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09:51: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超級工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超級工程論文

篇1

公路超高設計是一種線形設計,注重的是車輛的行駛安全,從舒適度和經濟度角度出發,并按照規范進行。實際建設中地形、路線、氣候、濕度等都會對超高設計產生影響,因此應綜合考慮公路工程中的超高設計。

1.1最大超高的控制

公路超高設計通常需要按照前文公式進行計算,而最大的超高值則控制為8%以下。我國現有的狀況是公路貨車數量較多,而公路貨運中超載的情況普遍,這樣公路上行駛速度相對低。所以按照實際情況,貨車在曲線路段行駛其速度較低,因為向心力作用,超高坡度大于6%即容易出現側翻的危險。而在氣候影響喜愛,如雨雪天氣等,大中型貨車通行率較高的路段就容易出現側翻等情況,所以超高值應控制在6%以下。同時設計速度高且運行速度較高的路段最大的限制應為10%,而常年積雪冰凍的地區只能選擇6%作為限值。下面就針對平原和山區進行限制分析。首先,平原地區的交通網絡密集,且地勢相對平坦,近郊的道路與城市道路交接。超高設計主要是考慮縱面平緩、交口多等特征,除了考慮前面公式中的因素外,還應考慮超高路段與正常路段的銜接問題。平原公路的超高值如果按照規范進行計算則會影響路面的美觀,同時造成路段銜接的困難。因此在設計時應考慮綜合性因素,通常選擇的限值為1%,并對超高路段進行安全性的測定。實踐證明,平原地區經濟發達且地勢平坦,路網密集,適當的減小超高限值可以增加交通的順暢和行駛穩定。其次,在山區超高設計中,其地形因素影響較大,通常曲線半徑很小,縱面起伏較大,車輛行駛的速度也隨時改變,如果單純的考慮速度計算超高值則不能,按照舒適性要求。車輛的安全也會受到影響。山路復雜性形成了路段不同,設計不同的情況,對連續低指標的山路,貨車數量較多,則應減小超高值來獲得安全性。對縱向坡大于3%的下坡如果出現曲線環繞的情況,則應結合縱坡的情況進行設計。此類情況計算超高值,需要考慮同樣條件下平穩路段的超高設計作為參考。同時應注意的是無論何種設計,都應按照線形設計的規范進行。

1.2公路超高過渡設計

超高路段往往是從直線路段過渡而來,即路基斷面從雙向橫坡變為單向橫坡,這個路段即為超高過渡路段。這個過渡在設計中除了考慮離心力的作用以外還應考慮路面結構設計的問題,方便排水、施工等因素都應在設計中進行考量。通常這個路段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雙坡階段,路肩和形成橫坡不能保持一致時,通常先抬高外側路肩與外側行車道一致,然后將彎道外側的車道與路肩升高,直至與彎道內側行車道持平。如果是長回旋線,則不能滿足道路的排水的坡率,此時容易造成外側車道不能正常排水,所以這個階段超高設計應控制漸變率不大于1/330。彎道外側土路肩應保持正常橫坡,不參與超高。另一個是旋轉階段。外側車道和硬路肩、內側車道進行同時旋轉,并與內側硬路肩坡度一致。然后將兩側車道、硬路肩一起旋轉到與內側土路肩一致,最后兩側車道、硬路肩、內側土路肩一起轉轉到超高路面。如果是長回旋,超高的起點應設置在曲率與不超高最小半徑一致,雙坡階段也應控制漸變率小于1/330,全超高路段應出現在緩圓節點處。

1.3緩和曲線的長度控制

緩和曲線的作用及時保證路面平面的線形,使之直線與圓曲線之間或者圓曲線和直線之間的曲率改變需要經過的曲線。在緩和曲線的設計中需要注意的是其長度的選擇,因為其關系到平面線形的質量。如果緩和曲線過短,則曲線變化不足,且緩和段和圓曲線銜接不能形成自然漸變,影響行車的效果。反之如果過長,則也會影響線形組合的效果,彎道超高和加寬都會受到影響。車輛行駛的轉向操作,行駛軌跡出現改變,緩和曲線正是契合這樣的規律改變,緩和轉彎的沖擊適應加速度的改變,可以有效的避免側面沖擊。作為超高變化的過渡階段,緩和曲線的設置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具體包括離心力對乘客的影響,超高橫坡過渡的曲線改變等。一般而言平緩曲線的長度比選擇為1∶1∶1,即回旋線、圓曲線、回旋線比例一致,這樣的情況才能保證緩和曲線的協調。

2結束語

篇2

1 電池管理系統以及LTC6803-4的應用概述

一般說來,超級電容電池具備很多優點:容量大、充電快、比功率大、重復深度放電次數可超50萬次、低溫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寫作論文和發表服務,歡迎您的光臨性能良好、安全系數高、免維護時間長等。

LTC6803-4的應用是比較便捷、靈活的,同時又具備高測量精度和高穩定性的芯片,特別適合在超級電容電池組管理上的應用。

2 LTC6803-4并聯級聯獨立尋址技術的應用

2.1 LTC6803-4的特性及工作原理

LTC6803-4主要包括參考電壓、12位ADC、串行SPI接口的電池監測專用芯片、還有高電壓輸入的多路復用器。每一個LTC6803-4都能夠監測電池,最多12串。如果是一個具有多片的LTC6803-4,是能夠通過利用并聯級聯的測量方式及方法來測量超過12串的串聯電池組的。還有,每一個LTC6803-4,都具備一個串行接口,能夠獨立尋址,這樣的方式能夠方便主控器、LTC6803-4進行同步的通信、操作環節,LTC6803-4最多是16片。LTC6803-4的全局測量精度比0.25%小的時候,一般都能達到大多數工程項目對電池電壓測量精度的標準。

