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的漫畫范文

時間:2023-04-07 06:1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父與子的漫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父與子的漫畫

篇1

漫畫《父與子》——生日的驚喜

父親的生日之前,兒子想給父親一個驚喜,就在家訓練兩頭豬倒立。

父親生日這天,兒子把他訓練過的豬帶到父親面前,讓它們表演雜技給父親看。兒子讓豬倒立,并且用尾巴變成父親現在的年齡“38”。父親受到了兒子送的特別的禮物,很驚喜,幸福地笑了。

篇2

《父與子》這本書里沒有一個字,但是,卻讓你一看就會明白。因為漫畫是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去修飾的,他還是很通俗易懂的,你一看就會明白的,一看就深深地愛上它的。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父與子讀后感800字,請您閱讀。

父與子讀后感800字1在漫畫《父與子》中,雖然父親和兒子的生活和平常人一樣,但是每一個平凡之處都充滿歡樂,包含溫情。

卜勞恩的漫畫熱愛生活,天性樂觀?!陡概c子》的幽默情節時時讓人忍俊不禁,父子的感情是美好的,掩卷深思,常常令人回味無窮。而且耐人尋味。

雖然父子倆性格有許多差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樂觀與愛。

比如:在圣誕節的前一天,兒子悄悄地把鋸拿走了,為了給父親一份秘密的圣誕禮物,不讓父親知道。還有在圣誕節,父親送給兒子禮物,兒子也送給父親禮物,父親抱起兒子哭起來,這就是父子之間濃厚的愛。他們之間除了愛,還有積極樂觀的精神。比如:兒子的雪人被別人推倒了,父親看見兒子哭了,想了一個有趣的辦法,自己假扮雪人,待那個人擁自己的時候,趁他不注意踢了那人一腳,父親和兒子都忍不住笑了,而且笑得變了個樣子,把那個人嚇了一大跳,帽子都掉了,還坐在了地上。

父子并不完美,肥胖的父親有很多缺點,偶爾會誤解兒子,有時還會耍家長威風,但他善良有童心,樂于助人,充滿正義和幽默,體貼孩子,在兒子受委屈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為兒子出氣。

比如:一次父子與一位男人坐在一起,首先把父親的帽子拿下來捅了個窟窿,父親心疼極了,只見那個人又把兒子的氣球用煙頭給觸破了,兒子受了委屈哭了起來,父親看不慣,直接往那個人的下巴狠狠打了一拳,然后父子又安心地看報,那個人邊走邊哭邊瞟父子倆一眼。兒子有著所有小孩共有的天性聰明善良,有時會調皮惡作劇。比如:一次父親在看報,兒子在后面用一個蹺板往上面放了一個蘋果,只見兒子一拍蹺板,正中靶心,打在了父親禿禿的頭上。

而且,這個漫畫還暗暗揭示著另外一樣東西――這個漫畫的作者叫埃奧·卜勞恩,在卜勞思生活的那個年代德國正處于納粹時代,那時德國報刊極力嚴格,內容枯燥無味,毫無生氣,而且它使人們在納粹恐怖的陰影下看到了一個明亮清澈的世界:沒有政治,也沒有戰爭,只有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且讓德國人民看到了曙光和光明。

無論在哪里都要有快樂,快樂從容是一種幸福,所以每個家庭都要有溫馨與幸福!

父與子讀后感800字2《父與子》是一本世界著名的連環漫畫集。這是一本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好書,希望會贏得大家的喜愛。

這本漫畫集的作者是埃奧卜勞恩。不滿30歲時,他的名字已響徹畫壇。

卜勞恩的漫畫之廣受歡迎,決不是偶然的。它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

洗練的筆墨。卜勞恩的漫畫通常只有寥寥數筆,卻使畫中父親與兒子的形象躍然紙上,一驚一疑,一喜一怒,栩栩如生。如《自衛的雪人》:兒子堆了個雪人,好事之徒加以破壞,于是父子合作,繪制了雪人的腦袋和衣服,由父親扮做雪人,當好事之徒再來故伎重演時,就只有吃虧的份了。

真是的感受?!陡概c子》這本漫畫集不僅凝結了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之間的濃烈親情,而且還融入了卜勞恩與他自己父親之家的銘心摯愛,因而心手掂來便能打動讀者。如《意外的禮物》:兒子本來給父親準備了一件禮物,是扔標槍者的微型雕塑。但過于興奮,奔跑間跌了一跤,雕塑別摔得粉碎。父親并沒有責怪兒子,而從塑像碎片中揀出那根標槍,用來捅煙斗,于是父親和還在啼哭中的兒子抱在一起了。當然,事情并不都化兇為吉,有時也會化吉為兇。

生活的情趣。人們之所以喜愛《父與子》這本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書中充滿生活的情趣。如《魚兒的信》:父親在垂釣,兒子卻悄悄寫了一封信,然后神不知鬼不覺的下水把信掛在了釣鉤上。等父親釣上來一看,竟是一封魚兒的信,上書:我們今天不愿來。敬禮!這的確是淘氣,但淘氣后面不也蘊含著兒子的智慧和父子間難得的情趣嗎?

