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試題范文
時間:2023-04-03 07:20: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語文試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正確評價學生語文水平,無疑應該是語文試卷的主要功能。要實現這一功能,語文試題就務必要精確嚴密。然而,研讀若干語文試卷,在“精確嚴密”的要求上,往往令人難以滿意,甚至是瑕疵較多,造成許多遺憾,尤其是承擔選拔人才功能的中考、高考試卷。這里僅以某地級市的中考語文試卷中一條古詩詞鑒賞題為例,作一個分析。
這條試題是:閱讀李白的《秋登宣城謝①北樓》,完成下列三題。(6分)
江城②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注]①謝,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齊杰出詩人。謝北樓,即謝樓,為謝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是宣城的登覽勝地。這首詩作于天寶十三年(754),李白在長安為權貴所排擠,棄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蕩。②這里的“江城”,泛指水邊的城。③“兩水”,指句溪和宛溪,“兩水夾明鏡”,是指兩水繞城,水如明鏡。
1.這首詩中,最能體現秋天特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最能體現江城的美,請說說這兩句詩好在何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學過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說說尾聯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的參考答案為:
1.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本題1分)
2.“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構成對偶,句式工整。以“明鏡”喻“兩水”,寫出秋水的清澈、品瑩;以“彩虹”喻“雙橋”,寫出雙橋之美。一個“夾”字,寫出二溪合流繞城的情景:雙橋好似彩虹,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鏡”之中,一個“落”字,將天上與水中聯系起來。(本題共3分。能答出比喻,給1分,分別說出兩個比喻的表達效果,給2分,只說出其中一個,給1分;能對“夾”“落”作賞析的,也給3分。只答出對偶及其表達效果,給1分。)
(3)詩人政治欠意的苦悶與寂寞之情。詩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緬懷古人,這種復雜的情感卻無人理解。(本題2分,答“苦悶”、“愁悶”、“郁悶”或“寂寞”、“孤寂”、“寂寥”給1分,答“寄情山水,緬懷古人,復雜的情感無人理解”或“無人理解其思想情感”再給1分。)
二
這條試題從注釋到題目到參考答案都不夠精確嚴密,甚至是誤導學生,現具體分析如下:
1.注釋。
為了增加中考高考試卷的人才選拔功能,閱讀鑒賞題選材基本回避了課本選用的文本,另行選用閱讀材料。鑒于考試紀律要求,嚴禁學生翻閱資料,只好增加注釋,以幫助學生了解相關背景和解決字詞障礙,這對于學生能正確閱讀和理解閱讀材料無疑是必要的,問題是提供的注釋必須“正確有用”。這條試題恰恰在“正確有用”上達不到要求。
如注釋②:“這里的‘江城’,泛指水邊的城”,這是既不全面又不夠精確的。查有關資料,“江城”應注釋為:江城:泛指水邊的城,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區的方言,無論大水小水都稱之為“江”。
試卷所提供的注釋漏掉了極為重要的“這里指宣城”,勢必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容易誤導學生把“江城”理解成“所有水邊的城市”而對詩歌內容產生誤讀。至于是否要對“江”字作注解,如能提供,更好,不提供,也不影響學生答題。
再如注釋③:“兩水”,指句溪和宛溪,“兩水夾明鏡”,是指兩水繞城,水如明鏡。這條注釋同樣忽略了重要的內容,查相關資料,“兩水”指宣城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嶧山,在宣城的東北與句溪相會,繞城合流,所以說“夾”。注釋遺漏了對兩條溪流的地理位置介紹,學生又怎么能夠理解“夾”的準確呢?