2.2 LTC6803-4主要引腳功能

LTC6803-4主要有44個引腳,比如有C0~C12:電池電壓輸入引腳。VREG:線性電壓整流輸出。V-:LTC6803-4最低電勢端。A0~A3:地址輸入。SCKI,SDI,SDO,CSBI:SPI數據通信接口。

3 系統設計

3.1 采集系統結構

測量方法是用2片LTC6803-4并聯級聯實現24節超級電容電池的單體測量級管理。

3.2 LTC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寫作論文和發表服務,歡迎您的光臨6803-4并聯式級聯的工作方式

LTC6803-4在SPI上的地址用戶是能夠自行配置的。本文中只有2片,LTC6803-4是在同一SPI總線與主控器進行通信,所以只要獨立地址數比2大或是同2等同,那么便能利用地址將不同的LTC6803-4劃分。

3.3 SAF-XC886C-8FF5V芯片

3.3.1 MCU的選擇

MCU作為超級電容管理器的主要部件,是通過XC886C汽車級芯片來完成的。

SAF-XC886C工作頻率為24 MHz,以八位的市場價格,提供16位產品的性能。擁有8通道10位的精度,三個獨立定時器,4個PWM通道,以及后臺E2PROM模擬。

3.3.2 單體電容電壓檢測芯片的挑選

每個LTC6803可以同時測量十二個超級電容器或串接電池的電壓,并且擁有單獨尋址的串行接口,能夠把16個LTC6803-4元件接入同一個控制處理器中運行。LTC6803-4把電池組的底端與V分開,因此,可以改變第一節電池的測量精準度。

3.3.3 信號隔離器的選擇

通過分析信號的可靠性,以及電氣的安全性。挑選出滿足需要的ADUM1411及ADUM1201這兩種芯片。傳輸速率為10Mbps,隔離電壓為2500 V。

3.3.4 隔離電源的選擇

為了保證安全,選用多規格的雙列直插的隔離電源模塊。

3.4 系統軟件配置

本文所概述的2個芯片通過0Ω電阻將地址主要是分別配置為80和81,所以1#LTC6803-4芯片地址為0B10000000,2#LTC6803-4芯片地址為0B10000001。

4 實驗結果與誤差

根據實驗驗證的結果,來驗證電池單體電壓能不能達到電池管理系統對單體電池電壓監測的實際測量目標的。實驗的目標用超級電容電池電壓為1.60 V,容量為20 Ah、24只,為了驗證該系統電壓測量的精度是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寫作論文和發表服務,歡迎您的光臨多少,使用萬用表測量得到電池電壓的真實數值。在實驗還沒有開始的時候,通常主要是通過放電的方法,將電池的電壓改為不均衡的狀況,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檢驗系統電壓檢測精度是否正確。實驗的結果證明,所有電池單體電壓測量誤差都在0.19%內,能夠達到對單體電池電壓監測的實際測量目標。

5 結語

綜上所述,超級電容電池具有很多的優點,LTC6803具一個精準參考電壓、一個高電壓輸入的多路復用器以及一個串行SPI接口的超級電容監測專用芯片同時,可以允許主控器與至多16片同時進行通信和操作。為了能夠保護好超級電容動力電池,并逐漸的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同時又能增加行駛的距離,那么便要求建立一個有效的電池管理系統,所以說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及推廣是一項非常關重要的系統工程。

參考文獻

[1] 呂杰,宋文吉,林仕立,等.基于LTC6803-4的超級電容電池管理系統信號采集技術研究[J].測控技術,2013(1).

篇3

[論文關鍵詞]數據庫浮點運算虛擬化資源共享

[論文摘要]論述網格計算的發展概況,在科學領域的應用范圍,網格服務的特點以及在未來網絡下場中的發展潛力。

一、網格計算的由來與發展

網格計算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是將地理上分布的計算資源(包括數據庫、貴重儀器等各種資源)充分運用起來,協同解決復雜的大規模問題,特別是解決僅靠本地資源無法解決的復雜問題,是專門針對復雜科學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這種計算模式是利用互聯網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電腦組織成一個“虛擬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每一臺參與計算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節點”,而整個計算機是由成千上萬個“節點”組成的“一張網格”,所以這種計算方式叫網格計算。這樣組織起來的“虛擬的超級計算機”有兩個優勢,一個是數據處理能力超強,另一個是能充分利用網上的閑置處理能力。簡單地講,網格是把整個網絡整合成一臺巨大的超級計算機,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的全面共享。

近幾年,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的迅速增長,互聯網絡的普及和高速網絡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傳統計算方式和計算機的使用方式的改變,網格計算已經逐漸成為超級計算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網格計算是一個嶄新而重要的研究領域,它以大粒度資源共享、高性能計算和創新性應用為主要特征,必將成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各個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建立了很多超級計算應用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美國還制定了新一輪規劃的先進計算框架(ACIP),發展面向21世紀的先進計算技術。我國在科技部的領導和主持下,經過專家組及相關單位的努力,作為我國高性能計算和信息服務戰略性基礎設施的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發展很快。在已經建成的5個國家級高性能計算中心的基礎上,又于中南、西北等地建立了新的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科技部加強了網絡節點的建設,形成了以科學院為主體的計算網格。教育部也啟動了網格計算工程,第一批12個網點正在建設之中,國家基金委也列出專項基金資助網格計算。

網格是借鑒電力網的概念出來的,網格的最終目的是希望用戶在使用網格的計算能力時,就如同現在使用電力一樣方便簡單。

二、網格計算的應用

(一)分布式超級計算

網格計算可以把分布式的超級計算機集中起來,協同解決復雜大規模的問題。是大量的閑置計算機資源得到有效的組織,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省了大量的重復投資,使用戶的需求能夠得到及時滿足。

