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信條范文

時間:2023-04-02 18:28: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生信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幸福是什么?

有人說,幸福就是快樂。

生命存在,總會遇到太多太多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就連最神圣的天也變幻莫測,陰晴雨雪誰說的清?誰道的明?憂愁總是像藕絲一樣纏纏綿綿,纏著人一刻也不肯放松。古人說借酒消愁,可誰想這樣只會讓愁更愁。為何不做點什么讓自己快樂呢?或者說就是借助快樂來軀趕憂愁罷了??墒牵裁词强鞓罚?/p>

又有人說,快樂就是為己、為人。

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一定是個懂得快樂的人。他不會傷害自己,他會為自己著想。人若有理想,他就會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為樂,他會為了這個目標堅持不懈。人最高的需求就是理想的實現,當理想變為現實的一剎那,那人一定是非常的快樂。就算這過程中流過汗、流過血,他也不會記得。擁抱圍繞他的,只有成功的喜悅,只有工夫不負有心的歡喜。這時候,這人一定是幸福的。

會為別人著想的人,一定是個能收獲快樂的人,愛著別人,無私無怨亦無悔。默默的為著他人,不留姓名不求回報。可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給予人們愛,人們也會愛他。當他感到這一份溫暖的時候,他才明白原來種什么樣的種子就會結什么樣的果,收獲豐盛的他感到快樂??墒?,世界上并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有些人,你給了他關懷,他沒有知覺還是那么冷血;有些人,你給了他幫助,他反而認為你好管閑事;有些人,看到了你仁愛的舉動,他反而說你太做作??墒悄阍撨€是快樂的,因為正義總是在邪惡中沐浴。

篇2

“你們先說說,幸福是什么?你覺得什么才是幸福?”我有意要讓這群才讀二年級的小孩兒聊一聊大人的話題。

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幸福就是幸運?!薄靶腋>褪强鞓贰?鞓妨司托腋A?。”“我感覺幸福就是和家里人在一起?!薄靶腋>褪潜焕蠋煴頁P?!薄皸罾蠋煵贾玫淖鳂I少了,我覺得幸福?!薄拔业男腋>褪强梢钥措娨暋!薄吧暇W最幸福?!?/p>

“好啊,講的都是心里話,有自己的感觸,老師喜歡!那這條短信又是怎么寫幸福的呢?

我停了停,并沒有馬上念出來,有幾個學生等不及了,直喊:“老師,您快念??!快念?。 ?/p>

“第一句,長頸鹿說:幸福就是在冬天里擁有一條溫暖的圍巾?!?/p>

話音剛落,楊禮彤馬上說:“因為長頸鹿冬天脖子很冷,所以它要一條溫暖的圍巾才好過冬?!?/p>

程南補充道:“因為長頸鹿的脖子特別長,一般的圍巾都太小。它很想很想擁有一條又長又大的圍巾能包住長脖子,這樣才幸福,不然冬天里它的長脖子就會經常受凍?!?/p>

“凍得直縮脖子,像我一樣……”金姍姍一邊說,一邊做著動作,“超市里的圍巾都是給人圍的,沒有那么長那么大,長頸鹿的圍巾要另外織一條?!?/p>

蔡合合說:“我的圍巾是媽媽織的,要是長頸鹿喜歡,我叫媽媽也織一條給它。”

張珊說:“聽了長頸鹿的這句話,我覺得它是在說自己已經有圍巾了,脖子很溫暖,很幸福呢!”

“你們幾位站在各自的角度,都說得合情合理!”我贊賞地點頭,“請聽第二句,熊貓說:幸福就是拍上一張彩色照片。”

易思青說:“因為熊貓身上只有黑色和白色,它的照片一直拍不出彩色的,所以它很想拍張彩色照片,感覺這樣才是幸福的。”

林思說:“可以用電腦把它的照片彩起來。我爸爸說只要懂電腦就可以把照片的顏色改來改去呢!”

張珊說:“也可以用一種特別的彩色筆把黑白照片畫成彩色的……哦,對了,還可以把它的身體先畫上喜歡的顏色再拍照呀!”

葉仲和說:“我想給熊貓穿上好看的衣褲和鞋子,再戴上帽子和眼鏡,就可以拍出彩色照片了!而且穿的和戴的還可以換成各種各樣的,拍起照來很方便呢!”

我不禁被學生的話逗樂了,“嘿,你們的建議值得推薦,再來聽第三句,螃蟹說:幸福就是和鴨子一起玩石頭剪刀布?!?/p>

“我知道!我知道!”陳景情不自禁地喊著,“因為這樣子螃蟹就只會贏不會輸了,它的‘手’總是剪刀,而鴨子的‘腳’總是布!要是我和同學玩這個游戲,也能像螃蟹那樣每一次都贏,那多好哇!”

“哈哈,陳景說的是呀,老師突然也有了一個想法——以后想體驗像螃蟹那樣的幸福,就專門找螃蟹和鴨子玩‘石頭剪刀布’!和鴨子,我們就用——”

“剪刀!剪刀!……”

“和螃蟹,我們就用——”

“石頭!石頭!……”

大家哄堂大笑,隨著喊聲紛紛變換著指頭和拳頭……

“下面請聽第四句,癩蛤蟆說:幸福就是擁有一身光潔的皮膚,然后娶美麗的天鵝妹妹為妻。”

徐佳佳說:“因為癩蛤蟆的皮膚又粗又黑,很難看,天鵝妹妹不喜歡它。它感覺自己不幸福?!?/p>

張珊說:“可是,癩蛤蟆的皮膚天生就是這樣子的嘛,而且很有用,要是光潔了,就變成青蛙了?!?/p>

章舜說:“它想這樣的幸福,就會越想越不幸福了!”

趙天相說:“我知道青蛙王子,它卻是人變的,后來娶了公主。”

陳思思說:“癩蛤蟆都是呆在暗暗的地方,天鵝常常在美麗的天空飛,他倆不好在一起。癩蛤蟆應該不要娶天鵝妹妹,應該娶癩蛤蟆妹妹才行!”

我說:“是哦,很久以前就有一些人贊成思思的意見呢,他們是這樣說的:癩蛤蟆想……”

葉良奇等幾個學生大概在課外閱讀中接觸過,馬上接了下去:“想吃天鵝肉!”

“嘻嘻……”教室里笑聲此起彼伏。

“楊老師,癩蛤蟆不是喜歡天鵝妹妹嗎?”張欣疑惑地問,“癩蛤蟆怎么又想吃了天鵝妹妹???”

面對八九歲的小孩,還真不好解釋這個俗語的引申意思和比喻的作用,我正想造個句子讓張欣在語境里去體會,這時,葉良奇剛好幫了我的忙,他說:“這里的‘吃’,變成‘喜歡’‘得到’的意思了,我在一本書上讀到過,說有一個窮苦的孩子,一直想得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有人嘲笑他,說他根本沒錢買,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張欣聽后,側著頭想了想,似乎有些明白,點了點頭說:“噢,我知道了!我也可以用它造句:兔子和烏龜賽跑,烏鴉嘲笑說,烏龜想贏那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對,就是這么個意思!”我朝葉良奇和張欣豎起了大拇指,“有時候,說一個人老是想去做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就可以說——”

大家異口同聲:“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還可以給它接上一個成語:異——想——”我有意慢慢地念出字來,等著有人再次接下去。周妍等學生頓時心領神會,興奮地拖著長音喊了出來:“異——想——天——開!”

“我們再來聽最后一句,是發短信的這個陌生人說的:幸福就是你收到我的短信會心地一笑!”

葉良奇說:“這個陌生人的意思是,你開心我就開心!”

程南說:“他把楊老師當好朋友了。只要楊老師讀了他的短信笑了,他就幸福了!”

王姍說:“可是楊老師卻不認識他呀,我感覺一定是這個陌生人發錯了手機號?!?/p>

李子青說:“雖然不認識他,但是楊老師肯定很幸福,還高興地把短信讀給我們聽,讓我們也幸福。楊老師,我說的對不對?”