人生的哲理。卜勞恩的漫畫當然會給人巨大的愉快和難得的樂趣,但不止這些。讀者在發出會心的微笑之余,還會陷入深沉的思索,領悟到某種人生的哲理。如《痛苦的自我批評》:兒子想要拿小火車頭去玩,父親不準,兒子哭了,呼氣還是不準,最后總算把小火車頭給了兒子。這時父親去照鏡子,鏡子中兇狠的尊榮實在很不雅觀,于是父親便拿起鞭子來大自己的屁股。這樣的自責難道不能給做家長的某種啟發嗎?

愿《父與子》代代相傳,愿這本書蘊含的情趣和哲理永遠給人歡樂和啟迪!

父與子讀后感800字3這個暑假,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雖然這本書沒有文字,只有圖片,但這本書還是那么受我的歡迎。說真的,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心里就想:這書沒文字就單單一些圖片,這簡直就不是書??蓩寢屨f這是這本書是好書,一定要買,沒辦法“母命難違”。

回到家,我開始看起了這本書,書中的這位父親長著一大把胡子,光禿禿的腦袋瓜兒下面長著一個與頭不相稱的肥大的身子,身上穿著一件百年不換的黑馬甲和一條腰身寬大的白褲子。一雙比圓圓的眼睛里,張著兩只比芝麻還要小的眼珠。只要看一眼這位長相滑稽的父親。我突然醒悟到,我之前的猜測是錯的,這是一本好書。因為這里面的小故事,都是我們身邊的事兒,著作用有趣而滑稽的藝術把它給夸張化了!

如:《引書如室》,傍晚,該吃晚飯了,父親、母親都坐在了飯桌前,可兒子哪兒去了?于是,母親便命令父親去找兒子!父親挺著大腹便便的肚皮,去找兒子。這時候,兒子可正趴在地上看有趣的小人書呢!看到父親的來臨,兒子仿佛接到了“圣旨”,馬上便走出了房間。咦?餐廳怎么又缺了個人?哦,讓我數一數:媽媽,兒子,還少了誰呢?當然是正在書的前面趴著的父親啦。這時候的父親象一個老頑童,全然不顧妻兒正在餐桌前餓得“咕咕”叫,沉浸在小人兒書里,看到精彩之處,還在地板上飛快地跺幾下腳呢!肥腸滿肚的肚子把屁股壓得撅得老高,拖著腮幫子的雙手,可真有趣……

在看這本書時,我會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也可以說出其中大概的內容,這就說明他可以看明白圖意。說到這,你們肯定會問,不是說這書沒文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是的,正因為這書沒文字,才讓我看著上的生動形象的畫面,發揮自己的想象,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把他內在的語言轉述給別人聽,發展了語言思維,真是一舉兩得。書中很多故事都能使讀者在幽默的同時體會出更深層的寓意。使人明理。書中的《現實的教育》就是講了父親在看一本《教育不能體罰〉的書,可兒子卻在旁邊大喊大叫,被父親打了一頓;《恩將仇報》則敘述了父子從蟒蛇口中救下了豹,卻被豹所追趕;《獨創的魚網》描繪了父子倆發揮想象,用衣服編成網,捕了很多的魚;《袋鼠的友誼》就教育人們要和動物友好相處。

我要謝謝這位德國作家卜勞恩:“是你帶領著我們走進了幽默漫畫的世界?!?/p>

父與子讀后感800字4寒假里,我看了《父與子全集》這本漫畫書,這本書有趣又生動,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致的畫里面閃爍著智慧之光,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其中的一些連環畫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忘加葡萄干的蛋糕》、《輸不得的父親》、《不值得幫助的家伙》、《馴馬的對策》、《假面舞會的化妝》、《畫的照片》……,這些連環畫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有時我笑得前仰后合,有時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還有時一發不可收拾,笑得我話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以漫畫的形式表述父子情感的書,禿頭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和藹、慈祥、幽默。留著刺猬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聰明、可愛。漫畫形象地刻畫了一對父子的生活情景,他們時常在一起玩耍,一起搞怪,其樂融融。看完后,覺得這本書有著不同的“味道”。

