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衛生村工作匯報范文

時間:2024-01-04 17:39: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建省級衛生村工作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創建省級衛生村工作匯報

篇1

一、*村基本概況

**鄉**村位于縣城東南部29公里處,交通便利,山川毓秀,地靈人杰,主導產業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全村轄5個村民組。近年來,**村兩委班子團結奮進、開拓創新,投資200余萬元,修建活動場所、新建文體活動中心、開展人畜飲水、污水治理等工程,使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級發展大局實現了穩定、健康、快速的良好態勢。

二、具體做法

首先,強化宣傳,落實責任。為了進一步推動村莊整治工作的全面開展,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環境面貌。按照有關要求,村兩委多次召開村班子會議、黨員會議、村民組長村民代表會議等,把如何搞好村莊整治的道理、做法、作用、好處宣傳到家喻戶曉。并成立了以村委會主任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劃分了衛生責任區,制訂了各項工作制度,全村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創衛氛圍。

其次,制定規劃,分步實施。按照環境整治村的各項任務和要求,結合本村實際,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分步實施,分解到人。1、與清運公司做好交接,通過市場化的運作確保保潔效果。2、今年以來我們已經搞了多次大規模突擊性清除垃圾運動,督促村保潔員,認真做好農戶的日常垃圾收集,集中處理工作。3、做到村內房屋外觀整潔,近期對裸露房屋進行全面粉刷。農民建房按規劃建設,村民住房風格多樣,基本達到美觀整潔。

第三,消除四害,化解隱患。積極配合鄉愛衛辦、農科站開展春、秋兩季滅鼠活動,做到有計劃,有專人負責,同時積極配合鄉農科站鼠密度測定;

開展經常性的消滅蚊蠅工作,村定期對公廁、垃圾填埋場、垃圾箱進行消毒;

每年九月發動全村農戶進行一次消滅蟑螂的專項活動。

第四,食品安全,監督到位。全村食品衛生行業單位食品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工商營業執照齊全,食品存放、銷售符合食品衛生法要求;

建立健全農村消費者聯系點,落實人員和衛生部門每季度定期一次衛生檢查監督制度;

全村未發生一起因食品引起的糾紛事情。

第五,健康教育,服務群眾。我們按照鄉黨委政府要求,結合我村實際,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明確由村婦女主任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村公示欄有關衛生知識方面的宣傳資料,利用村有線廣播定期播出有關衛生知識、衛生法律法規、疾病預防等內容的宣傳資料;

村小學開展衛生課;

發放宣傳資料,向全村各位村民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以及村正在創衛工作應做到的幾點要求。

三、主要成效

自從開展創衛活動以來,我們村的村容村貌、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篇2

今年以來,我鎮認真貫徹落實環境保護工作條例,根據上級關于環境保護工作要求切實加強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增強全民環保意識,發揚務實進取,銳意創新的工作作風,從源頭抓起,從基礎工作做起,嚴格執法檢查,強化環境治理,在不斷提升環保工作水平的同時,有效促進了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衛生環境的改善,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事業的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現對照年初環保工作責任狀,就我鎮環保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深入宣傳發動,增強環保意識

為進一步增強全鎮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今年來,我們十分重視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宣傳,切實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一是各村(居)委會、中小學校利用公用報欄、黑板報、橫幅、標語等進行宣傳,鎮還投入1萬多元在城區各社區有關醒目地段,統一制作了30塊永久性噴繪宣傳標語進行宣傳。二是舉辦環保知識培訓班,年初鎮組織工業園區內所有企業,各村(場)、居委會主要負責人和轄區內的工業三產企業負責人、總帳會計,系統學習了環保工作條例和有關環保方面文件精神。中小學校還開設了環保課,堅持從娃娃抓起。在中學還開展了“清潔校園、美化環境”主題班會活動。三是抓住“六·五”世界環境日的契機,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今年世界環境日圍繞“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主題,各村(場)、社區各居委會、鎮屬各單位紛紛通過懸掛橫幅和張貼標語,開展環保法律法規知識、環保科普知識、有機食品知識等環保專題宣傳,還開展了2—3次環保專項行動,黨員干部主動帶頭走上街頭清理垃圾,清除城市“牛皮癬”等,營造了熱烈的環保宣傳氛圍,有效促進了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