“是的,子青說的對,楊老師昨晚打開手機一讀到上面的這幾句話,不但會心地笑了,而且也很開心!這條短信寫得通俗易懂,既幽默,又有想象力,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詩意!剛才我們之間的交流也表明,對你們這么大的小孩子來說,多少也能理解和體會。這就是語言文字的趣味和魅力!楊老師當時就想,我一定要在明天讀給大家聽,讓你們也分享這份偶然的快樂。現在,大家明白了吧,語文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有顆留意的心,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它的滋味哦!”

學生似懂非懂地聽著,目光亮亮的,有些還不知不覺地點著小腦袋。

“誰還有什么想說的嗎?”我問。

張欣說:“楊老師,您也把這條有趣的短信發給您的朋友,讓他們也會心地一笑!”

“好主意!這樣的話,我就可以收獲很多次的幸福了。謝謝張欣的建議!”

趙天相問:“楊老師,你的幸福是什么呢?”

“很多呀,一段時間有一段時間的幸福,有些幸福一直不變,有些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換。我此時此刻的幸福,當然就是……看到你們一個個聽得津津有味、心滿意足的模樣呀!——你們開心,就是我今生一個不變的幸福!那你們呢?除了開始那幾位同學說的‘幸?!?,還有別的嗎?”

“有,我現在的幸福,就是剛才聽到楊老師念的這條有趣的短信!”

“我的幸福就是盼望著楊老師能把我寫進教育日記里!”

“只要楊老師經常在課前給我們念您寫給我們的日記,我就感覺很幸福!”

“每一次楊老師給我們讀課外的東西時,我就很高興,這就是我的幸福!”

篇3

【關鍵詞】協調 滲透 協助 合力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協調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僅是班主任的職責,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義務.妥善處理好科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對搞好整個班級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沒有務實的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學科的教學如同逆水行舟;沒有科任教師的全心全意的勤奮勞動,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就只能是海市蜃樓。確實光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任務,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只有協調好班主任與各科任教師的關系,配合科任教師管理學生,才能建立優秀的班集體。那么,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如何正確認識、處理班主任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呢?

一、要教育學生促進尊師愛生風氣的形成

在尊師愛生風氣的形成過程中,班主任應起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在尊師這個側面,更負有重要的責任,尊師教育要有機地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不能滿足于一般號召.要根據不同情況,提出明確的要求.如有的教師有習慣動作,一些學生往往以此取笑與辱罵教師,甚至起綽號等,一旦發現這樣的苗頭,要立即予以制止.因為這些不良現象的存在,會嚴重傷害師生的感情,不利于師生關系的協調和良好班風的形成.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尊重教師的人格,有習慣動作本身就是常見的事,這些行為是不禮貌的,同時要說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弱點和短處,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教師尊重每一位同學,我們如何對待老師呢?讓學生明白科任教師工作的辛勞,引導學生尊重科任教師的勞動成果。要及時處理科任教師糾結的問題,不管是紀律上還是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都要認真對待,屬于學生的錯誤要批評督促其盡快改正;屬于科任教師的誤解要及時解釋清楚,求得理解,處理結果要求得到科任教師的肯定。通過同學們明白這些道理,就會自然地尊重教師,有利于尊師愛生風氣的形成。

二、主動征求科任教師對班級的建議,做好協助班級管理工作

對各科的作業、紀律、衛生、課代表的作用等都要積極主動地了解。并利用課間、班會時間了解學生對科任教師的意見,積極做好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信息反饋工作。班主任要與科任教師不定期進行聯系,交換對班級的建議,了解學生的課堂紀律,了解每一學科的尖子生以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了解科任教師對班級滿意和不滿意的方面,多方面了解本班的情況,為完善班級管理找到癥結所在。因為學生上班主任的課只有幾節,了解學生的時間有限,要是能讓每一位教課的教師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中,讓我能對班里發生的每一件事都能及時的掌握,使我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到位,對學生的了解更全面,有利于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三、協助任課教師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建立了解與信任

學生在班主任面前的表現與在任課教師之間的表現往往是不大一樣的。由于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特殊性導致了學生在班主任面前往往有所保留,但在大多數的任課教師之間學生不會有這種顧慮,所以任課教師所反映的一些問題往往是學生們真實的一面,班主任要虛心誠懇,冷靜聽取科任教師的提醒、建議甚至批評。班主任不應把任課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簡單而又片面地以為那是他們自己的事,課堂發生的事由科任教師管,與己無關,或袖手旁觀,或有意回避,而應積極配合科任老師及時解決問題。

四、創造有利的條件,多增強學生與科任教師接觸的機會

在班級的大型文藝活動、慶?;顒?、運動會以及其他的班級活動中,經常邀請科任教師積極參加,給學生與科任教師談心溝通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到每個教師都與自己的班集體團結,這個班集體也離不開科任教師。同時,在平時創造條件讓學生與科任教師多談心,多交流,多溝通。要善于組織學生去關心老師們,同時也要善于搜集學生對科任老師的意見,加強了溝通與反饋之后師生之間的感情更融洽了。

五、以誠相待,幫助科任教師建立“威信”,形成合力

篇4

集體競賽項目“多人連鎖跳短繩”屬花樣跳中的一項創新項目,是在單人原跳短繩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和人數,由傳統的單人跳擴展到集體多人的連鎖計時跳、耐久跳和競速跳等。由于該項目不受場地、器材、人數的限制,且具有集體性、興趣性、競爭性、安全性、普及性及民族性等特點,非常適合在各大、中、小學校和各個年齡段學生中普及、推廣。為了使該項運動在全校全面普及、推廣,學校將該項目活動納入日常的體育課教學計劃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形成制度,并對各班的活動策劃、組織、落實、效果進行了系統的考核評比,確保了該項目的順利實施與推廣。

一、開展步驟

1.技術學習階段。掌握交叉握繩方法:雙人交叉握繩法:兩人并排站立,將相鄰一端的繩柄交叉互握(圖1)。

四人或四人以上握繩法:每生間隔一定的距離成一橫排,從排頭至排尾(從左至右),每生依次交叉抓握相鄰同伴短繩的一端。即:第一人左手抓握自已短繩的左端,右手抓握第二人短繩的左端;第二人左手抓握第一人短繩的右端,右手抓握第二人短繩的左端;第三人左手抓握第二人短繩的右端,右手抓握第四人短繩的左端;第四人……依次抓握(圖2)。

2.初選階段,選出彈跳好、協調性強的學生進行同步搖繩及起跳節奏等專項訓練。

3.每周利用一節體育課的時間進行“多人短繩”的階段性教學活動。單人單繩的原地并腳或單換跳(加墊步和不加墊步跳)、行進間跳;兩人單繩原地并腳或單換跳(加墊步和不加墊步跳)、行進 間跳;兩人雙繩原地并腳或單 換跳(加墊步和不加墊步跳)、行進間跳;三人三繩……多人多繩等原地或行進間跳(圖3)。

4.成立班級鍛煉小組,每天利用早操、課間操時間進行“多人連鎖跳短繩”的技術和節奏訓煉。如單人或多人的自主練習或組合練習(圖4)。

5.布置課外作業及組織課外鍛煉小組。利用節假日在家與父母、小伙伴進行“多人短繩”的自主和組合練習。

6.根據各年級鍛煉進度,學校體育組定期組織年級競賽。

7.學生文化長廊開辟體育園地開展宣傳,著重表揚抓得好的班級、鍛煉小組及個人,評出學校體育小能手。

8.跟蹤做好活動記載。

二、實施原則

在實施、推廣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競爭性原則:即應以競爭性為優先原則,具有較為完善的競賽規則。

2.集體性原則:即突出集體性的原則,改變那些只有少數學生參加運動和過分競技化的現象,讓廣大學生都能參加到體育競賽活動中來。

3.興趣性原則:即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吸引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生熱情,樂于全身心地投入。