(二)高吞吐率計算機

網絡技術能夠十分有效地提高計算的吞吐率,它利用CPU周期竊取技術,將大量閑置計算機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提供給對時間不太敏感的問題,作為計算資源的重要來源。

(三)數據密集型計算

數據密集型計算的問題求解通常同時產生很大的通訊和計算需求,需要網格能力才可以解決。網格已經在藥物分子設計、計算力學、計算材料、電子學、生物學、核物理反映、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四)給予更廣泛信息共享的人與人交互

網格的出現更急突破了人與人之間地理界線的限制,使得科技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更加的方便,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智慧共享。

(五)更廣泛的資源貿易

隨著大型機性能的提高和微機的更加普及,其資源的閑置問題越來越突出,網絡技術可以有效地組織這些閑置資源,使得有大量的計算需求用戶能夠獲得這些資源,而資源提供者的應用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

三、網格計算應用的優點

(一)網絡中所有的服務都基于這些接口的實現,就可以很容易的構造出具有層次結構的、更高級別的服務,這些服務可以跨越不同的抽象層次,以一種統一的方式來看待。(二)虛擬化也使得多個邏輯資源應射到相同的物理資源上成為可能,在對服務進行組合時不必考慮具體的實現,可以以低層資源組成為基礎,在虛擬組織中進行貨源管理。

四、網格的分類

網格是指把整個整合成一臺巨大的超級計算機,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的全面共享,其規模可以大到某個州,小到企事業單位、局域網、甚至家庭和個人。

目前,在復雜科學計算領域中仍然以超級計算機作為主宰,但是由于其造價極高,通常只被用于航空航天、氣象等國家級部門。網格計算作為一種新型計算模式,其低廉的造價和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備受青睞。

篇4

搭建人才“培養平臺”促進人才成長提高

舉辦廣西南寧市第二屆學術年會。學術年會上,南寧市科協邀請了東盟工程科技院兩位院士、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研究員等國內外知名專家作特邀報告,并向全市廣泛征集論文,評選出優秀論文結集出版;年會還安排海外專家到本地企業走訪,突出年會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宗旨,共吸引了1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參加,交流發言30多人次,評出優秀論文39篇。

廣泛推廣宣傳萃智理論創新方法。在廣西南寧市科協的積極引導下,五菱桂花車輛有限公司在全區率先導入創新方法,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甘蔗收割機等系列農機新產品,并獲得6項發明專利。研發的甘蔗機械產品填補了全國甘蔗機械產品的空白,被列為國家萃智理論成功案例;聯合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舉辦萃智理論創新方法講座,園區企業技術主管和技術人員100多人參與學習;聯合廣西科協在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舉辦“萃智理論創新方法”研討會。

開展鄉土人才科技培訓。廣西南寧市科協邀請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陳明才傳授馬鈴薯冬季種植管理技術及相關產品營銷信息,廣西田園生化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研發經理介紹了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新技術及新產品。來自各縣區農技協負責人及協會會員、鄉土人才約100人參加培訓。

搭建人才“評價平臺”幫助人才脫穎而出

開展市青年科技獎評選,通過評比鼓勵造就一批進入科技前沿的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評比。2012年全市共開展“講、比”活動企事業單位42家,參與活動的科技工作者1.8萬人次,活動立項510項,收到合理化建議1210條;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獎補,經評審,3個農技協,1個科普示范基地,2個科普帶頭人獲2012年度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搭建人才“展示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

建成廣西南寧市第二家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中國工程院吳孔明院士、袁慧珠等五名專家成為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進站院士專家,與企業進行“高工效農藥及施用技術”合作。

支持一批創新意識強、示范效應好的學會項目開展。經評審,廣西南寧市科協共支持市作物學會、市中醫學會等開展的《秈型三系超級雜交稻新品種特優582試驗示范推廣》、《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等31個項目。

組織科普專家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科協系統組織專家進農村、進社區132場,共邀請50多名專家參與科普活動。

篇5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經濟建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設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的發展滿足了城市間的交通運輸需求,對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以過硬的質量為基礎,高速公路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而測量工作貫穿于高速公路施工的整個過程,直接影響工程進度與質量。本文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就高速公路的不同施工階段的測量監理工作重點做一些探討。

1施工準備階段的測量監理工作要點

1)首要工作是編制詳細的測量監理實施細則,實施細則中的內容應當包括:所有施工部位的測量工作的具體限差要求,測量自檢和抽檢工作的手段方法,測量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及改進措施。細則編制完上報業主,由業主審核并修改。然后召開測量技術會議,會議主要目的是貫徹測量監理實施細則的各項條款并指出測量施工時的注意事項。2)組織交接樁,與設計、施工單位一起將合同段內的所有控制測量點、輔助點、中線樁等進行現場校驗,并立即組織承包人進行復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測。在復測過程中,發現點位與實際有偏移或者埋設不穩定等情況,應立即上報業主和設計單位,協調處理。3)審查承包人的測量技術人員資質。承包人的測量技術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業務能力和施工經驗。作為測量監理工程師,應當對他們尤其是測量工程師的業務能力進行考察,如發現有不滿足要求的,要求承包人進行更換。4)檢查承包人的儀器設備。要求承包人上報所使用的測量儀器和設備的名稱、數量、型號及正規標定機構出具的標定證書,然后對其上報的儀器設備進行逐一檢查,如有不符合要求的,要求承包人更換或增加。按照我的經驗,最好還應該對幾個同類別儀器進行相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互比較,避免儀器之間存在讀數等方面的誤差,而對以后的施工質量造成影響。5)復核圖紙。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拿到設計單位提供的設計圖紙后,測量監理工程師應該馬上對圖紙進行復核,尤其對橋梁樁位坐標,路基縱橫斷面設計標高,橋梁、構造物各部位設計標高,隧道、橋梁和路基銜接處標高進行復核,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與設計代表聯系。在連云港港東疏港高速公路項目中,我們就在復核過程中發現設計圖紙上新光路主線橋0號臺的坐標與實際計算出的坐標不符,及時與設計代表聯系溝通后,糾正過來,避免了責任事故的發生。

