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危機管理范文

時間:2024-03-20 17:54: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述危機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簡述危機管理

篇1

土木建筑工程是當今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在建筑行業全面發展與興盛的大背景下,土建工程的施工質量變得尤為重要。土建工程的施工是以技術應用和管理為主的,作為施工的具體工程部分,施工現場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管理工作復雜多樣、施工突發狀況多變、容易出現施工事故,因此施工現場就更依賴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嚴格的管理制度來降低上述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本文以現場施工的管理為主要研究環節對技術方面的問題深入分析,以此來完善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的運用,減少土建工程現場施工的安全隱患,希望對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質量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

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施工技術;管理;質量

1引言

我國土木建筑行業正處在高速發展和全面進步的時期,各類土建工程在我國的城鄉建設中得到了廣泛開展,為提高土建工程的工程質量,使土建工程能為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做出更突出的貢獻,就必須要針對土建工程的關鍵性環節,也就是現場施工做重點分析和研討。現場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如果只是空喊“加強管理”的口號或是盲目追求建設速度,無疑是一種欲速則不達的行為,根據行業內的經驗來看,在現場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這一重要環節必須要得到加強,在施工現場要做到技術應用的全面覆蓋,只有這樣現場施工質量的穩定性才能有所保證。只有擁有穩固而可靠的土建工程理論基礎,才能在確保高質量工程的同時獲得高效率,使其為城市化建設的進程和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而且穩固的動力。

2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的內容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九大方面:技術文件的審核、施工中技術的變更、核心技術交底、選用施工技術、工程測量和編制施工設計技術性文件,以及施工安全、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通過分析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的內容,能夠很容易發現搞好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使質量、安全、進度之間能相互協調,對施工現場各項施工工作能有一定的規范,使其得以安全、高效運行,進而提升施工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建筑市場能有立足之地。

3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原則

3.1規范、標準的原則

這是建筑工程現場施工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此項原則確保了各項施工項目協調有序,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主觀隨意性,強化了施工現場的服從意識,從根本上提高的施工現場的效率,保證了施工現場的秩序。

3.2科學、合理的原則

在各項建筑施工現場施工過程中,都必須遵守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原則。在此基礎上,做到符合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又符合現場施工的作業流程與施工方法,從而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有序、現場資源的最優配置,充分發揮技術人員與新設備、新技術的巨大潛力。

3.3經濟效益最大化原則

在關注現場施工進度的同時,也應該注重使用先進的技術,來減少成本造價與不必要的開支,杜絕浪費現象。

4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要點

現場施工中的技術管理要點如下:

4.1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在施工中要及時地對相關技術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做出總結,以確保技術資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工程項目中制定的技術方案主要的依據就是技術資料,而項目施工中的技術資料也同樣是工程質量的真實反映。因此,無論從任何角度考慮,收集、整理及分析施工中的技術資料對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和價值。及時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的項目施工技術資料,還可以使技術資料的可靠性和正確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時項目施工的技術資料也是工程結算時的重要依據。因此,施工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必須對技術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給予分析和總結,明令禁止發生造假等的不良情況。只有擁有可靠的技術資料一旦出現安全或質量方面的問題,才能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任免追責。

4.2技術設計的交底

在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中,技術交底也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施工之前,工程項目的投資方必須對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工作,施工單位則需要將相關技術文件的內容交代給各個分承包商,并要求分包商必須嚴格按照技術文件的標準和規定進行施工。同時,針對土建工程中根據設計需要而設計的隱蔽性工程,技術交底時應該進行著重地強調,并對實際工程中所采用的新的技術和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避免出現類似于“技術交底不清楚”這類情況的發生。通過技術交底工作可以使施工人員和相關技術人員更加理解工程的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

4.3驗證技術設計方案可行性

技術設計是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相關人員必須科學、合理的選用相應的技術,確保技術設計的可執行性和科學性,避免因為施工技術的問題造成企業經濟利益遭受損失。例如,在選擇從來沒有應用過的新技術時應先進行預試驗,檢驗技術的可行性和應用的效果。一旦發現不合適,相關人員必須及時做出調整,以確保技術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以免施工過程中發生重大的設計問題或設計變更問題,拖延施工進度甚至危及施工質量和安全。

4.4進度管理

施工進度是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土木建筑工程是否能夠按照計劃的進度完成是至關重要。為了防止延誤工期,應從施工條件、施工組織以及技術設計等角度進行工程現場施工管理。在土建工程施工之前,設計人員應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勘測并收集相關數據和資料。在勘查設計時,經常出現標注的工程地質條件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不符的情況,導致施工組織設計失去合理性和科學性,并最終影響到了工程施工的進度。因此,施工單位須派遣專業技術水平較高的人員到施工現場進行勘測,并且要反復進行核查,盡最大可能保證兩者的一致。由于土建工程有復雜、多變性,施工過程中會發生技術變更等情況是不可避免地。因此,施工單位在施工之前必須要組織技術人員嚴格會審施工設計圖紙,保證施工技術的可行性。

4.5安全管理

要重新端正土建工程項目施工時管理的理念,加強監管力度,對于施工現場中所有不安全的隱患或因素要全面及時的消除。在施工現場管理中,要把全面的安全意識灌輸到管理者腦中,要對土建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操作進行嚴格的規范,保證土建工程項目具有安全的措施及體系。對于項目工程施工中的一般工作人員,應該對其展開全面的安全教育,培養其安全觀念,以主動干預的方式建立起穩固的安全意識。

4.6成本管理要點

施工成本的管理是土建工程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①對土建工程原材料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降低在原材料采購等環節中出現浪費現象;②要對土建工程的人力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要根據工程量在確保工程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嚴格控制土建工程項目施工中施工人數和施工天數,以主動的方式來降低人工成本;③對土建工程項目中的固定資產進行嚴格管理,包括所用的機械和裝備,使其處理良好的工作狀態,能適于土建施工的使用。

5結語

綜上所述,現場施工技術管理是土建工程施工項目管理重要內容,是確保工程整體質量的關鍵。目前我國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工作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部分施工單位只是一味地注重工期和資金,未能夠意識到技術管理的重要性,這是一種極為不可取的病態建筑開發模式,施工企必須采取先進的技術管理措施,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提升施工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切實保證工程現場施工秩序,提升土建工程質量。

作者:張文元

參考文獻

[1]李尚紅.淺談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J].中國城市經濟,2011(15):211~213.

[2]孫志宇.土建工程現場施工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4,5(7):40.

篇2

[關鍵詞]計算機硬件,管理維護,故障檢修

中圖分類號:TH5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5-0119-01

一、計算機硬件故障分析

(一)自動重啟

在計算機運行的過程中,自動重啟現象偶爾會出現,且導致此類故障出現的原因很多,若從硬件故障角度來看,主要表現在電源、內存、CPU、主板等方面。第一,電源。若用戶在使用計算機時,未能及時插上電源,待到電源耗完后,系統會自動停止。若計算機本身的性能不佳,功率不高,其很難承受住多個設備的運行,最終會發生自動重啟的現象。第二,內存。起初,芯片被損壞,但是在系統運行時并未自檢出來,然而,此類隱藏的故障會在后續的運行過程中逐漸凸顯出來,計算機出現嚴重的發熱現象,功能逐漸喪失,最終使得系統自動重啟。若插槽中進入灰塵、數據加載數量過多或內存與主板連接時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也會引發硬件故障問題。第三,CPU。計算機的CPU一旦出現問題,極易引發散熱差或程序運行承受能力差等現象,進而會導致計算機的自動重啟。第四,主板。計算機的主板使用期間過長,芯片有被破壞的跡象,此時,也會導致計算機系統自動重啟。

(二)顯示器故障

計算機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顯示器、CPU、電源的運行,會散發出高熱量,若想處理熱量問題,應及時對計算機進行通風處理。一旦散熱處理不佳,就會大大影響顯示器的使用壽命和期限,若長時間散熱不流暢,會導致計算機的顯示器在圖像、色彩上出現失真情況,最終也會引發電腦死機現象。(三)死機在計算機系統運行的過程中,若配置不高,無法滿足應用程序的高效運行,硬件系統無法承載程序運行的壓力,就會導致死機。一旦出現電腦死機現象,需要對主板故障、硬盤故障以及CPU超頻等問題進行檢查,深度了解死機的原因。主板故障,芯片的性能逐漸下降,電容質量不高,芯片的程序出現嚴重混亂;硬盤故障問題,主要是由于硬板嚴重老化,或壞扇區、壞道區由于操作不當而出現問題,使得信息間的交流與交換不足,容易引發死機現象;CPU超頻,散熱不佳,也容易導致死機。

二、計算機硬件故障的維護處理措施

(一)電源故障

在電源故障維護處理上,要接通電源,若未發現指示燈亮、排風扇轉動的情況,需要及時檢查電腦各部分的電源接線、插頭、插座或開關,了解導線是否有短路現象發生,若整個線路系統復雜,建議請專業的計算機維修人員來進行處理,能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二)CPU故障與維護