4.安全性原則:即在技術、技能要求和運動負荷等方面要適宜,不易造成運動損傷。

5.普及性原則:即應以徒手或持輕器械運動為主,對場地和器材設施要求較低,適合在城鄉中小學校普遍開展。

三、競賽形式

形式一:集體連鎖“多人短繩”計時跳

方法:以20~30名學生為例。每生間隔一定的距離成一橫排,從排頭至排尾(從左至右),每生依次交叉抓握相鄰同伴短繩的一端。即:第一人左手抓握自已短繩的左端,右手抓握第二人短繩的左端;第二人左手抓握第一人短繩的右端,右手抓握第二人短繩的左端;第三人左手抓握第二人短繩的右端,右手抓握第四人短繩的左端;第四人……依次抓握。競賽開始,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計時1~2分鐘),集體協調一致由后向前搖轉短繩,同時,兩腳并腳跳或單換跳,連續跳過短繩。在一定的時間內跳的次數多的組為勝(圖5)。

規則:(1)每組在跳繩途中,如一人失誤,即為本組失誤,應立即停止,待準備好后繼續比賽。(2)時間到,即競賽停止。

形式二:集體連鎖“多人短繩”耐久跳

方法:持繩方法同上,學生人數可自定。競賽開始,學生在一定的競賽區域,采用兩腳并腳跳或單換跳(加墊步)的方法,集體協調一致由后向前搖轉短繩,連續跳躍。一次性連續跳躍最為持久的組為勝 (圖6) 。

規則:連續跳短繩,無失誤,途中一人失誤,即為本組競賽結束。

形式三:集體連鎖多人短繩競速跳

方法:持繩方法同上,學生人數可自定。競賽開始,每組學生成一橫排站立在起跑線后,聽到口令后,采用單換跳的方式,集體協同一致快速搖繩跨跳跑過30~50米的距離。用時最短的組為勝(圖7)。

規則:途中有同學失誤,應在失誤地點準備好后繼續前行,直至終點。

四、效果與建議

通過“多人連鎖跳短繩”的練習和教學,有效的充實了學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競爭拼搏、團結協作等意識;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速度和一般耐力等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以點帶面更好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各項運動項目的技術水平和運動成績。

篇5

這些說法中,哪些靠譜?

“無肉不g”的警鐘

生活中“無肉不歡”者大有人在,他們每頓必有肉,而且必須是豬牛羊肉,還要“大塊吃肉”。這樣的習慣的確會提高患癌風險。

紅肉是指豬牛羊肉,其相對于禽類和魚蝦的肉,顏色更紅,由此得名。加工肉,就是添加了鹽、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肉制品,包括火腿、香腸、培根肉、咸肉、臘肉、熏肉等。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對肉類攝入與患癌關系的研究進行了評估和總結,并在兩年前宣布將紅肉列為二類致癌物,將加工肉列為一類致癌物。這給“無肉不歡”族敲響了警鐘。

最初將肉類與患癌風險聯系起來的是歐洲的科學家。他們做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把歐洲各個國家的紅肉攝入量與其大腸癌發病率進行了比較,發現紅肉攝入越多的國家,大腸癌的發病率越高。

隨后,他們開展了一系列的相關調查,不僅發現紅肉與大腸癌有關,還與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膽囊癌等多種腫瘤相關;同時還發現,吃加工肉的危險更高,高鹽、高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攝入,顯著增加了胃癌的風險。

紅肉和加工肉都被列為致癌物,是不是要禁止其入口呢?關鍵在于把握好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推薦每天的畜禽肉攝入量為40~75克,優先選擇雞鴨等禽類肉。按照這個推薦,人們可以估算出大致合適的紅肉攝入量。

至于加工肉,其致癌級別為一級,高于紅肉,應該盡量避免食用。

吃火鍋的危害

截至目前,對于經常吃火鍋是否會增加患癌風險,還沒有大規模的人群研究提供明確的證據。但是吃火鍋具有的幾個特點,與已知的患癌風險有關。

吃火鍋會造成攝入的食物溫度過高。食物溫度高會損傷口腔和食道的黏膜組織,并且增加致癌物對組織的傷害。高于60攝氏度,就會對黏膜造成危害。

火鍋的食物大多高油、高鹽,還容易進食過量。脂肪攝入過多和鹽攝入過多會增加患消化道腫瘤的風險,進食過量會造成胃腸道負擔過重和能量過剩。火鍋的湯一直處于煮沸狀態,在其中燙煮各種食物,會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

實際上,兩個方面的改善就能大大降低吃火鍋的致癌風險。一是減少吃火鍋的頻率,應一個月一次甚至更少。二是提倡清淡,盡量以燙煮新鮮蔬菜為主,葷菜應加以限制,燙煮后的食物需要稍微晾涼,減少甚至不用蘸料,避免高油高鹽。

“沙發土豆”的風險

愛看電視與久坐緊密相連。與愛看電視類似的,還有長時間坐著上網、打游戲、看手機,等等。已有大量人群研究證實了經常性的一定量的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患癌風險,與此相反的是靜坐久坐的習慣會增加患癌風險。

久坐看電視,常常還伴隨著大量吃零食。美國人有個生動的比喻,把愛看電視的人叫做“沙發土豆”,因為他們總是坐在沙發里,吃著薯片,看著電視,結果不運動加上不健康食物的大量攝入,導致超重和肥胖,使得患癌風險成倍增加。

要改變其實也不難,就是要做到在看電視的時候,想方設法避免靜坐,盡量增加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

最佳選擇是一邊看電視一邊運動,不僅把看電視的時間化為運動的時間,還可以增加運動的樂趣,幫助形成持續運動的習慣。

冰激凌吃個不停的后果

冰激凌是美味的食物,還可以調節心情、愉悅生活。但是吃冰激凌如果不注意節制,可能會導致患癌風險增高。

冰激凌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和糖。吃個不停、欲罷不能,結果就是過多地攝入脂肪和糖。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大腸癌、膽囊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風險增高。

糖攝入過多,雖然不會直接導致患癌風險增高,但是總熱量攝入增多,身體會將無法消耗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長此以往,發生超重和肥胖,同樣會增加患癌風險。

不愛睡覺很危險

現代生活中人們天天與電子產品打交道,上網、看電視、看手機等,導致睡眠時間被大量侵占。有資料顯示,上海已經成為全國睡眠最少的城市,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

睡眠時間少可能是增加癌癥風險的危險因素。科學家通過研究夜里上班的女性,發現她們的乳腺癌發病率明顯上升。究其原因,可能是褪黑素的減少所造成的。

褪黑素是人的睡眠激素,在睡眠時分泌,主要是幫助人們獲得高質量的睡眠,也會降低女性雌激素水平,還會在人體中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清除自由基,可以減少患癌風險。

篇6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 畢業生 就業心理 調查 思考

[作者簡介]房德康(1960- ),女,江蘇沭陽人,江蘇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林新榮(1972- ),女,安徽合肥人,江蘇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學生教育管理;張東萍(1975- ),女,江蘇丹陽人,江蘇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學生教育管理。(江蘇 鎮江 212013)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8-0089-02

成人高等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成人教育應屆畢業生。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層次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很多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在就業時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就業壓力更大。調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對于正確引導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心態,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等均有重要意義。

一、對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心理的調查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時間為2010年6月份,調查對象為江蘇某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10屆本科畢業生,共發放557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27份,有效回收率為94.6%,其中男生369人(70%),女生158人(30%)。作為被測對象,同時也對該大學142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進行了就業心態問卷調查。

(二)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應屆畢業生就業心態調查問卷。其中,SCL—90量表共有90個項目,10個因子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測試通常采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9個因子,采用5級評分制,統計指標為總分和因子分,總分﹥160分即為異常,因子分≥2即為異常。SAS量表含20個反映焦慮主觀感受的項目,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的頻率為四級評分,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5個為反向評分。正向評分題,依次評為1、2、3、4分;反向評分題則評為4、3、2、1分。20個項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X),1.25X再取整即為標準分(Y)。中國常模SAS標準分結果Y

