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4: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質勘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水文地質 地熱勘察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7-0378-01
一、地熱井勘察報告編寫總綱:
(一)、地熱井勘查目的任務
簡述任務來源、雙方合同約定的井深、出水溫度、出水量、工期等具體要求,敘述經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后的地質設計及成井工藝要求。總結地熱井所在地區的以往地熱地質工作程度,對區域地質、水文地質、地熱地質、地熱開發利用所取得的成果和認識,以及對本次勘查工作的指導意義。
(四)、本次工作概況
詳細敘述本次工作的過程(包括前期論證)、起止時間、成井周期、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水溫、水量、水位等),現場三方(甲方、勘查施工方、質量監督方)驗收日期及驗收意見。
(五)、規范報告編寫格式及術語
地熱井勘查報告編寫的格式及術語要嚴格遵照GB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11615-89 地熱資源地質勘查規范執行。
二、地熱地質條件和地球物理特征
(一)、區域地質條件
1、簡述勘查區在區域構造單元中的位置,地熱井所在地區(或熱田、構造單元)的地層、構造、巖漿巖分布、控熱構造和主要熱儲層埋藏條件及其變化趨勢。報告編寫人員要清楚以往區域地質條件的重要性,通過區域地質條件調查(井泉水溫調查、構造踏勘、水質取樣等)可以初步對勘查區域內地質條件做以了解。為日后具體實施工作奠定前期基礎。
(二)、地熱成井地質條件
1、通過對巖屑錄井、巖礦鑒定、鉆時錄井、物探測井、水文觀測等資料的綜合分析研究,確定分層標志,以組為單位建立本井的地層層序,詳細描述各層單元(包括侵入巖、斷層破碎帶)的巖性、巖石化學、鉆時物性、水文地質等特征,闡明各地層單元的埋深,鉆遇的溶洞、漏水、涌水、涌砂、逸氣、塌孔等現象發生的區段及層位,分析現象發生的原因并總結熱儲及蓋層特征。
2、簡要介紹前期論證和鉆井施工中所布置的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方法,重點通過對前期論證、實鉆結果與物探測井資料的認真對比和綜合分析,對可行性論證報告及前期物探資料進行再認識,總結評述各種物探勘查手段在當地的有效性,合理解釋設計推斷結果與實鉆結果產生差異的原因。有效合理的分析地球物理資料并結合以往資料以及水文資料為井位的布設提供理論依據和多方面的驗證,可以大大提高地熱井勘查的成功率。
3、報告中應描述地熱井鉆進及成井工藝并附鉆井流程圖
3、 利用測井曲線并結合鉆井過程中發生的漏失、放空等現象分析研究鉆遇的巖溶、裂隙發育帶、斷裂破碎帶,確定熱儲層的富水地段及深度和厚度,計算蓋層及熱儲層的地熱增溫率。分析導熱導水的控制條件。
4、分析論述井孔中巖芯、巖屑的巖石化學、微量元素、同位素等測量結果,研究其對地層劃分的指導意義。
三、地熱井產能測試與可開采量評價
(一)、詳述穩定流或非穩定流抽水試驗所使用的設備型號,試驗方法、過程,穩定延續時間、落程、熱水井的靜水位、抽水下降水位、熱水頭恢復最高水位、出水量、出水溫度,繪制相應的歷時曲線,確定流量與水位降深的關系,計算儲層的流動關系,確定產層有效厚度。概略計算儲層滲透率和滲透系數、彈性釋水系數、壓力傳導系數等。
(二)、依據產能測試資料計算井的最大出水量、穩定出水量、允許開采量、及可利用的熱能,確定井流方程。
(三)、估算地熱井在穩定產水量條件下的影響半徑及采礦權申請范圍。
(四)、依據地熱水水質分析結果,評價地熱水用于生活、醫療、礦泉水的適宜性。
四、地熱井鉆探施工方法及質量評述
(一)、鉆探施工
1、儀器設備的描述
要詳細敘述采用鉆機型號、鉆井方式、各井段孔深、口徑、沖洗液性能等相關儀器設備的型號。
2、井管裝置及井身結構
敘述各井段井深及下入管的鋼級、口徑、壁厚及管串套長度,上口與下 口裝置深度,各級套管的重疊長度;敘述裸眼取水井段深度、孔壁結構、有無護壁篩管,以及篩管的規格口徑、長度和下入位置;簡述各段井斜測量結果,以及糾斜方法。依最終井斜數據繪制井斜圖。3、固井
敘述各井段固井方法,水泥標號、用量、水泥返高及水泥封堵止水井段的具體深度及長度。
4、地球物理測井
地球物理測井是地熱井成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通過物探測井,根據物探測深曲線圖,可明確井下是否有涼水混入及具體深度,如發現漏水段應及時進行處理。報告中簡述測井時間段、測井工藝及采用方法并附有地球物理測井曲線圖。
篇2
1建筑工程地質勘查概述
建筑工程地質勘查,主要是由專業的勘查人員利用各種儀器設備,針對施工現場及周邊區域的地質條件進行勘查,然后對收集到的各類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其可能對施工造成的影響,然后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和調整,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使得建筑工程能夠與周邊的環境相互協調。在建筑工程建設中,開展地質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工程的順利施工,勘查的內容需要實現全面覆蓋,包括地形地貌、地質水文等。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分析,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極大的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對于地質勘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認識到,在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前,做好地質勘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為設計提供合理的參考依據,排除地質條件異常的地點,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也可以有效節約工程的成本造價[1]。
2建筑工程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問題
2.1認識問題
調查顯示,現階段許多地質勘查報告并非由專業的地質勘查人員書寫,報告沒有經過專業人員的校對,存在著制圖錯誤、數據錯誤或者定義不明確的問題,更加缺乏對于地質報告的嚴格審核。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對于建筑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形成一套相對完整規范的體系來對地質勘查報告進行約束,使得勘查結果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
2.2質量問題
在建筑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中,質量問題是一個必須關注的核心問題,一旦質量不達標,則地質勘查工作的效果也就無從談起。比較常見的質量問題包括概念的混淆、勘查地點不合理、數據采集不完整、作業方式落后等。一方面,與理論分析相比,實際操作中使用的地質勘查方法和數據計算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得到的地質勘查結果會有所不同,加上理解和認知層面的問題,容易導致地質勘查報告概念的混淆,影響其參考價值;另一方面,技術條件的限制使得很對地質勘查人員無法對施工現場地質的形態分布進行明確,也無法準確探知地下是否存在著溶洞、斷層等問題,數據的缺失影響了地質勘查結果的準確性[2]。
2.3技術問題
技術人員的缺失是引發技術落后的關鍵因素,從目前來看,許多建筑設計人員都沒有認識到地質勘查報告的重要作用,僅僅是將其作為一個參考資料,影響了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4監管問題
一般情況下,地質勘查工作都是在工程前期進行的,通過對現場地質條件的檢測分析,得到完整的地質報告,為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參考。不過,由于技術條件落后,勘查手段單一,多數企業在地質勘查中得到的數據信息不足,無法保證方案的最優化。同時,地質勘查屬于野外作業,不僅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缺乏監督管理,放任勘查單位獨立完成所有的工作,很容易引發施工漏洞。
3建筑工程地質勘查問題的應對措施
針對建筑工程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問題,建筑企業必須重視起來,加強與地質勘查單位的溝通和交流,提出明確的要求,同時做好必要的監管工作,以確保地質勘查的良好效果,為工程的施工提供參考和引導。
3.1及時更新認識