CPU在整個計算機系統運行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若風扇散熱性差或散熱器發生故障,會使得計算機系統運行的溫度升高,系統的性能會逐漸減弱,情況嚴重的會將CPU毀掉。為此,工作人員應及時對散熱器進行保養,尤其是在夏季,此外,還要對散熱器的風扇開展去塵操作。

(三)內存故障與處理

計算機開機后,顯示屏能夠正常顯示,然而,一段時間后,顯示器會出現Memorytestfail的字樣或發出報警聲,此時,主要是由于內存出現故障。此時,需要將機箱的電源進行切斷,將主機箱打開,將內存取下,利用橡皮對金手指進行擦拭與清潔,將內存放入其中,開展檢測操作,若檢測一條內存通過,其他的內存也要重復此步驟,開展內存的重復測試,以找尋存在問題的內存,并及時進行更換,解除內存故障問題。

(四)顯卡、聲卡的維護

計算機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發熱現象,其中一個主要的故障來源就是顯卡。因此,應及時對顯卡、插槽等進行檢查,及時對顯示器的信號接送插頭與顯卡的插座連接是否科學,顯卡風扇的運行情況是否良好,若出現不正常的聲響,必須及時將電源切斷,做好顯卡、聲卡的日常維護工作。

(五)硬盤故障

計算機運行中的硬件故障,主要表現為BIOS無法識別出硬盤,是由于硬盤上的電源線于數據線傳輸問題或者硬盤損壞。若解決此類問題,必須將電源切斷,將機箱打開,及時將電源線與硬盤數據進行連接,保證數據線的接觸良好。此時,必須要對數據線進行重新插接或者換一個主板上的數據接口進行插入。除了以上故障原因外,硬盤還是無法被識別,則表示硬盤數據接口或硬盤存在故障。解決此類故障,可將硬盤取下來,將其安裝到其他計算機上進行識別,若仍舊無法識別,則表示該硬盤確實存在故障,如果硬盤數據比較重要,可以找專業的機構備份出硬盤數據。如果硬盤在保修期內,則可以更換新的硬盤。若硬盤可識別,則證明數據線接口存在故障,需要對主板進行維修。

(六)其他設備的維護

除了以上幾個關鍵部件的維護外,還要對其他設備進行維護。其一,要維護好顯示器。若計算機未啟動,不可頻繁的開關顯示器,且要將顯示器放在干燥、通風、光線好的區域。其二,應做好鍵盤的日常維護與管理,主要表現在鍵盤的接口位置或鍵盤本身的按鍵問題。其三,加大設備故障檢修力度。計算機系統相對負責,故障類型更是多種多樣,在故障檢修時,若想提高檢修效率,應遵循先簡后難、先外后內的原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硬件故障是計算機系統運行過程中的尖銳性問題,且故障主要發生在硬件位置,如CPU、內存、主板、光盤驅動器等,會對整個計算機系統的運行造成致命的打擊。因此,必須對故障進行及時排除與維護,根據故障類型提供相應的處理措施和建議,提升整個硬件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降低故障的發生概率,為計算機系統的運行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寇增濤.計算機硬件故障分析與維護處理策略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09:44+43.

篇3

在寬闊的舞池里,在醉人音樂中,你優雅地舞著。你跳得婀娜多姿,風情萬種。在耀眼的聚光燈前,在眾人贊嘆的目光中,你的一舉一動都是那么俊逸迷人。

你驕傲,你眩暈,你覺得世界就在你的腳下。

當你瀟灑地旋轉,當你陶醉于掌聲,卻對你腳下的變化渾然不知:光潔堅實的地板正在遠離你,你正踩在鋒利的刀尖上。

是流著血淌著淚告別你心愛的舞臺,還是依然身輕如燕地坦然微笑?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刀尖上一刻的舞蹈,你需要付出無數倍的汗水和智慧。

風云變化萬千,只有未雨綢繆的人才能坦然應對危機。

危機管理,刀尖上的舞蹈。

在危機尚未來臨時預測危機,在危機處于萌芽狀態時發現危機,在危機帶來危害時消除危機,甚至在危機中發現機會,駕馭危機,利用危機。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方能化險為夷、立于不敗之地。

你準備好了嗎?

二、龜兔賽跑的不同挑戰和不同結局

話說龜兔賽跑中兔子因輕敵失敗后,極度地不服氣:我輕盈矯捷,怎么會跑不過背著一口鍋的烏龜呢?于是給烏龜再下戰書,決定再戰。兔子在床頭掛上了“臥薪嘗膽,洗血恥辱”的標語,而烏龜則因為第一次比賽的勝利信心大增,無比輕松地哼起了小調“慢慢地陪著你爬,直到爬到永遠……”

比賽的時刻到了。由于種種突如其來的危機,導致龜兔賽跑不同版本的故事上演。

1)烏龜穿著特制跑鞋,兔子卻仍然穿著老掉牙的普通鞋。結果烏龜行走如飛,兔子慘敗。

2)兔子一不留神,一頭撞在路邊的巖石上,結果頭破血流,未能到達終點。

3)途遇河流,兔子是旱鴨子,無奈鎩羽而歸。

4)兔子求勝心切,發令槍一響便奪命狂奔,結果南轅北轍,跑錯了方向,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根本不是要到的目的地,金牌還是歸了烏龜。

5)時逢非典期間,要求比賽雙方都戴口罩,結果口罩蒙住了烏龜的眼睛,看不見方向。烏龜敗。

6)烏龜成明星后,動物報的狗仔隊專盯烏龜,諸如《長跑明星的不光彩戀情》、《為什么會是他?——烏龜有賄賂嫌疑》等標題如重磅炸彈在動物中炸開了,使烏龜心力憔悴,比賽走神,兔子勝。

7)在賽事組委會的例行體檢中,發現烏龜的食品中竟然含有興奮劑,取消了烏龜的比賽資格。雖然烏龜滿腹冤屈,但也無可奈何。

8)烏龜在比賽過程中肚子痛,無法堅持到底。

…………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商海搏擊的企業,作為市場生態鏈上的一環,無論你是兔子還是烏龜,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危機。

上海盛大于2004年1月登陸納斯達克上市。盛大總裁陳天橋在2003年10月 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我現在80%的時間和精力是用來應付各種各樣的風險,而不是像公司成立初期花這么多時間和精力鉆研業務。我當的不是CEO,而是首席風險官CRO(Chief Risk Officer)。”

的確如此。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社會生產力越來越進步,利益群體越來越多元化,目標對象構成越來越復雜,信息傳遞越來越快捷,地球越變越小。因此,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使企業陷入危機。如何成功地處理危機是每個企業不能回避的問題,也是每個企業必須正視的挑戰。

三.危機的五個特點

危機指使企業遭受嚴重損失或面臨嚴重損失威脅的突發事件。這種突發事件在很短時間內波及很廣的社會層面,對企業或品牌會產生惡劣影響。

1.意外性:危機發生的具體時間、實際規模、具體態勢和影響深度,是難以完全預測的。

2.欲望性: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都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欲望性。

3.聚焦性:突發事件受到高度關注。

4.破壞性:不論什么性質和規模的危機,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給企業造成破壞與損失。

5.緊迫性: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危機會急劇惡化,因此可供做出正確決策的時間有限。

四、危機管理的目的

危機管理則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具體是指企業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因應策略,包括危機的規避、危機的控制、危機的解決與危機解決后的復興等不斷學習和適應的動態過程。

在某種意義上,任何防止危機發生的措施、任何消除危機產生的風險的努力,都是危機管理。但我們更強調危機管理的組織性、學習性、適應性和連續性。

危機管理就是要在偶然性中發現必然性,在危機中發現有利因素,把握危機發生的規律性,掌握處理危機的方法與藝術,盡力避免危機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并且能夠緩解矛盾,變害為利,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危機管理的目的有五個:

1、預防與控制危機。危機如同SARS一樣,預防與控制是成本最低、最簡便的方法。企業應根據經營的性質,識別整個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從潛在的事件及其潛在的后果追根溯源,排查出其滋生的土壤,然后進而收集、整理所有可能的風險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形成系統全面的風險列表,從而對這些可能導致危機的原因進行限制,并針對性地練習內功,增強免疫力,以達到避免危機的目的。

2、建立危機管理體系。主要是建立應對危機的組織、并制定危機管理的制度、流程、策略和計劃,從而確保在危機洶涌而來時能夠理智冷靜,胸有成竹。

3、解決危機。主要是指通過公關的手段阻止危機的蔓延并消除危機。如建立強有力的危機處理班子;有步驟地實施危機處理策略;制止危機給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盡快恢復企業或品牌形象;重獲員工、公眾、媒介以及政府對企業的信任。