(三)結果分析

1.SCL—90量表統計分析。如表1所示,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心理總體情況尚好,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在焦慮和人際敏感方面異常突出,分別占25.62%和19.73%,這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不自信的就業心態。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男生的焦慮程度比女生嚴重,而人際交往比女生略強一些。這可能是由于男生比女生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因此在就業中承受的壓力也比較大。

2.SAS量表統計分析。如表2所示,近30%的成教畢業生表現出程度不同的焦慮程度,其中男女生的輕度焦慮分別占被測人數的25.47%和20.89%,重度焦慮分別占被側人數的5.96%和8.23%,很明顯男生的輕度焦慮程度比女生高,但是女生卻比男生表現出過高的重度焦慮。

3.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與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問卷調查比較分析。調查發現,超過70%的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擁有較好的心態。進一步分析發現,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保持積極樂觀、平常心態的達44.40%,保持感恩合作、堅持心態的達33.59%,明顯高于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的39.44%和30.99%;就業心態為消極等待的達16.51%,明顯高于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的11.27%;就業心態為恐懼不安的達5.31%,明顯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的7.04%??梢?,與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能較好地定位自己,心理耐受力較高,但意識自控力較低。

二、對成人教育畢業生就業指導的思考

(一)加強心理教育,塑造健康就業心態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在就業市場中處于弱勢地位,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在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時,尤其是在受到用人單位的挑剔和拒絕后,往往比較自卑,甚至表現出過多的焦慮情緒,從而無法正確定位自己的就業目標和方向。因此,要加強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針對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惑,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疏導不良情緒,調整就業心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價值觀,從而使他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就業問題。

(二)提高面試技巧,增加成功就業砝碼

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充分展現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是面試指導的關鍵。成人高校就業部門可以邀請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招聘管理人員或優秀校友為畢業生開展系列講座,一方面介紹求職實戰技巧(如簡歷設計技巧、面試溝通技巧等)和就業政策法規以及相關的心理調試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具體事例指導畢業生在社會中尋找適當位置,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通過形式多樣的面試指導和模擬訓練,增加畢業生成功就業的砝碼。

(三)積極引導實踐,創造靈活就業機會

要想培養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就業心態,就必須增強他們的實戰經驗。因此,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引導畢業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供需見面會、企業實習等形式,更多地接觸社會和企業,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了解企業對應聘者能力和素質的具體要求,從而進行必要的知識技能儲備,不斷調整自己的生涯規劃,為今后靈活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合理規劃職業生涯,形成正確就業理念

成人高等教育學生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往往關注與社會實際需求的針對性、密切性、實踐性,然而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并沒有形成專門的職業發展規劃體系。只有加強對成人高等教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合理指導,把他們的個人潛能、就業愿景和社會實際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其就業。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機構應該通過多種方式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客觀分析自身存在的優勢、劣勢和機會、挑戰,使他們全面客觀地了解自己,克服自卑、焦慮等不良就業心態,引導他們根據自身條件和社會現實規劃好職業生涯,為成功求職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農民工;職業培訓;政府責任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18x(2012)06-0199-05

潘寄青(1956-),男,天津理工大學法政學院教授,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經濟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口學與教育學理論;

沈洊(1965-),女,天津理工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政策。(天津 300191)

本文系國家社科規劃基金一般項目“全面提高我國農民素質的財政政策研究”(項目編號:10brk004)、天津市社科規劃基金重點項目“天津市農村人口歷史變遷與農村現代化”(項目編號:tjsrio-229)的階段性成果。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從依賴資源投入向依賴高素質人力資源轉變,而作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職業技能的提高尤為重要,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基點正在從弱勢關懷轉向強國關注?!笆晃濉币詠?,由國家有關部委組織的農民工培訓項目有五個,包括由農業部門組織的“陽光工程”、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由教育部門組織的中等職業教育擴大招生計劃、由國務院扶貧辦實施的“雨露計劃”和由科技部門實施的“星火計劃”,另外,還有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組織的培訓。這些培訓的特點是:參與的部門多、培訓的項目多、各個部門自成體系獨立實施。根據國務院農民工辦初步統計,2008年中央財政投入農民工培訓的資金達到44.15億元,2009年以后,很多地方增加了配套資金。目前農民工培訓主要資金來源是:“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從就業補助資金支出,“陽光工程”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雨露計劃”從扶貧資金支出,這些資金包括中央財政投入以及地方財政投入。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0年進行流動人口監測的數據表明,其中1980年-1994年出生的(16~30歲)的新生代農民工占農民工總數的47.0%,他們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新生代農民工就業的主要困難在于受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所限,無法穩定就業并獲得更高的收入。由于農民工在資源、身份、地位等方面處于城市生活中最低的社會位置,對他們進行職業培訓,間接地具有促進農民工社會位置向上流動、穩妥實現鄉城遷移的作用…。但在實際中,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目標定位與新生代農民工穩定就業并實現鄉城遷移的目標有較大差距,職業培訓的層次偏低、培訓資金無法滿足需要,這使得各級政府的宏觀導向與協調,成為大批量培養有一技之長的新生代農民工的最重要保障。

一、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培訓狀況和就業特點

2009年,我國農民工總量約為2.3億,其中外出新生代農民工數量在8900萬左右,如果再將8445萬就地轉移農民工中的新生代群體考慮進來,則新生代農民工總數約為1億。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多項調查顯示,他們大多只能靠體力賺取生活費,職業培訓已成為影響新生代農民工收入水平的關鍵性因素。為了有更好的就業競爭力、獲得更高的收入,新生代農民工急需有效的職業培訓。

(一)職業培訓狀況

國家統計局2009年的數據顯示,在新生代農民工中接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歲以下各年齡組均在26%以上,其中,21-25歲年齡組中接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達到31.1%。從職業教育的情況看,新生代農民工中接受過職業培訓的人員比例達36.9%,高出農民工總體平均水平7.6個百分點。但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技術能力相對老一輩較高,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適應、滿足城市就業的要求,因為總體上農村教育的質量相比城市是落后的、不足的。企業對技工的需求快速增長,勞動力市場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過專門職業教育,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中專、職高和技校水平的勞動力,占總需求的60.2%,而相當數量的新生代農民工技能水平偏低,缺乏核心能力,能適應職業要求的只有近三成左右。在知識和技能逐漸代替簡單體力勞動的背景下,職業技能是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中必須逾越的門檻。

(二)就

業特點

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集中在次級勞動力市場,主要特點:

1.就業層次低,就業方式多樣化,收入低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主要依托以親緣、地緣關系建立起來的社會信息網絡,許多成員以親戚朋友或老鄉推薦找到工作的方式,這種就業方式占就業農民工總數的42.50%,其次是參加用人單位面對面的招聘,占38.66%。新生代農民工通過電視、報刊等媒體的招聘廣告、互聯網廣告等現代方法找到工作的比例為3.24%,在尋找工作的方式上開始多樣化的萌芽。國家統計局200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集中在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社會服務業,其中在制造業、服務業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而從建筑和農林牧漁這兩個行業的退出趨勢比較明顯。新生代農民工的務工崗位以一線生產或服務人員為主,就業層次較低。