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地質勘查的作用有兩個,一是了解建筑施工現場地基的地質構成,二是通過地質分析得到相應的力學指標,為地質環境的改善和處理提供參考意見。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地質勘查必須嚴謹,勘查結果也必須準確可靠。對于設計施工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而言,應該認識到地質勘查的重要性,及時對自身的觀念進行更新,確保地質勘查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得地質勘查成果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3]。
3.2強化項目管理
應該認識到,項目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設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工作,直接影響著工程整體的施工效果。通過強化地質勘查,完善地質勘查管理制度,可以實現職能的精細化,實現對每一個技術人員的明確分工,在這種情況下,勘查的結果將會更加可靠,更加完整,同時也更加準確。對于勘查部門而言,必須重視對于建筑工程勘查合同以及地質勘查報告的審核與管理工作,對地質勘查得到的數據信息進行核實,做好必要的分析計算,進一步強調對于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充分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使得其可以按時完成。
3.3注重人員培訓
專業的技術人才是保證地質勘查工作成效的關鍵,也是推動地質勘查行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必須加強對于勘查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定期將勘查人員送到專業機構中,參與技能培訓,利用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使得工作人員能夠掌握最新的地質勘查技術,可以對地質勘查設備進行熟練操作。同時,應該構建起完善的標準和規范,對地質勘查工作的基本流程進行明確,對勘查人員進行分級,依照地質勘查的難度,做好任務分配,對于技術較高、成果顯著的人員,應該予以一定的獎勵,推動技術人員之間的良性競爭。
3.4加大監管力度
為了切實保證地質勘查工作的有效性,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有必要做好地質勘查工作的監督管理。事實上,在當前的地質勘查工作中,許多勘查人員并沒有對工作的內容進行明確,很容易出現遺漏,影響勘查報告的完整性。而做好監管工作,能夠實現勘查任務的合理分配,也可以有效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差問題,進一步提升地質勘查的水平和質量[4]。
4結語
總而言之,地質勘查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勘查的結果直接關系著建筑的設計施工效果,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勘查結果的準確性,為建筑的順利施工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林曉聰 單位:上饒市鴻安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汲生偉,花尉攀.多層建筑工程地質勘查技術分析[J].山西建筑,2015(23).
[2]張社.建筑工程地質勘察相關問題的分析[J].價值工程,2014(8).
篇3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查;常見問題;對策
地質勘查就是要依據經濟建設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對工程項目所在區域的地質結構、地下巖石、水位、地貌以及礦產的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地質勘查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目前已經成為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地質勘查的技術、方法等不斷發展和創新,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地質勘查工作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與傳統的地質勘查相比實現了新的發展與進步。工程建設中,地質勘查工作是基礎性的工作,地質勘查的精準對于工程效益的實現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 我國工程地質勘查中的常見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各種工程項目建設也逐漸興起,基坑以及基礎開挖的深度逐漸增加,工程建筑的風格存在很多差異,平面以及立面也不同,使得地質勘查以及結構設計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原有的地質勘查技術方法已經不能與當前的設計標準相適應,也就出現了一定的地質勘查問題。
1.1 地質勘察的技術問題
工程建設地質形態上的問題主要是不能科學準確的對地下的物體,形態分布進行掌握,不明空洞無法判斷,土層的部分以及埋深不能準確的確定。巖土參數上,無法獲取巖土的原狀,室內和室外都不能開展巖土層試驗,如殘積土、粗粒土以及風化巖等試驗[1],試驗不能順利開展也就無法準確掌握巖土層的主要參數,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1.2 工程勘察技術問題
一些工程地質勘查單位所提供的勘測報告,并不是由地質師撰寫地質章節,缺少專業的責任以及校對人員對編制報告進行檢查,地質報告沒有經過科學嚴格的把關,使得報告以及測繪圖紙中存在很多漏洞。并且目前地質勘查中,掛靠資質的現象比較多,使得審查的難度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勘測設計企業的形象,使工程的報批時間無限延長。
1.3 工程勘查的質量問題
在工程地質勘查中經常會出現質量問題,比如概念混淆、勘探地點不夠合理、信息數據的采集方法比較滯后,勘查工作的技術水平比較落后等。在實際的工程地質勘查中,使用的方法,計算的公式等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的差異,地質的適應條件與物理意義上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地質報告中對于地質條件的描述也不夠科學,無法準確的對工程地質進行界定,缺少專業的論證數據,容易遺漏參數[2],結果導致報告出現錯誤。并且還有一些地質勘查人員出具的地質勘查報告中沒有地質結論,甚至存在先下結論后勘查的行為。
1.4 地質勘查人才不足
當前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企業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人才的競爭,地質勘查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就需要強化專業性人才的培養,注重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專業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是當前工程地質勘查發展的重要動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地質勘查能力,有效解決地質問題,在實際的工程實踐中,需要地質勘查人員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專業知識的學習。總的來說,培養人才其實也是為了留住人才。
2 我國工程地質勘查問題的有效解決對策
2.1 強化工程地質勘查的監督管理工作
為了更好地促進工程地質勘查工程的順利開展,需要根據工程項目的勘查合同以及要求進行,防止勘查單位隨意開展勘查活動,甚至出現越級的現象,努力做好勘查工作的監督與管理。在實際的工程地質勘查中,需要對施工現場中的所有勘查活動進行監督審查,監督審查工作應由專門的監理人員進行負責,避免出現違規操作、虛假記錄,隨意布孔等問題[3]。此外,還需要對地質勘查報告進行嚴格的審查,對于報告重點數據、資料等進行分析,檢查結束后,需要對工程現場進行穩定性的評價、論證,對勘查內容進行審核,避免出現描述性的報告內容,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開展技術論證,保證工程地質勘查工作能夠更加專業、真實。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監督管理不僅需要政府以及監督部門的管理,還需要勘查單位強化自身管理,促進勘查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