4、在危機中發展。危機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總結經驗教訓,讓公司在事態平息后更加煥發活力。INTEL公司前CEO 安迪.格魯夫曾這樣說:優秀的企業安度危機,平凡的企業在危機中消亡,只有偉大的企業在危機中發展自己。”

5.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作為社會的一員,企業卓有成效的危機管理,將促進社會的安定與進步。反之如果危機處理不當,將成為社會的負擔,并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五.危機管理的核心:

危機從管理的角度來講,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從傳播的角度來看,則是由少數人知道到多數人知道的過程。

大家都不知道的秘密不是危機,它只是潛在的危機。只有當企業員工、消費者、公眾、媒體、投資者、債權人、供應商以及經銷商都知道了,并且被各種因素和途徑夸大了危險,導致混亂和恐慌,才成為危機。

危機一旦發生,你我都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有兩件事:

篇4

關鍵詞 計算機數據庫;構建;管理;維護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已經深刻影響到人們的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計算機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性,加強了各領域、各階層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日常工具,成為了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于業務流程控制、質量控制、數據分析、電子商務、金融交易等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數據庫是計算機軟件中最重要的應用領域,辦公自動化、流程管理、數據分析、電子商務等各類計算機軟件應用都是以數據庫為基礎的,因此數據庫的科學構建,以及數據庫日常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對于軟件系統的正常運行以及計算機的應用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討論計算機數據的構建以及管理和維護工作。

1數據庫的主要問題

1.1數據庫操作系統構建問題

一些數據庫在進行構建設計的階段存在問題,例如設計的數據結構不合理、預留的存儲結構不完善等,另外,數據庫管理員技術不過關等都會對數據庫的構建產生影響。如果構建的數據庫結構不夠合理,在用戶出現頻繁的錯誤輸入,例如輸入錯誤的用戶名或密碼后,會造成數據庫崩潰的問題,從而影響應用系統的正常使用。

1.2數據庫管理水平較低或不受重視

目前,用戶在應用軟件系統的時候普遍對數據庫的管理和維護水平不夠重視,一般認為數據庫建立完畢后能夠保證應用系統軟件正常運行即可。實際上數據庫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數據庫的日常工作效率和性能,加強日常管理,及時發現數據庫運行中的問題和安全隱患,能夠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從而避免數據丟失、信息泄露等危險。

1.3數據庫本身存在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庫技術本身也得到了不斷地優化完善。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數據庫本身還存在缺陷,在長時間運行大規模數據庫應用的時候容易出現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會影響應用程序的執行效率,嚴重時會造成系統崩潰、信息泄露等安全事故。

2數據庫的構建

數據庫的構建是數據庫應用的基礎,是軟件系統能夠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保證。數據庫的構建首先是要完成數據庫的設計工作。數據庫的設計包括數據結構、存儲結構、存儲路徑和位置等的設計。首先,針對數據結構和存儲結構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存儲空間和時間的利用效率,提高應用系統訪問數據庫時的效率。第二時考慮數據庫的存儲路徑,這個過程主要是提高索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保證訪問數據庫時能夠實現聚集索引和準確索引。最后關于存儲位置的設計,主要是保證合理分配存儲量較高和較低的區域空間。

數據庫網絡的構建主要是指對數據庫整體的組成結構、內存等的設計。在較大型數據庫的設計過程中,由于包含的數據種類多,因此數據庫設計要重點考慮應用系統訪問的速度,同時要考慮到對計算機內存空間的占用問題,通過數據庫實體的科學設計,實現整個數據庫網絡的簡便性。

最后,數據庫的構建還要充分考慮到應用系統的特點,不同的應用系統所需要的數據庫結構也是不同的。例如企業運營管理的數據庫中包含的數據種類多,不同種類數據之間的關聯和索引非常重要,另外大量數據的實時更新也給數據庫設計帶來巨大壓力。而圖書館數據庫中數據的種類較簡單,且日常數據庫中數據的變化較少,但數據量非常大,對大量數據的存儲是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3數據庫的管理

為了解決上文提到的問題,我們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計算機數據庫的管理,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提高數據庫的交互性

為了方便數據庫的日常管理,首先應當提高數據庫的交互性,使數據庫的日常操作維護界面清晰合理。通過使用模塊化的設計方式,使得數據庫整體架構清晰,便于數據庫管理員日常檢查和搜索。在數據庫發現問題時,數據庫管理員可以快速定位出現故障的模塊從而及時解決問題。另外,基于模塊化的數據庫設計還可以提高數據庫的工作效率,節省工作時間。

3.2定期完成數據備份

由于數據庫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日常操作人員的使用不當,容易造成數據的丟失或損壞。因此定期完成數據備份至關重要。一般低級的備份可以通過本機備份或使用移動存儲工具備份,中級的備份可以通過同城異地備份來實現,一般企業重要的信息系統多采用同城異地的備份方式。而對于安全級別更高、數據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系統,例如政府數據系統等,可采用跨省分異地備份的方式,提高數據庫對抗災難破壞的能力。

3.3認真完成日常巡檢工作

在日常的運維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視數據庫運行情況的巡檢。具體內容包括應用系統、中間件以及其它數據庫運行環境的巡檢,數據庫運行日志的檢查以及數據庫本身運行的安全情況檢查。通過日常巡檢,及時發現數據庫運行的異常情況,及時排查問題,保證數據庫的高可用性。

4數據庫的維護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加強計算機數據庫的日常維護,對于保證數據庫的健康、安全、高效運行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前期的數據庫構建多么科學、容災備份方案考慮多么全面,沒有定期的管理和維護,都不能保證數據庫的安全穩定運行。

4.1提高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水平

加強數據庫日常操作人員以及數據庫管理員的計算機數據庫知識培訓,提高日常操作人員的使用水平,從而減少數據庫出現問題的頻率。提高數據庫管理員的技術水平,使他們能夠應對、解決各類數據庫故障,提高人員的運維能力。

4.2定期完成數據庫的更新和維護

這里的更新既包括數據庫知識的更新,也包括數據庫本身的系統更新。計算機領域的高速發展造成了數據庫技術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運維人員必須保證定期學習、更新知識、了解相關規定,才能掌握最先進的數據庫運維和管理技術。另外,對于生產環境的數據庫,一般都保持1~2年的更新頻率,以保證數據庫的有效性。

4.3改善硬件環境的條件

好的硬件環境,包括計算機、服務器以及網絡環境等,是數據庫高效運行的保證。因此,運維人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對硬件環境的巡檢,定期更新硬件設備,為數據庫的運行提供安全、高效的環境。

篇5

(安徽醫科大學 附屬省立醫院神經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微血管減壓術已經成為目前治療面肌痙攣最主要的方法,但治療效果差異性明顯且術后存在各項并發癥.不同的神經電生理監測指標被應用于該項治療中來提高手術效果.本文對國內外在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應用的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監測指標及實際應用效果作一綜述.

關鍵詞 :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電生理監測

中圖分類號:R475.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206-03

面肌痙攣是一種顱神經疾病,主要為單側發病.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治療藥物治療無效面肌痙攣患者的有效方法,文獻報道的手術有效率差異性大.術后存在面神經功能受損、聽力下降、顱內感染等相關并發癥.為了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降低疾病復發率及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不同的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被應用于微血管減壓術中,對監測指標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就相關的幾種監測指標做一綜述.

1 F波

1.1 F波的研究進展

20世紀50年代初,Mayladery和Mcdougal在進行足部肌肉電生理研究時發現了一種給予周圍神經電刺激后產生的晚期肌肉反應,他們將之命名為F波.70年代,Kimura、Panayiotopoulo及Scarpalezcs等眾多科學家對F波在臨床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使得F波在周圍神經疾病中逐漸成為重要的檢查技術[1,2].在對各種面神經疾病的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作用研究也一度成為研究的熱點.

1.2 面神經F波的產生機制

面神經的顱外段是運動纖維,給予其閾上刺激后,產生的興奮會因為神經傳導的雙向性向神經的近端(中樞)逆向及遠端(肌肉)順向同時傳導.向肌肉的興奮會支配其收縮,形成一個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即M波,而逆向傳導的興奮經過神經軸索傳導至面神經運動神經核,引起其中部分運動神經元興奮,新的興奮再順向傳導至肌肉,引起其收縮,此時可以記錄到一個動作電位,稱之為F波,由此可見神經傳導通路結構及功能的完整性是F產生的基礎.F波是逆向興奮傳導至脊髓前角的?琢運動神經元,再經過相同的神經軸索順向傳導至效應器而形成的后發電位,常被用于評價低位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面部肌肉的F波則是來在于面神經運動核中的?琢運動神經元的逆向沖動回激[3].

