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范文

時間:2023-03-25 21:00: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白衣天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白衣天使,您多么的偉大,您在我們需要您奮不顧身的挺身爾出,無論是白天還是晝夜,您總那么無私貢獻。

您不顧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在醫院里不分晝夜的工作。正在吃飯時醫院打電話來你也不顧肚子餓在第一時間到達醫院,就算是狂風暴雨您也以一樣來到醫院。

不知道您從多少病魔的手中搶回多少條生命。

您就想白衣天使守護這我們,您那無私貢獻的精神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您學習。

實驗小學五年級:陸翔

篇2

幾個月前,“SARS”病毒來到了我們身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要發生,全世界都要面臨著威脅,中國的病發率很高。

在發大水的時候,最可愛的人是解放軍,可現在最可愛的人是我們的白衣天使。每當有病人送來時,他們都不會退縮,不會說你來,我不敢。都奮不顧身地上前線。雖然他們要全副武裝,還要面臨會被傳染的威脅,難道他們不怕死嗎?怕。但他們還是盡心盡力地搶救病人,不顧自己的安危。有多少位護士和醫生把他們的孩子放在家里,自己上前線,把生死置之度外。在中國,每天的非典病人很多,但更多的是白衣天使們一個個病倒,等他們病好了又繼續搶救病人。但還是有那么多人悄然離去,也無力挽回。消毒水,口罩,維生素,成了人們每天的主旋律。

每當我在上課時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我就會想到,救護車里面是不是有一位非典病人呢?還來得及搶救嗎?我的腦子里會冒出許多奇奇怪怪的問題。

可非典幾個月就過去了。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互相關愛,幫助。就算是愛滋病,也能克服。那小小的“SARS”,又算什么呢?

篇3

“你好,小王。”我的病人李大爺走進來,面頰紅潤,精神十足,不再像生病期間那么臉色臘黃。我站起來,“您好。”“小王,有事嗎,我們到河邊聊。”

河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水草隨著水的流動舞蹈著,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竊竊私語。微風吹來,攜帶著涼爽與花香,使人神清氣爽。

我們漫步在河邊的樹蔭里。“李大爺,您最近身體怎么樣,病痊愈了嗎,護士們服務的好不好,最近我太忙,沒去看您。”“我病都好了,你不用擔心,我是來道謝的。想起你那是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有是和我談心,又是安慰我,小王,你真是一個合格又稱職的好大夫。”李大爺和藹可親的說道。“這是我一個大夫該做的,作為一個大夫,不光是替病人看病,還要時時刻刻關心病人,不讓他們孤單。我們為病人而生,病人的快樂,就是我們的快樂;病人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我必須讓痛苦不在,讓煩惱不在,讓青春、快樂與健康永駐。”“不管怎么說,我也要感謝你,我會常來看你的。”“歡迎歡迎,哈哈哈。”

回到辦公室,翻開病人情況記錄表,看到病人情況都很穩定,我也就放心了。看看表,已是上午十點,我站起身來,又去看望那些病人。

這時,護士小李匆匆走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大······大夫,有位病人昏迷不醒,臉色臘黃。”“帶我去。”

我來到了那位病人床前,試了試體溫,一看,42.3度,是高燒,忙給她蓋被子,敷濕毛巾,用濕毛巾擦她的手,一會,病人睜開了朦朧的眼睛,我拿出藥瓶,端來一杯水,喂她吃藥,并讓她多喝水。她吃力的點了點頭,我給她蓋好被子,讓她睡一覺。

安撫好病人后,我又繼續去看望病人。

篇4

江蘇省常熟市謝橋中心小學六(3)班 范敏佳

指導:黃惠娟 215523

白衣天使,你們在前線做著沒有硝煙的戰斗,卻比真正的戰爭更加驚險。

你們日夜忙碌在手術臺和病房之間,為了挽救每一個垂危的生命,他們顧不上吃飯、睡覺。你們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每次,在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氣。第一個流下眼淚的是你們,碰到家屬的不理解,你們成了指責的對象。殊不知,當生命眼睜睜地在自己的眼前結束的時候,最難過得是你們。

作為一個醫生,壓力在所難免,長時間的緊張情緒可能給你們帶來不少麻煩,你們會因為自己的一個疏忽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傷痛。你們不得不更加集中注意力,如此往復循環。