二、開展創建活動,推動環保工作

根據上級要求,今年我們結合實際,圍繞開展各項創建活動,在改善衛生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有效推動了全鎮環保工作的開展。

一是創建有機食品基地。一方面,繼續搞好有機蟹養殖基地建設,注重在養殖規模和養殖模式上下功夫,在原有1000畝的基礎上,今年增擴至3000畝的規模。在養殖模式上,堅持科學化養殖,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品牌,大力推廣“六小品種”搭配和“稀、大、高”養殖,從而使今年蟹的品質和產量有了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重視抓好西劉堡村的有機稻米種植基地,實行麥套稻新技術,降低、減少或不使用農藥,大力推行生物滅蟲,從而使稻米中農藥殘留降到了最低限度,今年推廣的豐優香占品種,面積達2200畝,不僅擴大了規模,而且提高了畝產,讓當地農民得到實惠。

二是創建文明城市。我們緊緊抓住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的契機,在全鎮開展綠色環保社區、生態村、環境優美村的創建工作,分別選擇安民、城中兩社區為綠色環保社區創建試點,北閘村為生態村創建試點,三里村為環境優美村的試點,堅持從基礎工作做起,從每年小事抓起,成立了創建領導小組,建立了各項工作制度和基礎臺帳,并重視在硬件上進行投入,先后投入20多萬元,在全鎮20個社區新建了108座垃圾箱和46個垃圾筒,在三里、齊心、大橋等村村新建了28處垃圾池(箱)。泰山初級中學結合創建省級示范初中,堅持把建設“綠色學校”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投入15萬元,新增了13340平方米的綠化草坪,組織師生開展清理白色垃圾活動,每個班級開設了環保科學教育課,為順利通過省級示范初中驗收打下了良好基礎。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我鎮還把加強市民教育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利用市民學校等多渠道加強對市民的文明衛生教育,建立了一支500多人的環保志愿者隊伍,并開展了3次較大規模的“清潔家園”、“爭做文明市民,爭創文明城市”活動,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職工和市民開展衛生大掃除和環境突擊整治活動,收到了較好效果,實現了城市的綠化、美化,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有了明顯度提高,文明衛生意識明顯增強。

三是創建小康村。圍繞“三村聯創”,把村莊綠化、美化、改水改廁作為重要方面來抓,作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來抓,投入300多萬元在北港、西劉堡、南閘等村實施改水工程、對農民生活垃圾實行定點投放,嚴格控制對周圍環境造成再次污染。農村改廁工作順利排進,共改廁794座。夏秋兩季重視抓好嚴禁焚燒農作物秸桿工作,實行就地還田、科學利用,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今年,我們還結合開展全市小康示范村試點工作,把環保工作列入試點的重要內容,并積極配合,確保所有環保指標都達小康示范村的要求。

三、加大管理力度,嚴格執法檢查

加強環保執法檢查是環保工作的重要內容。今年來,我們堅持把新建項目、污染項目,以及有關群眾舉報反映較強烈的環保問題作為執法檢查的重點。

一是對新上項目實行審批“三同時”,并要求鎮工業園和鎮招商辦,對新引進的項目進行嚴格審查,不符合環保要求,對周圍生態環境和人類身體有危害的項目,堅決拒之門外,項目實施前都必須進行環評,在所有環保指標達標后,方準予進園建設。目前,我鎮已進園53個項目均已達到環保要求。