1.3 F波在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中的應用

臨床應用中F波的監測指標主要為:平均出現頻率、潛伏期、F比值、持續時間及振幅.大量研究表明,F波目前已經成為評價神經結構及功能完整性的有效方法[4].對面神經疾病需行手術治療的一般患者,F波的監測可以提示面神經傳導通路及功能是否收到破壞,指導術中對面神經的保護,減少術后面癱的發生率.對面肌痙攣患者的F波監測研究顯示患側面肌的F波平均出現頻率增加,持續時間延長,振幅增高,這些異常F波表現支持了面肌痙攣核團興奮學說.接受MVD術后痙攣消失的患者,大部分患側F波均恢復正常,少量患者患側F波比健側稍有增強;部分痙攣未消失患者仍可誘發監測出異常F波,這一研究結果也支持了面肌痙攣的神經核團興奮學說.因此它可作為診斷及評估面肌痙攣血管減壓術術后預后的指標.在臨床實際操作中F波的監測仍未被廣泛應用,首先F波的監測對電極擺放位置及識別認定的經驗均有較高要求;其次F波是一組小而多變的波形,連續刺激同一受試者監測到的出現頻率、潛伏期、持續時間及振幅等也有著相對變化,很難確定同一的基線標準,對其在面肌痙攣術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2 AMR

2.1 AMR的研究進展

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Magun及Esslen發現給予面肌痙攣患者患側面肌刺激時,在同側面肌會形成反復的肌電反應.他們認為這一異常的電生理表現和面神經部分受損部位的神經纖維異常傳導密切相關.八十年代,側方擴散反應(Lateral spread response,LSR)被Hopf等在研究中發現,當HFS患者面神經的一個分支受到電刺激時,除了該分支支配的肌肉發生收縮,面神經其他分支支配的肌肉也會發生收縮.這種異常肌肉反應可通過電刺激面神經的一個分支,同時在面神經的其他分支支配的肌肉上記錄EMG獲得.這種表現也被稱為異常肌肉反應或延遲肌肉反應.當時對于AMR出現的原因及發生機制并不清楚,但在AMR特異性的出現在面肌痙攣患者中,且只在發生痙攣的一側面部可以誘發,所以AMR被認為是面肌痙攣患者特有的電生理表現,引起的廣泛的關注及研究.

2.2 AMR的發生機制

雖然神經電生理的研究不斷深入,但AMR形成的原因及具體機制仍未被發現.朱宏偉等報道,165例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后AMR消失的患者,144例近期痙攣消失;國際上Moller、Yamashita等人報道的面肌痙攣患術后AMR消失的患者,痙攣消失及有效緩解的比例為87.5%~91.7%.相反的是術后AMR波未消失的患者中僅有15.7%~28.6%的患者癥狀消失或得到有效緩解.這說明了AMR與面肌痙攣之間的密切聯系,兩者的形成機制可能是相同的.目前主要有兩種有關形成機制的假說:一種是外周學說:面神經出腦干出(root cxit zone,REZ)區髓鞘受到血管的壓迫后發生脫髓鞘改變,軸突在髓鞘受損的部位相互接觸,發生類似“短路”的現象,異常電信號在神經纖維之間傳導;一種是核團興奮學說:血管壓迫可以產生的搏動性刺激,面神經運動核團在刺激的作用下的興奮性增高,互相無聯系的神經核團經過增多的突觸形成異常連接,電刺激信號由這些異常連接傳導至面神經的其他分支上.這兩種學說同時可以解釋部分患者出現的術后延遲治愈現象獲得了學者的廣泛支持,但隨著對患者術后隨訪的統計及電生理研究的深入,這兩種學說也受到了許多質疑及補充.對于接受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的患者,部分術中監測AMR立即消失,這兩種學說均不能很好的解釋這種現象;因為神經纖維異常短路及核團興奮異常突觸的形成及消失均需要相應的時間,所以李世亭[5]提出異常電刺激的傳導通路是由壓迫血管及異常神經纖維共同構成的,手術接觸血管壓迫后異常電刺激無法傳導使得AMR立即消失.

2.3 AMR在面肌痙攣治療中的應用

雖然面肌痙攣及AMR波的產生機制均未闡明.但AMR作為面肌痙攣患者的一種較易控制獲得及監測的特征性電生理表現,被普遍應用于面肌痙攣的臨床治療及研究中.

2.3.1 AMR在面肌痙攣術中的應用:多中心的研究表明術中監測時發現緊密接觸面神經并引起相應癥狀的血管移離面神經是,AMR通常立即消失,但如果血管被再次放置回原位置,則AMR會重新出現.而術后AMR消失的患者大多面肌痙攣消失,而AMR未消失的患者面肌痙攣多數仍未明顯緩解.所以AMR被認為術中判斷責任血管是否減壓充分的指標.首先可以用于指導手術者辨認責任血管,在電生理技術尚被應用與面肌痙攣手術時,術中責任血管的辨認主要是依靠手術者自己的經驗判斷,往往選擇直視下疑似與面神經接觸緊密的血管予以減壓,或者將與面神經接觸的血管均予以減壓,這些處理理念會造成真正的責任血管未被減壓及增加術后面癱等并發癥的產生;其次AMR可以用于判斷責任血管是否被充分減壓,有時術者雖然對責任血管的判斷正確,但由于血管走行及交叉的原因使得減壓操作并不充分,在術中AMR監測的指導下,手術者可以有效判斷減壓效果,發展并改良了單純的置入墊棉法,提出了面神經懸吊法、墊棉粘膠法等術式.

2.3.2 AMR在面肌痙攣術后患者預后預測中的作用:許多學者認為術前結合患者AMR檢查結果及臨床表現可以明確診斷,術中在AMR監測指導下可以快速確認責任血管及減壓效果,但術中異常肌反應的變化與面肌痙攣的預后的相關性仍有較多爭議.Kim等[6]通過對照研究術中監測AMR與未監測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后,得出術中AMR監測組預后優于未檢測組的結論.Ishikawa等[7]研究統計表明有13%~60.7%的患者術后面肌抽搐癥狀仍持續存在,需要經過數日至半年不才能完全消失或明顯緩解.Hatem等[8]報道的病歷中,10例AMR未消失的病人全部獲得緩解,導致其十分質疑AMR監測在MVD術中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情況:AMR消失預后良好,AMR消失預后不佳,AMR不消失預后良好.總結多中心的研究結果,Sekula等[9]進行的一項病例總數為978例的Mata分析指出術后AMR消失組病人的術后緩解率是未消失組病人的4.2倍,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顯示了AMR消失是提示面肌痙攣患者預后良好的可靠指標.

2.4 小結

AMR監測可以指導手術者快速正確判斷責任血管及防止遺漏,減少手術時間,評估即刻減壓是否充分,降低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等.其作為一項面神經監測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但由于不同機構的監測技術,術者經驗及手術技巧以及患者的個體差異性等導致其應用價值受限,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及改進,盡早制定統一標準.

3 TES-MEP

運動誘發電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被應用于臨床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其中經顱電刺激運動誘發電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TES-MEP)的監測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與監測技術的發展,應用范圍已經從經典的皮質脊髓束功能監測延伸到皮質延髓術.Akagami等[10]于2005年首次報道了TEC-MEP對顱神經功能的監測應用,并指出該技術對術后面神經功能的完整性的評估作用,Wilkindon等研究報道面肌痙攣患者術中TES-MEP與AMR的變化相關性密切,比較其術前術后監測結果顯示潛伏期無明顯變化,持續時間及波幅明顯降低,支持了面肌痙攣的核團興奮學說.

經顱電刺激面神經運動誘發電位(FNMEP)是通過在頭皮表面放置的電極刺激大腦皮質運動區,同時在其支配的面部肌肉上記錄到被誘發的肌電活動.這樣就可以判斷手術時事過程中面神經通路的完整性及功能狀態,盡量避免或盡早發現面神經功能的損傷.在臨床中FNMEP這一新技術尚未被廣泛應用.首先,有效的FNMEP被監測到依賴于刺激點的選擇,目前常用的幾種刺激電位位置組合中,陽極均不在大腦皮層表明中央前回面肌運動代表區上方,監測需要的較高的刺激標準,會引起遠端面神經直接興奮及體動干擾;其次監測中的警報標準尚無統一標準,有學者建議標準為波幅降低大于75%,但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的合適標準為波幅下降50%[11,12].Matthies[13]等研究報道術后面神經功能下降與術中刺激強度的增加密切相關,術中刺激強度增加大于等于20mA可以作為警報標準,其特異度及靈敏度分別為85%及88%.另外術中監測結果也受到麻醉劑的影響,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期望能獲得合適的麻醉劑應用方法.總的來說,TES-MEP已被應用于術中連續監測預防面神經損傷及術后功能評估,其在面肌痙攣血管減壓術中的應用價值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4 ZLR

關于面肌痙攣的發病機制,鄭學勝、李世亭等提出了交感神經橋接學說.該學說提出責任血管壓迫面神經后導致面神經脫髓鞘神經纖維裸露與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經纖維網狀結構直接接觸,神經沖動經過交感神經纖維網傳導至面神經其他分支形成短路后導致面肌痙攣[14].在有關該學說的研究中發現,面肌痙攣患者責任血管表面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后,會記錄到一個潛伏期為7.3±0.8ms,波幅為0.08 ±0.02mV及有效不應期為3.5-4ms的肌電波形,該波形比AMR更穩定,被稱為ZLR.在接受MVD術治療的32例患者中,術中有5例AMR仍然存在或未引出但ZLR消失的患者,術后面肌痙攣消失.有1例血管減壓操作前AMR消失但ZLR未引出的患者,術后面肌痙攣未消失[15].Yang[16]等通過對照試驗比較MVD術中監測AMR及ZLR的價值認為術中ZLR指導意義更高,特別是在多血管壓迫面神經是科有效指導鑒別責任血管,同時監測AMR及ZLR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指導.總而言之ZLR的監測作為一項新的監測指標,在面肌痙攣MVD術中的應用價值非常重要,尚未被廣泛應用,仍需從形態學、分子機制及電生理學監測技術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Park JS, Kong DS, Lee JA, et al. Hemifacial spasm: neurovascular compressive patterns and surgical significance[J].Acta Neurochir (Wien),2008,150(3):235-241;discussion 241.