2.2 建立完善的地質勘查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地質勘查管理制度,并保證其全面落實是工程地質勘查工作順利高質量開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管理制度就是工程地質勘查的質量管理制度,需要根據質量管理體系,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好質量管理制度的創新與優化。良好的質量管理制度有助于促進職能分化,使每一位工程地質勘查管理人員都能夠明確自身責任意識,能夠積極認真的履行自己的義務。在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后,還需要制度的執行與落實,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日常教育,使其認識到地質勘查質量的重要性,能夠積極認真的投入到勘查工作中。
2.3 科學布置工程地質勘查任務
地質勘查企業需要明確勘查的新技術與勘測的參數等內容,并進行科學的分析與研究,對于地質勘查工作出現的問題需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明確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從細節上對問題進行處理,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能夠有效落實,注重地質勘查過程中各種材料的應用標準和使用規則[4],加強勘查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于新的資料與數據需要認真分析,然后再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勘查工作中,明確地質環境和工程項目間的聯系,更好的為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基礎,保證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2.4 強化地質勘查人員的教育培訓
地質勘查企業需要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集中最新的地質勘查技術,找到適合工程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機遇,科學的對理論知識進行加工處理,并向地質勘查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地質勘查人員需要做到持證上崗,進一步規范勘查人員的技術水平,使地質勘查人員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能力,促進工程地質勘查水利的提高,保證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順利、高效推進。
3 結束語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地質勘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為工程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因此需要重視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明確當前工程地質勘查中的常見問題,并根據問題采取有效地對策促進地質勘查工作的順利開展,解決地質勘查工作中的技術問題,促進勘查水平的提高,為工程地質勘查工作創設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周麗男.水文地質勘查對工程地質勘查的影響作用[J].科技與創新,2015,16:30+33.
[2]張亞分.煤田地質勘查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改進措施探討[J].科技視界,2015,33:261+295.
[3]曹源,師明川.淺析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12:79-80.
篇4
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男| 25歲(1986年1月2日)
居住地:上海
電 話:139********(手機)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
公 司:XX地質開采有限公司
行 業:采掘業/冶煉
職 位:項目經理
最高學歷
學 歷:本科
專 業:地礦
學 校:成都理工大學
自我評價
本人畢業于地礦專業,工作多年來主持過區域化探、礦產化探、地質預查、地質普查等階段的地質項目并獨立完成過地質勘查報告,熟悉礦產資源類的相關的法律法規。生活與工作中誠信、務實、進取,悟性高,抗壓能力強。能吃苦耐勞,責任心強,能適應各種工作環境,善于與人溝通交流,能夠處理好人事關系。
求職意向
到崗時間: 一周之內
工作性質: 全職
希望行業: 采掘業/冶煉
目標地點: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議/月
目標職能: 項目經理
工作經驗
2011/4—至今:XX地質開采有限公司 [ 2年]
所屬行業:采掘業/冶煉
地質勘探部 項目經理
1、負責各類地質勘查項目的技術管理、探礦權的申請變更、探礦權年度報告的編制;
2、編制公司在甘肅的項目年度地質勘查總體設計及經費預算、編制每月的項目經費使用計劃、編制地質勘查工作周報;
3、編制年度地質勘查工作總結;
4、編制探礦權合作、轉讓等合同草案;
5、編制委托外單位地質勘查的技術要求、委托合同草案,監理地勘項目的實施及委托勘查項目的驗收等。
---------------------------------------------------------------------
2010/3—2011/3:XX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 1年]
所屬行業:石油/化工/礦產/地質
地質勘探部 礦產勘探/地質勘測工程師
1、負責野外勘探,明確礦區地質情況;
2、負責資源勘查,整合礦區資源;
3、負責制作室礦區地址圖紙;
4、負責季度、年度地質勘查工作總結。
---------------------------------------------------------------------
2008/7--2010 /2:XX地質研究機構 [ 1年8個月]
所屬行業:學術/科研
地質物探研發室 科研人員
1、負責技術文件編制、爐區生產用圖的繪制、礦區儲量管理;
2、負責巖石力學性質合作試驗;
3、負責現場鉆井編錄、氣化工藝跟蹤、尋找煤層裂隙發育方向;
4、負責礦區地表沉降系統的建立及地應力測試;
5、負責各指定項目地質部分的資料編寫等。
教育經歷
2004/9 --2008 /7 成都理工大學 地礦 本科
證 書
2006/12 大學英語六級
2005/12 大學英語四級
篇5
關鍵詞: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查;要點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一方面是工程建設的必要環節,另一方面也是有效均衡能源開采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在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信息作用愈來愈重要的背景下,做好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質量控制,了解兩者在勘查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總結相應的改進方法及勘查技術要點尤為重要。
1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的基本內容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最終需要以水文地質勘查報告的形式呈現,以此發揮其基于工程的參考作用及價值。在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內容中,由于工程區域的地質狀況,如巖土層等,與工程周邊的地下水狀況存在互為影響的關系,因而在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中,應著重評價工程所處區域的巖土層與地下水賦存、水位變化間的動態關聯性,以達到確保工程施工建設安全穩定的效果。具體而言,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應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首先,出于保障工程安全性的考慮,應重點對工程地質中的水文地質信息加以明確,形成具體細致的評價指標,全面掌握工程區域的水文地質信息基于工程巖土層的動態影響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工程項目施工區域實際,形成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的評估報告。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工程巖土層等地質信息,工程地下水等水文地質信息對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有著更重要的影響,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的重點應放在水文信息的評估上,著重分析評價工程地下水對工程巖土土層的作用情況及可能誘發的工程危害情況,并采取針對性地預防及控制措施,以規避工程施工環節的安全隱患。其次,構建具備層次性及全面性的工程水文地質資料系統及評價體系,例如,圍繞某一工程擬施工區域,收集區域周邊的地質資料信息,梳理總結工程地質類型,將勘查的側重點放在對巖土水理性質的評估及地下水運動特點的監測上,最終構建出全面而富有層次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評價體系。