至于注釋①,內容雖然無誤,但試題第3小題要求學生聯系學過的《宣州謝跳樓餞別校書叔云》,說說尾聯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自然已經學習了《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必定對宣州、謝眺、李白等相關常識即寫作背景有所了解,如此詳細,似無必要,而且詳細說明李白在長安為權貴所排擠,棄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蕩的情況,無疑已經暗示了第三題的答案。
2.不精確嚴密的問題。
(1)第一題
這首詩中,最能體現秋天特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其實這首詩中,只有一句是描寫秋天景物的,因此也就不存在相比較而“最”的問題,這種題目的設置也就是毫無意義的。
(2)第二題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最能體現江城的美,請說說這兩句詩好在何處。
在這一題目中,由于注釋中將“江城”注解為“泛指水邊的城”,學生可能就無法把“兩水”和“兩橋”落實到具體的江城,又由于沒有對江城的自然地理作介紹,自然也無法體驗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為什么最能體現江城之美。“好在何處”,看上去好像是一條主觀題,學生可以從詩句的意境、語言修辭、音韻和諧等角度選擇一點作出回答,但因為明確了標準答案,和命題者思路不一樣的學生,答得再好,極有可能得不到分。這類“好在何處”“妙在何處”的問題,常見于各類試題中,看似開放,但又設置標準答案,是典型的混淆客觀題和主觀題的題目。
(3)第三題
聯系學過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說說尾聯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看上去是課內課外相結合的題目,卻因為聯系不當,極容易造成學生誤答。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為蘇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選用,列為“誦讀欣賞”的范疇。教材所列出的提示是:“這首詩是詩人在宣州謝眺樓上的餞別之作。詩人感懷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又時時掩抑不住郁悶與不平,感情回復跌宕,一波三折。語言明朗,似脫口而出,音調激越高昂”。比較參考答案,“詩人政治失意的苦悶與寂寞之情。詩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緬懷古人,這種復雜的情感卻無人理解。”二者之間,是沒有多少共同點的。學生又如何能從“滿懷豪情逸興”或“郁悶與不平”的感情中聯系出“寄情山水緬懷古人”的復雜情感呢?
這條試題所給出的參考答案也同樣存在不精確不嚴密的問題。比如答案二中“一個‘夾’字,寫出二溪合流繞城的情景”,其中“二溪合流繞城”應為繞城合流,才可以理解,也符合“夾”的特點。
一條中考題,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不嚴密之處,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比如命題者手邊資料不全,命題時間較緊,無暇推敲等。但正是這種不精確不嚴密的題目影響了學生的語文成績,使得語文考試失去了評價學生語文水平的功能。
三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中考和高考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起著評價學生學業水平和選拔人才的功能,而且實際上起著學校教學指揮棒的作用。雖然考試的弊病很多,但在目前,還無法以其它型式來取代。強調試題語言的精確嚴密,是發揮考試應有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試題要達到精確嚴密的要求就應該注意這樣幾點:
1.語言表達清楚,不產生歧義。
命題語言應該簡潔明確,解釋唯一,意思清楚,如“好在何處”一類的問法,應該避免。因為“好在何處”既可以從內容上來回答,也可以從技巧上來回答,還可以從語言修辭上來回答,一旦學生思路和命題者思路不一,所回答的內容即使正確,但因扣不到標準答案,就無法得分。
2.試題指向性明確,明確揭示答題的方向和方法,不誤導學生。
試題必須明確提示答題的方向和方法,不誤導學生,必要時要加關鍵詞予以限制。比如“最能體現秋天特點”這樣的語言,學生就難以揣摩。秋天的特點是季節的特點,還是景物的特點,或許是氣候的特點,人的心情的特點等等,學生難以揣摩,又怎么回答?好在這首詩中只有一句是描寫秋季景物的,而且又只要求抄寫原句,否則學生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客觀題和主觀題界限明確,尤其是不能把主觀題等同于客觀題。
篇2
為方便考生及時估分,
考生可點擊進入甘肅高考頻道《2019年甘肅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欄目》查看甘肅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信息。
高考時間
全國統考于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至11:30語文;15:00至17:00數學。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15:00至17:00外語,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具體考試科目時間安排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備案后。
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時間6月7日6月8日上午語文(09:00:00-11:30:0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09:00:00-11:30:00)下午數學(15:00:00-17:00:00)外語(15:00:00-17:00:00)答題規范
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按填涂示例將答題卡上對應的選項涂滿、涂黑;修改答題時,應使用橡皮輕擦干凈并不留痕跡,注意不要擦破答題卡。
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各題規定的答題區域內答題,切不可答題錯位、答題題號順序顛倒、超出本題答題區域(超出答題卡黑色邊框線)作答,否則答案無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筆將廢棄內容劃去,然后在劃去內容上方或下方寫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廢棄內容后,再書寫新的內容。