〔2〕Nobrega JA, Pinheiro DS,ManzanoGM, Kimura J. Various aspects of F-wave values in a healthy population. Clin Neurophysiol. 2004 Oct;115(10):2336-42.

〔3〕王冰雁,吳小麗,等.面神經F波對周圍性面神經炎的早期診斷意義[J].中國熱帶醫學,2007(10):1816-1817.

〔4〕Nobrega JA, Manzano GM.Arq [A] review of technical and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F-wave studies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in a group of diabetic patients]..Arq Neuropsiquiatr. 2001 Jun; 59(2-A):192-7.

〔5〕李世亭,鄭學勝.血管壓迫導致面肌痙攣發病機制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3,12(5):385-387.

〔6〕Kim HR1, Rhee DJ, Kong DS, Park K. Prognostic factors of hemifacial spasm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J Korean Neurosurg Soc. 2009 Jun;45(6):336-40.

〔7〕Ishikawa M1,Nakanishi T, Takamiya Y, Namiki J.Delayed resolution of residual hemifacial spasm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perations. Neurosurgery. 2001 Oct;49(4):847-54; discussion 854-6.

〔8〕Hatem J1, Sindou M, Vial C.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facial EMG responses during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hemifacial spasm. Prognostic value for long-term outcome: a study in a 33-patient series.Br J Neurosurg. 2001 Dec;15(6):496-9.

〔9〕Sekula RF Jr1, Bhatia S, Frederickson AM, Jannetta PJ, Quigley MR, Small GA, Breisinger R.Utility of intraoperative electromyography in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hemifacial spasm: a meta-analysis.Neurosurg Focus. 2009 Oct;27(4):E10.

〔10〕Stecker MM.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f motor pathways:a theoretical annlysis.Comput.Biol.Med.2005;35:133-155.

〔11〕劉文,劉佰運.面肌誘發電位在巨大聽神經瘤術中面神經保護的研究及預后分析[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6(11):250-252.

〔12〕Hans P.Muscle relaxants in neurological anaesthesia: a critical appraisal. Eur J Anaesth,2003,20:600-605.

〔13〕Matthies C, Raslan F, Schweitzer T, Hagen R, Roosen K, Reiners K.Clin Neurol Neurosurg. Fac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in cerebellopontine angle surgery: technique, pitfalls and predictive value. 2011Dec;113(10):872-9.

〔14〕李世亭,鄭學勝.血管壓迫導致面肌痙攣發病機制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3,12(5):385-387.

篇6

【關鍵詞】自動售檢票;設備維修;分析

在我國,一些大中城高的交通擁堵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大問題,而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目前我國許多大中城市正在積極開展軌道交通的建設。現代化的軌道交通的發展,為達到以最短的時間營運更多人口為目的,使相配套的售票、檢票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隨之誕生。這套自動系統不僅可以很好地收集與檢索數據,還可以提高售檢票的準確率與速度,使票務管理實現了自動化。但是,自動售檢票系統也會偶爾出現一些問題或故障,所以有關部門要重視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的維護與管理,以維護該系統能夠正常運行。

一、自動售檢票系統的簡述

自動售檢票系統,簡稱AFC,在城市軌道交通運行中使用廣泛,它是能夠將售票環節、收費環節、檢票環節融于一體的全程自動化的處理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由計算機網絡通信、自動控制、微電子計算、現金自動識別等高新技術組成。軌道交通中運用的AFC系統按其功能化分為5個層次:第一層是軌道交通清分系統;第二層是中央計算機系統;第三層是各個車站的計算機系統;第四層是各個車站的終端設備;第五層是乘客可自行取出的IC卡車票。層與層之間都有聯系,每一層的作用又都各不相同。比如第二層與第三層的關系,中央計算機系統根據清分系統的數據,進行分析并整合后應用到各個車站計算機系統中,然后由車站計算機系統投入到車站的終端設備,每一層的任務不同,但都是一個目的--便于乘客使用。

二、自動售檢票系統的優點及作用

乘客可以利用自動售檢票系統自主購票,節省了乘客的時間,從廣義上說減輕了軌道交通的運行壓力。乘客可以通過自動售檢票系統中的自助查詢機自助查詢客戶端余額,也可以通過自動售檢票系統中的自動充值機自由充值,通俗易懂。AFC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最多是應用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還應用在一些大中型的旅游景點。自動售檢票系統可以自動統計總數,又可以實時了解精準的經營狀況,利于及時調整經營方案,更快、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三、系統設備維修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

1.設備的硬件設施不夠完善AFC系統上錄入的操作流程不能很好地服務于乘客,很多時候讓初次使用的乘客在慌亂之下不能根據提示進行操作,使部分乘客面對出現的問題會有顧意暴力損壞等現象發生,造成可以避免的破損或故障;再有,在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的應用技術方面還存有局限性,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偶爾會出現故障或卡頓等現象;還有,設備連續工作的時間長、動作使用的頻率高會出現假死現象或零件松動現象,設備的投入使用年限越長其老化程度越大。還有,軌道交通布局的前期設計不合理,系統的設備分布與乘客的流量分布不吻合,導致了部分地區的設備利用率低,甚至長期閑置;而另外地區的設備數量不足,遠不能滿足乘客的需要。2.由于設備的機型多,造成管理難度大隨著城市的發展,軌道線路越來越多,這就造成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不同時期修建的線路,其選用的設備多出自不同的廠家,多少存在一些差異,在維修方面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專業技能的人才。設備的模塊的選用也是出自不同廠家的產品,使大部分備件不能夠通用,無形中給零部件統籌采購等工作增加了難度。3.自動售檢票系統軟件系統的漏洞與缺陷有些城市的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的維護,由系統自控裝置對設備進行故障的檢測、維修,設備的利用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但是,系統在其設置方面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多個系統所使用的軟件之間是不兼容的,容易造成收集到的故障信息數據或是設備的維修流程不完整。

四、做好AFC系統設備維修管理的技術分析

1.制定完善規范的設備維修管理條例AFC系統的運行單位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規范化設備維修管理條例,以此來規范設備維修人員的操作流程,使管理條例中的設備檢修、保養維護、應急搶修等作業標準更加健全。2.重視培養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能對軌道交通系統的維修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我們要重視,包括自動售檢票系統的設備操作知識、工作原理等各方面。我們要聘請高素質的維修人員,并要求維修人員定期總結設備出現的故障及產生的原因,進上步分析、總結經驗,利于制定出各類故障的應急預案,當問題一旦出現時就會很快地處理。3.及時更新替換老化模塊如果AFC系統的模塊老化壞死,會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行,所以,要做到定期檢查,及時更新改造設備的老化模塊;當出現線路故障時要進行系統的分析,找出高頻故障的原因,適時優化部件性能,以保證設備的穩定。4.優化監控系統的作用放寬中心系統監控平臺的作用,讓其實時監控各站點以及站內終端設備的運行狀況,幫助調度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地查找故障,從而提高維修效率。另外,還可以增加車站監控終端的“設備故障提示”功能。5.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AFC系統的運行單位要建立統一的管理與維護自動控制系統,通過互聯網終端對系統中的各個設備終端的運行采取實時監測。自動控制系統要在故障發生時能夠快速準確地提示,并自動檢測故障發生的原因,然后馬上將分析結果傳出,維護人員可以及時的維修,提高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的使用效率。

五、結語

城市軌道交通的質量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AFC系統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軌道交通的運營能力,它的正常運行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旅客的出行質量。因此,我們要在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的造型上下功夫,把好質量關,還要創立完善的維護檢修系統,培養一支專業技術強大的維修人員隊伍,為人們創造優質的日常出行條件。

參考文獻

[1]曾震宇,李潤錦,黃少斌.自動售檢票系統自動報故障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機電工程技術,2013(6).

