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范文

時間:2023-03-21 07:08: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核舟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篇2

文中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開頭是總說:介紹王叔遠在雕刻技術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中間是分說:詳細介紹“核舟”的結構、舟上的人物和題名。最后總括全文,通計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數量和刻字的總數。又以“計其長曾不盈寸”呼應開頭,用以強調材料體積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靈怪矣哉”作結。

本文語言平實、洗練,特別是摹寫舟中人物情狀,句句都出自作者審視所得,毫無夸飾,逼真而又生動,讀罷令人有如同親見“大蘇泛赤壁”之感。此文體類似于現代說明文。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別人生日的時候,你會送他們什么東西呢?對,就是賀卡。這賀卡往往是從小店買來的,沒什么意思。今天我就來教你自己動手做賀卡。需要準備的材料有一張普通賀卡,一張關于自己的照片、彩紙、筆剪刀和雙面膠等。

先從小店里買來一張普通賀卡,再在賀卡的正面開一個四十二平方厘米的小方框,選一張照片,將照片主要部分剪成大約五十六平方厘米大小,將它用雙面膠固定在小方框的內側,這樣封面就做好了。第二步就是做下劃線。大家可能會說:“下劃線不就是用比劃嗎?”不,我的這個下劃線可是別有一番風味——用紙做的。先確定好長度,然后把一定長度的雙面膠貼在彩紙上,把貼在雙面膠上的彩紙剪成五段,根據個人的喜愛黏在賀卡的里面。如果你覺得這樣太單調,你可以在下劃線的邊上畫個雪人、花兒什么,讓賀卡充滿樂趣。

做到這里,你可能會認為你的作品基本完成,但似乎又差點什么,沒錯!這就是第三步——裝飾。翻開賀卡你會發現賀卡的一面有空白處,很難看,我有個好主意——在下面貼個“鈴鐺”。先選出一張背景近似白色的彩紙,在其上面畫一個大“鈴鐺”,涂上顏色并貼在空白的地方,這樣一張屬于你自己的賀卡就做好了。

做好賀卡以后,你可能會認為這張賀卡不好看,但是你再仔細想一想,這是你自己設計制作的賀卡,別人是做不出來的,就像學習一樣,自己學到的永遠是自己的,別人給你的永遠是別人的。

篇4

薺菜粥 先將洗凈的粳米100克倒入鍋內,加水煮至九成熟,再加上新鮮的薺菜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隨量食用。薺菜富含蛋白質和10多種氨基酸,還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營養豐富、味道甘美。

韭菜粥 先將洗凈的粳米100克倒入鍋內,加水煮熟,再加入洗凈切碎的韭菜50克,共同煮粥食服,早晚隨量服用。韭菜富含維生素A原、B、C和糖類及蛋白質,且有調味殺菌等作用。因其性熱助陽,凡陰虛體質或身有瘡瘍者不宜食用。

芹菜粥 將芹菜連根洗凈,每次用150克,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100克,共同煮粥,早、晚隨量服用。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肝火上升,頭痛、眩暈目赤,病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春季也是小兒麻疹多發季節,若能及早發現,也可煮芹菜粥給小兒食用,以達到解表透疹的目的。此外,芹菜粥也適宜于生長發育旺盛的兒童食用。

豬肝粥 取豬肝50克,粳米250克洗凈,加水適量煮粥,隨量食用。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小組對各國兒童生長速度考察結果表明,春天是兒童生長最快的季節。兒童生長速度快,在膳食中需增加一定的營養。豬肝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兒童的智力和身體發育。

紅棗粥 紅棗50克,粳米100克,共同煮為粥,早晚溫熱服食。紅棗具有良好的補益作用,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益處,特別是其性平和,能養血安神,也適用于久病體虛、脾胃功能虛弱者服用。

薄荷粥 薄荷15克煎湯候冷,用粳米50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中年人春季吃些薄荷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風散熱,增加食欲,幫助消化。

篇5

2、攤好雞蛋皮,切碎。雞蛋皮也可以不用注意形狀,反正要切碎的。

3、把燙好的粉條,木耳,薺菜切碎。

4、切好的薺菜,木耳,雞蛋,粉條放入調料盆,加入適量香油,鹽,花椒面。

5、把面用溫水和好,揉成面團,不需要醒面,直接切成面擠子,搟成皮,可以薄一些。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我做了三個大的,還做了幾個小一些的。