在這里我給大家簡單的說比較有趣的故事:《忘加葡萄干的蛋糕》,父親在做一個蛋糕給兒子吃,等大功告成后,卻又發現忘加葡萄干了,這該怎么辦呢?正當父與子苦苦思索時,兒子抬頭看見1把槍,靈機一動,有了一個好主意:他讓父親把葡萄干當成子彈發射到蛋糕里??吹竭@里,我感到了禿頭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幽默,和留著刺猬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輸不得的父親》。父親在與兒子下象棋,下著,下著,父親輸了,可是,他卻把兒子一頓打。仿佛回到了童年,有了一顆“嫉妒心”;《不值得幫助的家伙》讓我銘記于心。有一天,父與子正在街上散步,看到有一個人十分賣力地在拉一輛車,父子倆起了善心,要幫幫這個人,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人一開始還一起幫著推車,后來,他竟然自己坐在了車上,一邊抽煙,一邊唱歌。這可氣壞了父與子,父親給了那人一個巴掌:“真是個不值得幫助的家伙!”這本書中的故事里,我感受到父與子那顆純真的童心。

快樂是金,快樂使我們健康、使我們幸福,讓我們每天都懷著快樂的心情,去迎接早晨的太陽吧!

父與子讀后感800字5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父與子》漫畫集。它出自德國漫畫大師?!W·卜勞恩之手。這本書里沒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畫,一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于漫畫家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的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深深的感動了我幼小的心靈。我很喜歡這本書,對它簡直是愛不釋手。

《晨練》是講爸爸和兒子天天在一起鍛煉,他們舉重、跳繩……最后,兒子居然把爸爸舉起來了。而我的爸爸也經常陪我練習打籃球、下圍棋。爸爸一直鼓勵我作為一名男子漢,要鼓足勇氣戰勝他。我也希望像漫畫中的兒子一樣把爸爸舉起來,超越他。

《足夠了》是講爸爸和兒子在河邊扔石子,但很快就沒有可扔的石子了,兒子玩得很不盡興。當天晚上,爸爸就用小推車裝了一大堆石子到河邊。第二天,兒子看見這么多的石子,高興極了。我也喜歡向水里扔石子,爸爸經常帶我到郊外向水中扔石子。講衛生的爸爸會去摳埋在土里的石子,弄得滿手的泥土??匆娝锓浩鸬聂贼圆y,我感到心中的股股暖流在蕩漾……,爸爸很愛我。

《獨特的晨報》是講爸爸發明了一種晨報,就是在報紙中間挖一個大圓洞,放上早餐的盤子和咖啡杯,這樣就可以不用扭頭地邊看報紙邊享用早餐了。我的爸爸也有很多奇思妙想,如像紙一樣可以折疊的電視機,可以傳送人的傳真機,……爸爸說我有朝氣,要敢于創新,我真佩服他,我真希望將來自己能成為小發明家。

《睡覺》是講爸爸用盡各種辦法哄兒子入睡,調皮的兒子怎么都不睡,精神百倍。最后父親累得筋疲力盡,倒在兒子身邊睡著了,兒子也摟著爸爸的脖子甜甜的睡著……,真是父子情深呀!看著我不由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樣子,我也甜甜的笑了,因為我也愛我的爸爸,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兒子。

父與子,他們是一對快樂的父子,是一對猶如兄弟的父子,是一對搞笑幽默的父子。他們善良,他們淳樸,他們樂觀……他們就像是一對鐵哥們。形影不離。他們過著無憂無慮,快樂溫馨的生活

篇3

   2022《父與子》讀后感范文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作者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光頭父親和兒子的幽默趣事,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兒子對父親的喜愛之情,深深的感動了我,讓我連讀三遍,每次都能被他們逗的哈哈大笑。

  其中《尋找離家的兒子》是我最喜歡的,講的是兒子不小心在踢球時,把窗戶上的玻璃打碎了,父親嚴厲的對他說道:“你干的好事,快給我出去?!眱鹤幼叱隽思议T,可是都晚上七點了,兒子還沒有回來。一直到晚上九點,兒子還是沒有回來。父親非常著急,急忙出去找兒子。但是一無所獲,就回來了。剛走到門口,一個足球再一次把玻璃打破,正好打在父親的腦袋上。原來,是兒子踢的,父親看到連忙抱住兒子,還說:“我的寶貝兒子,你可回來啦!”