2.流動頻率較高,職業規劃欠缺

我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特定的人口結構、東中西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民營企業靈活的用工政策,多種宏觀因素共同導致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流動性很強,他們在進入第二、第三產業之后,還會進行頻繁的跨地區、跨企業流動。戶籍限制等體制性障礙,使他們不能帶著全家一起流動,不得不在打工地與家庭所在地之間鐘擺式往返,一部分人往往在春節后會更換打工地點或單位。新生代農民工的性格,在群體上表現為獨立性差、團結協作和寬容性不足的特點,有些人稍微不順心就鬧別扭,甚至辭職,也給用工單位帶來了困擾。一項調查表明,新生代農民工流動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換工作0.45次,而出生于50年代以及60年代的老一代農民工的職業流動率僅為0.08次,跳槽頻率是其父兄輩的近6倍。由于不是正式職工,沒有城市戶口、沒有職業技術等級、工作業績無法累積,新生代農民工再次流動時職業地位變化微小,在經年累月努力打拼之后,仍然很難使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可以分為公共產品、私人產品和準公共產品。其中,公共產品的供給,必須由政府來承擔,政府通過稅收等財政手段刺激并保證公共產品的生產?;诠怖婺繕?,政府有兩個主要特性:第一,公共性。政府行為以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對社會具有普遍的強制性約束,這種性質將政府行為與其他組織的行為有效區別開來。第二,非盈利性。政府區別于其他組織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在經濟活動中,只有當市場無法正常有序運行時,政府才進行必要的補充,其出發點在于維護市場的穩定而不是謀利。在政府與經濟的關系中,政府最基本的職能是提供有利的環境讓公眾去從事經濟活動。

(一)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是準公共產品

從職業培訓的特征分析,通過對參加培訓的農民工進行收費可以將不愿意付費的農民工排除在職業培訓之外,因此農民工職業培訓具有排他性;農民工職業培訓的規模在一定范圍內,增加一個農民工所增加的培訓成本很小,因此農民工職業培訓具有非競爭性,即農民工職業培訓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是準公共產品。對于準公共產品,其外部性特征,決定了市場無法保證產品最大限度地供給;其福利性特征,決定了政府有責任提品。由于農民工職業培訓的社會收益較高而私人收益相對較低,增加人力資本投資提供了積極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導致了投資主體缺位、培訓供給不足。政府作為市場調節的補充者和矯正者,應為開展農民工職業培訓創造條件。

(二)政府應為農民工職業培訓提供制度激勵與制度約束

對于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市場,政府既要提供制度激勵,又要進行制度約束。政府既要保護市場投資者的產權,又要對職業培訓的市場供給者進行制度約束。

政府在提供制度激勵、保護市場投資者的產權方面,要促進市場供給,以促進社會公平。一方面,政府提供的培訓,其資金主要來自稅收,財政有限會造成培訓投入不足,導致培訓不足。而如果政府根據市場供求,根據市場平均利潤率水平建立起調節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市場價格機制,則可以吸引市場資金進入農民工職業培訓領域,同時,競爭機制可以全面地降低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成本,獲得規模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效率,增進社會福利。在對職業培訓進行投資的過程中,由于個人和企業的投資的自發性,導致供給結構不合理或供給不足,因此政府作為調節者,就需要通過制定政策對企業和個人投資加以引導。此外,農民工職業培訓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些培訓對于部分社會成員來說是一種超額需求,這部分需求通過政府供給可能有失公允,此時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依靠私營部門通過市場機制提供,能更好地滿足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多樣性需求。

政府有必要對職業培訓的市場供給者進行制度約束。農民工職業培訓具有某些公益性質,而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市場供給者由于理性經濟人的特點,可能會做出有違公共利益的行為,出現某些負外部性。市場主體取得農民工職業培訓的產權后,可能形成某種壟斷優勢,可能會提高培訓費用,還可能不給農民工提供完全信息,在培訓內容等方面欺騙農民工。在市場效率方面,市場中的培訓機構趨向辦低投入、少管理的培訓,企業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大多是短期的、崗位針對性強的,而不是基礎性的、寬口徑的。因此,完全依靠市場調節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職業培訓,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講,都是極其欠缺的。出于公益目的,政府的干預行為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由于農民工職業培訓是一種準公共物品,在一定范圍內邊際成本很小,這一特點決定了農民工職業培訓具有規模經濟的特點,私人部門在提供這一服務時必須有較大的規模,否則就無利可圖,因此政府在通過競爭性經營方式為農民工提供職業培訓時必須考慮私營部門具備足夠的規模。

三、促進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政府責任與協調機制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是準公共產品,具有很強的公共性,政府應充分發揮其職能,通過營造有利于農民工培訓的制度環境,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應明確作為責任主體的職能,發揮保障、組織、服務等作用。政府、市場、社會三方結合,是搞好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基本要求。

(一)促進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政府責任

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政府應從三方面著手:

1.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法律環境和政策環境。國家應該通過立法明確培訓的地位、培訓資金投入,規定各參與單位的責任和義務,對農民工培訓的相關機構建設、經費來源和運作等做出規定;可以借鑒國外政府的立法經驗,形成農民工培訓的法律保障機制。近年,政府意識到職業培訓對社會及農民工發展的重要性,及時進行前瞻性規劃,例如2003年出臺《2003—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2008年國務院《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這些規劃在農民工職業培訓中起到了“掌舵”的作用。當前,政府要盡快使行政文件上升為法律、法規,將實施規劃的過程轉變為行政執法的過程。

2.進行規范化的組織領導

農民工職業培訓的順利進行,需要規范化的程序和明確的目標,其組織領導、資金投入、激勵制度、就業準入制度、教育培訓資源的整合,各個部門的協調、監督等,都需要政府組織。政府的宏觀調控應采取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相結合、以間接調控為主的方式,綜合運用行政手段、財政手段、金融手段、法律手段;應建立農民工培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農民工培訓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編制培訓計劃,落實扶持政策,統籌規劃、綜合協調農民工培訓工作。各級政府要將農民工培訓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內容,實行目標管理。通過制定政策和制度創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廣泛開展農民工培訓工作。

3.在培訓過程中提供全面服務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農民工職業培訓過程中應提供全面服務,包括督促檢查農民工培訓計劃的落實情況、培訓經費是否及時到位,做好跟蹤服務和就業指導工作等。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培訓,除在應崗性的、短期的生存式培訓之外,更應著眼于中長期的發展式培訓。為此,政府應該對培訓流程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構建動態的、個性化的培訓需求分析模式,并由此制定分類、分層實施方案;要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定期到他們聚集的企業和社區調研,進行過程性的培訓需求信息的調控和前瞻性的培訓需求信息的預判,從而建立“培訓前一培訓中一培訓后”的有效銜接機制和動態監控機制。培訓機構要充分考慮他們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年齡層次等方面的差異性,分別實施就業技能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創業培訓等。在培訓期滿后,經勞動人事部門考核鑒定,政府應為合格者免費發放培訓結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協調機制

政府應制定政策措施、發展

規劃,對資源配置、條件保障進行統籌管理,協調社會各方面辦學資源。協調機制應發揮市場的基礎資源配置作用,政府應行使輔助配置職能,以彌補市場失靈。

1.要建立政府、市場、社會三方結合的市場機制

要做好政府、市場、社會三方結合,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明確政府掌舵、市場和社會劃槳的定位原則。農民工職業培訓是農民工實現再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而教育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作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政府,對其進行干預具有合理性,但同時教育作為一項特殊的產業,也需要在市場和社會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政府則應著重在市場機制的建立、發展完善市場和形成公平有序競爭環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在提供農民工職業培訓過程中,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開展職業培訓,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進行監督;要針對農民工職業培訓推出一定的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提供資金和多種形式的贊助,多渠道地籌集培訓經費,并建立相關的培訓基金;要引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農民工個體、用人單位、營利機構的各自功能,由市場機制有效率地安排資金的使用,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2.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在農民工職業培訓中,政府是積極投入的,但是由于其所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性和壟斷性而缺乏競爭性,使得培訓效率低下。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可以避免政府對公共服務的壟斷,從而優化政府行為,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在農民工職業培訓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要破除不利于市場競爭的體制性障礙。在實施培訓工作的過程中,政府要從偏向事務性管理向營造良好的培訓環境轉變,從直接管理向整合資源轉變;實行公開制度,給市場中的企業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同時也讓廣大農民工對政府的政策及執行過程有充分的了解;要健全相關的準備制度,如宣傳制度、招標制度、監督制度等,為農民工職業培訓工作的展開,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四、結語