2施工階段測量監理的要點

2.1施工放樣方案的審批

對任何施工部位進行施工測量之前,施工單位必須申報施工放樣測量方案,經測量工程師審批后方可組織實施。這項工作需要認真對待,首先要審查測量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其次要核算放樣數據的準確性。

2.2對報驗單的審查和批復

施工方根據批準的施工放樣方案進行放樣。對工程的任何部分進行平面和高程的放樣都必須填寫施工放樣報驗單。測量監理工程師應當進行必要的現場觀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察和巡視,以監督方案的執行,并根據承包人提供的放樣資料進行現場抽檢,對抽檢數據和施工單位的自檢數據進行比較,如符合規范要求則簽字認可。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經常檢查控制點尤其是加密控制點的坐標和高程,因為施工現場情況復雜,很容易對控制點造成破壞或產生位移和沉降。

2.3施工過程中的測量監理

為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測量監理工程師應實地指導承包人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測量工作。首先應該注意對控制點的保護和復測。設計單位提供的一些原始控制點有可能在施工作業范圍內,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要求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把這些點及時引到施工作業范圍外或者引到施工完的穩定的結構物上,并及時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加密,以免被破壞而影響測量放樣工作。每半年組織一次全線導線點和水準點聯測,保證控制點滿足施工放樣要求,在一些沿海地區或者地質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條件差的地區,應該適當增加聯測頻率,比如一個季度全線聯測一次,或者在雨季過后增加一次全線聯測。在連云港港東疏港高速公路項目中,因為當地的地質條件很差,全線基本都是軟土地基,采取后一種做法,在雨季后增加一次全線聯測,很好的保證了導線點和水準點的可靠性。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對于關鍵部位,如橋梁樁位,結構物軸線等,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抽檢頻率。在構造物施工時澆筑大量混凝土,如大跨度箱梁懸臂澆筑施工時,應加強變形觀測;澆筑后還應對懸臂梁進行撓度觀測,并將這些數據作為下段懸臂箱梁立模的依據。

路基施工過程中的測量監理注意事項:在路基施工前,測量監理工程師應當和業主、施工單位一起對原地面高程進行聯測,并與設計圖紙上的原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地面高程進行比較。在施工開始以后,高填方和深挖方是檢測的重中之重,每填1m左右或挖1m左右,測量監理工程師就應當去現場檢測路線中線和路基寬度。在路基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對路基的沉降進行動態觀測,以確保路基結構在施工工程中的整體穩定性。

2.4分項工程竣工后的測量監理

在各分項工程完工后,承包人都要在構造物上定出軸線和標點,并將數據資料整理好,填寫報驗單報測量監理工程師審批。測量監理工程師應該先對數據進行核準,然后到實地測量檢查,確保數據在允許限差范圍內。

3交工驗收階段測量監理要點

高速公路進入工程收尾和交工驗收階段,往往會出現以下情況:經過長時間的施工,原有導線和水準點難免被破壞或使用不便,此時測量監理工程師必須在路基路槽整理和橋梁橋面鋪裝施工之前對全線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一次全面的復測,將該成果作為橋面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施工的依據。在路面施工中,測量監理工程師應加強對路面結構層標高的檢測力度,確定各結構層的不同設計厚度,同時應保證施工測量人員精心操作,嚴格控制好橫斷面上各點標高和左、右寬度。在資料整理中,測量監理工程師必須做好測量臺賬,及時填寫監理日記并上交;保存好所有的原始測量記錄,分類歸檔,作為質量評定和工程結算的重要資料。超級秘書網

4結語

測量監理工作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監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建設三個階段都有其重點內容,這就要求測量監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耐心、細致,不能有一點馬虎。做好測量監理工作,測量監理人員除了要有扎實的測量專業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知識外,還必須要掌握與國家工程有關的法律、法規及文件精神,熟悉監理工作的一般理論、原則、方法和程序以及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標準和規范,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在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職業修養和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章書壽,華錫生.工程測量[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2006.

篇6

僅憑幾塊古生物化石,他就能讓已滅絕了幾千萬年的地球古生物重新站立起來。他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一個“時空旅行者”。

2015年初,“80后”趙闖和袁隆平等11位專家一起,被評選為了“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在紙上組裝古生物化石

走進趙闖的工作室,的確會有種“穿越”的感覺。工作室的墻上掛著油畫,箱子里裝著素描,地板上堆放著很多大大小小的雕塑――主題都是“恐龍”。

趙闖指著顏色不同的兩只南美洲恐龍雕塑,調侃說有一只顏色調壞了,像六塊錢的地攤貨,隨后他又拿起一只“滄龍”,指著它眼睛和鼻孔之間的小凹槽說:“這是‘頰窩’。很多遠古的爬行動物都有頰窩,它們能以此來感覺溫度的細微變化,判斷天敵和獵物的方位。我必須做這個凹槽。小時候沒玩過特別像樣的恐龍類玩具,現在自己做自己玩兒。”

書桌繞了半面墻,立著好些大部頭的書,基本跟化石、考古有關。兩臺大電腦,一臺正用來繪制“長羽毛的恐龍”,一臺好像正在放著一部科幻電影。趙闖隨機打開了一個頁面,是一張電腦繪圖,此物似鳥非鳥,頭羽亮紅高聳,翅膀黑白相間,尾羽蓬松,兩條腿強壯如獸,做站立長嘯狀――這也是一只恐龍,源于幾年前遼寧出土的帶毛恐龍化石。趙闖是在分析了這些化石的骨骼尺寸,又參考了大量科學的數據后,用藝術的手段讓這只“赫氏近鳥龍”穿越了1.6億年的時光,向我們走來的。