二是抓好有污染企業的治理。對在生產過程中有污染的企配合縣環保監測站開展排污達標檢測工作。目前,已全部實現達標排放,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對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今年,我們已接待群眾來訪4批,12人次,收到群眾來信1封。對群眾來信來訪,除配合縣局主管部門處理1起外,其余都已及時調查走訪,給予相應的處理。今年7月,我們接到群眾反映化工廠污染一事,我們立即陪同縣環保執法人員登門調查,走訪群眾,在確認沒有環保問題后,認真向當地群眾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贏得了群眾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和當地群眾的環保意識。

四、精心組織領導,扎實搞好試點

圍繞上級要求,我們今年注重認真抓好企業清潔生產試點工作。1、選擇試點單位。我們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又在環保方面影響較大的板紙廠作為清潔生產試點。2、搞好試點準備。及時與試點單位進行對接,認真制定了試點工作計劃、實施步驟及試點工作有關要求。3、開展試點工作。加強試點企業“三廢”管理,嚴格按照要求實現達標排放,對固體廢棄物實行循環利用,從而不僅改善了企業生產環境,節約了企業成本,而且為全鎮各企業樹立了榜樣。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試點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及時向面上進行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于今年“煙花三月”和“荷藕節”期間,我鎮簽約落實情況:

我鎮在“煙花三月”和“荷藕節”期間,我鎮簽約的項目共17個,其中:投入2000萬元的服裝刺繡項目,已建成投產;投入600萬美元的食品加工項目部分設備已到位,即將投產;投入7000萬元的機械加工項目正在進行跟蹤落實;電力非標件項目已竣工投產;冷軋鋼帶項目,投入6000萬元,廠區道路已建成使用,主廠房將于12月中下旬封頂;電纜料、石油機械、油類分裝、玻璃工藝品、汽車配件、熱彎玻璃擴、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正在建設;交通裝飾材料項目正在辦理證照手續,即將開建設;翻砂件項目正明確專人進行進一步跟蹤;寶泰米業二期工程已付土地定金;紡織配件項目將于12月份開工建設;軸承套件項目已付定金。

篇3

一、基本情況

×縣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成功創建省旅游強縣,并連續多年獲評×縣域旅游十強稱號,打造了×兩家4A級旅游景區,×四家3A級旅游景區。成功創建×處省級旅游強鄉鎮、21處省級旅游特色村、×處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處省級精品采摘園和星級農家樂。培育發展了×家四星級標準旅游飯店,×家旅行社和營業部。自2004年起,連續舉辦了×屆文化旅游節,“中國佛都 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國內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17年,×縣加大文化旅游資源整合力度,組建成立×開元集團,×寺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為×集團四大國有子公司之一。2019年,×縣實施機構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門組建為文化和旅游局,實現了詩和遠方的結合,推進了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5月,×開元集團正式入股×文旅集團,劃轉資產×萬元,股權占比×%,×寺景區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進入了跨越性發展階段。

一是以規劃為引領,明晰發展布局。我縣先后編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區規劃、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寺景區總體提升策劃、×湖濕地建設規劃以及×樞紐考古遺址公園開發規劃等。2018年,聘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編制了《×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目前縣政府已批準實施,為×縣文旅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為魂,促進產業融合。大力推進“旅游+”戰略,積極拓寬旅游發展空間,重點實施“旅游+N”產業發展模式,加快推進旅游業與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發展。發揮“旅游+文化”,成功策劃了第×屆×縣文化旅游節,舉辦了開幕慶典、慈善捐贈、文化展演、全國書畫邀請展、研學展示等活動,吸引游客達×萬人次。發揮“旅游+教育”拓展文廟建設規模和層次,扶持文廟研學旅游產品開發,完善了“成人禮”、“開筆禮”、“謝師禮”等參與性項目。×運河考古遺址公園不斷開發文化體驗、遺址觀光、考古研學、科普教育等活動,累計接待研學團隊共×萬人次,文廟儒家文化和×運河文化已經成為全縣干部政德教育的兩張亮麗名片。實施“旅游+水利”,聯合水利部門開發中都水庫水上休閑、垂釣等水上娛樂產品項目。實施“旅游+交通”,聯合交通等部門建設了濟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觀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導×湖濕地開發了自行車比賽、自駕車營地、休閑旅游慢道等,構建了環×游憩帶。