6、把餡料放到面皮一邊,折疊,用手或者叉子把邊緣按到一起。防止煎的時候裂開口。

篇6

周長和面積的意義不同,周長是指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面積是指物體的表面和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

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同,例如,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計算周長和面積使用的單位名稱不同,測量或計算周長用的是長度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分米、厘米。

篇7

【關鍵詞】牙周炎;聯合治療;療效研究

【中圖分類號】R78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ISSN.2095-7882.2016.1.066.02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由于該疾病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而易被忽視,待有癥狀時已較嚴重,中重度牙周炎不經影響咬合關系,嚴重者甚至都無法保留牙齒,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1-2]。因而患者盡早診斷并采用合理的治療方案及時治療,對改善要和功能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較多的臨床實踐表明采用單一的治療如牙周治療或正畸治療均不能過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本次研究通過分析比較牙周-正畸聯合治療對中重度牙周炎的療效,為臨床上采用合理治療措施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正畸-牙周聯合治療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齡18~36歲,平均年齡(31.217.36)歲。均排除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血液系統疾病等影響出凝血功能的全身心疾病,及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影響骨代謝的系統性疾病。中度牙周炎判斷標準:牙周袋>4mm但≤6mm,附著喪失3~4mm,同時口腔拍片顯示牙槽骨水平型吸收或角型吸收超過根長的1/3,但不要超過根長的1/2。重度牙周炎判斷標準:牙周袋>6mm,附著喪失≥5mm,同時口腔拍片顯示牙槽骨水平型吸收或角型吸收超過根長的1/2,甚至超過根長的2/3。牙齦炎癥狀明顯或出現牙周膿腫。1.2正畸-牙周聯合治療先行包括牙齦上清潔治療、牙齦下刮治結合根面平整和牙周維護治療等系統牙周治療,治療觀察大約3個月后待牙周炎癥狀趨于穩定,采用MBT矯治器開始進行正畸治療,治療期間注意保持口腔清潔。1.3觀察項目治療前后觀察患者PLI、BI、PD、BOP及CAL。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經正畸-牙周聯合治療前后,其PLI、BI、PD等治療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CAL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患者BOP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口腔疾病的種類很多,其中牙周疾病是口腔常見疾病之一,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美觀和口腔功能要求越來越高,從而使更多的人們要求進行牙齒的正畸矯治,者就導致了這些人群較多并發牙周病問題。牙周疾病如果未能采用合理的治療方案及時治療,炎癥可由牙齦向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而發展為牙周炎,該疾病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而易被忽視,待發現時大部分患者疾病已達中重度,輕者影響咬合功能,重者有可能就不能保留牙齒,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多影響。關于牙周病的治療目前主要還是包括了一些像牙周基礎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牙周組織再生技術等等。較多研究發現單純性的牙周治療雖然能一定程度改善疾病程度,如牙槽骨再生等等,但是對于像要排齊牙列,關閉間隙等而達到改善美觀等問題是存在的一定的不足。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專家學者提出聯合治療的臨床治療方式,也就是牙周病在炎癥能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結合正畸治療已達到更好的療效。有研究表明對牙周炎患者進行正畸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牙周炎并且惡化[3],本次研究也發現采用正畸-牙周聯合治療前后患者在PLI、BI、PD、BOP等臨床治療指標上均具有明顯改善,該結果提示聯合治療方式對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療能取得較為明顯的療效。綜上所述,單純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牙周疾病的發展,但是牙周炎患者在經過正畸治療不僅可以矯正牙齒、解除錯畸形改善患者的口腔美觀,提高咬合功能,還可以提高療效,且能夠長期保持。

參考文獻

[1]毛錫勇,蒙鐘琳,劉建云,等.正畸對牙齦溝及口腔中細菌生態影響的研究分析[J].安微醫學,2012,33(6):721-722.

[2]王威,劉郁,王邦康.成年牙周病患者矯治前后牙槽骨高度變化的研究[J].北京口腔醫學,2007,15(2):106-108.