“這也是科學復原最吸引我的一個興趣點,從骨骼構架到肌肉紋理,再到毛發顏色等細節,這有點像法醫的破案工作。”趙闖的第一個復原古生物作品是在他21歲時,和中國科學院合作的“遠古翔獸”,這個“遠古翔獸”還登上了世界知名科技雜志《Nature》的封面――有的科學家窮盡一生之力也未必能與之結緣。

目前,世界已發現1500多種恐龍,而趙闖逼真復原過500多種。他和北京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自然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芝加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數十位著名科學家都有過合作。他畫過的“恐龍”素描、油畫等,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多張。

趙闖的合作者之一,古生物學家馬克?諾瑞爾博士稱他“是世界一流的科學藝術家”。“許多科學家都是在封閉的環境中工作。復雜的數學公式,難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化學無法讓研究成果顯得有趣。但恐龍是大眾科普教育的一個絕佳題材。趙闖基于最新的古生物科學報告以及論文進行創作,他用繪畫、雕塑、素描以及電影表現恐龍,已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馬克還說。

一堆古生物化石,一個80后青年的另類創作――這兩者,是如何打通的?

從遠古翔獸到宇宙黑洞

趙闖出生在沈陽市一個普通的鐵路職工家庭。童年,他迷戀火車頭,7歲有了套《十萬個為什么》,翻到“霸王龍”那章:“身長15米,體重6噸,最兇猛的動物之一。”他對此念念不忘,就開始自己摸索著畫恐龍了。他在圖書館里翻找了資料,小學畢業時,他手繪了一本《中國的恐龍》。有人笑他是恐龍附身。考上東北大學平面設計系后,趙闖也想停下來,畫恐龍都是小孩子的游戲,自己是不是也該像別人一樣,畫畫“美少女戰士”吧。那時,他自學了電腦繪圖,畫一張游戲場景就能收入幾百元,一天能畫幾張,可是他覺得沒意思,“恐龍”如同魔獸一般在召喚他往深了探索。這個好奇男生在大學又修了心理學、生命進化學、物理學、高等數學。閑暇時,他最喜歡濟覽國內外的古生物專業和博物館網站,一邊翻英文字典,一邊看科學論文。別人覺得艱澀難懂,而卻他沉溺其中:“過去,你能在書上看到三角龍一個正臉已經很不錯了,但一連互聯網,你能看見三角龍各種角度的照片,還有研究所的論文,各種科學推理。那么多資料,把我的這個心勁一下子燃燒起來了。”

邊看邊畫,趙闖也會上傳一些恐龍的彩鉛素描到各種網站。中國科學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汪筱林,就是注意到了這些素描,才發郵件給趙闖,希望他參與最新發現的古生物物種“遠古翔獸”的復原工作。趙闖不假思索地就答應了。

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工作。趙闖必須學會分析一堆骨頭化石,依據科學家提供的古生物肩胛骨、腿骨、頭骨等數據,想象古生物的形態。他備了一本厚厚的英文書籍,內容全是關于動物骨骼研究的。另外,像《中國化石》、《周明鎮科學文集》等,也都被他放在了案頭。一個月后,汪筱林研究員打來電話,約他“喝酒慶祝”,因為他復原的那只“遠古翔獸”上了《Nature》封面!當時,趙闖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在登上《Nature》的封面后,趙闖成了名人,一位中科院院士找到他,說:“聽說你給汪老師畫得很好,我這兒有個鳥,你愿不愿意畫?”

2008年,趙闖從吉林大學畢業后,進入了一家出版社,兩年后離職,與好友兼科普作家楊楊創建了“啄木鳥”科學藝術小組,合作“達爾文計劃――生命美術工程”,復原地球上已經滅絕的古生物;他們出版過多種圖書雜志,如《恐龍秘史:劍龍卷》、《史前帝國:恐龍大演化》和屬于《少兒成長大百科》的《超級恐龍全書》、《超級翼龍全書》、《超級海龍全書》及《跟趙闖學畫恐龍》等,尤其是大型畫冊《它們:恐龍時代》,厚、重、大,一打開,狂野逼真的恐龍時代,就會撲面而來。

趙闖邊用電腦繪畫,為2016年3月在紐約舉辦的“長羽毛的恐龍”主題展做準備,邊和我們聊天,說話挺逗:“有一種恐龍,手也是翅膀,腳也是翅膀,反正進化也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就是我想飛,聽說需要翅膀,長幾個不知道,多來幾個試試。”“霸王龍是終極王者,但幼年時也是毛茸茸的,挺可愛的。”趙闖不僅畫各種古生物,也畫復雜的機械運動,畫癌細胞入侵身體的瞬間,他還想畫能吞噬一切的黑洞,他對天體宇宙也始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這一切,都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同事們說,他每天平均工作都在15個小時以上。

篇7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UK.

George Mozdzynski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UK.(Eds.)

Us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In Meteor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ECMWF

Workshop on the Us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in Meteorology

2005,313pp.