三是以項目為引擎,推動地域聯動。通過多年持續開發建設,先后建成了×寺景區,×湖濕地、中都民俗館、×樞紐考古遺址公園等景點。×宮旅游綜合體項目累計投資×億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裝飾裝修工程。×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初步形成規模,新的提升規劃即將實施。全縣文化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得到完善,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斷健全,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務能力。通過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有效帶動了縣城和景區周邊鎮村改造升級,面貌更新,開啟了以文化旅游產業為載體的城鄉統籌發展新思路。

四是以鄉村振興為助力,推進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湖濕地新上旋轉木馬、碰碰車、自控飛機、森林探險等娛樂項目,種植了荷花、牡丹、玉蘭、連翹、迎春花等各類喬灌木和果樹,將濕地打造成兒童的樂園、花的海洋。×鎮古城村以“×國故都 ×故里”文化品牌為引領,以豐富鄉村文化旅游業態為目標,建設了仿古街道、古×國博物館、采摘大棚、藥材基地,打造了×國遺址、×故里等×處景觀,新上了×家農家樂、×家民宿,×處草莓采摘,成為×縣首批國家3A級旅游景區村莊。×鎮投資×余萬元打造×山風景旅游區,建設了×等景觀,完成了景區綠化、上山游覽石階、停車場、旅游廁所等配套旅游基礎設施,利用土地流轉等方式,聯合周邊村莊打造了茶園、梅園、核桃觀光園、百合花觀光園等,成功舉辦核桃豐收節、親子挖土豆、百合園賞花等活動,豐富了鄉村旅游內涵,每年吸引游客×萬余人。

二、存在問題

經過反復調研座談和分析論證,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主要表現如下:文化旅游資源集聚效益不夠明顯,游客滯留時間短,綜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區公司化運作、旅游項目市場化合作進展較慢;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參與體驗項目較少,缺乏演藝類、修學類旅游產品;資源整合不夠、景區關聯度不高、品牌影響力偏小等問題,沒有把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品牌優勢、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推動旅游新舊動能轉換,優化文旅資源配置,加快文旅項目建設,提升品牌效應,深化公司運作,積極融入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長廊,真正將旅游產業打造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產業、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到2025年,全縣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萬人次,旅游消費總額達到×億元,旅游產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達到×%以上,打造一批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三星級以上旅游飯店、省級鄉村旅游品牌、新業態產品等。

一是堅持多規合一,科學描繪文旅產業發展藍圖。加強旅游規劃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的銜接,努力構建全域打造、全業融合、全景建設、全民參與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依托大運河文化旅游帶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加快推進《×運河古鎮建設》,積極融入全國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凸顯×樞紐位置及作用。指導×、×等鄉鎮做好×山旅游風景區和古×田園的規劃編制和項目建設工作。

二是深入推進文旅融合,持續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儲備打造一批重點旅游項目,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方籌措建設資金,推動×宮旅游綜合體建設。合理規劃×寺景區西片區,延長游客逗留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地區高品位、獨特性的研學空間。推進文廟儒學研學基地開發建設,豐富研學旅游產品,切實增強游客的參與性、互動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學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加快推進×運河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健全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啟動全域旅游服務中心建設,構建多維度、立體化、全覆蓋的文化旅游綜合服務網絡。

三是發展鄉村文化旅游,助力鄉村實現全面振興。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縣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導鄉村旅游規模化、特色化、精品化發展。持續打造×湖田園綜合體、×山旅游風景區、×河生態旅游度假帶、×古城田園等鄉村旅游項目,集中培育“×—×—×”鄉村旅游集群片區。指導有關鄉鎮(街道)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和現代農業莊園,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備箱工程基地,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古×田園景區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