[2]王志宏.淺談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維修管理的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70-72.

篇7

關鍵詞:服務器;組建;維護與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6-7537-03

The Form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Proxy Server

WANG Hong-tao,WANG Chang-jun,LI Qiu

(Jilin Technology 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Jilin 132021, China)

Abstract: Proxy server is to achieve multiple users use a exterior network line At the same time access the Internet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rticle Combination in computer networks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introduced proxy server the role、Configuration、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skills,Is the training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 Training Project.

Key words: Server; form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目前隨著Internet互聯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的用戶越來越多,許多用戶都希望能夠使用一條外網線就能同時訪問Internet互聯網。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設置一個服務器(Proxy server),它可以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來幫助多個用戶同時訪問Internet互聯網絡,這就是服務器。下面我們以軟件、硬件、軟件與硬件綜合(二級)三種方式的服務器介紹一下網絡服務器(Proxy server)的組建、維護與管理技術。

1 網絡服務器的組建

1.1 軟件服務器組建

軟件服務器就是在計算機上安裝一個程序,它在本地硬盤上創建一個緩存器(cache),當用戶使用瀏覽器向某網站索取信息資料時,瀏覽器會向域名解析服務器(DNS)尋找某網站的IP地址,當DNS傳回對應的IP地址后,會向服務器緩存器(cache)中查詢是否有這個網站的信息資料,如果有服務器就直接把內容傳遞給用戶,否則直接向該網站索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在瀏覽的同時并暫存到服務器的緩存(cache)中供其他用戶訪問Internet互聯網時使用。這個安裝在計算機上的程序為Wingate軟件,正是針對用戶的這種需求設計的。它是一個多協議的服務和一個通用的互聯網絡連接的工具,可允許多用戶使用一條外網線同時訪問互聯網絡。

1.1.1 軟件服務器的組建需求

1) 安裝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統電腦一臺;內、外置網卡各一塊。

2) 服務器軟件(Wingate)一套。

1.1.2 軟件服務器的硬件平臺

1) 設備的連接方法

我們打開計算機主機安裝上兩塊網卡,并分別裝上各自的驅動程序,一塊為內置網卡1連接在內網交換機上,用于內部網絡通信;另一塊為外置網卡2連接在外網交換機上,用于外部網絡通信。

2) 網絡協議與IP地址的配置

要使各計算機能在網絡上互相訪問還需要安裝網絡協議;同時每塊網卡都必須有自己唯一的IP地址,確保網絡通信時用戶能獲得指定計算機上的信息。

① 網絡協議的配置

網絡通信協議有多種協議,在服務器上一般僅安裝TCPMIP(不安裝NETBEUI)協議,它代表傳輸控制協議M網際協議,是Windows操作系統中實用性最強的協議,允許使用不同網絡,不同操作系統的結點鏈接和通信,它是連接Internet互聯網絡的標準網絡通信協議。

② 網絡IP地址的配置

服務器上安裝的兩塊網卡因不屬于一個網絡,所設置網絡的IP地址是不同的,分別設置如下:

a) 內置網卡1的IP地址

IP:192.168.1.1(0~254數字)

掩碼:255.255.255.0

網關:(不設置)

DNS:219.217.72.1(外網給出)

b) 外置網卡2的IP地址(外網給出)

IP:219.217.76.79

掩碼:255.255.255.0

網關:219.217.76.254

DNS:219.217.72.1

1.1.3 軟件服務器的軟件平臺

我們將WinGate軟件光盤放到光驅內(或復制到硬盤上),打開WinGate文件夾,點擊安裝程序,選擇Agree接受協議、安裝服務器選項(WinGate Sever),單擊Continut 、Next ...Next下一步,選擇Licensedversion標準版,單擊Next ...Next下一步、選擇典型安裝(Express setup),單擊Next ...Next下一步、Begin開始復制文件。在安裝的過程中,只需一直點擊“Next”(或回車)選擇默認值即可,直到最后按“Finish”按鈕完成,點擊OK按鈕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啟動后在右下角狀態欄出現藍色圖標,表示工作正常,紅色說明停止或異常出錯,需要點擊右下圖標打開聯機選項窗口,選擇確定重新啟動服務器進入工作狀態。

到此一整的軟件服務器就組建成功可以使用了。

1.2 硬件服務器的組建

硬件服務器是利用路由器(R)操作系統提供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地址轉換功能,將內部網絡客戶端私有的IP地址轉換成Internet互聯網絡上合法的IP地址,使得內部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戶就可訪問到外部的Internet互聯網絡了。

1.2.1 硬件服務器的組建需求

1)帶有單以太網口e0的路由器兩臺(雙以太網口的一臺)。

2) V35DTE和V35DCE數據電纜各一條(單以太網口省略)。

1.2.2 硬件服務器的硬件平臺

我們取來兩臺單以太網口e0的華為R2630路由器,一臺作為內置網路由1連接在內網交換機上,用于內部網絡通信;另一臺作為外置網路由2連接在外網交換機上,用于外部網絡通信。將V35DTE數據電纜T頭端與V35DCE數據電纜C頭端對接好,然后將V35DTE數據電纜另一端插到外網路由2的數據接口s0上;V35DCE數據電纜另一端插到內網路由1的數據接口s0上(不能接反)。這樣兩臺路由器就連接成一個整體硬件平臺就搭建完成了。

1.2.3 硬件服務器軟件平臺

硬件服務器內、外置路由器配置

1) 外網路由器(R)配置(根目錄下)

① 路由器的初始化:

Reset saved(清零并保存)

Reboot (清零后重啟)

Sysname wai(設路由名字)

② 路由器IP地址設置

[wai]Interface e0(指出以太網口號為零,即e0)

Ip address 219.217.76.79 255.255.255.0(設路由以太網口IP地址,為外網提供)

[wai]Interface s0(指出數據接口號為零,即s0)

Ip address 10.10.10.1 255.255.255.0(設路由數據接口IP地址 )

[wai]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219.217

.76.254 pre 60(設外網缺省路由IP地址并激活路由,219.217.76.254外網關地址)

[wai]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

25 255.0 10.10.10.2 pre 60(設置外網靜態路由IP地址并激活路由)

[wai]Firewall enable(開啟防火墻)

[wai]Acl 2000 mach-order auto (設訪問列表序號,高端路由2000低端1~99)

Rule normal permit source any (允許任何PC機訪問)

[wai]Interface e0

nat outbound 2000 interface (設訪問列表序號2000與以太網口IP關聯)

③ 激活設置命令

[wai]Interface e0

undo shutdown

[wai]Interface s0

undo shutdown

2) 內網路由器(R)配置(根目錄下)

① 路由器的初始化

reset saved

reboot

sysname nei

② 路由器IP地址設置

[nei]Interface e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設以太網口IP地址1,為0~254)

[nei]Interface s0

Ip address 10.10.10.2 255.255.255.0 (設置數據接口IP地址)

[nei]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10.

10.1 pre 60(設內網缺省路由IP并激活路由,10.10.10.1為外網路由s0的IP)

[nei]Ip route-static 219.217.76.0 255.255.

255.0 10.10.10.1 pre 60(設置內網靜態路由IP地址并激活路由)

[wei]Interface s0

Baudrate 2048000

(設數據接口速度,高端路由2048000低端57600不能超過64k)

③ 激活設置命令

[nei]Interface e0

undo shutdown

[nei]Interface s0

undo shutdown

到此硬件服務器的軟件平臺組建完成,一臺硬件服務器組建成功可以使用了。

1.3 軟件與硬件綜合(二級)服務器的組建

我們集成上面介紹的兩種服務器組建一臺綜合性的(二級)服務器。優點是即節省IP地址,又能通過服務器提供的緩存Cache來提高Internet互聯網絡的訪問效率,同時可加強內部網絡的安全性。

1) 綜合(二級)服務器的硬件平臺

在上面已組建好的硬件服務器和軟件服務器的基礎上,將外網線插接到外網路由的以太網口上,將內網路由的以太網口與外網卡的以太網口用網線通過交換機連接到一起,將內網卡的以太網口用網線連接到內網的交換機上,將內網的各個終端用網線連接到內網的交換機上,組成一個整體。這樣綜合(二級)服務器的硬件平臺就搭建完成了。

2) 綜合(二級)服務器的軟件平臺

按上面設備連接方法,搭建好綜合(二級)服務器硬件平臺后,只要將軟件服務器上內置網卡1的IP地址設置為:192.168.0.4(設置4,可設為0~254數字,不能與外置網卡在同一個網段上這里設為0段),不設置網關;外置網卡2的IP設置為:192.168.1.2(設置2,可設為0~254數字,必須與它的網關在同一個網段上,這里設為1段),網關設置為:192.168.1.1(為內網路由的IP地址);DNS的IP地址都是外網提供的:219.217.72.1 地址,其他設置不變,做些基本調整后,一臺綜合性的(二級)服務器就組建成功即可運行使用了。