篇8

[關鍵詞]微信;大學生;人際交往;新疆農業大學

[DOI]10.13939/ki.zgsc.2016.01.081

當互聯網傳進千家萬戶時,中國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現如今如果要用一句話準確形容,應該是中國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智能手機和各種數碼終端的普及,移動互聯網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機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人們隨時隨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機,餐廳、家中、商場、旅途中、交通工具上……聚會的人們不再熱衷于聊天,而是各自抱著一部手機玩著自己鐘愛的各種手機軟件。

在如今絕大多數人的智能手機中,有一個位置是留給微信的。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提供即時通信服務的免費手機聊天軟件,最初以文字通信、圖片分享為賣點,在逐步明確了產品方向后,又不斷推出語音對講、視頻會話、搖一搖、漂流瓶等一系列形式豐富的社交手段。微信在滿足用戶本身對溝通強烈渴望的同時,也幫助用戶拓展了人際溝通形式。微信以其強大的溝通功能及免費使用等優勢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諸多應用,并借此改變著許多人的生活方式。

1 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積極影響分析

大學作為人生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大學生在校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注重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為進入社會做充分的準備。微信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交際平臺,拓展了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廣度和深度。

1.1 幫助大學生擴大交友圈,加深朋友情

在“微信通訊錄人數”這項調查統計中,大多數新疆農業大學大學生微信通訊錄人數在100~150人,有個別大學生微信好友高達700人甚至上千人。說明微信幫助新疆農業大學大學生找到了一個新的交友渠道,隨著微信使用的時間越來越長,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在微信聯系人列表中,從而拓寬大學生的人脈。

1.2 社交信息傳遞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微信作為一款即時通信軟件,兼具大喇叭的媒體屬性,能迅速產生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效果。面對傳統的溝通方式,大家更愿意選擇一種時間短、效率高的交往方式。微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僅僅收取流量費用,與電話、短信相比,微信的信息表達方式更加多樣化,使消息在傳播過程中更容易保留本質,準確性更高。

1.3 溝通內容更豐富,情感表達更真實

朋友圈是微信的一個功能,大家可以通過對朋友發表的文字、小視頻等點贊、評論進行互動,從而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根據調查得知,微信中最受關注的三種信息類型是生活、美食和幽默搞笑信息,通過微信,新疆農業大學大學生可以獲取各種各樣的新鮮資訊,拓寬自己的視野,也可以通過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動態以及關注朋友們的生活點滴,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1.4 培養大學生自信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微信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擴大交友圈,加強與親戚朋友的聯系,還能讓大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大學生比較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所以他們可以在這種差異中逐漸認清自己,改善自己的不足,在以后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調節控制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有助于建立更加廣泛的人際關系。

2 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分析

微信作為一款現代網絡社交工具,和其他通信方式一樣具有兩面性,如果使用不當,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還是很大的。

2.1 過度依賴微信,逃離現實生活

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一半的被調查者對微信的依賴程度較深,每當無聊的時候就會打開微信看看,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都比較差,當使用微信成為一種習慣時,漸而就會對微信產生依賴,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必然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生活。

2.2 阻礙了大學生內心信任感、責任感的建立

微信雖然為大學生的交往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但是也會對大學生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在問及“使用微信與陌生人交往時是否會透露真實信息”時,有40%表示完全不會透露自己真實信息,說明了新疆農業大學大學生在使用微信時對交往對象缺乏信任感,害怕上當受騙;或者不愿意表達真實的自己,更愿意以一種虛擬的身份與其他人交流。

2.3 交友觀念有偏差,難以建立長期穩定的人際關系

微信雖然可以擴大大學生的交友圈,認識到一些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接觸到的朋友,但是很多網絡人際關系沒辦法長期穩定地維持下去。調查結果顯示,有23%的同學認為微信中建立的友誼是不會發展到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微信好友剛認識時可能會有一個熱聊階段,但當這個階段過去之后,通過微信結交的友誼很容易就破滅了。所以,微信雖然可以幫助新疆農業大學大學生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很難維持長期穩定的人際關系。

3 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微信進行人際交往的對策及建議

3.1 學生應該強化自我控制能力,養成正確的交友觀念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是抬頭玩電腦,低頭玩手機,聊微信更是時時刻刻,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種過度依賴的行為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應該強化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真的難以戒掉手機依賴的話,建議大家下載一些幫助戒掉手機癮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手機APP,例如“專心”、“Forest”等。此外,大學生在使用微信交友過程中也應該對陌生人保有一定的信任感,注意建立信任機制,培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分享。

3.2 學校應該加強文化建設,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

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學生活動是一個學校建設校園文化的重點,因為這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優秀的校園文化可以為大學生的行為方式指引正確的方向,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大學生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各種校園活動,在現實生活中開展有效的人際交往,才能避免大學生在虛擬的網絡生活迷失自己。

3.3 社會應該多傳遞正能量,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社會媒體作為社會輿論的導向,在網絡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應該注意正確、全面、可觀的報道,正確引導大眾輿論,防止不屬實信息的傳播。媒體應該積極倡導網絡文明活動,正確引導大學生在使用微信這類社交工具中形成道德約束,增強其微信人際交往中的責任感和信任感。全社會要共同努力,為大學生正確使用微信創造一個健康向上的輿論氛圍和良好的網絡社交環境。

4 結 論

微信作為一種新型的人際交往社交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甚至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微信在給大學生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本文以新疆農業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個體訪談的方法,對新疆農業大學學生使用微信進行人際交往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新疆農業大學大學生有過度依賴微信,逃離現實生活,內心信任感、責任感缺失,個人信息安全難以保障,隱私容易泄露等問題。

最后,有針對性地從學校、社會和學生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了針對性建議,首先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其次社會上應該多傳遞正能量,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最后學生自身應該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強化自我控制能力,或者借助外力戒掉微信依賴癥。只有通過社會、學校和大學生共同的努力,才能正確發揮微信的積極作用,為大學生帶來一個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

參考文獻:

[1]張靜.網絡交流工具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J].現代交際,2014(1):217.

[2]王亞芹.手機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3]周貽霏.微信對華東師范大學學生社會交往的影響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4]田麗,安靜.網絡社交現狀及對現實人際交往的影響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5):13-19.

[5]喻小帥.以微信為例淺析移動社交工具的特點與發展前景閉[J].中國傳媒科技,2013(2):133-134.

[6]張利蕊,蘭國帥.新媒體對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其對策[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3(3):111-113.

[7]程翔,宋超,陳曉冬,張桔煥.即時通訊工具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研究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4(25).

[8]吉菁.關于網絡人際交往對大學生人際關系形成的影響研究[J].中國市場,2013(1).

[9]劉博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J].中國市場,2011(31).

[10]王一名.歸因風格與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關系研究[J].中國市場,2015(35).