Hardcover USD:151.00

ISBN 9789812563545

氣象學中高性能計算

的利用

有關氣象學中利用高性能計算的

第11屆ECMWF研討會會議錄

W茲韋費爾霍夫G莫澤齊恩斯基編

地球科學特別是數值天氣預報(NWP)需要最高水平的計算機功能。中期天氣預報歐洲中心(ECMWF)具有在該領域中使用超級計算機的經驗。它每兩年組織一次研討會,將氣象科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及研究人員聚集在一起,分享他們的經驗,學習最新的進展。

第11屆有關在氣象學中利用高性能計算的研討會于2004年10月25~29日在位于英格蘭南部城市雷丁的中期天氣預報歐洲中心舉行。從這次研討會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今的氣候科學,特別是NWP繼續要求可以利用的最快的計算機。這種對于速度的需要主要是由于天氣模型使用的分辨率,物理學復雜性的增加,以及可用于數字同化的衛星數據數量的增長的結果。現在最快的商業上可以利用的計算機具有數千個標量處理器或者數百個向量處理器,最大的系統達到了每秒幾十萬億次肖浮點運算的可持續性能。這些系統主要使用Fortran 90/95和C++編程,并且配備了用于處理器之間通訊的MPI,并且在某些情況下配備了用于節點內共享內存編程的Open MP。

這本會議錄共收集了20篇論文。(1)ECMWF使用新的IBM P690+的早期經驗;(2)為大尺度科學創建科學驅動系統總體結構;(3)用于高效率計算機系統的編程模型及語言;(4)地球模擬程序的運行狀態;(5)非流體靜力學大氣GCM的開發及其計算性能;(6)PDAF―并行數據同代框架:使用卡爾曼過濾的經驗;(7)運行氣象預報中卡爾曼過濾最佳逼近與瞬時局部四維變量;(8)基于Intel總體結構的高性能技術;(9)DkRZ的分布式數據管理;(10)澳大利亞氣象局的超級計算升級;(11)四維變量:NEC SX-6的優化與性能;(12)天氣研究與預報模型:軟件總體結構及性能;(13)為CMA的NWP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14)下一代超級計算機和JMA的NWP系統;(15)網格:一種21世紀NOAA的IT基礎結構;(16)分布式氣候數據資源的集成:NERC數據網格;(17)商品Linux群集和網格的任務幾何:適用于同步耦合、非對稱大氣模型拓樸認知負載平衡的解決方案;(18)在Cray XI上的地區氣候系統模型的移植與性能;(19)并行總體結構上的分布式數據對象統一內存模型;(20)氣象學中使用高性能計算的專題討論會經驗――對討論的總結。

本書對氣象學、氣候學以及海洋學領域中使用的新型并行技術的最新進展及計劃作了極為出色的述評,可供相關專業人員閱讀參考。

胡光華,高級軟件工程師

(原中國科學院物理學研究所)

篇8

【關鍵詞】風力發電;仿真;超級電容器

前言

風輪機是風力發電系統中把風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功率調節是風輪機的關鍵技術之一。發電機是風力發電系統中能量轉換的核心部分。風力發電機系統按發電機運行方式主要分為恒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系統和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系統兩大類。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平抑由于風力的分散性和不確定性引起的功率波動。

圖1 永磁直驅式風力發電系統示意圖

1 風力發電系統的研究

風力發電系統包括風力發電機及與其配套的功率變換器。由于風力的不確定性和分散性,發出的電能是時刻波動的,不能直接并入電網。風力機發出的電能經過一系列變換之后才能并網。本文的采用的方案是先將風力機發出的電能經過整流器變為直流之后,在直流環節并聯一個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其作用是當風力比較大、風力機端電壓比較高時吸收電能,將多余的電能儲存起來。當風力比較小時,它能放電,彌補機端電壓過低。然后再經過一個逆變器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并入電網。

1.1 永磁同步電機

根據轉子磁場定向得到的同步旋轉坐標系下永磁同步發電機的電壓方程為:

=- - + (2-1)

=- - - - (2-2)

其中,和分別是定子電壓和電流在 軸上的分量, 、 為定子的軸電感,在面裝式永磁同步發電機 = , 為轉子角速度,為定子電阻。

轉矩方程為

=p (2-3)

其中,p為轉子極對數。

1.2 超級電容

超級電容作為儲能元件,具有電容量大、功率密度大、充放電效率高、循環壽命長等特點:

從阻抗角度分析,等效電路為一般的RC電路。超級電容器的等效模型如圖2所示。其中,EPR為等效并聯內阻,ESR為等效串聯內阻,C為等效容抗,L為電容感抗。EPR主要影響超級電容器的漏電流,從而影響電容的長期儲能性能,EPR通常很大,可以達到幾萬歐姆,所以漏電流很小。L代表電容器的感性成分,它是與工作頻率有關的分量。

2 仿真研究

2.1 仿真模型介紹

圖2 系統仿真接線圖

圖2中風電機組通過全功率AC-DC-AC變換器與電網連接,其中電機側變換器的作用是將風電機組輸出電壓整流,并實現發電機輸出功率對風力機輸入轉矩的跟蹤;電網側變換器一方面要保持直流母線電壓恒定,另一方面要維持變流器輸出電流與電網電壓同頻同相。超級電容儲能裝置通過雙向buck/boost變換器與全功率AC-DC-AC變換器的直流母線連接,通過對開關管S1和S2的控制,實現功率調節功能。為得出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平滑輸出功率波動的效果,單一變量為是否加入超級電容儲能系統。

仿真條件:

(1)風速變化的設定: 0-1s時段,設定風速保持10m/s不變;在1s時,風速開始增加,到2s時風速達10.6m/s;隨后風速開始下降,到3s時,下降到9.7m/s;然后,風速又開始回升,到3.5s時,恢復到初始風速10m/s,隨后保持不變。

(2)風電機組額定輸出功率為1MW。風速達到17 m/s時,風電機組輸出功率達到額定值。直流母線電壓為1000V。

2.2 風電系統輸出功率波動分析

2.2.1 不加入超級電容儲能系統

圖3 風力發電機組輸出功率變化曲線

圖4 系統輸入至電網的功率

在不加入超級電容儲能系統的情況下,系統輸至電網的有功功率即為風電機組輸出的功率。

圖3所示為風電機組輸出功率隨風速變化的曲線,圖4為網側變換器輸至電網的功率變化曲線,可見系統輸至電網的功率幾乎等于風電機組發出的功率。風速為10m/s時,風電機組輸出功率為200kW,風速增加到最大值10.6m/s時,輸出功率達到240 kW,風速下降到最小值9.7時,輸出功率為184 kW。