  看到這里,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記得在去年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旅行,結果我在景點看新奇事情時走丟了。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找不到爸爸,這里想起了老師的話:在外邊如果和家人走散時,要站在原地不動或讓保安給家人打個電話。正好我面前有一位保安叔叔,我急忙沖上去,向他說明了我的情況,他幫我給爸爸打了一個電話。最后爸爸找到了我,一把把我抱在懷里,并告訴我在遇到困難時不要慌張,要冷靜,急中生智,才能有好的辦法。我就緊緊的,緊緊的拉住爸爸的手往前走。

  同學們,當我們和爸爸媽媽之間發生矛盾時,千萬要平靜心情,冷靜一下,學會化解矛盾,相信爸爸媽媽都是愛我們的。

       2022《父與子》讀后感范文   我讀的《父與子》是一本字很少的漫畫書,它講述的是一對父親和兒子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以及他們如何相處、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閱讀這本書,會感覺很好玩,書里的父親是一個光頭,很疼愛自己的。孩子,經常保護兒子,教會兒子很多的生活道理。書里的兒子是一個很乖又很聰明的孩子,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他能獨立思考,同時遇到不懂的問題能主動請教父親。書中父親與兒子之間有過不愉快,互相捉弄對方,但最后他們都又友好相處了。

  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其中的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天,父親和兒子一起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掉進了下水道里。父親馬上下去尋找,過了很久還沒上來,兒子急了,向井里扔下一塊小石頭,不一會,父親爬了上來,皮球找回來了,可父親的頭上起了一個大包。父親生氣的說,“你干嗎扔石頭砸我?”兒子哭了,說,“你慢慢不上來,我很擔心,所以扔塊石頭下去看看有沒有動靜?!备赣H轉怒為喜,開心地說,“好兒子,謝謝!我沒事了,我們回家吧!”

  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了父與子之間深厚的感情,兒子擔心父親的安危,父親包容兒子的魯莽,他們深厚和幽默的感情讓我非常感動。書里還有好多這樣幽默感人的故事,作者夸張的手法讓我總是笑個不停,可更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愛自己的父母,同時也要象《父與子》里的父親一樣,更多一點包容,當然還有幽默。

  2022《父與子》讀后感范文

  偉大的漫畫大師矣.奧.卜勞恩創作的《父與子》,這本深受大家喜歡的連環畫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塑造了一對善良、正直、寬容的父子,文中流露出純真的父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

  書中的父與子就是取材于作者本人與兒子,整本書充滿著智慧,深深地吸引了幾代的讀者,至今仍滿全球、風靡世界。更讓我們全家愛不釋手,增添了我們的生活情趣。

篇4

年級:五年五班

姓名:王博維

這幾天,我看了漫畫《父與子》。漫畫非常有趣,處處蘊含著父親與兒子之間深深的愛。《父與子》中使我很有感受的是《圣誕禮物》這則漫畫。

圣誕節到了,父親給兒子買了小帽子、槍和圍棋當做圣誕禮物送給了的兒子。兒子也用自己攢的零花錢買了手套、拐杖和領帶送給了父親。他們倆看到了對方給自己買的禮物時,都感動得流淚了。父親抱著兒子哭了起來。他們都為對方對自己的愛感到幸福。

他們坐到鋼琴前彈著優美的樂曲,還一邊唱著歌。彈完了琴,兒子騎著單車,繞著圣誕樹一圈一圈的騎著,父親和兒子都高興極了。晚上,父親帶著領帶,穿著手套,拿著拐杖,站在鏡子前擺威風,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多么威風!”他心想:兒子睡覺了嗎?便走到兒子房間,看見兒子戴著帽子,拿著槍,睡著了。父親開心的笑了。

這邊漫畫讓我感受到了父親的愛。有些人看完這篇漫畫并沒有想法。可是,想一想,父親和兒子都給對方買了圣誕禮物,這不就是愛嗎?不要以為體現愛需要做一件很大的事,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不過常常不去細細的想,認真的觀察而已。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回家,路上我眼睛里進了很多沙子,很不舒服。媽媽趕快安慰我說:“沒事吧?沒事吧?我給你吹吹。”說完,就輕輕的對著我的眼睛里吹氣,過了一會,流了眼淚,好了一點。媽媽一路上牽著我回家的。這就是母愛。想一想,不是因為愛我,為什么要給我吹沙子呢?