2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中的相關技術要點
(1)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中的巖土水理性質。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中的巖土水理性質監測及勘查是工程前期勘查的主要內容之一,借助于對工程巖土水理性質進行勘查,可以對巖土與地下水之間的作用關系及影響程度作出評價,例如,工程巖土所具備的水量性質、工程區域地下水賦存狀況等。通常而言,在工程巖土水理性質的勘查中,主要勘察巖土中地下水的毛細管水、重力水及結合水等賦存形式,而工程巖土的水量性質評價主要側重對巖土的透水性能、力學性能及軟化性能研究,測算得出工程巖土的軟化系數、滲水系數等指標數據,借此來衡量工程巖土的抗腐蝕性及滲水性,為后續的工程施工方案提供技術參考。(2)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的流程內容及技術要點。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勘查在具體目標上是以勘查及明確工程地下水的形成規律、分布狀況及水量水質信息為主的,例如涉及到水利工程及工礦的水質勘查等。在勘查的技術方法上主要是借助于物探、測繪、觀測及試驗,經由相應的勘查階段及勘查流程,做到對地下水水量、徑流、分布、補給等信息的定量及定性評價。一般而言,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要經過普通勘查、詳細勘察、開采試驗等幾個階段,各階段的具體技術要點如表1所示。而在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的精度把控上主要是通過水文地質測繪的精度控制得以實現,即通過在工程勘查范圍內設置相應的觀測點及觀測線路,獲取相應的勘測樣本,最后通過實驗達到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精準勘查的目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的精度要求體現在測繪圖中時,不同測繪比例尺的勘查點數及勘查線路長度情況.。
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相關問題及注意事項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工程區域的地下水水位變化會對工程的巖土結構造成不利影響,如水位上升時可能給巖土層的含水層結構,巖土層水量等施加作用,可能引發工程巖土結構的變形及鹽漬化現象,從而引發工程巖層位移及崩塌等危害,盡量減少對地下水的不合理抽取,保護工程地下水水質。其次,工程在開挖基坑時,會對工程地下水的分布情況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使地下水分布呈現出不均衡特征,對地質及水文勘探的精度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對此,工程施工人員應合理布置施工方位,采取規范化的施工操作技藝及步驟,并同步做好工程基坑開挖環節的排水工作,將巖層發生崩塌及位移的概率降到最低。第三,要重點防控的工程施工作業中出現的基坑地下水積水、泉涌及流沙現象,避免工程地下水出現大幅波動。
4結語
綜上所述,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在保障工程效益發揮,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進行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工作時,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明確工程巖土水理性質及工程地下水分布規律,然后把握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勘查的技術要點,輔之以規范化的勘查方法約束,以不斷提高勘查的精度及效率。
作者:楊志遠 單位: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參考文獻:
[1]蒲永龍.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5(5):255.
篇6
近年來,內蒙古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地質礦業公司,憑借專業的地質勘查團隊,在祖國中西部地區找礦項目中取得了輝煌成果,僅2010年就實現總產值9000多萬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技術精湛成果卓越
地質礦業公司,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最具實力的專業找礦隊伍之一。目前,該公司集地質科研與礦產勘查、礦產評價與開發、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工程測量測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地質災害治理的綜合性地勘單位。
此外,地質礦業公司不僅擁有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豐富詳實的地質礦產資料和雄厚的技術力量,而且擁有當今最先進的儀器設備及先進的軟件系統;能夠承擔各類固體礦產勘查、區域地質調查,水文、環境勘查,地質災害治理設計評估等國家大型勘查項目的任務。
地質人員跋山涉水,櫛風沐雨,足跡遍布草原、沙漠、密林和雪山……用地質錘喚醒了內蒙古高原沉睡的寶藏,取得了豐富的地質成果;2010年,地質礦業公司十個項目部,輻射了整個內蒙古和新疆兩個自治區廣袤的土地,共承攬國家及自治區項目19個,市場地質項目30個,已編制完成和正在編制的地質報告26份,完成了包頭市及巴彥淖爾市核實驗檢測報告95份,新疆核實報告77個。2010年實現總產值9000多萬元,利潤2850多萬元的驕人成績;2011年,地勘五院地質礦業公司又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承攬了八個項目,新疆七個項目,資金投入3000萬元左右,還承擔國家、政府煤田項目四個,但主要還是以市場項目為主。
嚴把質量注重安全
對地質行業而言,一份優質的報告,就是地勘單位發展的生存之本。近年來,地質礦業公司提交了數百份地質報告,均受到甲方的一致認可,受到了評審中心專家的好評,報告通過率達100%,其中芒來煤礦詳查報告獲全國優秀報告評審二等獎。
該公司始終以“生產與安全并重”的指導思想,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現念,不斷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同時為保障野外施工的順利進行,確保施工的安全,成立項目安全領導小組,項目負責人同時為安全負責人,貫徹實行全面安全質量管理,落實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針。責任到人,一級級審查通過。
近幾來,隨著地質勘查任務的增多,東至呼倫貝爾,西至新疆到處都有地質礦業公司的施工現場。野外施工種類有槽探、鉆探等,工種齊全,過程繁瑣,公司領導本著“科學管理、規范施工”的思想,給各工區安排了專職安全人員,對生產進行安全監督和管理。生產中,所有事故的發生都與工作人員的違規操作、盲目冒進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在施工之初,就對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安全培訓,平時還要深入到施工現場,檢查安全措施,對那些安全意識薄弱,違反操作規程,無視安全生產條例者,立即讓他們停產整頓,對他們嚴加教育,耐心說服,直至他們誠懇接受并化作實際行動。正是從領導到員工的這種安全意識,才使得野外施工能順利完成。
吸引人才促進發展