3 網絡的拓撲結構

拓撲方式:

1) 將外網線通過交換機并用網線連接到服務器的外網以太網口上

2) 將服務器的內網以太網口用網線連接到內網的交換機上

3) 將客戶終端用網線連接到內網的交換機上

通過上面連接,一個能訪問Internet互聯網的網絡結構就組建完成了。

4 工作站的設置

工作站可按下列的IP地址配置,瀏覽器等上網工具中無需做任何特殊設置。

1) 一級服務器工作站的IP地址設置

IP:192.168.1.5(設為5,為0~254數字,不能重)

掩碼:255.255.255.0

網關:192.168.1.1(為內置網卡或內置路由以太網口IP地址)

DNS:219.217.72.1(為外網站給出的DNS)

2)二級服務器工作站的IP地址設置

IP:192.168.0.5(設為5,為0~254數字,不能重)

掩碼:255.255.255.0

網關:192.168.0.4(為內置網卡的IP地址)

DNS:219.217.72.1(為外網給出的DNS)

3) 用ping命令檢測所設置的IP地址

在DOS命令狀態下:

例:Ping 219.217.76.79

只要前面所設置的IP地址屏通后,我們就可以打開工作站上的瀏覽器網訪問Internet互聯網絡了。

4 服務器的維護與管理

服務器在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運行不正常的現象,這就需要網絡管理員對服務器要經常的維護與管理。

1) 當客戶端不能正常上網時,有可能是Wingate停止了工作,我們可以雙擊服務器右下角Wingate圖標,打開Wingate軟件,點擊“File” 選項中的“Sutdown wingate engine”選項,打開“GO online”重新啟動Wingate工作。當Wingate工作時,客戶端仍不能正常上網時,需要查看客戶端的網關是否與內置網卡(內置路由)的IP地址相同,DNS是否為外網給出的DNS地址。

2) 為了避免Wingate中的緩存cache選項所帶來的文件碎片使計算機啟動速度減緩甚至系統崩潰,不要把Wingate安裝在C盤里,單獨安裝在其它的分區里,同時打開服務器右下角Wingate圖標,輸入密碼進入系統服務窗口打開cache選項,把它的大小設定為100M以上,時間設定為2~10天以上,以提高網絡工作速度。

3) 服務器的硬盤越大越好,這樣可以加快客戶計算機訪問服務器Cache的速度,服務器也能穩定運行。

4) 一般服務器Wingate工作一段時間后,cache緩存里要有上萬個文件,會影響Wingate工作速度,我們必須清除掉。清除方法是將Wingate安裝目錄cache下以wgc為擴展名結尾的文件全部刪除掉,在安全模式下刪除較快。

5) 當每次對Wingate進行修改設定后必須按一下Wingate軟件中的那個小磁盤保存一下修改后的設置,否則Wingate仍保留原值不變。

參考文獻:

[1] 華為3COM技術有限公司. 華為3COM網絡學院教材[M].深圳:華為3COM技術有限公司出版,2004.

篇8

今天晚上夜自修期間,班級同學起哄說是要開啟教室里的多媒體電腦,利用多媒體電腦上網給大家播放了一部偶像劇電影。學校領導通過視頻監控查到我們班級,切段了網絡信號,之后政教處老師來到班級對全班做了嚴肅批評。我作為班長,難辭其咎了,沒有及時制止同學這樣的違紀違規行為,遭到了重點批評,特此檢討!

班長紀律管理不到位的檢討書,內容如下:

尊敬的學校領導:由于今晚我的一時放松,沒有理會同學這樣的違紀違規行為。因此犯上了這樣嚴重的錯誤,作為班長,我一直以來對于班級紀律管理都非常松懈,可能正是這樣的原因才導致了今晚班級嚴重違紀行為的發生。

事實上,我們班在學校老師的眼中一直以來的印象都不是那么好,我們班級的紀律不好是全校有名的。今天,我們班級又出現了夜自修播放電影這樣的錯誤,我作為班長真是感到難辭其咎,感到非常的羞愧與懊悔,為此我堅決要做檢討!

在此,我向學校領導表達我萬分的歉意。這次的班集體違紀錯誤,主要原因還是我們這批班干部平時沒有將班級紀律管理到位,這是我的錯,我們確確實實錯了。

我很傷心,也很自責,我希望學校不要拋棄對我們的管教,給我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知道學校是充滿母愛的,我們愿意向學校承認錯誤,接受學校的紀律處罰,請學校相信我們,我們一定會努力改正錯誤,今后努力認真學習,在高考當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光。

最后,我代表全班向學校領導懇請原諒,我們保證今后堅決改正錯誤,并且盡全力提高學習成績,回報給學校一個大好未來,為學校的下一屆招生事業貢獻力量!

篇9

【關鍵詞】 肩鎖關節脫位;內固定;喙鎖韌帶重建;護理

Opera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 allogentic tendon grafts and summarize nurse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s.Methods Seventeen cases of severe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received open reduction and clavicular hook plate fixation,the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s were reconstructed by freeze allogentic tendons,and physiological state was evaluated before operation,so as to eliminate dread mentation psychology and match the treatment.Efficient nurse and rehabilitation was given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was 93% according to Karlsson evaluated standard.The shoulder function recovered early,and the late effects were good,with less complication.Conclusion Such operation method produces sufficient mechanic stability and biological stability in the early and late postoperation stage respectively.Perioperation nurse is important to prevent complication and improve the injury limb’s function recovery.

[Key words]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internal fixation;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nurse

鎖骨鉤鋼板已廣泛應用于重度肩鎖關節脫位的治療,具有療效確切、術后早期可恢復關節功能等優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骨科醫生對恢復喙鎖韌帶結構完整性的重視,手術操作上常常因為喙鎖韌帶較短,難以尋找,韌帶修復相當困難,流于形式,以致內固定鋼板取出后肩鎖關節脫位復發。鑒于此,我們在鎖骨鉤鋼板固定的基礎上行異體肌腱移植重建喙鎖韌帶,最終達到肩鎖關節的生物穩定。2002~2005年,我科開展此類手術17例,并進行隨訪。結果顯示遠期療效佳,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急性肩鎖關節脫位依據Tossi分類均為3型,共計17例,男12例,女5例,年齡17~52歲,平均30歲,左側11例,右側6例,均為單側。傷因:車禍傷11例,重物砸傷2例,高處墜落傷2例,運動傷1例,打擊傷1例。受傷距手術時間7 h~14天。合并傷:顱腦損傷2例,同側肘關節骨折1例。

1.2 手術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臂叢神經麻醉,患肩墊高,切口于鎖骨中外1/3處遠端向肩峰延伸,近端向內下方,切開深筋膜探查肩鎖關節、斜方肌、喙鎖韌帶等損傷情況,清理肩鎖關節間破裂的半月板組織及血腫,暴露鎖骨遠端的3 cm骨質,向下分離暴露喙突,復位肩鎖關節,將鉤插至肩峰后下方,安裝鋼板并臨時固定于鎖骨,注意確保完全復位,必要時用C型臂透視證實。如復位不全可將鉤彎度加大以調整復位。注意不可過度剝離附著于鎖骨的軟組織,固定完成后修復縫合關節囊及肩鎖韌帶,將新鮮冰凍異體肌腱折疊成雙股,一端逢于喙突,另一端固定于鎖骨,操作中注意保護鎖骨下血管神經,最后修復三角肌、斜方肌筋膜,張力下縫合深筋膜。

1.3 護理措施

1.3.1 心理護理 消除患者對治療的顧慮,耐心講明此種手術的優良效果及預后,讓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3.2 專科護理 傷員對肩部的疼痛比較敏感,要注意止痛,術前及術后予妥善懸吊固定患肢,適當應用鎮痛劑,術后嚴密觀察患肢感覺及運動變化情況,保持傷口干燥。如有滲血、滲液,應給予擦拭或換藥,以防感染,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如滲液多日不盡,應考慮為異體肌腱排斥反應,此時要保持引流暢通,1周后滲出即消退。術后頸腕帶懸吊前臂于胸前,可自行更換,但翻身時應取得協助,禁忌用肘支撐身體,以防因變動不當而造成再脫位。

1.3.3 飲食護理 早期飲食宜清淡可口,宜給予富含營養易消化的飲食。中晚期宜給予富含鈣質及蛋白質較高的食物。

1.3.4 指導功能訓練 早期(2周內):自脫位復位固定后之日起即可指導鼓勵患者做患指的伸屈及握拳等運動,待疼痛能忍受后行肩、肘關節的各種活動。中晚期(2~6周):逐漸加大患肢活動范圍。