篇5

我把自己的問題帶到了我們的“新家”――“于永正工作室”。在工作會上,大家對這個問題交流了各自的看法。最后形成一致意見:于老師的“五重”教育思想里提到首先要重情趣,我們應當在家庭作業的布置上也體現這種精神,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學科特點,為學生布置一些精選的、有情趣的作業,適當給家庭作業變變臉。是??!大人一日三餐全吃同樣的東西都會覺得乏味,何況孩子做作業呢?學生每天抄抄寫寫,面對司空見慣沒有新意的作業,當然會覺得厭煩了。而從情感上不接受的東西怎么能寫好呢?我何不換種方式,布置一些充滿情趣的家庭作業來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呢?

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最喜歡看漫畫,于是在閱讀課上我就推薦給他們一本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的傳世名作《父與子》。這本漫畫的素材取自作者與其子克里斯蒂安的日常生活,充滿溫情與幽默,流露出純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果然,第二天的課間我就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已經在讀《父與子》,我對他們大加表揚,當天家庭作業就布置看《父與子》。沒有書的同學可著急了,于是我給他們復印了其中一部分有趣的漫畫。那天學生格外高興,有一個同學放學時對我說:“老師,你今天留的作業真有趣!每天都能看漫畫就好了!”

在接下來的口語交際課上,我用幻燈片播放了《父與子》中的《假期第一天》,讓學生說出其中每一幅漫畫的意思,最后連起來講一個故事。學生非常感興趣,故事編得很好。還有的學生自選了《著迷》,也講述得非常好。于是我留一個作業,讓學生寫下自己剛才編的故事,題目可以自定,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制作成幻燈片,講評的時候在班上播放。

那天交上來的作業大多是幻燈片,紙質的只有五六個??磥?,學生都愿意讓老師講評自己的作業。桌上一大堆U盤,我從中隨便拿起一個打開,這個學生是用圖片加文字的方式寫作的,他編寫的文字都在圖片內,根據故事的發展可以一頁一頁翻,幻燈片制作得非常精致。我笑著對學生說:“小新的作業打印下來都可以編書了?!边@個作業在同學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學生們看了都向小新豎起大拇指。后面又連續播放了幾個學生的作業,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很有趣。十分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學生好像看得不過癮,每個人都期盼著我播放他們自己的作業,我只好承諾當天把他們的作品打印出來,在下周閱讀課上讀。不過,我提了更高的要求:“回家再好好修改,將來編輯成冊,留給自己做紀念。”這下學生可在意了,當天回去認認真真地讀,精心修改,性子急的當晚就發到我的郵箱里,讓我先睹為快。

接下來的幾天,脆在電腦前批改作業了。這種方式深受學生喜愛??梢哉f,家庭作業――看圖作文成了“作業超市”里最熱門的作業,原來被冷落的小練筆改頭換面之后變得炙手可熱,有感情有趣味的作業寫滿滿兩大張都不嫌多。

看來,布置作業也要激發學生的情趣。經常聽于老師說培養能力很重要,但是更要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這些都是“根”。我現在才真正感受到這句話的深意和力量。的確是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是第一位??!

一個學期堅持下來,我們班編了一本學生作品集――《足跡》,上面收集了全班學生的優秀練筆作業。家長們驚嘆自己孩子的寫作水平提高之快,對我的這個方法也給予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連過去不愛寫作文的學生也敢在家長會上讀自己的作文了。練筆積累多了,學生就自信了,不煩了,就愛寫了,久而久之,他們怎么會不喜歡語文作業呢?

篇6

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他寄予惟一希望的兒子克里斯蒂安并沒給他爭氣,成績居然比上學期還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說話,便回到自己的房間呼呼大睡。當卜勞恩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習慣地拿起筆寫日記:5月6日,星期一,真是個倒霉的日子,工作沒找到,錢也花光了,更可氣的是兒子又考砸了,這樣的日子還有什么盼頭。就在卜勞恩來到克里斯蒂安的房間里,準備叫兒子起床去上學的時候,他已經上學去了。卜勞恩突然發現,克里斯蒂安的小日記本忘鎖進抽屜了,于是便忍不住好奇地看了起來:5月6日,星期一,早上去上學的時候,我幫助一位盲眼老奶奶過了馬路,心情很好。只是這次考試不太理想,但當我晚上將這個消息告訴爸爸的時候,他卻沒有責備我,而是深情地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使我深受鼓舞,我決定努力學習,爭取下次考好,不辜負爸爸的期望。

怎么會是這樣呢?明明自己是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怎么就變成深情地盯著他看了呢?卜勞恩好奇地翻開了克里斯蒂安以前的日記: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來越好了,我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請教他,讓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勞恩又是一驚,趕緊拿起自己的日記本來看:5月5日,星期天,這個該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小提琴,好不容易有個休息天,又被他吵得不得安生,如果他再這樣下去,我非報警沒收他的小提琴不可。卜勞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無語。他不知道自己從什么時候起,竟然變得如此悲觀厭世,煩躁不堪的,難道自己對生活的承受力還不如一個小孩子嗎?