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及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選考題:先用2B鉛筆將所選考試題的題號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該題規定的答題區域內對應作答,切不可選涂題號與所答內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題號。
特別提醒:考生不要將答題卡折疊、弄破;嚴禁在答題卡的條形碼和圖像定位點(黑方塊)周圍做任何涂寫和標記,禁止涂劃條形碼;不得在答題卡上任意涂畫或作標記。
篇3
為方便考生及時估分,
考生可點擊進入貴州高考頻道《2019年貴州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欄目》查看貴州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信息。
高考時間
全國統考于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至11:30語文;15:00至17:00數學。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15:00至17:00外語,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具體考試科目時間安排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備案后。
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時間6月7日6月8日上午語文(09:00:00-11:30:0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09:00:00-11:30:00)下午數學(15:00:00-17:00:00)外語(15:00:00-17:00:00)答題規范
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按填涂示例將答題卡上對應的選項涂滿、涂黑;修改答題時,應使用橡皮輕擦干凈并不留痕跡,注意不要擦破答題卡。
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各題規定的答題區域內答題,切不可答題錯位、答題題號順序顛倒、超出本題答題區域(超出答題卡黑色邊框線)作答,否則答案無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筆將廢棄內容劃去,然后在劃去內容上方或下方寫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廢棄內容后,再書寫新的內容。
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及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選考題:先用2B鉛筆將所選考試題的題號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該題規定的答題區域內對應作答,切不可選涂題號與所答內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題號。
特別提醒:考生不要將答題卡折疊、弄破;嚴禁在答題卡的條形碼和圖像定位點(黑方塊)周圍做任何涂寫和標記,禁止涂劃條形碼;不得在答題卡上任意涂畫或作標記。
篇4
關鍵詞:小學語文; 試題; 時尚元素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1-091-001
“時尚”這個詞現在已經很流行了,英文為fashion。時尚,顧名思義就是“時間”與“崇尚”的相加,簡單地說,時尚就是短時間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時尚。筆者認為,小學語文試題是否時尚,則體現在時代氣息、人文情懷、創新思維這三個方面。
一、洋溢時代氣息——小學語文試題時尚元素之一
【題例】
下圖是我國的“國家節水標志”。觀察這一標志,完成練習。
①請簡單說明此標志的構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標志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語言文字是在現實的運用之中歷久彌新的。不扎根于現實的土壤,語言文字就會喪失生命力。語文學科這個特點,決定了語文更需與時俱進。語文源于生活,又廣泛運用于生活。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語文試題的價值取向要努力實現書本知識與人類生活世界的溝通,而“鏈接生活”又是“課標”的一大亮點。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命制試題的老師結合人們關注的環保問題,在題例1中讓學生觀察我國的節水標志并說明標志的構成部分和寓意。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節水標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變形而成。標志寓意可以是:圓形代表地球,象征節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措施;也可以是手像一條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匯成江河。這道試題在生活背景下尋找學科知識與生活的結合點,同時作為學生語文能力的測試點,學生積累的“運用場”,從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現實。
二、體現人文情懷——小學語文試題時尚元素之二
【題例】按要求寫短信。在手機極為普及的今天,短信已成為人們常見的一種傳情達意的方式。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請擬寫一則短信,表達你對母親(或父親)的感激之情與祝福之意。要求: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運用一種修辭方法。
短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傳統的語文試卷因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題型設計比較客觀、冷漠,顯得嚴肅呆板,毫無情趣可言,在測試中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兒童是活生生的個體,各有各的精神世界,新課程強調教學要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服務,考題設計也應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上述題例以寫短信為命題載體,讓學生自由選擇對母親或父親的感激之情與祝福之意,旨在考查學生運用修辭方法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本題創設了由積累到運用的一個生活情境,改變了呆板的考查方法,而且考慮周全(學生也許是單親家庭)。這樣的試題學生因此會覺得親切自然,具體可感,使嚴肅的考試走進了學生的生活。這不正是立足于學生生活發展的最切實的人文關照嗎?