2 結果

術后隨訪8~42個月,平均14個月,2例失訪。依據Kalsson術后療效評定標準[1],優:無痛,上肢肌力正常,肩關節活動自如,X線片示肩鎖關節間隙5 mm;良:微痛,肩關節活動輕度受限,X線片示肩鎖關節間隙5~10 mm;差:疼痛,肩關節活動重度受限,X線片示肩鎖關節仍舊脫位。本組病例優12例,良2例,1例訴尺神經刺激癥狀,術后4個月癥狀消失,優良率93%,傷口一期愈合,1例訴患側臥位時肩部有疼痛感。1例上肢由上舉位回落到肩關節內收位過程中訴疼痛。2例均于1年后去除鋼板,不適癥狀消失。共有13例已去除鋼板,復查無肩鎖關節脫位復發。

3 討論

肩關節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鎖骨與肩峰間的滑動及肩胛骨相對于鎖骨的旋轉。肩鎖關節的穩定主要依賴韌帶保持,上下方向的穩定依靠喙鎖韌帶,水平方向的穩定依靠肩鎖韌帶、關節囊及三角肌、斜方肌的腱性纖維。手術的目的就是力求恢復關節的正常解剖關系及功能活動,防止繼發性創傷性關節炎和疼痛,任何一種手術方式均應符合以下原則:完全整復脫位,固定可靠,直到韌帶組織愈合,修復或重建相關韌帶、關節囊及肌肉附著處,清除關節內碎裂組織。鎖骨鉤鋼板依肩鎖關節解剖特點設計,利用自身強度和杠桿原理有效地對抗胸鎖乳突肌的牽引力量,對肩袖影響小,不干擾肩鎖關節并允許關節微動,避免了術后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具有操作簡單、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鍛煉的優點。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鎖骨鉤鋼板可否長期置于體內,肩鎖關節的生物穩定是否同等重要及如何獲得生物穩定。一些學者認為行鎖骨鉤鋼板固定不需常規恢復喙鎖韌帶,可獲得瘢痕愈合,鋼板可長期置于體內。筆者認為上述觀點不妥,畢竟一部分行鎖骨鉤鋼板固定的患者出現肩峰撞擊癥,存在者對肩峰、鎖骨及周邊軟組織的機械蝕損、內固定松動及刺激,瘢痕愈合的抗拉力性能差,以致鋼板去除后脫位復發。對于期望恢復劇烈活動水平的青壯年患者,必須獲得生物穩定。

異體肌腱已廣泛用于肌腱韌帶的修復,腱移植物經歷蛻變成熟后大約為初始強度的50%[2],能夠滿足修復要求,能較好地替代喙鎖韌帶的完整性及功能,效果確切,操作簡便,在去除鋼板后發揮永久固定作用,本組病歷優良的治療效果證實異體肌腱移植重建喙鎖韌帶是鎖骨鉤鋼板固定的重要補充。這種術式符合肩鎖關節的治療原則,有效提供了早期機械穩定性及遠期生物穩定,最大限度地恢復了肩鎖關節的結構完整。

護理上要重視以下三個方面:(1)上肢對疼痛極其敏感,術后早期應幫助患者消除疼痛不適癥狀,給予心理安慰及鎮痛藥物,將患肢置于最舒適的位置。(2)因為異體肌腱引起的排斥反應,傷口可能出現滲液,如出現則應及時更換敷料,保持傷口干燥,局部給予理療,促進傷口愈合。(3)患肢功能訓練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操之過急,6周內患肩避免做大范圍的外展及上舉運動,以免影響韌帶的正常修復,依據我們的觀察,傷側上肢恢復完全范圍的活動需要6~24個月的漫長過程。6周后軟組織韌帶修復已基本完成,其抗拉力已趨于正常,可指導病人行肘關節伸屈及肩關節外展活動。護理人員要耐心向病人解釋功能鍛煉的重要性,獲得患者配合。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多媒體 計算機技術 維護難點

中圖分類號:TP311.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5-0000-00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日益普及,在日常生產以及生活中隨處可見計算機的身影。軟件系統在計算機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它的性能直接影響著計算機的運行情況。因此,應切實提高軟件系統的維護水平,強化管理。

1計算機技術軟件系統

(1)系統軟件。系統軟件負責維護、管理、調控、資源開發工作,并能為用戶提供簡單的操作界面與良好的應用軟件的編制環境[1]。操作系統、處理手段、設計語言等共同組成系統軟件,其中操作系統屬于中心組成部分,負責調配與管理計算機中所有軟硬件資源,它是連接計算機與客戶的通道;設計語言屬于一種獨特的語言,主要被應用在數據處理情形中。(2)應用軟件。應用軟件指代為處理特定范疇中的某個問題所研制的軟件系統,因使用范圍的差異,具有多種應用軟件。軟件包與用戶程序共同組成應用軟件,其中前者是是指通過計算機處理特定問題所編制的程序集合,可供多個客戶共同使用。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是計算機軟件的基本組成部分。后者是為滿足客戶多多樣化的需求而研制并提供的軟件。(3)工具軟件。它負責維護與維修工作,涵蓋操作系統中的多個軟件。

2軟件系統故障

(1)軟件兼容。軟件系統的兼容性在某種程度上會損害文件或者丟失部分數據信息,且還會引發系統問題,在版本的更新、改進以及升級環節,經由注冊不斷更新,不能安裝一些早期應用軟件。(2)修改破壞。因軟件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錯誤,在其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修改破壞,這是錯誤操作注冊表引發的基本問題之一,同時,在應用軟件的環節,系統更替與刪除均可能引發此類故障。(3)惡意破壞。惡意破壞主要包含系統自身漏洞、蓄意攻擊以及病毒供給這三種形式,其中系統自身漏洞是指軟件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出現較多漏洞與不足,在早期設計環節無法準確預測上述缺陷,伴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漏洞與不足逐漸顯現,然而,軟件升級更新可及時彌補上述缺陷。病毒、黑客屬于潛在危險,它們只提供一個破壞數據入口。軟件以及協議漏洞等共同組成系統漏洞。待不法分子獲取漏洞信息后開始入侵,會損壞一定數據,如若修改權限,將會帶來嚴重的損失;黑客攻擊主要通過發非法訪問進行。黑客對網絡與軟件系統進行攻擊,伺機從中找到缺陷,入侵系統,篡改或者盜竊數據信息,將會給軟件系統帶來巨大危害;計算機病毒隱蔽、可潛伏、破壞力較大且具有傳播特性,在公共機房或者下載來源不模糊的軟件,不會進行病毒查殺,計算機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較大,并傳播擴散[2]。

3軟件系統的維護

(1)整改性維護。在軟件研制階段,因現行測試技術無法全面檢測所有錯誤,不可避免地會將問題遺留給運行過程。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因存在錯誤,則會出現故障,在此種情形中,針對錯誤進行整改,此過程即為整改性維護。(2)適應性維護。伴隨著計算機日益普及,其運行與數據環境也出現較大變動,為使軟件系統滿足這一變動,實施修改操作,此過程即為適應性維護。(3)改進性維護。在軟件系統的實踐活動中,因特定需求的作用,用戶通常要求軟件應具備新功能,也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全面滿足客戶要求,修改軟件,此過程即為改進性維護。(4)預防性維護。為及時糾正計算機程序,以此來提高軟件的可靠性,強化維護性所開展的軟件性能改進即為預防性維護[3]。

4軟件系統的管理

(1)禁止私自刪除或者修改軟件。 對于與系統相對應的程序,禁止私自刪除或者修改。對于存在關鍵信息內容的移動介質,應及時備份并清晰標注,對于硬盤中的關鍵信息內容也應借助移動介質,對其進行備份保護。(2)手動編排。在注冊表編輯器中,借助注冊完成手動編排操作,這可全面展現隱匿驅動器圖表等各個功能模塊,以免因未經許可的操作引發系統癱瘓。不定期下載系統補丁程序,合理安裝,切實保障軟件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3)不允許違規復制或者尚自使用來源模糊的軟件。

在第一次運行某個新軟件前期,應進行全面殺毒,掃描來源模糊的軟件。

5軟件系統的安全防護

(1)全面防御病毒。為防御病毒,首先,應針對計算機內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內部人員養成規范的上網習慣,增強安全意識,禁止私自下載或者使用來源模糊的軟件,借助殺毒軟件及時清除惡意軟件,增設防火墻。(2)設置客戶權限。借助口令掌控計算機的授權訪問,確保口令復雜,同時,還應定期更換。對于不同的人員設置針對性的訪問權限,全面掌控軟件系統中的所有信息。(3)有效預防黑客。增強軟件系統的防衛能力,改進預防設施,增設防火墻等。防火墻作為網絡的第一道防線,它屬于外部預防系統,無法切實保障內部網絡,因此,在使用防火墻時,應合理應用其它措施,增加系統的安全性。

6結語

軟件系統是計算機運行的主要決定因素,其性能與計算機運行緊密相關。因此,我們應明確計算機軟件系統故障,掌握軟件系統維護難點與具體的管理手段,切實保障軟件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韓雙雙.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軟件系統的維護難點及管理[J].電子測試,2014,(7):133-13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