篇9

揮,也不利于我國創新人才的培養?!盀槭裁次覀兊膶W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的錢學森之問;清華、北大等高校農村大學生比例的下降等現實提示每位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培養農村中學生的創新人格已刻不容緩。

在此之前,國內外有諸多學者對兒童的創造性、創造性人才、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教育等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部分國內學者對城市獨生子女創新人格發展現狀進行了研究,但他們的研究都未涉及到農村中學生特別是農村留守中學生創新人格的培養研究。

要培養農村中學生的創新人格,就必須要了解和掌握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現狀并進行研究,以便在培養農村中學生創新人

格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上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所以我們做出了本次調查和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中農村中學生主要指農村出生的高中學生。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目的與對象

本研究主要是想了解和掌握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現狀及影響因素,試圖找出一條適合培養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策略和方法,為以農村中學生為主體的學校開展創新人格的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據,為推進當前的教育改革,落實創新人才的培養,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研究的對象是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高中部農村出生的在校生。

2.調查研究的工具

根據《威廉姆斯創造性個性傾向測驗》和加利福尼亞人格量表(California Personality Inventory),結合自身研究的實際,設計了《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問卷調查表》和《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訪談提

綱》,從研究對象自身和外部進行了調查分析,因此具有較大可行度和可信度。

3.調查的實施

問卷調查的測試是在課題組的指導下,由班主任協助,以班級為單位統一進行的??迫谓處煹脑L談提綱由教科室統一組織進行。

4.調查結果的處理

為提高問卷調查的信度和效度,在組織問卷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有少數城鎮出生的學生,進行數據處理時,將此數據排除在外,以便數據更準確更科學。對于他們中的特殊群體,即農村留守中學生,通過調閱檔案,明確身份,選取了200名學生參與問卷調查,數據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2007系統進行處理。

教師訪談提綱的處理。課題組成員把具有共同內涵的短語進行匯總、合并,與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驗證,以力求找出共性。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問卷調查處理的結果表明:

1.農村中學生在創造性、好奇心、幽默感、自信心方面明顯存在缺失

為了從總體上把握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基本現狀,課題組將各項指標進行比較,發現選擇“完全符合”學生的百分比創造性僅為25.1%,好奇心為28.2%,幽默感為28.3%,自信心為29.7%,遠低于其他各項指標。這說明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在創造性、好奇心、幽默感、自信心方面明顯存在缺失

2.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水平在各個學段存在差異,在高三階段有著顯著的下降

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高一、高二學生各指標選擇“完全符合”“比較符合”的百分比明顯高于高三學生,且高二百分比最高,意味著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水平在學段上存在著差異。高三學生在這兩項的百分比明顯回落,意味著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水平在高三階段有著顯著的下降。

3.農村男、女中學生在創新人格水平上稍有差異

比較農村男、女高中生選擇“完全符合”的百分比,可以發現女生在獨立、堅持、冒險方面比男生分別高出6.3%、11.2%、7.8%;在好奇心、幽默感方面比男生分別低7.3%、9.1%,而其他方面沒有顯著的差異。

4.農村留守中學生與普通農村中學生在創新人格水平上有一定的差異

研究還發現農村留守中學生在獨立性、冒險性、好奇心方面選擇“完全符合”的分別高出普通農村中學生11.3%、8.3%、10.3%;在堅持性、幽默感、自信心方面明顯低于普通農村中學生10.2%、9.1%、12.3%。

教師訪談提綱結果整理出如下:

農村中學生在學習上更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習慣于循規蹈矩,對于書本和權威缺乏懷疑精神,不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即使發現問題或者有疑惑也不善于表達出來,缺少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思維方式比較單一,缺乏思辨精神等。

三、討論商榷

1.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水平總體現狀的分析結果顯示: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明顯存在著缺失,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水平高二年級最高,高三明顯有所回落

農村中學生在創造性、好奇心、幽默感、自信心方面明顯存在缺失。從發生的時機來看,由于地處農村,受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眼界相對狹窄,不善于與人溝通,以及自身沒有認識到探索求知的重要性等有關。

農村高中生創新人格水平期出現在高二,這一結果可能與青春期心理的變化有關。高二學生在關注自身的同時,對外部世界的關注程度也提高,指向于外部世界創新活動的傾向水平也相應得到提高,導致出現期。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事實是否確實如此尚需驗證。

高三學生客觀上面臨巨大的高考壓力,家長、老師和社會的期望,以及自身想通過高考來改變目前處境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應付學業和考試上,其冒險性、好奇心、興趣等創新人格受到制約,無暇顧及外部世界和創新活動。因此,導致出現低潮期。

2.家庭環境因素對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影響

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表明:家庭環境因素對于農村中學創新人格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但這一結果尚不足以說明家庭因素對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發展到底有多大影響,因為本研究中只涉及了農村留守家庭一個方面,并沒有涵蓋其全部,所以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獨生子女的增多,農村家庭生活條件的改善,導致部分農村中學生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也致使他們在創造性、好奇心和堅持性方面明顯存在缺失

農村留守中學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接觸較多的是祖父母,祖父母的放任導致他們在獨立性、冒險性、好奇心方面較強。但由于平時缺乏與父母的溝通交流,容易產生失落感,柔弱、孤僻、逆反等隱性心理問題導致他們堅持性、自信心不足,說明家庭的溫暖與理解對于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待進一步驗證。

3.性別因素對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影響

研究表明,女生的創新人格在獨立、堅持、冒險方面顯著高于男生,這說明女生更富于想象和具有冒險精神。這一結果與一些學者認為,當今我國中小學中,學生的性格有女性化傾向,學生活動能力表現為“陰盛陽衰”的現象等看法相符。

形成這種狀況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女孩在青春期發育和智力發展上都比男孩早,到高中階段進入相對穩定期,平時表現出比男生更有耐性。其次,農村獨生子女的增多,“重男輕女”思想得到改變,家長“望女成鳳”,為女孩的社會活動贏得了更多的鼓勵和更好的教育條件,而“望子成龍”的家長擔心男孩“越軌”,對男孩的活動則采取了更嚴格的控制和教育要求,以致女生在思想和活動上

更具自由和冒險性。最后,在學校教育中,女生的冒險性、興趣、好奇心一般更多表現在學習中,因此可能受到了更多的鼓勵,而“乖孩子”男生是教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形象,男生在此方面經常表現在課外活動中,有時甚至違背校規班紀,因此,不僅得不到鼓勵甚至會遭到嚴厲的批評,其冒險性、興趣、好奇心的發展受到更多壓抑。因此,生理、期望、教育的要求可能是導致女生在獨立、堅持、冒險等方面顯著高于男生的原因,其深層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4.社會環境因素對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影響

嚴重的城鄉二元分割、農村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現實加上市場經濟物質化的負面效應,導致部分農村中學生心理浮躁,不愿生活在農村,幼稚地認為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同時近年來傾向于以城市生活為背景高考題目的設置、各類自主招生中城市學生的優勢等隱性不公平因素,也使部分農村中學生對前途產生了迷惘,從而失去了創新的志向,影響了他們創新人格的發展。

5.學校因素對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影響

由于農村出生的高中生大多集中在縣城或者鄉鎮高中,學校教育的功利性特別明顯,片面追求升學率,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分數的“應試教育”模式,不僅忽略了甚至壓抑了學生創新個性傾向的發展,也扼殺了教師的懷疑精神與創新活力,造成創新型教師的缺失,教師只能“堅持使用低水平的解釋模式與表達模式,同時迫使學生接受過時的知識,造成學生知識負載”,無形中抹殺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能力,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四、結論

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在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培養過程中,我們需要建立起以學校為主、家庭及各類教育基地等社會教育為輔的培養體系,打造創新型教師團隊,引導農村中學生從知、情、意、行上促使農村中學生積極參與各項創造性活動,這樣才能真正促進他們創新人格的健康發展。

注:本文是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D/2011/02/511)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高玉祥.人格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2]趙冰潔.論創新人格及其培養.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

[3]俞國良.創造力心理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馬抗美,翟立原.2000年全國青少年創造能力培養調查報告.中國教育報,2001.

[5]Lawrence A. Pervin.人格手冊2版·第13章.黃希庭,譯.華東師大出版社.