篇8

掃帚、簸箕和垃圾筒是一對形影不離得好朋友。可為了爭誰的功勞大,卻反目成仇,最后決定各干各的。

掃帚很快掃好了一堆垃圾,可不知掃到哪里去。這時才想到:要是有簸箕在就好了。簸箕發現地上有一張廢紙,簸箕想捉住它,可是一陣風刮來,廢紙越飛越高,卻怎么也捉不住了。它想:掃帚在就好了。垃圾筒發現旁邊有一堆垃圾,卻不能把它裝進自己的肚子里。它想:掃帚和簸箕在就好了。

最后,他們都知道自己錯了,于是他們又決定成為好朋友。從此,他們互相幫助,配合得非常好。

篇9

因為扇形周長=半徑×2+弧長

1、若半徑為r,直徑為d,扇形所對的圓心角的度數為n°,那么扇形周長:C=2r+(n÷360)πd=2r+(n÷180)πr

2、扇形面積計算公式

R是扇形半徑,n是弧所對圓心角度數,π是圓周率,也可以用扇形所在圓的面積除以360再乘以扇形圓心角的角度n

S=nπR^2/360

S=1/2LR(L為弧長,R為半徑)

S=1/2|α|r平方

3、R是扇形半徑,n是弧所對圓心角度數,π是圓周率,也可以用扇形所在圓的面積除以360再乘以扇形圓心角的角度n

S=nπR^2/360

S=1/2LR(L為弧長,R為半徑)

篇10

價值驅動力模型旨在提供一種方式,使得企業得以描述(或衡量)可持續性驅動下的增長、效能和風險消減等所對應的影響因子。相應的數據可以經由任何或全部的關聯渠道來獲取,如企業常規的季度報告、其他的例行公告及簡報、說明會和報告等。模型嘗試為企業和投資者找到最合適的識別方法,從而厘清可持續戰略怎樣從上述三個維度貢獻可衡量的財務收益。

模型可以幫助公司構建起相應的指標,以用于描述關鍵財務目標(如資本回報、股權收益等)與下述驅動力的關聯:來源于可持續產品、服務或戰略相關的收入增長(S/G),受益于可持續效能倡議的總年度成本節約或規避(S/P),可能損害公司財務收益的可持續性關聯風險的降低(S/R)。

參與論證和設計模型的專家認為,任何商業戰略都可以進一步分解成驅動業務增長、機構效能及風險管控等相關的核心要素。這也是模型所涉及的價值驅動力的概念溯源,模型將社會、治理價值驅動力與環境價值驅動力視作同等重要。

雖然不能排除其他驅動因素的存在,報告仍選擇聚焦上述三類價值驅動力指標(S/GPR),并將其作為評估可持續性商業價值的開端。也就是說,企業在進行更加精準、間接的效益衡量前,不妨先使用這些指標來描述出可持續戰略在收入、效能(成本)及風險上所產生的直接效益。

對于可持續戰略已經產生財務收益的公司來說,模型可能為其帶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對于不斷尋求相應財務收益的公司來說,模型則能夠起到推進的作用。同時,報告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傳播可持續商業價值的有益探索,并不必然取代其他現有的可持續性績效數據。公司和投資者在今后的傳播策略改進中,還將會不斷完善該模型。

增長

來源于可持續產品、服務相關的收入增長程度取決于以下四類關鍵因素的變化:

市場對可持續性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強,市場份額得以提升

成為可持續產品的領導品牌及其聲譽,吸引新的消費人群和市場,尤其是在那些容易因此脫穎而出的業務地區

研發創新性的可持續產品和服務,最小化社會與環境負面效應或增加一定社會與環境支出的同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實施長期戰略和計劃并輔以必要投資,從而實現可持續增長

大多數投資者希望了解收入增長的至少兩項核心因素。第一,企業目前收入的可持續性如何以及由企業自身或獨立第三方評估的可持續產品/服務占總收入比重。就報告所列舉的案例來看,這一比重從7%到40%以上不等,均占企業產品結構的重要一環。第二,與總體增長比率相比,可持續產品的增長速度如何。報告涉及的企業調研顯示,后者增速往往是前者的2倍至25倍不等。

效能

如同前文所述的收入增長,受益于可持續效能倡議的所得最終會以財務收益作為衡量標準。一般來說,這些所得主要來自于三方面:

經營效率:通過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減少浪費或尋找較低造價與環境影響的替代材料等方式,節約或規避成本

人力資源管理:得益于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以及員工對此的認同感、技能和安全培訓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包容平等的工作環境等,企業得以降低吸引與留住頂尖人才的成本