地質礦業公司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目前,全公司現有員工86人,其中礦產地質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名,高級工程師8名,工程師23名,助理工程師10名。隨著業務的發展,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單位在原有的有生力量的基礎上又聘用了一批退休的有豐富經驗的地質專家,同時吸納了一批品學皆優的院校畢業生,基本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結合的格局。招收的多是地質勘查方面的專業人才,以本科和研究生學歷為主。這些大學生經過四五年的鍛煉后,逐漸成為單位的骨干力量。
其次,為了穩定地質隊伍,單位還會同意男生帶自己的女朋友一起來上班。公司里還實行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員工或直系親屬有病住院、喪葬等事宜,單位均派人專人探望。地質勘查人員有時出差,一去就是半年左右,單位就鼓勵家屬過去探望,并且會安排隊員公差的時候回家待上幾天。
篇7
[關鍵字]水文地質 地質勘查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P6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5-157-1
隨著我國建筑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建筑在不同的地質層中都實現了施工建設,但重要的前提條件是應先了解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然后根據地質勘查的結果選擇合理的處理方式,這是建筑工程成功建設的關鍵。而在地質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質問題是特別重要的,對巖土工程施工方式選擇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巖土工程中,深入研究水文地質相關問題是特別必要的。
1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評價內容
從以往的工程地質勘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因為沒有按照具體的施工需求和工程設計對巖土工程及地下水的影響做出真實的評價,導致由于地下水原因引起的建筑物開裂和基礎下沉等事故,因此,為提高地質勘查的質量,在勘查中要加強水文地質問題研究,不但要查清與巖土工程相關的水文地質問題。還需要重點評價地下水對建筑物和巖土體產生的影響及作用,更要提出具體的應對及預防措施,為施工和設計提供充分的參考資料,以降低地下水對建筑物造成的危害。
在地質勘查過程中,應真實的評價水文地質問題,具體的評價內容包括:
(1)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質勘查應結合建筑地基設計,為地基選擇和地基設計提供良好的水文地質資料。
(2)應重點評價地下水對建筑物及巖土結構的作用和影響,對可能會出現影響巖土體質量的因素提前預測并及時處理。
(3)在水文地質勘查過程中除了需要對地下水自然狀態及對建筑影響進行勘察之外,還應對人為活動下地下水對建筑物及巖土體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
(4)從工程的角度出發,針對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和影響,找出不同類型地下水條件重點需要評價的內容。例如對于基礎埋在地下水位之下的建筑物來說,評價的重點應是水對鋼筋及砼的腐蝕性;對于使用巖土體作為建筑基礎的建筑物,應重點評價地下活動造成的巖土體脹縮、崩解和軟化;對地基壓縮層中存在粉土、粉細砂和松散等情況的,應重點評價流沙、管涌和腐蝕現象可能發生的幾率;如果建筑物下存在承壓含水層,需要在基坑開挖之后重點評價承壓水沖毀底板的幾率;如果需要在地下水位下進行坑基施工,則需要進行富水性及滲透性試驗,并重點評價降水造成的邊坡不穩、土體沉降現象對建筑物影響。
2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注意事項
2.1提高對水文地質重視程度
在地質勘查過程中,為了提高水文地質勘查質量,在研究水文地質問題的基礎上,還需要重點研究與巖土相關的水文地質問題,地質勘查中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勘查水文地質內容。
(1)自然地理條件。
自然地理條件包括地貌地形以及水文氣象等內容,其中前者包含工程所在地的高原、水系的特征,以及地表堆積物、地形開闊程度和地貌侵蝕情況等;后者包含工程所在地的氣候濕潤程度以及季節情況等;
(2)地質環境。
工程所在地的地質環境包含該地區的底層巖性、基地構造和地質構造等內容;
(3)地下水位情況。
水文地質勘查的地下水情況是指近幾年地下水與地表水間補給關系、地下水位的變化及最高值等內容;第四,含隔水層情況。這一部分應勘探地下水類型、水位和流向等內容,另外還需深入研究含水層的深度、厚度、分布情況,含水層對該區域中地層滲透系數以及對建筑材料腐蝕情況等。
2.2水文地質參數測定
(1)在工程地質勘查過程中,所遇到的含水地層,均應該測定地下水水位。其中測定靜止水位時應具有一段穩定的時間,穩定時間是依據含水層滲透性來確定的,需要時應在勘察結束之后統一對靜止水位進行測定;在使用泥漿鉆進時,測定水位之前需將側水管打入含水層內20cm;針對測量多層含水層時,應隔開其他含水層采取相應的止水措施。
(2)在測定地下水流向時可以使用幾何法,同時測量各孔內部水位,確定地下水流向。在測定地下水流速時可以使用充電法或批示劑法。
(3)壓水試驗是水文地質勘查中的一項重要試驗。將壓水試驗與鉆探資料和地質測繪相結合,按照工程的具體要求,確定試驗孔位,按照巖層滲透特征來劃分試驗段,按照實際需求確定試驗的壓力基數、最大壓力和起始壓力,并及時繪制出壓力與壓力入水量的關系,計算出試驗段的透水率,最終確定出曲線類型。
篇8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查;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 A
一、工程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問題
1.1 勘查周期不合理
工程地質勘查的最終結果是要提交地質報告,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缺乏足夠的勘查周期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沒有能夠對地質條件進行足夠的清楚認識,最終會導致施工單位控制不住資金的投入,以及施工后發現問題再次修改設計等情況的發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經濟損失。
1.2 監管問題
工程地質勘查是先設計和施工之前而進行,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這一步時,選擇合適的勘查單位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實際情況下,有些建設單位對于這方面的認識不到位,不能夠正確了解到工程地質勘查的重要性以及所處的位置,這就造成了,建設單位在選擇勘查單位時,對勘查單位沒有較高的要求限制,隨意性比較大[1]。
1.3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不滿足工程勘查規范的要求
(1)勘查工作中對勘察點的布置不按規定的要求隨意布置,也不論地質條件的復雜性,把孔規定在允許范圍外,勘察深度也沒不從基礎地面算起,使勘探孔不滿足最小孔深要求,對地層劃分精度不夠,造成無法摸清河道、溝渠對工程的不利埋藏物和加層的分布范圍。(2)對高層建筑的裙房和有地下室的建筑場地沒有考慮抗浮設計要求,對高層場地勘查對基坑支護考慮很少,不能結合地基條件擴大勘查范圍。
二、工程地質勘查技術分析
2.1 地形與工程測量
在地形測量和工程測量過程中,應該采用全國通用的坐標系統以及最新的國家高程基準點。如果勘查的是邊遠地區的小礦區,周圍沒有全國坐標系統基準點,這時候,可以運用全球定位系統,建立獨立的坐標系統測圖,以獲得當地相關的測量數據。不過,在測量過程中,要對定位儀器的型號、定位時間、定位程序、測量精度等進行詳細和全面的說明,對于測量的精度要求,應該嚴格執行相關規范,滿足相關的要求。對于比例尺不同的勘探線剖面,應該保證其是實測剖面[2]。
2.2 地質填圖
對于地質填圖,不管采用何種比例尺,都應該將地質觀察作為基礎,填圖的精度要求,應該滿足同比例尺的地質測量規范。對于大比例尺地質填圖來說,它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于礦產勘查、礦山建設。因此,在選擇比例尺的時候,應該以礦體規模、形態復雜程度、不同勘查階段的要求作為依據。做好地質點的布設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將其布設在界線上面或者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當布設完成之后,應該使用儀器法將其展繪到圖上。如果是薄礦體、標志層或者其它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在必要的時候,應該擴大表示。
2.3 水文地質工作