三、培養創新思維——小學語文試題時尚元素之三
【題例】設計網名、談創意:上網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一個重要內容。不少人都有新穎獨特的網名,例如“艷陽天”、“追夢少年”、“詩壇雛燕”等等。這些網名或寄托理想,或突顯個性,既生動形象,又好懂易記,讓人過目難忘。請你為自己另行設計一個具有個性特征和積極意義的中文網名,并將你的命名的創意(理由)寫在下面。
我的網名:__________
我的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
一.試題形式較往年有了大的變化。如第5小題由原來的給幾個詞語、關聯詞語,寫一段話,改為仿寫兩句話。從形式看,降低了難度;從內容上看,要求更高,因為仿寫出的句子要達到唯美的新高度。課外文言文第8小題也有原來的簡答題變為一道選擇題。表面上看是要求填abcd,其實難度也在增加,由原來單一考察某個知識點或感悟,變為對整篇文章內容、寫作特點的考察。課外文言文,原則上遵循淺顯的文言文,這個沒有改變,但內容側重考察古人的好品質,體現正能量。議論文改為一個簡答題和兩個選擇題,選錯一個,扣3分,其實難度也在加大。議論文內容基本沒變,還是考察論據、引證、結構等議論文的常識知識。小說,也改為4道問答題,完全變為主觀性試題。作文,內容很普通,自信、勤奮、挫折、毅力等是制勝的魔杖。但可以寫成議論文。附加題,考的是《西游記》中“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不難,但不是對比閱讀。要從“對比閱讀”的深潭中跳出來。
基于以上變化,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及時順應改變,不僅要讓學生見識到這些變化,更要有針對性地訓練。
二.整套試題,充滿新時代氣息。如,垃圾廣告、光盤行動、珠算申遺、北斗衛星導航,課外文言文閱讀體現的是反腐倡廉、知人善任以及小說中反應的農民工問題,都是與時代脈搏相一致。這就提醒我們,在以后的授課中,應該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教授圣賢書”,要把新的信息及時傳授給學生,學生答題時才可以從容應對。
三.試題與課本內容密切相關。古詩詞默寫、四個據拼音填詞語都是課本上的;詞語運用中的ab兩句話都是出自課文,一是《安塞腰鼓》,一是《荷葉 母親》;仿寫,陶淵明、范仲淹、魯迅都是課本上的;課內文言文就更不用說了。這就提醒我們,真的要重視課本,講好課本內容。以往總認為中考、高考不考課本中的內容,所以就不用講課文了,這是個片面的認識。還是要認真地學習課文,因為中考有時直接就考到課本中的內容,也可以“學法于課內,收效于課外”,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四.課外文言文,考的是祁黃羊大公無私和晉平公知人善任的內容,是現在提倡的正能量。在以后的課外文言文訓練中應側重正能量方面的訓練。
篇6
山西2014年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5日-26日舉行,
點擊查看:2014成人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考生也可參考【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專題】,祝廣大考生在考試中考的優異的成績。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成人高考語文答案┊成人高考數學試題┊成人高考數答案成人高考英語試題┊成人高考英答案┊成人高考政治試題┊成人高考政治答案
篇7
海南2014年成人高考安排在10月25日-26日舉行,
點擊查看:2014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考生也可參考【成人高考試題及答案專題】,祝廣大考生在考試中考的優異的成績。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成人高考語文答案┊成人高考數學試題┊成人高考數答案成人高考英語試題┊成人高考英答案┊成人高考政治試題┊成人高考政治答案
篇8
一、 命題依據
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方案(試行)》和《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語文學科考試大綱(試行)》,并結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命題。
二、 命題原則
1.導向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語文學科新課程理念,充分發揮基礎會考對普通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
2.基礎性原則。突出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易適當,不出偏題和怪題。
3.科學性原則。試題設計必須與考試大綱要求相一致,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試卷結構合理,試題內容科學、嚴謹,試題文字簡潔、規范,試題答案準確、合理。
4.時代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關注學科與社會的聯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5.公平性原則。充分考慮我省高中語文教學的實際,考慮教材版本的多樣性,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保證測試的公平。
三、 考試目標要求
語文會考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 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篇9
為方便考生及時估分,
考生可點擊進入新疆高考頻道《2019年新疆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欄目》查看新疆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信息。
高考時間