篇5

把守著天堂

每一位前往天堂的人都要經過她的批準

她將一位又一位前往天堂的人攔在門外

她是一位非常平凡的人

卻掌握著天堂的鑰匙

我們身邊能有她

是多么幸運

生活中我們不能沒有她

她是多么偉大

生活中到處都能看見她

又是多么平凡

她不求回報

只求我們健康

她不求人們能夠記住她

篇6

在廣泛開展整體護理的今天,病人對于護士的要求已經不僅限于簡單的醫療操作的執行者,而且希望感到溫暖、得到尊重。護理人員態度和善,花時間與他們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訴說,并能迅速得到正確的護理,這才是一種人們所希望得到的服務。

我在三年前邁進了護士隊伍,成為一名護理工作者。剛剛走進病房,同事們忙碌的身影讓我明白了護理工作的繁重與勞累。工作中,我一天比一天體會到護理工作的神圣。我們用自己的愉悅、信心和病人的沮喪、絕望作著交換。平凡的工作中,護士用自己的微笑撫慰著病人傷痛的心靈。在這三年里,我漸漸的懂得了:不能把對生命的憐惜和救助劃為純粹的工作,這更是一種生命中對愛的本能。無論過去、現在、亦或是將來,愛與奉獻都是我們永恒追求的主題。整體護理的開展,使愛與奉獻精神又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發揚光大。

整體化護理全面展開,護士管理引進了一批批不同于以往的合同制護士,我就是我們醫院公開招聘的第一批制合同護士。剛剛邁進病房,我被分配來到了兒科。這是一個在工作中有著其特殊性的工作崗位,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大集體。護士長和同事們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讓我由一個剛剛邁出校門步入工作崗位的新手,快速的成長為一名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術操作能力的合格護士。她們更讓我懂得了,要想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護士,光有這些是不行的。作為一名護士,我所擁有的豐富的理論知識內涵,更要通過愛與奉獻精神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才能獲得服務對象的理解、尊重和認可。

兒科護士是患者的直接護理者、患者的代言人、患兒與家長的教育者。兒科護士必須具備特殊素質:強烈的責任感、愛護兒童、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術操作能力,同時必須掌握一定的人際溝通技巧。因為工作對像是不懂事的孩子,在工作中我們更多是與患兒的家長直接對話,我們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能夠體會到患兒家長的心情。

一次夜班,來了一個誤服“克咳敏”藥物中毒的患兒,患兒來時已經呈抽搐狀態,四肢末梢青紫。我立即配合值班大夫進行搶救,給鎮靜劑止抽、下胃管洗胃、建立靜脈通道給予解毒藥物靜點,一切都在緊張而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時,由于胃管刺激,患兒開始嘔吐,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以加速毒物的排出。可是,由于患兒家長保護不好,把靜脈輸液針給拔了出來。如果靜脈給藥不能保障,患兒是很危險的。我立即開始重新尋找靜脈。可是患兒的四肢末梢循環很不好,而且由于患兒已經五歲,頭皮靜脈也已看不清楚了。我知道,這個時候肯定是越著急越扎不上,所以我在心里暗暗的告訴自己:“不要急!不要急!”仔細尋找,終于在患兒的眉弓上看到了一根很細的小靜脈,淺進針、慢送針,“回血了!”患兒家長和我都松了一口氣。固定好針頭,我暗暗擦去了頭上已經快要滴落的汗珠。患兒的呼吸平穩了,靜脈持續補液順利,搶救成功了……看著患兒家長充滿感激的眼神,聽著他們的感謝和稱贊,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時,更產生了一種觸動——這就是生命與死神的搏斗。我真切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護士肩上沉重的責任。這里是我施展愛心、救死扶傷的空間。我明白了南丁格爾女士那段感人的話:“只要我此身存在,我一定為你們的生命而奮斗,并用我的一生實踐這一諾言”。這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在經歷了太多生與死的掙扎和搏斗之后發出的感嘆!此時此刻,我終于親身體會并深深的領會到了這其中的感情。在此后的工作中,我更加珍惜每一個鍛練自己的機會,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加強自己的業務素質。每一天里,我都讓微笑漾在我的臉上。看到患兒家長感謝的目光,聽到小患者甜甜的喊:“謝謝阿姨……”我知道,這就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