從波形圖可知,當超級電容器不工作時,由于風速變化引起的風電機組輸出功率和輸出電流的變化會直接反應在輸出到電網中的電流和功率,對電網造成較大的沖擊,進而影響到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2.2.2 加入超級電容儲能系統

圖5 注入超級電容器的功率

圖6 注入電網的功率

在加入超級電容儲能系統的情況下,風電機組輸出的功率為超級電容器吸收的有功功率加上系統輸至電網的有功功率。

Pge=Pgrid+Pc

圖5所示為注入超級電容器的功率變化曲線。從圖中可看出,超級電容器起到了抑制風電機組輸入到電網中的功率發生較大波動的作用。

圖6顯示注入到電網中的有功功率變化明顯較風電機組機端輸出功率平滑。

3 結論

通過matlab/simulink平臺上搭建配置超級電容儲能方案的直驅永磁風電系統的仿真分析可知,在超級電容儲能系統的作用下,雖然風力發電機組機端電流和功率發生了較大的波動,但輸出到電網的電流和功率卻趨于平穩。驗證了超級電容器在風力發電系統中抑制功率突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岑海堂,薛正福.大型風電機組發展現狀與關鍵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08(24).

[2]李海東.超級電容器模塊化技術的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員研究生院(電工研究所),2006.

[3]蔣大鵬.分布式發電系統中并網逆變器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6.

[4]許海平.人功率雙向DC―DC變換器拓撲結構及其分析理論研究,中國科學院博十學位論文,2005.

篇9

關鍵詞:開放式實驗教學;綜合素質;實踐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5-0173-02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高校的實驗教學正是理論結合實踐的真切體現,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2]。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加強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有特色的開放式實驗及其管理體系是對常規實驗教學的有益補充。真正意義的開放式實驗是有長效管理機制,長期的全方位開放[3];是充分利用資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開放;是為社會和學生服務的開放。為實施開放式實驗的開放式管理,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將開放式實驗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及創新學分相結合,極大促進了學生“我要學習”的主動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開放式實驗的設計與實施

開放式實驗是將實驗和實踐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實驗教學模式,而不是簡單的擴大開放對象和范圍。在實驗時間和實驗內容兩個方面進行開放管理,實驗時間開放是指除了正常的教學時間外對學生開放[4];實驗內容開放是指以具有創新性、綜合性或設計性的實驗為主,讓學生自由動手動腦,形成自主學習的思維方式和能力。一般在每學期結束前2―3周由實驗室向學院提出開放項目的申請,經過學院、學校和專家評審后,于下學期初公布并組織實施。具體流程為:申報課題審核公布師生互選組織實驗工作收效總結。經過多年的實施,形成的開放形式主要有以下4種。

1.預約實驗型。基礎實驗教學計劃以外的實驗課題和相關題目,學生網上預約實驗,并自主完成方案設計、裝置安裝和調試,經指導教師審閱后進行實驗,撰寫總結報告或相應論文。例:對于“高比表面積介孔碳的孔結構性質表征”訓練題目,聯系主干課程――物理化學中的有關知識,通過學習ASAP 2020型比表面積和孔結構測定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使用BET法計算比表面積、使用BJH法計算孔徑分布。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參與科技創新的熱情。

2.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的演示或培訓型。實驗室公布大型儀器設備開放的內容和時間,學生根據自己的年級和專業特點,選擇申請相關儀器的操作訓練和技術演示,掌握其原理和操作技術,教師進行必要指導。例:“日立S-4800型場發射掃描電鏡使用培訓”項目,該儀器可以觀察微米、納米級樣品的表面特征。學生通過現場觀摩和培訓,達到了解和掌握大型儀器的原理和使用的目的,為科研、工作和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3.學生參與科研型。對于高年級學生,實驗室科研項目中的開放研究題目,吸納優秀學生參與實驗室的科學研究過程。例:“雞蛋膜基超級電容器的研制”項目,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如雞蛋膜、螃蟹膜等為碳源,通過高溫碳化、活化等過程得到電極活性物質,并以生物質膜作為電極隔膜材料,制備成超級電容器,可以變廢為寶,為新型超級電容器用電極活性物質和電極隔膜材料的制備提供一種新的方法和思路。

4.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型。列入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結合實驗室的條件,到相應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開展科技創新訓練工作,從選題入手,全面參與、獨立完成項目。例:“含鉻鋁泥綜合利用研究”項目,對于含鉻鋁泥是紅礬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固體廢棄物,含有大量的Cr(Ⅵ),有致癌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并參考相關文獻,采用化學方法提取含鉻鋁泥中的有效成分,ζ浣行回收利用。

學生根據自己所選擇的實驗項目,查閱文獻和資料設計實驗方案[5]。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注意實驗細節和實驗安全,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中的關鍵性問題。經歷了文獻的查閱、篩選和總結,實驗方案的設計、修正等環節,學生對實驗任務表現出極大興趣,既肯定了學生的主動性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6]。

二、開放式實驗的管理

開放式實驗的日常管理以實驗中心或實驗室管理為主,學校以相近專業、資源共享為原則進行統籌規劃集中管理,提高實驗儀器的使用率。學校已經制定并實施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學校為了鼓勵教師和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開放式實驗研究,對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給予必要的資助[2],并將所取得的成果計入教師的工作業績和學生的創新學分。