水文地質工作也是勘查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對于不同比例尺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測量、環境地質調查等,都應該滿足相關比例尺規范的要求,此外,還應該滿足礦區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程的實際需要。對于專門水文地質工作和巖礦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都應該跟相關的規范和標準進行,以保證測定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3]。
2.4 探礦工程。
在探礦工程中,對于覆蓋層小于三米的淺部礦體,可以采用探槽、淺坑的方式,而如果覆蓋層大于三米,則應該采用淺井。在鉆探工程中,應該提高工程質量,保證質量符合相關規范和要求。對于礦芯、頂板、底板三至五米范圍內的巖石、標志層,以及全孔巖芯的采取率,應該按照相關規范進行,不得低于相關規范要求或者勘查設計要求。
2.5 采樣
采樣也是工程地質勘查中的重要工作,在采樣的過程中,應該嚴格執行相關的規范,不允許錯號、錯樣現象的發生,采樣工作必須一步一步進行,嚴禁進行選擇性采樣。如果遇到難以識別的礦石,或者可能發生礦化的地段,應該分別進行取樣工作,以對地段的情況進行更為全面的了解。在煤質采樣過程中,應該考慮到煤的種類、工業用途、相關指標等情況,然后再進行采樣工作。在砂礦的采樣工作中,其淘洗、稱重工作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
三、改善問題的相關措施
3.1 加強勘查市場和項目的管理
管理工作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強對勘查合同、綱要進行嚴格細致的審查和管理,杜絕盲目的工程地質勘查。還應加強對勘查現場的監督和勘查報告的審查,防止勘查數據信息造假,核實勘查工作量、資料數據分析及結論建議,避免出現嚴重的問題。對于勘查市場需要政府部門及相關社會監督機構予以強有力的監督,合理完善工程監理體制,避免惡性競爭帶來的后果。通過對項目多方面的管理,能夠有效地促進項目的穩定進展,在科學、規范及合理的項目管理下,會使得工程地質勘查的質量和進度得以有效的控制[4]。
3.2 加強工程技術人員培訓
地質勘查單位應以適應發展的需要,加強對地質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再教育,培養其對自身所在領域新的規范及標準學習和掌握,促進知識的更新換代,最終的還是圍繞著總體上提高工程地質勘查的質量。
3.3 提高勘查水平注重先進技術
地質工程勘查過程中多應用各種先進技術,提升施工檢測和監測技術設備,用以確保其工程設計和施工參數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工程地質勘探結果的重要數據主要來源于取樣和原位測試,對于取樣和原位測試工程勘探技術問題的解決是重中之重。測試數據是地質勘查中分析與評價的基礎,完整、可靠、適用,得到的分析評價才有意義。工程地質勘查信息的快速采集、有序管理、綜合分析、高度處理,將信息化數據用于工程設計中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是本行業發展趨勢。
3.4 制定地方性規范,加強地區性研究
我國國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大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區域,由于是在不同的成因環境下形成的,其對應的物理性質都存在很大差異,其中的力學性質差異就尤其明顯。因此,制定地方性勘查規范,加強地區性工程地質研究很有必要。
3.5 科技創新提高效率
地質的勘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運用。所以,在進行勘查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各種科學技術的運用,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促進勘查工作更好的發展。對于重要的地質問題,要進行深人的研究,加大研究力度,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效益。在現代社會,要想促進地質勘查的進一步發展,必須重視科技創新,建立完善的創新體系,以更好的促進勘查工作的發展,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益。
四、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更好的勘探到礦產資源,使自然資源在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運用有效的勘查技術和方法,并根據實際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事實上,工程地質勘查的實踐表明:新理論的研究能夠為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出現奠定堅實的基礎,并能夠促進勘查技術的升級和方法的進步。另外地質勘查工作技術人員,要具備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自身出發要能夠精心做好工程地質勘探的本職工作,不斷努力提升專業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文華,任慶弟. 工程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危害及地質問題[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5).
[2]杜鵑. 工程地質勘查現狀與發展[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5).
篇9
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我省當前探礦權采礦權審批登記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關于探礦權采礦權的準入
探礦權采礦權的設立,必須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礦業權設置方案;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確定的有關規定要求;符合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要求。在省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及生態功能區等自然文化保護區(以下稱“自然文化保護區“),原則上,不新設探礦權,自然文化保護區的核心區(主景區)不新設采礦權。
符合省政府49號文要求,以協議方式出讓礦業權的,要嚴格控制。對于重點建設項目提供配套資源及為優勢礦業企業配置的后備資源,必須是按照就近、適量的原則,經過科學論證,合理配置;優勢礦業企業應是經省政府確定的企業;對于多家礦業優勢企業對同一重要礦區的資源均有配置要求的,將在優勢企業之間,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
按照鼓勵省重點優勢礦業企業和地勘單位取得礦業權,走勘查開發一體化的發展之路的要求,可以為省屬國有地勘單位以協議方式配置適量用于自主開發目的的非空白區礦業權。
涉及中央資金、省財政資金和省屬國有地勘單位資金,采取拼盤、續作等方式共同出資勘查形成的多元投資探礦權,需經評估確權后方可處置。
以協議方式出讓的礦業權價款不得低于類似條件下的市場價格。以協議方式出讓給優勢礦業企業和省屬國有地勘單位的礦業權,在處置礦業權時必須把增值部分上繳省財政或轉增國家資本金。
探礦權采礦權競買人、協議受讓人或轉讓受讓人,必須是具有較強管理能力、科技人才實力和較高技術裝備水平的從事礦業活動的企業,與礦業相關聯企業或地質勘查單位等;具有良好的企業誠信記錄;具有與從事競買或受讓的探礦權、采礦權相適應的注冊資本金,探礦權的注冊資本金不少于1000萬元;大中型規模采礦權的注冊資本金不少于1000萬元,小型規模的注冊資本金不少于500萬元,《礦產勘查開采分類目錄》中第三類礦產采礦權的注冊資本金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探礦權競買人或受讓人必須具有或合作具有與從事競買或受讓的探礦權相應的地質勘查資質。
二、關于探礦權有效期限及延續
探礦權有效期按照國務院第240號令的《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執行。在勘查有效期限內必須按規定完成年度最低勘查投入,并按經評審備案的勘查實施方案完成勘查工作,提交地質報告,詳查和勘探階段提交的地質報告必須評審備案。
到期未提交地質報告的,不得申請提高勘查階段延續,探礦權自行滅失。探礦權有效期延續后的年度最低勘查投入年限從首次頒發的勘查許可證之日起計算。
本文下發之前已經設立的探礦權,不能按期完成勘查任務的,可申請不超過1年有效期的最后一次同一勘查階段延續。新設立的探礦權,不再進行同一勘查階段延續。自然文化保護區內的探礦權,原則上不再延續。