“一朝得子喜又憂,二斤幼童體質柔。三生有幸遇明醫,四院兒科美名留。”寫著這首詩的錦旗現在就懸掛在我們科室的墻上。這是一位早產兒的父親寫的。他的孩子在保溫箱中度過了六十多個日日夜夜。這個孩子是我們科收治的第一例極低體重兒。孩子是在母孕不滿28周時出生的;出生時體重僅1000克,身體虛弱,住在新生兒保溫箱內。因為早產兒不會吸吮,我們每天都要給早產兒喂9次奶、3次藥,每一至二小時還要幫助家長給孩子翻身、按摩,并且指導家長怎樣照顧孩子。科里的同事們都和這個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和孩子的爸爸媽媽一起給孩子取名叫“小小”,后來孩子出院后取了大名還特意來科里告訴我們。孩子住院的兩個月期間,幾次發生了呼吸困難、青紫的危險情況,在大家的全力配合搶救下都安全的度過了。孩子的媽媽說:“這個孩子是我生的,但是卻是你們給養的”。現在孩子已經兩歲了,每次有個感冒發燒的來看病,他的媽媽都會和我們的大夫、護士親親熱熱的聊上一陣。

篇7

1996年10月,沙黑啦經過應聘招錄成為了一八二團的一名衛生員,被醫院黨支部分配到九連衛生室工作。九連地處該團烏倫古河南岸,轄區人口100多人,由于沙黑啦的衛生室與福海縣喀拉瑪蓋鄉牧業3隊、9隊毗鄰,兩個牧業隊的哈薩克族牧民有600多人,沙黑啦的小小衛生室每天都排滿了前來就診的各族患者。她嫻熟的技術,細致的服務,清潔的環境,多年來受到這里各族患者的贊譽。

2014年春節的大年初三凌晨5點,沙黑啦的電話突然響起,驚醒了正在沉睡中的她,醫生的敏感讓她立刻意識到,有人意外發病了。睜開睡眼一看,是牧業三隊一位患者甫拉提家的電話,甫拉提的老伴在電話里急呼呼地說,他老伴腦梗發作了,叫沙黑啦醫生趕快到他家去。沙黑啦二話沒說,穿上衣服,趕緊開車一路疾馳到了甫拉提家,一看情形,趕快采取急救措施,駕駛自己的車,迅速送往團醫院。由于急救措施得當,甫拉提86歲的老伴有驚無險,經過醫治,恢復得行走正常、生活依然自理。

沙黑啦還經常利用職工群眾到衛生室看病的機會,主動為病人介紹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相關知識,為病人提供行為指導,逐步培養職工群眾的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能力。前不久沙黑啦還為九連100多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并納入團統一的電子信息化管理。九連工會主席于農說:“沙黑啦醫生對我們的健康這么關心,我們自己首先要主動保健,多學一些健康知識大有好處。”

2014年4月,沙黑啦為連隊和地方牧民35歲以上人群,全部進行了首診測血壓,并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人群等慢性病的篩查和主動發現工作,給連隊的3名慢性病患者建立了關愛檔案,幫助他們早診早治,有效控制慢性病,深受職工群眾好評。

篇8

你們好!今天我懷著無比敬佩之情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然而至的病魔,煽動著死亡的翅膀。然而,就在遭遇它的時候,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的英雄主義的光輝,它那英勇頑強的民族精神,它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力,它的沉著冷靜有條不紊的戰斗力。也在驟然間進發出來,就在這迫在眉睫的時候,您,白衣戰士挽救了一個個生靈。

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到來了,可今年的護士節是一個不平凡的節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這是一次對人類意志、智慧、情感和道德的考驗。隨著日歷的翻動,母親節到來之際,他去丟下自己的母親和孩子,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非典第一線,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向母親祝福。

自從非典入侵以來,各院的“白衣天使”們就忘我的投入到與非典的戰斗中,為了人們的生命健康,他們放棄了休息,顧不上家庭,同時也積極響應黨和人民的號召,不畏艱險,馳騁疆場,你們是患者的守護神,是人民的希望。一切艱難困苦都要用心來承受,一切恐懼和風險都要用愛來體會,一切真情實感都要用行動來表達,這就是護理工作者的最高境界。護理工作者是平凡的,可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義無返顧,奔赴第一線,把風險和痛苦留給了自己,把安全和幸福留給千千萬萬個家庭,表現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質。

忘不了,忘不了廣州的葉心阿姨,忘不了七日內建成的“小湯山醫院”那是一個多么偉大的奇跡啊!你們用心的召喚,愛的奉獻,使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人又重新回到了他們那個溫馨的家,而您們卻要臨手崗位,為了祖國的大家庭而犧牲自己的小家庭,我在這里替所有的紅領巾說一聲:“謝謝你們”白衣天使請接受我們的敬禮!你們是陽光,你們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歷史永遠記住你們,人們永遠感謝你們——偉大的“白衣天使”