邊際效益:基于消費者對可持續性產品的日漸認可,企業有望不斷提高該類產品的定價與銷量

毫無疑問,投資者有興趣讀到那些提及新設工廠減少能耗或員工流失率降低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更重要的是,投資者需要知曉可持續戰略如何影響企業整體的成本結構(以資金或比率的形式,如單位產品的可持續性支出、單位勞動時間或資本投入的回報)。這些影響的統計分析要放在界定的報告時期內,并且指出中長期的發展趨勢。

如何界定上述成本節約或規避占企業總開支的規模比重,這取決于投資者的意愿。以具體比例看,參與報告調查的企業情況是1%至15%。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已經進入系統性報告的階段,也就是要分析出可持續性效能改善對總體經營效率的影響。這使得投資者更容易評估可持續戰略的規模和重要性。

風險

很多企業選擇在現有的社會責任報告框架中披露很多的風險因素。不過,投資者更關心的是企業是否給出了可供追蹤的、關鍵性的風險類別。這些類別通常有:

運營/監管風險:減少不利環境保護的資源使用率,降低業務或經營許可中斷的風險,控制關鍵污染物或有毒物質排放等,從而限制可能導致管控或懲處的風險,并促使企業遵守現有可持續運營標準。

供應鏈風險:通過評估、審計或認證等管理措施,確保供應商提供高質量的、符合企業供應鏈政策、行業規范及國際標準的負責任產品和服務。

聲譽風險:通過采取利于限制社會與環境危害的預防性政策及程序,來降低諸多情況可能引發的任何聲譽風險,如商業處罰、敗訴、商業抵制、公眾抗議或負面媒體報道等。

投資者認為,最重要的類別/因素是對于收益和聲譽的實質性風險。投資者希望了解的不單是定性的信息(可持續性風險因素整體上增加或減少了),還包括一些風險因素的定量變化(風險強度對比)。這些風險因素的相對變化是以企業單位收益來計算的,如水耗、溫室氣體排放、安全事故、勞工權益等。

增多與投資者溝通

2013年10月,PRI發起了一項新的“報告框架”,要求所有聯署方公布其在投資決策和所有權分配中如何進行ESG因素的分析。框架將鼓勵投資者分享其怎樣運用企業提交的可持續性信息來做出投資決定。聯署方的這些反饋信息也將為企業提供有益的視角,從而知曉投資人如何通過報告信息的最終運用來實現低風險、高價值的投資決策。

投資者對可持續性的關注和參與有待實質性轉變,這仍然是可持續性有效融入市場的一項關鍵挑戰。盡管有統計表明,部分領先企業越來越多地獲取可持續戰略帶來的直接收益,但在向投資者及市場分析師報告相關戰略及其影響時,這些企業的高管們的表現乏善可陳。

因此,投資者和分析師們難以評估可持續性對財務收益的貢獻狀況,這也不難理解。就實際情況來看,企業關于可持續性績效的報告完全可能是前后相悖的、不完整的,有時甚至含糊其辭,因為這類報告或審計不像財務數據那樣有公認的標準可循。所以有必要持續改進現階段企業可持續性報告的可比性、規范性和專業性。

不過,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夠。投資者還應當轉變其對企業戰略及績效的數據觀念,從而看到可持續戰略同財務表現之間的顯著關聯。今后,成本結構及產品的競爭力提升越來越依賴更高質量的可持續戰略。相應地,可持續性將愈加充分地融入傳統商業和投資邏輯。

報告在一開始便提到,投資者已經普遍認同有必要獲知企業的可持續性績效:怎樣定義收入增長戰略,采取了什么樣的效能提升計劃以增強盈利能力,如何識別和管控可能商業風險。想要提供這樣的績效數據,企業就需要拿出少部分關鍵性的數據點尤其是對照前文提到的三類關鍵指標。

在報告列舉的部分企業案例里,盡管可持續性績效可能無法完全或直接換算成稅前每股收入等財務數據,但確實作為有說服力的信息被征引到這些企業的關鍵業務成果說明。通過這種“回溯本源”的方式,即聚焦可持續性驅動的收入增長、效能與風險,企業、投資者和分析師得以更加確信:得到有效執行的可持續戰略將帶來顯著的財務收益和競爭優勢。

先行者效應顯現