嚴格勘查施工方案編制、評審和備案,勘查施工方案必須充分結合礦床賦存條件和地質構造特征,合理布置勘查工程和確定勘查區面積。
三、關于采礦權有效期限及延續
采礦權有效期限根據備案的開發利用方案確定,包括設計服務年限及基建期或技改期。在有效期限內因政策原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停止生產的,礦權人可根據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地質礦產部門)出具的意見,向審批登記機關提出延續申請,審批登記機關可酌情給予延續登記。采礦價款已經處置的,不再收取采礦權價款。
采礦權有效期限屆滿,尚有資源儲量的,可依法申請有償延續登記,但自然文化保護區的核心區(主景區)內的采礦權,原則上不再延續。屬省級審批登記權限的,由省轄市國土資源局根據礦山儲量動態監測結果,確定是否進行延續登記的資源儲量核查或生產勘查。進行生產勘查的,應由具有相應資格的地質勘查單位編制生產勘查實施方案,經評審后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
申請采礦權延續,應在采礦權有效期限屆滿30日前提出申請并提交完整的申請資料。過期的,原則上不再受理,采礦權自行廢止,因國家政策原因造成過期的除外。在有效期內確因申報資料準備不齊的,可在有效期內申請一次臨時延續,臨時延續最長不超過12個月。
四、關于探礦權采礦權擴大礦區范圍
探礦權人可以申請擴大與探礦權范圍內同一礦床特征的毗鄰區域,但不得申請擴大面積累計達到或超過一個基本區塊的區域。申請擴大勘查范圍時,探礦權人必須提供前階段勘查工作總結和評審備案的擴大勘查范圍的勘查施工方案。
采礦權人可以申請擴大開采范圍的毗鄰區域或其深部,但擴大的區域應是以往進行過礦產勘查工作,確有資源儲量的區域。申請擴大部分的礦種必須與原開采礦種相同,并可利用原有生產系統進行開采。采礦權人不得申請擴大面積累計達到或超過一個勘查基本區塊或能夠單獨設立采礦權的區域。
支持重點氧化鋁企業與骨干煤炭企業、國有地質勘查單位合作,探索勘查開發煤礦區的煤層下伏鋁土礦。
采礦權人申請擴大礦區范圍或深部的,需繳納采礦權價款,且不得低于類似條件下的市場價。
五、關于探礦權采礦權轉讓
申請探礦權采礦權轉讓按照國務院第242號令的《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執行。申請探礦權轉讓,應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提出申請。勘查階段轉讓的應完成相應勘查階段的勘查工作量,提交地質勘查報告。勘查階段受讓的探礦權,1年內不得再次轉讓;保留階段受讓的探礦權,不得再次轉讓。
申請采礦權轉讓,應在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1年,大中型礦山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2年前,小型礦山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1年前提出申請。受讓的采礦權,l年內不得再次轉讓。
六、關于劃定礦區范圍的勘查程度
申請劃定礦區范圍,應滿足以下地質勘查程度:煤礦應達到勘探程度;大中型非煤礦山原則上應達到勘探程度,簡單礦床應達到詳查程度并符合開采設計要求。小型非煤礦山原則上應達到詳查程度,簡單礦床達到普查程度并符合開采設計要求。擴大礦區范圍的,勘查程度原則上應達到原礦區的勘查程度。《礦產勘查開采分類目錄》中第三類礦產除外。
在劃定礦區范圍有效期限內,不能完成申請采礦登記要件要求的,可申請最長不超過l2個月的一次性延續。
七、關于探礦權變更與備案
探礦權變更勘查單位,必須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提出變更申請。
變更勘查礦種,必須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l2個月前提出變更申請。按《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12號)精神的要求,不得將勘查礦種由《礦產勘查開采分類目錄》中一類礦產變更為二類礦產;更不得將其他礦種變更為煤、鋁、鐵、鉬等礦種(但已經整合給相應礦種優勢礦業企業的除外)。
勘查施工方案變更備案,必須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l2個月前提出。
合作勘查備案,勘查許可證頒發之日起滿一年后,可以進行合作勘查,合作勘查備案申請必須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提出。新合作方注入資金或占有的股權超過50%的,應按探礦權轉讓辦理。
八、關于采礦權變更與備案
變更開采方式,應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l2個月前提出申請。變更開采方式,應先調整開發利用方案并經評審備案。
變更開采礦種,應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l2個月前提出申請。按《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l2號)的要求,不得將開采礦種由《礦產勘查開采分類目錄》中三類礦產變更為一類和二類礦產;也不得將一類和二類礦產中其他礦種變更為煤、鋁、鐵、鉬等礦種(但已經整合給相應礦產優勢礦業企業的除外)。
申請合作、合資開采備案的,注入資金或占有的股權不超過50%,不設立合作,合資法人開采礦產資源的,可在簽訂合作或合資合同后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申請備案必須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提出。新參與合作、合資方應具備礦業權受讓人的基本條件。注入資金或占有的股權超過50%,或設立合作、合資法人開采礦產資源的,應按采礦權轉讓辦理。
九、關于領取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
根據《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和《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的要求,已經批準予以登記的探礦權或采礦權,探礦權或采礦權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依照有關規定繳納探礦權或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辦理登記手續,領取勘查許可證,成為探礦權人,或領取采礦許可證,成為采礦權人。逾期不領取的,視同探礦權或采礦權申請人放棄權益,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自然失效。
十、關于地質勘查單位的資格要求
在我省從事地質勘查工作的單位,必須取得國土資源部或省級國土資源部門頒發的《地質勘查資質證書》,嚴格按勘查資質許可范圍從事地質勘查工作。從事地質勘查工作的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地質技術人員,同時參與地質勘查項目不得超過4項(擔任負責人的項目不得超過2項)。外省勘查單位進入本省行政區
內承擔勘查工作的,必須到我廳進行資質審驗和備案。
十一、關于采礦權審批權限
要切實加強采礦權審批登記管理工作,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明確的審批權限審批采礦權,禁止以大化小、變更礦種等變相越權審批行為。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地質礦產部門)要對已經批準登記的采礦權進行清理,并對違規行為進行糾正。于2009年3月底前,將清理和糾正結果報廳采礦權審批登記部門。同時,要嚴格規范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公開出讓采礦權,嚴格禁止變相協議出讓采礦權的行為。加強探礦權采礦權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共同維護良好的礦業秩序。
篇10
關鍵詞:金屬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作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increase, hydrogeological work faces many challenges, especially in the metal mineral exploration, favorable hydrogeological work not only helps to mine design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more conducive to mineral mining safety smoothly. This article take the " to do a good job of metal mineral exploration hydrogeology related issues " as the main content, launched discussed, for reference.Key words: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hydrogeological work