篇9

主管護師李珍是一名婦產科助產士,自2000年到產房工作,一千就是13年。在這個崗位上,由她接生的寶寶已遠遠超過上千人。“每次幫助產婦生孩子,就像自己生了一次孩子。這些年,我幾乎已經‘生’了上千次孩子啦。”她常這樣來說工作。

一次,一名新生兒剛出生就出現了窒息的情況。狀況十分危急,當時她馬上為沒有進行清理的新生兒,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經過努力,新生兒終于有了生命反應,而她滿嘴都是羊水,轉頭就開始嘔吐起來。還有一次,她接生完第7個寶寶,分娩室里另一名產婦開始尖叫。她深吸一口氣,再次進入了分娩室,指導、鼓勵、消毒、清理……做了13年的助產士,穿梭于待產室、分娩間的李珍練就了獨家本事——從產婦的聲中辨別出每個準媽媽的生產進程。她常說,我們的工作關系著母嬰的安危,一手托著兩條人命,不能出一個差錯。

雖然助產士這項工作很苦、很累,十幾年下來,她為此流過血、流過淚、流過汗,但她不后悔選擇這一行。在與生命的交匯碰撞中,李珍繼續疲憊而充實地奔跑在產房中。

梁希:人小技術高

“在總醫院當護士,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這是泌尿外科護士梁希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個子小小,看上去瘦瘦弱弱,但干起活來卻干脆利落,特別是“一針見血”的穿刺扎針手法,深受同事和患者好評。

一次,科里來了一個很胖的患者,好幾個護士上去為她扎針都沒針上,患者十分生氣,二話不說就把頭扭了過去,死活不讓這些護士扎了。大家就把梁希叫了過來,請她出手相助。患者在沒有感覺到疼的基礎上,一次扎上。患者樹起了大拇指說到“這個小護士不簡單!”為了練就過硬的穿刺扎針技術,她總是拿自己做試驗,先將藥液抽好,準備生理鹽水,然后自己用右手在左手上進行反復地穿刺。她常說,只有在自己身上練習才能感受到病人痛苦。有一次,她在自己身上練習時,針頭穿破表皮,帶下來一塊皮,流了很多血,她沒有叫一聲,更沒停止,只是把血擦一擦,繼續練習。正是憑著這種毅力和對患者的這份感情,不僅讓她練就了過硬的護理技術,也成為科里優秀護士。

李煥:時刻警惕著

收住到骨科一病區的病人,多是車禍和突發性創傷,大都病情危重。護士李煥無論搶救病人,還是在病房日常查房,總是像戰士一樣,時刻保持警惕,用心為患者生命護航。

一天夜里11點,大多數病人都進入了夢鄉,李煥按照慣例進行夜間查房,重病號夜間格外容易出問題,所以她值夜班都格外仔細和認真。在巡視到6床的時候,她習慣性的為患者掖被角,突然發現被子里面有點潮,她立馬警惕地看了一眼患者,病人緊閉雙眼,緊鎖眉頭,這是一位腰椎骨折的病人,病情較重,曾有輕生念頭,一段時間很不配合治療。她想到這里,她掀開了患者的被子,患者右手腕正汩汩冒血,她一邊迅速給患者傷口止血,一邊叫醒陪床的家屬,叫來值班醫生,實施搶救處置。由于發現及時,不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還有效避免了一起事故。患者康復出院時,病人和家屬都拉著李煥的手感動地泣不成聲。

劉玉紅:隨叫隨到不言苦

擔任西院手術室小組長工作8年來,劉玉紅比較注重對老年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針對老年人心理特點,她制定出個性化手術期護理措施。每次手術前她都細心做好各種物品的準備工作,在術中認真細致觀察病情,細心護理保證每例手術的圓滿完成。

西院手術室保健任務重,工作時間不確定,休息日、節假日都要聽班,急診手術隨叫隨到,接到急診手術的通知不分白天還是深晚,風雨無阻,力爭以最快最短的速度趕到工作崗位。一次,是一個夏季的深夜,接到急診手術通知時天空下著暴雨,剛走出家門的她不一會渾身就被雨水淋透。可是她顧不上多想,時間就是生命,多爭取一分鐘就是多為病人爭取一分鐘的搶救手術時間。手術順利結束時,已是次日早上7點,她這才想起家里的孩子還要等送學校。這樣的加班加點對她已是平常,有時遇到特殊手術任務,連續幾天幾夜堅守崗位不能回家,但她毫無怨言,認真負責同時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并多次圓滿完成重要首長手術任務,2011年被評為全院優質護理服務標兵,2012年榮立三等功。