從此,卜勞恩變得積極和開朗了起來,而他的日記里的內容也完全變了: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雖然還是沒有哪家單位肯聘用我,但我從應聘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我想,只要總結經驗,明天我一定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5月8日,星期三,我今天終于應聘成功了,雖然是一份鉗工的工作,但我想,我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鉗工。

他就是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國福格蘭特山區的翁特蓋滕格林村,曾經在工廠當過鉗工,后來又給《橫斷面》、《新萊比錫報》、《前進》、《詼諧報》作過畫,還為他的朋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納的許多作品畫過插圖。

卜勞恩的連環漫畫《父與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從而使卜勞恩成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巨匠。連環漫畫《父與子》的素材,大多來源于他和兒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日子?!陡概c子》被人們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征,受到人們一致高度的贊揚,聲譽遠遠地越出了國界。

篇7

漫畫《父與子》——一年后

春天到了,兒子和父親在大樹下量身高。父親瞄準兒子的身高釘了個釘子做記號。

冬天到了,釘子還在樹上。

第二年春天來了,兒子和父親又來量身高。他們一看去年釘的釘子還在樹上,比了比,釘子的高度竟然比兒子的身高還高。真是太奇怪了。

篇8

漫畫《父與子》——人靠衣裝

一天,父親和兒子看見一個富人騎的馬排出了馬糞。就跟在馬的后面掃馬糞。不一會跟著馬走到了一個富人的院子門口,門口的衛士攔住了他們,兇狠地對他們說:“這是富人家的院子,只有富人才能進去?!?/p>

父親想了一下,就拉著兒子回家換了一套衣服,又去富人家的院子,掃院子里的馬糞。這一次,衛士看見他們衣著整潔,禮貌地讓他們進去了。

篇9

漫畫的畫面是這樣的:一天,小東陰著臉回到了家,坐在做作業的桌子面前,正準備做家庭作業。小東的爸爸滿臉笑臉地走到小東面前,親切的說:“寶貝兒子,今天,還要我幫你做作業嗎?”小東滿懷怨氣地對爸爸說:“不敢讓你做了,昨天你把‘一頓飯’寫成了‘一噸飯’。害得老師罵我是大飯桶!”“對不起,對不起啊,兒子,老爸不是故意的?!卑职质直傅恼f,“要不這樣吧,今天我幫你做作業,如果我寫錯了字,我請你吃肯德基,怎么樣?”“這還差不多,你慢慢做,我先去踢足球了!”小東說完就走出了家門。爸爸拿起筆,開始做了起來…….

不會吧?這不是真的吧?我看了好幾遍,都還是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圖中的爸爸太溺愛孩子了,連做作業的事也給“包”了。圖中的爸爸教育方法出現了嚴重的偏差。這樣持續下去,小東會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使小東變成生活在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更別說做搏擊長空的雄鷹了!

篇10

姑姑不會告訴爸爸吧?回到家后,我心里忐忑不安。我偷偷把書藏在了枕頭底下,以防被發現。

剛吃完晚飯,我就進了房間,裝著學習的樣子,但總是心不在焉的,老是想著那本漫畫書。好不容易熬到睡覺時間,我估計爸爸已經睡著了,于是趕緊把書拿出來,把門關上,生怕爸爸媽媽發現。一將書翻開,我沉迷于其中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仿佛聽見外面有什么動靜。我有些緊張,心想:要是爸爸進來了我該怎么辦呢?我趕緊把書裝進袋子里,藏在書柜上。我悄悄地打開門一看,原來并沒有什么聲音,真是虛驚一場。我關上了門,平緩了一下心情,又翻起書來。這些精彩的故事情節吸引著我,我幾乎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沒料到,這個時候爸爸竟然悄悄地走進我房間,我沒有察覺,還是在津津有味地看著漫畫書。爸爸見了,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轉過身來,很吃驚,但看著爸爸嚴厲的眼神,我慚愧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