三、實施開放式實驗的成效與體會

篇10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意識;工程能力;創新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一般開設在大學二年級,由于大多數學生缺乏基本的感性認識和工程實踐,對該課程與后續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不了解,更不清楚該課程對日后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西南林業大學森林工程專業分別于2012年、2013年獲批成為云南省教育廳及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以此為契機,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技活動三個方面進行改革,積極探索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及提升學生工程能力、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一、以工程意識培養為主的理論教學手段

1.充分利用認識實習

專業認識實習是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第一課,是開啟學生專業興趣的重要教學環節。為使學生提早對專業有所認識,了解各專業課之間的聯系與作用,許多高校都設置了認識實習環節。土木工程材料作為土建類專業基礎課,應充分利用好這一環節,使學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種類、應用及工程技術要求等。為此,課程改革小組建議合理搭配認識實習指導教師的人員組成,承擔建筑材料方面的主講教師應積極參與認識實習。在認識實習過程中:一方面,帶領學生參觀工程現場,聽取現場技術人員講解,并與學生針對工程所選品種、施工工藝等進行廣泛討論,使學生從感官上實際認識土木工程材料;另一方面,通過觀看《超級工程》《偉大工程巡禮》中關于土木工程材料講解的部分科學紀錄片,使學生能夠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以及材料如何選擇、應用有較為全面的認識。通過改革后的認識實習教學,學生對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理論學習內容更加明確。

2.合理優化教學內容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為滿足“大土木”的培養目標,內容上雖具有較大的包容性,但仍未能將原有知識體系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加之學時限制,無法面面俱到,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將會導致無法有效支撐后續課程的學習。為此,按使用領域將土木工程材料分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和專用材料進行講解。其中,將石料、無機結合料(石灰、水泥)、水泥混凝土、建筑鋼材、防水材料等列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瀝青與瀝青混合料、墻體與屋面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列為專用材料,以滿足各專業的學習需求。對于通用材料的講解,在材料基本性質方面主要以材料自身性質與組成特點講解為主,不需要刻意結合專業特點,而在工程技術指標及工程應用方面則結合專業特點來安排教學內容。對于專用材料的講解,主要結合專業特點及后續課程的需要而選擇或增加,該部分內容主要包括:(1)建筑工程專用材料:墻體與屋面材料、建筑裝飾材料、給排水管材等;(2)道路工程專用材料:瀝青與瀝青混合料、土工合成材料等;(3)消防工程專用材料:建筑功能性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此外,適時引入材料應用實例,實例最好結合授課專業,以此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

3.注重作業的有效性

除了課堂教學環節外,教師還應注重布置課后作業這一教學環節。作業不但是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還是培養學生工程意識與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授課教師通過布置課外作業,建立討論、交流制度,促進創新思維和工程意識培養氛圍的形成。土木工程材料課程與其他課程,如力學、數學等課程要有所差別,作業內容不能僅僅是課后習題或整理課堂筆記,應通過大量做題來鞏固理論知識的學習。應定期要求學生查閱文獻,或進行實地調查,通過閱讀相關科技文獻,學生才能及時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發展的新動態和工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實地調查又能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也能夠利用理論知識來解釋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最后,通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以工程能力提升為主的實踐教學手段

土木工程材料實踐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和結果分析,明確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質與材料組成結構之間的關系,掌握材料工程技術試驗儀器操作與指標評定方法,因此,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在實驗課中提升學生的工程能力

首先,合理安排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的教學計劃,如在水泥、水泥混凝土以及建筑砂漿的理論課程完成后,集中安排一次實驗課,使實驗內容與學時得到集中,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實驗和操作儀器等。其次,在實驗課組織形式方面采取分組形式,要求學生在實驗課前提交試驗方案,其中包括實驗目的、材料與儀器、實驗步驟、數據與分析、問題與分析等,最后要列出參考規范,保證學生在實驗前對試驗全過程有基本了解,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現象。最后,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手機等形式記錄實驗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以便實驗完成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實驗情況進行討論與總結。

2.借助實習基地提升學生的工程能力

通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聘請實驗檢測技術骨干人員作為企業兼職教師,指導學生依托工程項目,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提高實踐操作與結果分析能力,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論和材料評定的基本技能。更為主要的是學生通過對某一土木工程材料的技術指標進行完整實驗檢測,可以增加對土木工程材料各技術指標的工程意義,也能加深對指標之間相互聯系的理解。在評定過程中,學生通過翻閱相關技術規范提高了土木工程材料標準化的工程意識。

三、以創新能力提升為主的科技活動組織

創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理論教學環節培養思維,通過科研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驗證并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內在創新動力,為此,課程改革小組結合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特點,進行了一系列科技活動的組織。對于有創新想法的學生,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實行開放制度,以小組為單位填寫申請表,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創新性試驗;如沒有創新性想法,但又有參與創新性實驗愿望的學生,可采取助研的方式參與到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中,使創新能力得到鍛煉。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發現可行性強的創新性實驗,可進行校級科技創新項目推薦,或作為畢業論文選題,通過完成科技項目或畢業論文的寫作,學生的創新思維、儀器操作、科技論文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較大提升。此外,通過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參加科技競賽活動,將不同年級、專業的學生融合在一起,實現了激發學生創新積極性、提高創新能力的目標。近幾年,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為依托,學生申請西南林業大學科技創新基金項目3項,其中,一項獲第八屆云南省大中專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節二等獎;獲批云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完成畢業論文7篇。

四、結束語

通過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技活動三個方面的改革,學生的工程意識有所增強,能夠有目的地學習,避免了以往死記硬、學而無用現象的發生。學生的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新勝,胡習兵,馬遠榮.土木工程材料教學體系建設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76—78.

[2]裴銳.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改革探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4,16(1):59—61.

[3]蔣慧,黃小林,王榮,等.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52—154.

[4]彭艷周,劉冬梅,朱喬森,等.土木工程材料實驗的層次化教學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117—121.

[5]孫家瑛.將科研活動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實踐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46):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