全功能,為此施工單位承擔了房屋后期的維修工作,采用TK聚合物砂漿進行修補加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一)荷載裂縫:結構在荷載作用下變形過大而產生的裂縫。一般多出現在構件的受拉區域、受剪區域或振動嚴重等部位。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結構設計、施工錯誤、承載能力不足、地基不均勻沉降,等等。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由混凝土和鋼筋共同承擔極限狀態的承載力,結構設計師需根據地基情況,靜、動荷載,環境因素、結構耐久性等控制荷載裂縫。(二)溫度裂縫:由大氣溫度變化、周圍環境高溫的影響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產生的水化熱等因素造成,水泥的水化熱為165~250J/g,隨混凝土水泥用量提高,起絕熱溫升可達50~80℃。研究表明,當混凝土內外溫差10℃時,冷縮值εc=ΔTα=0101%,如溫差為20~30℃時,其冷縮值為0102%~0103%,當大于混凝土極限拉伸值時混凝土就開裂。(三)干縮裂縫:這類裂縫一是由于材料缺陷引起的,研究表明,水泥加水后變成水泥硬化體,起絕對體積減小,毛細孔縫中水逸出產生毛細壓力,使混凝土產生毛細收縮,由此引起水泥砂漿的干縮值為011%~012%,混凝土的干縮值為0104%~0106%,而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只有0101%~0102%,所以引起干縮裂縫。1、沉降裂縫:現澆構件因地基或砌體過大不均勻沉降;模板剛度不足、支撐間距大、支撐松動、過早拆模等,均可導致產生沉降裂縫。2、腐蝕裂縫:由于有害離子Cl-,SO42-,Mg2+等侵入混凝土內部,導致鋼筋銹蝕而使混凝土產生的后期膨脹裂縫。
三、TK聚合物砂漿的主要性能。TK聚合物砂漿是一種新型的混凝土表面修補材料,是以少量水溶性聚合物改性劑,再摻入一定量的活性成分、膨脹成分而配制成的TK聚合物防滲、防碳化、防腐砂漿。由于聚合物及活性成分的摻入,改善了聚合物水泥砂漿的物理、力學及耐久性能。主要體現在:①活性作用。聚合物乳液中有表面活性劑,能夠起減水作用。同時對水泥顆粒有分散作用,改善砂漿和易性,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水泥的毛細孔等有害孔,提高砂漿的密實性和抗滲透能力。②橋鍵作用。聚合物分子中的活性基因與水泥水化中游離的Ca2+、Al3+、Fe2+等離子進行交換,形成特殊的橋鍵,在水泥顆料周圍發生物理、化學吸附,成連續相,具有高度均一性,降低了整體的彈性模量,改善了水泥漿物理的組織結構及內部應力狀態,使得承受變形能力增加,產生微隙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即使產生微裂隙,由于聚合物的橋鍵作用,也可限制裂縫的發展。③充填作用。聚合物乳液迅速凝結,形成堅韌、致密的薄膜,填充于水泥顆粒之間,與水泥水化產物形成連續相填充空隙,隔斷了與外界聯系的通道。總之,TK聚合物的活性作用、橋鍵作用、充填作用改善了硬化水泥漿體的物理結構及內應力,降低了整體的彈性模量、減少用水量、改善了硬化水泥漿體內部毛細孔等有害孔,從而大大提高了砂漿的粘結、抗裂、抗滲及抗腐蝕等性能。四、TK聚合物砂漿施工。施工工藝流程:舊混凝土鑿毛噴砂(或用鋼刷)除銹(污)涂刷鋼筋防銹劑用清水沖洗飽和基面涂刷TK界面劑抹TK聚合物砂漿養護涂防碳化劑。(一)基底處理①鑿毛。為確保TK聚合物砂漿與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結,一般用鋼絲刷或噴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層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動嚴重,應采用人工鑿毛方法,鑿掉破損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堅硬、牢固的混凝土面,鑿毛必須徹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過大,以免破壞了未碳化和損破的混凝土。如果鋼筋銹蝕外露,還應對鋼筋表面進行除銹,并涂刷鋼筋防銹劑。②飽和。對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壓水槍(采用飲用水)將碎屑、灰塵沖洗干凈,并連續、均勻地噴灑,使表層混凝土達到飽和狀態,且表面無明水。(二)砂漿的配制根據選用的原材料、設計技術及施工和易性要求事先進行試拌?,F場可用砂漿攪拌機拌和或人工拌和,其各組分的配比用量必須嚴格控制。先將稱好的水泥、砂攪拌均勻,再將稱好的TK改性乳液、活性劑及其他外加劑和水混合后加入,充分攪拌均勻即可。各組分配比必須嚴格控制。若人工拌和,宜在鐵皮板上進行,以防止拌和水流失,造成因砂漿水灰比改變而影響砂漿的和易性,拌和水應采用飲用水。每次拌和砂漿的方法應根據砂漿施工的進度確定。拌和成的砂漿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45min。若拌成砂漿未及時使用而出現干硬現象,不能再加水重新拌和,應舍棄不用。(三)施工①TK界面劑的涂刷。抹砂漿之前,在工作基面上涂刷聚合物界面改性劑,涂刷時應均勻,不得有漏涂、流淌。②TK砂漿抹面施工。待TK界面劑用手摸感到似粘非粘時,應立即抹砂漿,可采用機械噴涂或人工壓抹,操作速度要快,且朝一個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復抹。③如修補厚度超過3cm時,應分層施工。層與層之間應間隔4h;對于破壞較深的部位(大于5cm),可先采用TK聚合物混凝土進行修補,養護3~5d后,再抹TK砂漿。TK砂漿適宜在5~30℃的環境溫度下進行施工。如環境溫度超出此范圍,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材料及配比進行調整。(四)養護用TK砂漿抹面后,應及時采用人工灑水并用塑料布或濕麻袋覆蓋養護,避免砂漿產生干縮裂縫,潮濕養護48h后,再涂刷TK防碳化劑,自然潮濕養護5d。
五、TK砂漿的施工控制。(一)為保證TK砂漿的施工質量,必須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施工人員應嚴格按操作程序,對各道工序進行檢查驗收。(二)TK砂漿層外觀平整,層面與基底結合牢靠。(三)在施工過程中按設計要求進行現場抽樣檢驗,必要時可現場進行鉆孔取芯試驗,以檢查其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TK聚合物砂漿與普通砂漿相比,具有抗拉強度高、拉壓彈性模量低、干縮變形小、抗凍、抗滲、抗沖耐磨,與混凝土粘結強度高,具有一定的彈性,抗裂性能高。與環氧砂漿相比,還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毒、成本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