中圖分類號:P641.72 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12-0020-02
在多年的金屬礦產勘探、開采、生產實踐中,我們積累了眾多的寶貴經驗,為提升我國金屬礦產的勘探與開采工作的安全性、科學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金屬礦產的生產力度也逐步加大,從而導致相關資料的產生速度不斷增長,資料中所包含的信息量逐步加大的現狀的產生。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傳統的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的方式較為普遍,基本上處于卡片管理、臺賬記錄和圖紙記錄的模式中,導致有限的經驗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大行其道,從而使得金屬礦產的生產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由于這種傳統的手工式資料整理分析方式已不適于現代化的生產作業要求,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直接關系到礦產資源的安全生產等重要問題,因此為更好的保障金屬礦產開采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就必須嚴格加強水文地質勘查工作,提升防范工作的效能。近年來,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與信息化電子工程的廣泛應用,使得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發生了質的飛躍。
一、水文地質工作對金屬礦產勘查的重要意義
1、便于尋找地下礦藏
通常情況下,金的懸浮狀態與溶液狀態中的金的克拉數值較淡水中的含量要高出許多,而這種狀態的金礦藏一般都處于原生金礦床中。因此,礦藏的位置可以通過水文地質勘探中所測定包裹體中含有較高異常含量的金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確定。由于受到儀器測量精度性的限制,導致該種方法尚未運用到實際當中,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相信該種方法必將會廣泛的應用于實際當中。
2、促進采礦生產的科學性
水文地質的勘查可以為采礦生產提供較為確切的地下地質情況,對采礦工程的安全、順利的開展提供科學的、有力的依據。例如通過水文地質分析,可以較為直觀的得出地下層的含水量,并對礦井的涌水量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優化了下一步礦產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的環境,降低了礦產開采的難度與危險性。
3、降低環境污染,提高對地下水資源的利用率
由于礦產資源的開發破壞了本地區的地下層的結構構件,從而導致本地區水文地質環境發生了局部改變,因此在礦山周圍展開詳細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有助于降低對本地區環境的破壞與污染,此外還不僅有助于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損害,更可以提高對地下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促進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
4、水文地質勘查提升礦產資源開采的經濟利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逐步提高,礦產資源開采業逐漸參雜了經濟利益的成分,為了在礦產資源開采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往往會對地質勘查報告書進行篡改,以保證該地區能夠得到較快的開發,但是往往因為這些工作的不注意,導致長遠經濟利益和國家礦產資源的損失與浪費。
二、現階段水文地質勘探工作在礦產資源開發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1、重視力度的欠缺
金屬礦產作為金屬礦產勘探的主要工作對象,其主要目的在于對礦產資源進行合理化、科學化的開發與保護。但是作為開采技術條件之一的水文地質工作卻沒有較為完整、專業的地質報告單,使得水文地質勘探工作的重要性被逐步忽視,從而導致礦床研究與控制成為了金屬勘探過程的關鍵環節,一旦這兩項工作結果進入到成熟期,便會急切上報,使得在沒有對低下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充分掌握的時就進行開發,導致礦山在開采與保護上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2、勘查的簡單化
當前由于商業性地質勘查普遍,導致野外地質工作往往存在著簡單化的現象,在水文地質工作方面更是突出。對礦區的水文地質勘查,很多只是簡單的在水文地質的測繪階段下功夫,而沒有實際的去勘查清楚礦床的充水途徑、充水水量和充分水源。甚至存在著部分勘查人員,因缺乏工作責任心,在野外水文地質的勘查過程中出現了數據記錄錯誤、粗糙,調查過程不仔細等情況,無法為日后礦山建設和開采過程中對水害的規避提供有效和準確的基礎依據。
三、在金屬礦產勘查中如何提高水文地質工作
1、加強規范的執行力度
金屬礦產勘查中的水文地質調查主要行業標準規范有《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1991)和《金屬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GB/T13908-2002)等等,這些規范標準都是為加強礦產和地下水的管理,而統一設置的勘查技術要求,也是水文地質調查工作實際開展所必須遵循的依據。
在實際勘查工作中,應加強規范的執行力度,并根據礦區的實際情況,結合試驗、化探、鉆探和物探等技術手段,進而綜合分析預測出在日后開采過程中,礦坑抽排水和充水所可能引發的環境地質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科學合理的防治思路和建議。同時,應從有利于環境和社會的角度出發,進行礦區開采技術條件方面的綜合性勘查,既要研究將礦山排水等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的因素,還需研究如何有效的保證礦山連續和安全的生產。在一些地下水相對較為嚴重的礦區,應著重考慮如何將地下水作為礦山的日常供水使用,真正做到化水害為水利。
2、在勘查過程中明確標準和要求
在實際金屬礦產勘查過程中,因勘查者的工作經歷和專業的不同,有的勘查者甚至對水文地質工作的標準和規范都沒有明確,更無法使水文地質工作真正得到提高。為此,應注意以下兩方面問題:
(1)切實以規范為依據,明確標準和要求。金屬礦產勘查中水文地質工作必須以規范作為依據,根據統一的金屬礦產行業標準規范要求進行工作。目前常用的規范主要有三種,即《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1991)、《金屬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GB/T13908-2002)和《各礦種勘查規范》。前兩者是各礦種勘查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準則,屬于國家標準;后者則屬于國家地震礦產行業的標準規范,是根據各礦種的特點,進行配套使用的規范要求。
(2)客觀科學的應用規范。在實際金屬礦產勘查中,各個礦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大不相同,在勘查過程中需結合實際情況以客觀科學的應用規范。因規范是一個時期段礦產勘查工作的技術經驗的總結,但隨著新方法和新技術在勘查工作中的不斷應用,規范也需要根據新的經驗進行不斷的修訂與完善。在勘查工作中,應不斷總結當前的技術經驗教訓,并引進和推廣水文地質工作的新技術,以切實提高整體金屬礦產勘查工作的質量。
總結
金屬礦產勘查中的水文地質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也是金屬礦產勘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好壞,將對未來礦山的開發和建設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實際的勘察工作中,應該從地質勘探的實際出發,認真分析當前金屬礦產勘查中水文地質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改善與解決措施,保證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陳靜,黃隆輝.固體礦產勘查中的水文地質工作不容忽視[J]. 貴州地質. 2010(02)
[2] .在礦產資源勘查中搞好水文地質工作的思考[J]. 地質與資源.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