全國統考于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至11:30語文;15:00至17:00數學。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15:00至17:00外語,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具體考試科目時間安排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備案后。
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時間6月7日6月8日上午語文(09:00:00-11:30:0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09:00:00-11:30:00)下午數學(15:00:00-17:00:00)外語(15:00:00-17:00:00)答題規范
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按填涂示例將答題卡上對應的選項涂滿、涂黑;修改答題時,應使用橡皮輕擦干凈并不留痕跡,注意不要擦破答題卡。
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各題規定的答題區域內答題,切不可答題錯位、答題題號順序顛倒、超出本題答題區域(超出答題卡黑色邊框線)作答,否則答案無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筆將廢棄內容劃去,然后在劃去內容上方或下方寫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廢棄內容后,再書寫新的內容。
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及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選考題:先用2B鉛筆將所選考試題的題號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該題規定的答題區域內對應作答,切不可選涂題號與所答內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題號。
特別提醒:考生不要將答題卡折疊、弄破;嚴禁在答題卡的條形碼和圖像定位點(黑方塊)周圍做任何涂寫和標記,禁止涂劃條形碼;不得在答題卡上任意涂畫或作標記。
篇10
學生甲:他是周立波,他能說會道,并且十分幽默,深受人民的喜愛
學生乙:他是人。
學生丙:這個人好像很驕傲,因為他是斜著眼睛看人的,好像看不起別人。我們不能這樣,不然會失敗的。
學生丁:他是趙本山,我想對他說我對您的技藝是十分驚嘆,可是我覺得您在蛇年春晚排練退出讓我十分惋惜。(筆者按:標點使用不當,“婉”為“惋”之誤,句子欠通順。)
看到以上這樣的回答,不知語文課任老師特別是命題老師作何感想。筆者作為語言文字工作者,頗有感慨,不禁想到如下一些問題:圖畫閱讀題如何設計?五年級的孩子是否應該知道莫言?語文試題跟風“追星”,有無必要?我們怎樣做才能將孩子們對娛樂明星的興趣轉移到文化名人及其著作上來?最后,更深層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語文課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怎么考?當然,這篇短文不可能全面地討論上述所有問題。筆者下面僅就與試題本身直接相關的問題談點個人的看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論及作文教學時說:“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圖畫閱讀這種題型雖不屬一般意義上的作文,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考查學生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組織話語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考試采用圖畫閱讀題型,這本身沒有什么不當。問題是,我們該如何選擇、設計圖畫和題干?這里面大有講究。選擇、設計得好,就可以真實地反映出學生觀察事物和組織話語的能力;相反,選擇、設計得不好,不僅不能切實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反而會弄出一些讓師生雙方都很尷尬和無奈的事情來。上面提到的這道圖畫閱讀題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這道題的設計之所以失敗,首先是選錯了對象。莫言雖然在2012年的歲末非常“火爆”,但他畢竟是中國文壇升起的“作家明星”,其作品的主要對象是愛好文學的成年讀者。因此,對于尚不知文學為何物的小學生來說,無論這顆星多么耀眼,他們當中總有一些人會“視而不見”。其次,所選“圖畫”缺乏故事性。莫言的這張半身照基本上是一個“證件照”,除了眼睛向上看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引人遐想之處,學生們面對“他”,很難寫出老師想要的結果來。難怪學生乙了三個字:“他是人”(截圖顯示,“他是人”后面被涂抹掉了一些內容。可見,學生這樣寫實屬無奈)。我們能因為這個答案而責怪學生嗎?不能。學生是無辜的,責任在我們老師。最后,與圖畫搭配的題干文字太幼稚。學生一個大頭照,然后問“他是誰”。這樣的考題有意義嗎?這是在考語文嗎?學生在上小學之前,在幼兒時期就做過這種練習,比如在家里長輩們指著相冊里的照片問“這是誰”,幼兒園老師指著圖片問“這是什么”。那個時候,他們就能很流利地回答這類問題。
或許有人會辯稱,命題者的本意是考學生們是否了解中國作家莫言榮獲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這一重大文學事件。果真如此,那么我想說,這明顯偏離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因為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文學常識不是學生應掌握的內容。退一步說,假如某學生知道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莫言,可是他從未見過莫言的照片,認不出“圖畫”中的人是誰,這種情況豈不更冤?其實,看照片認人跟語文水平的高低沒有絲毫關系,拿它作為語文考試的一項內容,實在匪夷所思。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語文病句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