秦文靜:護理工作是良心活

“不用害怕,手術結束了,你現在是在神經外科監護室。家屬不能在這陪你,但護士會照顧你的。”秦文靜溫和的安慰著剛麻醉清醒的患者。

作為神經外科監護室一名普通護士,不僅用甜美的微笑、溫馨的話語沁入到術后患者敏感的心田,更要有過硬的操作技術服務患者。秦文靜進入神經外科監護室工作時,看到病情危重的患者和各種從未接觸過的監護儀器和搶救設備,深知自身能力與經驗不足。她主動加快學習步伐,主動思考并向教員們請教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工作之余,她還認真查閱,夯實專科理論基礎,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工作相結合,在配合治療,做好危重患者生活護理的同時,以至親之所想,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監護室的患者病情危重,瞬息萬變,要求護士有較強的專業素質,能夠掌握疾病的發展轉歸,對病情有一定預見性。在工作中,秦文靜積極地做治療的參與者,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有計劃,分重點,并從細枝末節發現護理風險,盡早處理危險因素,為患者的逐步康復默默付出。一次,她小夜值班,一位患者術后8小時,瞳孔及四肢活動未明顯變化,但出現意識由清楚轉為嗜睡狀態,伴引流量異常,秦文靜及時報告醫生并配合行CT檢查發現出血存在,立即與同事協作給予術前準備,經過醫護積極處理和事后的優質護理,患者很快康復出院。期間,一位女患者對她說:“人在做,天在看,你的付出會有好報的。”這句樸實的夸獎在秦文靜看來,更是一種勉勵,她覺得護理工作是良心活,不為做給任何人看,只是為照顧好患者。

金偉:護理戰線的排頭兵

她每天都會早早來到病房,365日天天如此,穿戴整齊、面帶微笑是她的特征,樂于助人、以科為家是她的品格,搶救病人,她第一時間出現,急難任務,她主動擔當。

前年,上級要求她帶領一部分護士重新組織一個新病區,而當時,新病區環境邋遢,病床不足,物資、工作人員匱乏,面對著種種困難,金偉積極與各個部門聯系,不辭辛苦,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讓病區煥然一新,并能順利接收住院病人。之后僅用一個星期時間,就讓病區的護理工作步入正軌。

篇10

她有一頭微卷的頭發,總喜歡扎成一把;一張圓圓的臉,有幾分稚氣;臉龐上嵌著一雙美麗的眼睛,鼻梁上架著一副紅框眼鏡,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她有著一個高尚的職業——白衣天使。你可曾知道,白衣天使們每天要面對許多又臟又累的事,十分辛苦,可我從沒有聽到她埋怨過一句話。

那天晚上,她接到了醫院的電話,醫院來了一個急診病人,需要她快速到醫院參與搶救。她聽了,二話不說穿好衣服,匆匆走出家門,消失在夜色中。來到醫院,病房已經被家屬、醫務人員和圍觀者圍得水泄不通。她顧不得換工作服就擠進人群,來到病人床前。這時,已經有一位實習護士阿姨在實施搶救了。看見實習護士害怕得手都在顫抖,她大聲說:“這樣不行,讓我來!”說著,兩手交叉,在病人的胸口用力按起來。沒幾下,豆大的汗珠就從她的臉上滾落下來。病人依舊沒有反應,她沒有放棄,不停地按著,因為用力太猛,她滿臉通紅。十九、二十、二十一……漸漸地,病人的臉色有了起色,手微微顫動了一下。終于,她把病人從生命邊緣搶救了回來。她長長地吁了一口氣,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圍觀的人都用贊許的目光注視著她,家屬們連忙鞠躬道謝。在眾人的贊嘆和感謝聲中,她拖著疲憊的身軀,給病人套上了氧氣罩……

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技術獲得了病人的一致好評,每一個在十病區住過的病人沒有一個不把她當親人一般看待的。因為在她的心里,病人就猶如她的親人一般,病人的痛苦就是她的痛苦,病人的快樂就是她的快樂。當病人疼痛得不停哼哼時,她便會給他們按摩,使病人減輕疼痛;當病人對生失去信心時,她便會開導他們,使他們重燃生的希望;當病人得不到親人的照顧而悶悶不樂時,她便會和他們聊家常,讓他們重獲溫暖。

這個“白衣天使”就是我的媽媽。我愛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