篇10

[關鍵詞]心理素質; 市場營銷; 測評;大學畢業生;訓練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3)10-0156-03

[作者簡介]葛曉鳴(1978-),女,漢族,遼寧大連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具有大學文化層次的應用型、實用型、操作型高級技術人才,畢業生在走入工作崗位后應該能夠迅速熟悉工作,并很好地承擔起社會職責??墒?,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畢業生的職業發展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學生在心理素質方面普遍存在較大的缺陷,主要表現為羞澀、怯懦、懶惰、容易氣餒、喜歡抱怨,存在易驕傲,甚至自負等心理問題。

營銷專業的職業特點是壓力大、競爭激烈。畢業生在未來就業中所面臨的職業壓力較其他專業比更大,這種壓力來自于業績要求、管理工作、學習發展、溝通、工作與生活協調等方面。同時工作中始終存在激烈的競爭,使很多學生無法面對和承受,最終不得不放棄專業,轉入其他行業。這造成了極大的教育資源浪費,對學生本人也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同時還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因此,心理素質的好壞,成為關系營銷專業畢業生事業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對營銷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心理素質的專項培養,提升其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最近幾年,高等院校圍繞學生專業素養的提高、知識體系建立和完善、動手能力的增強等方面都進行了切實可行的教改探索,成績顯著,但一些院校卻較少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方面的探索。因此,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特別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該是未來教改探索的關鍵。

二、研究內容

(一)確立“實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提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該以確立“實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前提,以突出市場營銷專業的職業特征為主要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為落腳點,以專職教師構成為條件,構建切實可行的方法體系,使提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心理素質方法的探索具有明確方向,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綜合業務素質與實戰技能,以適應未來市場營銷實際工作的需要。

市場營銷學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在教學中必須以鍛煉學生實戰技能為出發點,所以不斷提高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該學科教學中首先要實現的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尤其在市場營銷專業基礎課的實踐中,設計一些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操作項目,是培養學生掌握市場營銷學各專業學科知識點的必然選擇。

(二)運用陳湘赟心理素質模型選擇調查對象

1.設定研究對象

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09級市場營銷專業學生進行動員后,將其中積極要求參與此次研究的學生進行隨機分組,分成實驗組13人和對照組12人(如表1)。

表1研究對象

1實驗組1對照組性別構成1男:5 女:81男:3 女:9畢業后選擇1就業:10 升學:31就業:11 升學:1行業選擇1營銷:9 改行:41營銷:9 改行:32.問卷方式和心理素質模型進行調查和測評

由于時間和能力所限,難以調查營銷人員心理素質與業績之間的關系,所以本研究直接選取了陳湘赟在《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研究與測評》中所使用的包含115道題的調查問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調查問卷所反映的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4個方面14個測量項目具有普遍適用性,可推廣到所有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研究中,在心理素質測評項目構成上具有一致性;陳湘赟的模型經過多次反復檢驗,在類似研究中被證實有效;陳湘赟的模型是對已就業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的研究,剔除了與業績弱相關的心理因素,比對陳湘赟模型可以找到在校生心理素質上的不足。

14一般創造性

16直覺創造性陳湘赟在研究中驗證了保險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模型與業績之間的關系,證明了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與業績之間呈正向強相關關系。本研究直接采用陳湘赟的調研問卷和心理素質模型,對在校營銷

專業學生進行研究。

3.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為了找出在校大學生與營銷人員的心理素質差異,本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為調研對象,對參與實驗的25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使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通過t檢驗尋找出在校學生與營銷從業人員在心理素質方面存在4個顯著性差異,結果見表3:

表3心理素質各分量表t值

1f11f21f31f4t11.77312.954**12.451*12.586*注:*p<0.05,**p<0.01

4.對學生心理素質t檢驗結果的評價

(1)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兩項心理素質水平顯著低于陳湘赟對保險營銷從業者的測試水平。說明本校營銷專業學生在這兩個方面存在明顯的欠缺,可能將影響未來的業績水平發揮。

(2)學生的創造性心理素質水平顯著高于陳湘赟當年的調查數據,陳湘赟之前的研究顯示創造性與業績間存在明顯正向強相關,說明營銷專業學生在創造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并可以通過加強訓練將其轉化為未來從業的競爭優勢。

(3)在就業動機這一心理素質上,營銷專業學生與陳湘赟的模型結果無明顯差異。

5.針對營銷專業在校學生心理素質狀況確定項目研究重點

陳湘赟在研究中提出:“自我調控能力占心理素質結構的核心地位,對其他三種心理素質起著調節和控制作用?!泵绹耐其N專家ferdinard在其著作中也提出:“營銷始于失敗,營銷員做的第一步就是推銷自己?!睂τ跔I銷人員來說,面對顧客的拒絕,最重要的心理素質就是“對挫折失敗的容忍性”、“目標的自律性”和不同情景下“正確的判斷能力”等心理素質。因此,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教弱,是制約營銷專業畢業生未來就業和工作績效水平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本項目的研究重點是“如何提高營銷專業在校生的自我調控能力”。 (三)“教、學、做合一”模式提高學生心理綜合素質

營銷專業學生由于特定的知識結構層次,在就業中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突出表現在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本著以需求導向為主的教育改革精神,客觀上要求在校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實現動態的適應和有效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工學結合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體現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這就要求改革教學方式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

1.教——教學生明確職業心理訓練的目的

一方面,幫助學生進行自我了解和職業環境認知。了解自我包括對職業心理素質中的心理調節系統和職業能力系統的充分認知,了解職業特點、職業氣質、職業現狀和前景,提高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具備正確的職業態度,從而積極樂觀地接受未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戰,能夠自主調動積極情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擁有團隊合作精神等。同時,通過教學使學生把職業看成人生的一種體驗,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不斷自我提高的過程,學會動態地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

2.學——學習幫助及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和技巧

將模擬實戰教學的方法引入課堂,以推銷技巧課程為試點,強調學生邊學理論邊實踐操作,通過不斷的練習磨練性格,提高心理成熟度,從而提高心理素質。在實踐課上增加心理輔導,結合破冰式的團隊建設和團隊拓展訓練,強調學生自我控制心理素質能力的培養。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心理動態進行實時監控,不斷調整心理輔導的頻率和方法。

3.做——強調學生參與,積極分享心得

在試點課程推銷技巧的教學中以及校內實訓中,強調學生參與,弱化考核,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對于實驗組學生,創造條件進行多次不同角色參與實踐,并針對他們的心理狀態進行輔導和小范圍的心得分享。使學生減弱心理壓力,增加自信心,同時積極分享心得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提高心理素質的作用。

另外,利用校企聯合平臺,努力為學生創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將實驗組部分學生選送到平安保險公司進行為期一周的寒假實習,利用保險公司提供的內訓和實踐機會,參與社會實踐,將心得體會進行總結并與實驗組其他同學分享。

(四)心理訓練的組織和實施過程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心理素質提升訓練采取封閉式訓練方法,由項目參與教師采用經過精心設計的程序和方法進行。教師遵循認真、嚴肅的程序進行講授、引

互動、干預和主控氣氛等活動。

選取實驗組學生13人,采取自愿形式參與。訓練的方法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穿插個人拓展訓練、團隊游戲、團隊競技、故事分享、頭腦風暴、音樂影視激勵等手段,具體訓練內容見表4。

操作方法:

1.經驗分享。由教師和有從業經驗的學生與實驗組學生分享從業心得,通過討論的形式,分析每個成員的性格特點和缺陷;由教師講解營銷行業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訓練積極性。

2.團隊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團隊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并對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干預。每次選取一個模塊的一個訓練,模塊間交替進行。在一次訓練結束后, 帶領學生進行自我反省和感受分享。教師對于情緒不穩定者進行個別輔導,引導他們如何管理和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

3.反思內化。組織學生定期進行自我總結和經驗交流,通過思考、討論、分享、總結和互助等形式,把訓練的成果內化為自身的心理品質。學生通過不斷反思和強化,將有目的的性格培養變成學生習慣性的心理素質,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湘赟.保險營銷人員心理素質研究與測評[j].鹽城工學院學報,2001(6):58-61.

[2]丁茂芬.創新“教學做合一”訓練方法,提高職業實戰能力[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8):172-173.

[3]彭移風.大學生心理訓練及其效果研究[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5(2):74-76.

[4]彭移風.大學生營銷職業心理素質訓練與效果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46-51.

[5]涂勇.市場營銷類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訓練初步構想[j].決策管理, 2005(17):51-52.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at the graduates give up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r fail to play to the best professional level, this paper carried on the grouping study on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using spss17.0 software for items questionnaire data of chen xiangyun to carry on t tes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workers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ur aspects.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nse train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eventually form examin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